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计算机教学计划

计算机教学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25 18:24: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计算机教学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计算机教学计划

篇(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院校;计算机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增加,院校教学活动中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在院校教学活动中应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开展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以专业需求以及实际岗位工作需求为中心,对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调整。

一、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代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多仅依靠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教学现状中忽略了现代计算机普及环境下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运用能力的掌握,忽略了院校大学生对计算机结构组成以及简单维修能力的掌握。这一现状使得院校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许多教学内容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浪费了较多的计算机教学课时,而且,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中的许多内容在学生的实际工作中很难用到,而工作中真正需要的内容却没有很好地掌握。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机需求有侧重的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1.调研分析不同专业学生工作方向及计算机应用需求

为了实现院校计算机教学目标,促进院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现代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及创新中应加强对不同专业学生工作方向及计算机应用需求的调研及分析。以机械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编程等内容是学生工作中最为常用、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内容。因此,在机械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中除注重计算机基础操作外,应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教学,以此满足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设备制造、机械设计等工作的需求。同时,针对数控机床操作、设备维修等需求,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应针对PLC技术在设备、机械领域的应用进行PLC编程教学。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应用需求调研与分析,为现代院校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高、为院校大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以职业应用需求为基础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与执行

做好专业、职业调研与分析后,院校计算机教师还应根据调研结论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与执行。根据专业学习需求、职业应用需求进行科学的教学计划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等进行效率评价,以此促进院校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中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应综合分析现代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情况,删减基础操作、windows操作等基础内容,增加专业软件操作等内容。例如: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应减少windows操作基础内容、增加机械设计软件的教学,以此实现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模拟职业工作开展计算机应用实训

为了促进院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应针对职业需求开展计算机应用实训。模拟毕业后从事职业中的计算机操作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工作中计算机操作要求、计算机应用内容,以此为基础对比自身计算机应用能力,发现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了解自身计算机应用技能及应用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方向,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以中文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为文秘、编辑等岗位工作。其岗位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主要集中在文字处理以及信息收集与整理等方面。因此,在该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训中,应将实训重点放在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公文写作格式、公文邮件收发等方面。模拟公文写作需求以及简单故障排除等内容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实训工作,为培养学生实际工作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4.注重基本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虽然设置了专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但是受企业保密制度、商业机密保护等需求,在本岗位工作所使用的计算机出现故障时仍需要岗位人员能够对基本故障进行排除。针对这一需求,在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针对WindowsXP、Win7、Linux等操作系统的基本软件故障进行教学。通过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软硬件故障排除能力,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内容。针对现代社会对人才计算机基本故障排除能力的需求,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根据专业需求以及计算机应用常见故障等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培养院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三、针对计算机信息应用需求开展院校计算机教学活动

篇(2)

引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也随之成为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院校也正在蓬勃发展,并且在我国人才培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力过硬,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因所以,高等计算机教学教育的的改革和创新也迫在眉睫。

一、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应适应了社会对大学本科生的计算机操练的需求,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偏低,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许多学生没有真正学会计算机知识,也没有学会学生如何去操作计算机,如何去探索新知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入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地的生源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高中甚至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有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及时有些所谓“熟练”的学生也只是游戏天地,根本没有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所以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教学就面临着不同的难度。

(二)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计划人存在问题

当前,高等计算机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被很多老师崇尚,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接受和创新能力。同时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要求是不同的,但现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并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计算机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大学各个专业的划分是千差万别的,对于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安排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考察考核评价体系,就像高中生文理分科教学一样,忽视了不同学科对同样教材的不同要求。至于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因材施教更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理论课和实验课严重脱节,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由于课时的限制,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很少,所以教室只是为了赶课时,并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进行的进行实践,没有很好的做好理论联系实践,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也造成了实验课难以达到实际效果。

二、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行多样化教学计算机理论教学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枯燥无味,不易接受,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独立去思考和完成课程任务和学习,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内容和知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生,在老师的理论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培养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习惯。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抛弃过去传统以教师为主教学方法,转向以学生为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认知结构。

(三)依据不同的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不同的专业对于计算机教学的任务是不同的,教学目标也是因专业不同而形形。因此,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该文理分科,区别对待,根据不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专涉及到的专业科学计算知识比较多,文科类类专业则会更注重多媒体应用的处理。例如,营销、语言类学生要能够制作和演示多媒体文档;管理专业学生要熟练掌握数据统计和表格的制作。不同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应该依据各个专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情况进行课程的设置。总之,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既要突出专业的特色,又要注重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

结束语:当前,我国正从重学历向重视实际综合素质能力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也更加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从重视,所以知识的传授方式也应发生转变-知识传授向重视素质培养转变。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篇(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进行不断的改革。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这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的教育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然而,基于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指出相对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就业导向;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每一位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都要面临着就业的问题,学校直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使得学校在教育上少走很多的弯路,而且深化学生的就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就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优化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促使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模式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计划的途径,是教学三要素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组合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总结得,一般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一些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缺少学生的互动,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教师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虽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对于一些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由于任务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教师的指导,因此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计算机的学习信心。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选择教学模式,也可以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法,丰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积极改善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且要根据课堂学生的反馈,做到教学模式的及时调整。比如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前期基础函数的教学会比较生涩难懂,在复杂的逻辑关系教学会消耗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应当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前期学习兴趣对后期软件开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教师要有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理念,把就业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对就业的重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比如教师直接以就业为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对于一些将来想要从事文秘、行政等职业的学生,高级办公应用软件就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对一些将来有意愿从事文秘或者行政的学生重点培养高级办公应用软件的操作技术。

二、改善教学设备,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校在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时,往往会忽视企业真正的计算机人才需求,使得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加大;还有的学校由于计算机基础设备不全,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高,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学校在利用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教学工作中,首先,学校应当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与企业合作建立一些实习基地,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尤其是计算机教师,应当清晰的掌握企业对学校人才的培养需求,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企业的需求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机率。其次,完善学校的计算机设施,健全学校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学生在学习PS技术时,可以利用PS软件进行学习,掌握高版本的复杂图形处理技术。最后,学校要安排专门的计算机管理人员,负责计算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正产运行,避免出现死机或者软件无相应的情况,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另外也要避免因为计算机的的维护、维修不及时,影响计算机使用寿命的现象。

三、优化教学评价,拓宽学生的就业

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平和考核方式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过分看重考试的结果,忽视教学过程评价以及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有的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考试内容过于单一,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导致学生的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还有的学校在考核和评价的方式上缺乏现实性,没有考虑到现实环境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出现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轨的情况,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十分消极的影响。学校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首先优化教学评价方式,避免传统教学评价的影响,计算机教师要积极改进和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可以适当的加大教学评价和实践教学评价的考核力度,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避免由于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脱节。其次,学校在安排计算机评价和考核方式时,可以选择笔试与上机操作结合的方式,而且要把考察的重点放在实际操作能力上,促进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比如,计算机有公共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的快捷键等关键性的知识的考察重点在于笔试,而其他像PS技术、Access等考察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最后,要加强计算机教师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较快,计算机技术的在不断提升,因此,学校的教师要随着时展的脚步,及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保证学生可以学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学校要加强计算机教学评价的优化工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四、总结

尽管基于就业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现状不容乐观,但是计算机教师应当积极面对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现状,促进学校以计算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优化。

作者:刘杰 单位: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2,05:147+152.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52-02

作者简介:魏丽云(1984-),女,广东省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

1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

首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明显滞后于实际计算机的发展情况。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社会上呈现出行业化、多功能化的特点,但是计算机教学却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计算机行业内高端人才缺失现象严重。计算机行业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计算机教育中不断更新教材配置,从教学内容上也要不断增加新技术的介绍,以增加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了解。但是,实际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却是教材、课件几年都得不到更新,而且学校缺乏与一些大企业的合作。

其次,中职学校的生源近年来出现下降的现象。中职学校招生门坎低,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 从而导致中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不足。与此有关的还有学生的认知层面,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最重要的是操作而忽略了理论的学习与积累。

最后,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方面也存在配置不齐的问题。当前,中职院校的老师普遍素养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职院校在聘用老师时专业选拔不严格所导致的。此外,部分中职院校设备更新缓慢,学生也多是使用一些落后的软硬件设备进行学习。

2计算机教学思路

面对计算机教学方面的问题,中职学校试图做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着重弥补以前教学中实践操作课程的缺乏,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实现思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学校要及时调查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对课程做出相应调整,并且组织学生到一些大企业参观学习,并适时地为学生介绍计算机行业的新技术。职业学校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从课程上着重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达到人才和企业供求相对接。另外,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注重实用性,比如,学习Excel时要关注实际工作的需求,了解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操作。

(2)坚持产学研同步。从产学研思路入手,主要是保持学校教学软件与社会发展同步。产指的是学校师资在软硬件技术方面的生产开发,学校的课程开发要融合当前企业的应用技术,学校可以开设精品特色课程,这样做既能够提高中职学校课程的先进性,还能提高学校在招生方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学是指中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学校内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交流,还可以与其它中职院校合作,共同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此外,还定期组织老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教师授课以学生的实战为主,传授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研是指中职院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方面,中职院校招收的教师要在专业方面严格把关,积极招揽有学术科研成果的教师,以壮大师资力量。产学研同步进行,增强师资力量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3)重视实践教学的创新。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而是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交流和技术实践,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解惑答疑的作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要注重了解学生需求,并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还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解惑答疑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判断、认知及选择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教学模式,一改往日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说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主要担任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

3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3.1学生本位教学理念

所谓学生本位是指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社会背景,适时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将其融合到教学和管理方法中,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教师管理的模式到学生本位模式的过渡。

坚持学生本位理念的同时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流程是:首先,老师演示根据任务事先做好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学习任务猜想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各自的猜想;最后,老师证实学生的猜想,并予以辅导,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力。

许多的中职院校在坚持学生本位理念的前提下,着手教学方式的改革,即运用课件授课。运用课件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听课,提高了课堂效率。

3.2课程设计

许多中职院校在课程方面做出了调整,增加了课程中的新元素和课程的灵活多变性。计算机教学实践要根据社会及企业的需求来开设课程和选择教材,并参考计算机行业的现时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新知识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3.3教学实践

3.3.1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实际教学。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纷纷作出了调整,以期探索出最适用的教育实践模式。

教学目标主要参考目前企业岗位的需求。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广告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适应社会需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多参考社会需求。

教学目标主要是指专业目标,即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重点是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中还要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心的培养。

3.3.2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注重技能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更加注重技能训练。实现这项教学计划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要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增加教学特色。对二年学制进行计划,每学期1/3的时间用于技能演练。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参与、适时鼓励,引导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倾向的岗位进行特长辅导,在职业培训的角度上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考意见。

教学计划的内容大体按二年制进行了细化,大体包括:第一学期进行基础练习和计算机常识的学习;第二学期进行办公软件的学习;第三学期进行数据处理的学习,要能熟练应用VFP等数据管理系统,并经过实战训练后能够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并学习多媒体技术和常用办公设备的维护常识;在第四学期技能评测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学习网络安装和维护知识等。

3.3.3教学实践

当前,众多中职院校都选取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这个选择完全符合计算机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具有直观、灵活的特点。

该模式能够为教学提供交互式教学环境,教师借助课件模拟环境情境,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

参考文献:

[1]张丽.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新思路, 2009(2).

篇(5)

一、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技能与信息态度、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是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管理的意识、能力等品质。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枝术。对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界定主要包含计算机应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课件开发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二、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实施

在进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1.加强实践,培养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教学自身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计算机教学实践性比较强,采用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演,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始终在一线操练,碰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力和激情,就越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从这个角度来说,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演练场。此外,要结合计算机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新活动。例如学生学习了Windows、Word、PowerPoint和Photoshop后,组织他们开展为某公司设计广告、商标比赛,或给学校设计校徽、为班级设计班徽等活动。

2.解析算法,掌握技巧,培养程序设计能力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各有所侧重,教师通过自制多煤体课件加强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充分体现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大量的读程序,熟练掌握编程结构,逐步掌握常用算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编程技巧。讲解同一问题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根据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联系专业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解决,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能力。

3.加强实训,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基本功。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直只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社会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实训,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收集大量多媒体资料,参与设计课件的部分章节,并通过校园网进行,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评价。通过网络评选出独具匠心、富有创意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激励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使全体学生得到共同发展和全面提高。

4.拓宽视野,培养运用能力

利用校园网,建立学习辅导网站,把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历年试题放在网上,供学生使用;此外网站中还提供网上测评和网上答疑,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网络教学缩短了师生在时空上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广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教学的整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5.主动进修,增强教学能力

信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要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广泛丰富的信息素质及在此基础上的实践指导能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信息工作能力和信息知识水平,信息素质决定着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具有的竞争能力。高校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计划,不仅必须有怎样使用技术的培训,而且要有怎样利用技术支持学生学习、促进有效的教与学的培训,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开发自身的创造力,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前进。

在计算机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充当“黑客”攻击计算机安全系统,不黄色信息,不设计和传播计算机病毒,不浏览黄色网站,不在计算机上输入不文明的语言,不随意删除文件,防止破坏计算机系统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大学生信息能力与信息素质的培养,是日后学习与工作的提升与创新的必备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才能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感知和探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职业计算机 教学 发展前景

一、职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职业计算机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动手能力不足;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职业计算机的教育中,且长久以来一直都没有得到重视和改进。

其次,职业计算机的教学过程模式仍然过于古板。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计算机教学中也融入了实验设计、多媒体设备其他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他们的就业能力弱,无法满足企业相关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有待探索和改革。

最后,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足。他们的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较慢。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教材内容过于深刻全面,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相违背。教材内容没有随时更新,与时展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职业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分析

首先,职业计算机教学具有专业性的特点。普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虽然也具有专业性的特点,但是它重点培养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它是为社会的各个行业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而职业计算机教学则是培养专门的满足企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它注重专业的对口性,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职业计算机教学具有开放性。该类教学不仅针对应届学生的培养,还包括为新的专业岗位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它的教学时间也是随之灵活多变的,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工作选择学习时段。

第三,职业计算机教学注重实践课程。由于社会需要的是可以直接上岗的计算机型人才,因此职业计算机教育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态度是基本了解和掌握,对于理论知识是否成体系不看重,它注重的是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可以直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不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

三、职业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前景

(一)创新教学模式

职业计算机教学过程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你听我讲的古板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新模式,对学生采取引导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改变学生“被逼着学习”的心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将教学地点从课堂更改到实验室、机房等,实现边教学边让学生练习的效果。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本身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够周密考虑问题等,所以优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要具有灵敏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职业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该教学的发展前景。例如,教师需要提供课题供学生联系编程、建立模型、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等,通过这样的机会和实践,才能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性。

(三)调整课程结构和教材

首先,教材是计算机教学知识的主要载体。职业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当考虑社会对于该类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和优化,在职业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及时的将计算机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编写进教材内,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职业计算机教学仍要注重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新知识和基础知识相互融合的教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计算机教学。

其次,设立计算机类资格证书等其他专业考核体系。对于资格标准的要求都要进行规范,并将其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等联系起来。这部分应当纳入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计划,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再次,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很大,为了给学生提供最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教材,教材的修订和完善需要定期进行,职业计算机教学的计划也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新。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计算机教学同时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它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有要求,还强调学生具备将知识予以实践的能力。传统的职业计算机教学以教授理论知识为目标,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协调,甚至多数教学中出现重视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的现象。教师花费很多的精力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课中,学生面对电脑、程序时却无从下手,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应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在社会上就业成功率低。因此,职业计算机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大赛、企业实习、开放机房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企业,为以后走出校园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职业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培养优异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主体,计算机教师应当摒弃错误的理念,坚守着错误的理念、教育模式必然不利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修正自己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提出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当考虑个体差异性,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职业计算机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非常关键的手段。例如,增加教师的进修机会,拓展教师培训资源,严格把关新教师的选拔过程,确保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异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六)施行应试教育的改革

现代社会,很多学生根深固蒂的观念中人为,通过考试是学习的根本目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考试模式的不同对于学生学习的重心和质量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应当摒弃之前的理论应试模式,改变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其他综合素质。例如,职业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项目实践作为考试内容,并对项目实践的结果进行量化,只有达到考核标准才算通过考试,否则学生需要再学习一遍相关知识。通过对应试教育的改革,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重心同时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走出校园后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结论

职业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职业计算机教学,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企业中发挥作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具有不同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其未来的发展应当考虑到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设定适当的考核体系,教学计划和教材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等。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人才,确保学生就业顺利,企业用人压力减少,实现企业和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万延芝.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前景探析[J].软件工程师,2011(4)

[2] 全兆明.《计算机应用高级教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篇(7)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1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

首先,研究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对策,就要搞清楚教学改革的原动力是什么。笔者在下本对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进行了分析。首代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应用就开始在世界各地普及。为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我国在高等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成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此统筹全国各高校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发展。由于关于计算机的认识存在无法突破的时空局限性,最初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以实用的计算机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进入90年代后,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得以提出,计算机不仅仅作为工具,还是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文化精髓被用以教育。目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计算机基础教育从高等教育向中小学基础教育转移,由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改变,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作出新的调整。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周期更短,加之计算机在当今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成果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差距不断拉大。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我国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教育部在2012年正式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

2现阶段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意义

上本提出了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原动力。笔者将在下文讲述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而改革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呢?在现阶段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能够突破原有教学体系脱离现实情况的局限,同时推动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世界接轨,进一步增进我国计算机教学的优势。首先,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运用不再是计算机专业领域从业者的能力,而是群众普遍掌握的普适性能力。从这一点来看,计算机教学改革能够拓展其教育范围,使计算机思维和技术运用的作用群体不断扩大。其次,计算机基础教育重心不断下移能够是社会上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从而为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保障,也为社会整体素养和科学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

3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行的措施

有关于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声音络绎不绝,相应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下文中笔者将以自身的角度,从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更新教学模式、使用新型教学方法、缩短教材更新的周期、革新教学管理方式等六个方面提出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行措施。

3.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我国在现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形成了从专业领域借鉴经验,在非专业领域实施经验的做法。按照前阶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具体学科制定不同的培养和教学计划。在教学纲领上,建立了以面向就业和创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尤其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理工科,文科和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日常学习环境有很大不同,因此根据不同专业具体的教学计划来制定适应不同领域的计算机培养计划。

3.2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

教师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需要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水平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团队。教师队伍需要分成科研方向和教学方向两类,侧重科研的教师要具有高素养和高学历,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其考核方式以出版的科研刊物和对计算机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侧重教学的教师应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学生心理,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在保证课堂氛围和学生接受范围内带领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将教师队伍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有利于帮助教师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也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始终保持联系,增加教学成果。

3.3更新教学模式

目前各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以固定的课本教学为主,仅在学期中间穿插数量极为有限的几节上机操作课程。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和操作,也不利于计算机思维和操作能力真正转移到学生群体中。对此需要完全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及时删除课本中超过时限的落后内容,同时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课程比例。采用分阶段教学,根据学生基础水平高低分班,对水平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本身对计算机了解不足的学生群体应该从基础的word,EXCEL等软件开始,本以掌握一定技术和能力的学生群体可以开设电子商务,网管技术,数据库编程等更高阶段课程,从而保障各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自己最需要的知识,改变所有学生同上一节课的不足。除此以外,针对理工科,文科和艺术类学生应该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程,例如理工科可以学习编程,网管等课程,而艺术类学生应该侧重修图,动画制作,视频剪辑等教学,这种根据学生具体专业而开设课程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并且与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直接接轨。

3.4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计算机不仅可以当做学习的目的,也可以作为学习的方法。充分运用计算机所包含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工作。例如采用上机教学,将课本知识转移到网络PPT中,结束教学后让学生直接上机进行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也能测试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原理和应用。此外,应该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授课模式向师生互动的授课模式转变。学生需要及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且有权向教师提出质疑。这有利于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也有助于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在师生间双向流动,保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3.5缩短教材更新的周期

根据对各大院校的学生采访发现,多数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本知识多于陈旧,许多甚至已经没有应用空间。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同时无法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对此需要缩短教材,题库的更新周期,及时获取全球最新的计算机研究成果和教学知识,并且将其编入教材中。并且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教学监督机构进行审核,对于内容有错误或者过时的教材及时纠错,保障教材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同时定期审核教材,增补近阶段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世界的关注方向。同时也要加强与发达国家计算机教育的交流,及时吸收和借鉴先进经验,提高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水平。

3.6革新教学管理方式

在教学管理上应该借鉴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不再把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作为目标,而以培养拥有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为目标,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教学应该面向社会和世界,联手社会经验丰富,具有成果的互联网公司,实现优质资源在学校和社会间共享。由于计算机领域具有巨大产业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应该校企合作,使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到现阶段社会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最有潜力的方向,从而确立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总体来说,教学管理改革需要打开视野,接纳社会和外国的经验,不再拘泥于学校这一有限的教学范围,而是尽量开拓和各互联网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在教材制定,教学领域划分,教学培训,学生实践等各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社会需求挂钩,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性,也提升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3.7强化实践教学

学生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就业,这也就对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提出了实践方面的要求,如何将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高等院校的特色之一就是实践性,特别是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目前社会上的计算机行业的就业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时间计划。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假期鼓励学生到社会上实践学校里学到的计算机知识,高校也要和企业加强合作联系,向企业输送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实践发展的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高校也可以在本校建立实训基地,让企业里的优秀人才到校指导本校计算机学生的操作,向学生传授社会上对技术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适当增加时间教学内容,提高知识的综合性、职业性和创新性,课堂中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练习,可以自己设计练习或者课件。缩小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距离,实现课堂和企业的灵活转换。

结束语:

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上本分析了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的成因和推动力。并且从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更新教学模式、使用新型教学方法、缩短教材更新的周期、革新教学管理方式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当前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对策。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共同改革提升计算机教育的水平,从而帮助人们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10[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Ⅱ)[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欧盟项目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DCCD)[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