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9: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
一、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兴趣积累语言
因材施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点,教师要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转变传统师生角色,强调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整合内容、优设情境、问题设置中培养学生语文兴趣,使其在感知语文学科魅力中高效积累语文语言。以“桂林山水”为例,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客观呈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秀丽风光,是新课标下的写景佳作之一。教师要立足新课标要求,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整合“桂林山水”课文内容,抓住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征,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具体呈现课文知识点的同时优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使其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桂林山水”课文段落内容,科学设置课文思考问题,比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各自具有什么特征,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有哪些相同点。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指引班级学生有效通读“桂林山水”全文以及精读课文重要段落,在感知、把握课文段落内容中有效思考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深刻感受课文语言、情境、情感等之美,在了解排比等修辞手法、篇章结构、主题思想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河山之情,高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科学积累语言。
二、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锻炼语文思维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中将课堂还给学生,讲解语文课文知识的同时强调班级各层次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呈现主体地位中突破课文教学重难点,科学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深化锻炼语文思维能力。以“少年闰土”为例,教师要从新课标角度入手,优化“少年闰土”课文课堂教与学,将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融入其中,在把握课文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中巧设引入课中的思考问题,比如,试着划分课文段落并简要概括各大段主要内容;“闰土”是谁及其外貌特征,他和“我”有着怎样的关系;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通过哪些事情来描写闰土的动作,将其贯穿到课文知识讲解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先要引领班级学生自主阅读“少年闰土”课文段落内容,以问题为基点,进行针对性自主学习、思考,根据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胆回答相关的问题,有效锻炼语文思维。教师要针对课文各层次问题回答情况,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引领班级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在合作过程中深化探究未解决的问题,适时介入的同时进行合理化点拨、提示,在层次化问题解决中高效讲解课文内容,促使各层次学生在把握“少年闰土”课文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中高效锻炼语文思维以及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能力。
三、深化课外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素养有效教学
教学实践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革新中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延伸,教师要在反思课内教学基础上深化课外语文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外多样化语文实践中促进语文素养发展,顺利实现语文有效教学。以“草船借箭”为例,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中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草船借箭”课内教与学情况,立足新课标要求,深化课外教学实践,开展走进《三国演义》古典名著的实践活动,以语文听、说、读、写为切入点,呈现多样化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在欣赏影片、聆听章节故事、阅读分享、写作比拼等过程中进行多样化语文实践,在巩固复习课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在塑造健全人格中高效发展语文素养,为进入更高阶段学习打好基础,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猜读教学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其实大多是从参考书上生吞活剥下来的)来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似乎已不新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教师仍然舍不得把时间还给学生,长期形成的以教师讲授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听记和练习为主要目的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依然顽固地占有市场,教师仍然热衷于照本宣科。从字词讲到内容,从主题讲到写作特色,面面俱到,恨不能全灌了之。只可惜“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杜威语)。结果听得人昏昏欲睡,激不起学习思考的念头,即使有认真的学生埋头苦摘,可摘下的这些理解的结果又有多少意义?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份,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几口!无怪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说到底仍是观念在作怪: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没有活生生的学生,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容器!
2.对教材的重新认识
要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就无法回避对什么是语文的思考。有观点认为,语文课不是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课程,语文课不是知识中心的课程,人的语文水平——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或者叫做交往活动,阅读也可以看作是—种交往)中发展和提高,语文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具有学科特征的活动课,活动课程则是以学生的活动为核心,强调教师辅助作用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凭借,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就是如何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超越例子;即不把学例子当作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将其看成“桥梁”,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探索规律,通过这个“桥梁”让学生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这便是猜读的魅力。
根据阅读教学虚拟论思想,这种缘于课文却又不受课文制约,但又不脱离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猜读教法,其实体现了过程虚拟。强调从解读课文这种作者思维的物化结果来再现过程,并在过程中虚拟文章的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来表现课文丰富的可能性。而运用比较是激活和评价学生虚拟过程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在筛选比较中提高。
二、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悟和理解。而猜读就是让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相沟通,激活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的方法。如下面这则为《故乡》设计的导语——大家是否还记得鲁迅笔下《百草园》里的名叫迅哥儿的“我”?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小孩闰土如果你是迅哥儿,你希望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小朋友?请同学们猜测,畅谈后再阅读有关少年闰土部分,小闰土的品格特征与你猜得差不多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教师从同学们猜测畅谈少年闰土部分入手组织教学,突破教材原来顺序束缚,进行重新筛选组合,目的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索的欲望,让阅读过程更加显示出个性色彩,并为进一步学习下文作了准备。这可看作是第一次猜读或叫阅读前的猜读。
下文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闰土的变化及其深刻的社会因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制约,就必须突破学生的认识局限,但是理解的起点又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世界,这是一个难点。该如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并始终保持探索精神,这更是一个难关。不妨让学生以设计重逢场面来猜读一番。
阅读中的第一次猜读提示:20年过去了,外出谋生的迅哥儿回乡,与在农村务农的闰土重逢了。请你根据刚才的阅读即描写少年闰土部分的印象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与理解,猜想老朋友重逢场面。要求能表现出人物的外貌、语言(称呼不可少)、神情、动作等。
学生猜测的结果肯定带有浓厚的现实社会色彩,具有即时性,理所当然地把重逢放在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如勤劳能干勇敢的闰土发家致富、老朋友重逢叙旧话新等等。对此与课文相左的误猜,老师应给予肯定,引而不发。有了这一铺垫,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精神,认识到旧社会老百姓过苦日子并非不勤劳不能干,而是社会太黑暗。
设计完成后请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塑造人物的理由。为进一步理解文本,思考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一、丰富教学情感
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学的根本还在于把握音乐的魂,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因此,课堂的教学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机,缺乏了求知的原动力,学生自然不会去专心倾听。而倾听作为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重要能力,自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影响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丰富教学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
(一)教学语言艺术化
音乐是一种借助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想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师就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文学修养。如:欢快活泼的歌(乐)曲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来导入,忧伤哀惋的歌(乐)曲可用深沉凝重的语气来讲解。如果教师在语言上能做到抑、扬、顿、挫并且声情并茂,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
(二)课堂氛围民主化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小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用音乐打开他们想象的闸门,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能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一改过去站在讲台前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而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创造和谐、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种更加自由的空间会激发学生急切倾听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人性化
据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倾听效果是由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其倾听目的来决定的。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怎么听。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或心理问题,他们会故意听不见音乐和老师的讲解,所以对同一课堂、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当学生不会倾听时,我们应该反思,是我们的反馈要求不具体?还是指导不到位;是我们教学的针对性不强?还是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力求贴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 强化能力训练
科学研究表明,倾听是有技巧的,学生有了倾听欲望,还是不会倾听,这与没有很好地掌握倾听技巧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应注意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技巧。
(一)训练学生的“听觉感知”人
如果不会通过听觉来听声音,又怎么能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每个人的听觉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尽管有的学生能准确地听出声音,然而真正的音乐耳朵的形成却是要在听力训练中获得,而不是天生固有的。大千世界的声音是音乐最原始的素材,人从单纯感知声音,到反复聆听声音而感知它所代表的一些特定的情感色彩,需要一个听觉的训练过程。一开始先让学生判断一些简单的声音,比如在某一特定时刻听到了多少种声音, 在寂静的教室里听楼道、马路上的声音,闭着眼睛指出发生的位置;感觉单声道和双声道播放音乐的区别;教师敲一件乐器或弹琴声音大时请学生慢慢走过来,声音小时慢慢离开,使他们感受声音的大小和远近等;带领学生“聆听散步”,找出最高、最低、最响亮、最优美、最讨厌的声音,然后慢慢地过渡到有方向性地听音乐,比如听音乐的情绪或特点,感受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变化;然后再慢慢地根据年级的升高不断提高要求,不断进行引导,学生的听觉会变得越来越灵敏,也会更专注地倾听。
(二)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1.闭着眼睛静静听。一般是在第一遍欣赏音乐发挥想象的时候,要求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作出判断,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心理活动,使声音的艺术形象由感觉的有限性通向想象的广阔性。这就要求学生在相对安静的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聆听音乐,全面地体验音乐。(下转95页)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若叫大人一同去……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到:‘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几向来不乱跑;我们都是识水性的!’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路,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有笑……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双喜、阿发等小伙伴们热情好客、有主见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通过“点”、 “磕”、 “后退”、“上前”、“架起”……一系列动作描写,描绘了孩子们娴熟的驾船技艺,表现了孩子们非常能干。
三、表现孩子之间深厚的友谊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还展现了孩子之间诚挚的交往、深厚的友谊。无论是“我”与平桥村的“叔子”,甚至“太公”等的交往,还是“我”与少年“闰土”的交往,都没有地位的尊卑,没有伦常的限制,没有贫贱的区别。孩子们自由、平等、诚挚的交往,而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平桥村受到的“优待”,双喜、阿发等小伙伴们为了让我实现看戏的梦想,想尽一切办法,在看戏船上的悉心照顾,偷罗汉豆吃的痛快……都展现了孩子们深厚的友谊;“我”与少年闰土之间的友谊更让读者感动,突显了孩子之间纯洁、深厚的情谊。《故乡》里,作者这样写到:“……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的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分别时,彼此都舍不得,非常难过,后来还互相赠送过礼物,可见,“我”与闰土的友谊的确很深!
四、丰富有趣的孩子世界
一、正确领会教材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时代特征鲜明、现代意识凸显、人文内涵丰盈是语文教材的特征,其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正确领会教材的理念,既要使教材固有的作用和功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发挥,又要科学、灵活地使用教材,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1 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
尊重教材的关键就是领会教材的理念和教学思想。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用心领会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努力把握其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潜藏的资源。笔者使用的是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该教材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改变了编排体系,构建了新的实践系统,突出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例如八年级上册,全册在编排中设置了“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等。最为突出的是每个单元都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惟有尊重教材,掌握好教材特点,才能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实施高效语文教学。
2 从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灵活使用教材
如果教师一味地“教教材”,那么语文教材在其眼里就成了“圣经”,而其教学语文则成了“颂经”。教师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和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材,用教材去教学,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才能使教材成为优质资源。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组歌”。在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广泛地介绍中的英勇故事,发给了学生有关“”的材料,并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系列报道“重走路”,让学生接受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深刻理解和精神的伟大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此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凸显教师主导作用,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引导、科学的建议和有效的指导。课堂应不是教师独自的舞台,学生应不是等待灌注知识的容器。,然而,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因为自觉性和自律性不强而使得课堂过分“自主”从而导致失序。新的学习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笔者在教学《故乡》时也出现过这样一件事: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难道埋了碗碟的是杨二嫂?如果是,那她可以直接把碗碟拿回家这样就更方便,而且占的便宜更大。而她却为何要藏碗碟藏于灰堆以邀功请赏去换一个破狗气杀呢?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笔者“苦心经营”的课堂气氛即刻被打破。如何应对这“突发事件”?笔者想起了特级教师钱梦龙教学《少年闰土》时的情景:“跳鱼是几只脚?”有同学发问。钱老师坦陈:“不知道。”“同学中有谁知道?”钱老师又问,同学们都说不知道。接下来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笔者想如果在课改前,所有的老师几乎都会当机立断喊停:“跳鱼几只脚与我们这堂课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么教师的这句话就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休止符号。
钱梦龙的解决策略:“跳鱼几只脚有一个叫闰土人知道。为何我们都不知道,而闰土却知道?”于是引出课文的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四方”的天空下。
这个案例,既使我们看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又看到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所发挥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理性地审视、妥善地处理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使“课堂的生成”成为为教学服务的亮点。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钱梦龙对学生的尊重,而且又看到了其作为点拨者、引导者和激励者所发挥的作用,这就是教学的智慧与艺术。这种智慧与艺术,是边实践、边思想、边研究、边总结获得的,忠实地体现了教师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了钱梦龙的做法,当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后。笔者这样回答了学生:“杨二嫂拿出了母亲的一副手套,而且是明目张胆的。既然如此,假如说是她藏的,那就显得非常不合情理了。何况杨二嫂又没有机会,也没有这样长的时间来藏碗碟。那么,究竟是谁埋藏了碗碟的呢?”同学们沉思了一会儿,“是闰土!”答案有了。笔者又追问:“为何开始不让小说中的‘我’对闰土发表评论?闰土这样的好少年思想上发生的变化,不就更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吗?”于是又顺利回到了主题。
三、创新教学方法设计,重视品读课文语言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了体现这一理念,语文教学一要注重教学简约;二要重视品读课文语言。
1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有新意有创意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教学中,对一些篇幅较长、学生阅读一遍还不解其意的文章,教师应该作简化处理,浓缩课文内容,彰显文章的“透明度”。
首先是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和关键字词,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从第二节找出“见”,从第八节找出“记”,从第十节找出“思”。学生因此很快地理清了文章思路,赏花――忆花――思花,而赏花则经历了花瀑――花条――花穗这样的过程,即从整体――局部,由大――小――特写。这样,文章的难点就比较容易地解决了。
其次是找出规律简化课文。例如教学《变色龙》,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六、五、四、三、二、一”几个数字规律,也就是奥楚蔑洛夫的六次判定,五次变色,四次穿脱大衣,三次提到法律以及两次写围观群众和一次环境描写来学习。这样找规律简化课文的学习,就会使学生对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以及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小市民的庸俗有了深刻的理解。
2 重视品读课文语言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是语文的本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学习语言的方法集中体现在“讲”、“读”、“思”三个方面。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精品”,其多种的美都是通过语言充分表现出来的。因此,品读课文的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随后,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说这首诗歌是“绿色的”,因为它连续运用多个意象,表达诗人的苦难和坚定的信念,不仅传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声,也传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充满了无尽的希望。
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领悟诗歌时,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首诗也可以是白色的。你看,诗人虽然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但是他还有清澈如秋水般的纯洁,明朗像水晶般的透明。隽永的诗句和儿童一般执拗的真诚深深地让我们感动。‘’虽然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但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在那黑暗污秽、沉重压抑的环境中诗歌如雪一般的纯净。因此,这首诗歌也可以是白色的。”
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突然间,我意识到我的学生会对这首诗歌的颜色有不同的见解。况且,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又何尝不是领悟诗歌,不是对诗歌的“再创造”呢?干脆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不一会,一位性格开朗的学生说:“这首诗还可以是红色的,诗中充满了真诚和力量,回荡着一种英雄气概,是一种指向心灵深处的感悟与呐喊,整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诗人深情地歌唱了希望,歌唱了对人类的爱、对世界的爱,给当时处于迷惘与失望之中的人们以希望之光。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把整首诗都染红了。”
这时,学生都笑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一位平时表现很深沉的学生说:“这首诗还可以是紫色的。紫色代表着忧郁失望,又象征着高贵不屈.诗中‘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描绘了那个荒芜艰难的时代;‘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露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以食指为代表的青年人生中的失意、落寞和不快。然而,诗人又高昂着坚强的头颅,奏出了心底的最强音.《相信未来》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的主旋律,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时代,为人们的心灵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一位急不可待的学生脱口而出:“还可以是五颜六色的。因为诗歌本身意象繁多,色彩丰富,而且意象之间有意识的组合,给我们带来跟以往诗歌截然不同的新鲜感觉。另外,未来总是美好的,五彩斑斓的,所以是彩色的。”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个头高高的班长站起来说:“这首诗还可以是黑色的。因为它像黑色大理石一样庄严静穆,在沉默中孕育着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灵魂。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坚定不屈的信念。”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发表了自己关于颜色的见解之后,一位学生迅速建构了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这位学生的精彩发言以及课堂里自发的“热烈的掌声”,很快发现,学生可能根据“颜色”这个支架,对这首诗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于是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正如这位教师所反思的:这一节课虽然没有按照既定课程计划执行,但让我更加体会到,只要能确认学生“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合法性”,学生就有可能对课文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关健词】 阅读对话;现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24-02
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假”对话的现象,现例举以下几种课堂“假对话”状态 。
1 “浅”对话
“浅”指的是浅层次,对语言学习点到为止,对文本的意义建构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对于学生的能力获得与学习发展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总觉得“火候”不够,价值没有达到最优化。如《熟能生巧》一文有位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和学生之间展开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哪个词的意思已经懂了?
生:啧啧称赞。
师:啧啧称赞什么意思?
生:夸奖别人做得好。
师:你能啧啧称赞吗?
生:好棒啊,好棒啊!
“啧啧称赞”这词理解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大体都能说个大概,如夸奖、赞扬等。但这词又具有其个性特点,“啧啧”是叠词,也是摹声词,借助声音形象地表达赞不绝口的意义,而对词的个性特点的理解和感悟真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需要强调的。上面这则案例的老师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翻心机,让孩子现场啧啧称赞一翻,从学生的表现看,他已经模糊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因此在具体语言实践中运用得非常准确,“好棒,好棒!”连声夸奖。但是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连声赞的语言要求或许不明白。对话到此为止,学生对“啧啧称赞”这个词的理解和感悟仍然只是停留在“经验”的状态而没有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对话到此为止,此对话完成的只是一个“无效”对话、“形式”对话。如果教师能让对话继续下去,可以这样说:“'好棒啊',你为什么说两次呢?”那么学生的认识就可以由经验完成发展,学生的思维就可以由肤浅走向深刻,由感性走向理性。
“浅”对话往往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对“浅”对话现象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对话展开浅尝则止的原因主要是忽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生活基础、情感经验,从教师的层面无端地确定阅读教学目标,在没有以“已有”或“已获得的”为思考基点的情况下,对话所追求的发展就不可能达到最大化,对话效率就不可能达到最优化。其次是忽视了语言学习本身必须遵循的规律,学生的语言水平必须渐实现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由感知、理解、感悟、积累到运用的提升过程。当对话不能实现这种提升的时候,对话过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浪费,是对学生的最大不尊重。
2 “杂”对话
阅读教学的对话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学生在围绕话题展开的对话互动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唯有此阅读教学的对话才能突显语文“本质”。然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不乏“杂质”对话。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先让学生读读课文第一、二段,然后与学生展开了一问一答式的“对话”: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哪里?青藏高原号称什么?什么叫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我们先撇开这种师生间单向封闭的对话过程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不说,就此时师生间的对话内容来进行分析。当阅读教学过多地把对话范围关注于这些“杂”的成份的时候,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应该去“伪”存“真”,弃“杂”取“本”,多关注内容赖以依存的语言形式,让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语言与精神在真正的阅读对话过程中呈现的和谐存在状态。
3 “泛”对话
“泛”是指肤浅的,不深入的,不切合实际的,笔者把那种脱离或远离文本进行貌似热烈的、热闹的讨论交流称为“泛”对话。对话的“泛”化,主要原因是对阅读教学的任务不够明确,对文本这个对话主体缺少足够的尊重,忽视了文本在语言呈现方面的个性和教学价值。
“泛”对话现象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还是很常见的,往往表现为因话题过“大”、过“空”而“泛”,如写人的文章往往以“他(她)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读懂的?”这个共性话题去套用每篇极具个性的写人物的文章,使文章的语言,文章所刻画的人物的形象在共性的话题面前失去了个性的色彩,当文本不再呈现它具体的真实的个性的时候,无论是对文本形式,还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够深刻的,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价值都是不大的。笔者曾参加一次市级的优质课展评活动,参赛教师的执教课文分别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恰好都是写人的的文章,更加惊人的巧合是三位老师均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 开课,均以“鲁迅先生、詹天佑、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这主要话题开展教学,我们不禁在听课现场哑然失笑,但在笑声背后的反思却是严肃的。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且以同样的对话套子或对话模式展开,是无论如何无法深刻涉及文本的言语个性和无法触及文本所刻画的人物的灵魂的,那样的文本对话就会呈现“泛化”的劣势。
话题大而空,师生间的对话就会游离于文本之外,那对话只能是空洞的、乏味的,这种对话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的浪费,是对学生这个对话主体的极不尊重,我们警惕“泛”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泛滥。
4 “俗”对话
这里的“俗”取字典中“趣味不高” 的意思。文本是对话主体,是阅读对话得以展开的载体,文本以或平实自然或隽永清新或豪放明朗或细腻婉约的笔触,向读者(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指教师和学生)或描述或铺阵或记叙了生活的情趣、自然的瑰丽的和社会的丰富。师、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既获得美的语言的积累和感悟,也尝试美的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在美的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体验真的思想,触摸善的灵魂,追求美的精神,所以阅读教学对话“是审美的,超越世俗功利的”。可以这样说教材所呈现的文本具有经典的价值,然后当我们任意破坏“经典”的审美引领价值,随意解读教材的时候,就会呈现对话的俗话,低级趣味化,从而阻碍学生走向经典的、走向美的脚步,我想如此的阅读对话结果是任何一位有责任的语文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少年闰土》时,在屏幕显示了大量祭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祭器的贵重后,抛出一个话题:为什么老爷不让“我”这个少爷管祭品,而让闰土来管呢?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在那个文本背景中,“我”与“闰土”绝无管理祭器的岗位竞争的可能,此话题先否定了文本的时代特性,再话题把“我”与“闰土”放在了完全对立的两端,对学生理解人物,认识人物,感悟文本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造成了障碍,甚至会产生误解。显然此话题为了一味的追求话题的“新”,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而显得庸俗。在走进经典的过程中我们拒绝“俗”对话。
5 “散”对话
“散”对话主要表现为对话偏离课时目标的预设轨道,或对话展开不够集中,没有核心或轴心。笔者在下乡调研的时候,听一位中年女教师执教《竹笠》(浙江省编教材第九册)。师生常规问好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竹”字,对孩子们说:“竹和竹乡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你们说'竹'像哪两个字组成?”学生纷纷表示竹像是由两个“个”组成。教师接下去又问:“仔细看看,你觉得'个'又像什么?”学生此时七嘴八舌起来,讨论没什么结果,但情绪始终是高涨的,老师请孩子们稍稍安静后,随手画了一幅竹的简笔图,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个”挺像一簇竹叶呢。于是老师又组织学生讨论了“竹”对祖国的文化作出过哪些贡献?师生一起从竹简说到汉青说到韦编三绝说到岁寒三友说到画中四君子,可谓把竹的文化史全都搬到了课堂。教师又使出了最后一招说说与“竹”有关的成语,于是青梅竹马、胸有成竹,罄竹难书等成语一一被陈列在黑板上。课上到此已过了一半,如此教师才揭示课题让孩子打开课文读文。笔者很佩服这位女教师的文化涵养,她能由“竹”联想到许多与竹有关的语文教学资源,这是一般老师所缺乏的。然而语文是海,我们实在无力无能在一节课中引领孩子探索“语文”这个的全部,我们如果能以教材为例子,围绕教材引领孩子在语文的中撷取一朵浪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因此我们应该以整体、系统、整合的视点处理“散”的语文教学资源,化“散”为“集中”,努力让对话变得深刻而有更大的语文价值。
参考文献
一、 细心的观察
一个经验丰富又富有爱心的教师,他(她)每到教室总是会扫视学生,把爱的目光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哪个学生的脸上写满快乐,哪个学生似乎心情不佳,哪个学生的身体似乎微恙,哪个学生似乎冷漠呆滞,他(她)会静静地观察,细细地琢磨,而不是忙着准备自己的教案,因为他(她)的心里装有学生,而不只是知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示范课《背影》,上课伊始,赵老师细心地观察到最后有一个同学是一个人坐的,她上课第一句话就说:“老师发现你很孤独,但没关系,只要你一举手,我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身边。”接下来整堂课中,这个坐在最后的学生特别积极,赵老师也没有忘记她的诺言,只要这个学生一举手,她就马上来到他身边,亲切地把话筒递给他,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对这堂语文课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赵老师美丽的背影也一定会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有句名言:“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细心观察,这是给知识加温的开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 有效的激励
有效的激励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智慧的纽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能够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激励学生,喜欢给学生奖励一些东西: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一个小笑脸,这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的实物奖励,有时反而冲淡了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
特级教师马老师在上《老王》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老王说‘我不是要钱’,那他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男同学回答说:“他要的是作者杨绛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马老师热情洋溢地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同学深邃的思想。”课的最后,马老师又拿出了杨绛的新作《我们仨》,并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马老师说:“我把这本书送给老王的知音,就是那个有着深邃思想的男同学。”可以想象,全班同学是用何等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得到最高奖励的男同学的,而这本书又将会对这个男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一课时,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既简单又不简单的问题:“琦君家园何在?”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温州。”“杭州。”“台湾。”赵老师又笑眯眯地问:“还有别的答案吗?”“在琦君的心中。”一个女同学说。赵老师大声地说:“你真是独具慧眼,老师奖励你在黑板上写“家园”两个字,写得越大越好!”这个女同学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走到讲台前,自豪地写了大大的“家园”两个字。当后来同样是这个女同学说出家园和春酒的联系时,赵老师说:“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吃惊,我决定再给你一个奖励。大家猜猜奖什么?”这时候全班同学大声说“写‘春酒’两个字。”这时候这个女同学上台的脚甭提抬得有多高了,写起“春酒”来也特别潇洒有劲。让学生两次上黑板书写了这堂课的内容精髓,这样的奖励对于这位同学来说,是何等的荣光!
三、 精妙的点评
课堂上,精妙的点评,往往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力量,成为拉近师生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语言要准确、中肯、实事求是,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既有激励,又饱含期待,既有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又能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有对学生灵魂的感染。同时,点评的手段讲求贴切,要紧扣课堂主线,吻合教学情境。
《端午的鸭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大家见到的鸭蛋在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回答,有的鸭蛋椭圆,有的不太像椭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鸭蛋有的胖,有的瘦。这一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形象,很有感染力,说得真好。教师没有用“很好”来打发这位学生,而是抓住了这个“胖”字点评:“胖”通常用来形容人,特别是用于孩子时,有可爱之感,可见这枚鸭蛋在这位同学手上是活生生的,赋予了它生命。这一点评,不仅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在教其他同学如何赏析、运用。
四、 耐心的等待
在课堂上,耐心的等待是一种教育的胸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冷场,所以每当教室里静悄悄的时候,总是会不断地响起教师重复问题的声音,或者不断追问的声音,生怕课堂会沉闷下去,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就会不断地问“还有吗?”“还有别的想法吗?”问题提出后,不论学生回答快慢与否,教师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而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其思路。
《春酒》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从而来理解文中作者小时候的形象,有的学生读出了用蜜蜂来比喻是形似,有的学生说是跟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很勤劳,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不太准确。这时候这位教师并没有着急,也没有对上述学生的回答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作思考。在耐心的等待中,她从一个同学的眼里读出了否定,她马上请这位同学发言,并巧妙地引导:“没关系,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大胆地说出是“贪吃”。教师随即表扬:“你看,真实的就是好的。”这一表扬既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巧妙地指出了前几位同学理解的不足,而如果教师过早地评价学生,或者急着公布答案,显然不会取得如此的效果。耐心的等待,成就了学生的自我实现。
当然,有时候“等待”的结果,可能会失去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这“等待”,这堂课可能会上得更完整。但哪种结果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更大呢?我想,我们追求的,始终应该是学生的成功,而非教师的精彩。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我们眼中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不会情不自禁地让自己的声音固执地在教室里响起,不会为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牺牲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静静的等待,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让我们的课堂张弛有致,动则激情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动静相生中,尽显无限魅力。
五、 创新的设计
许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其实,如果对于“惯常”细节能深入反思,换一个角度审视,就能在“惯常”中生出一些变化,改“平常”为“创新”,变“乏味”为“趣味”。这样,一定会消除许多遗憾,带走几丝平淡,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出示双黄鸭蛋的图片,请班里一位喜欢画画的同学,到黑板上画双黄蛋,画完之后,师生一起结合课文中评判鸭蛋的标准:“蠢”或“秀气”,对所画鸭蛋评论一番,学生们一个个都“掉进”鸭蛋里了。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活动设计,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情绪而已,随着教学的行进,原来这一双黄蛋还是教师板书所在,双黄分别是“情”与“趣”,一枚小小的鸭蛋中蕴含了汪曾祺先生的“情”“趣”所在。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环节,却是教师的独具匠心,可谓“化大形于无痕”,让课堂情趣无限。
六、 机智的调控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此时的教师,就应把执行预案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搜集、捕捉、筛选这些细节,把它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紧紧把握,因势利导,从而使课堂教学由“执行预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钱梦龙教《故乡》一文时,学生提出一个“打横炮”式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跟理解课文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但如果轻率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损害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钱老师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他说:“是啊,鱼怎么会有脚?”有学生说,娃娃鱼有脚。老师说:“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学生都说没有。老师继续问:“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钱老师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细节,顺其势而导之,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化“废”为“宝”,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