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阶段性施工总结

阶段性施工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6: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阶段性施工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阶段性施工总结

篇(1)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项目,项目合同方案

【 abstract 】 :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for practical smooth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important security sense,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valu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or informatization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then,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ent and measures are discussed.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comprehensive stage summary and acceptance, project contract and strict control of the security plan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me modifications not just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 of discusses problems, more important is from people, project itself, managers and so on the different Angle put forward spec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pract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 keywords 】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ject, project contract scheme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越来越多,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依靠,与信息化结合的产业项目也成为企业项目发展的主要形式。施工管理是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所以,分析和研究信息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对于实际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施工过程的管理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实际的信息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2 信息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内容及措施

要保证施工管理的保障性作用,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些管理工作包含对于人员行为的约束,施工方案的保证等。

2.1 重视人员管理的综合性

施工人员是信息化工程项目实施的主体,很多项目的成败都是由于人的因素而造成的,因此,要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必须将人的影响因素降低的最小,所以,一定要从综合性方面来进行人员的管理。首先,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人员分配是项目施工过程中人员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项目施工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低效率的项目施工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进行适合的人员分配,导致了事倍功半的问题出现,不利于项目工程建设;其次,招聘德才兼备的人员。信息化工程项目一般都包含很多高科技的技术,所以,技术的保密性非常重要,所以,在人员招聘是一定不能仅仅考察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其道德水平的考察,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作为项目施工人员;第三,建立严格的制度,约束和规范人员行为。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对于其具体的施工行为的管理非常重要,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以此来保证项目完成受到人的因素的干扰最小。

2.2 对项目工程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验收

阶段性的工程总结和验收是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项目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工作,它能够避免实际工程中重复性问题的出现,并且能够及时的对项目计划做出合理的调整。在实际的信息项目工程中,阶段性的总结和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制定合理的总结和验收计划。总结和验收计划是具体工作实施的准则,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总结和验收的时间、内容以及方式;其次,按照计划开展总结和验收工作。当计划制定完成之后,根据计划的时间、具体工作以及方式进行有序的开展工作,并且做好实际的记录;第三,做好总结和验收的反馈工作。当项目工程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验收之后,不能只完成计划的工作,而应该按照计划的内容进行反馈,总结和验收工作的反馈是信息化项目后期工作的重要保障,反馈内容能够对于实际的项目开展以及后期新项目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在很多情况下,信息化项目工作的质量依赖于信息化项目工程的阶段性总结验收。

2.3 项目合同方案的保障

项目的合同及方案是整体信息化项目工程工作开展和建设的前提,所以要保证整体项目的有效进行,必须进行项目方案的保障,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保障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有明确的项目合同及项目方案。在很多失败的信息化项目工程中,合同不清楚,施工方案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漏洞百出,形成了失败的施工项目;其次,在合同中必须明确施工责任。施工责任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承担主要依据,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因为这对于施工问题的解决和责任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整体项目施工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合同中必须明确项目施工的责任问题;第三,明确未履行项目合同以及方案时的处罚问题。当在施工过程中是施工单位没有履行项目合同以及项目方案的有关内容,则对于处罚的问题必须进行明确,因为在很多的信息化项目施工中,由于合同违约问题所导致的纠纷经常出现,这就是由于合同和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原因。

2.4 严格控制项目施工方案的修改

项目施工方案的修改对于整体项目施工的影响较大,这不仅会导致更多人力财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进行施工规划,对于整体项目团队的士气是一个很大打击,所以,严格控制项目施工方案的修改显得意义重大。但是,在很多项目中由于很多不同的原因,必须进行施工方案修改时,则要经过严格的审批。首先,施工方案修改的提出。如项目需求单位中途或项目完工后提出修改需求的,必须以书面形式将修改理由和需修改的问题所在情况以书面形式呈报项目工作组,在书面的报告中必须标明其中的内容,这非常重要;其次,方案修改申请的提出。项目工作组负责人收到报告后,要及时对新需求进行调研审查,如确实是需要修改的,应将项目修改变动情况,书面呈报有关领导签字确认后,组织业务需求方与合同签订方协商,协商达成一致方可修改。第三,方案修改的结果。当方案修改结果通过后,施工单位则要按照提出的书面申请内容展开工作。如因客观原因造成工程无法修改时,则仍按原施工方案进行。

3 结语

信息化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是整体项目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实际的项目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体现管理的有机保障作用必须从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工作,文中也从四个方面展开了有机的阐述。但是,对于实际的信息化工程项目,不能仅仅从这四个方面考虑,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提出具体的管理手段。文章内容概括性较强,对于实际的项目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云. 浅论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信息化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7,7

[2] 刘松,帅传敏. 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0

篇(2)

一、投资控制的目的与方法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就是在项目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通过设计、工程发包、材料供应的招投标,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施工方案费用分析,施工形象进度的价款测算,阶段性结算审核,总体投资状况分析等手段,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行投资控制的做法,实际上只是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施工过程由监理和业主代表签署施工联系单,过程的投资控制只能是粗线条的,仅局限于个别用材标准提高的匡算,而对于施工方案和设计变更,费用索赔等因素造成的款项额很难有效控制,一旦到了结算审核阶段,只能被动地凭已发生的有效资料进行按实结算,往往最终审定造价突破预算和概算,使投资失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的实时动态投资控制,就是根据进度情况,分段审核结算,及时做出投资分析,并把施工阶段的现场变化情况与结算审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结算更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项目实施状况,最终更准确、合理、及时地对投资状况做出判断。

根据动态实时投资控制的原理,投资控制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和施工结算的方式,引进投资咨询公司。按照系统工程管理的原理,从理念上、制度上和组织上明确了投资控制的目的、思路、方法、内容,规范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等操作流程,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动态投资控制。

二、实时动态投资控制主要内容及基本手段

主要内容:1、审查项目概算,确定投资控制总目标;2、预算和标底的复核;3、协助招投标工作,分析招投标标书,编写询标建议报告,参与合同有关条款的商洽;4、及时提供工程变更费用测算;5、跟踪合同管理,及时提供联系单费用签证论据;6、及时分析施工索赔内容,提供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7、分期或阶段性结算的审核;8、根据实际进度与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费用分析与比较,找出实际发生额与投资控制目标的偏差值,制定纠偏方案;9、针对无价材料,提供市场调查分析报告;10、对无定额项目分析组价;11、编制投资控制总结报告。

基本手段:1、通过评审投标书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询标环节明确有关索赔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调价的口子;2、在询标过程中确定索赔的计算原则以及合理确定合同价闭口的问题,充分体现业主方的主导作用和招投标中的有利地位,争取签订一份有利于过程控制的规范性施工承包合同;3、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设计变更及时作出费用增减的经济分析;4、进行无价材料的市场询价和公平比价的工作,合理确定无价材料的价格;5、按月严格审核施工产值,准确合理支付工程款;6、及时审核合同外增补预算,使工程款的支付依据充足,并且支付额更加合理;7、审查预算,提供签证补充合同的依据;8、进行阶段性总体投资状况分析,为投资决算提供依据;9、进行施工方案费用的测算,为施工方案的落实提供依据,并为事后的结算作准备。

三、特点及效果

投资控制的特点就是通过全过程的投资动态分析、控制,实时、准确地反映出工程投资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状况,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1、招投标以及签订合同中的作用

通过起草投标文件的有关条款,提出有利的询标要求,然后签订了一份较为有利的施工合同。

2、工程款调整预算的作用

对于施工图纸粗、工期紧、变更大的工程项目,往往会造成最终造价变化大,如按合同价支付工程款,势必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供应资金,因此,通过及时审核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上调额,为及时支付合理进度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从而保证了工程如期完工。随着施工的推进,施工图纸的变更更频繁,造成增补预算随着设计的不断更改而多次的修改调整。通过增补预算的审核,进一步调整投资分析报告,并与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为决策提供依据。

3、工程量审核及进度款支付的作用

在合同价和增补预算审核价的基础,再按形象进度,核实每月的工作量,确定进度款的支付额,同时根据实际财务累计付款状况,不定期作出对比分析,为施工后期总体上控制工程款提供了直观、准确地支付凭据。

4、决算审核与财务结算

篇(3)

    严格控制设备及配件、施工材料的质量。源头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一项核心工作,工程实践中电气安装工程的源头控制应包括对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机电设备、原材料及辅料等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进场的材料、设备都能很好地符合工程设计的标准及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具体工程实施中,要把好材料采购关,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必须严格考核和监管材料型号、材质和设计标准等等,对于电气安装工程中要用到的主要设备,采购时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实施采购和保管。在该环节,首先应对于所有进场的安装材料及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接着,要对各项进场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资质进行检查,确保进场的产品均符合建设的要求,杜绝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一质量控制环节,对工程材料采购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比较高。

    提高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施工技术的提升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提高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包含制度上的优化和创新,也包括建筑电气安装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控等等。

    阶段性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施工准备阶段。该阶段是在具体的安装工程施工前,主要是技术交底,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电气安装工程的合同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行业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完成施工方案的拟定工作,该阶段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施工图纸及其说明实施专业化的研究,通过认真钻研,实现对图纸中的有关要求及技术规范从熟悉到掌握,同时尽可能将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和问题暴露出来,便于在图纸会审的环节与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有针对性、更为仔细的交流,确保在上图之前有效消除问题。

    施工建设阶段。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随着建设项目越来越大,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其电气工程通常被分成几项子工程,只有严格控制每个子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各项指标都能够满足整个施工要求时才能促使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实现质量等级上的优良。因此,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应渗透到每个子工程的每个环节,要求每一个施工从业人员严格按照图纸和技术文件实施电气设备的安装,当然,如果在施工建设阶段一旦发现图纸设计与工程实际存在出入时,严禁盲目凭经验进行工程变更,必须及时通知监理方和设计方,通过多方交流探讨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高标准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电气电缆、配电设备、配电箱安装等几个环节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所在,同时也要注意安装工程和其他部门的配合,确保所有的设备预埋和连接均能符合施工要求。在现场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全面地检查工程质量状况,并认真反馈和总结检查结果,分析问题、认真整改,还要确保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验收阶段。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亦要严格控制质量。

    制定相关的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确保各个电气系统都能全面进行试运营测试。

    对整个电气系统的性能要进行测试,检查主要设备试运行工作是否符合相关的相关的验收规范,不要怕发现问题,应努力查找存在的不符合规范的现象。

    对测试和检查的各个阶段性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及时查找不符合规范现象的原因,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予以排除。

    对于建筑电气工程中所有的电线电缆、插接母线、导线、电气设备,均必须通过绝缘性能测试后,再进行通电调试工作,严禁施工人员盲目通电,对于电气设备的性能调试,必须按照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整体的调试程序进行设备调试,要确保电气设备性能发挥最大化,对于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更换新设备,优秀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需要管理、技术、施工等众多环节的紧密配合形成的,若其中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势必会给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篇(4)

关键词:运维一体化 同步验收法 统筹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64-01

1 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运维一体化模式下同步验收法主要指针对新电气设备投运、旧设备改造以及变电站土建等工程。对于电气设备的同步验收要严格按照计划流程,根据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在进行同步验收工作时,做好各部门作业人员协调工作,避免相互影响。同步验收以小组验收为单位,做到分工明确全面,验收过程相互独立。如果验收范围较大时可以进行协助,但必须保持时刻联络。阶段验收结束后,必须召集所有验收小组进行汇总汇报,召开验收汇总讨论会,以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专业管理的范围。

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同步验收法根据《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制度》《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电气设备改造检修验收规定》《电气施工验收规范》《智能变电站工程验收规范》等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贯彻国网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标准。

(2)专业管理的目标。

通过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同步验收,实现检修与验收的统一结合,缩短了停电时间;通过同步验收,对于新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厂家人员就在现场,方便运维人员进行就地学习,及时进行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同步验收实现检修与验收的有机结合。

(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加强同步验收法的推广和应用,拓展同步验收法的应用范围。不断完善同步验收的流程,使之与生产实际更加贴近,在尽量不影响到检修作业的情况下完成验收工作。不断推进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使变电站改造工程更加紧凑,不断提高检修和验收的效率,缩短工程期限。实现运维人员在验收过程中,第一时间掌握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方法,达到了同时检修、同时验收、同时学习的目的。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制定验收计划

根据检修计划的日程安排,将检修计划细化分割,按照一次系统、二次系统两大方面进行验收计划的制定。验收计划的制定要合理正确,贴近生产现场实际情况。本着不响应设备改造检修工作的原则进行制定,选取合适的衔接点划分阶段,制定相应的阶段性验收内容。验收计划必须同检修计划相对应,同步执行,若检修计划发生变更,验收计划必须也随之更改。

2.2 开展同步验收工作

运维班人员要严格按照验收计划,掌握施工进度,检修负责人申请阶段性验收,由值班负责人选派验收小组阶段性验收。同步验收过程中,要尽量不改变先前设置好的安全措施,如需改动,必须在验收结束后将其恢复原样。阶段性验收要以设备验收卡为标准,逐条进行验收,若有问题,需要做好记录于验收讨论会中进行汇总,避免后期验收过程中遗漏。验收小组为两人,由一名正值班员和副值班员组成,并由一名工区专工或班组长跟随进行审查。验收过程中,对于隐蔽工程如设备内部二次接线等,必须仔细验收,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由于最后该类工作完成后就无法再进行核查,因此对于同步验收中的隐蔽工程必须作为最终验收执行。在进行同步验收工作时,验收小组的运维人员需要将设备的特殊事项予以记录,学习其中的操作方法,以便在验收讨论会中进行相互学习。

2.3 验收汇总讨论会

每当阶段性验收结束后,所有参与停、送电的运维人员必须参加验收汇总讨论会,以便能够掌握工程进度。验收汇总讨论会主要是对阶段性验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各个验收小组分别进行技术交底,将验收中遇到问题进行汇报,共同协商方案,解决问题,并根据此次阶段性验收的情况制定下一次验收计划。验收汇总讨论会上验收小组需将设备相关的特殊注意事项进行汇报,防止在送电操作过程中出现不会操作,信号指示看不懂等问题。

2.4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变电运维工区领导、专工及班组长是同步验收中的管理人员,负责同步验收工作的综合组织和协调。参与同步验收的内部评估、审核和验收。负责同步验收过程中与其他部门领导进行交涉协商。负责验收汇总讨论会的主持工作,听取各验收小组的工作汇报,负责同步验收的统筹管理。

值班负责人负责验收计划书的编写。负责组织编写设备验收卡并检查是否正确。对部分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工作。负责阶段性验收工作的组织管理,对验收小组的任务委任,派发工作。负责接收检修人员工作负责人的验收申请,并向上级领导汇报。负责验收汇总讨论会的技术总结,验收问题的汇总工作。

验收小组负责对设备进行阶段性验收工作,并记录验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负责学习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方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负责根据验收情况填写设备验收卡中相关内容。负责验收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检查和恢复。负责每天收工后防小动物检查工作,尤其是穿电缆工作时的口洞封堵的检查工作。

2.5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按照《运行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停送电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变电站运行主人管理工作标准》《大停电操作现场绩效奖励考核标准》等要求,将同步验收与月度考核相挂钩,根据春秋检期间设备验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同步验收的监督工作,对于不负责任,验收不仔细的人员进行教育和督导,严重者进行扣分扣款处罚。加强同步验收法的推广和应用,对同步验收执行情况较好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列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的主要内容。

总之,随着“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实施,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持续推进,为一线生产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同步验收法应运而生,实现了设备改造与验收的双轨运作,同步执行。缩短了设备检修及新设备投运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工程施工:现代化;工程管理

1 准时制生产方式进行工程施工管理

准时制生产方式就是将必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必要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准时制生产方式已经成为21世纪生产方式的基石,并开始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集聚地区内部的协作规划。这样的生产方式将为工程建设的效率提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程建设施工具有阶段性特点,即在不同施工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工序。所需要的人员专业及数量不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跟据不同阶段性质和需要,适时地组织满足不同专业和数量的建筑人员,并且科学的组织好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人员、材料及机械设备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繁杂供应,即可消除施工过程中过剩的人员,过剩的设备,过剩的机械设备;又可保证工程施工的效率、进度及质量;还可将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准时制生产方式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工程施工中对进度、质量、成本及安全的管理

2.1进度控制管理工程进度是指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的工期。但一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受不同因素影响,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环境不利等。因此,对进度地控制管理也增加了不少困难,在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后,在施工中就需要做好控制规划,就控制规划在以往工作中总结以下考虑:进度计划应充分掌握工程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参照该工期来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对进度实时监控,阶段性对进度进行总结,寻找偏差,实时的落实工程进度并完成原定进度计划。

2.2质量管理工程施工就是要做到保质保量,质量是整个工程的灵魂。质量的保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来执行施工任务。严禁偷工减料,因此,做好质量管理需做好以下主要管理:(1)人的管理,项目都是需要由人来管理,也是需要由人来完成,人在对质量管理控制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在施工用人中,做到以人为本,因才用人,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岗位职责,调动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加责任感,权力明确,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2)材料的管理,材料的管理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分类及材料的发放等环节对材料的质量、材料的保护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材料的使用进行跟踪,避免材料丢失和浪费。(3)机具的使用管理,机具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益,即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又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机具的管理就是机械的使用、机械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使之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增加其经济效益。

2.3成本管理现代化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管理至关重要,做为施工企业实现高利润是~个重要指标。但高利润不是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来实现。为企业增加收益必须在保障工程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方可考虑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以实现企业高利润率。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几点:(1)成本最低化,施工定额需根据市场价格合理的实现。(2)全企业、全员、全过程控制成本。(3)实时实情调整目标偏差控制成本。(4)责任、权力、利益相结合控制成本,因此,做好成本管理,实现为企业争利益,为工程创实效的良好局面。

2.4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全企业、全员惯切到实际行动里去的,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安全生产要领。因此,在管理中对安全意识必须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对企业和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同时例行安全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3 工程施工的保障体系和信息化管理

施工保障体系是工程井然有序的保障,施工企业必须要拥有强有力的后备力量,保障体系也是对施工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和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动态控制,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先进生产力。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科学整合,还可以获得即时的相关信息,各项管理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到公司各部门,实现生产、技术、质量、经济、材料、财务等众多部门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和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并通过信息化拉动施工企业向智能型和管理型企业转化。我们结合企业实际,确立了“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提高了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三个信息化:(1)数据的信息化,实现了日常办公信息、客户资料、合同文件、工程信息等以数据的形式进入到管理系统中,可以用来统计分析、查询管理:

(2)流程的信息化,实现了各个管理环节用管理系统贯穿起来达到文件的流转和数据的交互:(3)决策的信息化,通过对信息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运用一定的计算模型,达到辅助决策的目标,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施工的信息化也是时代步伐的需要,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和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人员,而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是多元、多变的。因此,对工程进程的掌控和人员的调动、组织就需要一个庞大的信息管理做后盾,确保施工到做后结算、验收、竣工都井然有条不紊。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不断庞大,其逐渐向大型化、科技化以及环保型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项目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措施,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在注重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对技术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确保建筑施工的高效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1.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技术分析

项目管理是一科将管理进行分支的学科,其是指在项目作业中使用专门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工具等,使项目管理能够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或者超过原本的施工计划以及施工期望。项目管理是将一些成功达到相关施工目标相关的活动进行综合,其中涉及有项目策划、项目进度计划以及项目维护等;项目管理的方法可以划分为阶段性、量化以及优化管理等三大模块,详细内容如下:

2.阶段性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

阶段管理是指从确定项目到系统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小阶段:

2.1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可以划分为:信息采集、信息分析、确定工程项目以及项目申请等环节的编制,其中,信息采集:可以划分为工程项目信息、常规设备信息、器材信息的采集,这些信息通过相关业务员或者其他有效渠道,获得信息后,信息提供者应该以书面的形式向有关企业或者单位的职能部门进行报告;信息分析:建筑单位应该建立相关的信息分析职能部门,科学的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编辑、管理、核实、研究和论证;同时,在对项目信息分析时,应该依据市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施工效益,通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监督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绩效评价;确定工程项目:根据信息分析职能部门所提供的分析以及认证报告确定信息的处理方式,并上报相关决策部门给予决定。决策部门通过信息分析部门的相关报告,结合建筑行业的经营状况,对信息进行确定并确定项目的成立,项目一旦确立就应该要考虑承约商参加投标,发挥各自客户的优势,确定相关投商标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有施工技术、项目风险、资源配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而对信息分析部门的职能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业绩进行评价。

2.2申请书填写

在确定参加相关投标时,就应该拟定一份申请书,申请书的书写一般涉及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成本等三方面。如是一份较为复杂的申请书,则可以将其进行划分,使其成为三本独立的册子:

施工技术的拟定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让客户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承约商对客户的需求以及问题的理解,并为其提供最低风险且最大收益方案。

施工管理的拟定主要是,能够让客户相信承约商能够做好项目所提供的工作,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施工成本的拟定主要目的就是,使客户能够相信承约商申请项目的价格是现实、符合相关要求的,施工成本的拟定主要由施工技术部门,集合市场信息的将其报告拟定,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绩效进行评价。

此外,在进行申请书书写完成后,市场信息职能部门应该严密观察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更新项目的情况,并向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情况反映,是该职能部门能够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项目申请书,进而增加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将项目管理进行阶段性准备,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可以依据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合理更改。

准备环节:确定项目管理方式及管理组织结构的组成,使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备和落实,进一步确定施工方案。结合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的施工作业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确定阶段性项目的验收成果,并对施工项目进一步的监督管理,有效解决施工方与客户之间的不合意见,进而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

实施环节:依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对各环节的成果、施工技术、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进而确保,在各环节完工后,项目负责人以及客户能够清楚的了解项目的进展、完成情况、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同时,为评价项目组成人员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验收环节:在施工完成后,应该对其进行竣工验收和决算,其中验收可以依据相关规定的范围以及要求对项目进行系统新验收,同时对项目作业过程中涉的各种文档、材料等进行整理和编辑,依据项目进行过程中有益检验以及教训。编制工程总结报告,并由项目经理进行,陈述该项目已达到竣工验收的相关标准;其次进行竣工决算,同时对项目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价,不断积累项目管理经验。

维护环节:此环节属于后续服务环节,可以由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对相关服务人员进行确认并派遣,以方便服务绩效评价。

3.量化、优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

量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建筑企业运作方面出发,尽可能的对其进行量化,做到责任划分清楚。在项目的实际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客户对前阶段的劳动成果不认可、对后阶段成果不满意等问题,而当出现问题时,法采用技术解决、法明确责任等,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建筑工程实际作业中,应该把各种施工目标、项目投入以及成果等环节进行量化管理。如,应用明确的模块以及系统表达客户的需求,精准的计算各环节阶段所需的人工、物力以及财力等,把各种量化指标存入相关的数据库,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解决上述的问题,每个阶段都能够清晰的量化管理,也有利于整个项目的推进。

同时,优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即分析项目每部分所蕴含的知识以及施工经验,更好的发扬项目进程中的经验、吸取教训,在整个工程中传播有益的知识。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进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进而达到施工目标。项目管理极大地改善了公司组织基于创新的项目开发和实施活动的工作效率,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发挥其实质作用,就应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步伐,使其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瓶颈。要想改变或解决这种现状就应该依据文中提到的几点措施,如,阶段性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量化、优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效益,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当前建筑工租顶目施工管理技雍创新分析[J].施工技术,2013,04(13):134-135.

[2]李玉珍.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06):184-185.

[3]赵大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J].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4,03(12):310-312.

篇(7)

忽晓青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将其

分为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两大主要部分,然后再就各

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的研究领域进行论述。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文献综述

1. 阶段性跟踪审计研究

(1)项目决策阶段的审计研究。2004 年,Thompson 指出,准

确的审计跟踪可以有效判别关键决策的正确性。Thompson 把至关

重要的决策因素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必须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成

功保障;二是明确合同的目的是要得到期望回报。对于政府投资项

目合同来说,经审计后,决策要在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

(2)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研究。Merna 仔细分析了投标单位资格

预审的方法和不同的指标评标程序,得出一些具体建议。Madan 从

承包商角度出发对投标价格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论述。Williams 论

述了低价投标价与最后结算造价的关系。我国王善举(2011)探讨

了跟踪审计中审核招标文件的重要性及其审核要点。

(3)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研究。1991 年,Rice 分析指出,要

想尽量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必须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条款进

行全面计算。只有审计人员在合同谈判或签订过程全程参与,才能

及时告知领导者哪些事情将会发生,怎样有效避免。

(4)施工阶段的审计研究。上世纪80 年代初,工程造价严

重超支和工期严重拖延的问题引起了相关各方的关注。1983 年,

Pomeranz 指出采用预先审计的方法有效控制进度和造价。预先审

计需要有各学科的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参与,需要一批具有各相

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保证承包商、建筑师、工程师、供

应商和业主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2002 年,Jergeas 分析了

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施工的效率,研究了项目施工效率低的原因,从

而提出了一套工程效率测算和审计的方法。我国朱群(2007)针对

施工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大这一现象,对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跟

踪审计进行了分析。仇圣光、罗路(2011)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跟

踪审计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重要关注点和审计方法。

王伟明(2011)从国家审计机关的角度出发,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为审计时点,以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签证、工程变更及工程费用

索赔审计四个方面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跟踪审计的重点。

2. 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早在1975 年, William 就提出了持续审计( Continuous Audit,

CA) 这个概念。2002 年AICPA 的审计委员会( ASB) 主席Jim

Garson 公开声明将对CA 进行全面研究,至今这一研究还在进行中。

Flowerday(2006) 认为,持续审计的主要优点是能利用智能软件

工具系统地、持续地测试交易过程。O'Reilly、Alles 等都通过实证

分析证实了CA 的重要作用。Koskivaara(2006)把信息技术在审

计中的应用分成5 个阶段:1)主要使用一些标准应用软件;2)使

用一些外部数据库、电子邮件、图形等;3)使用一些审计数据库、

审计软件;4)开始使用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持续审计

的特殊软件;5)把一些先进方法用于审计软件中,这些软件可用

来完成对被审计系统的预测和持续监控。

当前我国审计研究界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以下几

种观点:

(1)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方面,周和生(2006)指出建设

项目跟踪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管理要求不同,采用

松散型(点式)或紧密型(线式)方式;刘芳、王银根(2009)提

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选择包括设计环节、招投标环节、

施工环节、结算阶段、项目的后评价阶段;周琪(2010)指出跟踪

审计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式:1)定期审计,将建设全过程划分为

若干阶段进行审计或者分期实施跟踪审计、2)定点审计,将建设

项目确定若干重点环节进行跟踪审计、3)驻场审计,审计组派出

审计人员进驻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张永欣、

刘超惠、李丁(2010)指出跟踪审计可以采取1)全程介入法、2)

适时介入法、3)重点介入法;单国锋(2011)指出跟踪审计模式有1)

全过程派人进驻现场方式、2)定点定期派人进驻现场方式、3) 送

达和抽查方式;

( 2)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来讲,曹慧明(2006)指出 :以绩

效审计为主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以合规审计为主的竣工决算审计相

比有以下特点,1)审计介入时间和审计次数不同、2)审计方式方

法不同、3)审计的具体内容不同、4)审计所起的作用不同;杨凡

(2007)、万瑞(2010)指出跟踪审计的特征有1)从静态向动态转

化、2)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3)减少时耗,

提高工效、4)审计风险降低;姜玉玺、盛爱军(2011)指出跟踪

审计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全过程”、2)“及时”、3)“多元化”;

柯其枝(2011)指出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

过程性的自然特性。

(3)对于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方面,周和生(2006)指出建设

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

施工、竣工结(决) 算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及参与单位的相关

经济行为;杨凡(2007)指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包括1)招

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审核、2)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核3)设备、

材料采购审核、4)工程款进度款审核5)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和财

务决算审计;张永欣、刘超惠、李丁(2010)、姜玉玺、盛爱军(2011)

指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包括1)项目前期阶段跟踪审计、2)项目

实施阶段跟踪审计、3)项目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柯其枝(2011)

指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相结合的审计模式,主要包括投资决策审计、设计审计、招标投标

阶段审计、施工阶段审计、竣工决算审计。

(4)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防范方面,刘敏(2009)、

周占伟(2011)提出跟踪审计风险的成因包括1)审计机关介入建

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2)审计人员自身因素和职业判断导致的审

计风险、3)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风险、4)审计依据不足,审计实践

被动;黄俊(2010)对跟踪审计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分

析其影响路径;戴健(2011)指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风

险为1)跟踪审计的环境风险、2)跟踪审计的管理风险、3)跟踪

审计的机制风险;吴岳(2011)指出审计风险防控始终是审计工作

的生命线,各级审计机关和全部参审人员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与风险意识,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高标准、

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切实发挥跟踪审计的“免疫系

统”功能。

综上,国外关于跟踪审计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

丰富,研究内容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其高质量学术研究,在研究

方法、研究主题和切入视角等方面对我国的后续研究具有广泛的借

鉴意义,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结论,关

于跟踪审计的成本效益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

跟踪审计的研究分析,分别从跟踪审计的特点、内容、风险防范等

不同角度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体现出我国政府投资项目

跟踪审计有着向体系化发展的趋势,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