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

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3: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顶岗实习 指导教师 学生 过程监控 考核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检验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一、具体流程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整班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必须派 1名带队教师,班级辅导员应优先考虑作为带队教师。学生较分散的顶岗实习必须给每个学生指定指导教师。

顶岗实习必须保证实习质量,保证实习时间和效果,保证师生实习安全。实习前学生必须签订统一制定的实习协议书(一式三份),实习单位、学生各执一份,一份交系部统一保存,统一办理城镇医疗保险。同一实习单位,有三人及以上实习学生的应成立实习小组,设实习小组长,由热心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对实习学生进行严格考勤。学生请假首先须经实习指导老师同意、实习单位批准。

组织程序。学院的顶岗实习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一类是经过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到相关企业进行的预就业顶岗实习。无论那种类型,学生顶岗实习分为准备、实施、总结等三个阶段,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完整的顶岗实习过程,其具体运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二、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职责

1.校内指导教师职责

根据顶岗实习计划,指导老师必须编制实习任务指导规划,指导学生填写顶岗实训日记,做好顶岗实结;负责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定期或带队到实习企业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除一定的现场指导外,可通过电话、E-mail、QQ等多种方式,每周及时与学生(或企业指导教师)进行跟踪联系;对学生的实训日记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指导与检查,并签名。收齐实训日记、实结、顶岗实习鉴定表、实习考核成绩、协助系部办理兼职教师聘任工作。

2.企业指导教师职责

企业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职业能力培训指导等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的实习计划,分配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安全教育等工作。

3.顶岗实习学生的职责

⑴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业的各级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和学院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⑵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⑶学生到生产单位顶岗工作,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实践教师指导下,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维护办法,熟悉生产工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养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择业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收集生产单位有关管理、生产、经营方面的规章制度,收集实习岗位的职责、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技术工艺参数、设备性能参数、事故报告等资料;要及时记录实习内容和收获;有毕业作业任务的同学要按指导教师规定的进程要求完成。

⑷按照学校规定认真写好顶岗实训日记和顶岗实结(成果),《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⑸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按学院要求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签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和《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书》。凡未按学院要求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和未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而擅自离校的,在外发生的一切责任事故由学生本人承担。未办理任何手续擅自离校的,按学院《学生管理规定》作旷课论处,并给予相应的学籍处理和纪律处分。

⑹在外顶岗实习学生应主动与系部、实习指导老师和班级辅导员保持联系。若因学生个人原因联系不上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学生个人方面的损失由学生本人承担。

三、实习单位的职责

1.实习生到实习单位报到时,请帮助安排有关人员接待,并妥善安排好实习生的生活问题。

2.实习生到实习单位报到时,会递交一份《顶岗实习协议书》(一式三份)给贵单位,请实习单位签章后留底一份,两份由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带回学校。

3.请实习单位根据《顶岗实习协议书》及《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确定的实习内容和要求,在实习单位兼职实习指导师傅的指导下安排实习生顶岗实习。

4.请实习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为实习生安排好实习岗位,并为每位实习生指定一名车间指导师傅(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指导师傅的指派可根据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一位实习生指定一位指导师傅,也可以是2~3位实习生指定一位师傅,但一位师傅指导的实习生尽可能不要超过3位,实习生岗位变动如果需要请给予更换指导师傅。

5.在实习过程中还请单位实习指导师傅根据我院下发的《顶岗实习教学日志》填写相关的指导实习内容,该《顶岗实习教学日志》每周由实习生转交给指导师傅填写(每周填写二份)。

6.顶岗实习期间的前两个月为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这阶段中根据专业实习内容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因此请实习单位在这一阶段中尽可能将实习生安排在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上,以便实习生能按期完成他们的毕业作业任务。专业实习完成后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需要重新安排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岗位。

7.在专业实习结束和顶岗实习结束时,请实习单位指导师傅填写《专业实习鉴定表》和《顶岗实习鉴定表》并加盖单位公章,由实习生寄回系部,以便对实习生评定实习成绩。

8.系部在实习期内将分期分批指派系部指导教师前住实习单位检查指导实习工作,请实习单位在方便的情况下,给予提供工作上的接待和支持。

四、顶岗实习前的准备

1.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各教研室应在实习前两周将编制好的顶岗实习计划,并填写《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安排表》(表一),经系主任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

2.签订实习协议。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内容应包括双方权利、义务、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法律责任等,具体协议文本内容由各系(部)、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并报教务处备案。

3.由系(部)督促实习学生办理实习期内的意外伤害保险,督促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按规定落实各项劳动保护措施。

4.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表二),对顶岗实习的时间、任务、提交成果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顶岗实习任务书》一式三份,学生、现场指导教师、系部各一份。

5.顶岗实习前,系(部)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的内容和任务,宣布实习纪律,分发实习教学资料。

五、顶岗实习的过程监控

1.学生按有关规定办完离校手续后,携带顶岗实习任务书、实训日记、实习鉴定表到岗实习。实习期间系部指派专业教师不定期进行巡查,巡查记录作为实习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依据之一。

2.由系(部)委派实习带队教师或专业指导教师,由企业指派实习指导人员共同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3.实习学生接受企业与学院的双重管理。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要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定期组织研讨、开设讲座、交流经验、上专业课等。带队教师及现场指导教师应填写《顶岗实习教学日志》,远程指导教师应填写《顶岗实习联系记录本》,实习学生要填写顶岗《实训日记》。系(部)要指定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一般应为毕业作业指导教师),分管一定数量的学生,责任到人,定期以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交流等形式,及时与学生及实习单位或家长沟通联系,进行思想教育与技术指导,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沟通的频数每月不少于3次。

4.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实习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或通过电话对分散的顶岗实习状况进行调查,填写《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巡查记录表》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留下相关记录,将此项工作纳入对相关人员的年度考核。

5.顶岗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填写《实习鉴定表》,客观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其能力水平、顶岗实习成果给出评价意见,并交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由毕业生本人或学院指导教师带回。

6.未完成毕业作业或毕业综合训练的实习生须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指导老师下达的与实习岗位紧密结合的毕业实践课题,顶岗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答辩。

六、顶岗实习成绩评定

顶岗实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实结成绩组成:

1.平时成绩占70%,由现场指导教师在《实习鉴定表》上按考核内容打分。

2.实结成绩占30%,由校内指导教师评阅学生实结、实习成果后打分。

3.校内指导教师汇总两部分成绩,并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给出总成绩。学生顶岗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规定学分,将延期毕业。

4.顶岗实成绩由系部汇总,签署意见并盖章认可后交教务处审核。

七、结束语

篇(2)

学校应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突破原有的班级管理体系,在学生实习相对集中的地点设立顶岗实习学生驻点工作站。每个驻点工作站根据覆盖的面和管理顶岗实习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1-2名“驻站式”辅导员作为管理核心,构建“一核五线”教育管理体系(见图1)。“驻站式”辅导员的选派可以与教师的一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课教师或专职辅导员。在充分发挥“驻站式”辅导员核心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企业职业导师、学生骨干、学生家长的作用,形成五组互补式的教育管理线条。第一,通过班主任突出个性化指导。班主任在顶岗实习前可以通过举行座谈会、主题班会、模拟职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实习安全、就业观、职业观教育,尤其是对重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实习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QQ群、微信等与学生保持联系,并把了解到的情况通报给“驻站式”辅导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第二,通过专业教师做好专业指导。学校要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专业指导教师要了解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基本情况,依据实习方案和实纲内容,实施顶岗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报告。“驻站式”辅导员也可以把了解到的学生在专业中遇到的难题及时通报给专业教师,增加巡回指导的次数,增强实习效果。第三,通过企业导师加强职业指导。学校应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把企业导师制作为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驻站式”辅导员应当依托企业导师作为校企合作育人的联系纽带,快速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第四,通过学生骨干树立榜样引导。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自我管理,根据这个特点,“驻站式”辅导员应当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优秀实习团队、优秀实习生的评比活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解决实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制定个人奋斗目标,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第五,通过学生家长强化亲情引导。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有义务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驻站式”辅导员应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发挥家长的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子女的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中来,建立汇报机制和家庭约束机制,要求学生定期将顶岗实习的情况向家长汇报,以便家长及时掌握情况,发挥家庭的自教育、自约束功能[2]。

二、“驻站式”辅导员在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在顶岗实习教育管理体系中,“驻站式”辅导员起着核心的作用,不同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角色。第一,学生实习安全的督查员。引发顶岗实习意外伤害的原因不外乎是,学生专业能力欠缺引起的操作失误;企业机械设备、建筑设施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学生心理或生活问题未能及时沟通解决;学校或实习管理不善等[3]。“驻站式”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安全督查工作,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实习安全,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实习期间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学生综合信息的搜集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涉及教育管理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驻站式”辅导员应当尽可能地深入现场,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员。顶岗实习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又是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驻站式”辅导员要注重加强学生思想疏导工作,及时与企业沟通学生的想法,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的本质转变。“驻站式”辅导员要做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育指导老师、生活指导老师和心理指导老师。第四,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和考核,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和考核,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驻站式”辅导员作为学校派驻学生实习现场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应当积极参与所负责学生的实习考核,提升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尽快转换角色的速度和成效。第五,校企合作育人的联络员。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体现。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一线具体工作岗位上实现“从做中学”的目标。“驻站式”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直接与企业打交道,要及时与企业导师沟通,熟悉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建议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三、“驻站式”辅导员的工作切入点

篇(3)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更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因此,各中职院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成为很多中职院校办学理念,顶岗实习已作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备环节。对于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讲,学生到酒店进行顶岗实习,不但能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增强专业特长,更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并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酒店来说,顶岗实习为酒店提供了固定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在酒店劳动力市场极度匮乏的当下,酒店若能通过顶岗实习物色到优秀的实习生资源并持续有效地进行培养,将会给酒店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于学校来说,酒店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专业教学环境,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场景不真实等诸多问题。

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方式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学校选择几家有长期合作意向的酒店作为校企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统一安排学生进入酒店顶岗实习。本人所任教的学校也从2009年开始和当地或是邻近地区的酒店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按照教学计划并配合酒店的安排,每年都有派酒店专业学生去合作酒店实习。作为指导老师全程参与过实习活动,通过本人实践及调研,目前顶岗实习存在一些不够完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酒店、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还没有显现。

1.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不稳定性

学生进入酒店实习,酒店将学生完全视为普通员工进行管理,一般经过一星期甚至更短时间的培训,就开始按照正式员工工作量排班上岗。对于初次接触工作的实习生来说,酒店的工作量太大,工作任务繁重,加上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晚上下班时间不固定等),对于这些长期处在学校生活规律的学生来说,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上会有疲劳感。长此以往,学生内心会产生抱怨和不满,导致工作失误增多,工作兴趣减退,甚至出现旷工、离职现象。

2.学生的态度认识不到位,综合素质差,尤其是人际沟通和抗挫折能力

90后学生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弱,在实习工作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回避。实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进入酒店实习后,要面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较大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既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又要处理相对陌生的人际关系。例如,曾经有学生因为受不了领班对她的说话方式要求辞职。还有学生因为在温泉部的前厅工作收了假钞,害怕要负责任,于是也提出辞职。实习学生不能迅速地转换角色,总是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缺少“企业人”意识,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3.实习学生顶岗期校外综合管理难度大,尤其是人身安全保障

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到酒店后个人的自由空间度比较大。酒店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倒班,晚上或是凌晨下班后学生外出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4.酒店实习同工不同酬,学生存在不满情绪

学生去酒店实习,所从事的工作和劳动量与正式员工并无差异,而实习生待遇与正式员工之间却相差很多。部门内排班也不合理,实习生工资有时按小时计算,而旺季或者繁忙时段基本都是实习生上班。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存在,让学生感觉受到身份歧视,认为酒店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心理上失去平衡,导致学生丧失工作积极性,对酒店产生了不满情绪甚至仇视心理,更不会为酒店的长远利益着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实习会投机取巧,应付工作,没有了职业责任感,从而影响到酒店服务质量。

三、对顶岗实习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特点,家长的态度

首先,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均在18岁以下,他们基本上是因为没有机会上高中所以来到中职学习。文化知识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对自己没有自信,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更谈不上职业目标定位和职业长远规划。

其次,家长观念的影响及家长对学生实习的态度也导致了以上问题的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对酒店行业有误解,选择酒店这个专业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心底里也不愿意让孩子去酒店工作。因此,当学生们在实习时遇到困难或是向家长哭诉时,个别家长同意让孩子中断实习工作,这从某方面也导致了酒店专业学生实习的不稳定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脱节。职业教育应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我们学校现在的做法是餐厅或客房的实操课的标准是按照竞赛的标准,和酒店实际工作中的方法和标准有差异,因此导致酒店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培训能够上岗的实习生。这也直接影响了酒店对学生的评价,同时造成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受挫。

第二,学校的信息系统滞后。有一些学校已经在校内建立了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参加实习的学生每天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按要求输入到系统中,企业也要定时在系统中评价实习生的工作情况。有了这个系统,在校老师和合作的企业都能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

第三,学校各科室合作意识不强,要共同建立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其实学生外出实习的管理并不是招生就业科、教务科和班主任的事情。一批学生外出企业实践,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学生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企业评价自然高,其实就是广告效应。

第四,现有的实习生评价制度并不科学。现在的做法是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都需要提交实习报告,但评价者仅仅是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实习评价的过程应多元化,可以让学生自评、宿舍同学评价、所属部门的领班评价、经理评价等等,这样的评价就不会流于形式,而是一份真实的实习成绩单。

3.合作酒店方的原因

第一,酒店过分关注企业效益,不重视对实习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生在酒店中一般都是从事一些一线员工的工作,例如中西餐餐厅的服务员、温泉或客房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都是一些简单重复机械性的劳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工作感到厌倦,没有积极性。

第二,合作酒店内部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也会影响实习生的态度。融洽和谐且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更易融入企业。据调查,LG公司的“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理念,让参与实习的学生很快地和企业员工融合在一起。

第三,酒店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影响了实习生的就业观。酒店行业流动率大,一线服务人员的工资较低,学生觉得在该行业工作没有“钱”途。

4.政府的相关制度和管理规程

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自从国家政策减免农村中职学费、收支权归地方财政后,办学条件的改善仅靠财政补助更是杯水车薪。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学校的实训设备得不到更新,实操的工具匮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进而学生的实操能力得不到提升。实习后,合作酒店对学生的评价也不高。

四、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改进措施

1.学校方面的改进措施

(1)用制度和协议来规范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在实习中的责任和义务。我校现行的做法是在去实习前都会让学生签订顶岗实习的协议书,明确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实习期间因为学生个人原因中途退出,一律拿不到毕业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实习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减少实习过程中的流动性。同时,学生在酒店内实习也必须遵守《实习管理条例》,如有违反该条例造成的安全事故等,后果自负。

(2)学校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系统中登记注册,只要输入该学生的身份证号,就可以查看到该学生的个人信息、在校每学期的成绩情况和奖惩情况,以及顶岗实习期间在哪家企业工作、工作表现如何、最后就业情况。实习学生每天需要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收获按时间要求录入到系统中,企业也在系统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及时评价。这样的管理系统能让企业及时了解该学生的背景情况,在校老师又能及时查看学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情况。但这一系统,我们学校仍在设计当中,还未使用。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让酒店方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改革中。我校现在开展的与酒店的校企合作并不深入,只是解决酒店旺季的“用工荒”。学校和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或者定期开展校企合作论坛,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可根据合作酒店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请酒店方面的工作人员一起合编教学计划甚至是校内教材,还可以将酒店内的师傅请到课堂中来。学校开展的校内竞赛,还可以与酒店方一起合作举办。这样,学校的资源更丰富,酒店方也能进一步地挖掘后备人才。

(4)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需要任职资格,第一与该专业相关,取得相关的技能证书;第二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第三在职业指导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让实习指导老师觉得能带学生去企业实践,是学校给老师去企业培训的一个机会,而不是我校现在的状况(实习指导老师都是抓壮丁)。

(5)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课应真正发挥作用,做好实习前、实习中及实习结束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实习前宣传企业文化,说明实习的必要性并布置学习任务;实习中可以去企业开展一些关于人际沟通、传奇服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员工等课程;实习结束后开展实习评价工作,并和学生分享正确的择业观。

2.酒店方面的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制度,突出实习生的“学习”特征,不是“廉价的劳动力”。要给予他们完善的培训制度,这样既能促进实习生个体的发展,又能增强实习生的稳定性,为酒店储备专业人才。

(2)参照行业标准,建立合理的实习生薪酬体系。薪酬向来都是敏感且重要的问题。酒店应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实习生成长发展的薪酬制度。制定实习生的薪酬标准和激励体制,在充分调动实习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将优秀的实习生人才留在自己企业,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3.学生主体方面――准确定位,摆正心态,树立“企业人”意识

学生应树立全局观,克服自私狭隘的心理,摆正实习心态,尽量融入到实习酒店的氛围中。要珍惜实习机会,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及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实习过程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要把所有的经历都当作一笔财富,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职业兴趣,提升服务意识。

篇(4)

我校历来注重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食品专业根据食品企业的生产季节性制定教学计划,一般安排大二学生经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企业生产旺季及时安排学生雨润集团内江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汇源果汁万州公司等大中型食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近年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实际,分析总结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各个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思路与方式。

一、顶岗实习的主要教学效果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为食品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加工行业的窗口,一次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的机会,一个磨练意志力的战场。参与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过程实现了思想、意识、能力诸多方面的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岗位意识

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自觉地将自己由大学生角色转为企业员工,将每天的学习生活方式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每个学生都从基层岗位做起,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们自觉遵守工厂各项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岗位安排,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普通员工一致按时上下班,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员工双重教育下,在两种育人环境的熏陶下,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由“孩子”、“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通过体验职业岗位、体会责任意识,学生大多能做到改变角色、适应岗位、转变观念的需要。

2.融入企业精神,磨练坚韧意志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亲历着企业文化的熏陶,体验着融入企业精神。食品行业第一线的工作岗位比较艰苦,这正是学生磨练意志的好场所。顶岗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穿上工装和胶靴,完成着重复着单调的手工操作;克服了因“三班倒”打破的常规作息时间带来的生理不适;不少学生在生病期间,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仍然带病坚持在工作岗位。能够坚持岗位责任的原因则在于企业精神的激励,他们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份子,把个人的岗位责任融入到了整个企业的利益之中。

3.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虽然做的是比较具体、简单的操作,但他们与招聘的普通工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也通过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和岗前新员工培训,从企业的现实中看到了自己将来基本定位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性、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以自己专业知识的眼光观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不同岗位学生感受和体会不同,学生们通过工余之间互相交流,与带队老师及企业领导探讨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心态和敏锐的职业素质,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和技能。

4.接触现实社会,提高沟通能力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接触的都是企业的领导和职工,通过经常接触、交流,增长、丰富了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提高了交际、沟通能力。由于实习工厂大多处于城乡郊区,工厂生活娱乐条件较差,离城区较远,但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彼此增加了深厚的同学情谊。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组织实习生与企业职工的联谊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实习生活;不少学生与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结下了难舍的友情。

5.增强学习动力,强化求知愿望

进入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之后,许多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专业技术,能力欠缺,知识不足,让她们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当看到农民工在工厂只能做粗活、累活、脏活,工资待遇低下,还经常受气,部分学生从这些民工中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身影,深刻感受了挣钱的艰辛,也认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看着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主管、经理,能用流利的外语接待外国客人,能顺利的处理好复杂的业务事项。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很强的工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她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才有自己一席之地。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食品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不少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在校学习了基础理论、专业综合知识后,对食品企业一般都憧憬着美好的期望,他们希望到食品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被分配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并非是他们原来想象中的情况。面对包装、称量、贴标等单一岗位,认为这些岗位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的价值,浪费了学习时间。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极个别的甚至擅自回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单一性,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不完全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以效益为目标,效益以质量为保障。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因此,企业需要能顶岗的学生,而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差距。我们在某果汁厂顶岗实习时,企业对于我校学生寄予厚望,许多全新进口设备都由外国技术员带领学生安装调试。当学生们掌握了基本操作,外国技术人员撤走以后,生产期间部分机器出现了故障,我们的学生却无法排除,其结果是影响了工厂正常的生产。现实让学生看到了自己能力的差距。认识到现代企业员工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也要有一定外语水平,起码能读懂专业说明书。

3.企业的生产需求与学校教学进程的矛盾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大二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2-3个月,然后回校继续学习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产岗位的锻炼和体会,明确学习目的,增添更强的学习动力,成为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企业接受实习生的目的,一是可以借助学校的实习生力量,解决企业生产旺季中季节性用工的突出矛盾;二是在顶岗实习期间,从中选拔人才,并希望留下他们。但这批学生因需回校完成学业不能继续留在企业,如果等到学生毕业后企业再招回很可能因学生重新择业而丢失这批满意的“苗子”,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是校企双方目前较突出的问题。

4.企业效益追求与实习生基本权益保障的矛盾

学生实习期间一般是企业最忙的生产季节,部分工厂人员超负荷运行,从效益出发,企业一般都尽量减少后勤方面的投入;住宿条件较差,生活设施缺乏,业余生活单调,后勤条件难以满足众多实习生的需求。特别是新建工厂,企业领导主要精力倾向生产设施建设完善方面,更加容易忽略员工后勤条件的创造,学生们下班后生活用水保障不力,工厂没有医务室,生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治,学生正常生活比较困难,影响了实习效果。

三、完善工学结合机制探讨

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直是高职教育努力追求的办学理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校企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共同分配实习任务、共同履行管理职责。整合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实现“联合培养”机制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

1.关于顶岗实习的主体和主导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需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是顶岗实习教学的实施者,学校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是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的要求,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实习单位,落实顶岗实习岗位,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并尽可能按照专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要求进行交叉换岗、轮流顶岗。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的提高专业水平。

2.关于完善顶岗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

学校要与企业、学生签订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并编制学生顶岗实习手册。要认真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动员,严格实习纪律,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习期间,学校要安排教师带队,加强实习管理,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系部可派领导对实习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检查内容记录。要建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在成绩评价中要将实习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内容,以及实习过程中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技术改革和创新成果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

3.关于规范管理和安全保障

学校要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结合行业企业要求安排顶岗实习,要将顶岗实习作为必修的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结合;要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既有学习任务,又有生产任务,力求做到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就业三者的有机结合。顶岗实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原则上不得安排一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篇(5)

[关键词]心理需要 主观能动性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39-02

一、需要层次理论的涵义

在西方心理学界中,有很多关于需要的理论。其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个需要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把人的需要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后面较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前面比它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但是这种次序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会优先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是说,也可以因某一种需要占支配或优势地位而忽略其他层次的需要。所以,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要满足需要,激发动机、启发觉悟,使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奋斗。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实习过程中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但为高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我们了解并探询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特征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心理需要与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动机由需要而引起。也就是说,需要构成动机,动机支配行为。主观能动性所表现出来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达其目的、实施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般受心理因素的制约,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来引导其行为变化,可以说,对需要的研究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社会、心理、精神的需要才是决定人主观能动性是否有效发挥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寻找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

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学生中大多数在实习单位中首先关注的主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简单的衣、食、住、行和工作环境的和谐。学生可能并不奢求在实习单位实现自己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及尊敬需要,对自我实现的需要也觉得遥不可及。因此,也就对实习单位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实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很难被调动,学生们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实习任务,写出实习报告,获得学校给出的实习成绩。如何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实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建立顶岗实习的责任感呢?从需要层次理论推析,未满足的需要将支配意识并调动机体去获得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要有效调动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应考虑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很难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和实习单位想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实习水平和效果。

三、利用心理需要理论,充分发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生理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种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包括饮食、性、排泄和睡眠。[2]生理需要如果不能有起码的满足,它就会妨碍人的活动,阻碍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满足生理需要,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主要包括向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工资、住宿条件和良好的实习工作环境等。教师对学生做好实习指导,遵循学生身体生理规律,把握好实习进度,合理有序地安排实习内容,让学生在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下实习。

(二)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和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需要,在满足学生安全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实习兴趣,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学校在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要让学生对实习的环境有所熟悉,如在实验课中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熟悉实验设备,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有一个熟悉的、可预料的环境,不至于让学生感到陌生。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才会有安全感。其次,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实习单位应该加强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定、良好的实习氛围,使学生在实习中不会受到污染、噪音、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威胁。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尽量消除学生初期进入实习状态由于承担工作而产生的焦虑和担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表现,发掘自身的潜能。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个层次的需要也称为社交的需要。在实习中,为了达到满足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首先,在学校时应经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或专业兴趣小组,开展多项文体活动或专业技能大赛,竭力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这样就会更好地激发专业学习热情,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其次,进入顶岗实习单位后,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学生,企业可以组织多种团体活动,如实习生联谊会、节日舞会等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和单位老员工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缩短实习的心理适应期。这样,在充满爱的情境中,大家彼此关心、尊敬和信任,相互接纳,就更加会激发起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尊重自己,与此相应的是自信、独立、成就等情感;另一方面是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对别人的轻视和欺辱不能接受,希望得到认可。当代高职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特征,尊重需要的满足会激发人奋力进取,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满足影响颇大。在学校里,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实习中把工作干好。其次,通过鼓励学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团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自尊。在企业中,学生会把在学校时的经验带入工作,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在学生完成活动或任务后及时给予适当奖励和表扬,例如设置“优秀实习生”等荣誉称号,给表现出色的学生正强化。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因体验到成功而特别激昂,不仅调动了顶岗实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用人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其他的学生也会以朋辈同学为榜样而努力实习工作。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3]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人都有,当我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时,会产生高峰体验。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老师和企业可以联合设计更多的活动,既能够深化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专业竞赛和工作方法上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有演讲才能的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竞争不仅表现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果,而且还表现了学生自身的意志力和协调力,比如专业技能上的竞赛、实习工作方法上的竞赛、表达能力上的竞赛、服务技巧上的竞赛等纳入考核评价,不把实习报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指标。让学生朝着更有效、更全面的标准而奋斗。同时组织相关培训,表彰实习先进个人,树立学习标兵,让学生的个人价值得以充分表现和展示。潜能发挥,完成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地对待实习。

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引导行为,人的需要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已经被满足,它就不再是有效因素,当需要未被满足时它才会起积极作用,影响人的行为。所以,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清楚了解什么是学生目前主要追求的需要,使之尽量能够结合实际得到实现,并且不会危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不断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常需要,在学生的动机与顶岗实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环姣.略论高职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篇(6)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应巩固所学知识,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进一步熟练掌握相关岗位操作技能,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并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应全方位了解社会行业,并达到企业对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基本要求,实现就业零适应期,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学生择业创造条件。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1。时间安排: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的第1-16周(3月1日——6月20日)进行:

(第1至12周(3月1日——5月23日)为第一阶段,学生深入企业,单位,了解企业概况,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的流程和方法等。其中学生应于3月12日前将实习附件1交于实习指导教师。

(第13至第16周(5月24日——6月20日)为第二阶段,学生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实习体会,撰写实习报告(具体实习报告要求单独下发)。

(5月16日,6月20日两次返校,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实习鉴定,同时检查学生的就业落实情况。

5月16日返校安排第一批毕业实习鉴定,在返校前一周(5月7日前)与指导教师和丁昌勇老师联系确认是否允许返校,指导教师负责实习资料的审核,丁昌勇老师负责出具答辩条;

6月20日返校,安排5月16日没有返校的同学和5月16日返校但没有通过毕业鉴定的学生进行毕业鉴定,在返校前一周与指导教师和丁昌勇老师联系确认是否允许返校。

经过以上两次机会都没有通过毕业鉴定的学生当年不得毕业,等参加2011届毕业生的毕业鉴定合格后再发毕业证。

第二次毕业鉴定的时间若发生变化,会由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联系通知。毕业典礼时间另行通知。

2,地点安排:

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个人联系,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习期间,由实习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学生的实习事宜,解答实习过程及实习报告中的有关问题。

3,人员分组

具体分组见后面附表。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

1,学生的实习活动均应在实习单位有关部门和财会部门的领导下进行,请财会部门的有关人员根据实习要求组织一些必要的讲解与介绍,并且具体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学生应深入企业各个职能科室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整体概况(包括企业类型,规模大小,经营范围,生产流程,财务状况等),重点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方法和纳税流程,税收筹划方法,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纳税申报等)和财务管理工作,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具体实习内容见实习任务书)。

2,每个人都要求作好实习计划具体活动日程安排,按计划进行实习,作好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及时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基本情况,收获,体会,感想等),连同实习日记资料等上交指导教师查看,作为考核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

3,要求学生每周与指导老师联系至少一次,及时汇报实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四,实习纪律与安全保障

外出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毕业实习的规章制度,按毕业实习时间与任务要求进行实习。

1,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尽职尽责,切实指导好,带好,管理好毕业生,确保毕业毕业实习任务的完成。

2,毕业生毕业实习,表明毕业生既是一名学生,又是实习单位顶岗的一名员工,因此,实习生应遵守双重身份的纪律。具体要求如下:

(1)毕业实习是学院正常的教学环节,成绩不合格属未完成规定学业。

(2)在实习期间,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实习生和文明礼貌的员工;

(3)认真做好岗位的本职工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毕业实习的实践中努力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任务;

(4)实习期间要遵守实习单位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服从领导,听从分配,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5)实习学生应牢记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不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造成的事故,实习学生本人要负全责;对工作不负责造成的损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6)作好实习计划具体活动日程安排,按计划进行实习,作好实习日记;

(7)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意外,因违纪外出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事故者,责任自负,并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8)遵守财经纪律,妥善使用资料,注意资料的保密性,未经实习单位允许,不得将有关资料公开引用和外传。

3,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重大问题,学生应向学院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及时报告,指导教师要及时向学院和实习单位双方负责人报告。

4,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认真填写《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实习联系函回执》;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其毕业实习期间的表现等情况,填写《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企业鉴定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学院鉴定表》中相应栏目,与实习日记一起上交指导教师;学生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基本情况,收获,体会,感想等),并填写好封皮,一起上交指导教师查看,作为考核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

五,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教师应会同实习单位,结合前期阶段性实训评定结果,对学生整个实训过程的成绩进行评定。评定成绩从思想,业务两个方面综合考核,实行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准补考。

考核依据:实习日记15%

实习单位鉴定70%

实习报告15%

六,实习材料上交时间

篇(7)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是高尔夫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践基地是实习与实训工作的重要载体,高职培养目标是造就面向高尔夫行业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与服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了更好的充分满足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为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就业的需要,必须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1 国际合作,股份制基地

学院与韩国酷伦株式会社联合办学,引外资金1.2亿元人民币,学院以二千亩土地入股,建成18洞球场作为实践基地,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铁岭龙山国际高尔夫培训俱乐部,学院院长任俱乐部副董事长,董事长任高尔夫学院名誉院长,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的需要。

1.1 经营模式:企业全额投资,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合同期限50年,50年后企业被学院无偿收回。

1.2 利益分配:球会经营利润的10%给学院,高尔夫学院学生学费的三分之一给球会。球会要完全满足高尔夫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1.3 双方责任

1.3.1 企业责任:资源共享,企业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岗位满足学生实践要求,为学院免费提供实践场地、设备、耗材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参加实践学生一定的报酬、免费就餐等,优先录用毕业生就业,配合学院完成大型活动的比赛、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活动。

1.3.2 学院责任:全力配合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技术指导,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任职,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期组织学生到期顶岗实践,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有大型活动学院如大型比赛时学院派出学生和教师参与服务、赛事组织及裁判工作。

1.4 实践过程管理

1.4.1 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专业教师与龙山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实践计划包括: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各实践环节、课题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践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学院设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实践,学院通过与俱乐部的深度融合,创建了“前校后企、工学一体”――“教学、实训与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4.2 学院和企业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学院与企业协商一致,由企业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践工作,安排思想素质好、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学院和企业共同加强学生实践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安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4.3 学生到企业实践前,学院、企业、学生应签订三方企业实践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顶岗实习协议详细规定了:安全措施;实习报酬;工伤保险;实习终止条件;学院和实习单位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1.4.4 建立学院、实践企业和学生家长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学院向家长通报学生顶岗实践情况。学院与实践企业共同做好顶岗实践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

1.4.5 实践指导教师建立实习日志,定期检查顶岗实习情况,及时处理顶岗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1.5 实践基地效果

1.5.1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培养出国家级高尔夫裁判员18名、初级裁判员390名、有1165人获得球童资格证书。获省级以上大赛冠军35人次、亚军28人次,就业率98%以上。

1.5.2 容量增大、效率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年实训24000人次,完成实训实习人学时42000学时,社会培训3100人次。参加十二届全运会等大型赛事服务1280人次。

1.5.3 功能拓展、服务社会: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球童职业能力考核培训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再就业培训基地、中高协裁判员培训考核基地、国家大学生高尔夫训练基地、山东南山集团、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大连红旗谷高尔夫俱乐部、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长春净月潭高尔夫俱乐部员工培训基地。

2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坐落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东部景区内,占地3000亩,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有36洞球场: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就业空间,满足学生综合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需求,学院与金石俱乐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年承担学院50人的实践任务,取得了校企双方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2.1 校企提前安排下一年度的实践计划,企业提前预留学生实践岗位,提前做好计划,学院根据企业预留的实践岗位,结合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践锻炼。

2.2 学院与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企业指派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企业选派运作总监亲自担任指导教师。

2.3 学院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每年寒暑假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如:高尔夫球童服务方法技巧、高尔夫规则、高尔夫礼仪、球童服务心理、高尔夫竞赛组织、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

2.4 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球会总经理,定期和高尔夫学院院长沟通联络,每年进行互访交流沟通。每年12月球会总经理带领球会中层领导来学院访问交流,学院每年暑假院长带领专业教师到球会考察交流。

2.5 合作效果:至2013年至今该俱乐部共接受实践学生200多人,完成顶岗实践3200学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订单培养基地

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盐厂新村,是一座总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国际标准的27洞山地球场,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为了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借助企业力量办学,拓展学生就业空间,2009年高尔夫学院与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签订了 “订单培养” 33人的联合办学协议,并冠名“湾山班”,共同建设“湾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学院和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共同从入学新生中选拔符合要求的33名学生作为“湾山班”学员,同时成为俱乐部的预备员工。

3.2 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学院和俱乐部做到“五共”,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教师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验收标准。

3.3 要有核心的培训环节,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健全。能力素质、人品素质、职业素质要与学校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提供教学模拟情景课程,在实践中植入企业精神,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适应工作。

3.4 学院教师与俱乐部管理人员相互兼职,并由俱乐部高管对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并验收。

3.5 “湾山班”这种培养方式的实行,实现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实现了以就业为目标,以为企业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准确定位。

4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些体会

通过多年的实践基地探索,高尔夫学院建立的“一个核心基地与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所有资金投入均由企业承担,国家和学院不用投入资金,而且高尔夫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以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改善实践条件、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为重点;以高尔夫球会投入为主;以行业发展与高尔夫球会发展水平为标准;利用职业实践环境,建设实践教学与服务相结合、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充分满足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重点建立一个核心实践基地:要以企业投资入为主,由于国家投入经费有限,所以要大胆进行与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用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2 结合专业特点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大胆走出去深入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省内外的实践基地,目前来说,本省内的实践基地资源比较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因此需要大力培养开拓性人才,在省外为学生专业实习寻找更多优质的实习基地资源。借鉴更多的行业信息资源,整合优质平台,努力培养更多的高尔夫专业队伍。

4.3 坚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高尔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亲自参与,必须参与其中,才能有实际经验的提高。在特殊的项目运作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专业优势,使其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完善理论构建,做到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做好岗位的基础工作,为今后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要让学生实践与工作服务紧密结合:服务是专业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计划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实现学生培养价值。

4.5 充分准备职业资格能力评定鉴定:职业资格是行业的敲门砖,有了一定的学识、能力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职业鉴定。资格证书是将来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高尔夫专业学生要注意准备充分。

多年来高尔夫学院一直坚持以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为标志,以创新求发展办学思路,构建了多种形式高尔夫特色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运作模式,积极推进校外实践基地改革,形成了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2]任文杰.高职院校“校中厂”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工厂”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3]李国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杨舜伊,蒋高华,袁纯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3(02).

[5]李梅香.试析公共实训基地运行中的企业方定位――基于国际国内的案例对比分析[J].天中学刊,2013(03).

[6]蒋琪,陈丽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