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6: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师带徒学习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周文敬
导师带徒活动要着眼于提高青年职工的管理水平、技术业务水平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技术业务素质”培养为重点,兼顾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导师带徒的深入实施,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俨然成为公司人才建设的活泉眼。近五年,公司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近2000人,全司30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过50%。
对号人座,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师带徒
导师带徒,由于培养对象的不同,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均有不同。从对象上来分,可分为新员工、新转岗人员、新任项目经理和优秀后备人才。
新员工的导师带徒。主要做法。1.明确目标。公司出台《“导师带徒”管理办法》,明确导师带徒工作目标:新员工入职1个月能看懂图纸,3个月能独立上岗,1年成为岗位能手。下属各分公司、基层项目根据公司总体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又制订了详细的阶段性培养目标,指导导师带徒活动的开展。2.双导师培养机制。公司为每位新员工配备技能导师和职业发展导师,技能导师主要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职业发展导师主要由项目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技能导师依据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师徒协议为学员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传授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做好日常工作指导和思想沟通等。职业发展导师主要负责新员工的思想沟通与解惑、职业发展指导、实际困难的帮助解决等。3.双向选择。新员工入职时,召开导师、新员工座谈会,搭建双方沟通的平台,促进相互了解,收集导师、新员工意愿,实施导师、新员工双向选择,并组织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利及考核方式等。
具体措施五步走。1.选导师。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工作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突出:二是思想品德优良,为人正直友善,认同企业文化,有强烈的事业心:三是有意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其中,为新员工选择的师傅是在各业务系统工作3至5年的骨干员工。2.签协议。新员工入职后一周内,公司会根据导师和徒弟的特性为师徒配对,组织师徒签订导师带徒协议,明确师徒关系。导师带徒协议的内容包括师徒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培养考核机制等。3.传、帮、带。按照“缺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用什么”的带徒原则,根据协议的培养目标,导师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经验)、帮(帮业务)、带(作风)”。同时,积极开展师徒技术业务培训,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面。积极对徒弟开展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4.严考核。公司人力资源部、师徒所在单位(部门)按照协议规定的培养周期,定期组织考评,找出徒弟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指导帮助,保证教学质量效果。5.重运用。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新员工,予以提前半年薪酬待遇转正。对于部分在考核周期内不能通过考核的,由导师和主管领导对其进行绩效面谈,找出绩效差距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师徒协议继续有效,最迟可以延长半年出师。
同时,为鼓励导师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在绩效考核时公司会给完成一定带教任务的师傅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新转岗的导师带徒。公司参照新员工培养模式,为新转岗人员配备导师,以帮助其掌握新业务领域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为新转岗人员安排的师傅是现岗位上有丰富经验、品行端正、耐心的老员工。同时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上,辅以多层次的培训,促进转岗人员顺利入职。
新任职项目经理的导师带徒。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泉,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因此,公司把新任职项目经理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除提供培训外,还指定担任项目经理职务满5年以上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担任过2个及以上项目经理的老项目经理、业绩优秀的人员担任其导师,帮助新任职项目经理迅速胜任岗位工作。同时,对于新提拔的项目经理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在有新的规模更大的项目经理职位空缺或经理部班子职位空缺时,予以优先考虑。
优秀后备人才的导师带徒。2013年,公司启动“星火计划”,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带头人定点联系指导各级优秀后备人才,签订师徒协议,定期联系学员,为其制定学习计划,关注、指导、帮扶优秀后备人才成长,协助其完成工作任务,并组织考核,带教3年后,根据考核情况,导师按1:3的比例制定本岗位的继任者计划,将导师带徒与人才梯队建设相结合。
提升导师培养要求,夯实导师带徒效果
传统的导师带徒的优点在于导师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模仿等领悟真谛;缺点在于教学环境相对封闭,缺乏交流和互动。因而,创新讲课形式对于提升导师带徒效果影响甚大。
学员上讲堂。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基层项目每周组织一次新员工讲堂活动,安排新员工授课,向其他学员讲授自己的收获,课前准备及授课对新员工本身来说就是一次考验和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导师带徒氛围。
导师讲课比赛。导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成果。鉴于此,公司、分公司定期组织导师讲课比赛,导师之间相互点评,促进导师学习他人的教学技巧及因材施教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导师带徒的迸阶管理
充分挖掘导师资源。根据导师带教成果,淘汰不合格人员,公司每年定期更新导师库,给予导师一定的费用津贴,鼓励导师进行自我提升和课件开发,公司收集导师课件并进行评选,将优秀课件上传至内部学习平台,供全司所有学员学习, “双导师”晋级为“多导师”,员工既可以博采众长强化本岗位相关知识学习,又可以广泛涉猎掌握其他岗位相关技能,加速了企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
丰富授课内容。近年来,公司在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辅导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导师带徒授课内容。老一辈员工的无私奉献及坚守、公司厚实的“铁脚板”文化等是导师带徒中容易忽略的地方,此外,公司还通过座谈会、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搭建平台,引导学员加强宝贵精神财富的学习与传承。
考核激励。公司、分公司成立教官组,负责导师带徒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演讲、述职、工作汇报、业绩考核、公开竞聘等多种形式,考核导师带徒带教工作。同时将带教考核与导师专业职级评定、晋升、导师资格评定(不合格者3年内不得担任导师)、荣誉推优等工作挂钩,激励导师不断创新。
导师带徒工作缩短了项目团队成长周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资资源保障。青年员工中,一大批人已经走上项目领导岗位,其中,通过公开竞聘等形式,部分人员工作3年内已走上项目经理岗位。
“师带徒”成效渐行渐弱
我们是一家制造型民企,在新员工的培养、指引方面,最初采用的也是“师带徒”模式:没技术的新员工由车间主任指派给有技术的老师傅做学徒,建立起师徒关系。之后,师傅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徒弟,同时在其工作的时候予以监督和照顾;徒弟在学习过程中帮师傅多完成的计件加工量归入师傅名下,非计件工种则由企业按帮带月数发给师傅帮教津贴,让师傅在经济上也获得一定的收益。如此一来,徒弟学到了技术、师傅涨了“工资”、企业获得了人才,三全其美。多年来“师带徒”的模式帮助公司培养了一批批员工,尤其是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刨床工、铣床工、模具工等稀缺技术工种。然而近几年,“师带徒”模式却不那么好用了,以下问题比较突出:
师傅在具体操作方面都各有所长,但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更不会在教授徒弟时专门涉及,而徒弟虽然在学校里或多或少接触过这些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师傅加以指点和融会贯通,对技术的领悟往往仍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看似学会了如何操作,其实却并未真正掌握技术的精要。
师傅由车间自主指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缺乏必要的考核和管控,有的师傅只知道让徒弟替自己干活,却不教徒弟真本事,而有些师傅虽然真心实意地带徒弟,但限于自身技术水平和表达能力,徒弟最后还是学得稀里糊涂。
徒弟在企业内缺乏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也因此对学习、工作没有持久的动力和热情,往往急功近利,头几天的新奇劲儿一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就直线下滑,有时甚至还未学成就跳槽走人,而真正过硬的技术其实都是在无数次反复枯燥的操练中掌握的。
徒弟被动学习,一味依赖师傅填鸭式的帮教。没有自主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学习前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多长时间内学会,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
当今的徒弟自我意识强,往往通过增加内在的满足来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只要空闲下来,很多徒弟就会掏出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而不是主动地请教问题、自觉地与他人接触,在同事中很难获得人际支持,这样在团队里的探索期就会比较长,虽然有师傅的人际资源,但一对一的帮教模式又客观减少了徒弟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不利于徒弟尽快地融入团队。
综合分析上述问题,我们发现:“师带徒”模式暴露的种种弊端,根源在于其一维的系统结构只能满足新员工操作技能培养的单一目标,已经无法满足企
业和新员工自身对此项工作的多维度期望。如图1,“师带徒”模式关注的只是师傅对徒弟技能上的培养,整个过程以师傅为中心,徒弟处于从属、被动地位。而当下由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新员工个人的内在特征均已发生明显变化,企业和员工对新员工培养、指引工作产生了更多维度的期望。如图2,新员工希望学到技术,希望在企业中能够有好的职业发展;企业希望新员工掌握包括技术在内的其任职岗位需要的所有知识技能,同时还希望新员工能尽早融入团队并稳定下来,更希望新员工能在企业内部职业发展通道的框架内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成为企业的新生力量。企业和员工的这些需求,“师带徒”模式显然无法满足。
“一维”到“三维”升级“师带徒”
在改变了对新员工培养、指引工作的整体认知后,我们引入了导师制,结合三个需求维度建立了一个多维、立体的新员工培养、指导的工作体系。
1.职业生涯发展维度
由企业外聘有资质的职业规划师担任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导师,在企业现有职业发展通道的框架内,指导新员工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编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彩虹图”技术帮助新员工明确自己各阶段的生涯角色(如图3);利用“生涯幻游”技术指导新员工锚定自己具体的职业目标,并比照自身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与目标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差距编制具体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用小行动撬动大目标(如表1)。
2.知识技能提升维度
由人力资源部结合新员工自己制定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按照企业新员工整体培训工作的安排,为各批次的新员工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如表2)。然后由负责理论指导的导师为新员工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制度、规定、标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再由负责具体操作的专业技术导师,以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指导新员工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练习。期间也会根据部分岗位的需要穿插安排到客户单位进行参观、学习。
3.团队融入维度
在这方面主要是增加新员工与所在团队及外界的联系和互动,减少其对内在满足的依赖,帮助其尽快融入团队、获得更多企业内的人际支持,降低流失率。具体措施主要有:每隔一个行动周期,职业规划导师会来厂组织新员工一起总结各自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同时让大家相互交流、分享,增进新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还由专业技术导师安排一些集体性的
培训、外出参观和实践,通过统一行动增强新员工的团队意识。
此外,除了为每名新员工指定相对固定的实践专业技术导师外,还按科室、车间或工段指定了新员工的团队指引导师。要求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个月,团队指引导师每星期必须到新员工的宿舍走访一次,第二个月到第六个月,每月必须走访一次。同时,团队指引导师还要清楚自己负责的新员工的籍贯、年龄、家庭成员、收入情况等信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除本岗位专业性业务外,其他与工作、团队、企业相关的所有问题,新员工均可以向自己的团队指引导师请教。团队指引导师也有责任将新员工介绍给团队的其他成员,并尽可能多创造新员工与团队其他成员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
系统管控保障落地
导师管理
我们目前有三类导师,对导师的管理主要涉及选聘、考核、奖励(报酬)等内容。
1.职业规划导师,主要从企业外部有资质的职业规划师中进行选聘,按签订的培训服务协议进行考核和付费。
2.专业技术导师,从周边院校的讲师、企业设计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生产技术骨干以及客户单位的相关人员中进行选聘。
选聘的标准如下:a.本专业理论基础坚实或操作技艺精湛,在本专业(工种)中享有良好声誉,从事本专业(工种)工作至少三年以上;b.敬业、负责、认真、细致,在公司最近三年内无严重质量事故及其他责任事故;c.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公开场合进行讲授;d.具有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能够编写讲义。一线专业技术导师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情况下c、d两项可不做严格要求。
对专业技术导师的考核主要有四个方面:a.专业知识及技能(30分);b.教学态度(30分);c.语言表达能力(20分);d.讲义、教材准备(20分)。每次
培训后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新员工及其所在部门对专业技术导师进行评价打分,年终进行汇总,年度平均分在90分(含)以上的专业技术导师,由公司授予“年度优秀专业技术导师”称号,年度平均分在60分以下的取消其专业技术导师资格,已发放的聘书收回。
对外请的专业技术导师的奖励主要是按协议直接支付课酬或相应费用。对企业内部专业技术导师的奖励主要有:a.课时补贴:一般在培训项目结束当月的工资中体现,负责实践操作的一线专业导师不享受课时补贴,新员工帮助其额外完成的计件工作量划入其名下。单次培训评价低于60分的不享受课时补贴及额外增加的计件工作量;b.享受健康体检:专业技术导师年度综合评分60分(含)以上的,由公司安排参加企业内部职业健康体检一次,专业技术导师本身从事特殊工种的不重复参加体检;c.出具帮教证明:专业技术导师在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职称评审)、技师评审时可依据自身从事专业技术导师的时间填写申报材料中有关“传、帮、带”的业绩项目,使其参评申报材料更加充实。
3.团队指引导师
由各科室、车间、工段负责人担任,按新员工流失率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其年度考核总评分并与年度绩效工资挂钩。
新员工培训管理
对新员工的管理主要是对其在培训过程中的态度、表现、成果等通过笔试、答辩、实操检验、360度评分等形式进行评价和考核,由新员工的专业技术导师、团队指引导师具体负责,考核结果作为新员工未来转正、转岗、调级的主要依据。这方面各企业的“好法子”都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从“师带徒”升级到导师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曾遇到三只“拦路虎”:
(1)一线导师有顾虑。原来“师带徒”时徒弟做的计件量直接计入师傅名下,而实行导师制后,这个额外的计件量开始与对导师的考核相挂钩,一线导师担心收入受影响,抵触很大,人力资源部做了大量解释、说服工作,最后通过试行的方式才好不容易打消了导师们的顾虑。
(2)兄弟部门不理解。增加职业规划环节和外聘导师讲授专业知识的费用支出很大,企业内很多部门认为乱花钱、不值得,刚开始培训时不愿配合,直到在人力资源部的一再坚持下,这些项目步入正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后才真正赢得大家的支持。
一、贴近工作实际,开展学习多样化
汽车维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随着近年来车辆老化、新设备的增添,老问题、新技术、新故障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修理班既要保证出车率,车辆的完好率,还要保证完成运输任务,就必须建立一支战斗力强,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为此,我们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把提高职工维修技能水平作为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切入点。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打破课堂式的教育培训,以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 一是坚持每月集中学和自学同时开展,利用光盘和书籍学习车辆维修的理论知识,提升职工理论基础。二是加强人员的实践培训,提高维修技能。在日常工作中,针对维修作业遇到的较为普遍和共性的故障难题,我们立即进行现场实践操作,就地开展培训,从原理到构造,从故障产生原因到故障排出的方法和预防,进行细致的讲解;三是开展技术讨论。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难题,我们立即组织大家进行讨论,通过查资料、反复实践,找出解决的最佳方案,最后成果共享。四是开展岗位练兵,提高维修技能,丰富实践经验。我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修旧利废技术练兵活动,边摸索,边学习。
xxxx年xx月份,车间为班组购进一批专业维修技术书籍,我们倡导大家读书自学,增强维修理论知识;同时,组织有经验、懂技术的班组骨干开展了一帮一的师带徒活动,把自己的经验绝活传授给年轻人,使全班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刻苦学习,全班每名职工的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运输翻斗车辆,还是铲车和吊车等特种车辆,都能够顺利地排除故障,用最短的时间恢复运行。正是有了以上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全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保证了维修质量,保障了生产。
二、提高学习意识,注重实践效果
车队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我们为了抓好学习,首先从思想上要求大家提高认识 ,明确学习目的,转变学习观念,引导大家把学习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创建”学习活动的初期,我们组织职工学习,有的职工觉得工作负担重,平时加班加点多,业余时间少,认为学习就是走形式,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学不学没有关系。为了改变这一观念,我们利用各种自学成才的典型事例,教育职工提高认识,逐步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今天的努力,明天的能力”、“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先进的学习理念,从而建立班组的共同愿景。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为了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动力,我们号召全班每名职工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同时,结合维修班组工作实际制定出班组的共同愿景,即:练过硬的维修技术,求一流的维修质量。我们在车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车间开辟了文化知识墙,板报学习园地等板块。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几年来。王校长认真贯彻“三个面向”的指导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把握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践了“依法治校、以德办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质量立校”等一套治校方略。学校先后制订了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发展规划。着眼于长远发展。
王校长说:“发扬学校民主,坚持依法治校。学校把共同的价值观建立在师生的主人翁地位之上,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民主办学,变少数人管理为多数人管理,变他律为自律。学校制订了‘校务公开实施细则’,成立了领导小组、督导小组,通过教代会、座谈会、校长信箱等各种形式,按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由专人负责,教工关心的学校经费的预决算、文明办公室的评比、各类先进的评比等情况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公开。”
构建特色办学模式
王校长和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寻找适合本校情况的办学之路,经过不断摸索,使学校的办学模式有了自己的特色。
推行“点课制”,增强教师的自律意识和紧迫感。上课前,校领导小组临时点取班级和课节(包括随机点课,校领导有针对性点课,同年段、同学科不同教师同课异构),由学校领导、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课后按时评课。建立反馈制度,各年级堂堂有测试、天天有小考、周周有综合、月月有大考,及时反馈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落实集体备课制,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学科任课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每周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集中备课,做到教学进度、目标统一和练习辅导大体同步,在教学中收到了实效。学校构建了“两个不超过,两个不少于”的教学办法即讲课时间总体不超过20分钟,回答学生问题尽可能不超过20秒,提问学生不少于10人次,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以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开展分层教学,坚持教学的“小循环,勤反馈”,倡导施行“低起点,小坡度,严要求”的“分层教学”,让众多学生有“奔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在各班建立优生档案和补差档案,每个档案生都有跟踪学科老师,每次考试都要有反馈表格,对各个学科后60名的学生都有成绩跟踪变化表。对于优秀学生采取同质分层,实行走班制辅导教学。辅导做到了分层,使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借鉴辽宁盘锦市教育局、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学校“33466”自主教学模式。即:实现3个聚焦。落实3个目标,坚持4字方针,建立6入学习共同体,采取6步教学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提升育人质量。
其中,6步教学法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6人共同体是以6个同学为单位,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
6步教学法:
1、巩固练习,交流预习
教师提出复习、巩固前课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启发学生自觉、自愿地把自己预习的收获、心得等情况跟老师、同学作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教师要刻意为学生打造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用脑记忆或口头表达来开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口算、听算和背诵等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认准目标,指导自学
教师根据教材制定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知识要达到的程度,同时也是主要知识的体现。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养成把握和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师对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运用的学习方式、方法等作出具体的、详略适宜的、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知道通过什么方法,用多长时间,采用哪些步骤去完成学习目标,使学生的自学有所遵循。
3、主动自学,了解学情
在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清楚地情况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学习知识或掌握技能。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调查、了解学情,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给以适当的启发指导。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允许学习共同体成员相互询问或讨论,互解疑难,取长补短。教师同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出下一环节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步骤。
4、自学反馈。互学互帮
让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代表把自学情况反馈给教师和同学,沟通学习的信息。教师启发学生主动、踊跃地谈自己的自学情况。要特别关注中差生的信息反馈。对于错误的信息,启发学习共同体成员互相帮助纠正,即兵教兵。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合作学习和研究问题的精神。
5、精心点拔,引导发现
教师要选准点拔的问题,把后进生的问题和带普遍性的问题,作为考虑点拔的基点。点拔是启发性的,不能简单地讲出答案。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教师要把在巡视中或学生汇报时忽略的问题和共同的疑难问题通过精讲、启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做错的原因、或者问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记住或解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测评总结,完成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进行概括性总结,既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述概括能力。完成作业则是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最后一次检验。学生的情况不同,作业要有选择性和层次性。真正做到“差生吃得好,好生吃得饱”。通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来测定他们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并以口头方式简短地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感受,做到“堂清”。
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建立了激励机制及教师评价方案。王校长说:“学校为教师确立了‘四一双向’学习计划,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解读一次所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每月看一本教育杂志,并自觉做好学习笔记,在笔记中写出点滴反思和阶段学习反思,每学期进行一次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交流。”学校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机会,几年来先后派吴海霞、郭强等23位教师和领导到外地考察学习,并作了外出学习经验汇报,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骨干教师引录课”、“青年教师百花课”、“党员示范课”:“名师带徒示范课”,课后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认真评课,重点在课后反思上下功夫,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研修班”,专门引导青年教师学习新的教法和学法。目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4名。市“十佳教师”6名,区骨干教师12名,区学科带头人4名。区首席教师1名,区首席班主任1名。
山东省嘉祥县第四中学 曾庆坤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和“做好表率”几字。
首先,我认为“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求教师本身有严慈般的父爱。同时也要给学生起码的尊严。
我具体的做法是: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细心的爱护、恒心的坚持和做好学生的表率来管理班级。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况,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上学年,我接任了初三(3)班的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我就着重了解学生,这个班是学校的二类教学班,全都是后进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学习、生活、纪律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有的受家长的责骂、受同学的白眼,个别的家长干脆将学生送进学校之后一概不理,学生在家缺少家庭温暧,在校受个别教师的挖苦、白眼和同学们的嘲讽之中,他们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创伤,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己的真实心理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性格趋于自我封闭,整天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此,我首先是不厌恶、不嫌弃、不疏远他们,再用真诚、热情、深挚、清醒、负责、严格的态度与他们逐个交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心去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理,使他们在爱护、信任的气氛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接受老师的劝说,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开启他们的闭锁的心灵,并把班主任的劝说、要求等转化成信念,并逐步付于行动。因此,我对编入三(3)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翻阅学生档案、审查原班主任的评语、与原班主任交换意见了解情况,尤其是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特征等。使自己做到对新任教的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以便确定对每个学生施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另外,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先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及教育情况,结合社会、家庭一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这样,你的班主任工作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如果班主任工作一开始就受到学生们的抗拒、抵触,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很难开展。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我就在此基础上,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定出严明的纪律。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有纪律约束的。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有保证。因此,我接班的第一天起,先制订出非常细致的班规,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新班主任是比较严格的,不同以往的班主任。正式开学后,在第一个班会课,在班会上详细讲解、宣读,要求学生同意的举手通过,然后表决。当有学生第一个违反了班规时,我就严格地按照班规的具体条款,对违纪的学生进行奖罚分明的处理。处理了第一个学生后,班上的其他学生就会有一种共同的认识:班主任说话算数,讲到做到,并且奖罚分明。这样,对于一些平时纪律比较懒散的学生起到了一种阻吓作用,平时一些不太符合班规的行为也会因此有所收敛,这对形成一个守纪律的班集体起到了典定基础的作用。之后,班上很快就会形成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的风气。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学生就会像解放军部队一样有纪律观念,慢慢地会受到养成教育。不过对被你进行处理了的学生过后应再找他(或她)谈心,并进行幽默的批评和说理教育,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使学生信服、听从、遵守。如我在刚公布班规后的第二天,我班的吴锦江同学就没有佩戴胸卡,文明班评比被团员检查时扣分,我就以“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的故事教育说服了他们。班上的同学听后个个表示:大家一定要有集体主义思想,热爱自己的班级。之后,有个别同学埋怨说班规太严了,真的班规的条款、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了一个“严”字。于是我就以“严师出高徒”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如果我不严格要求你们,你们都不成了“低徒”了吗?同学们的笑声,化解了他们的“怨”。他们心中明白:“严”才是真爱。对于我班这样的二类教学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我的方法是:逐一细选,重点突破。抓一个,转化一个,多家访、多辅导、多教育、多谈心、多关心、多鼓励。经过几车轮般的战术,如此反复,班上的学习风气、纪律等都很快好起了,形成了我班特有上进班风。大家都尝到了“严师”给他们带来的甜头,“严师”给班上带来的效果。再次,班主任工作要“细”。首先要细选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好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脱离学生,不会孤军作战。因此,一开学,我就选思想好的、学习一般、群众基础好且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工作。然后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分工,让他们明确他们具体的职责,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指导并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同时利用班干部,开展兵管兵、兵教兵的活动。还有班主任可以利用班干部更多地同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在一周一次的班干部会议上,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更具体的情况。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工作有失误时,我就更细心地引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以表扬为主,尽量少去批评他们,个别事情放胆和放心让他们去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如出黑板报、安排值日、安排劳动等。平时多些同他们谈心,更加严格些要求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应该带好头,给同学们做好榜样。还有就是作为班主任要有周全的工作计划。计划是指导行动的依据。有了计划,做起事来井井有条,不会杂乱无章。因此,开学初我就制定了详细的班主任整个工作计划和周中心计划,以便有计划地安排指导班级开展工作。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不会失去中心,无所适从,盲目工作。有了计划之后,我们班主任就可以按计划完善学生的目标管理。从纪律、学习、思想等都可进行必要的目标管理。实现科学化管理班级。另外处理学生更要“细”。工作重点要落到实处。尤其是当学生出现违反纪律,需要你处理时。上学年,我班一个名叫吴焕玲的同学,由于有一个早上没有来上课,也没有请假,我去问她,她什么也没有说。我就主观地认为:她故意不来返学上课,叫她与值日生一起参加冲厕所。结果她极不情愿地参加了劳动,但是,第二天她就不来上学了。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一放学,我就匆忙地骑上单车去家访了。一到她家,她的父亲就说开了,他说:"焕玲这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很听话的,那天她没有去上学,是因为她得了感冒,是我叫她不要去返学的。”再细问焕玲同学,她说:我从小学到中学,是第一次被老师罚去冲厕所的,我没有上学,文明班评比时被扣了分,我觉得很对不起大家。了解情况后,我觉得我是做错了。于是我向焕玲的爸爸道歉,向焕玲同学道歉。经过反复的教育,她第二天终于地又上学了。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切记不可主观武断、粗暴,更要勤于家访,主动了解情况,勾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另外,班主任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恒心”。坚持日日如是,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会终有感召转化的一天。
最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因此,教师的纪律可以简单地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走课等,我自己先做到。每天,提早二十分钟到校,站在课室门口,等学生的到来,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学生他们也不好意思迟到,根本上也就不敢迟到了;每天午休,虽不是轮到我值日,也早一点到校,落班到课室,午休也没有人迟到了;下午放学,迟一点离开学校,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样事情都会过问、检查,学生根本上就不会存在有偷工减料、偷懒等情况。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慢光甘露,润物无声。这样,文明班评比的卫生检查也不会被团员扣分,课间操、集会等我都会必到,另外平时无课上时,多加点时间巡堂,与各科任教师多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班上的动态,遏制不良之风的抬头,班级的纪律也会很快好起来的。虽然自己是辛苦些,但谁叫你做甘为人梯的老师呢?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一学年下来,我带的二类教学班拿了全校最多流动红旗,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学习上由于我班上开展了“比”、“学”、“赶”、“帮”活动,比一比同学,找差距;学先进的同学;追赶先进的同学;大家共同帮助后进的同学。班上的学习风气浓厚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考试之后,我带的这个学校二类教学班也有五位同学考出了东升之外的高一级学校。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严格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带给我的不仅是要求,而且是一个工作方法。有了对学生的爱,肯定能把工作做好。
1. 对学生的爱要面对全部,要有耐心,一如既往
教师都喜爱优秀生,我亦然。但我也会关爱中等生,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更爱差生,会让他们觉得还有希望。差生自有闪光点,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我都适时地找他们谈话,如轻轻地耳语几句,鼓励、指正;或进行朋友式的谈天,循循善诱;或细心分析、劝导及告诫;或在假日里一起踏春、赏秋……教师要持久地拥有这份爱,把爱融在所有的日子里,融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2. 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宽容不是放纵,是机会,是一份美丽,是大山大海般的容忍,是大爱。一个学生在他的成长阶段很自然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是屡教不改。对施教者而言,对这样的学生应耐心教导、指正,还要有宽容之心。如一个叫何××的学生,聪明、有个性、爱虚荣,不努力学习,意志不坚强,少有良好的劳动观念,甚至敢在上课时不服教育顶撞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除积极要求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气氛,配合教育外,亦要有宽容的心,否则易生歧视之心,于学生成长不利。对于其本人,我常利用他的闪光点及时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满足他的部分虚荣之心,再因势导行,虽然他有所反复,我并未气馁,依然耐心针对性地及时导向,后来他果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表现相当好,还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
学生不尊敬老师,或暂时不理解老师教诲,或与科任教师发生了矛盾及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等,都需要班主任协调处理。我常想,作为教育者,只要用爱去教导、感化学生,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严师出高徒
教育者应对学生要求严格,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才,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
1. 严而有法
(1)我历次接任新的班级时都会制订好严密的教育计划,并在不断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因人施教。最主要的一个方法是每学期初要求每位学生都用8开纸在正面画好表格(每天一个格,按21周设计),此用来记录学生一个学期每天的主要表现,包括做了哪些好人好事、各学科作业情况、什么时候迟到或缺席等,在其背面上半页则要求列出原有的优缺点,把订好的学习计划写在背面的下半页。
(2)我在大体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快速建立班团干部队伍,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校规健全班规、班约,确立班集体目标,号召大家共同遵守一起努力。
(3)我选取5名责任心强的干部轮流每天收集全体班(团)干部的登记情况表,每天交到我这里,并吩咐5位学生轮流在周末时把每天的登记表领回,记入相应学生的表格,(我称它为“班卡”),在周一的班会课发回给学生,自查纪律及计划实施情况,看优缺点是否增减,以达到鼓励督促之效果。
一般情况下,运用此法成效很好。如一名叫何××的学生在此种制度的约束下,不敢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了,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并非一法用而百法废。此法的运用需多方配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辅以不同的办法,且应持之以恒,及时、公平公正、民主处理所遇问题,引导方能奏效。配合的方法有:①在班会课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对学生的缺点则诚心指正;与学生分析人生,鼓励其实现人生价值;与学生商讨解决生活中的烦恼;指导学生各科的学习方法等。当然,教育的前提需要了解,我的方法是除留心观察外,多布置学生“眼线”,及时反馈,多与同班的科任教师了解。如刘××在街上打游戏机一事就是英语科任曾老师偶尔撞见告知于我,才使我及时地对其进行了教育。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其中,运用典型事例,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操和正直的品性,教育学生应有宽容友爱及积极向上的心态,且注意身教。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他们能看懂文章的方法、写作的方法,还要育人,实现“教书”与“育人”完美结合。
2. 严而有情
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还应是朋友关系。教师只有融入学生中间,与其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融洽地相处,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平时,我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不仅在学习中,而且在生活中经常关心、帮助他们。如学生们常到我处把我刚烧好的水喝个精光;有学生离家远,钱带多了存放我处或钱不够来借,我都乐意。不管学生什么时候找到我,都给予他们需要和帮助,毫无怨言。如一个叫曾××学生,家里困难,我在他订电脑书时帮他垫了20块钱,他由此更加奋进。还有一名叫严××的双差生,经常违纪,一次他意外地把腿弄伤了,面对我一次次的探望、关心及宽容,他感动不已,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违纪的现象。
三、爱与严的完美结合
单有爱不够,还需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而有法,严而有情,把爱与严完美地结合起来,让我收获不小,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一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我骄傲我的职业,我所从事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我高兴我为学生的付出,也许我的付出并没有他们给予的具体回报,但我喜欢,因为时常翻涌在我心头的是豪情万丈、无怨无悔!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很重要,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社会、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培育好祖国的花朵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邸春红.爱的作用力[J].时代青年,2011(9).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发展历程; 现状; 目的; 生源问题; 学工结合; 社会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39-01
职业技术教育,回溯历史的早期,与学徒工有着类似的的意义。
有的观点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属于工业发展的需求,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产业化的形成,需要更多技术熟练的技工。而严格的从本质上讲,职业技术教育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和需求。这就使得教育传授的方式脱离了早期以工带徒的作坊式技能传授方式。需要一个以工业技术发展为背景,以成熟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为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历史告诉我们,职业技术教育相对发达完整成熟的国家,都是工业化发展相对较早,工业技术比较成熟,甚至是工业技术发展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家。其中像德国、日本等。他们规模化体系化法治化的职业教育自上个世纪已经开始了。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在二战期间工业受到极大破坏的战败国,德国在1969年通过了《联邦职业技术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并随之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我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曾多次派遣资深职教教师去德国的相关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学习和深造,其中的差异和距离是很大的,所学习到的教学经验和新进技术,也是很多的。
国内的职业技术教育较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起步还是较晚的。这自然有着其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我们国家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化的发展相对落后,这就注定了对工业技术技能的需求不是很高,自然造成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和产业需求不高。笔者中学的时间,只是记得有着有限的农业技术职业中学和部分大工厂的厂办技术学校。
这就说明,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社会产业结构的需要。
市场有需求,产业才会有市场。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产业结构的构成变化之后对技术技能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劳动就业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地变化,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就意味着需要更多地熟练地技术工人,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到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到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开展。”
由此可见,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体系,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几十年,从中职到高职高专,作为执教教师和带班班主任,对于职教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深有感触。
1.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或者说意义,通俗的来说,是很简单的,只是为社会产业提供各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是有工业化发展的程度决定的。而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与职业技术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的发展,已经使技术的传授,脱离了以工带徒的模式,换言之就是作坊式的徒工传授,已经无法适应工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对技术的掌握已不只是简单地熟练操作,还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从而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操作手段,从而促进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就衍生出二个问题。一是教育者自身对教育过程的正确认识和对技术理论、操作技能的认知程度。这与传统普通教育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首先是教育者本身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照本宣科的传说给学生,不再是简单的让学生仅仅能够熟练地进行工作操作就算完成了教学。而是要通过自身的提高和转型,从而达到学生掌握理论和操作的同时,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和技术的不断熟练地重复的过程中,更善于思考,敢于技术革新。因为实践已经做过证明,许多工业技术的革新,都是由一线技术工人发现和完成的。纵观人类工业发展的历程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基于这样的教学认识和目的,要求职教教师从传统普通教学的模式中转型,适当的进行自身调整,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的。只有完成这样的教学目的,才能算是完整的成功的职业教育,才能完整的阐明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
2.职教生源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个日益突出,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凸显在众多的职教学院面前。那就是生源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造成的一个既成的现象是全国各地中职中专和高职高专越来越多。居粗略调查,以县级行政区域计算,每个县市不会少于二所职教学校或学院。到了地市级行政区域,则需要增加很多各局级单位直属的技术学校或学院。以此类推,到了省级行政区域,那各类职教学院将更多。
而国家计划生育的成果,最近几年已经得到了体现。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学校和初中学校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地减少,说明整个国家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口数量在下降。
依年递减的整体受教育人口数量,面对众多的职教学校,生源,就成了一个根本的问题。
可同时正在发生的是,许多中职中专想法设法升格成高职高专,这就需要扩大招生规模。生源短缺,是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虽然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许包括了传统普通教育对中学教育分流的问题,各地对职教资源统一整合和科学规划的问题,学生本身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问题等等,但无容置疑的是,生源短缺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正常的科学健康的发展,使得职教学院的管理层和广大教职员工,不得不将生源问题作为首要问题去面对,想方设法的去招生。分离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许多一线教师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面对这个问题。单纯的针对招生而进行的招生,各院校纷纷争抢有限的生源,原则上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和目的,也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是背离的。
生源问题是严峻的,是确实存在的,这个问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这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严格的说,应该属于一个社会问题,社会资源科学整合和利用的问题,牵切到的方方面面是很多的,笔者不再多说。
3.学生自身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的环节是相对薄弱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这种原因可能形成学生自身的略有自卑的心里,可他们的年龄又正处于一种向上,成长,渴望进步的阶段,这二种心里的重叠,容易产生一种自我的内心的矛盾,自我封闭又渴望突破。
国内职业教育的历史还不是很长,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完整,甚至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还要面对一个来自社会的另眼相看的压力,他们做为年轻的一代,也属于社会发展希望的一部分,他们在向往成为社会发展的未来中坚力量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不公正眼光的压力,这二者的重叠也会形成一种内心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会让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过低地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错误的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得一部分学生只是计划到职教学院混日子,混个毕业证和技工证,为了最终踏上社会,找一份能够吃饱饭的工作做一个过渡。
这种自我认识和学习计划无疑是错误的,是不负责任的。而大部分的学生因为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制约,还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就要求职教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认识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执行既定的教学任务。所谓要教书,先教人,无论如何成熟的技术,如何完善的教学方法,都要有渴望去学习的学习者,学习者都要有健康端正的思想。
所以要有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教学,先行的还是思想的教育。只有有了正确的端正的思想,解决了学生自身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问题,才会有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
4.学工结合与社会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上讲,是比较简单的,只是一个现成技术理论的传输和技能实际操作的过程。但是,要完成相对完整成功的职业教育,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学工程。
单纯的纯粹的技术技能的传授和学习,是一个职教学生必须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职教学院正是这样一种教学过程。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过程,也只能是培养出一个合格技术工人而已。这与教育与受教育的意义,是有些偏离的。
学生,作为一个几年后就要踏上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的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他们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他们同时都属于社会的一员,对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 工人的同时,还要尽量的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的建设者,他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还是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的一员。
笔者觉得,在完成学工结合的专项职教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还应该尽可能多的去接触其他学科的内容,在完成专项技能工艺操作和厂企实习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的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体验。这些不在既定教学任务之内的内容,可以依靠学校发起或者学生自发组织,对于其中的体验体会,最为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有责任帮助学生正确的去理解和认识。这样,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对于学习、生活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同时也增加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心。如此才能培养出技术和素质都合格的社会型的技术人才。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二点的具体体现,正是社会型技术人才的亲力亲为。
5.职业教育的社会劳动就业
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身,定位了大部分毕业生的最终走向是厂企一线生产线。从一名在校学生到社会劳动单位的转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很突然的,尽管他们会在意识里有提前的思考和准备,但当他们真正的走向工作岗位,还是很难适应的。尽管所有的职教生在毕业前都会到厂企进行一定时间段的实习,但实习与工作毕竟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其中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实习的意义是至少有二个方面的。一是熟练具体的技术技能和操作工艺流程,还有一个,则是提前适应厂企的工作、生活环境,为踏入社会,积累最后一次经验。
基于这一点,职业教育的毕业证和技能证的合格,并不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结束,因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的教育可能是大部分,但绝不是全部。职教学院有责任和义务,为企业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而不仅仅只是输送一名熟练的操作工。
就这一点你,笔者觉得我们学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做着积极的具有很大意义的尝试。我院与某大型企业已经达成了协议,在院校内部建立一条准工厂化的生产流水线,其中管理模式采用企业的固有模式。这样,学院以前的操作车间,将被准工厂化的流水线所替代,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的学,工,学在课堂,工在“工厂”,学校在工厂里,工厂在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