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2: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但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建议大学生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增长才干。
大学盲目求全无助就业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就业状况 调查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
高等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大学生人数不断在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成为了一项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质量。为了更合理地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研究者将根据内容分析法分析《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种文本资料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通讯地址等基本信息,研究者还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协议单位性质、工资水平、地域类型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对比有利于了解学生专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以南京市某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者随机选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整群抽样的方法。[1]这种调查方法有利于详细了解特定专业的就业状况,所得出的数据更加具体和实用,可为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提供实时数据,但所获得的样本数量少、分布不均,代表性比较差,需要在实际中就行纠正。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内容分析法以客观存在的文字记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将能用语言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化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并将分析结果用统计数字描述。内容分析法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定量性的特征,其根据一定的操作步骤对文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后,再进行定性的分析以得到结论,从而尽量避免个人分析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其他研究者根据研究的过程可以进行重复的验证。[1]在实践中,研究者以招生与就业指导部门收到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为分析基础,主要收集毕业生的姓名、用人单位名称等信息作为第一类项目;同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及国家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行业分类,根据用人单位经济成分内部的生产关系对用人单位的经济类型进行了分类,根据江苏区域划分标准,对协议单位地域类型进行了分类,这些根据客观标准制定的项目作为分析单元。
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专业及就业情况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制为四年,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工程素养的人才为目标,要求其专业的毕业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理论,熟悉主流软件开发及管理工具或典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具备较全面的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同时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才培养与“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就业适宜在信息产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研发、项目管理、IT服务、移动终端开发、数字家庭与智能家电软硬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从对就业协议书的统计来看,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68名,其中截止目前共收到毕业协议书60份,其协议就业率为88%,这种协议就业是指毕业生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为准,协议就业率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学校专业的就业质量,达到了一般院校的就业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协议就业率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协议单位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
依据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国家统计局起草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进行划分,基本涵括国民经济活动。[2]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研究者把毕业生的协议单位进行了分类,表1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32.4%的毕业生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22.1%的毕业生从事制造业;还有5.9%的毕业生从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分析表1,研究者发现大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能够找到与之对口的计算机类的就业岗位,一些毕业生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这些公司主要以计算机软硬件销售、开发、服务、咨询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为主体的科技型公司;或者一些毕业生以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的制造业工作。这两类学生占到了就业人数的50%以上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同时,也有毕业生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工作,这些产业虽然和他们的专业相关性不大,但这些行业具有工作强度不大、工作自由等特点,所以也有较多毕业生从事此产业。其次,研究者发现该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能够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的人员较少,这受到这些单位招聘时间较晚、周期较长的影响,即使有同学被录取,因还没正式签协议,他们这类人员就按未就业进行处理的,所以未就业人员比例有一定的比例。
(三)协议单位经济类型分析
企业经济类型亦称“经济成分类型”,指国民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是反映一个国家基本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成分的划分为观察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工具,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毕业生协议就业单位经济类型的分布,研究者可以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为接下来的毕业生就业作出借鉴。通过观察表2,研究者发现有58.8%的毕业生进入到私营经济领域,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他们就业时主要以参加招聘会或者以网络投递简历的方式进行,通过面试和简单的笔试就可以进入相应岗位,相当其他经济类型来说就业更为简单、灵活,同时有些毕业生所进入的私营经济企业是自己家庭或者亲戚开设的公司,就业相对容易。股份制经济所占比重为10.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经济类型所占比例都不足6%,所占比例较小,这说明毕业生到这些经济类型的企业就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和企业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资源均衡等方面的因素是相关的。
表 2
(四)协议单位地域类型分析
1994年江苏省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依据区域发展现状,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作出了新的界定。[3]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苏北包括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五市。这种划分是根据省内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影响而划分的,而其经济差异较其他方面则更为明显,其协议单位地域类型也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表3显示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南的占61.8%,协议单位地域在苏中的占16.2%,协议单位地域在苏北的占7.4%;而在生源地地域方面,苏南的占39.7%,苏中的占39.7%,苏北的占20.6%,从而明显发现毕业生在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尤其向苏南地区则更为明显,这和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等方面是分不开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生就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专业,是随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其就业面较广、劳动力需求较大,但调查发现毕业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不能在其对口的专业就业,这受到毕业生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学院和毕业生必须根据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务部门应深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设置专业,改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形成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自学生入学起就开始进行有关专业教育,并科学有序地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形成一批具备就业指导能力并热衷学生教育工作的就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力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技巧指导等一系列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中给予学生指导。[4]
(二)接受社会现实,提高学生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期望毕业后能够到大城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去工作,对工资、福利待遇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往往事与愿违,冷酷的现实往往给他们迎头一棒,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5]就业与指导部门要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走出就业误区,正确认识自我,择业定位不要太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择业期望放得过低;同时,学生自己要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参与竞争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学生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消极、低沉。
(三)丰富学生知识面,拓展就业领域
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6]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与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其中一方面,随着大学学习的深入,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将越来越多,而当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时他们对专业知识需求量会相应减少;如果出现暂时或不能就业的现象,这时毕业生就业应选择其他一些不对口的工作去做,做到“先就业,后择业”,这时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将与其专业无关,所以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一些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是相当必要的,这有利于拓宽自己的就业面,拓展自己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J].国际新闻界,1997(04)p55-56.
[2]方宽.统计研究[J]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2002(7)27-31.
[3]沈山.江苏省经济地域划分与空间组织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3):6-8.
[4]崔海涛.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5):102-10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现状
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 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05年毕业人数为340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 年为559 万人,2009年为610万人,2010年为630万人, 2011年为66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见图1)。在2011年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由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及相关部门完成的“2011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的人数仅为47.2%,不到毕业生总数的一半,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摘要]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滞后,普通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渠道狭窄,职业定位存在偏差。我国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现行的政策存在系统性和规范性差、缺乏可操作性、优惠范围小、优惠险种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等问题。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税收政策,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建立长期和规范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引导相关产业合理发展,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民调,是民意调查的简称。其基本方法是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在特定的调查范围内抽取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样本实施调查,再根据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推论出总体的状况和结论。一个民调能否真实、准确地反映总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有无合理的研究设计?问题设计是否科学?抽样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否实行严格的调查控制?
从广义上说,民意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但从狭义来看,民意调查更侧重于对社会总体舆论的关注,主题多是了解民众的舆论评价。而社会调查主题更为广泛多样化,主要是社会事实、行为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方面的调查。举例来说,“大学生就业状况公众评价”属于民调,它的调查对象是常住居民,目的是了解大学就业状况的社会舆论是怎样的;而“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属于社会调查,调查对象是在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目的是把握大学生就业的真实情况。
民意调查跟市场调查,其实有很多相似点,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调查的主题。市场调查主要是对市场营销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包括对市场环境、市场状况、销售可能性、消费者消费需求等开展调查。举例来说,“供水状况居民评价”属于民调,它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当地居民对供水服务质量、收费、监管等方面的评价和看法;而“直饮水推广调查”则属于市场调查,它的目的是掌握居民购买、使用直饮水的意愿,为今后销售策略提供方向和思路。
2.目前不少政府部门会向民众派发征询意见调查表,这些征询意见表能称为民调吗?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启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随着上世纪末大学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每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已从1996年的83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700万人、每年平均的增长率为13.35%,大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9.56%的增长率,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增大。1999年教育部决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此来考核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同时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挂钩,就业率低的专业逐步缩减招生规模。该政策促使各高校普遍重视了就业率的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但“就业率”只能简单反映某一时间点上就业的“量”,不能评价就业的 “质”,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和学校在就业方面做的工作多少,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就业的特点和过程,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社会对就业工作的满意程度。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国内外研究现况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国内外诸多的专家、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后,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下面就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状况概括如下:
(一)国外就业质量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就业质量的阐述分两个层次,对于普通劳动者偏重于就业待遇与就业保障的表述,1998年索马维亚代表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来阐述就业质量的内涵,并编制了一套衡量各国“体面劳动”的主要的指标体系;对于社会上层人士,其就业质量的衡量则偏重于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比如:在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衡量上,世界上多数国家对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学院)、Harvard University (MA) (哈佛大学)、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Yale University (CT) (耶鲁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CA) (斯坦福大学)、Oxford(牛津大学)、Cambridge(剑桥大学)等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较认可,原因是这些大学的毕业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二)国内就业质量的研究现状
“质量”《辞海》的解释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则称之为:“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ISO9000族标准》认为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就业指的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是实现个人发展、个人尊严、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最重要渠道,也是实现社会认同、尊重的主要场所。基于此,秦建国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可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1]。刘艳华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大学生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全职有酬工作具体状况的优劣程度[2]。杨存博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3]。孙萍等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地点、专业对口、个人发展前景、对工作满意程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等内容[4]。李颖等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5]。曾向昌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和所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其就业意愿[6]。
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1998年索马维亚代表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的主要的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11项内容。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质量”的指标;欧洲基金会构建了“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包括职业与就业安全、健康与福利、技术质量、工作与生活和谐的四个纬度。对于具体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外没有提出。
(二)国内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方针政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据。秦建国建构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方面,分别为:第一、大学生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制度、就业服务和大学生就业的外在压力(失业率);第二、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包括工作条件和工作报酬;第三、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包括专业的对口性、工作的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第四、创业大学生的比例、考研率和出国率[1]。秦建国给出了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但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胡天明、康周妹等给出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毕业生考验率,初次就业率,就业单位性质,起薪平均值,毕业生满意度,就业率综合评估值(行业就业率、专业就业率、学生发展空间、雇主满意程度)[5];胡天明、康周妹等未给出具体的评价或计算方法[7]。兰顺东给出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包括5个方面:就业率;就业结构与分布(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500强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大型企业、“三资企业”、自主创业、公务员、村官、出国、考研、参军等),毕业生就业地(大中型城市、小城市、农村));薪资待遇;职业匹配度;大学生个体满意度。兰顺东对每个方面都赋予一定的数值,但数值如何计算并没有给出[8]。王旭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模型[9],但该模型未明确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各参数权重确定的依据,仅能用于理论探讨、无法进行实际应用。史淑桃基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追求,把人的幸福与发展作为就业质量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建立了“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劳动关系”3个一级计算指标、给出了各计算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10]。方焕新等建立的评级体系更详细,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就业率、就业单位、个人发展、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社会认可度,对6个一级指标赋予的权重为2.0、1.8、2.2、1.6、1.2和1.2,在一级指标下建立了14个二级指标,并给出每个二级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衡量就业质量的数值[11]。方焕新等建立的指标体系较细和较全,计算方法简单、易掌握;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二级指标等级标准的数值确定或获取上,比如:在个人发展方面其中的一个二级指标为工作适应率,如何界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文章中没有给出;另外,文中一些二级指标的获取时间较长、至少需1年以上,这将给统计、计算工作带来滞后性,不利于当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
三、就业质量的界定
(一)就业率诞生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对招生规模实施了扩招,大学生的就业由国家分配转向市场配置,为更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国家要求每所大学自1999年起,公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这项政策的出台,以便各大学在招生过程中供考生填报志愿参考,同时将招生与就业率挂钩就是为了让高校所设的专业更接近市场需求,让高校自主进行专业规模调整、加强学科建设和提高办学水平。由此可知“就业率”是用来考核高校的。
(二)就业质量的界定
“就业率”是用来考核高校的,那么对于就业质量的考核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高等院校在就业和就业质量方面所做工作的考核,因为,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一个是能够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培养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另一个是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大学生输送到合适的单位和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确保大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才有所展、力有所施,尽可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单个就业个体对自己工作“满意程度”的考核,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质量应当从就业主体对就业岗位的满意程度判断。
四、研究启示
(一)国内外就业质量研究的启示
质量的概念源自管理学,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准确表达了产品质量的内涵: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借鉴质量的概念,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就业质量就是大学生就业状况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但大学生就业质量绝不仅仅是大学生作为劳动者个人的就业状况,高等教育带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个人和社会双重受益,大学生要在就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用人单位要利用大学生的人力资源,政府作为办学主体也要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办学的目的;另外,我国著名学者在其“差序格局”理论中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每个人处于社会关系中就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产生一圈一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圆圈,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由于中国还处于“差序格局”的人伦社会状态下,“亲血缘、重家庭”是中国人的普遍特点,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关系,尤其是大学生家庭。所以,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体应该也必须是多元的,它不仅包括大学生自身、还包括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家庭等社会主体。
目前,国内外对就业质量研究的核心内涵是收入或报酬,是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和工作的特征等方面,仅涉及大学生自身、而未反映与大学生有关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才是从根本上反映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忽略了对大学生所在学校的关注。
另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定性研究,大多出自于评价者的主观感受,很少出自实践调查。
(二)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的启示
国内外对就业质量的评价重点集中在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和“体面劳动”上,对于一般的劳动者这些指标可满足评价要求,但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富于创造力的群体,这些指标略显不足;同时,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的培养质量、性别差异等),而这些评价指标并未体现;另外,虽然个别学者建立了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但各指标的取值未完全明确,造成了计算的困难,失去了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五、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对“就业工作”合理、科学的评价关系着数千高校的自身存亡,但目前不同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定义及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评价指标及体系也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尽快界定就业质量的内涵,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03:71-74.
[2]刘艳华.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北京教育,2012,612:158-159.
[3]杨存博.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探讨[J].人事纵横,2012,05:20.
[4]孙萍、黎志键.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2,03:208-209.
[5]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91.
[6]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3):18.
[7]胡天明、康周妹、温亚林.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因素及就业质量标准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8,13:96.
[8]兰顺东.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1):168-169.
[9]王旭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9,26(2):127-130.
[10]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1):139-141.
[11]方焕新、梁程妙、曾杰豪.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人力资源开发,2011,7:17-18.
[12]石彤、王献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12(6):68-73.
[13]王紫薇、樊桂林、韩建伟等.推动实现女大学生更高就业质量的服务体系研究[J].学术研究,2013,11(12):181-183.
【关键词】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攀高,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相比2001年的114万可谓天差地别。社会对于新世纪以来高校扩招一直质疑不断,一定需求的用人单位与年年人数递增的大学毕业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不同学历层次就业差别较大,大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于是年复一年高呼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常态。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就业问题成为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程度,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就业难原因探讨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观念正迅速发生变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1年114万,2009年突破600万,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
(二)择业期望过高
一方面,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许多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等达不到学生的心理期望,宁可“事业单位打杂,不去中小企业骨干”“撒网式考公考事”。另一方面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也只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对于人民生活逐渐富裕、逐步迈入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结果就是“啃老”人数增加,延缓就业时间,以期获取更好的工作岗位。对比国外和国内、国内农村和城市的相关数据可知,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的期望过高也可以说是由中国教育思想、家庭环境等因素纵容而成的。
(三)就业过程的性别歧视
就业的性别差异由来已久。在高校毕业生中,成绩优秀的女生比男生数量多得多,但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男生。高学历的女性自觉抵制性别歧视的结果就是:女研究生就业困难度上升,而且表现为女研究生的签约薪资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在就业机会和就业率上也是如此。性别歧视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在就业薪资上,女生比男生更少,发展也更不稳定。而且性别歧视也造就了女生对薪资的期待低于男生。本科毕业生中,可以接受3500元以下月薪的女生比例为68%,比男生高8.3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中,可以接受5000元以下月薪的女生占53%,比男生高14.6个百分点。在要求男女同工同酬的呼声中,这样的现象既现实又无奈。
(四)高校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并未使得专门人才素质达标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过于陈旧和单一,专业和课程设置未能跟上国际形势,内容过时,实践和实习课程偏于形式化、流程化。使得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心理素质上未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重书本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问题。根据麦克斯公司的近几年对高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最不满意前三点分别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除此之外还有供需信息不畅,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才的地域分配不均衡,人才供需结构失调、不能人尽其用等原因。
三、积极方面与展望
虽然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未来几年仍会困扰社会和家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能够有所改变,而且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许多方面正在向积极方面发生变化,就业难有了新常态。
(一)高校扩招放缓
因人口政策带来的90、00后人口增长放缓而导致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以及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等渠道的分流,使得我国高校扩招也在放缓,在未来几年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毕业生数量也将回落,这种情况预计到2022年之后才能有所好转。
(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恰逢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这个新机遇,尽管学者们对于在短期和结构上是如何具体影响就业持有不同观点,但普遍认为从总量上来看在长期上有利于就业。并且随着产业升级的进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产业升级将为大学生拓展新的就业空间。如何通过调整高等教育模式和专业设置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从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是高校要着重考虑的。
(三)国家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的愈加重视
国务院要求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例如苏北计划、西部计划等等。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为重要督查内容之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和回访,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鼓励参军入伍,进一步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后续服务工作。
(四)财政补贴
在发达国家中,政府财政从就业服务与管理、就业补贴、失业补贴、劳动力培训、社会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给予强力支持。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我国法规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国逐步建立了起了完善的贴补制度,各地方对引进人才的补贴力度也不断加大。人社部发〔2013〕43号以及2015年的补充条款:对申请助学贷款、享受低保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的求职补贴。是全国性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各地方还有各自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引进人才的制度,例如,东莞给予2008年及以后毕业的东莞户籍大中专毕业生,工作累计满一年(含一年)以上,给予“企业就业岗位津贴”,最长可补贴24个月,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分别补贴200、400、500、800元/月。
四、结语
虽然广大学子身处就业难的环境中,但不应盲目悲观。国家、社会已调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未来几年就业难问题或有所缓解,需要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共同做出努力。大学生则应做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参考文献:
[1]李付俊,孟续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口与经济,2014(6).
[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样[N].光明日报,2014.
[3]陈鹏.公众主观感受与就业率的差异——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