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2: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保护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环境保护论文

篇(1)

我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有污染的物质,北方和南方相比较的话,北方的环境就更为污染的严重了,北方主要是以煤为主,一年四季皆是,所以在北方的文物相对于南方的来说,北方的污染更为严重。由于大量燃烧煤,就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污染物,产生的物质大量排放到空气中,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就会导致酸雨。酸雨会腐蚀金属物质和一些含碳酸钙的一些文物,使得文物变得脆弱,不堪一击,损坏的文物的外观,使得文物不能长时间的进行保存。例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的云冈石窟,大同市是煤炭的生产基地,粉尘污染相当严重,煤矿生产的污染物随风迁徙至云冈石窟,而且大同地区风沙也比较大,长期风化的作用使得云冈石窟的石雕风化的很严重。对于文物保存的环境来说,除了粉尘污染,酸雨的腐蚀,还有工业污染意外,还有旅游也对文物保存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再以云冈石窟为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大力宣传,开通旅游专线,使得游客数量大量增加,使得云冈石窟洞内的空气处于酸性,加速了彩花的褪色,游客数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会增加,空气中有含有水分子,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就会形成酸性物质,使得云冈石窟内的壁画的颜色加速褪色,雕像被酸化,石质风化。我国的自然条件差异比较的大,南方地区较为潮湿,而我国的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则是相对来说比较的干燥,我国沿海地区也相对来说比较的干燥,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处理博物馆内部的环境。例如半坡博物馆是第一座遗址博物馆,不封闭,与室外的环境相差无几。

二、文物保存环境的保护

文物受损后在修复是很被动的保护措施,所以应该采取主动的保护措施,而不是在损害后才去保护,防止文物受损才是上策,保护文物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文物古迹本身。文物是不可移动的,文物的环境也是不可移动的。对于尚存的历史环境是要坚决维护的,包括那里所包含的一切;如果原本那里的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话就要防患于未然,尽可能的保护好它们,使得它们不被人为的去破坏它;如果那里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影响文物环境安全要进行整治。对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物,凡能进行整修的进行整修。除了静态环境以外,还应该考虑交通运输、生产生活等动态因素。在进行文物保护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好文物环境保护过程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排查工作。具体的来说,在进行文物环境保护的过程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直接在短期范围内有可能会对文物的环境产生破坏的因素,还要注重那些可能会持续的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因素。例如,对于那些工厂之中排出的有毒气体是直接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对于文物有着非常直接的破坏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有效的保护珍贵的文物,就需要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之中,尽可能的杜绝这些工厂的一些施工项目,并予以治理整顿。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有可能造成间接持续性破坏的,也要督促这些工厂拿出相应的整改责任书,以便于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文物所在地要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和要求。大气质量标准按照一类区一级标准执行,有的企业单位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粉尘等)可以进行收集或者尽可能的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光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向空气中的排放,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有文物的地方建立工厂;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到古迹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故而产生的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就越来越多,这些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也会给文物到来很严重的污染,所以,对于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应该设置移动式收集箱收集,运到文物古迹区以外集中处理,保障文物所在地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整治,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

三、总结

篇(2)

2006年3月10日,哈尔滨出现沙尘天气,城市天空被黄色沙尘笼罩。当地气象台浮尘天气黄色警报。

2006年4月5日凌晨4时,云南省消防人员集中力量对逼近昆明的森林大火发动反攻,截至11时,由于通讯不畅,目前进展情况仍不明朗。此前,有关方面透露,3月29日发生在昆明近郊安宁市的森林大火,最近的地方距离昆明市区不到20公里。昆明市从3日晚开始连夜出动民警疏散火场附近的村民。

森林大火现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好多,比如说,一次性塑料杯, 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塑料袋等等.那么又要怎样解决这小而严重的问题呢?

我国在加强环境法实施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将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始将环境执法作为环境法制建设的重点;加强环境法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普及环境法的知识,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制观念;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环境管理机关的级别、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在扩大,政府各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职责越来越明确、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能力在增强;在现实生活中,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越来越明确,污染源单位的责任和违反环境法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具体,自觉遵守环境法的程度在提高;环境法中的确定性、强制性规范增加,禁止性、处罚性、奖励性措施增加;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度化加强,环境法律规定、措施和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环境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程度增强,环境执法制度日益健全;环境法制建设(包括环境立法和执法)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协调加强,对环境法的监督、检查加强;成立环境警察、环境法庭,切实保障公民和单位享有的提起环境诉讼的起诉资格,积极开展环境法诉讼(包括环境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加强对环境纠纷的处理,在处理环境民事损害赔偿纠纷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并实行较长的诉讼时效;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扩大诉讼权;强化对环境的刑事法律保护,明确规定在环境方面的法人犯罪,严厉制裁危险犯,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罚程度增强,对环境违法者实行双罚、多罚制;等等。

小的方面有: 第一,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实行强制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第三,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首先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加快重点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积极保护城市区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等自然遗产;三是加快燃煤电厂脱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轻酸雨污染和大气尘污染;四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治理养殖业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五是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搞好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防止新的破坏;六是在核电发展中,加强环境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我国立足于解决好国内环境与发展问题,继续改善13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同时,继续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一方面积极参加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谈判,维护国际利益,履行国际义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做出贡献。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国内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制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防止污染转移、有害物种入侵等政策、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促进贸易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篇(3)

在美国开发中西部进程中,有两个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时期:一是1860-1890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二是1930-1970年,在大规模开发时期内,美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中、西部开发的法律和政策,极大地加快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的速度。

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从1836年到1985年,美国中西部新开垦的耕地面积为2.45亿英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1.6亿英亩)的1.53倍。随着耕地的增加,粮食产量倍增;玉米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061.3万t,增加到1989年的1亿9120万t,增加了约17倍;小麦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389.5万t,增加到1989年的5540.7万t,增加了14.2倍;大豆由1934~1938年期间的平均每年23.3万t,增加到1989年的5244万t,增加了224倍。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主要畜产品的平均年产量:1961~1965年期间,肉类335.28万t,牛奶1139.9万t,鸡蛋78.4万t。到了1989年,肉类(不含鸡肉)、牛奶、鸡蛋的平均年产量,分别增加到1818.9万t、6543.2万t、397.4万t,分别比1961~1965年期间增加4.43倍、4.74倍、4.07倍。

但是,大规模的垦荒活动,在中、西部开发初期,一些农场主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农牧业利润,对那里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使该地区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失去平衡。

2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在美国,由于农业的开发而引起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等。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开发、生产活动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众多损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一。水质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地表土流失,这些流失的地表土沉积在湖底或河底,恶化有关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此外,美国的农民为扩大耕作面积,将湿地转化为农田,也使那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就农业生产而言,大量使用氮和磷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河水及湖水产生富营养化问题,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杀虫剂会使水生动、植物产生畸形,乃至死亡。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流入河流湖泊地表水的水质污染物约有50%来自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由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造成的。其中有50%-70%为氮和磷,主要来源于耕地上的化肥与围栏育肥方式所聚集的家畜粪便。水质污染不仅使地表水质恶化,而且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化学物质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就会污染整个地下水水脉。地下水质污染,危及着农业生产地区人口总数的97%,占美国总人口50%的居民健康。因为,这些居民要饮用地下水,所以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3美国的农业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面对农业生产、开发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特别是联邦政府1985年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亿1800万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农业立法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主要内容是:①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政府对农民支付农产品出口补助金;②为减少农产品库存积压,扩大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选择权(交易条件、方式等);③通过实施农地保护计划(CRP),贯彻对农地进行保护的方针。此外,该法还包含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条款、草地保护、沼泽地保护等条款,制定这些条款的目标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保护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制定了长期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即与该法相辅相成。

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再次修订了农业法。修订后的农业法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农地、水等资源的保护及水质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食品安全性保障对策,以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农业法中还增添了关于“持续农业”和推行新的耕作方法的条款。

修订后的《农业法》,沿袭了食品安全保障法的方针,增加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该法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市场理论的应用;提高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地、水资源)。该法由9项条款组成,有关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款是第2项和第7项。

3.2农地保护计划

就其内容来看,可以说是荒漠化防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业生产给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在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休耕(如种植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豆科植物等),即在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监督下,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行为期10年的休耕或永久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同时,作为补偿,由联邦农业部每年向该计划的参加者(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补助金(按每英亩一定的单价乘以退耕、休耕地面积的方法计算,并被称为地租,下同):联邦农业部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林的农民支付树木和草的种植费用总额一半的补助金(一次性的补助)。

农地保护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农地土壤侵蚀量,防止荒漠化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五个较具体的目的:①通过农地保护计划的实施,长期保持美国农业的食品及天然纤维的生产能力;②减少由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数量;③改善水资源质量;④保护野生动、植物;⑤通过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方法,抑制农产品生产过剩,通过总量控制来保证农户增加收入(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

根据联邦政府统计,1989年联邦农业部对大约6300万英亩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达8亿t;到1990年,联邦农业部对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1亿1800万英亩耕地,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

在美国,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管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遇到阻力。例如,是参加会减少收入的农地保护计划(CRP)、还是维持以前那种较大耕作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之间进行选择时,农民更偏好后者。

在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区域内,如果农户不参加农地保护计划,则取消该农户享受政府扶持及参加联邦农业部“农产品计划”的资格。

到了1996年,最初实施农地保护计划的耕地(休耕、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已经过了10年的保护期,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向农业部领取地租的资格,一部分休耕的农地可以从新进行农作物种植了。但是,拥有这些耕地的主人,必须严格遵守1985年及1990年修改后的农业法中有关农地保护的条款来耕作。否则,他们将不得不同农业部的“农产品计划”说“再见”了。那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农地,则永久地退出农作物的生产。

3.3防止水质污染对策

1987年美国颁布并实施的《水质法》、《水质净化法》,根据该法的规定,各地方(州)政府有义务每年向联邦政府报告关于缓解农业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的对策及成果。1988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公布了“土壤、水资源保护全国计划”及“区域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并通过该计划的落实,管理着全国22个区域性水资源水质净化计划的实施。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上述各项法律和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耕作方法的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3.4.1可持续农业

所谓“可持续农业”,一般是指“能够持续地利用资源进行农业再生产或能够进行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学废料的投入量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在实现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农产品(食品)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和收益性的耕作方式及其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可持续农业的手段是:①改革现行的农业种植、养殖体系中不利于农地、水等资源保护的部分;②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式;③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④实施保护农地、水资源的保护性耕作方式;⑤采用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

通过上述手段来防止土壤侵蚀、荒漠化蔓延、水资源水质污染的目的,并且在保护农地、水等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卫生的)农产品。

3.4.2关于“保护性耕作方法”

集约型持续单作经营方式农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导致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

篇(4)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上仍然还是在恶化,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不断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1.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并且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我国很多区域出现了严重的酸雨污染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酸雨污染地区。

1.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自从人类脱离了刀耕火种的田园生活以后,尤其是进入新的城市和工业化的社会以来,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和复杂。目前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污染导致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经有过比较好的控制,但是最近几年水污染现象又有所恶化。现在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亟待解决。

1.3植被破坏更加严重

森林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对于森林覆盖率的要求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持续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希望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但是却导致森林破坏现象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很多地区过度放牧以及环保问题不够重视,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更加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2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重视环保工作是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我国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渐完善监督体制,有效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运用多种措施积极解决环保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1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2.1.1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环境保护法,加大处罚力度。

2.1.2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要进行重点查处。

2.1.3加强对于工业开发的监管,对于影响环境的问题要要求企业进行整改。

2.2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

2.2.1建立健全各级的环境监管机制,对于相关部分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执法情况进行监察,对于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2.2.2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查处重点单位环境违法行为。

2.2.3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

2.3增加环保的资金投入

2.3.1要着力加大政府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投资,政府需要把环保问题的财政支出列入政府投入的重点项目,加大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以及环保各种问题的建设等的投入力度,认真执行国家对于环保问题的相关政策,确保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相关事务的经费。

2.3.2积极宣传环保的意义,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丰富资金筹划的渠道,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募集社会资金治理与环保事业。

2.4加强政府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

给公民和企业提供一个保护环境的平台,例如垃圾的收集与回收,废物的处理等,从而保证环境,水质以及空气的清洁。在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也是政府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政府应该积极为民众提供这种服务,如果当地的政府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也要明确这方面的职责,不能推卸责任。

2.5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由于不同事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是不一样的,随之带来的环保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工业活动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最大的,相对来说第三产业是最少的。在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清洁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互和谐。

2.6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环境保护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加强我国环境保护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环境保护队伍人员的自身素质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适应经济需求,很多从事环保工作的干部在工作中仍然采用一些老办法,不会创新,这样严重影响了我国环保工作的质量。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的优秀的人才选进班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积极优化环保队伍的人才,对人才进行素质能力的提高,把环保干部输送到党政系统,把优秀党政干部吸引到环保系统。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促进我国环保队伍建设的提高。

2.7注意同国际环境保护趋势相衔接

篇(5)

摘要:象山县水环境保护水环境建设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多功能的自然资源,水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生态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和环境不仅是紧密相联并互为因果,水环境对大自然的健康运行十分关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良好的水环境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形式的水污染、水系破坏都将导致水环境的恶化,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衡。水环境新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新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平安的经济和政治新问题,因此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紧缺、洪涝威胁、用水平安成为关注的焦点。

1.水生态背景概述

象山陆域面积为1175平方千米,以“七山一水二分田”基本格局组成,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6%以上,暖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吸收和散发热量收支平衡,是人居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但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狂风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工程调蓄性能弱,而且河网密度低,潜伏旱涝灾难隐患。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463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立方米,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呈现自西北东南递减,集中在梅雨、台风期间,为双峰型。年际变化极度偏离均衡,变幅最大为2.83,以及工程地质、地形、沉没移民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水环境新问题更加突出摘要:1、水源紧缺2、水体污染3、旱涝灾难。尤其是近年的旱情所造成的损害,表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支撑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迫使我们重新思索和探究水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新问题。

2.水环境目前状况新问题

象山县水环境核心新问题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有序建设,目前状况表现为水资源利用量的供给紧缺、浪费严重和水域萎缩;水体污染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着用水平安和健康。

2.1水源短缺堪忧

象山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743立方米,处于全国警戒值水平。但是由于象山的非凡地形条件,可开发或利用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为4.9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929立方米。象山境内可开发的蓄水工程潜力不大,估计在现有蓄水工程1.31亿立方米情况下,尚可开发的水利工程蓄水量仅为0.60亿立方米左右,总蓄水容量为1.9亿立方米左右,90%保证率供水量仅为2.8亿立方米左右,年人均仅为523立方米,而优质水仅为2.1亿立方米,年人均为350立方米,这就是象山水资源的总承载能力,属资源开发条件较差的缺水地区。

从万元产值用水量比较分析,离建设节水型社会差距较大。据调查2000年全县总用水量为1.33亿立方米,用水结构摘要:生活用水0.17亿立方米,生产用水1.1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0.9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1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417万立方米,就生产用水而言,国内生产总值73.86亿元,万元GDP用水量151立方米,是以色列的4.8倍,日本的6.7倍,美国的2.4倍,德国的6倍。其中农业用水量占73%,农业总产值35.5亿元,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274立方米,耕地亩均综合用水量325立方米,相对偏高。说明用水效率低下,并且得不到合理利用,浪费严重,节水潜力巨大,有待于挖掘。

蓄水工程建设滞后。近3年内县城用水量以20%左右速度增加,但主要蓄水工程仍由70年代建设,近10年内仅建成2200万立方米蓄水库容(占16%),目前年人均供水能力仅为374立方米。

用水结构不合理。目前未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科学划分用水类别,工业、农业用水占用大量的优质水源,而适合于工业、农业用水的河口水资源缺乏系统规划利用,分质供水还未得到实施。

2.2水体污染严重

象山县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其次是工业污染,污染物主要是COD。污染面广量大,尤其是农业施用有害化肥、农药,使农作物农药残留量超标;污水直接灌排,城镇、乡村雨污合流,污染循环累积加剧,从而削弱河网水体自净和纳污能力;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开发污水资源化回用势在必行。

依据2003年度《象山县环境质量报告书》,从地表水的16个监测站位及近海海域4个监测断面分析摘要:我县10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库中,除仓岙、三家村水库水质为Ⅱ类,满足象山县地面水功能区划分要求外,其余均为挥发酚、总氮、总磷超标,10个水库中其中营养化的为8个(富营养为4个);河道水质和2002年相比有所恶化,其中南大河流域(东大河、西大河、南大河及横河)水质为超Ⅴ类,淡港流域水质为Ⅳ类,大塘港流域水质为Ⅴ类;象山港、大目洋、三门湾、石浦港近海海域水质均为超Ⅳ类,主要是无机氮、无机磷超标,其它指标尚能满足Ⅰ类海水水质标准。

2003年全县污水排放总量为1392.56万吨,其中生活污水为727万吨,占总量的52.21%,工业废水为665.56万吨,占总量的47.79%;农业废污物排入水体约1亿立方米左右,是氮磷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农村地下水由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也污染严重,大部分水井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源。

2.3旱涝灾难频发

河流综合整治是减免旱涝灾难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工程办法,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达到净化水体目的,并且赋和一定的生态所需最少合理流量,以满足水体的纳污能力。根据《象山县河道整治规划报告》水系基本格局,河网面积12.7平方千米,占全县平原谷地面积的2.26%,总长度710千米,密度为平方千米1.26千米,正常调蓄量1870万立方米。淤积沉淀底质污染严重,调节性能比较脆弱,河道遇旱干涸,遇洪积涝,是我县河道基本状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地利用价值的提高,河道、水域被人为侵占或者缩小,甚至因水体污染发臭,干脆填埋了事,导致水面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旱涝发生的机率。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是我县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绿化用地面积不能低于建设用地面积的30%,水面面积不能小于绿地面积的5%,象山的河网水面率严重不足,并且淤积堵缩普遍,难怪旱涝灾难交替频发,为此必须疏浚拓宽,达到水面率最低要求。

3.水环境防治策略

根据“生态立县”战略思想,考虑“平安、资源、环境”要求建设一个和水和谐的良好环境。针对象山县水环境目前状况和发展需求,要彻底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充分熟悉到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会随经济发展而增长。自觉推行“政府引导,公众参和,社会筹资,共担风险”的机制,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高效增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确立防治水环境的基本指导思想摘要:开源和节流统筹;供水和用水协调;利用和保护并重;用水和排水配套;集中和分散结合;理论和实际兼顾。保护和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功能特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摘要:自然生态、空间景观、心理行为、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特性,真正突现“显山、露水、映绿”的水生态环境。

3.1城乡水环境建设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和刻意建设,逐渐成就了当今城镇和乡村。同时,集结在一起的相当人口和经济实体,彻底改变了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最为明显的是人类的极端功利化活动,使城乡水面率降低和河道水体遭受污染,原有起储水滞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库塘等水环境载体被填平或埋管填平,城区河流变成开敞式的“下水道”,水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水环境在营造城乡环境舒适性中的功能和地位无可替代,清亮、丰富的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乡舒适环境全部要素存在基础,水使人类感到心旷神怡,触水、亲水、提供富有情趣的水环境、水景观对城乡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优先保护公众密切关注的水源地,治理生存环境的水体,体现治水生态理念。

象山县城80年代初期河道水面率为6.28%(不包括水库),现建成区为3.2%,水面率几乎减少了50%,而仅有的主要河流水质为Ⅴ类或超Ⅴ类,显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水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状况的热岛效应和视觉效果难以说是个舒适的城市。为此建议在今后加速发展进程中,决不能再让以牺牲水面来换取局部经济利益的事情发生,针对这方面要在深入调查探究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合理的水面率,在相应规划中应以明确体现摘要:新城区建设中水面率不能低于6.0%。尤其在大目涂围垦区域规划建设中,力求以水环境来营造丰富、美丽的新城区,留足必要的水面面积,既可作为县城的滞洪区,又可作为城市景观,丰富的海水资源能保证水体循环。

县城仅存的新华河、南大河、白石泾河的严重污染,已对城市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虽然城市污水厂能截走部分污水,但是由于几条河流水循环的不足,无法达到自净效果,据有关资料统计40立方米的清水只能净化1吨中等污水,城区主要三条河道上断面集雨面积为25平方千米,年产流量为2000万立方米,年可容纳污水为50万吨,远远少于1000万吨排污量,因此即使有5%的污水不能截住,也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现建城区为雨污合流制,要做到80%的截污量困难也较大,因此寄托于污水处理厂使城区河道水质变清恐怕只是愿望。为此建议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水环境,把城区几条污染河道改建成双层河道,仿效日本的经验,下层排污水,上层蓄0.8米左右清水,利用现有的城区东谷湖水库等水量,一个月置换一次清水,年用水量约20万立方米(按4千米计),并努力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的水边环境(草坡、绿树等)。这样一方面可把城区河道的污水“变成”清水,另一方面在建成区出口截污,可完全截住污水,大大减少在城区中埋管截污投资,假如新城区能雨污分流,县城就能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

河道整治是改善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手段。河网整治重点是恢复提高其基本功能,通过疏浚和其他必要的工程办法,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传统的水利工程以建设工程办法、改造河道和控制水流为手段,向防洪、水资源利用和河流环境整治的综合性管理方向转变,着力于以流域系统的整体生态的恢复,营造生物的多样性来改善水环境,避免水体脱离生物群落,降低自净能力。尽可能不要裁弯取直,保持自然河流中河岸线不规则主流、浅滩、急流相间的格局,护岸尽量少用人工材料如混凝土等构造,以保留水土交换空间。鉴于目前采用砌石护岸渠化式河道整治方式,不宜大范围推广,在河道整治中应充分考虑河流固有的适宜生物生育的良好环境,砌石护岸不宜高于常水位,在河岸的高水位沉没处应增加绿化,保障鱼类和动物的生息环境,在确保河道的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创造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实现和布满魅力的乡村景观和谐共生。

3.2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重的水资源形势和目前的节水意识、水平的矛盾,要求创新节水工作模式,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对我县来说,除了强化水危机意识提高全民节水保水积极性及大力推广应用节水保水新技术(例如节水型器具使用等)外,关键要从以下两点做文章摘要:一为加强规划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组建统一水务管理机构,实行水源规划建设至供给网络运行管理和治理保护过程的系统控制。在摸清我县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认真探究制定包括水资源中长期供给、供水水源、节水、污水资源化、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城市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优水优用原则,科学划分用水类别,非凡要控制好优质水源的使用,保护优质水优用于城市居民生活。加强城市污水、雨水、微咸水等非传统水的开发利用,凡是能够利用上述非传统水资源的工业企业和城市市政用水,应大力应用非传统水源,努力节约优质水资源。二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水资源情况、水环境容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压缩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产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发展;积极发展节水型的产业和企业,并通过技术革新改造等手段,加大企业节水工作力度,促进各类企业向节水型方向转变,努力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耗水建设项目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和节水办法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用水户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办法到位、节水制度到位。此外要进一步深化供水价格改革。城市用水要按照用水性质,实行分类计价,实行阶梯式水价和季节性浮动水价等制度。

3.3合理开发水资源

象山县现有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为1.31亿立方米,90%保证率可供水量为2.0亿立方米,相应水资源总量5.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率已达39.2%,已属合理开发范围上限。假如考虑规划水库后,开发率将达到55%,超过水资源开发率的上限值。过度的开发将对下游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国际公认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率不宜大于40%,而我县部分河流的开发率已超过此值,当然我县河流短促且近距离入海,所以相对影响会少些。

对我县来说合理布置项目储备是必需的,但项目开发上只能适度超前,非凡是规划2020年90%供水保证率需水量为2.98亿立方米,靠我们以大量移民为代价来极度开发水资源,显然并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节水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非传统水资源主要集中于河口,河口水资源的利用是今后我县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办法,当然这要有统一规划,河口水资源利用是入海前的最后利用,最大优点是不影响环境且投资省。我县主要47条河流总集雨面积(不包括平原面积)746.45平方千米,其中水库拦蓄面积为300.44平方千米,直接入海6条河流集雨面积为81.68平方千米,由海塘拦蓄的集雨面积为364.33平方千米,因此如何利用好这364平方千米的河口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水量,90%保证率1.6亿立方米),应作为我县开源重要方面来考虑。河口水资源的利用关键在于分质供水,假如能利用30%河口水资源,就几乎能替代我县规划建设的水源工程。爵溪工业用水利用南庄平原河道水就是最好示范,西周及我县北片是我县临港工业产业集聚区,具备利用河口水条件,且河口水资源丰富,非凡是涂茨、贤庠、黄皮岙区域水库蓄水能力较弱,但河口水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应充分考虑利用河口水,这样才能解决近期发展的用水矛盾。同时,为将来有充足河口水源,水资源的保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目前除南庄平原外,其它平原水质均在Ⅲ—Ⅳ类,这是我县的资源财富,有关部门应落实专门保护办法。

篇(6)

1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1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监测

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生物大分子与检测对象间的特异性地相互作用的原理做成的检测模块。载体上的生物大分子与检测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现象转化成生物电信号,检测系统将电子信号放大,可得到与生物转感器或生物芯片相互作用的环境物质的相关信息。这类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针对性强、检测速率快,目前已有产品成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诸如生物需氧量生物传感器、微生物毒性生物传感器等。

1.2生物免疫检验

生物免疫检验是利用检验系统的免疫自我识别功能,对环境毒性物质进行抗原或抗体的特异反应而检测环境毒性物质。该方法灵敏度高、针对性强、操作方便、成本低,目前已广泛应用到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控领域。

1.3Ames实验

197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Ames教授建立Ames实验。该实验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的致突变性。方法适用于测试样品中的混合污染物,反映的是多种污染物的综合致突变效应,是一种较好的环境潜在突变物的预警手段。

2生物技术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气,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层中,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最终危害人们的健康。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生物法是基于“双膜理论”发展而来的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应用生物处理技术净化有机废气逐步成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有机废气治理新技术。生物法治理废气工艺有很多种,比如生物滤池法、生物滴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法理有机废气包括气液转化阶段、生物吸附吸收阶段和生物降解阶段三个阶段。诸如,美国有公司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处理工业性恶臭气体,取得了满意的除臭效果,且无二次污染产生,德国的科学家利用生物滤池法处理含硫化氢气体,90%以上硫化氢得以去除。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新方法,不但成本低、能耗少,而且处理效率高。但是,应用生物方法处理有机废气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生物法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时效果良好,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效果欠佳,生物过滤法所用填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等直接影响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填料方面的研究和产品还很少,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3生物技术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3.1生物强化处理法

为了提高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效能,通过提高系统微生物浓度或者投加生物强化材料成为生物治理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主要强化方法有:(1)高浓度活性污泥法。通过培养颗粒污泥等方法,提高生物系统中污泥浓度,延长龄泥,从而促进对难分解物质的处理,提升污染物降解效能。高浓度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效微生物的数量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3~5倍,从而大大降低了污泥负荷,提高系统污染物处理效果。日本有科学家采用该方法处理难分解的聚乙烯醇废水,取得显著效果。(2)化学生物絮凝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化生物处理技术。是在常规活性污泥中加入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硫酸铁等混凝剂,形成生物铁或铝絮凝体活性污泥。这种污泥呈颗粒状,沉降性能好,可避免污泥膨胀现象,同时通过周期性排泥,除磷效果好。(3)生物活性炭法,该方法是美国杜邦公司在1972年提出的一种生物强化处理方法,用于处理化工废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方法借助活性炭优良的吸附能力以及微生物氧化能力的协同增效作用,提升污染物去除效能。中国的张旭等利用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石油类污染地下水,发现该技术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45.4%,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脱氮效果。

3.2固定化微生物法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这种技术通过将微生物固载到一定的填料或载体上,提升系统中有效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可富集污泥龄较长的微生物,并且固、液分离效果好,减少占地面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实践证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容积负荷可达常规活性污泥法的3~7倍,同时可取得50%以上的的脱氮效果。敬一兵等利用海藻酸钠与戊二醛进行交联作为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处理味精废水,系统的COD去除率在70%以上,总氮去除率在60%以上。王增长等人利用聚集交联固定化细胞技术,将筛选的脱色菌固定在活性污泥絮体上,投加到“厌氧-好氧-生物滤池”系统中处理印染废水,发现处理后出水色度极低,可实现废水回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增加生物系统中的微生物浓度,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是现有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处理能力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3.3投加特种菌法

投菌法就是筛选出对特定污染物有较强降解功能的微生物,直接或者放大培养后投加到生物系统中,可以使生物反应器中的特定细菌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特种污染物的处理效率。该方法对于毒性或者难降解废水处理效果好,经济成本低,但对于常规废水经济成本偏高。例如,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从上海石化厂分离出能够去除硫氰酸钠的混合菌种处理硫氰酸钠废水,可使得两段生化工艺的硫氰酸钠的去除负荷提高2~4倍,出水水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3.4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是按照进水、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五个阶段周期运行,间歇进出水。SBR法将厌氧、好氧、沉淀等设施集成在一个反应器中,通过控制时间程序而完成连续式设施所达到的效果,一般会设计2套以上交替运行。该方法运行灵活,可以随时调整反应阶段,例如把反应段与进水段同时进行,也可以在进水期的同时曝气,各阶段运行时间亦可随时调整。例如,余宗莲等采用SBR工艺处理生物制药废水,在不额外投加氮、磷等营养物质情况下,当进水COD在3500mg/L以下、水力停留时间16h时,出水COD可以稳定在350mg/L以下。更重要的是,在处理过程中可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灵活调整反应阶段,特别适应于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工业废水或分散式污水的处理。

3.5废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量时会造成藻类的大规模爆发,形成富营养化水体,导致水体功能下降,丧失原有生态功能。研究表明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因此,研究废水中氮、磷的处理技术显得非常必要。生物脱氮技术主要是借助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实现。朱淑琴等基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通过硝化-反硝化过程脱氮,发现在硝化段停留时间7h,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反硝化阶段,以甲醇作为碳源,6h后反硝化率达95%以上。山西汾西矿业集团焦化厂采用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发现水解酸化可以改善碳源的生化性,NH+4-N去除率高于60%,COD去除率高于70%,产水可用作熄焦及洗煤补充水加以回用。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好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来除去污水中磷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生物除磷技术有多个系统:Phostrip工艺、Phoredox工艺、Bardenpho系统、A/O系统、UCT工艺、改良氧化沟、SBR工艺等,这些工艺均有一定的除磷功能。

4生物技术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城市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导致生活垃圾快速增长和资源能源需求短缺,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重视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填埋、堆肥、焚烧和热解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模式,80-90年代开始,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逐步引入“避免和减少垃圾产生”的减量化观念,从垃圾处理处置的末端治理向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方向转变。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环境意识的加强,过去的垃圾成了城市矿产资源,各国开始探寻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化解决方案。城市城市固体废弃物中有机物占40%以上,是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如通过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能源或者有机肥料,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因此,基于生物技术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从而获得能源或者优质有机肥是城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处理起步较晚,国外的一些成熟处理技术不能在国内直接应用,加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短缺,需要加大在生活垃圾资源能源化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同时跳出仅仅回收能源的思想束缚,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其它功能化应用(如作为吸附材料或工农业原料)将更有意义。

二生物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除了可应用在废水处理、废气净化、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以及环境污染的快速监测等领域,还可以应用在污泥处理与处置、农业环境保护以及场地修复等领域。由于农药、化肥等的大量使用已引起土壤、地下水、水系和海洋的严重污染,世界各个国家都积极制定了各类环境修复计划,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例如,欧洲的德国、丹麦、荷兰等国家非常重视生物修复技术,他们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质,把生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大面积区域污染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美国也在积极推进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美国能源部组建了“生物修复行动委员会”来推进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施。

三展望

篇(7)

1.1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

1.2林业分类经营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做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2.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省市重点测报点的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宣传上,还要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3.1尽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

由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森林分类区划标准与方法,各地按照区划标准与方法尽快完成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在将森林资源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础上,将公益林进一步区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将商品林进一步区划为天然商品林和人工用材林。

3.2根据森林分类区划制定不同的限额采伐措施

对于重点公益林特别是国家重点公益林,实行禁伐,严格保护,只能进行抚育性采伐或者改造性采伐;对于天然商品林实行限伐措施,确保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额度。对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分别编制采伐限额并执行。

3.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对公益林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相应的补贴;对集体及私人业主营造的林木被区划为公益林的,由国家收购,不愿意被区划为公益林的,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与集体或私人业主签订禁伐、限伐协议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对于私人业主营造的商品林,其不愿意继续经营又不能转让给他人的,也应当由国家予以收购并给予一定的补偿;逐步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缴纳制度,要求生态公益林使用者、直接受益于生态公益林的供水、风景旅游、林地矿产开采、征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等经营单位或个人缴纳生态公益林补偿金。

3.4加强采伐限额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应当加强对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在伐区调查设计、伐后验收、采伐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其次,虽然对人工商品林的采伐限额予以放宽,主要由经营者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但是,人工商品林的采伐同样事关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因此,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实施,林业主管部门则应当加强对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