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5: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文化;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49-03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十六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目标。”高职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 提高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是当务之急。
一、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意义
旅游作为一项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和经济型的文化事业,它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旅游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减少旅游竞争中的可比性,才具有生命力。旅游的特色是文化。明确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意义非常重要。
1.旅游文化课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要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旅游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对提高文化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并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学习,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作出贡献。
2.旅游文化课教学是为旅游经济服务的需要
旅游文化来源于旅游,必将被旅游业应用。目前,我国旅游文化在用于开发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项目上已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开发特色旅游为例,束有春和焦正安认为:“要想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佛教等宗教文化景点的合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可以围绕佛教文化主题,开展一些综合旅游文化项目”。喻学才和毛桃青指,出开发南京市旅游文化必须解决好今人与古人、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遗迹的开发等六方面问题,很有针对性。所以,通过旅游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掌握利用所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为旅游经济服务。
二、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
由于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使人们在把握时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旅游实践中,“在中国旅游离不开历史”的观念深入人心,更加大了其难度。所以,学术界存在着将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混为一谈,将历史文化的内涵等同于旅游文化来表述,在教学方面将旅游文化课讲成历史文化课的现象。其实,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是一对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但是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追求的目的与社会功能不同,旅游文化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发掘其表现形式及其个性意义,更着重从主观审美角度来扩展它的价值,张扬其能激起旅游动机的价值,其经济的目的性更大。同时,旅游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塑造出一个新的旅游资源。区别旅游文化,能使我们的旅游研究、教学和实践都不再停留在表面层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了解旅游人文资源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旅游资源的可塑造性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三、围绕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整合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优化
职业能力培养,项目化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16号文件)。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在实际操作上,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等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尺度,按照相关知识与能力相互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整合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相对独立的单元,包括“历史与民俗宗教”、“饮食与风物特产”、“旅游与古代建筑”、“旅游与文学艺术”等几个主题模块和相应的实训项目(如参观博物馆、实地参观考察宝山青莲寺),改变了原来教学内容体系中“杂而全,散而乱”的状况,并且赋予教学内容实践性要求。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总体框架的把握上,以文化为依据,以对旅游的把握为主线,将旅游文化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从宏观方面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所植根的土壤,以及传统文化对旅游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其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从微观方面阐释宗教、建筑、园林、民俗、饮食等诸多旅游文化形态,在主题模块里通过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中西对比相结合,剖析其内涵和特征。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能力目标,如能够辨别佛教、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的名称和位置,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导游讲解;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去辨别古建筑的等级、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去赏析旅游园林的组成要素、构景手段;能够运用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鉴赏、介绍旅游风景名胜的诗词、楹联、游记等。
2.以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践中,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围绕旅游职业能力实施教学,任务明确,贯穿能力培养,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根据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中以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实践体验、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导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概念、原理等。(2)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旅游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经验。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化为动态的具体场景,从而超越现实时空,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角色扮演,吟诵名人诗词,又使山水意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情感。(3)实践体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理论内容与实际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体化安排课程教学,如参观考察、调查调研等实践活动,进行认知性实践,感知旅游行业所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4)团队学习: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选取相应热点问题,提前印发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课前先进行预习,阅读相关材料,小组进行分工大量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小组的集体观点。课堂上由学生介绍各自小组的观点并相互讨论,教师记录学生的发言讨论过程及表现,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同时在形成小组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团队合作的责任分工、互助、有效沟通和相互信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5)师生互动:事实表明,绝大多学生都有一定的旅游生活经历,都积累和形成了一定的个人经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其情感世界是极富有个性的,都会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双方作为自由自主的人在一同创造的教学氛围中相互尊重和接纳,相互理解和回应,相互交流和沟通,共同体验美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感悟知识的魅力和真谛。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另外,围绕旅游职业能力,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在训练学生讲解能力时,通过课前讲解训练、提问式训练、学生点评、学生演讲等教学方法,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旅游文化主题模块的教学内容如:“历史与民俗宗教”、“旅游与古代建筑”等需要形象化教学,只凭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旅游文化教学中,恰当、巧妙、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卓有成效的。因为旅游文化教学的内容,往往是学生没见过也想象不到的文化现象,如果借助于电教手段,用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掌握。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教学VCD、用展示台呈现图片资料、互联网链接等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使抽象的概念例证化、具体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北京的四合院等传统民居文化,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有的从没见过,仅凭口头讲述,学生会觉得特别难以理解,如果通过直观的图像演示,形象地介绍北京民居的特点,学生立马能理解。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中应用教学课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互动教学,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旅游文化学习课堂。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文化课程
作者简介:康佳琼(1977-),女,四川万源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3-0025-02
在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下,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尽快地做出成效,也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过分追求专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公共课程边缘化甚至取缔,导致了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的错位。
一、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解读
对人文素质的含义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认为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品质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理和个性得以提炼,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奠定基础,最终高质量地实现自身价值。教育部的16号文件,其中较大的篇幅在阐述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和信品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样做一个人才。
高职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学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在人文气息的接受中能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与环境下的工作与生存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与人际关系能力,同时还学会协调参与及其合作的能力。作为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人文素质的缺乏,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的需要。所以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双核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得通过公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熏陶。
二、高职公共文化课现状
我国较多的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升格而成,建校时间不长,历史文化积淀不深、浓厚的人文环境较为去缺乏,有些学院甚至完全忽略了人文教育。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相应的增加了公共文化课程的课时,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就业的双核能力还没有等同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偏差
对课程认识的偏差,是导致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导致市场的功利性,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就是硬能力的培养,有些方案甚至完全不具有前瞻性。在课程的安排上任意削减公共文化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课时数,例如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文化课程时候,大多开设的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或者《学生礼仪》等课程,却删去了重文化素质训练的《大学语文》。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误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使高职教育与社会上的短期培训机构抑或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相混淆,同时也带来社会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人为高职毕业生文化底蕴差,基础不牢的负面影响。
(二)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教学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师资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据笔者的调查,发现较多的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教师队伍构建相当不合理。比如在师资的引进、专职教师的培训、内部师资调整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很多公共课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同时由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学校对资金、设备的投入和分配又较少的倾向于公共课程,所以教师缺乏内动力,缺少教学创新的动力,不愿意去进行教改和科研能力的薄弱。接受的新事物较少,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这些都导致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三)教学模式的落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多的来自于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恰当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公共文化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唱独角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些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完全不适宜新时代的教学观念、抹杀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难以发挥公共文化课程所蕴含的人文底蕴的功能。最终导致学生对本来就枯燥的公共文化课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更加不重视公共文化课程。
(四)考试方式单一
很多公共文化课程在期末时都属于考查课程,平时也没有较规范的教材,期末的时候大都只是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一部分学生所具有的功利思想,认为平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与期末考试内容无关,所以上课也就不太认真。这就也是导致公共文化课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系列选修课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授课内容。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历程, 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分析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等。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早已形成了分朝断代的文学史教学与分阶段讲授文学作品的模式, 往往在梳理各时期文学发展的线索时追溯作家作品之间的承接渊源和创新流变, 纵向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特别是每一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成就与影响。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成效显著,优势明显,但这门课程较少关照地域文学的发展和特征,这无疑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建构留下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和教材建设 ,拟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地理学为理论依托, 注重描绘地文人关系中的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面貌。 一方面关注河陇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性对古代河陇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关注河陇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在形成河陇文学独特面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历代陇籍文人和客居河陇文人在形成河陇文学与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即如学者所言:就是通过文学家(包括文学家族、文学群体和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中心等)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学家气质、心理、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选择等构成的影响,以及通过文学家这个中介,对文学的体裁、形式、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等构成的影响,同时考察文学家所完成的积累,所形成的文学传统,所营造的文学风气等,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影响。 ①以揭示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质。
一、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河陇一词是历史上人们对于河西、陇右的合称。 河陇地区指今六盘山以西,新疆以东,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南北边缘地带, 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东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农业的早期开发而著称, 河西走廊地区则以畜牧业的发展称誉史册; 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 河陇文学与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自古以来,河陇就是戎羌之地、华夏边陲,胡汉杂居,民族构成复杂。 河陇作为古代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舞台,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占争夺的地域。 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 秦汉之际,月氏、乌孙、匈奴据有河西之地,而陇西、陇东、陇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 随着秦汉王朝建政设郡,戍边屯垦,大量内地汉人移居河陇,许多降服的少数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 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河陇历史的一大主题。 在汉唐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河陇既是边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在国家分裂动荡之时, 则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割据之地,匈奴、氏、羌、鲜卑、吐谷浑、回鹘、吐蕃、党项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陇右。
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十个世纪,河陇成为融东西文明于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 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至于物种等,在河陇大地上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河陇往返、定居,其行踪遗俗,迄今依稀犹存。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河陇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使河陇文学与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 因此,河陇文学与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地域性特征。 与西域文学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学相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多元、兼容、开放、创新是其突出特征。
所以,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一课程,通过课程和相关教材,丰富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提高其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开阔其心胸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是伴随对西北边塞诗歌的深入研究而展开的。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学界开始关注古代西北文学和文化。 就文学方面而言,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西北边塞诗上,研究成果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古代河陇地区的文学创作。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出现一批有关河陇地区的诗文选本和研究专著,如《历代咏陇诗选》(1981年)、《杜甫陇右诗注析》(1986年)、《历代河西诗选》(1988年)、《甘肃历代诗词选注》(1988年)、《甘肃历代文学概览》(1994年)、《甘肃历代诗文曲词鉴赏辞典》(1994年)、《甘肃古代文学作品选》(1994年)、《陇文化丛书》(1999年)等,这些选本与专著或聚焦吟咏河陇的诗歌,或探讨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演变轨迹,它们的相继出现,为人们研究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000年至今, 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不断由宏观向微观发展,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古今咏陇诗词选》(2000年)、《陇右诗选注》(2002年)、《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2002年)、《陇山交通与诗歌》(2003年)、《河陇文化觅踪》(2004年)、《历代咏河西诗歌选注》(2007年)、《陇右文学概论》(2007年)、《诗圣与陇右诗》(2008年)、《唐代文学与西北民族文化研究》(2008年)、《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2009年)、《河陇文化》(2011年)等,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河陇文学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此外,研究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学术论文也逐年增加,可以说,河陇文学与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据笔者统计,到目前为止,甘肃各高校只有少数院系开设有甘肃古代作家作品、敦煌文学、陇右文学概论、河陇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我们试图开发一门将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课程,通过课程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河陇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文化渊源和文学特征,这对地处黄土高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大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项目组8名成员均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长期以来,本项目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 中国古代文学 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中国古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 为拓展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本项目组成员积极建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先后为学生开设《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史汉导读》、《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唐诗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国学元典导读》、《中国古代散文》、《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检索》、《古代小说与政治》、《中国神话研究》、《诗经、楚辞研究》、《苏轼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等十余门专业选修课,初步形成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这些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项目组成员多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与总结,也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追求,它在深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新尝试。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特别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说,研究性学习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即综合考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设计中点(河陇作家和作品)、面(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线(河陇文学发展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知识点的确定,到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内容,再到教案设计、课后作业、课外阅读书目及内容等,教师必须在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评价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学生角度说,学生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学习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搜集自己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完成对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点、面、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其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了解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还可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集中考察某一地域文学的特点,然后由教师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在陈述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不断扩大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这其实是对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即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 及时把握学术前沿的动态,以保证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评判,而学生也要在掌握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接触各类学术观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建设的构想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一部优秀的教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是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项目组成员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将以河陇地理、历史和文化发展为背景,突出河陇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描述古代河陇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成就, 考察历代入陇诗人及其河陇诗文创作,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追踪佛道传播在河陇大地留下的印记, 以及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学对河陇乃至中国文学的影响等。 根据兼顾点(河陇作家和作品 )、引出 面 (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带出线(河陇文学发展史)的流程,构成以河陇文化为背景, 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河陇文学发展的立体图景。 在分析河陇文学发展时,既要注重河陇地域文学的个性特征,又要关照地域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于作家作品(包括河陇籍作家作品、入陇诗人及其作品、历代描写河陇的作品等),或综合分析,或对照比较,或点到为止,或批注解释,努力阐明其作品风格与古代河陇地域之间的联系,以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视角,阐述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概貌,即以河陇历史变迁和文学嬗变为经,以河陇作家作品为纬,纵横交织,精心结构并撰写河陇文学源远流长而又迭起的历史进程, 总结历代文学家对河陇文学的贡献,突现河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域特征, 展现河陇文学名家辈出、 佳作如林的丰硕成果,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与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流文化无疑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地方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些高校的教改实践已经初步证明,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实际,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本课题研究拟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具体实践演绎将赣州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发起了一次调查活动,并根据切实有效的调查结果,为编写《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教材与开设课程奠定基础,为开展地方文化资源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寻求支撑。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问卷设计环节,我们拟定了20 个不同的问题(不含采集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这些问题共分为3 个大类,第一类是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题目3~9);第二类是测试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的掌握、认同程度(题目10~17);第三类是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于开设富有本地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态度、愿望和要求(题目18~22)。
问卷设计完成后,负责实施的4 位调查人员分别在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三本院校)四所驻赣州高校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上述院校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具体的发放方案为,发放问卷1000 份,以课题组所在的江西理工大学为主,其红旗大道校区发放300 份,涉及8 个学院,其中大二150 份,大三100 份,大四50 份;西校区投放200份,该校区全部为大一新生;黄金校区投放100 份,该校区主要是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即三本学院,另有3 个二本学院,问卷主要投放给三本学生。此外,向赣南师范学院投放200 份,赣南医学院投放200 份,尽可能涉及两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应该说,问卷发放的涉及面是比较广的,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是比较强的。
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 份,回收问卷997 份,其中有效问卷(这里所谓的“有效问卷”是指完整作答的问卷,只完成前面少数题目后面失去耐心没有全部答完的视为无效问卷,但在数据统计时根据实际情况个别题目会把全部回收的问卷纳入统计)968 份,有效率达96.8%。基于本次调查有较广的覆盖率和较高的有效率,使我们的统计分析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较高的可信度。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从被调查对象的生源地可以看出,地方高校生源本地化特征非常明显,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回收的997 份问卷中,被调查对象来自赣州市(赣南19县市区)的有209 人,本省赣州以外地市的414 人,来自外省的有374 人。由此可见,地处赣州的这几所高校普遍存在“生源本地化”现象,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本省,其中的“一般”则直接来自本市,来自外省的生源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不仅是赣州一地的现状,国内大多数地方普通院校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生源本地化现象,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赣州为例,赣州以客家文化和苏区精神为代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这对于本市、本省的同学来说,了解自身文化遗存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外省的同学来说,大学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有了解本地文化的潜在需要。因此,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并非一厢情愿,确实有其群众基础。
(二)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有着高度的认同,但对于提升的具体路径还存在诸多迷惘
第一,对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得到大家普遍认同。被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抽出时间来阅读人文书籍,但真正用于这方面的时间很少。调查显示,对于“学校开设人文类公选课程能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选择“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和“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达到46%。这反映出大学生渴望人文素质的提升。但这些内在素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而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来提高。还有近半数被调查者表示“愿意阅读但苦于没有时间”,他们每周阅读的时间普遍低于8 小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低于3 小时。种种原因导致学生有时拿起书本却看不进去,甚至无心阅读。在此,我们倡导学生追求内心自我修养,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控力。
第二,通过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获取资讯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首要渠道,其次是通过阅读书籍、报刊获得,再次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
从上表不难看出,当代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一方面说明学生在人文知识的获取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主动去了解。另一方面又不免使人略感忧虑,网络信息快餐化、碎片化的东西居多,缺乏足够的人文深度,过多地依赖网络或者电视等视觉化的形式,传统的阅读方式,即“看书”、阅读经典名著、品味大师杰作,对提升人文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适当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因循守旧,经典名著和大师杰作也可以用更时尚、更现代的高科技形式予以展现和传承。课堂教学这一原本是人文素质教育主阵地的方式,似乎不太受学生喜欢,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
第三,学生对学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有着较强烈的期盼,但目前许多学校并没有满足学生这一愿望和期待,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这一问题,有50%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类课程“开设太少”,另有17%的学生认为已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学时太少”,只有32%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在高考“指挥棒”的主导下,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偏少。而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理工类院校一贯“重理轻文”,人文类课程不受重视,导致一些理工科学生较少接触人文类知识。或者虽然开设了一些课程,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又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仅满足于“混学分”。然而,调查显示学生强烈需要人文素质课程,因此这类课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学生缺乏自制力以及自主学习力,极少主动去学习人文知识,因此开设富有成效的校级公选课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这一需求。
(三)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认同程度较高,愿意去接触和了解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且目前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不高第一,学生对所处城市的地方历史文化不太了解,对赣州的人文知识储备较少,对赣州的大部分景点仅限于走马观花,并不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赣州景点有走马观花式了解,四分之一学生不了解赣州为“江南宋城”,半数的学生对赣州历史不是很了解。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传统文化更是需要继承与发扬。当代大学生普遍倾向于了解当前流行的文化,却忽视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文化。增加一门有关地方文化的人文课程虽然对提高广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关注显得杯水车薪,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学生对于客家文化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存在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相关课程系统地了解这一文化。从图2 可以看出,有64%的学生虽不是客家人但认同客家文化,有21%的学生本身就是客家人并热爱客家文化,两项合计达到了85%。可见客家文化不愧为本地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吸引力。此外,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具有本地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感兴趣,并且希望开设赣州旅游资源、苏区革命精神、赣州饮食文化、客家文化及历史、赣州民俗与人文等内容的课程。这一调查结果振奋人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赣南地方文化进校园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将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切实可行。
第三,当代大学生能够积极弘扬正能量,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三观”。他们了解并愿意传承苏区精神。对于苏区精神的文化内涵,我们设置了一个多项选择题,备选项“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均属于正确答案。也就是说,上面每一种精神都是苏区精神内涵的一个方面。从统计数据上看来,选择的分散性比较大,有些选项选的同学多(如:B、C、E、G),有些选项选的同学较少(如:D、F)。这道题本不指望学生一定能够准确地进行“全选”,只能说明有些选项选择的同学比较多,选项中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同学们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有所接触和了解,其他的精神内涵或许接触得少,或者认为选项不体现在赣南苏区的精神内涵中。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但无碍于彰显当代大学生对于“正能量”的追求。
此外,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赞同举办“唱红歌”一类的活动,这个数字也略微超出我们的想象。
由此可见,苏区人民特有的精神财富应该被后代所铭记并传承,“唱红歌”一类文化活动正是这种传承的形式之一。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不同的时代虽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社会虽有不同的感动,但健康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不变的追求。唱红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学生也支持一定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四)对于开设赣州地方文化课程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持谨慎欢迎态度,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第一,学生对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持欢迎态度,但也存在观望、怀疑情绪,需要我们拿出具体的教学实践去赢得他们关注。我们在问卷中询问“学校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您是否愿意参加”。从图3 可以看出选择“兴趣浓厚”的只有25.7%;选择“有点兴趣”的达到了59.1%,说明持观望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有7%的人认为“无所谓,反正都是混学分”。另外还有8.2%的人觉得“没意思”,虽说反对者只是极少数,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持观望和无所谓态度,说明这门课程如果要开,就一定不能让大家失望。
第二,学生对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愿望。对于课堂,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喜欢幽默接地气的老师,学生偏向于多媒体教学,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多一些图片和影音资料,并且适度安排一些课外实践任务。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喜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呆板枯燥相比多媒体教学明显更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也有不少学生表示,教师的魅力在于自身修养与知识储备,听一个幽默的老师讲课远比观看影音资料有趣得多。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建议老师们应多与学生交流、讨论、互动,防止课堂教学陷入“独角戏”和“满堂灌”。
三对课程开设的建议
(一)立足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开设大多取决于教师的兴趣,课程的设置没有相对一致的认识和标准,各校开课随意性大,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论证。开设地方文化选修课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因此在开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地准备,选取或编写适合当前学生水平的教材,并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对当地文化有个基本了解还是深入掌握。只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确保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选项最多的是希望开设赣州民俗与人文,其次是客家文化和苏区精神。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加重客家文化内容所占的比重,而不是平均分配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亲切、宽松、平等的氛围,充分展现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将自己对事物的综合认知、深层次理解与感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简单介绍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是不够的,应当传递出客家人生生不息、热情坚强的性格,苏区精神的自强不息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化内涵并受到熏陶。因此最好结合生动、独特的实例,展示客家文化和苏区精神的文化底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转变“授人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认识世界、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热情。教给学生自主解惑的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另外,人文素质教育是伴随着大学生个体发展而进行的,是从咨询、剖析、诊断、设计到最终确定教育方式的过程。教育者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精神,更多地采取启发、示范等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潜移默化地情操陶冶和人文关怀,达到情理交融的目的,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对课堂纪律加强掌控,确保公选课教学效果
正如前面某个选项中提到的,少数大学生对于人文素质公选课往往抱着“无所谓、反正都是混学分”的消极心态,如果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开出一门颇具地方特色的人文课程,却因为不注重教学效果,最后沦为混学分的“鸡肋”,那是十分可惜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喜欢多媒体教学,喜欢以视频、图片等视觉化的内容与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不失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在对赣南师范学院类似地方文化选修课的旁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并不认真,低头玩手机或做其他事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建议老师在开设此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有内涵又不失风趣,真实的展示地方文化精髓。监督课堂纪律,可根据视频图片现场随机提问学生,促使学生认真听课,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喜爱自己所生活地方的文化,受到人文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
参考文献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建国前的殖民地时期。1956年,《新加坡立法议会各党派华文委员会报告书》首次肯定了母语的教育地位和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开了双语教育的先河[1]。1965年独立以后,虽然社会政治和语言环境皆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加坡政府始终将双语教育视为是国家主流教育体系的基石。与此同时,新加坡又是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国内的三大种族——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各自都有其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按照多元文化教育学者的观点,这种多元文化社会最易产生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2],且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民可以通过建构(Construct)、解构(Deconstruct)、重构(Reconstruct)的过程,发展与培养自身的双文化身份[3]。具体到本文所讨论的华族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指兼通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双文化教育(BiculturalEducation)。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开始了一系列培育双语、双文化精英的探索和实践。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采取的是以英语为主、族群母语为辅的非平衡策略,因此对于华族学生而言,新时期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特指学生在掌握英语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于华语和中华文化也要有较深的了解。换句话说,前者是新加坡当下华族学生的强项,后者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故加强对后者的学习就是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中学生要学习的重点。
二、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
1.设立特选中小学校
1979年,面对传统华校的转型,新加坡政府设立了9所“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AssistancePlan)中学即“特选中学”,分别是圣公会中学、公教中学、华侨中学、中正中学(总校)、德明政府中学、海星中学、南洋女子中学、立化中学以及圣尼格拉女子学校。这项计划规定,只有小学离校时考试成绩最好的8%的考生(约占及格考生的10%),才可以选择进入这些中学修读英文和华文都属于第一语文的特别课程(SpecialCourse)。制定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保留全国最优秀的华文中学,以使学生能在一个有华校传统的学习环境里学好华文和英文,成为保留华校优良传统的双语人才[4]。1981年,新加坡教育部为鼓励学生进入特选中学,又实施了多项奖励措施,其中包括申请初级学院的两分优待(Concession)以及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Priority),万一不能应付时还可以选择考一科第一语文、一科第二语文等[5]。1984年,新加坡教育部又将4所特选中学的附属小学也列为特选学校,继续以华文和英文作为第一语文。截至2011年,新加坡的特选学校已发展到11所特选中学和15所特选小学的规模,在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领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2.开办官方特色课程
(1)华文语文特选课程(LanguageElectiveProgramme[Chinese])
为了栽培精通双语的人才,新加坡教育部于1990年在他们的两所著名的初级学院——华侨中学(高中部)和淡马锡初级学院开设了“华文语文特选课程”,简称“语特课程”。随后,南洋初级学院、裕廊初级学院、德明政府中学也相继加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最多一届达到225人。对本课程的学习为期两年,剑桥普通教育证书(“O”水准)会考成绩达到高级华文B3(或高级华文B4与中华文学B3)或华文A2两个标准中的一个即可加入。在课程内容方面,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必须修读H2华文与文学科目。自2008年开始,所有语特学生必须多选修一科与华文相关的科目,如H1华文理解与写作、H1中国通识、H2中国通识、H3华文与文学等。语特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具有语言天分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他们对中华语言文学的认识与了解,栽培学生使之成为精通双语的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6]。20多年来,语特在培育双语人才方面确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截止2010年,这项课程总共栽培了2328名语特毕业生,其中获得奖学金的725人,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教育、传媒、科技、法律、商业、艺术等诸多领域[7]。
(2)双文化课程(BiculturalStudiesProgramme[Chinese])
随着学生语言背景的改变及中国的迅速崛起,新加坡急需培养一大批有能力和中国及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双语双文化人才。正如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言:“要与中国接轨必须超越华文领域;若要跟随中国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具备‘双文化’能力,了解文化并培养世界观。”[8]由于特选学校具备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优势,所以新加坡教育部自2005年起,相继在德明政府中学、华侨中学、南洋女子中学、立化中学等4所特选中学开办了双文化课程,旨在培养一批不但精通双语,而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相当认识的双文化人才。要使他们既能和中国沟通,也能和西方交流。这样的人才可以使新加坡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9]。双文化课程从中三到初院二年级,为期四年。在中三、中四阶段,学生除了可选读高级华文外,也可以选修中华历史和哲学;到了初院一、二年级阶段,学生可以选修华文、中华文学以及中国通识。2009年,第一届双文化课程毕业生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当年10名获得公共服务委员会中国奖学金的学生中就有7名来自双文化课程学校[10]。
3.鼓励校级旗舰计划(FlagshipProgramme)
除却上述官方开办的特色课程以外,新加坡教育部也鼓励其他各类学校自行设置双语双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其中,新加坡福建会馆属下五所小学开设的“双文化华文优选课程”(BiculturalChineseElectiveProgramme)最引人注目。2007年,道南学校、爱同学校、崇福学校、南侨小学以及光华学校等率先开设了此课程,每年从现有的小四学生中遴选出一批在课业上表现优异、又对这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为期3年。课程内容除教育部规定的核心及深广课程外,还有专门为此项课程量身定做的四项内容:中华文化、儿童文学赏析与创作、语言训练和中英双语对比分析。此外还有国内外的浸濡活动、美育课程以及以华语的其他非核心科目,如小组作业、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开设如此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旨在达致3个目标:培养一群精通双语、掌握华文听说读写4大技能,同时也了解华族历史文化的小学生;提升本地小学生的华文文化水平;在小学开设双文化课程,以使将来能与中学及高中的双文化课程接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008年,在新加坡教育部的支持下,所有特选中学和特选小学也都纷纷开设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旗舰课程。如华侨中学的“华中戏剧课程”,公教中学的“深濡文化、驰骋神州”,德明政府中学的“文史华艺鉴赏课程”,南华中学的“文史哲与实用翻译课程”,圣公会中学的“中国通”课程,圣尼各拉女校和中正中学(总校)明年推出以华文授课的“O”水准考试科目“华文媒体”,圣婴小学的“圣婴新语”,宏文学校的“中华文化艺术课程”,以及南华小学的“C无限”等。这些校级旗舰计划的实施,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发展。
此外,没有入选特别辅助计划的特选中小学和初级学院、自主自治学校等也都积极推行了他们的与双语双文化教育有关的旗舰课程。如自主学校莱佛士初级学院2005年起就开设了他们的校级双文化课程(中国),课程内容包括高级华文、深广单元和浸濡计划3个部分,以供他们的学生灵活选择。其中,对华文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高级华文为会考科目;不选华文为会考科目但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学生则可选修非考试的深广单元。深广单元的主题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政治、经济与新中关系等领域。另外,所有学生也均可以申请到中国学校或公司浸濡3-4个星期。由此可见,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目前已形成以特选学校为主体平台进而也辐射到其他类型的学校的以官方的特色课程为主要途径进而扩散至校级课程的双语双文化精英培养模式。
三、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1.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经验
(1)政府积极倡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自1956年《新加坡立法议会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公布以来,新加坡政府多次以报告书甚至是以总理声明的形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积极倡导双语教育。在精英人才的培养方面,历次的华文检讨和课程改革更是对之关注有加[11],不仅为培育双语双文化精英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显示出新加坡政府对双语教育的高度重视。
在大力倡导双语教育的同时,政府也为之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保障。从新加坡教育部的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教育发展支出和日常教育经费支出均是逐年增加的。如2010-2011学年度,政府用于教育发展的费用达到8.79亿新元,相当于10年前的5.5倍;用于日常教育的经费支出达到90.31亿新元,约为10年前的2.1倍[12]。在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充分的经费支持,其中包括设置奖学金和海外游学经费津贴等。如教育部为中学会考成绩优异的语特生每年颁发1000新元奖学金,为期两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同时免缴学费;双文化课程的特别辅助计划奖学金与语特课程大致相同。另外,奖学金获得的海外浸濡活动也能得到教育部的资助。
(2)学校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
学校是新加坡双语教育的主体,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其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就特色课程而言,教育部虽然对于课程架构提出了指导意见,但各个学校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因此,5所语特学校和4所双文化课程学校都结合本校实际采用了极富校本特色的教学策略。比如,德明政府中学的双文化课程的教学,就是由其华文部和英文部组合之双文化学院提供的。所有中1至中4的德明学生除了学习高级华文及英文文艺外,在中3、中4阶段还必须修读本校的双语课程(BilingualProgramme),而中3及中4阶段学业成绩优秀者还可能获选学习教育部的双文化课程,修读“中国通识深广课”,并有机会参加海外浸濡学习。
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在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面广且内容庞杂,所
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拼盘式”或“浮光掠影式”等弊端。有鉴于此,新加坡各级学校均采取了主修课程、副修课程和辅助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如此之后,课堂教学可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各校自主开展的辅助教学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中某些要素的理解,进而将之提升为更高层次的毕生爱好或兴趣。当然,这种主次分明、点面结合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会努力营造双语环境
根据2010年教育部母语检讨委员会的调查,新加坡华族学生在家庭里使用英语的频率已从1991年的28%上升到2010年59%[13]。数据表明,在新加坡的华族人中讲英语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利用华语进行交际的在大幅缩减,新加坡的双语环境正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正在利用社区、媒体和民间团体等方面的力量,以努力营造和改善双语环境。
首先,在新加坡,上至政府总理、部长和议员,下至租屋咖啡店、菜市场的普通民众,都在竭力学习和使用华语,显示出一种全民营造双语环境的决心。其次,在新加坡的公众场所,不论是学校、商店、街道,还是旅游景点或小贩中心,到处都有双语标记,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接触到双语信息。再次,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所使用4种官方语言,也为新加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双语环境。此外,一些民间团体如宗乡会馆等也在积极地协助营造这种双语环境。
总的看,虽然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双文化课程发展至初院或高中后,就势必要解决如何与语特课程协调的问题;再比如,由各级学校自行开设的双语双文化课程,其师资素质能不能达到可以培育双语精英人才的水平,等等。
2.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语言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做到因材施教
近些年来,在我们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领域,固有的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还出现了若干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母语水平逐渐下滑,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4]。另一方面,在语教育方面则是高投入、低产出,所有适龄儿童从小学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学英语,直至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但培养出来的双语精英却不多。究其原因,“一刀切”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它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忽视了学生间的在认知上的差异。在这些方面,新加坡的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自教育分流制度实施以后,新加坡的历次华文教育改革都强调,由于学生的家庭语言背景不同,学习双语的能力不同,所以华文教育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施行,而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语言背景、不同的学习能力及不同的性向和兴趣,从而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能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推行特别课程时,新加坡教育部主要是鼓励对学习华文有兴趣且也能够应付学习华文要求的学生进行选修;中小学阶段的华文主修课程也有几种课程类型可供选择。因此,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只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批出类拔萃的双语双文化精英人才。
(2)双语教育要由立法,要在其中注入文化目标
由于中国的双语教育才刚刚起步,所以需要向新加坡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在立法保障方面,新加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双语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他们的双语教育的健康与有序的发展。相较之下,中国的双语教育目前仍属于个别地区和部分学校的自发行为,国家尚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另外,重视双语教育中的文化目标的确立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单纯的两种语言的习得仅仅是双语教育中的初始目标,通过双语了解和掌握双文化才是双语教育的终级目标所以将多元文化观纳入双语教育目标也是中国未来双语教育努力的方向。
(3)对外汉语教学要注重师资的配置,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渐次开设,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下,这个专业大多设在大学中的中文系,也有部分院校设在外语系。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它要求要教师要具有双语双文化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第二语言的教学经验。当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新加坡在其双语双文化教育过程中也遇到过此类问题。除了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之外,效仿新加坡某些学校成立双文化学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这种双文化学院,合理配置中文系和外语系的师资力量,使之能达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另外,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也应该学习新加坡双语双文化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即先在某些师资力量较强的传统名校进行试点,然后再辐射开来,不宜盲目跟风,不能不顾条件轻易地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参考文献:
[1]JamesLynch.TheMulticulturalEducation[M].London:Batsford,1983(1).
[2]谢泽文.新加坡五十年来推行双语教育政策的一些措施[Z].新加坡华文教学论文五集.新加坡:华文研究会,2008.
[3]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华文语文特选课程说明书[Z].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2008.
[4]语文特选课程20周年纪念特刊编委会.荟萃——华文语文特选课程20周年纪念特刊[M].新加坡:教育部,2010,2.
[5]吴英成.汉语国际传播:新加坡视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05~209.
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贯穿学校发展的命脉,是学校历史与现实的集中呈现,是学校社会形象的阐释,它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制度规范、行为矫正等作用,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石化三小于1984年建校,从最初的基础薄弱、设施缺乏,发展壮大成今天全市的知名小学,刚过而立之年。学校如人,中年之壮之型已可圈可点,但思想灵魂之深之远则未如其型。三小是当年石化总厂办了石化一小、二小之后的补充校,2001年又从企业移交地方管理,经历坎坷,人员组成复杂,层次区分明显。2014年市教育局又决定由石化一小、二小、三小共同组建石化学区,学区制改革的试点任务又花落我校。建一个开放的、共进的、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学校文化既是历史使然,亦是潮流所致。学校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思考,挖掘学校历史因素和现实需要,初步形成了以“和雅”文化为精髓的校园文化品牌。
所谓“和雅”,从字面上来讲是“和而不同,雅至善成”。“和而不同”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具体是指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雅至善成”则是学校文化要达到的目标,具体指的是涵养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学生,滋养优雅家长,润养高雅学校。
一、和雅理念建设,定学校发展之魂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学校文化表现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以“为学生的发展奠基,为教师的成功铺路”为办学理念,秉承“和而不同,雅至善成”的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学校的“一训三风”,始终致力于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校训:崇德立志 博学致知
学校校风:修德正身 自强不息
学校教风:格高业精 竞争协作
学校学风:乐学善思 自信有恒
二、和雅制度建设,立学校发展之根
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以“和雅”为核心,既体现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又兼顾到了制度执行中的人性化原则。
1.公正严明,确保学校制度的高效执行。学校制度的执行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坚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充分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以人为本,确保学校制度优质生成。在依靠制度管理,以规章制度约束人的基础上,我校提出了制度人本化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兴奋、留恋的地方。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和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如教代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教职工请假工龄、班主任工作绩效考评等的适当调整。
三、典雅环境建设,创学校育人之境
健康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能彰显教育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心田。学校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做到“校园无闲处,处处皆文化”。
1.室外环境布置。学校着力实施校园“三化”工程,即“绿化、量化、美化”, 优化育人环境,打造生态和谐校园。充分利用学校有利的地理位置优势设置“一站三栏三屏”,即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电子宣传屏,做好校内外宣传工作。校园内,运动场东墙面设有体育运动图标;西北角设乒乓球桌,西侧门柱张贴名师像,命名为名师路。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间安装校园图书角,廊道设有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介绍、学生作品展示和名言警句,小广场命名为“和雅广场”,设置小学生游乐设施。
2.室内环境布置。各班教室门前张贴特色班名及班主任风采栏,教室内布置由“三角三栏”。走进教室,班级活动栏映入眼帘,黑板正上方有符合各年级年龄特点的班训,黑板右侧设有班级图书角、植物角,教室后方设有卫生角,后方黑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学习园地”和“作品展示”栏,由各班在统一板块上进行个性化、人文性的设计,着力体现“和而不同”的班级文化建设。
根据办公室工作职能,学校确立相应的室内标语并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为鼓励教职工阅读,在教学楼办公室设图书柜,由学校及教师个人共同充实书柜,倡导阅读,提升教师自身修养素质。
学校还对厕所进行文化设计,在相应的地方张贴上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标语,外墙有明显标志,内墙面有温馨的提示。如:“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
3.星光大道展现特色。学校将三楼连廊命名为星光大道,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挥育人特色作用。东墙面以学生创优评星活动为主,评选内容有:学习明星、管理明星、道德明星、进步明星、礼仪明星、才艺明星、劳动明星等,以“我是明星,我能行”板块进行专项宣传,精心打造石化三小明星的“星光大道”。西墙面以课外活动为主,设有“领导关怀、发展规划、校长赠言、活动集锦”等板块,体现“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的主导思想,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外温馨家园。
4.廊道文化建设。学校充分利用楼梯走廊,精心设计,以“走进中国”、“走进世界”和“学生作品展示”三大板块为主,介绍中国及世界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学生个性作品。行走间,育人潜移默化;谈笑间,立德润物无声。
四、博雅课程建设,促学校特色发展之势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校科目繁多而统一,没有孰重孰轻之别,学科间互相融合,构建大的实效的课程观,是学校对教学的指导观。
1.阳光体育。“阳光体育”课程,是我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发掘教师的特长,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自创自编了一套融健美操、武术、秧歌舞的课间操,以“花样跳绳”为主要活动内容,鼓励全体师生共运动、同发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符合学生锻炼身体的要求,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
2.文化课程。“和而不同”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学生既要学习合作,又要学会竞争,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因此,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立足于“和”,着眼于“不同”,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异点”。
在教研方面,各备课组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重视同课异构。在课堂模式的建构上,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积极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导学――培养学生认真预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发现问题能力;点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反馈――培养学生认真反思和概括归纳能力。
3.阅读课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课程与学校每学期开展的的“读书节”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课堂内外与书本的亲密接触中,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4.体艺美教育。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素质,陶冶情操,针对学校的实际,除学校常规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以外,学校大胆创新,对课程进行整合,将每周三下午设为“兴趣小组活动日”。针对学校优势,分别开设各种球类、管乐、合唱、绘画、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小组,活动中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才艺。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创建了全市市直中小学第一支管乐队;聘请校外专业教练,建立了一支高素质足球队,承办了2015年荆门市小学足球联赛并荣获亚军;学校武术队、合唱队也在全市中小学各类大型活动中多次成功亮相,并取得优异成绩。
五、儒雅师资建设,夯学校发展之基
老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学识、教法各有千秋,“和而不同”的理念,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怀。我们通过教师学习文化的倡导,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重塑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以提升教师文化的育人魅力。
学校一直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各类培训,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以青蓝工程”为依托,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工作。同时,通过教研课研讨、读书活动、课内比教学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两年来,我校先后有8名教师在省、市各类优质课竞赛中获奖。25名教师在论文、案例、书法、绘画、摄影等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
六、文雅学生培养,固学校发展之本
1.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体现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校的形象,表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着培养文雅学生的出发点,我校先后启动了文明礼仪“三弯腰”、“礼仪小明星”等活动,以礼带礼,以礼促礼,用镜子的示范效应来不断强化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争做文雅学生。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举止文明,品味高雅,通过外塑形象实现内强素质,最终学会做人。
覃遵君
摘 要:根据“开发和实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教材”的课改精神,我们充分利用北京市房山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实施了《房山文化》中学地方课程。首先,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课程和教材开发的可行性;其次,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做到有序进行、突出优势、彰显自身特色。
关键词:房山文化地方教材 开发 实施
作者简介:覃遵君,男,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中学特级教师,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房山文化》项目负责人、教材主编。
根据我国“开发和实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教材”的精神,我们充分利用房山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实施了《房山文化》中学地方课程教材。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已历时7年,在房山各中学全面投入使用也有3年。《房山文化》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在房山区乃至北京市地方课程建设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就笔者所亲历的《房山文化》地方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心路历程作一个回顾与反思。
一、心动——《房山文化》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理性思考
所谓心动,就是人的内心有所触动。笔者的这种心动源于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为什么要编写《房山文化》?怎么编写《房山文化》?怎么样才能编好《房山文化》?能够实现传承房山文化、提升房山人文素养的初衷和愿望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量和理性分析,笔者终于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1.从宏观上看。文化相关课程的开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极力推崇和倡导的。教科文组织认为,通过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国际理解,减少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跨文化和多元文化教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开设文化相关课程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成功经验。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普遍,不仅如此,欧美国家的主流教材就是以地方教材来呈现的。
2.从中观上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房山区随着国家课程的全面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短板逐步暴露出来,开发地方课程和教材的要求更加迫切。客观分析房山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现状,理性判断《房山文化》教材开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一,房山文化底蕴厚重,但系统梳理和开发传承不足,文化自信程度不高。第二,在房山的三级课程建设与管理上,地方课程明显单薄,高中地方课程仍为空白。第三,文化寻根具有随意性,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位,文化自觉相对缺乏。第四,关注多元文化共生,但区域文化价值突显不够。第五,文化关照需求强烈,但外在呼应相对偏弱。第六,文化建设宏观上重视,有效实施微观上乏力。鉴于上述现状,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开发和编写《房山文化》教材,作为一个突破口,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的不良现状。最后,《房山文化》中学地方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完善房山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推介和传承震撼世界的房山文化,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3.从微观上看。首先,有没有开发能力?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分析,笔者认为基本具备条件。从个人经历来看,笔者曾参与过全国高中教材、全国中职教材、省(市)初中统编教材的主编和编写,有过多年教材编写的经验。从房山师资队伍看,有一批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建一支编写队伍是有可能的。从外部条件看,房山区教委已有开发地方课程的计划和愿望,在房山区还有一批研究文化的专家学者,著述颇多,可供借鉴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关键是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决心和信心,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房山文化》如何定位?对于《房山文化》教材作出准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分析与论证,我们把《房山文化》作为国家教材《文化生活》的补充、延伸和拓展教材,教材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展现房山精神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和产业文化,探讨房山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再次,沿着什么路径进行开发?我们确定这样的开发路径:确定选题、收集筛选资料——制定课程纲要——确定编写体例——形成教材纲目——进行教材编写——组织师资培训——指导课程实施。最后,如何具体组织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如何具体组织开发与实施,笔者所作的思考是:向学校、区教委口头申述开发意向——正式向区教委申请立项——组建编委会、编写组——编制课程纲要、确定编写体例——向区委组织部申请人才资助立项——进行教材编写——向市教委申请立项——送审教材——交出版社正式出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组织教材培训——指导课程实施——不断完善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一、行动——《房山文化》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实践过程
正由于有了前面多维度、多层面的深入思考,使得我们的后续开发工作有条不紊而规范有序。
1.开发探索有序进行。
广泛收集资源。从2007年9月开始,笔者着手收集房山文化相关的图书、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历时一个月,走访了本区政协、宣传部、文委、教委、史志办、档案馆、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集到几十本相关书籍,通过网络查询收集了几十万字的文字资料和上千幅相关图片。这些资源为深入研究、筛选素材,制定课程纲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编制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编写教材的纲领性文件。在课程纲要指导下编写教材,可以避免教材编写的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笔者参照国家课程标准的样本,结合房山文化课程特点,编制了<房山文化课程纲要》。整个课程纲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主要阐释了《房山文化》的课程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第二部分“内容纲要”,主要阐释了《房山文化》的总体目标和内容目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主要阐释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编写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为《房山文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直接指导,也为整个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起到了统领作用。
构建框架结构。
确定体例,提出编写要求。全书结构由专题、节、框三级组成,共6个专题,每专题分2~3节,每节分2~4框。每个专题前面的导言,300字左右。文字流畅,言简意明,能引起学习兴趣,随后简要介绍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每一节都采用情景、案例(故事、数据、寓言、图片等)导入,提出与本节课主题密切相关的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正文编写基本要求:一是突出常识性。在行文中,介绍基本常识,说明相关问题,层次清楚,通俗易懂,既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更不追求理论的高度和知识的广度。二是具有科学性。讲述的知识科学规范,观点正确。使用的材料、数据等真实可靠,不随意编造。三是体现互动性。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引导互动,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在每一框中,都要求有事例、有适合学生探讨的问题,结合事例或图片都可以设计课堂活动。四是把好语言关。处理好教材语言与书面语言、生活语言的关系。语言既要符合规范,又要通俗易懂,还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尽量不使用说教性的语言。五是符合逻辑性。内容讲述要求层次清楚,符合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辅助文主要由课文中的楷体字部分和“开窗栏目”组成,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有助于理解正文。开窗栏目主要包括“知识链接”、“文化时空”、“活动平台”、“名言格言”等。每个专题之后都设置探究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开展相关课外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应用教材知识;体现新课程互动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
进入教材编写。按照课程纲要的要求,确定了教材纲目和编写体例,组织编者认真研讨和领会,在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编写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正式进行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经历几次反复是很正常的,不可能一稿成型。甚至几经修改后,回头再看第一稿,可以说是面目全非,正是经历这样多次反复的修改和打磨,才可能使文稿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到2011年10月,教材编写完成并正式出版,配套的教参也编写完成,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文本。《房山文化》第一稿设计为7个专题,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角度展现房山文化,最后发现,在房山制度文化方面其实缺憾颇多,在第二轮修改时,做出了大胆的取舍。一是将7个专题整合成为6个专题,二是放弃制度文化角度,只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视角展示房山文化。这样既降低了教材编写的难度,也降低了教材内容的难度。实践证明,这种取舍是合理的,加快了教材编写的进程。
2.实施过程优势突出。
保障机制具有高效性。
实施程序具有规范性。以纲要为指导,规范实施。《房山文化》项目起动后,在制定课程纲要中,就已经明确地载明了开发与实施的目的性,使得整个实施过程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制定具体方案,规范实施。在《房山文化》教材即将投入全面使用之际,区教委制定颁发《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把《房山文化》作为必选课程,责成各中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规定程序规范有效地组织实施。区教委的强力推动是《房山文化》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长计划短安排相结合,规范精品教材建设。为把《房山文化》打造成为地方课程精品教材,2012年2月,项目组制定了《房山文化地方课程精品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五年规划,并分年度制定了实施计划,做到长有规划短有计划,规范推进精品教材建设。
教研引领凸显示范性。自从区教委责成区进修学校教研室具体承担地方课程实施的组织与指导之后,分派专人负责,从此加大了课程的推进力度。建立并完善了《房山文化》中心教研组、分片教研组等组织机制,制定了教研活动计划,预设了开展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一年多来,召开全区性地方课程推进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5次,组织全区性教研活动10多次,开展了《房山文化》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设计评选和录课比赛,有力地推动了课程的实施。
实施途径突出多样性。根据地方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教法和自主地选择学法实施《房山文化》课程,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比如,主题内容学习、专题讲座、小组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专题检测、知识竞赛、与相关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等形式,还有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性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房山文化》课程项目重点实验校——北师大良乡附中、良乡三中、青龙湖中学等,在课程实施方面作出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努力,创造性地探索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为推进《房山文化》课程实施和课程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房山地方课程精品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固化成果显现指导性。一是完成制定和完善了课程纲要。二是编写完成并修订了教材教参。三是录制完成BDS“名师同步课程”讲座12节,覆盖全书内容。在歌华有线电视和网络上可全天候收视,其中有2节录课评为市级优秀课例。四是产生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结合项目研究,笔者撰写发表了8篇研究论文,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五是建立了课程教学资源库。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资源保障。六是教材得到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2012年,先后获房山区教育工会教育创新最高成果奖、房山区教委课程建设优秀一等奖;2012年10月该项再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房山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政府奖)。
3.开发与实施彰显自身特色。
第一,填补了房山区自主开发高中地方课程的空白。直到2007年,房山区还没有本区自主开发的地方教材,目前《房山文化》教材仍然是房山区唯一自主开发的高中学段地方教材,从而填补了房山高中学段自主开发地方课程的空白,使房山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趋于完善。
第二,突破了国家课程《文化生活》的内容框架。《房山文化》教材对国家教材《文化生活》进行了大胆的创造、拓展和延伸。国家教材《文化生活》只是从精神文化(中文化)的角度去讲文化,而《房山文化》教材则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全新的(大文化)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房山文化,有助于学生拓展了文化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大胆地突破了国家课程《文化生活》的内容框架。
第三,界定了“房山文化”、“房山精神”等一系列全新的核心概念。《房山文化》作为一本教材,必然基于一系列基本概念之上。2007年《房山文化》教材开发之初,我们提出了“房山文化”、“房山精神”这样一些全新概念,紧接着就要解决这些新的核心概念的界定问题。我们第一次创造性地界定了“房山文化”——它是在房山这一特定时空产生、经过长期积淀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它是历代房山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第一次创造性地提炼和概括了“爱国、勤劳、坚韧、尚德”的房山精神。这不仅为教材其他内容的编写扫清了障碍,而且为整个教材相关问题的阐释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突出了课程纲要在整个开发与实施全过程的统领、规范功能。本项目一启动,首先是着手制订《课程纲要》,整个开发与实施过程在《课程纲要》的统领下进行,既有章可循,又有条不紊,使得整个开发工作规范有序。这就不同于其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者,往往是编出的教材投入使用,但还没有制订出课程纲要。
最后,首开了房山区以教材的形式推介和传承区域文化的先例,提升了中学生人文素养。采用正规教材的形式推介和传承房山文化,在房山还是第一次。《房山文化》教材,得到政府职能部门和课程专家的认可,2009年通过市教委正式立项,2010年经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正规的教材对科学性、规范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