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工技术

化工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6: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工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工技术

篇(1)

关键词:石化技术 聚合技术 加氢技术 烯烃

石化技术不仅发展为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标志,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石化技术是指以石油天然气为加工原材料,生成橡胶、塑料和树脂、纤维以及其他多种有机化工与原料的技术[1]。我国的石化技术起步之初,主要的发展模式为引进、消化、吸收再转化利用。但是国外不会把最前沿的技术传给你,这就形成了在石化技术领域我们一直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文章通过描述传统和现代的石化新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建议。

一、传统石化技术

1.蒸汽裂解技术

该技术最开始是采用管式炉裂解法,原材料是石脑油,但是随着乙烯等烯烃的需求不断加大和石脑油的紧俏,这就促使了新的制备方式的产生:甲烷氧化法和重油裂解法。

1.1甲烷氧化法

在一定的条件下,把甲烷进行氧化,制备成乙烯,该种方法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方面要保证甲烷具有较高的转化率,避免浪费原材料;另一方面要保证反应向着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也即是要保证乙烯的生成率。

1.2重油裂解法

它是利用催化剂使重质馏分分解出烯烃的方法,生成率比较高。

2.聚合技术

本节仅介绍生产聚乙烯所使用的聚合技术。

2.1工艺技术

第一,高压法工艺。工业装置分为釜式法和管式法。这两种方式的产能基本一致。生产的LDPE能够达到很高的优质率;第二,浆液法工艺。工业装置分为釜式和环管反应器。它们的使用温度和压力存在一定差别。但是都能制备各种HDPE、UHMPE和MDPE;第三,溶液法。有三种方法:①用吸附剂活性氧化铝过滤热溶液,制备高纯度聚合物。低于14MPa和低于300℃才能使用。②生产辛烯共聚物(VLDPE),在3~10MPa和150℃~2500C能够使用。③制备HDPE/LLDPE。在2~5MPa和180℃~250℃使用。

2.2催化剂

催化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益。生产HDPE/LLDPE使用的催化剂有三种:铬基催化剂、钛基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第一,钛基(Z/N)催化剂开发较早,气相流化床工艺、溶液法、浆液法、都要用它;第二,铬基催化剂主要用于制备HDPE;第三,茂金属催化剂是聚烯烃催化剂,后来应用范围扩大到生产VLDPE、ULDPE和 LLDPE。

二、新型石化技术

1.加氢技术

加氢作为新型石化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前加和后加。每一类又分为两小种:第一种包括蜡油和渣油加氢;第二中包括RSDS和RIDOS。

1.1蜡油加氢技术RVHT

经过加氢催化后的产品的硫含量降低了近1倍,还降低了原料中芳烃和氮的含量,最重要的是,使转化率和的产率大大提高。

1.2渣油加氢技术RHT

渣油加氢后和VGO按一定比例混合,能成为很好的催化裂化原材料。另外RICP将原RFCC回炼油的循环顺序调整了,即省下了VGO,又减小了渣油加氢原料的粘度,

1.3 RFCC- RIDOS组合工艺

RFCC是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装置,但其使得产品中硫和烯烃含量超标。RIDOS是用于脱硫的,能够很好地降低硫含量。RFCC- RIDOS的组合具有了二者的优点。

1.4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

该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把各馏分按照轻重为两部分,划分点是按照含硫量的大小来调整的。该技术脱硫好、耗氢低。

2.甲醇制烯烃技术

甲醇制烯烃(MTO)技术源于用甲醇产汽油技术(MTG) 。在MTG的研制中,发现C2~C4烯烃是生产的中间物。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再配以合理的催化剂会使反应向着生成低碳烯烃的方向进行。反映的关键是找到合理的催化剂。大连研究院对此进行了研究,开发出ZSM-5 催化剂[2],效果很好,随后推出了微球SAPO 分子筛型催化剂DO300和DO123。

3.芳烃抽提技术

加氢裂解和催化重整油中的芳烃(BTX)的分离是用液抽提和蒸馏进行的。抽提所用SO2、二甘醇、二甲基亚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N-甲酰基吗啉和环丁砜等都是抽提所使用的溶剂。其中RIPP研究出了液抽提再结合环丁砜抽提蒸馏(SED)工艺[3],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各类原材料。它不仅消耗能量少,而且能够分离的馏分范围广、收率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石化技术发展迅猛,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逐步摆脱了依靠引进-消化-吸收为主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会严重阻碍我国石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如下:

1.原材料浪费严重

虽然在一些产品的研制上采用了改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但是大多数产品的生产上还是采用的传统工艺技术。它使得原材料的短缺进一步加剧。

2.生产成本高

同类别的石化产品,抛开国外紧缺的那些产品,国内的单件成本明显高于国际市场,这不仅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还制约了国内生产规模的壮大。

3.环境污染严重

石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污染事件,这不仅影响环境质量,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四、结论与建议

1.文章介绍了传统石化技术和新型石化技术,并在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应加强新技术开发。

2.开发绿色石化工艺技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要加强自主研发,争取使得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都要具有竞争优势,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姚国欣. 世纪之交的石油化工技术[J]. 炼油设计.1999,29(2):1-9.

篇(2)

1.1整合资源辐射发展的需要

通过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体系,有效整合群内资源,实现专业群内课程、师资及实训基地的共享;在核心专业的辐射作用和引领下,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目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所含五个专业的学科基础为:理论上以掌握无机及有机物质的特性为主线,建立了四大化学相关知识的相互融合、实用化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实践上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主,通过微型化学实验,使学生在安全、环保的条件下发挥主动性,开拓思维、探索新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基础和化工操作基础的基本能力,形成了宽厚的基础平台教育,为后续的多方向模块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此五个专业的技术服务领域包括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制药、新材料等应用化工领域,在其整个领域中均贯穿着绿色环保和安全的技术与理念。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是省特色专业,在其影响和带动下,其他专业也在不断发展,生化制药专业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也被立项为校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两个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借鉴前两个核心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共享其有效资源,内涵建设不断提高。鉴于此,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了以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龙头的包含生化制药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和环境监测与治理共五个专业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在群的基础上共建基础平台,共享资源,共建师资队伍,在产业背景下进行“宽平台+多方向”的群的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1.2周边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

应用化工类产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南通市是全国首批15个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近三年,众多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如王子纸业、迈图新材料、江山农化等落户南通化工园区。伴随上海北翼的如东洋口港、启东港、如皋港的陆续开发,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的引入,带动了大批下游项目及环保安全产业链的开发,为应用化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使南通成为国内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南通现有大小化工类企业数千家,生产规模在亿元以上的化工类企业有16家,其产品涉及农药、医药、合成材料及助剂等。根据南通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将重点打造高端精细化学品、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医药及生物化工、新型合成材料四大产业链,这些都为该专业群的人才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契机。

1.3学生适应行业就业的需要

[3]通过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学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在群内有二次专业选择机会,使学生对专业选择更具有明确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更能适应将来的发展需要。

2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体系建设构想

2.1加强人才培养体制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深化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拟通过成立理事会、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教学等方式,将教育和培训的一部分纳入市场化运营,同时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管理等环节,实现共同培养。一是校企合作体制的建设。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的产业结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社会迫切需要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周边地区对应用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企业合作组成“订单班”,企业参与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由于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较强,与岗位结合较紧密,学生到岗后很快适应。订单班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除了订单班培养人才的途径,还可尝试共同成立理事会、校企合作学院等其他校企合作途径,从更深层次的途径推进校企合作体制的建设。二是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弹性学分制”的评价机制。试行弹性学分制,学生不再受时间的限制,即只要修完学分即可毕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如半年在校学习,半年到企业顶岗,然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然后再回到企业顶岗,这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学习模式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和实践规律,同时也更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专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新模式。推进中高职衔接,制定套餐式的教学计划,单招与普招相结合,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渠道。学生首先在中职院校学习3年,然后通过注册方式进入高职学习2年。5年学习期间,由两所院校统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培养学生。为架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与本科院校合作,实施“升本、转本、接本”等多种形式的专本科衔接模式。

2.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科学的模块化课程

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一平台,三递进,多模块”课程体系。一是构建“底层共享”的基础平台,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群内资源共享型平台,能够为群内所有专业服务[4]。即通过将现有课程及实训基地的资源整合,拟构建含化工单元操作、化学检验技术及安全与环保等技术的基础平台,通过构建,不仅能提高服务的范围,同时能提高服务质量;不仅对校内学生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多方位服务。二是构建“中层分立”的专业方向模块,将群内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构建,打造更科学的模块化课程,让学生在学完平台课程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模块化选择,从而达到专业学习的目的。拟构建分为五个专业方向的模块,即精细化工类、生化制药类、环境类、化学工程类和材料类五个专业方向。三是构建“高层互选”的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包括群内拓展和群外拓展能力模块。群内拓展即以上提及的五个模块的拓展,群外拓展包括物流、营销、日语、建筑材料等方面。

2.3构建新的实训体系,锻炼学生岗位技能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现有实训体系格局,根据专业群的构建模块,将现有实训资源按照功能进行重构,并进一步完善。资源整合后有11个实训单元,包括化学基本技术、分析检测、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仿真、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性能测试、水处理及环境检测、药物制剂、化工中试、化工生产型实训车间及大学生创新实训室。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将能更好满足专业群的实训环节教育。选择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大、人才供需关系稳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建立“厂中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校企双向介入、预就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化工职业岗位的能力。

2.4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校企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课程引入教学,开发课程。如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引入了江山农化的草甘膦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技术,将其生产工艺嵌入到各个单元操作,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艺过程,结合仿真操作,让学生体验模拟的真实环境以及发生事故的模拟真实场景,进一步理解专业知识。引进企业资源还可以自主开发成套模拟设备或虚拟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系统、自主学习系统、实训资源等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发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提供学生“社会中的学习”,即学生毕业工作后的学习,可以在群内实现最大化共享。

2.5提升师资团队能力,满足专业群建设需要

重点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群团队,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以满足专业群建设的需要。一是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或引进群内专业带头人,其中有来自于企业人员,并对现有师资进行优化,以核心专业师资的建设为中心,带动其他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通过专业教师与紧密合作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一对一”互学互助,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共同合作,相互提高。定期安排企业骨干参加高职师资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定岗或轮岗学习。建设期内重点培养和扶持已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三是加大“双师”型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力度,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师岗位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或到企业轮岗实践等措施,努力打造“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2.6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一是管理队伍创新,打造创新团队。要打造一支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和灵活的创新思维的管理团队,同时具有百折不挠的锐意进取精神,科学管理。二是改革教学体制,适应建设发展。加大实行教学部门的二级管理制度,强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监管作用,打破以往管理体制和模式,设立集监督、管理、指导等为一体的覆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部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改革行政机构,强化管理服务。为切实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成立理事会后,搭建学校和学院服务地方深度校企合作的平台,发挥学院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师资优势,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同时通过成立理事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具体工作融合到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群实践体系的改革、专业群双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群管理、教学质量控制、学生的实践管理及学生的就业管理等环节,实现校企的深度对接,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3结论

篇(3)

关键词:天然气。化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5文献标识码:A

天然气是集清洁、优质、高效于一身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学工业的宝贵原料。自20世纪初开始,在工业国家中就开始了对天然气运用的研究,到了30、40年代天然气化工的利用就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到了现在,天然气已在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发电、民用燃料、工业以及化工原料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我国由于资源方面的限制,天然气化工的发展起步较晚,从1960年开始,才逐渐在我国开始使用。而现在天然气在我国虽然已成为主要的消费领域,但2.1%的比例也远远低于世界23.8%的平均水平。面对我国天然气产量小的情况,就更应大力探究发展我国天然气化工技术,提高天然气产量。

1从世界天然气化工角度看天然气的发展

开发研制、全面发展、调整和再发展4个阶段是世界天然气发展的过程。

美国、德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探究天然气化工技术。实现了天然气制氨及甲醇的工业化。之后相继出现了通过利用天然气来制炭黑、甲烷氯化物、乙炔及二硫化碳。一直到20世纪的40年代,天然气化工已现雏形。美国在二战后,以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经济优势,以原油工业技术为基础,领先发展天然气化工。制造出了一系列天然气产品,为20世纪50~60年代天然气化工发展的全盛时期提供了保证。

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石油化工新工艺与技术的冲击下,天然气化工生产失去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在二氯甲烷的生产上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

当前国际主要以将天然气转化为液体燃料、芳炔、含氧有机化学品和烯炔为重点研究领域。

2我国天然气化工发展现状

自1960年,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主要发展的是天然气制合成氨和甲醇技术。1999年我国利用天然气制合成氨就已初具规模,达726万。而对传统有机化工产品――炭黑、乙炔、氯甲烷等的生产,虽然都能进行生产,但生产规模还相对较小,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发展。在50多年天然气发展过程中,也建成了如云天化、川维厂、重庆扬子乙酰公司、榆天化等一批综合型的企业。天然气化工也已在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得到发展。

现在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的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绝对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在海洋资源不断得到开发的今天,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天然气化工发展无疑是大势所趋,也使得我国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而造成的天然气发展障碍得到缓解。

3天然气化工技术

3.1天然气合成氨和甲醇

合成氨和甲醇作为天然气化工的两种重要产品。以单系列大型化装置合成氨,能够达到1000~1500t/d。近年来更是大力从节能降耗方面对合成氨技术进行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甲醇生产规模已从原先的小规模生产逐步向大型化转变,提升了天然气制甲醇的制造效率。通过甲醇还能够进行更多产品的开发,以运用相关反应可生产如各种甲酯、甲醛、缩醛等一系列的精细化工产品。

3.2天然气生产乙炔

使用天然气来生产乙炔具有经济无污染的优点,是发达国家主要的生产方法。以部分氧化法和电弧法为主要的生产工艺。电弧法首先在德国ChemischWekeHuls公司率先工业化。而国内的多数工厂则是运用电石生产来对乙炔进行生产。我国丰富的天然气和煤层气乙炔的制造提供了原料的可靠保证。

3.3天然气制合成气和氢气

天然气的另一重大用途就是合成氢气,约80%的氢气都是通过天然气来生产的。一体积的天然气能够转化为3体积的氢和一体积的一氧化碳。所产生的一氧化碳还能够通过相关技术来制造OXO等产品。

3.4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中除了含量较高的甲烷外,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在天然气的利用中也应该将这些物质进行应用,从而提高利用的效率。

4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展望

篇(4)

关键词:化工设备;设备安装;工程管理

引 言

化工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装难度大、风险高,其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化工装置能否正常生产,同时也影响到企业员工和企业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化工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设备定位准确、固定可靠、严密无漏、平稳运转。

1 化工设备的安装特点

1.1 安装技术要求高

从整体结构上来讲,化工设备的安装相较于其他设备的安装,其安装技术及施工工艺更为复杂,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高硬度、耐高压、耐高温、抗腐蚀特点的特殊化工设备,其安装的技术要求就更为严格。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化工设备装置的调试及其控制程序也是非常繁杂多样的,再加之化工设备安装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以及后期工业生产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在化工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必须对其安装施工技术高标准、严要求,使其工艺规范化、精准化、标准化,从而确保化工设备的正常、安全、无障运行。

1.2 风险较大

化工设备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大型化、复杂化的特点,牵涉到的零部件生产和调试较多,加工安装的时间更长,流程要求更高,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很可能因一些不起眼的小疏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尤其对于一些超高、超重、超大的设备在运输途中存在的较大风险,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设备自身的缺陷,将会给返修带来巨大的困难,设备安装及生产进度和试车投运也将因返修而受到影响,并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对化工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细心、严格地对各个验收阶段的验收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把关。

1.3 各专业交叉作业多

化工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难免与其他的专业如土建、管道安装、电气工程、仪表等交叉施工作业。这就决定了化工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车、投运等工作必须在这些专业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下方能完成。

2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

2.1 开工条件的要点

2.1.1 规范开工程序

化工设备安装前,属特种设备管理范畴的设备,必须先到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告知,然后到监检部门办理监检手续,对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设备安全性能监检证书、设备出厂质量证明书及竣工图和施工方案等进行备案和报检,这是规范化安装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1.2 加强材料管理

监检机构应对安装材料进行严格的现场检查,对进场材料的证明资料的有效性进行仔细地甄别,一旦发现有不合格材料,要立即将同批次材料清除现场,以便为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清点好机械设备

化工机械设备进入现场以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检查、清点、编号。同时记录好设备所有情况,并对所有设备进行解体检查(除有书面证明的)。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接口是否和设计院所设计的一样,注意预留口和地脚螺栓孔是否一样。

3 设备安装阶段

设备自身的质量对安装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把好设备质量关,做好设备的质量验收工作。检查时要明确各基准线、中心线、坐标轴线的位置,保证基础外观没有明显缺陷。对于混凝土基础,必须要保证其强度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此外,必须要保证地脚螺栓孔的螺纹部分清洁,以确保能够与设备进行有效连接,将安装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按照设备规格、结构、负荷条件来选择合理的安装方式。在安装垫铁时,可以通过增大地基和垫铁的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放置垫铁前,必须保证垫铁的质量及表面的平整。垫铁放置后,要对地脚螺栓孔灌浆,当砂浆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对设备进行吊装,并利用垫铁调整设备与地面的垂直度。对于表面平整的设备可进行无垫铁安装,通过在设备与地基的下面铺设钢板,并在钢板和设备之间进行一次灌浆,随后进行找平、找正调整,然后进行二次灌浆以便固定设备。

设备在安装时必须进行找平、找正工作,将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通常纵向允许误差为0.05mm/m,水平误差为0.1mm/m。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设备在安装时严禁通过松动地脚螺栓的方式来调整设备。

化工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设备的施工质量,监理必须及时到位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对于关键的、隐蔽的部分,要安排专人监管,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将误差控制在可控的最小范围内。此外,安装中需要进行焊接操作的,必须根据焊接的特点及时进行检查。

4 设备安装验收阶段

设备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转,以确保设备各系统运转良好,并及时对设备运转时是否发出异样响声、各项设备参数是否合格、轴承的温度等情况做好记录。设备停止运转后,还需对各处紧固零件是否松动进行检查,若条件允许,亦可进行载荷试运行测试。

设备安装就绪后,应成立由相关技术人员及负责人组成的验收小组,按照工程规定的标准和施工工艺的规范对设备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提交各项资料,并将安装时变更的参数及时准确地通知验收小组。验收方必须对设备及其基础施工记录、安装找平、找正记录、试运行情况记录等资料进行详细、逐项核查。

验收工作完成后,安装单位应组织人员妥善保管相关技术资料,操作人员亦要尽快熟悉设备的各项操作流程,为后期正常顺畅生产奠定基础。

5 做好化工设备安装的具体措施

5.1 选好质量控制点

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安装过程中的重点工序、重要环节、关键部位以及薄弱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建立质量控制点是保证安装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工序的验收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前一个工序验收合格方能进入到下一工序;安装过程中,可以同时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的形式,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以使设备安装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5.2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装实施方案

在化工设备安装之前,应依据图纸、施工规范、设备技术文件、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出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须经监理、业主审批后方可实施。实施前应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备安装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

5.3 对进场的设备进行开箱检验

对进场的设备进行开箱检验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等随机资料是否齐全,对于有包装的设备,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对于无包装的设备,首先应检查设备的外观、配件等是否有明显缺陷,对有损伤的设备应逐项进行详细登记并照相,同时立刻和供货商取得联系。检查合格后的设备应该及时进行组装,并进行相应的参数和运行测试。

6 结束语

综上,化工设备的安装具有风险大、工序多等特点,要做好化工设备安装工作既要注重安装技术又要加强安装过程的管理,以便为后期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亮,张晓鹏.简述化工设备安装的监理要点[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5):129.

篇(5)

关键词:化工技术 发展导向 问题 研究

一、我国化工技术研发存在的问题

1.和市场的联系不紧凑

化工研发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投入市场使用,但是在实验室内的研究成果一旦投入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数据的误差。在实际的化工技术研发中,应该吸纳国外先进的技术性,同时针对我国自身的市场特点来研发,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大量培养研发人才,对化工技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调整。

另外,在项目研发前,应该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记录,及时地针对市场而研发,拉近市场需求与技术研发之间的联系。随时进行市场调查,让研发与市场紧密结合,真正的研发出能够投入市场使用的产品。

2.研发项目缺少进度跟踪

在研发的过程中,缺少人员进行进度的跟踪,没有对项目的整体把控,不能够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及时的控制。另外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高效配合,对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如果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整个研发项目的拖延,影响研发效果,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知识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化工技术知识的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是对研发过程中获得的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储存,以便日后的查阅,这种方式会提高整个研发组织的知识水平和研发技术。由于在化工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知识基础,还会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储备,因此对于知识的管理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会有助于化工技术的研发。

二、化工技术的发展

1.强化项目技术的研发

化工研发人员应该及时的跟营销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项目研发与市场需求相接轨,随时了解市场对化工研发的技术需求,研发出的产品可以随时投入市场应用,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在项目研发的前期和中期,更加要加强研发人员对市场的了解,因为只有良好的市场才会给技术研发项目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强化项目跟踪

对于项目的跟踪是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一直强调的问题,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对项目进行跟踪,可以及时发现项目中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使项目在各个阶段中完成其项目目标。项目各个阶段目标的完成程度,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进度,在研发的整个过程中要保证项目的实时跟踪,对于每天的进度和突发状况进行记录,提供解决方案保证研发的完成时间。

3.完善和健全知识管理制度

在研发项目中,对于知识的有效管理才是研发的目的,项目的研发不仅是为了产品的投入使用,更是为了以后的项目研发提供知识基础。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和一个完整的信息平台,提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交流。每个人对于信息都有自己的见解,为项目的研发拓宽知识面,提供充分的人员支持和知识支撑,将知识转化为科研成果。

三、技术研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反应温度的范围

在化工研发过程中,温度对化学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反应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温度的变化对产品研发的影响,并随时进行记录。把研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实际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相联系,把温度的变化作为研发的重点进行深入研究,以免研发出来的产品误差给企业的经济造成损失。通过对温度的精确控制达到研发的目的,研究出适应新型化工技术的最适宜的温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反应时间的确定

在化工技术中,反应时间也是影响化学合成工艺的一项重要条件,对产品的耗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研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反应时间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注意对研究参数的控制,选择最佳的反应时间进行反应,确定出反应数据。对于反应中的每个变量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进行反应过程的记录,当然在化工工艺中,反应的时间越长收率越高。但是一大部分的反应不是根据反应时间的长短来控制收率的,而是根据各个反应数据的变化而决定的,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应当注意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3.废水的处理

对于每种新产品的研发都会经历一个失败的过程,而废水处理是企业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进行化工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废水多掺杂有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只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即废水中的化学成分才能进行排放。但是对于污水的技术处理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可能会成为化工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障碍。

四、结语

对于化工技术的研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要求研发过程中各个人员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应该注重培养化工类技术人才,有利于化工技术的研发。化工技术研发对于人才和设备的要求都相当的高,只有加强国家对化工类人才的培养,加强技术要求才能为企业的化工研究提供强大的后援队,为企业带来新的盈利方向。在当前日益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下,只有加强对化工技术的研究才能为企业另辟新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谋来利益。

参考文献

[1]张玎.基于工艺流程及控制图(P&ID)的SDG 自动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

[2]牟善军,姜春明,吴重光.石油化工安全仿真技术及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3.10.

[3]苏健民.化工技术经济(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发展;趋势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煤炭资源的使用中,每年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另外,传统的煤化工技术生产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的推广并发展煤炭气化、焦化、液化等技术,从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一、我国煤化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量也是比较少的。特别是能源方面,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速,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可谓出现了指数爆炸的趋势。因此,这给我国能源储量的消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通过现代技术的探查,我国具有大量的化石资源有待开发,但是化石资源中煤炭资源占九成以上,且直接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当前,主要有煤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两种,这是一种发展高效能源的过程,煤制甲醇是一种把煤炭资源转变为石油代用品的手段,煤制化肥和烯烃是替代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方式,而这些,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发展煤化工技术的具体手段。

二、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状况

首先是煤炭气化技术。煤炭技术是煤化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该技术主要是根据煤的品质、种类等通过使用国外先进技术,在配合国产炉具、工艺进行气化。常见的有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多喷嘴对峙式煤气化技术等。其中煤制天然气技术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节能效果好,同时还具有环保的功效。所谓GSP气化技术是指单喷嘴下喷式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依据合成的不同煤气,可以直接进行水激冷,像是化合成气就比较适用;或者在废热锅炉回收热产生的高压蒸汽中也可使用。该技术进料时使用干煤粉并配合盘管式水冷壁,这样可以适用于更多煤种,减少了耐火砖的使用。下喷直接激冷让设备使用价格降低,流程简化,并且激冷后合成气内的蒸汽也可以满足其他工况的使用。使用的煤块要研磨为0.15毫米直径以下的颗粒,干燥后使用浓相气流输送到喷嘴处。所用的气化原材料和氧气等气化剂通过喷嘴后,共同进入反应炉,并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合成气。气化后的煤渣与合成气共同经过反应室下部排渣口流入汽化炉激冷室。待煤渣混合气冷却后,气体进入洗涤装置、煤渣进入锁头系统后被排出,激冷气体与煤渣的污水则进入污水加工处理系统。多喷嘴对峙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主要是将煤炭中的杂质清除后,输送到磨煤机内碾碎,然后把碾碎的煤炭用高温低压的氮气进行干燥处理后,放到仓库保存。其中低压氮气可以循环利用。储存在仓库中的煤粉要先后使用压氮气、高压氮气通过喷嘴输进汽化炉中。炉中使用的气化剂可选择氧气,并在输煤时一同输入,从而让煤粉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产生气化反应。气体合成后,被高压送出汽化炉进入激冷、洗涤系统,最后进入造气间管线。加工时产生的灰渣经过汽化炉激冷室后被冷凝降温,经收集斗输出。在洗涤塔处流出的污水,需要利用二级闪蒸处理,污水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会立刻被蒸发出来,然后经过冷凝分离后进入生产系统与酸性气体共同处理,最后产生的污水则经净化后排出。其次是煤炭液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固体煤炭转化成液体燃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气流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对煤炭进行液化处理,该技术有助于我国煤炭液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其潜在价值的开发利用。一是煤炭直接液化法:此法是说在高温的环境中,利用溶剂催化让煤炭与气态氢直接反应,从而不断的消耗煤炭中的氢元素,使其整体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成为液态煤炭。通常在操作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使用硫化铜与硫化物作为催化剂,该法使用范围比较广,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煤炭液化企业。二是溶剂精制法:该法对氢实施直接的液化处理,在操作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但是反应的条件必须相当温和才可以,该法一般在常温下就能够让煤炭转化为低灰低硫的固液混合物,接着通过残渣循环处理、减压蒸馏处理后,实现固液混合物的完全分离,这种方法在重质燃料油加工中使用较广。三是氢煤法:该法反应环境为沸腾床,且需要高活性催化剂催化,通过催化剂提高煤炭液化转化效率,减少了转化后出现的残留杂质数量,优化了液相粗油的加工品质。然后是煤炭焦化技术。该技术在煤化工处理技术中已经处于应用相对成熟的阶段,此类技术主要在冶金煤炭制取、化学品加工中被广泛运用。煤焦化技术主要通过高温干馏加热的方式,让煤炭中的大分子持续受热分解、裂解,然后使熔点高的大分子物质相互渗透,让他们在高温过程中逐渐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实施分离加工,最后剩余的颗粒膨胀后就会收缩,变成有裂纹有气孔的焦炭。最后是以煤为原材料制造化工产品。很多企业在进行化学产品加工的时候都是用天然气作为生产甲醇的原材料,鉴于我国煤炭量储量巨大的特点,可以逐渐的鼓励企业引入煤炭作为企业生产甲醇的原材料。同时经过羰基化处理还可以加工草酸、醋酸等一类的化工产品。比如说,久泰能源内蒙古公司100万吨/年甲醇、1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截至2015年10月底,累计生产甲醇280.29万吨、二甲醚20.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4.11亿元。

三、煤化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会朝着清洁能源产品生产,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煤化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应强调加工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性,要制造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相关产品。此类清洁能源在进行加工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工作,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量、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副产品回收利用的效果,从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让煤炭和能源化工实现大型化、一体化生产。煤化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煤炭资源的开发状况、化工技术的使用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结合,建立并形成一种新形式下的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型发展产业链条,从而提高煤化工技术的利用效果,加速煤化工技术的革新换代。所谓的大型化生产,主要是说采用统一的生产加工模式和同样的工艺技术,对开采的煤炭进行集中式、大批量加工处理。采用一体化模式进行大型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源浪费并且节省了人力、财力、物力,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更多的新型产业。现如今我国的焦炭总产量已经位于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50%以上,因此如果可以推广大型化生产模式,必然可以解决技术、产量等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煤化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必要的保障。所以,这就需要相关行业实现精诚合作,通过联合生产的方式,降低技术开发、产品加工成本,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最后,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将产业链条延长。为了促进煤化工技术的健康发展,要大力的进行煤化工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引进,要积极的对不同产品的结构、能源梯度等不同工艺进行合理的优化、改进、集成,并积极与相关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技术使用价值。煤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的与科技研发能力强的企业进行合作,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制作战略性发展方案,并根据市场发展要求,积极的研发符合市场需要的煤化工核心技术,从而为社会能源的开发提供保障。结束语煤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能够满足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对现有的煤化工技术大胆的进行创新、改革,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优化技术,提高煤炭产量及产品加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孙烨 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方.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煤炭消费的影响[J].煤炭经济研究.2014(04)

篇(7)

1.1管路完整性检测

管路完整性检查是依据管路的支架图、试压系统图、剖面图、系统图以及平面图等技术文件进行的,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施工人员自行检测管路,检测依据是原始工程设计图。

(2)技术人员对石油化工装置中的管路逐一复检,验证第一步的结果。

(3)若检查都合格,那么把管路申报业主以及质监部门,由业主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展开进一步的审检以及质检。管路完整性检测包括硬件检测和软件检测两部分。硬件检测包括现场的管道材质、犁号以及规格,阀门的流量、坐标、标高,支吊架的形式以及支墩,手柄方向,管道焊接质量等,保证其符合相关质量规范,尤其要注意不锈钢焊口、无损检测、热处理焊口以及焊接等的完整性;而软件检测一般应包括安装记录、管路焊接记录等记录是否合格、完善。

1.2试验人员安排

考虑到管路试压流程复杂,因此参试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管理人员也应在试前做好试压试验的协调工作。例如,运用即时通讯设备保证参试人员之间的高效、实时的联系,从而保证试压流程有序展开,并保证紧急情况处理得当;同时,试验前应组织试压班组,明确责任人,全面负责管路试压试验。

1.3试验物资安排

在试压试验正式开始前,应完成充分的物资安排。管路试压试验的介质通常使用气体或者液体,其中气体通常可用空气、氮气以及干燥无油空气,而液体通常可用洁净水、纯水或者普通水,管路若无特殊要求,即可采用普通水作为试压试验的介质。除准备足量的试压介质之外,还应完成试压试验仪表仪器的检查、安装以及校验工作,试压试验设备的安全检查、进场布设和维护保养工作,试压试验螺栓、螺母、盲板以及垫片等材料的制备,试压试验所设置临时管路及其配件的安装、校验、检查等工作,并完成试验试验过程中安全措施所需的物资筹备以及试压试验的隔离措施。

2试压试验过程

2.1相关安全规范

考虑到管路试压试验的危险性和复杂度,试压试验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要求以及试验安排,包括:试压试验前应做好临时加固设施的安全检查;在液压试验时管路长度应不长于一千米;试验用的压力表应保证在规定使用年限以内,且确保其精确程度在1.5级,量程至少为预计管路的测试压力两倍;液压试验在注水之前必须将管路内的气体排净,并保持大于5摄氏度的温度以备测试,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合金材料安装的管路,其测试介质温度必须至少5摄氏度;最后应做好试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工作。试压试验过程中现场应设置警戒线和警戒人员,以防意外发生,参试人员也应听从试压组负责人的指挥。若在试压试验中发生泄露等问题,在修理管路前必须首先排除压力,然而再进行修理,在修理完成后再次进行试压试验。若试压试验合格,应及时泄压,并将管路内试压介质完全排除,拆除所有临时盲板等临时管路,保存好试验的各项数据。

2.2压力试验步骤

管路内压测试压力约为管路标准压力的1.5倍,测试过程中若出现管路设计温度大于管路实际温度的情况,那么测试压力公式Ps=1.5&1/&2&1/&2>6.5值取作6.5。当产生大于屈服强度的压力时,必须把试压试验的测试压力降低至小于屈服强度支持的最高测试压力值。若管路内压为设计压力1.15倍,且其值大于0.6MPa,只有在设计文件授权或者业主同意并采取安全措施,方可继续测试。若进行液压测试,应在管路物理最高点处设置排气阀,然后注入试压介质,将管路内空气放净,同时在低点设置排凝阀,试压结束后排空所有试压介质。压力表应放置管路的最高位置或者可观测的最高点,真实压力是管路最高位置处压力表的读数。接下来缓慢地提高压力,达到试压试验设计的最大压力后将压力保持约十分钟,在此期间应对管路展开全面检验,确认无变形、泄露等问题后,方可认定管路装置合格。若使用其他介质,也应注意缓慢升压,并在压力达到试压试验设计最大压力一半时,先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再继续升压,以逐次升压,每次压力上升十分之一、稳压两分钟直到压力达到要求为宜,然后再次确认管路无变形、泄露等问题,则视为合格。

2.3其它注意事项

2.3.1若进行气压试验,那么必须使用合格的高效发泡剂,保证其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方能使用,注意如果是冬季进行气压试验应防止发泡剂冻结。试压试验的压力值应以试压试验系统尾部的压力表为准。

2.3.2若进行液压试验,当设计中没有指定其液体温度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低合金钢、非合金钢管道的液体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合金钢管道的液体温度不能低于15摄氏度,且必须高于材料自身的脆性转变温度。对位差大的管道需要注意把液体介质自身的静压考虑进去,管道最低点的压力不能大于管道承受力。若管道材料包含奥氏体不锈钢时,液体介质中氯离子应小于25mg/L。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