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30 19:29: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华饮食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篇(1)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waterboilstheshan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bread;steamed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dumpling,ball

把“粥”译成:gruel,softrice,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BaoChicken;

SauteedChickenCubewithPeanuts;

DicedChickenwithPeanutsinChili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whiteradishpatty’和‘Taro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Jiaozi,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meat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BaoDiced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PoBeancurd或MaPoTofu(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PoStewed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beefwithbrownsauce红烧牛肉

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stweedfish水煮嫩鱼

Slicedfishwithtomato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SliceMuttonwith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LambLeg烤羊腿

FriedEggswith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AssortedSweetsBeijing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究,1997.

篇(2)

论文关键词:菜谱翻译 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1.文化和翻译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Goodenough的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一组成”。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载体,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任。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失去意义。翻译和文化密切相连,奈达曾说过,“翻译就是交际”。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中介与桥梁,不但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的鸿沟。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码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符码的转换。

2.菜谱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而菜谱是餐厅的名片和广告,是沟通消费者和餐厅之间的桥梁,促成良好的双向沟通。翻译学家J.C.Catford曾经对菜谱下过这样的定义:“Menutranslation isthe process of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 forse-manticequivalenceinthespecificareaofmenuandtermsinculi—naryculture.”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在菜谱翻译时要使用简洁的语言,用合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考虑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灵活处理.这样外宾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久远的饮食文化。

由于文化差异、宗教差异、道德观念及忌讳等问题,译者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所铸就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一编码一信息传递一解码一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起着桥梁作用。

菜谱翻译中要注意那些根据联想意义命名的菜肴,避免引起文化冲突。如“龙凤配”这道名菜有些就直译为“dragonandphoenix”这显然不妥。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有邪恶之意,而“phoenix”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里,西方人对此毫无感性认识。实际上这道菜的主料是lobster和chicken,可以译成“lobsterandchicken”。再如“三鲜汤”中的“三”这个数字在日本和北非地区代表“积极”意义,而在乍得、贝宁等地,“三”则有巫术的含义,奇数被视为“消极”意义,可译为“soupwithifsh,shrimpandvegetable”。而“红烧狮子头”译为“braisedlionhead”,狮子在西方文化中是令人崇拜、敬畏的对象,品尝百兽之王的头那怕得有不少的勇气呢。

随着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成功的菜谱翻译成为了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由于中西方饮食观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要避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隔阂和误会。

3.中式菜谱的翻译

中式菜谱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其命名方式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外国客人可以通过菜谱领略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领略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浩瀚繁杂和博大精深。

菜谱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一方面,要讲清楚菜的原料和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注意文化差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翻译。

(1)直译(写实)

根据菜谱的表面含义用英语意义基本对等的词或词组来译,其顺序和结构基本不增不减。顾客一目了然就会知道菜的原料、烹调方法及刀工等。

a.烹调+原料

烤鸭:RoastDuck

脆皮豆腐:Deep—FriedTofu

炒芥兰:SautredChineseBroccoli

b.烹调+原料+with/in+配料

红烧鱼:BraisedFishwithBrownSauce

蚝油扒时蔬:BraisedVegetableinOysterSauce

红烧毛芋头:BraisedTaroinBrownSauce

c.烹调+an工方法+原料+with/in+调料

虾仁炒蘑菇:FriedShelledShirmpwithMushroom

茄汁牛肉片:FrjedSlicedBeefwithTomatoSauce

米粉扣肉:SteamedSlicedPorkBellywithRiceFlour

(2)直译+注释

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反映出地方特色烹饪技巧和风味。此类菜名译法如下:

a.地名/人名+原料

麻婆豆腐:MaPoBeancard

广东香肠:GuangdongSausage

b.地名/人名+(in)style

广东龙虾:LobsterCantoneseStyle

中式泡菜:Chinese—stylePickles

c.烹饪方法+地名+原料/地名

南京板鸭:SteamedNanjingDuck

德州扒鸡:DezhouStewedChicken

以典故命名的,直接译出该菜的原料及烹调方式,最好在英译名之外提供一个简短的背景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如:

佛跳墙:AssortedMeatandVegetablesCooked inEm—bers——F0tia0qiangluredbyitssmell,eventheBuddhajumpedthewall

(3)意译(写意)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谱追求“三美”即“形美,音美,意美”,有较深的内涵,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实对虚,显其“庐山真面目”。

a.原料+with+作料

鱼香肉丝:ShreddedPorkwithGarlicSauce

白灵菇扣鸭掌:MushroomswithDuckFeet

陈皮兔肉:RabbitMeatwithTangeirneFlavor

b.作料+原料

咖喱牛肉:CurryBeef

芝麻豆腐:SesameTofu

五味豆腐:Five—F1avoredTofu

c.以实对虚

舍去菜名里的寓意、夸张等说法而使用明白的英语译出。

白玉虾球:CrystalWhiteShirmpBalls

发财好市:BlackMossCookedwithOysters

青龙过海:WaterCelerySoup

(4)转译

在中式菜谱里,以“龙”、“凤”、“鸳鸯”、“翡翠”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的菜名,不少人崇尚所谓某些原料的转译。

凤凰玉米羹:Conr andEggPorridge

芙蓉海参:SeaCucumberswithEggWhite

出水芙蓉鸭:SlicedDuckwithEggWhiteandHam

(5)拼音+注释

中国独有特色食品的英译,本着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原则,先按中文用拼音译出,然后再加以解释性的英译。

包子:BaoziStufedBun

饺子:JiaoziDumpling

锅贴:GuotiePotStickers

篇(3)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涉外酒店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对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将有助于中国餐饮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东西方餐饮业中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特点

由于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导致了不同的菜名命名方法,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需求目的。在西餐菜单里,只简单列出菜名,再标出所用主、辅料及烹调方法和食用时附带的佐料,给人朴素和实用的感觉。而在中国,中餐菜肴品种繁多,菜名也极其丰富,菜名的命名方式十分讲究,特点鲜明。既有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菜名常由原料名称,刀法与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如辣子炒鸡丁、香爆芹菜鱿鱼丝、干锅鸡等)、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或历史典故等构成,反映菜肴内容和特色;又有用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进行命名的菜名,采用典故、比喻、夸张、象征等各种方式使得中餐的菜名既美妙动听,又形象逼真,这些菜名追求“形美、音美、意美”,讲求吉利、喜庆,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这些菜肴的特点是选料极其庞杂,利用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点,烹调方法的特点及造型上的特点,为迎合食客的心理而起了美丽动听(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这类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调方法,却反映了菜肴的深刻含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

二、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单翻译

针对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可以用以下方式对中餐菜单进行翻译。

(一)以写实性命名的菜谱的翻译

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在翻译以写实性命名的中餐菜单的过程中,以菜肴内容和特色为主,译出菜名的原料名称,刀法与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等,以达到传递原料、配料、烹调方法、造型等信息的预期功能,让游客通过英文菜单了解菜肴的组成材料,烹制方式,口感味道等,指导食客有目的的品尝菜肴。

1、菜名以主料开头的菜单:

①可以以主料(形状)+(with)辅料的方式,介绍菜肴的主料和辅料,例如:杏仁鸡丁chickencubeswithalmond,西红柿炒鸡蛋scrambledeggwithtomato;

②可以用主料(形状)+(with,in)味汁的方式,介绍菜肴的主料和味汁,例如:芥末鸭掌duckwebswithmustardsauce,葱油鸡chickeninscallionoil。

2、菜名以烹制方法开头的菜单:

①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状)的翻译方式来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例如:软炸里脊soft-friedporkfillet,炒鳝片stir-friedeelslices;

②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状)+(with)辅料的翻译方式来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辅料,例如:仔姜烧鸡条braisedchickenfilletwithtenderginger;

3、对于以形状或口感开头的菜单:

①可以采取形状(口感)+主料+(with)辅料的方式,来介绍菜肴的形状(口感)和主料、辅料,例如:芝麻酥鸡crispchickenwithsesame,陈皮兔丁dicedrabbitwithorangepeel,时蔬鸡片Slicedchickenwithseasonalvegetables;

②也可以采取口感+烹法+主料的方式来介绍菜肴的口感、烹法和主料,例如:香酥排骨crispfriedspareribs,水煮嫩鱼tenderstewedfish,香煎鸡块fragrantfriedchicken;

4、在翻译以人名或地名开头的菜名时:

①可以采取人名(地名)+主料的方式,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和主料,例:麻婆豆腐MaPobeancurd,四川水饺Sichuanboileddumpling(Sichuanjiaozi);

②以人名(地名)+烹法+主料的方式进行翻译,以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烹法和主料,例:东坡煨肘DongPostewedporkjoint,北京烤鸭BeijingRoastDuck。

5、在中国菜谱中,有些菜为了突出其色道,用了赏心悦耳的名字,比如把鸡蛋(egg)称为木须;含蔬菜(vegetable)的菜肴为突出其色道称其为翡翠,用芙蓉指鸡蛋清(eggwhite);含多种谷物的菜名称为八宝或八珍等。翻译这些菜名时,应把这些用料的名称统一起来,例如:木须肉;翡翠虾仁,翡翠培根炒饭friedricewithbaconandmixedvegetables翡翠烧麦steamedvegetableshaomai;芙蓉鸡片,蟹肉芙蓉蛋crabmeatwitheggwhite.

(二)以写意性命名的菜名的翻译

中国菜肴名称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写意”型命名的菜名。这类名称往往利用菜肴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点,烹调方法的特点及造型上的特点,为迎合食客的心理,赋予菜肴美丽动听(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这类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调方法。在此情况下,就不能用直译的办法,需要考虑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译出其所指内容,使译文实现向外国游客传递食物的相关信息的预期功能。例如:全家福happyfamily—acombinationofshrimps,pork,beef,chicken,lobster,andmixedvegetableswithbrownsauce,银丝掌中宝silver-threadtreasureonpalm,凤爪—chickenfeet,青云直上rapidpromotion—bittergourd。

(三)有些菜名对中国食客而言非常有意义,若直译其名,可能会引起东西文化方面的冲突。

为消除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就要考虑其真正的原料构成,以达到其应有的功能。例如,红烧狮子头stewedporkballinbrownsauce,童子鸡baby/tender/youngchicken,红莲白雪藏龙shrimpwithshelledoliveseedandeggwhite,龙虎凤大烩thicksoupofsnake,wildcatandchicken,龙凤呈祥stewedsnakemeatandchicken。以上菜名的“狮子头”,“龙”“凤”若照直译成英语,势必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功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民俗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天津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80-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全球性的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逐步由观光旅游转向人文旅游转变。民俗文化旅游是人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对中外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四大直辖市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六百多年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俗民风和多彩的文化艺术。这为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津独具特色的民俗美食,极大地吸引了各地的旅游者,他们在品尝“天津三绝”――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的同时,也会产生了解天津独特饮食文化的欲望,所以说天津的饮食和与之相关的各种民俗文化因素都可以成为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

一、天津饮食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在天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饮食民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所有民俗事象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是揭示和研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水平、社会文化水平、物产资源的种类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最显而易见的佐证。

天津人饮食习俗的形成首先同它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的天津是退海之地,古有九河下梢之说,因为水域宽阔,距海又近,故水产极为丰富,品种也多,鱼、虾、蟹、蚌类,应有尽有。天津人喜食海鲜、河鲜,就是由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成的。天津人有两句俗语:“吃上一顿鲜,死了也不冤。”又说:“吃鱼吃虾,天津为家。”都说明了天津人对海鲜、河鲜的嗜好。

天津饮食文化的形成也受着历史传承、居民变化、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金代贞佑元年(1213年),始被命名为直沽寨,开始形成市镇。随着海运、漕运的发展,其地位日趋重要,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改名为天津。至清代中叶,天津已成为漕运、盐务并重的商业繁荣的大都会。从饮食风俗上看,有浓郁的本地特色,同时由于商旅来往,晋、鲁、豫及苏杭的饮食,都对天津人的饮食有一定的影响。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林立。以后,天津又成了封建军阀和下台官僚的聚集地。故而西洋饮食,宫廷、官府菜肴,闽、粤、江浙菜在天津都有一定的市场。

天津物产丰富,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饮食习俗基本上属于中国北方类型。但由于其居民五方杂处,故无论在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地方风味小吃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仅清末以来各类典籍中记载的民间美味就足以令人垂涎欲滴了。不仅如此,民国时期《天津志略》中的“生活民俗”曾专就“食俗”而述,这在以往的方志中并不多见。文载“津门人处五方,其食欲虽性有所不能强同,但津门究有其特殊之食品。春有蚬、蛏、河豚、海蟹,秋有螃蟹,冬有铁雀、银鱼、黄芽、白菜等,至青鲫、白虾则四时皆有,盖地域使然也”。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的饮食文化”。 天津自古以来,集五地徙民,荟八域食俗。从饮食习俗看,天津人以面食为主,特别是面条与饺子和喜庆聚散有关系,这同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的习俗是一样的。天津菜包括汉民菜、清真菜、素菜三大部分。总的特色为擅长烹制海鲜、河鲜,注重调味,讲究时令,适应面广,口味以咸鲜、清淡为主,讲汁芡,重火候,质地多样。小吃品种丰富。

二、天津俗语中的饮食文化

1.“拼死吃河豚”和“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影响天津饮食习俗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正因为天津依河傍海,具备丰富的河、海两鲜,我们的先民长期以鱼虾等水产品作为重要食物来源,民谚“天津卫三宗宝,银鱼、紫蟹、大红袄”中之银鱼、紫蟹皆为天津特有的名贵水产品。如果我们看一看元、明两朝人咏直沽的诗篇,诸如“蟹忆霜时贱”,“鱼傍海潮多”,“白鱼紫蟹四时肥”,“桃花春水上河豚” 之类,便可以想象出古人的饮食习惯对自然依赖是很强的,正因如此,天津诗人周宝善的《津门竹枝词》中有“时逢节令馔求精”的话,则道出了天津人在饮食方面特别讲求“应时”、“应节”的习俗。

津地饮食丰富,民众爱吃会吃,尤喜食海鲜,不仅留下了“贴饽饽熬鱼”的传统美食,而且留下了天津人“拼死吃河豚”和“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豪爽气概!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载了天津人爱吃河豚的风俗:当时河豚只有天津产的最多。当地人吃河豚,就像吃蔬菜一样。可是河豚虽味美却含有剧毒,不一定家家都善于烹饪,也常有人吃河豚中毒而死的事情发生。姨丈牛惕园先生说,有一个人特别爱吃河豚,终于中毒而死。这已是可怕的癖好。但死后其人还托梦给妻子,责问:“祀我何不以河豚?” 这里把天津人“拼死吃河豚”的风气推演到至死不悔的程度。

天津卫的俗语“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形象地说明了天津人爱吃海货的程度,为了吃海货,不惜把家当送入当铺换钱。严格地讲,天津人所谓的海货,大部分并非海产品,更不包括深海捕捞的海产品,只是指塘沽、大沽、北塘直到汉沽运河口渤海湾一带的季节性水产品而已。天津人认为:穷,不能穷在嘴上,每年每季的海鲜、河鲜一定要饱一饱口福,即使为此进当铺,也要大快朵颐。而且能否吃上“鲜”也是一个人体面的象征。

2.“下馆子”与“添菜”。旧时,天津曾是中国最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元代漕运的发展及天津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北客商云集、贸易往来频繁的商埠重地,而且当时不少前朝遗老遗少、文人、政客、军阀等寓居津门,商人之间的交易和达官贵人的宴饮,极大的促进了天津餐饮业的空前发展,从而形成了天津人好“下馆子”的时尚。下馆子,就是到饭庄摆宴席请客吃饭。康熙元年,天津成饭庄的第一家――聚庆成饭庄开张营业,它标志着津菜的正式形成。那时,商人为了洽谈生意,经常要在饭庄宴请外地来津的客商。凡来津的各地客商到自己的商号后,都得先派人陪同去饭庄用餐,热情款待一番。

每逢熟人在饭庄相遇,还讲究“添菜”之礼。即在饭庄吃饭时遇到相识之人在邻桌用餐,此时,必得前去客套一番,而后再为对方点一二样的好菜让跑堂的伙计送去,并说明是“?菖?菖爷给?菖?菖爷添的菜”。此举既显示出其喜好结交的热情,又给朋友增添了光彩,进一步密切了双方的关系,同时还可能结识新朋友和合作伙伴,一举数得。在天津下馆子习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中华全国风俗志》是民俗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影响广泛,其中的两首风俗诗在津门传唱多时。“数到珍羞是食羊,西瓠饺子辣酸汤。今朝供客添佳味,烙饼加摊韭菜黄。”以及“每逢朔望家家面,围坐呼餐个个欢。例菜攒来同祭品,粉皮豆剔两三盘”。在谈及天津酒席兴盛的原因时书中认为:北京的达官显贵们遇有大型招待难免有拘束之感,京津地近唇齿,美食有佳,故成群结队来津畅饮欢宴,兴致颇高。清末民初之时,大大小小的饭店、酒楼、食铺等林立街衢,成为天津这座大都会的亮丽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三、天津的特色小吃与民俗文化

从现存最早康熙十四年的《天津卫志》到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志》、光绪二十五年的《重修天津府志》等方志中,民间小食数不胜数。春饼、煎糕粉、玫瑰饼、藤萝饼、腊八粥等,早已成为节令、岁时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明清两代漕运繁忙,构成了鲜明的码头文化的特色。船只来往,装卸货物,不能久留,匆忙之中就出现了很多具有区域色彩和职业特征的方便食品,所以津门荟萃了像贴饽饽熬小鱼、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大麻花、炸糕、锅巴菜、煎饼果子、果仁张之类的小吃。在天津人的饮食习惯中,早餐喜欢吃面茶,可谓百吃不厌。长期以来,面茶多以糜子面或小米面为粉料,撒上芝麻盐、香油、麻酱等,细腻适口,味道香浓。然而,面茶的“茶”字令人费解,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记述也许能说明一二。原来,早先的面茶并非糜子面或小米面,而是在熬好的香茶汁中加入炒面,再加芝麻酱或牛乳或油酥,最后放少许食盐,成为一碗饱蕴香茗之气的面茶。

天津小吃的特点是便于携带,可以拿在手上边走边吃,这是在漕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快餐,它不可能是七碟八菜、满汉全席。南来北往的商船你卸我装,随时启航,哪有功夫坐在饭馆里品尝慢炖细烹的饮食?坐吃码头,谁还去闯荡世界。跟其他菜系盛在碗碟中的饮食风格大异其趣,天津人就餐时不用碗筷,也不必正襟危坐,用荷叶一包或用纸一托,卷起来就咬,可边走边吃,既方便省时,又价廉实惠,吃起来瓷实,还不耽误干活――这就是码头文化在天津民间饮食上的典型体现。

总之,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潜在市场是非常巨大的,而其中的代表――饮食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要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成功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的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充分融合饮食民俗的“津味儿”地域特征,增加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开发出能够激起旅游者文化共鸣的旅游项目,从而实现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篇(5)

海口作为中国最南端省会城市,也是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她的瞩目度并不因为年轻而降低,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力推进,海口各方面与旅游相关的事业蓬勃发展,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注重环境整治的同时,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也非常重视。海口骑楼老街历史悠久,建筑形态丰富,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为海口城市文化的典型名片之一。

海口骑楼建筑概述

海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带有明显“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是在第一次后,西学东渐,大批出洋华侨从东南亚带回具有殖民特色的骑楼风格,逐步修建形成规模,现存的典型骑楼建筑主要集中在海口博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中山路、解放路这五条街道,近700栋建筑鳞次栉比,构成了特色鲜明的骑楼老街的建筑天际线,至今骑楼老街人潮如织,商业活动繁荣,为海口市生活、生产、旅游观光的热门之地。

骑楼建筑形态丰富,折中了欧洲巴洛克、洛可可、罗马式、哥特式以及适应于东南亚和海南湿热气候而演变的空间布局及装饰设计,在加上国人难以割舍的中国传统建筑范式和海南本土文化,一个包罗万象的壮观建筑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无论是从建筑形态,还是从建筑本身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积淀,还是鲜活的骑楼民俗文化活动,都具有极显著的审美特征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其特有的精神审美价值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最深层次的文化表述,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及审美情趣总是通过建筑形态得以留存和反映。骑楼作为历史文物建筑,其精神审美价值可体现在怀旧审美、残缺审美、经世致用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民俗文化审美。

1.骑楼建筑的怀旧审美

怀旧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同时在怀旧生产的审美情怀里也蕴涵着大量审美原理,怀旧主体因为客体对象已经成为逝去的美好,不免会产生惆怅、哀愁以及感伤的情绪。但是由于主体积极地对对象进行想象性建构,想要获得重回过去的满足感,因此在怀旧的过程中主体的感情主调更多的是甜蜜、愉快和美好的感觉。而作为文物建筑,人们面对骑楼时,总是不由自主的以此为线索,去遥想当时当境的情形,仿佛可从一砖一瓦当中体验到先人们的生活气味。从海口骑楼斑驳的墙面,以及隐藏在其之下的精美雕饰,无不述说着当年先人背井离乡闯荡南洋,发迹之后衣锦还乡的壮烈历程,令人感慨唏嘘,心神得以共鸣和升华。同时街区的一些历史古迹也成为人们悼念历史名人、神话人物以及革命先烈的载体,如冼夫人庙、天后宫、琼崖一大遗址等,这些文化遗址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情结,人们通过它们,缅怀先人,记忆和想象历史场景,获得强烈的怀旧审美体验。

2.骑楼建筑的残缺审美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骑楼由于产权的更替,历经风雨,大多数呈现残破的状态,人们在感慨岁月蹉跎、时光荏苒的同时,也感受着另外一份审美体验――残缺审美。建筑艺术的残缺并不一定是精神愉悦的审美,建筑审美包涵这建筑精神的全部,建筑精神即可表达建筑本身,也表达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而骑楼的不规则的形状、斑驳的痕迹、古旧的有着人文痕迹的艺术遗产等,都有着残缺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百年历史在骑楼建筑本体上留下的残缺痕迹,给人以震撼、难忘、使人回味、思考,一段剥落或倒塌的墙垣、一扇破损的或掩盖了厚厚尘土的窗棂,对比着墙体冒出的丛丛鲜绿的榕树枝条,在其强烈的色彩和肌理视觉对比的情况下,让人感受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心灵震荡,历史建筑最大的价值在于岁月沧桑的古朴之美。近几年海口市政部门对骑楼建筑的修整,没能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于充满历史沧桑的残缺美的审美体验,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3.骑楼建筑审美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

骑楼建筑体现着先民们经世致用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地理位置来看,海口位于南渡江入海口,故称海口,汉代起源,唐代为联系琼州和雷州的商贸渡口,宋元明均为重要商港,清代海禁解除后,是大陆联系南洋等海外的重要对外通商口岸,加上20世纪初军阀邓本殷等政府力量的鼓励,归乡华侨大力营造,遂成今日骑楼之规模,骑楼一度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其实从海口地理位置和海口骑楼的发展史来看,骑楼是为商业而生,因此在先民营建骑楼时,均已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建筑空间布局、用材、纹饰运用上等均体现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上宅下商,骑楼最具特色的各骑楼楼下一层的相连的步行长廊,其主要功能为内部商业空间的延续,谓之“灰空间”,是内部商业空间和外部街道的有机延续,拓展了两者的使用空间和心理空间,也适用海南湿热的气候条件。其宽度从2.1米―2.5米之间,极少的到达了3米,从人行道0.7米的规则来看,人行道足够两个人相面而行,仍有较大空间,方便人们行走及采购货物,体现了其商用价值。同时起到遮风避雨的功能,人们在闲暇之余,也可在此会客、喝茶,成为邻里感情交流的场所。步行长廊本身就体现了先民们为商业行为而选择的建筑形态,极具实用功能。

其次在骑楼建筑面宽尺度上,大都为单开间的立面,这样在地价很高的商业地段,节约了商业成本,间的骑楼较少,一般为家境殷实的商家建造,但也是为了拓展其商用空间,三开间及以上的多为公共建筑或多户商家共建,体现了物尽其用的实用主义思想。

在建筑材料上,择善从之,开始使用耐用的新型建材,海南地处热带,气温湿热,早期建造的骑楼仍采用海南盛产的木质建材,而木质建材容易受潮腐烂,不利于长期使用,而随着通商口岸的开发,华侨的归国,带来了新型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等,虽这些建材偏昂贵,但海南人民还是逐步开始使用新材料,与传统砖木共同使用,即保证了建筑本体的经久耐用(保存至今),也最大限度的控制了营建成本。

在建筑形态和装饰上,海南人民摒弃文化偏见,大胆引进欧式、南洋等风格,并与中式风格混搭营建,作为商用空间,当时经营的主要是“洋货”,为充分展现商家和商品特色,归国华侨大量采用他们在异乡已经熟悉的文化符号,同时也结合血液里难以舍弃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了大量为宣传商品、营造浓厚商业氛围的建筑装饰。

4.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审美

民俗文化从广义来讲,既具有物质性的一面,也具有精神性的一面,但从狭义角度来讲,主要还是指的人们的风俗习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类文化意识。民俗文化承载着地域民众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观念,呈现出符号化特征,作为地域或民族的历史记忆世代相传,艺术活动的审美和民俗文化的审美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

海口骑楼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军坡节、琼剧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相对于屹立百年的骑楼建筑物质形态来说,她是老街街区鲜活的流动的血液,给老街建筑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骑楼百年文化历史的意识留存,失去这些鲜活的民俗文化,骑楼建筑也仅仅只是砖头瓦片,成为物质的空壳。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同时,在海口其他地区很多民俗文化由于物质载体的丧失,被人们逐步淡忘,骑楼由于保持了相对的完整性,其民俗文化仍保持着原真性,其实,是建筑实体的保持延续了了民俗文化传承,还是由于民俗文化的保持成就了建筑本体的完整性,是人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一方面本身具有很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的审美体验,如琼剧,琼剧作为海南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备受民众喜爱,骑楼街区曾是表演琼剧最为集中的地方,早年骑楼街区修建了许多电影院,由于当时电影较少,更多的还是表演琼剧为主。如,20世纪二十年代修建的“幻真戏院”,还有后来的中华戏院、冠海戏院等,虽后来这些戏院渐渐消失,但时至今日,常有剧团在骑楼街低下搭台表演,观众云集。其特色鲜明的唱腔、华丽的舞台服饰还有如泣如诉的乐器伴奏,让一些老街坊如痴如醉。

骑楼街区的饮食文化也是海口民俗文化的一个象征,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外来菜系的冲击,本土饮食特点被冲淡,但在骑楼街区,无论是海南四大名菜还是街头小吃,均能在这里觅得踪迹,由于骑楼饮食文化的特征鲜明,2010年,在离骑楼较近的大同路修建了一个“海口骑楼小吃街”,这是对骑楼饮食文化的一个大集合,也是骑楼饮食文化这个民俗的价值体现。

另一方面,骑楼民俗文化也集中体现了人们平安、辟邪、祈福的精神追求。如骑楼的军坡节,军坡节主要流行于海南北部地区,一说是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也有是为了祭拜祖先或一些其他历史名人,每个街区祭拜的对象和时间都有所差异,叫法也不一样,有称为军坡,也有称为“公期”或“母期”,每年在固定的时节进行“迎神”活动,海南话称之为“行符”,如骑楼街区得胜沙路的行符日为正月十九,位于得胜沙路冼夫人纪念馆的神像经过一番打扮,由人抬出挨家挨户去祈福,每户人家也摆上香案和贡品迎接神像的到来,同时也有舞狮、钻“公祖”等其他的一些祭拜活动,气氛热烈,场面壮观。

在这些民俗活动或节日庆典中,体现的是海南人民的价值观、人生理想以及真实生活的写照,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得到心理的暗示和安慰,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即体现在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的寄托之上。从观看者角度来说,这些活跃在骑楼街区的民俗文化,是为这些百年建筑之灵魂,闪耀着从古至今骑楼民众们的精神,也为骑楼沧桑的街道增添几多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神往,具有强烈的精神审美气质。

结语

海口骑楼老街历经百年沧桑,如今虽斑驳,但仍显岁月峥嵘,前人的奋斗和勤勉,给我们留下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当下,骑楼的存在更显弥足珍贵。我们探究骑楼建筑,既为感受先祖的精神,传承其文化,也为找寻骑楼审美原理及审美价值,最终确定其审美地位。

篇(6)

政府主导,构建支持政策体系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国家人社部在《2010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前,中国建成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政策,江西省对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评价是:开创一行业,带动以产业,说明政府意识到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餐饮行业也意识到做好“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是做好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的有力保障,做好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也是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饮食文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餐饮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活动。

资金扶持,企业承办

做好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工作,仅有政策的支持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其运转。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国家还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这在财力上配合政策给予了更强大的支持,各省市也在财力上给予了支持,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央财政对每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培训设施设备购置及技能交流推广等费用。项目单位所在省或大型企业,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工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所依托单位也要对项目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带徒津贴、培训场地、实训设备等补助;福建省在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个管理周期内,由省级给予5万元资金,用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启动经费带徒补助;四川省政府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可适当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支持工作室设备设施的更新完善,论文、著作的出版,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等;江苏省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政府开办、运转经费补助。政府补助经费划拨到申报单位账户,主要用于工作室设备设施的更新完善,论文、著作的出版,开展培训和技术革新,并对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对其开展项目研发、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传艺带徒等工作给予指导和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作为承办“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结合省市的补助资金,来创办、运转“技能大师工作室”,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转也是如此,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没有资金的保障,再好的政策也很难做到成果创新、技术创新,可以说,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在运转过程中,资金是基础,餐饮企业不能光顾眼前利益,在资金上要给予充分保障,更不能把上级拨款的资金挪作他用。

宣传表彰,物质奖励

在对餐饮行业有突出贡献和身怀绝活绝技的技能大师,不仅要成立相对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还要对其在运作过程中所创新的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所做的贡献给予评价和奖励,对其事迹要进行大力旗鼓的宣传,对其所做的贡献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宣传,也是对企业的宣传,是树立企业形象最好的表现形式,对个人不仅要精神和物质奖励,国家政策在职称晋级、政府津贴、技术能手、劳动奖章等方面给予优先,这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是对技能大师工作的肯定,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工作过程中心情舒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管理,提高效益餐饮企业不仅要做好“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发展工作,还要做好各种各种具体措施的落实工作,对申报国家级和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条件、申报名称、项目负责人、企业提供的场地、设备、参与人员、资金来源、可行性报告以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要进行分析和研究,甚至对项目负责人要进行必要的答辩,政府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和审批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制度化管理,规范性发展的原则,既要按照政策的导向,又要按照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实行规范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各省市也要出台相应的管理规程,企业也要有具体的管理细则。政府把“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考核各地、各单位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工作室,纳入政府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评选表彰范围。因此,只有完善管理,才能提高效益,但在管理过程中,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使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使其具有充分的活力,这样才能促进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健康发展。

企业扶持,构建条件保障体系

企业扶持是“技能大师工作室”保障的重要前提条件,在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运行过程中,企业起主导作用。企业应从时间、场地、设备、人员配备、信息资源以及资金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特别是政府批准成立的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要在时间上充分保证,尽可能地不要参与企业的经营事务中,要按餐饮行业的要求,给予一定的场地,形成模拟厨房实训室,配置必要及先进的设备,以利于大师的产品研究;在人员上,由大师精选技术人员辅助并进行高技能培养;在资金上,要跟上级政策配套支持;在信息资源上,企业要支持技能大师走出去、请进来,多于全国各地的大师们交流,增强见识;在待遇上,不仅要给予政治待遇,在经济上还要给予一定的技术补贴;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能有力地调动大师们的积极性,保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常运行。企业自行设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更要在这些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没有这些硬件设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则无从谈起。因此,企业扶持,构建条件保障体系,对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及时改善这些条件以适应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

功能定位,构建工作指导体系

从国家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要求来看,主要有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而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还有它的特殊之处,就是要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挖掘古代饮食文化的精髓,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给予改革和创新,要以传统的以师带徒的形式,传授其绝活绝技,要针对性地培养名师、大师,要以点带面,培养技术全面的人才,弘扬企业文化,使中国饮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根据这种功能定位,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企业和学术业务团体,要在政策和业务上给予指导,如计划的制定、研究的方向、成果的转化和展示、经验和技术交流、信息的传递、参观学习等。在具体指导上,要以企业发展为导向,以大师的技能优势为主体,弘扬企业文化,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部门协调,构建协调发展体系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团结协作,需要上下级的和社会专业协会、学术团体等部门的协调。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是如此,在企业内部,既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有和其他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采购部、前厅、财务、营销等,作为社会的一个行业,既与政府相应的主管部门有着密切的上下级关系,又与烹饪协会、餐饮业协会等有着不可分割的业务指导关系。企业是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体,构建协调发展体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政府主管部门来看,企业要协调人社局对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审批,协调其对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监督、审查权利,要协调政府财政部门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要协调有关科技部门对成果转化和专利的报批等;从学术部门来看,要协调烹饪协会、餐饮协会及相关培训鉴定机构等社会团体的业务指导及组织的各种学术业务活动、技术大赛、经验交流、大师名师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从同行业来看,要协调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经验交流、推广创新成果,共同提高企业效益;从企业内部来看,要协调与同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部门协调,构建协调发展体系,能有效的推动餐饮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发展。

篇(7)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节日节令由来,论述了节令食品不同于日常食品的功能,并以月饼、青团、饺子、元宵、粽子为例,剖析了节令食品不同的流变轨迹。

1节日的由来

何谓“节”?从“节”字的文字演化来看,金文、小篆、楷书的变化并不大,都是上面是“竹”字,下面是“即”,表示趋就;即“郁”,本意是指竹子之间的间隔。节日就是时间的间隔。

1. 1天文现象

古人发现了时间的周期性,在周而复始的时间里,又有一些天文上的特殊节点成为最早的节日。上古时期,“二分二至”是一年中重要的季节日。金泽在《宗教禁忌》中就提到:“神圣的时间是时间序列中各种不同的关节点,它们虽然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如以月亮运行确定的朔、晦、望;以太阳运行确定的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还有以气候来划分的‘节气’等。但只要这些时间关节点按照其固有的顺序前后相继,就表明自然秩序的神圣性没有受到任何侵害。越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禁忌越多,其功能之一就是要强化自觉遵循神圣秩序的意识。”…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节日是先民们为自己的生命节序所设定的“关节点”。“二分二至”即春秋二分和冬夏二至,就是这样的“关节点”。在二分(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等长;夏至则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后昼渐短而夜渐长;冬至则是白天最短的一天,之后则是昼渐长而夜渐短。由于“二分二至”的现象与季节变化及作物生长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夏至与冬至,影响日常生活更为明显,所以人类一开始就对这些节气很敏感,往往要举行仪式,以提醒大家季节的来临,这几乎是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都有的习俗。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名著《金枝》fzl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图分别对古代欧洲和美洲印第安人在夏至与冬至的神话和仪式进行过详尽的分析。

1. 2天文历法

为方便记忆和管理时间,古人根据太阳、地球、月亮运动的周期制定了不同的天文历法。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止,一直使用“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的历法,即农历。农历是“阴阳历”。阴历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要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的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节日在中国历法中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中国传统节日,有“月日同数”“月内取中”“年内对称”等现象[}a}z9z。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日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晒霉节、七月七的女儿节(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等,都是“月日同数”。两数相同,一前一后,对称之意一目了然。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则是“月内取中”。一月之内取其半,其前后的对称也是十分明显的。春社和秋社、元宵节和中元节、花朝节和中秋节,“两两之间正好相隔半年,若以十二月为圆周,它们都分别位于三条直径与圆周相交的三组对称点上”[4 ]S l8。节日的对称之意,由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节日名称得以体现。

1. 3宗教习俗

在世界通行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一些宗教纪念日世俗化为公众节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2节令食品的功能

节日是时间的间隔,是忙碌人生的歇脚骚站。先民们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在基本生活资料有了些许剩余的年代,开始寻找从一个“普通的”时间段过渡到另一个“普通的”时间段的闲暇。这个过渡的闲暇就是时间的节点—节日。

从世界范围和古今历史来看,节庆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于族群的繁衍和个体的存活,即与“饮食男女”这样的“人之大欲”是直接关联的。中华传统节庆之中,饮食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传统节庆具有周期性、地域性的特点,而且每个节日的节庆主题又各不相同,因而节庆的饮食就呈现出与日常简单的饮食活动有所不同的多样和变异特点。进而言之,传统节庆饮食是日常饮食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中国古人在节庆主题的提示导引之下对日常饮食的创造和点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庆饮食在种类和特点上,保留有日常饮食的痕迹和印记,但更多的则是超乎日常饮食的成分。别具一格的节庆饮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和从事节庆活动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起到了渲染和活跃节庆气氛、增添节庆魅力以及传承文化理念的作用。

2. 1沟通人神的中介

新石器晚期与青铜时代初期,人类文明曙光初显,节日节令已经出现,特殊的时间节点需要通过和神灵的沟通才能实现节点前后的转换。在和神灵沟通的过程中,人们按照生活经验想象神灵,神已完全被人格化,与人一样,其第一需要就是食物。和神灵沟通的最好方式是献祭,即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奉献给神灵。早期的活人献祭、三牲五腊献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成熟,逐渐发展为食物的献祭,这种献祭法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食物献祭使食物具有的文化要素加强,成为一种表述人类情感、思想的符号,一种联系神人之间的工具,虽然缺失了原先祭品的动物神性,但其具有的文化色彩更加浓郁。人们通过献食求得神的祝福进而实现自己的愿望,人类对食物的崇拜已升华到对神的崇拜,而使用食品祭祀本身则具有贿赂诸神的实际意义。这种贿赂是具有宗教性质的,是虔诚忠信的,其目的就是请求诸神为人类造福。

2. 2满足社交需要

节令的休闲性使得在普通时间段劳碌的人们在时间的节点上得以调整、喘息。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沟通合作才能生存下去。而优生的需要也使不同部落群体里的青年男女需要交往的机会。“共食”是几乎所有人类社会表达善意和友好的行为。尽管人类可以通过种种情感交流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毫无疑问,在这种种手段之中,利用“共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于普通时段食物的节日食物总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增进交流和感情的氛围。在节日这个特定时点的宴饮行为所涉及的场地、气氛、食物、特色,以及参与节日宴饮的人员,既能表达出“主人”的某种“意图”,也会让“客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地位”及受尊敬的程度,无一不透露出饮食所特有的“情感交流”作用。

2. 3文化传统的象征

在传统节日中,饮食文化是节日展示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节令食品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具象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传统节日中,传统节令食品是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阪依。在传统节日活动中,族群的个体通过传统节令食品的体验,可以直接感受并传承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纽带。

3节令食品的流变

传统节令食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节令食品,这类食物一般是在节日时食用,节日前后虽也有食用,但和节日的关系紧密,而非节日几乎没有;另一类是日常性节令食品,虽说在特定节日食用,但是已经没有明确食用的时间界限,在一年中的任何时段均可食用。

3. 1单纯性节令食品

单纯性节令食品现在已经不多了,其中全国范围通行的月饼和江南地区流行的青团可以代表这两种地域范围有差异的节令食品。

3.1.1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成为传统节日在时间上比较晚。隋唐时期,民间在中秋赏月逐渐成风,宋代太宗年间,官方把中秋定为节日。明代开始,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习俗。

《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磕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s]《明宫史·火集》:“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替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魄送。西苑镶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吱,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6]《神隐》:“(八月)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时,月光最盛。合家大小于庭前序长幼而坐,设杯盘酒食之具。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从这几条资料可以看出,明代从南方到北方,从民间到宫廷,都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其意在于“求团圆”,表现了人们的善良愿望。中秋形成虽晚,但之所以很快成为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得益于时间节点正处于收获的季节,人们需要在一年的收获时节里放松身心,品尝劳动果实。传统月饼中糖和油的含量很高,而糖和油在明清乃至于改革开放前,对普通的中国人而言都属奢侈消费品。在节日里,略显奢侈的饮食消费是被主流观念接受的。相比其他节令食品而言,月饼的原料贵重难得(尤其是糖的价格昂贵),因此月饼成为了节日专用的奢侈食品。近三十年,中国人膳食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糖由于规模化生产已变得低档化,糖和油脂在营养学中成为摈弃的对象。而节日的象征物并没有找到升级版产品,于是出现了市场节日刚性需求和终端消费疲软的矛盾。

3. 1. 2青团

清明是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寒食节之后。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源于先秦。至宋代,清明节饮食方面的记述才多起来。如北宋沛京人出郊上坟、游玩,所带的面点有枣锢、炊饼等,“坊市卖稠场、麦糕、乳酪、乳饼之类”fel。南宋清明时临安城里的官员、居民们扫墓的食品与北宋相差不大。清代清明节已成为全国性节日。清明时,苏州“市上卖青团、悟熟藕,为居人清明祀先之物。; (9]宁波地区清明要吃“青松、黑饭”[‘。〕,台州地区清明要“采蔷草杂米面为饵。”此外,安徽径县地区清明时要“取青艾为饼”[川,江西兴安地区在清明时“妇女不上坟,粉米作棵,谓之筋棵”……由此可见,至迟到清代,江南一带已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青团又叫“清明团”,是在糯米团中加人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在其他季节里很少吃到。

3. 2日常性节令食品

由于单纯性节令食品从原料、制作上比一般的日常性食品复杂考究,在古代社会物质财富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一般在年节才可以吃到。而日常性节令食品,主要也是在年节食用,只是由于餐饮业随中心城市的发展,使广受欢迎的节令食品不分节日和日常,而成为经常可食的食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节令食品的日常化倾向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

3. 2. 1饺子

饺子之名形成于明清,但历史却很悠久,是从另一种传统食品馄饨衍生而来。

饺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常因时代、地区、制作方法和馅料不同,叫法上也就各有区别。如“角子”“角儿”“粉角”“扁食”“馄饨”“饺饵”“水煮悖悖”“水饺儿”等等,其中“角”是饺子的象形,“角”“交”“饺”谐音,“饺子”一名便由此而来。“饺”字的“交”既是音符,又与“角”相谐;“全”为义符,可作“怡”解。从训话学看,“角子”作为“饺子”一词的语源,应无疑问。〔”)明人张自烈撰《正字通》:“今俗饺饵,屑米面和怡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

饺子在明朝以前,还没有作为春节食品,明朝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春节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馅里,用以寄托人们对新岁的祈望。因此,饺子已不单是供人食用的美食,而且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情感和意念之物了。三是“饺子”音同“交子”,因为大年三十夜里子时称为“更岁交子”,而在此时吃与此同音的食物,又有辞旧迎新之意。

3.2.2元宵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清异录》记五代“张手美家”所卖节食之一是“油画明珠”,原注为“上元油饭”[13],注中的“饭”应为“糙”之误。将“油饭”称为“明珠”不妥,而“油糙”唐代已有,大约是一种用麻油煎炸而成的圆形面点,类似后来的油炸元宵。宋代《岁时杂记》《东京梦华录》记载,在上元节,油糙和各种圆子、团子、水团、汤团成为节令应时食品。《明宫史》记载,明代宫中“自初九日后,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清代,元宵已经成为大江南北上元节的应节食品,以至于节名亦称为元宵节。

3.2.3粽子

粽子是中国最早的传统食品,原称“角黍”,先秦时期出现在北方,最初是用植物叶片包裹泰米,扎成牛角状,以代替牛或牛角的祭祀品。这种食物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传人南方。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人口涌人长江中下游地区,把北方的饮食方式也带到了南方。但是,南方不产黍,而是盛产稻米。“角黍”到了南方,和当地的竹筒粽结合,外观取角黍之形,把角黍的原始意义继承下来。而原料则就地取材,进行本地化改造,粽中裹的不再是黍,而是糯米了,因而就有了“粽”这个新的名字。

粽子原在夏至日食用,其中与夏至相关的象征意义甚为明显。《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豁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n[14〕意思是说,“角黍”的做法,象征着时令阴阳二气还相互包裹、没有分散。后来夏至节日因与端午时间上靠近,食粽子便渐渐成为端午的饮食习俗。

角黍起源于祭屈原之说是后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祭屈原之说愈加风行,这和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高尚廉洁的品格、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关,也折射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人民祈望疆土一统、国泰民安的愿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