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恋爱心理学论文

恋爱心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5 04:28: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恋爱心理学论文

篇(1)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研究综述

当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就先要对当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进行论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查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并且论及到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文章,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梳理后,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⒈对心态的定义。翟云翔认为:“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是人们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包括意识、气质、兴趣、观念、情感等等。”[1]赵卫川:“心态是心理态度的简称, 是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具体体现。它是人的意识、观念、动机、情感、气质、兴趣等心理素质的某种体现。”[2]张建勇指出:“心态就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3]

⒉对良好心态的定义和内容。廖石美认为良好心态:“指对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作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心理反应。”[4]邱镛妃认为良好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平和、进取的心态”。[5]良好心态的内容,翟云翔认为“良好心态包括的内容有:学习心态、乐观心态、从容心态、宽容心态、坚持心态、感恩心态等。”[6]

⒊良好心态的作用。翟云翔指出良好心态“使人乐观、向上、热情、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7]邱镛妃认为拥有良好心态的人“总是从积极角度平和地看待客观现实,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遇到不幸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能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8]

⒋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因素。翟云翔认为有两个因素,“恋爱因素和学习心态因素”。[9]赵卫川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环境因子,指出了三大因子“1.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带来的挑战,2. 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3.不同家庭生活条件带来的影响”。[10]

⒌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胡宇南,罗映光指出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1,有利于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是树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前提,3,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赵卫川认为重视对良好心态的理解,对于“加强对莘莘学子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就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感情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始终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12]邱镛妃“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⒍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机制。谭金蓉指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大学生心态追踪调查与调控机制。第二,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第三,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第四,建立积极心态培训机制。”[14]高阳,马宁指出要“(一)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二)加强阳光教育。(三)关键的问题。”[15]翟云翔认为“(一)良好恋爱心态的培养。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3.学会理性控制。(二)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1.学习投入,2.学习调整,3.学习积累。(三)良好学习风气的培养。”[16]李俊芝“(一)积极引导和教育。(二)建构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系统。(三)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态的方法。”[17]构建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机制,邱镛妃认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高等学校大学生积极心态培养长效机制,包括教育机制、环境机制和评价机制”。[18]

⒎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的路径。谢丽丽主张“(一)注重自我调节,培育健康的思维方式、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二)注重思想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三)注重模式创新,引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四)注重形成合力,构筑高校与家庭、社会培育一体化环境。(五)注重机制创新,建立大学生心态失衡监测预警机制。”[19]赵卫川探索了其有效途径,指出“1. 培养积极的心态,2. 培养忠诚的心态,3. 建立谦虚待人的态度,4. 培养感恩的心态,5. 培养同理心态。”[20]以某种方式,方法来培育,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以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走平凡路为渠道,通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21]

二、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国外对于心态问题的研究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态史学,文化学等都会关注的,并且国外学者更多是应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去从事心态问题研究。其中对于研究心态问题有代表性的有社会心理学,西方心态史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中的分支。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反应。那么,个体和群体的某些个心态问题也是对社会表象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某种反应,因此就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体和群体的心态问题当做心理问题去研究的。西方心态史学是西方将历史学知识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科学融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方法。西方心态史学有双重含意“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理论思维的含意,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2]西方心态史学对于心态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时期从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直接去研究探讨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却是将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渗透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中。从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包括了“如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权教育、现代人消费观念教育、国际和平与理解,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与素质教育等。”[23]从途径上看,“西方国家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点;以学校为中心,形成呈辐射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24]例如不仅“美国和西欧高校内严整的学生工作机构”,[25]并且往往还“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26]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心态。从方法上看,国外高校注重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来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理论教育,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环境感染熏陶教育,如调查与社会服务,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等。”[27]正是通过这些既丰富,又“隐蔽”和“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潜在地,历时弥久地养成大学生们良好的意识,态度,情感,观念,动机,兴趣等,至此培育出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关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大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思维科学,医学等学科视角去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的问题;至今国内尚无一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研究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书籍。

国内在这方面的期刊文章包括学位论文的数目并不多,查找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且对这些期刊文章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态的研究,重要期刊文献总共有七篇。在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中研究社会心态的就有五篇。从时间上看,这七篇重要期刊文献多是集中在最近的三、四年时间内发表出来的。说明近三、四年来学界对心态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从内容上看,研究最多的就是社会心态。在重要期刊文献中有五篇都是研究社会心态的,有四篇都是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有从不同时代,不同视域,不同角度进行的。并且指出了培育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途径,这些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对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和启示。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从未对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做过理论上的研究,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做了培育大学生良好心态之事。国外高校中设置课程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高校拥有系统的开展学生工作的工作机构,再者,已经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都彼此协同作用,这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手”;在国外“但社会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8],这是“看不见的手”;正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交互作用来养成和塑造大学生们的情感,兴趣,动机,意识,观念等构成心态的各个要素,去培养大学生们的良好心态。

总体来看,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大学生良好心态培育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有着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这些都为我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提供了理论研究上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6][7][9][16]翟云翔.高职高专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J].大众文化,2014(15).

[2] [10][12][20]赵卫川.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3] 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6).

[4] 廖石美.谈中职生积极心态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4(S2).

[5] [8][13][18]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6):691―694.

[11] 胡宇南,罗映光.略论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14] 谭金蓉.大学生的心态状况调查及其积极心态培养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5] 高阳,马宁.当代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1).

[17] 李俊芝.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

[19] 谢丽丽.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4).

[21] 马积德.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J].职业,2015(1).

[22] 彭卫.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23] [25][27]王志华.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2(17).

篇(3)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研究属于个体对象层次,但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一定的群体性特征。因此,心理健康范畴是介于中观与微观之间的研究。大学生有很多共同点,而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又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心理,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某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能进行教育效果的检验。

一、调查对象特点分析――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学生构成分析

(一)性别特点

在调查的500份问卷中,男生占83%。

通过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设H0:P=0.5 H0:P>0.5

Z=(0.83-0.5)/√[0.5(1-0.5)/500]=14.85

α=0.05,Z0.05=1.96 14.85>1.96 否定原假设,即可认为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统计结果表明该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性别比例差异较大,男生多于女生。

(二)生源来源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生源为75%,经过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

Z=(0.75-0.5)/√[0.5(1-0.5)/500]=11.25

Z0.05=1.96 Z> Z0.05,即可认为农村生源多于城镇生源。

(三)择校(或专业)原因分析

学生选择建筑院校或建筑专业就读的原因中,选择“家中有从事建筑行业的,能够安排工作”的占22%,选择“父母或重要亲属拥有建筑产业,日后继承家族产业的”占16%,选择“建筑业每年的用工需求量大,易于找到工作”的占54%,选择“单纯喜欢建筑类相关专业,填报志愿时未考虑其它因素”的占7%,选择“随便填报志愿” 的占1%。其中前三项选择均与日后的工作相关联。

将前三项合并为“与工作相关”,所占比例为92%,将后两项合并为“与工作选择无关”,经过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

Z=(0.92-0.5)/√[0.5(1-0.5)/500]=18.92 Z0.05=1.96 Z> Z0.05

即可认为地方建筑类高校的生源在选择学校或专业时均与工作相关。

二、心理问题分析

在调查的500名学生当中,认为自己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的有31%。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学生具有男生多、家庭收入低、考虑现实问题等特点。在该类特征影响下,其心理问题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业引起的心理问题较少。

认为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当中,只有5%与学业有关。换句话说,500名被调查者中只有8个人存在学业的困扰。

(二)情绪问题比较普遍。

500名调查者中,超过40%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情绪问题,当然其中一些并不认为这属于心理问题。然而我们知道,情绪对心情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心理也存在着间接地影响。长期的情绪激动、低落等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敏感。

大学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但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并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在众多人际关系中,又数宿舍人际关系最为重要。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中最为密切、直接的人际关系,也是最不可避免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活中,宿舍生活至少占到1/3的时空,因此也是事故最为频发的敏感地带。

(四)情感问题。

大学阶段学生性心理趋向于成熟而又远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有一定的性意识,对异性兴趣增大,情感生活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是一种浓烈的感情,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最炙热也最容易带来伤害。在大学中,因为恋爱、失恋、单恋等引起的自伤、自杀、伤人、杀人、抑郁等现象层出不穷。

(五)大学生活适应问题。

适应性问题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中,如不能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因此,这是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六)就业心理问题。

由于较高的就业率,就业引起的焦虑问题在建筑类高校中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心理问题可以被忽视。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层次较低引起的挫败感、从业流动率大引起的不安全感以及女生就业困难引起的不公平感。

(七)调查中集中体现的不健康心理。

第一、自卑心理

异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考试型学习方面,大学更强调全面综合的发展。而在地方建筑类高校中,农村生源、中低收入水平生源较多,高中阶段参加课余活动少,其它文艺、体育技能也较少,知识面不宽。当进入到五彩缤纷的大学中来,这部分生源的挫败感会增强,自卑失落的心理较为常见。

第二、冷漠心理

冷漠心理是自卑心理的延伸。冷漠即不关心,不关心源于不了解,不了解是因为不参与,不参与很大程度上由于胆怯与自卑。外表的冷漠往往是内心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用外表的冷漠来掩饰自我的自卑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坚强。

第三、孤独感受

孤独感受又与自卑心理和冷漠心理息息相关。其实很多时候,有些学生看见他人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心中无限向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学生总感觉自己被大学的世界拒之门外,主动的或被动的,必然的或偶然的。但无论原因如何,缺乏了集体生活的个人,孤独的感受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导致情绪失落的主要原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心理健康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汇。

从心理学讲座的上座率上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求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心理学本来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科,科学、神秘而又令人着迷。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猎奇心理,以趣味性为切入点,以知识性为目的,二者相融合,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教育学生的效果。

第二、健康教育的预防性与治疗性相结合。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即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要任务,预防心理问题为次要任务。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也是大学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起来总是事倍功半的原因所在。健康教育应首先做到预防为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发现问题越早,解决问题越容易,而不能当没出现危机事件时放任自流,一旦出事再积极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将预防性与治疗性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并通过研究总结不同心理问题初期的表现,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第三、教育开展的课堂性与生活性相贯通。

心理健康教育的收效绝非几次课堂教学就能实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来。只有有意识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心理学知识才算了学会了学懂了,不然再多的理论也起不到好的作用。

第四、教育者的专业性与业余性相辅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实施者主要包括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业余实施者主要包括辅导员、社会工作者、教师、党团干部、学生干部等。专业的开展方式包括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业务的开展方式主要包括其他人员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但业余的心理健康教育围绕着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因为存在了其中一种就认为另一种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第五、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相协调。

不同年级学生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学生学习的专业课是一样的,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性问题,例如对大一的学生没有必要开展过多关于就业焦虑的心理疏导。所以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是一样的,都需要规划,需要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协调。

(二)高校学生工作与高校社会工作相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校社会工作基本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所代替。虽然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有重合的部分,然而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的理念与方式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学生工作注重全面细致,面对同样的问题所采取的主要工作方法方式也可能不尽相同。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服务的主体是相同的。有效的整合学校社会工作和学生工作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以从积极构建系统预防、合理完善资源分配、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及时介入危机事件四方面入手。

(三)通过高校党团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肩负着为党输入高素质的新鲜血液的使命,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高校基层党建水平,从学生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积极融入大学,应从改变形式主义的党员发展程序、改善僵化枯燥的基层党建活动、改良作用单一的学生党建功能、改革动力不足的党建创新机制几个方面入手,拓展高校党建思路,切实提高党建水平。

(四)避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青年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尚未形成自己确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易被社会思潮所影响。例如散漫的新自由主义、功利的实用主义、虚伪的民主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虚荣的拜金主义以及猎奇的等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均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在此影响下,大学生形成了颓废型行为、功利型行为、冷漠型行为、冲动型行为和享乐型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抵御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可以从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主体地位运用现代媒介手段、了解学生个性心理,控制正确舆论导向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四、小结

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因而在心理发展中,就难免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在有些情况下,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心理发展的矛盾和冲突问题,所以在高校中才会频频出现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行为。例如大学生跳楼、马加爵碎尸、药家鑫杀人、以及在大学校园中各种各样的非主流个性张扬等现象,让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饱受争议,无数次因为各种事件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质还是反映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大学生活适应问题、就业问题等。大部分学生心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困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在地方建筑类高校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性强、抗压性好的建筑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2]乐国安.《应用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3]巴伦著,杨中芳译.《社会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陆士桢,王,《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

[5]张明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摭论》,今日科苑,2003年4月

篇(4)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 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 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 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 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 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 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同学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中的情感纠葛,或失恋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7、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8、 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他们容易受外界和暂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且难于控制,因此他们对因考试失败、交友受挫、失恋、择业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情绪体验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

    9、 择业心理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诸如: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盲目攀比心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如择业中的自卑、嫉妒、焦虑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普遍现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1、坦然面对

    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绪上出现一些困扰,或者在身体上出现某些不适就如“惊弓之鸟”,担心焦虑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实心理健康也和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

    2、别急于“自我诊断”,也别讳疾忌医。

    心理健康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复杂,切勿盲目的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而急于对号入座。弄清问题虽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成长中的困扰或矛盾”,不必杞人忧天,而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并与同学、朋友、老师或者家长沟通。

    3、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规律。

    心理问题往往是越关注便越觉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问题不放,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中,调整生活规律,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艺术院校;女大学生;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1.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克服错误的思想观点和立场。艺术院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人才的高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女大学生是艺术学院大学生的主体之一,是社会女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很大程度上是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典型反映。

艺术院校一直力推教育对象思想自由和尊重个体艺术表达,女大学生是艺术院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因此,教育者在引导、教育、施教的过程中掌握和分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思想状况、教育模式等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现如今在新媒体的交叉影响下,她们在人生价值、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行为模式,可以多重选择,这相应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下,在艺术类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确保艺术院校教育的正确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研究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提升和改善艺术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如人才培养、学习态度、成就动机、恋爱心理、创新能力、自我效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同时学者对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成长的内容也有相应的阐述。相比而言,针对艺术院校女大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从社会反馈和学术论文来看,外界对于艺术生褒贬不一,多从女大学生的问题出发探讨对其成长、成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一群体自适应、自成长的优势。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难点分析

近年兴起的正向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重点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或者赋意,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获得快乐幸福的高质量生活。因此此文的目的在于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转换看待女大学生成长的视角,将问题取向转化为资源取向,积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潜力,充分挖掘这一群体的内在成长资源,以期提高大学生受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实质内容,改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确保艺术院校发展的方向,促进女大学生乃至全体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如何准确掌握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成L中的特点(包含思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针对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探寻有效提升的方式和途径,是本文的重点。

深入挖掘艺术院校女大学生群体资源和个体优势,需要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个体、因势利导、整合资源、聚焦正能量、积极探索创新教育载体、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良性互动。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侧重以人为本,以资源为主。因此,如何加强女大学生群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融入到教育环境中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为此文研究的难点。

二、新时期艺术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

1.思想状况

因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艺术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因此大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受学校、社会大环境的交叉影响。同时大学生身处各种新媒体影响的交互环境中,其三观还未准确定性,仍处于确立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而艺术院校尤以女生居多,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思维模式、社会交往等相较其他同辈群体,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和高校教育者的密切关注。

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在“是否担任寝室、班团、学生会、社团等干部”一项中,有63%的女生在班级事务管理、学生团委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入党动机与意愿、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也明显高于男大学生,一定程度上说明女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此外,网络信息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相关问卷显示,女大学生在班团活动、网络安全等方面,也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可以说明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总体思想政治面貌良好,爱国热情比较高,积极追求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

2.生活状况

大学时期是学生脱离父母管理、进行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主要以寝室生活、班级生活、校园生活为主,是强调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重要阶段。由于家庭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大学生呈现的生活状况也有所不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都明显高于非艺术院校学生,这说明了其消费能力和水平更高。陈正权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需要结构”的理论,认为需要是有结构的,也是逐级被满足的。推而言之,女大学生的需要也是有结构的,需要的结构性决定了其消费的多样性。因此在了解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时,我们要充分看到其背后的需要。学院调查问卷显示,76%的女大学生都倾向于网络购物,认为网络购物更自由、更方便,她们也很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便利和快捷,并且乐在其中,生活质量总体呈现较高水平。

3.学习状况

从高校大环境来看,艺术类大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忽视文化理论学习,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导致两极分化严重。从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毅力方面来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艺术院校的学生因其专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偏科的问题,以问卷中的两个问题(“你是否愿意积极学习你的专业课程”“你是否愿意积极学习你的文化课程”)为例,学生的答案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75%的女大学生对专业课程表示出较高的学习兴趣,相反对于文化课程的积极性和喜爱度都略有降低,并且她们希望通过加入各种社团、专业工作室或校外实习等平台来锻炼自我与提升自我。

4.行为特点

首先,艺术院校女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上不够独立,缺乏相应的自主和自理能力,对于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其次,在社交人际方面,调查问卷显示,她们更趋向于运用微信、微博、QQ、支付宝等新媒体。这些新媒体和其产生的一系列附加功能,使得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交通工具、外卖购物、聊天交友等方面女大学生享受其带来的实惠与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因太过于依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范围,从而减少了面对面交流,在空间上丧失了人际交往的直接性。最后,法律意识比较单薄,网络安全的警惕性不高。根据调查,60%的女大学生不具备网络直观判断力和洞察力,其中13%的女生曾经遭遇过骗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

三、提升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努力优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艺术院校既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重任, 又担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艰 巨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这需要高校与社会、家庭等为之共同努力。

首先艺术院校需要深入掌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成因,了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制定符合艺术专业和女大学生特点的规章制度,以人为本,注重调研,并运用于实践。其次,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而引导艺术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人才。此外,要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尊重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群体特征,培养德艺兼备的女大学生;正确引导新媒体传播媒介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导向作用;组织和实施一系列利于艺术专业学生成长的相关活动和政策,丰富艺术类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最后,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努力消除外界对于艺术类女大学生的偏见,给予无差别对待,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与成长环境。

2.大力加强艺术院校思政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包含专业教师、政工辅导员、学生工作者等在内的一大批教育者,他们需要按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教育者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要遵循高校学生工作的普遍原则,又要注重艺术专业的个体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专业教师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者要结合艺术院校女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从“无性别差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化为女大学生视角下的模式。第一,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提供制度保障,提高物质保障。第二,学校要为辅导员队伍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多渠道、多途径组织相关学习与培训,加强辅导员各方面能力;同时从科研、管理、人才选拔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奖励和激励制度,优化外部条件以保障这一队伍快速成长。

3.着力挖掘艺术院校女大学生成长资源

第一,艺术院校应在全局上把握和营造女大学生成长的新环境,根据专业的差异性、多样化与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正确分析女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特征与变化,做到院系、专业教师、辅导员等深入挖掘女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优势和内在资源,将问题取向变为资源取向,从鼓励女大学生到她们自身主动加入到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去,进而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勉的女大学生。

第二,专业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女大学生的内在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可根据女大学生特点,结合价值观、情感、心理健康、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团班会、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活动、女生活动节等,增强活动有效性,丰富活动内容,挖掘与发现女大学生成长的新切入点。

4.主动构建女大学生自适应、自成长机制

第一,避免“贴标签”的做法。社会各界对于艺术院校女大学生褒贬不一,看法不同,存在着刻板印象和消极看法。女大学生作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需要各方尊重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利于女大学生积极成长的平台,充分发挥其成长过程中的积极资源和内在优势,并转化为其成长中的各种有利因素,避免一味地“贴标签”,形成不利于其成长的外部环境。

第二,积极关注自我需要,主动构建自适应、自成长机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六种美德:智 慧、勇气、爱、公正、自我节制和崇尚真善美的情操,其中具体包括二十四种美德。这些美德是个体难能可贵的品质,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善于发现并积极挖掘,形成健康完整的积极人格。女大学生要关注自身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需要个体将外在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主动转化为内在的激励因素,而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自我构建积极认知、丰富情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与知行结合,从而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任 俊.积极心理学[M].北京:_明出版社,2012.

[3]陈正权.汶川地震灾区文化生态建设[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家,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素质能力和高尚道德情操。而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频发的高校“师德失范”事件,昭示着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新矛盾。于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师德建设总体趋势是好的,仍有大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尚师德、值得人们尊重和爱戴的先进教师。然而,在国家转型新时期多种因索的影响,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新矛盾。1“.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核心工作。但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面临着多种利益诱惑和更多的选择,导致一些老师已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逐渐缺乏敬业精神、职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上出现备课不认真,对学生不负责,上课敷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教学过程中新知识更新不及时,照本宣科。学生工作中借考试、评奖学金、评优秀称号和申请入党收取学生费用给部分学生开绿灯等现象。从目前来看部分教师仅把“教书”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更谈不上“育人”。更有老师利用教师职业性质和职务之便在校外从事第二职业。2.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冲击下,特别是些青年教师,为了评职称及晋升职位,在科研工作上盲目于发文章,只追求文章的数量而非质量;投机申请科研项目,但不注重项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出现了弄虚作假、篡改数据、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问题。在目前的这种社会环境下,教师似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攀关系”上,从而出现“重科研,轻教学”、“串场子,找项目”等学术不端行为。3.对学生缺少关爱。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就是要时刻真心关爱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他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些新进教师特别是辅导员上岗前并没有经过专业的道德信仰和心理健康学的培训,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认知不完善。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如忧郁、恋爱和自杀等各种突况,没有很妥当的应急处理办法。其中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沟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不重视。甚至有老师与学生关系暧昧的,这些行为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等程度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

二、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青年教师的现状。随着近几年高等学校的扩招,青年教师的需求逐年增加。但高校的聘任对象一般侧重于名牌或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这些群体也只是在岗前才真正接触到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真正面对学生时却有点不知所措,照本宣科。他们甚至没有与学生交流的经验,更谈不上关爱和爱护学生。“80后”青年教师大部分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为了评定职称和晋升职务,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导致青年教师“重科研”,无心进行教学这份本职工作。2.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的师德评价机制不完善,普遍用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这些“硬件”指标来评价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忽视了师德建设、奉献精神“软件”的影响。用这些易量化的“硬件”决定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发放和科研项目申报,将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不会用心去教育和关心学生,师生关系淡漠。3.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不完善。高校的师德监督制度形同虚设,监督职能部门仅仅局限在行政部门这一单一性机构,缺乏部门之间的协同分工。监督主体消极不作为,对教师的道德失范现象采用“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行政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他们的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着高校师德的发展。奖惩制度比较空泛,往往忽略了教师的优良师德表现,对违法乱纪的事件惩罚力度不大,有学者剽窃已故知名教授40万字的论文,结果只处罚2万元,此类案件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折射出相关制度的缺失。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主要举措

1.加强教师的自身建设。首先教师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决摒弃心态浮躁、学术功利化、轻教厌教等流弊,将“敬业”精神内化为一种道德自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角色行为、义务及权利比较精确的概括。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严谨治学的理念,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课前三分钟”、“上课不玩手机”等活动上好每一节课,以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应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上给以帮助,通过“爱心妈妈”一对一帮扶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文本,师德大计大爱为本。教师要以大爱之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师另一重要角色就是科研工作者,不单单对本专业科研知识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最大水平地发挥“教”的本事和“研”的能力。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自觉遵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己不正,焉能正人”。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文明的使者、智慧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2.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80后”作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主力军,面对的是时刻充满热情、憧憬、自信、舒畅、紧张、急躁等各种自我体验的基调的“90后”。他们在文化和思想上很接近,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通过智能的方式如微信群、QQ等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更能与学生形成朋友式良好的师生关系。青年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这些都激励着他们在工作上更努力。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自己,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钻研新项目新课题、到企业中进一步深造。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知识结构新、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以及股干劲等,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古人云:规矩弃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起着监督、评价和约束的作用。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结果应通知教师本人,考核优秀的应当予以公示表彰,确定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向教师说明理由,听取教师本人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4.强化师德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广泛鲜明地宣传学习其他高校教书育人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又要注意发现培育身边的教书育人典型。学校可设立师德单项奖和综合奖,对师德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大力宣传表彰,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创新宣传方法,通过交流、交谈、现身说法等形式,使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和理念入脑入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目的。建立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通报制度和惩处机制,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者,要在教师职务评审、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优奖励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差又不改正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同业务水平低的教师一样,实行淘汰待岗或转岗调离,努力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

四、结语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基石的奠基者,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10月9日正式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师德建设,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依法施教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四有”好老师时代风采,不断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作者:王锐丽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天,徐冀宁.浅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髓与高校内在灵魂的重塑[J].江苏教育研究,2015,(06):7-9.

[2]蔡淑萍,吴盾,王标兵,等.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99-100.

[3]冉洁,付爱莉.刍议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与解决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8-29.

篇(7)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师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的活动,是一个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来健全学生成长机制的过程。它对促进高职学生内化老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有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认同、接受、内化理论,牢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在掌握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不同的形式,是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素质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堂实践教学方式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1、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具备三种素质,处理好三种关系

案例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研究、分析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

案例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校园内的事例;二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热点、焦点问题;三是来源于历史上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案例教学是一种感染与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案例教学允许学生开展激烈的辩论,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三种素质,处理好三种关系。一要具备知识素质,处理好案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和选择能力。二是要具备政治素质。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较强的洞察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政新闻观,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奋斗道路。三是要具备能力素质,处理好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案例教学要充分依靠教师对教学影响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作用,熟练驾驭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生动活泼地发展。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开辟自主思维的空间。

2、专题研讨,教师应该具备三种素质、组织好三个环节

专题研讨是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实践方法,它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定命题下,经历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提炼观点、撰写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研讨的一种实践过程。

专题研讨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学有所用,针对性强。它将理论知识直接和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尺度。二是自主学习,兴趣性强。研讨题目涉及领域广泛,具有开放性。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强,便于学生独立思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三是知行合一,实效性强。专题研讨的观点和结论是学生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实现“行”,实现理论真正“进学生头脑”,故而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单纯的课堂理论灌输所无法比拟的。专题研讨作为一种思辩与创新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具备三种素质组织好三个环节:首先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选择好专题研讨主题。教师要精通教材,有针对性地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拟定一些研讨题目。如国内时事焦点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恋爱交友、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问题。其次,要具备活动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讨,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团结合作品质、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查阅资料、组织协调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第三,要具备课堂驾驭能力,引导课堂研讨。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题研讨时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口头表达通顺、流畅,临场表现大方。

二、校园实践的方式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校园文化,教师应该具备六种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并为师生所广泛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关的内容,表现为学生的社团活动、读书小组、征文比赛、办报办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书法摄影、文明(班级、宿舍)工程、爱心工程、温暖工程、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它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关心他人、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的良好风气,营造环境管理与人格管理相得益彰、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氛围,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有道德、守纪律的品格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技能,教会学生做人。

要组织建设好校园文化,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一是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好各项活动的能力。二是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点琴棋书画的技能。三是审美素质,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四是道德素质,具有爱心,牺牲精神。五是语言表达能力。六是魅力,即教师要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号召力。

2、网络引导,教师应会扮演两个角色,具备六种素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着大学生行为和群体的存在方式,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网络对学生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害信息和错误观点的传播、各种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的共存,可能影响学生的判断力、改变他们的思想。长期沉迷于虚拟群体交往还可能导致人格障碍和信任危机,影响学生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网络虚拟形象也会导致大学生角色错位,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化,不利于健康成长。

政治课教师要利用好网络这个阵地,就要扮演网络信息员、网络评论员的双重角色:一是及时了解、掌握网络舆论动态,发现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做好宣传工作。二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三是通过与学生网上沟通,交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四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五是收集、整理、分析网络舆论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网络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是一项政策性、挑战性很强的工作,胜任这种工作需要较高的素质要求:一是要勤奋、敬业。二是要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三是要求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四是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五要具备一定文字表达能力。六是要求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语言特点与规律。

三、社会实践的方式及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

1、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应该树立一个新观念、具备三个意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的方式主要有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公益活动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活动,第一,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接触、体验、融入社会,在实践中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直观、更亲切、更深刻的体会,进一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考察,了解和体验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社会实践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落实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赋予政治课新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第一,教师要落实开放意识,认识到政治课的非封闭性,把政治课融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让理论与实际结合,用鲜活的社会现实,诠释政治理论的可信度;第二,教师要落实参与意识,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让学生被社会假象迷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得到本质的认识。第三,教师要落实创新意识。要利用好社会这个舞台,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潜能,创造性地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实践途径、方法、规律,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力求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2、建立教育基地,教师必须具备两个素质

利用本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认知与感受的实践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基地是“活”的思想政治课实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依托,是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德育教育基地的材料内容真实可信,形式直观生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育教学视角、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达到寓教于乐,得到“知行统一”。其教学效果是校内“第一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

建立德育基地,要求政治课教师具备较强的选择判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遗址、旧居、陵园、风景名胜,法院监狱都是德育基地的选项,教师必须找到基地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充分考虑参观时间、经费的局限性,作出明智的选择与判断。一旦确立了基地目标,教师还要凭借交往能力,调动社会关系、发挥口才,与基地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取得基地的配合与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有力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素质,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王梅平、姜彦飞,《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6)

②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③李晓蓉,《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师基本素质及其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