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9: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培训通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班管理;运行效率
一、引言
企业培训体系通常由培训规划、课程体系、讲师体系、评价体系、运营体系构成。课程和讲师体系是培训体系的核心,但企业培训的运行效率取决于培训运营体系,信息化的培训管理平台是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构建符合企业特点的培训管理平台,保障企业培训高效运营,是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系统化、可持续化的必经之路。
二、培训管理平台整理架构设计
笔者所在单位历经2年时间的努力探索,由人事部门、培训部门、计算机项目组共同开发了符合单位业务特点的培训管理平台(B/S版本),该培训管理平台体现了国内企业员工培训很多共同特点。整个培训管理平台由计划管理系统、培训选课系统、培训班管理系统、所处级培训系统、培训查询系统5个子系统构成(见图1)。
三、培训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第一,计划管理子系统。计划管理子系统由计划和计划调整两部分功能组成,计划管理子系统保障了组织部门及时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人事部门、培训部门每年2月和7月会集中两次单位内部培训项目计划,要求员工在两周内集中选择预期参加的培训项目,集中选课结束后培训部门会根据员工集中选课情况进行培训项目、培训期次、培训人数的动态调整,以满足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见图2)。第二,培训选课子系统。培训选课子系统由集中选课、培训补选和选课审批3个功能组成。在选课系统中,学员可以掌握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师资、培训时间、培训对象、考核方式等培训班相关信息。其一,集中选课功能。集中选课是指计划集中期企业员工在规定时间(两周内)选择相应培训课程,超出培训班预期人数之后员工仍可以选择报名,但系统会提示超员人数,超额报名可以让组织部门及时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让培训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培训部门掌握员工培训需求后会根据员工报名及师资情况进行培训项目、培训期次的调整,选课成功的学员会收到系统信息提示。其二,培训补选。集中报名结束之后培训班余额会再次投入系统供员工选择,员工点击选课即可报名。名额已满的培训班学员可以点击关注,一旦关注的培训班有余位系统会自动发送电子邮件给关注的员工,员工收到提醒邮件登陆选课系统可以通过补选进行选课。第三,培训班管理子系统。培训班管理子系统是培训管理平台中最关键的模块,也是培训组织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培训运营体系效率的体现。培训班管理子系统由开班通知、考勤管理、课程表、课件管理、培训考核、培训班评价等功能模块构成。其一,培训班开班通知。如何快速有效地将培训信息传达给学员是培训组织管理过程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培训管理平台通过系统消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方式将培训班信息同时传递给学员。培训组织管理人员会在培训班开始前两周给参训学员发送培训开班通知(系统消息、邮件、短信),确认最终参加学员(见图3)。其二,培训班考勤。培训考勤是培训班学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培训课堂严格实行电子考勤,在培训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都需刷ID卡考勤(员工一卡通)。考勤记录将采取分段累积计时,实时录入培训管理平台,有助于培训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实时查看员工培训出勤情况,较好地保障了课堂出勤率。培训课程开始之前学员可以通过培训管理平台在线请假,获得主管领导同意后会推送消息给培训管理人员。其三,培训课件管理。为了方便学员学习交流,培训课件实行加密处理并对学员实现定向下载。平台的电子课件管理方便学员随时下载学习,也为课件无纸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其四,培训考核管理。培训考核管理作为员工培训档案电子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员工的参加培训的记录和考核成绩都会记录进平台。培训考核采用课堂出勤和考试成绩双重标准,培训班考核成绩合格且培训课堂出勤率(累积时间)不低于80%的学员可以获得当前培训项目的培训学分。其五,培训评价。培训评价是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培训完成后学员可在线完成培训班效果评价、培训讲师评价等工作,培训管理人员和主管领导可以很方便地查看学员评价和意见反馈。培训班评价由课程目标明确性、课程内容编排、培训组织管理流程、培训预期效果4部分构成。讲师评价包括多媒体制作(30分)、沟通表达能力(30分)、教学效果(40分)3方面构成(见图4)。
四、培训管理平台运行实践与经验总结
关键词 平板电脑;在线学习;学习模式;企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04-03
Probe into E-learning Model based on Tablet PCs//Yang Ming
Abstract Tablet PCs have gained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because of their abundant function and easy portability. Tablet PC-based learning possesses the features of autonomy and universality, so tablet PC is a useful tool for e-learning.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ablet PC-based learning and then demonstrates its feasibilities. In addition to a discussion on the basic forms of the tablet PC-based e-learning style, the author also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 for its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recommendation aimed to apply this learning style to enterprise training.
Key words tablet PCs; e-learning; learning style; enterprise training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类学校在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教育信息化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让教育信息化惠及全民[1]。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如何使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教育教学,未来工作重点之一应放在运用最新信息技术对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的更新,并使学习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然而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当前信息化终端学习设备没有突破性变化,以台式计算机为主的学习工具与移动学习工具相比较有一定的局限性[2],这使得在线学习受到限制。在线学习是学习者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的方式。由于现在的3G时代的来临以及WLAN无线网覆盖面的扩大,从而使在线学习不仅仅通过笨重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更方便地实现移动式企业培训。与台式计算机相比,平板电脑在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和学习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其特点。
1.1 学习过程的随意性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模式理论上讲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在线学习。与传统的网络学习模式不同,平板电脑由学习者随身携带,处于移动状态中,学习过程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可以随时随地中断,学习过程是间断性的。
1.2 学习动机的自主性
学习者无需教师的组织,无需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下开展学习,甚至课程的选择和专业的选择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动管理和自动评价中进行的,更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
1.3 学习群体的广泛性
学习行为不再局限在学校围墙内的学生,可以将学习对象扩大到企业职工,扩大到社会学习者,成为企业培训的一种工具,并为现代社会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条件。
2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2.1 学习成本低
从个人投资角度看,运用平板电脑的学习投资要比运用台式计算机节省25%左右。平板电脑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就够维护,系统安装过程简单,维护相对容易,维护成本低,安全性和防病毒方面的问题少。另外,平板电脑节能明显,电池续航时间长。
2.2 平板电脑更适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
1)方便携代。平板电脑要比任何其他种类的计算机都轻便,方便各类人员携带。
一是因为是触摸屏,没有键盘和鼠标(如果需要也可以连接无线键盘和无线鼠标),没有硬盘和光驱。
二是因为处理器等芯片耗能低,发热量不大,机器无需占用空间布置散热系统,相对节能,电池容量相对小。
三是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数据文件容量很小,一般不需要结构复杂的硬盘,除了内存以外,大多数平板电脑使用高速存储卡作为外部存储介质。平板电脑质量仅有400克左右,很薄,很轻,启动迅速,比起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携带和使用都更为方便。
2)软件开发容易。以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架构采用了分层的架构。安卓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开放性,与之对应的软件开发的新产品很多,特别是教育培训类软件很容易推广和利用,加上采用后台数据支持,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现在已经开发基于安卓系统的Flash 11,与硬件兼容性和流畅性很好,视频运行流畅,稳定性相对好。
3)符合学习者的使用习惯。平板电脑系统启动快,用后不必“关机”,全天处于“待机”状态,非常适合移动条件下的学习。因为平板电脑使用触摸屏,加上安卓系统界面华丽,控制和设置相当简单和方便。各种软件的文字和图形在平板电脑在显示清晰生动。平板电脑重量轻,存储容易,可以取代书本,减轻书包的重量。平板电脑是触摸屏,加上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安桌系统的界面,学生使用很方便。平板电脑可以手写输入,不但方便记录,还可以与书法、绘画、制图或美工设计等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者的创作能力。
3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基本形式
3.1 基于及时通讯软件的培训形式
1)手机短消息。企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介绍、课程安排、考试通知等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传播,还可以开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等学习活动。其主要优点是时效性强,方便快捷,容易记忆,可靠性强等。
2)微信。微信要比短信具有更方便的信息传递功能,方便于问题求解,可以发送语音,也可以利用微信发送通知、布置工作。
3)腾讯QQ短消息。QQ短消息包括了手机短消息和微信的所有功能。QQ短消息可以利用QQ群的强大功能,实现小组讨论、传递文件(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利用群邮件和群相册等功能交流和共享学习文件。
4)微博。微博方便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以学习内容为类开通某个培训课程的微博。学生也可以利用微博征求问题的答案,能够引起更多的学习者的讨论,微博的影响力更大。
3.2 基于浏览器的学习形式
平板电脑用户使用无线终端,经过电信的网关后可接入互联网,访问企业培训服务器,并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目前很多手机厂商都采用安卓操作系统,能很好地支持浏览器,加上3G通信协议的推出,在线学习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将会发生空前变化。基于浏览器的学习形式,需要有针对性较强的Web资源,学习者能够方便地浏览相关的专业的培训网页,并且具有一定的交互和辅导功能,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资源。有的浏览器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提出学习计划。
3.3 基于手机软件的“云计算”学习形式
这种学习形式需要开发与培训课程相对应的学习软件和“云”端数据资源。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使用不同的软件,并具有相应的评价功能。将大量培训资源和数据放在“分布式计算机”上,而不是平板电脑的终端上,这样降低了对平板电脑的技术要求,只要平板电脑在线,就可以轻松地开展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学习活动。
4 基于平板电脑在线学习环境
4.1 无线网络
平板电脑在线学习主要基于两种网络环境。
1)GSM网。现在3G网已经普及,中国联通运行的是WCDMA,中国移动运行的是TD-SCDMA,中国电信运行的是CDMA2000。不同的运营商使用的网络制式不同,对应不同的SIM卡,要注意平板电脑是否支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2)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又称Wi-Fi。一般平板电脑都有内置无线网卡,只要有Wi-Fi热点就具备上网条件。因此,开展平板电脑的企业培训的关键性工作是建立无线网络。
GSM网都是电信部门提供的。近年来,中国移动也加大了Wi-Fi热点的建设,好多地方已经能够使用中国移动公共Wi-Fi网,有的图书馆、酒店、车站、机场、商场等场所Wi-Fi是免费提供的。随着我国WLAN的推广和免费使用,平板电脑在线学习将会变得越来越方便。
4.2 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主要有两个软件环境。
一是要有平板电脑终端学习软件,也就是平板电脑版的软件,或者开发基于系统浏览器的学习软件。在线学习的软件开发要根据企业培训规划,分析企业培训需求,设计软件模块,编写软件编码,最后运行测试。企业培训软件要按照职业或岗位培训包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开发。
二是要有后台数据支持,主要是学习资源管理和学习管理。学习资源是一个强大的系统,要对各类学习资源归类管理,不断丰富学习资源。
4.3 学习方法
依据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本质是以解决问题为学习导向。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手持平板电脑并组成学习小组,也可以运用QQ组成在线讨论组。学生担任的是积极的问题解决者,学生要通过触摸屏来明确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到哪里找学习资源?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设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使学生掌握课本规定的知识,教师应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传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放在重要的位置。
2)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就是依靠学习资源来促进个别化学习的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来完成信息查询,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3]。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则是资源的开发者或组织者。在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各种学习资源应尽可能丰富,否则这种学习模式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了解,对学习内容的制定,对学习资源的建立,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3)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在协作学习模式中,每个学习者手持平板电脑与小组中其他成员进行对话、讨论和辩论,学习成果要通过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承担责任才能取得。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容易进行空间分组和进行小组讨论,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学习,方便发送各类文件,也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协作学习,将自己屏幕上的内容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4.4 学习和培训管理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管理主要针对在线学习者的管理,也包括企业培训的在职人员。管理内容包括考试信息、课程信息、培训信息、学习资源信息等内容;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学习评价、课件、问题反馈等内容。在建设学习管理的同时,应统筹考虑学员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领域的考评。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领域的考评是指按规定的步骤或按自己设计好的程序,使用一定的考试软件去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目标的考核。
5 运用平板电脑开展企业培训的几点建议
5.1 加速基础环境建设
基础环境建设包括无线网络建设、企业培训资源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要逐步形成适应移动学习的基础环境。制定相关法规,国家、地方、企业、教育机构和相关组织应各负其责,尽早完善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管理制度和学习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从企业培训计划到企业培训考评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企业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作用,将基于平板电脑的企业培训逐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终生教育系统中。
5.2 加强基于平板电脑企业培训软件建设
普通网络培训与基于平板电脑的培训课程是有区别的,一是大多数平板电脑采用的屏幕分辨率与台式计算机不同,二是平板电脑需要使用触摸屏作为交互界面。因此,开发平板电脑培训软件主要有两个重要环节:电子培训教材开发和培训学习的服务。电子培训教材需要发挥行业和高校的作用,在政府的引导下,分工负责,也可以将电子培训教材建设任务安排给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主导下开发平板电脑终端教学软件和学习管理软件,发挥专业教学委员会或学科教学研究机构,开发各学科、各类学校的教学软件平台。还要重视推广利用,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企业培训软件应该免费向用户提供。
5.3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基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模式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特点,因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要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适用于平板电脑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各专业各职业各工种需要。教师注意运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注意构建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要研究和开发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课件和网络课件,平板电脑的网络课程要考虑终端的技术特性,做好平板电脑的网络课程开发。学校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教学资源开发纳入常规工作,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为开发新的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5.4 注意开发基于平板电脑的培训方法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自身运用平板电脑的技能,特别是要掌握平板电脑的基本功能。其次要进行基于平板电脑的培训方法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发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要重视研发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培训模式,提高在线学习对企业培训的支持。要用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模式改变企业培训的管理方式,改变企业管理方式,改变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
6 小结
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适合于移动学习和企业培训。但是,目前的基础还是很薄弱,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笔者坚信,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基于平板电脑的在线学习对企业培训会发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永远不会停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M].北京:2011-10-17.
一、企业培训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发生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某一个特定环境里,人们预期目标与最终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差距越大则风险越大。企业培训风险就是指在员工培训过程中,由于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培训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培训流程管理工作的疏忽,常常会使培训质量不高、效益低下,这不仅造成企业在培训投入上的资源浪费,产生投资风险,最终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一)培训的直接风险
培训的直接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员工培训的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及培训质量的管控所产生的内在风险,即培训的直接风险源于培训本身。
1、培训成本风险。在培训过程中,主要存在三类成本:一是直接成本:企业为举办培训活动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包括向培训机构和讲师支付的报酬、以及学费、资料费等;二是机会成本:在培训时间段里,受训者因参与培训,无法全身心工作,从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以及对于脱产学习的员工,企业需要聘请他人,或者调整岗位造成的企业绩效下滑所带来的损失。三是沉没成本:在培训期间,企业为受训者支付的工资、福利等。因此,如果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企业至少遭受这三方面的损失。 2、培训技术风险。就是企业在实施员工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对培训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的管理,而导致培训跟企业的生产经营脱节,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目的。造成企业培训技术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也是不可控的。比如在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定培训计划、风险评估、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考核等,这一系列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变化,企业战略的调整,不能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而造成的损失。再比如员工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企业的培训考核机制也会培训的成效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产生培训技术风险。
(二)培训的间接风险
培训的间接风险是指培训虽然完成了预定目标,但由于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企业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1.企业人才流失的风险。员工在接受培训后,离职的主要原因在于员工对知识和自我实现的更高追求。经过培训,员工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随之追求也逐渐增高,自然而然产生更换工作环境的念头和工作待遇的要求。另外,训练加强员工在企业和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使自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多选择的机会。
2.企业专有技术外泄的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有产生并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甚至是专利技术,当然,其中也包括自己企业的独到的管理经验和专有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这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并得以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要形成持久的技术优势,并发展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要求企业要牢牢掌控这种核心技术。
二、培训风险的应对措施
虽然培训存在上述诸多风险,但培训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显然,收益与风险同在,我们认为,在充分发挥培训作用的同时,关键还要建立健全培训风险的防范机制,尽量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一) 分散或者转移企业培训成本风险。企业的员工培训费用,可以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这样可以减少培训占用资金、降低培训投资无法收回的风险。培训前,企业当对培训费用进行预算分析,核定费用由员工分担的比例。确定两者分担的比例以后,就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企业的报酬制定政策的时候,员工的一部分报酬划为培训费用。这样,员工的工资越高,或在职时间越长,这部分的培训费用的积累越大,员工培训的投入就越多。这样实施训练前回收投资,不仅仅是企业培养投资风险的风险降低了,甚至加强了员工积极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二是培训费用是由员工个人承担的,这个费用是否能够报销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培训结果进行裁决的。三是员工在海外培训,以及计划研究生的长期培训,都需要向企业交付一定的保证金,待学完归来时,单位会连本带利的返还给个人。
(二)提高培训质量降低培训技术风险。通过加强培训流程管理,提升企业培训质量,从而降低企业培训的技术风险。一是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有一个好的培训需求分析,才能建立一个科学的培训计划。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必须要掌握大量的、详尽的、客观的一手资料。培训需求信息包括企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相关的个人信息,只有同时兼顾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培训达到实效。二是制定周密的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企业首先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列出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要求。其次,考虑企业的培训需求,明确企业培训的总体目标。三是做好培训评估工作。通过对培训对象评估,了解培训对象现状和预定目标的差距,及时的调整培训内容,有效地促使被评对象不断接近预定目标,为以后的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企业员工;培训;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培训的深层理解
本文所指培训是指企业实施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学习行为或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乃至行为发生定向改进,从而确保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培训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永续的和谐统一。
二、实现培训方式和内容的丰富化
培训的方式总体上可分为在岗培训方式、脱产培训方式和综合培训方式三类。
1.在岗培训方式。所谓在岗培训,是指员工在不离开工作岗位或工作场所的情况下参加的培训。在岗培训总的来说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效显著的特点。
2.脱产培训方式。所谓脱产培训,就是员工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在企业外部参加的培训。这种培训需要专门安排时间,对正常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和效果,在策划和组织脱产培训时,要耗费较多的培训经费和资源。
3.综合培训方式。所谓综合训练方法,就是既适用于在岗培训,也适用于脱产培训的培训方式。这类方法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可灵活运用,而且对场地和资源的要求不会很高。
三、推进培训流程的科学化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可用PDCA循环来概括:P(PLAN)即培训计划;D(DO)即培训实施;C(CHECK)即培训评估;A(ACTION)即培训改进。
1.培训计划。P(plan)即培训计划,是根据企业的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进行预测,然后制定培训活动方案的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分析现阶段差距、确定培训范围、拟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确认培训时间以及培训计划的调整方式和组织管理等工作。
2.培训实施。培训实施,就是根据已确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的突发性培训需求,着手课程的设计、培训讲师的确定、培训场地的准备、相关辅助材料及开课等组织工作。
3.培训评估。在培训体系的PDCA循环中,培训评估环节(CHECK)是提高培训体系有效性的基础工作。一方面培训评估的结果是人力资源部门向上级汇报的重要资料之一,让公司管理层和业务管理者认识到培训能帮助业务部门产生绩效,是培训获得重视、认可、支持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①培训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反应(Reaction),即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第二,学习(Learning),即学员在知识、技能或态度等方面学到了什么;第三,行为(Behavior),即学员的工作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第四,结果(Results),即通过诸如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可以量度的指标来考查,看最终产生了什么结果。
②培训评估的流程
整理学员出勤情况(成绩资料建档)。统计出席人员及原因,分析参加者的成绩并通知其主管,对完成课程学员建资料档。
分析课程评估表。对讲师及学员的评估意见加以分析,一方面给予讲师回馈建议;另一方面作为课程设计的改进参考。
撰写课程实施报告。对于课程的规划、执行方面所发生的状况,进行整合性的分析与检讨,提出综合报告。
训练后访查学员。在训练结束后二周内,抽样访查参加学员,追踪其对参加训练的印象及可应用程度。
在训练后一周内,整理出课程精华摘要,通知各学员的直属主管,以利于主管对学员受训后的应用跟踪。
召开课程检讨会议。针对课程规划、执行及追踪相关人员的意见统计做全盘检讨,以利于行动展开及往后改善。
四、培训改进
培训改进(ACTION),就是对培训工作进行追踪、总结和改进。培训改进的流程如下:
1.追踪训练后的行动计划。对训练时学员所承诺的行动计划,于事后追踪其执行成效,并给予协助及回馈。
2.追踪配合单位改善行动。对训练时学员提出改善建议及要求相关单位配合的行动计划,加以追踪并掌握状况,将有助于管理改善。
3.抽样访查直属主管。以抽样方式访查主管的看法与积极性建议,有助于提升训练质量。
4.对高阶主管的建言。根据参与训练学员的态度及意见,对上级单位做出改善建言。
5.研讨资料的整理。对研讨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并扩大流传范围,或作为自我学习教材,将便于训练效果延伸。
五、结论
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有效的培训机制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企业的培训实践进行巧妙的结合,并且要不断互相促进和互相发展。
笔者对培训的内涵、特性、意义及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有助于加深企业对培训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澄清一些在企业界普遍存在的对企业员工培训的误解。
企业开展培训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于任何一个培训来说,能够选择正确的培训方式,并运用正确的流程开展培训对培训是否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至关重要。鉴于培训的方式及流程在企业员工培训中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实现培训方式和内容的丰富化,及如何推进培训流程的科学化。文中对培训的方式进行了清晰的分类,并对每一种培训方式的含义及适用范围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培训的流程则按照PDCA循环的框架进行了系统论述。相信这会对企业优化其培训流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从而对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起到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和,编著.企业培训实务[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9(1):1-10.
论文关键词:胜任力;人力资源;培训
一、当前企业培训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比以往更强的竞争和挑战,尤其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更盛也更为强烈。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建立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此背景下,员工的教育培训显得比以往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然而在现有的企业培训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缺乏有效的、系统的培训规划
很多企业没有对部门、员工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和细致的分析,也缺乏对培训课程内容合理的设计,导致培训规划系统性和有效性的缺失,培训工作临时性、短期性、随意性、暂态性的特点比较突出,从而使培训工作经常处于一种零散状态,无法形成一种系统合力推动培训的有效实施。
2.培训方法、手段、技术落后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课程教学手段大大丰富,但是这种丰富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惠及企业培训,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包袱比较重的企业中,理念和思路的落后严重掣肘了先进培训方法、手段以及技术的导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要求以及进步诉求。
3.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虽然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也采用了符合现代培训理念的培训方法和手段,但是在培训评估这一环节却不尽完善甚至常常失位。表现在:领导重视不够,对于培训工作缺乏闭环管理的思想;员工配合不力,认为培训评估与己无关,是培训组织部门应该考虑的事情;相关资源投入有限,在人力、财力上不能给予有效支撑;培训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和记录不够详细,导致培训评估时无可评价等等。
二、胜任力模型理论
1.胜任力概念
胜任力是指在组织中能够促使员工有优秀工作表现和优良绩效结果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集合。胜任力在由美国的麦克里兰教授于1973年第一次提出以后,通过一系列实践证明,它可以有效提升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辅助领导进行人事决策,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推进企业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
2.胜任力模型理论
胜任力模型是胜任力的直观和具体呈现形式,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各类胜任特征的总和,在企业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现在学术界经常采用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1)对企业中的某一个或某一类职位,根据其职责要求提出的,为完成职责任务而所需的能力素质的集中表示。
(2)胜任力模型是描绘能够鉴别成绩卓越者与成绩一般者者的动机、特质、技能和能力等深层特征的能力模型。
(3)在一个企业中,不同岗位所要求员工具备的胜任力内容和水平是不同的;在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中,相同的或类似工作岗位上,员工的胜任力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常常把担任某一个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总和称为“胜任力模型”,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汇总和加成。
3.胜任力模型
从实践应用来看,目前流行的胜任力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冰山模型,另一种是洋葱模型。
(1)冰山模型:该模型认为人的能力包括外在的表象能力和内隐的潜在能力两部分,对应于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和“隐入水下的部分”。“露出水面的部分”即表象能力是可以察觉和感知的,容易被测量和了解,比如人的知识和技能;而“隐入水下的部分”即潜在能力是不易被察觉和感知的,比较难以被测量和深入了解,比如人的自我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等。冰山从上到下的深度表示被感知和测量的难易程度,向下越深入越难以被感知和测量。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知识和技能等表象能力是容易通过培训促使其进步和提高的,但是价值观、品质、动机等内隐特质不是简单和初级的培训就可以改善和加强的,需要培训组织者更多的研究和设计,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有效支撑。
(2)洋葱模型:该模型是博亚特兹在麦克里兰洋葱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而提出的,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与冰山模型类似,洋葱外层相当于“露出水面的部分”,易于观察和测量;洋葱内层则相当于“隐入水面的部分”,不易观察和测量,难以发展和培养。与冰山模型相比,它将人的胜任特征分层来看,有直观和显性的特点。
三、培训管理体系的再构建
通过上文对于当前企业培训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和胜任力模型的分析,本文认为必须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进行培训管理体系的重新构建和架设,是完善培训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的重中之重。
1.员工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全流程的先导,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指企业在培训开始之前,从战略远景目标或是从近期现实目标出发,采取相关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企业成员的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的鉴别与分析。胜任力模型之于培训需求分析的价值和作用在于它提供了培训需求分析的范围和维度,降低了培训需求分析的杂项干扰,保证培训需求分析的科学和有效。
与以往培训需求分析不同的是,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强调了岗位任职能力和岗位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比较岗位胜任条件与人员能力水平的差距,容易甄别出培训的对象以及应培训的内容。
2.培训方式选择
培训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会议培训法、案例研究法等等。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作为培训组织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而选择的依据之一就是胜任特征。针对于提高知识、技能等表象的能力,可以采取常规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示范培训法等;而针对于激发内隐的潜在胜任特质,则可以考虑采用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以及工作轮换等方法。总之,培训方式的选择应不拘泥于常规,不囿于传统,应根据胜任特征类型的不同灵活选择、对症下药。
3.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阶段是培训管理的核心阶段。培训组织者需要根据培训计划确定合适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并确认培训相关事项;在培训场地上,要保证培训能够正常运行,不受任何干扰;除此之外,培训组织者还要注意培训经费预算执行、培训通知、培训激励等其他相关事宜。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各方需要密切监控,并做好相应的培训记录,以便于事后的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4.培训效果的评估
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培训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其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搭建教育培训优化自我的有效平台,使员工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更新和提高,创新力和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力的竞争。
笔者通过对供电企业目前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供电企业目前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供电企业各级领导逐步认识到做好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培训管理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供电企业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还应该看到,从供电企业现有的情况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培训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是各级管理者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从目前供电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看,各级管理者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从企业层面上讲: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训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从员工层面上讲:如果不培训就会被淘汰;未来求职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进而从过去“重工作轻培训”向“工作培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转变。
二是对培训需求缺乏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存在盲目性。目前供电企业每年培训计划通常是由基层单位自行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归纳汇总后即可形成。而制定的培训计划是否实用,是否满足各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事实上,由于二级单位各级管理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导致部分单位所制定的培训计划缺乏目标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甚至个别单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差事,闭门造车,形成的培训计划内容空洞乏味。
另外供电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还存在着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相对陈旧老化,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知识更新的需求,影响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训工作缺乏连续性,全员培训率指标不高,造成“工作闲时想起培训,工作忙时忽略培训;闲人培训,忙人不培训”的不良现象;只强调培训计划,不注重培训结果,培训评价形式相对简单;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进一步完善公司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分析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其根源在于员工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的缺失。因此,必须创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管理,切实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培训难、难培训、收效差”的问题,改进目前培训工作现状。
科学完善培训体系的总体构架是:形成严密的培训管理组织体系;结合本企业实际,研究出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管理制度;采用科技手段,开发并应用集自动上报、统计、汇总和各种培训数据、网上考试及后台维护等多项功能与一体的,系统、全面和先进的“供电公司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囊括日常培训考核系统和网络考试系统及考核结果自动系统;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注重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只有全面实施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执行力,创新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管理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和自动化,才能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培训管理质量。
培训管理组织体系
供电企业培训组织大抵由四级构成:第一级由省电力公司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由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小组的日常工作由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另外设置省级员工管理及技能培训的中心机构。第二级由市级供电公司(省电力公司直属单位)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同样由市级供电公司(省电力公司直属单位)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市级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管理。二级单位设置培训管理专责,同样二级单位也设置市级员工管理及技能培训的中心机构。第三级由县区供电分公司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主管经理担任组长,成立员工培训的领导小组,三级单位设置培训管理专责。第四级就是供电企业的最基层单位——班组,由班长负责本班组成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其中,省、市两级公司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对培训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尤为关键;供电企业目前对第三级、第四级的培训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只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保证,分级管理,各负其责,才能使供电企业整体培训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培训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管理制度,是供电企业搞好培训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培训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培训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培训保证制度,培训计划制度、轮岗培训制度、培训考评制度、培训质量跟踪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等等。好的培训管理制度,需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做保证。供电企业目前各个管理层面的制度执行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想
开发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将解决供电企业目前培训管理相对落后,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考核机制相对缺失,培训信息未能共享,考试形式不够先进等诸多问题,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培训管理现代化、培训信息便捷化、培训考试科学化以及资源管理节约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由培训考核板块、培训考试板块、考核结果板块、系统通知板块、课件学习等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容纳了培训计划上报、培训计划调整、计划实施情况、分专业录入全部试题(题库维护)、网上答题自动判卷、计划实施考核情况、冬训考试结果、职工业绩结果考核、由身份证登录,按课件规定时间考核职工网上学习情况等诸多内容。
系统中各个板块数据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链接的。各个板块都有更深层次的开发设计需求。
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培训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计划实施后,其培训效果如何,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只做培训,无视效果,培训只能是流于形式。因此,建立培训评估机制,及时评估培训效果,十分必要。
所谓培训效果评估,就是对每一次培训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和分析,它是衡量企业培训效益、检验培训质量高低的重要手段。由于培训效果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因此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将会十分复杂。正确的培训效果评估,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培训效果应在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检验。培训效果要从有效性和效益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培训的有效性是指培训工作对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培训的效益性则是判断培训工作给供电企业带来的全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训成果转化
培训成果转化是培训工作的最终体现。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形成一定形式的培训产品,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说,做好培训成果转化工作也十分重要。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培训资源建设包括硬件资源建设和软件资源建设。硬件资源主要是指员工培训学习的室内外环境和进行培训学习的教学设备水平;软件资源主要是指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专职从事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目前我省供电企业的现有情况看,其培训资源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处于比较先进的状态,但是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因此,笔者有如下几方面建议:
一是整合培训信息,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从当前供电企业培训工作现状看,其培训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培训信息存储较为分散,满足不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整合供电企业各级培训信息,认真搞好相关调研,提出合理需求,开发并应用培训管理网络系统,使供电企业各级培训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培训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供电企业主管部门的专职培训管理人员的数量仍然偏少,建议应按照相应专业选配一支责任心强、懂业务、会管理的培训管理队伍,以切实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三是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培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供电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建议应对省、市两级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的室内外环境、教学设备,特别是员工现场实际模拟操作的工、器具(包括送、变、配等相关专业)进行适当改善和投资,以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同时要统筹考虑,使培训资源市场化、商业化运营,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网络学院,实现员工个性化培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司员工对网络教育培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公司人才培养无疑是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评中心历时一年建成公司网络学院并实现上线。其办学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集中管理、分层应用的省级网络学院,为不同地市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同时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管理服务。
职业规划更清晰
“登录公司的网络学院,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选学的课程,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让我的培训任务和目标更加明确,个性化选学很给力!”,刚刚参加了个性化网上自学的康波说道。康波是肇庆供电局一名80后普通员工,和许多同事一样,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变得越来越模糊,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广东电网公司网络学院的正式应用,解决了他的难题。“当我登录到学员平台后,系统通过岗位判定,自动推荐当前岗位和待晋升岗位需要学习的课程。”
网络学院是围绕岗位胜任力、评价驱动培训的核心理念而开展建设的,真正实现了员工在线学习。它先通过个人能力检测驱动培训,达到能力提升;再通过人才评价鉴定,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评价与培训形成闭环,推动员工及整个企业的能力达到螺旋式的提升。网络学院还可以在课程学习后,通过考试、面试、评审等环节,进行评价工作,最终实现岗位晋升。
受众覆盖更广
之前的网络教育系统只是针对公司本部及中心机构的员工,应用面较小,用户权限及数据权限方面相对简单,在全省同时上线使用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新建立的网络学院实现了“省级集中管理,地市分级应用”的理念,全面支撑起省级、地市局的多层应用需求。
系统的稳定运行更离不开硬件可靠性的支撑。目前培评中心通过开展通道扩容、配置高性能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存储阵列等工作,网络学院出口带宽由155M升级到1000M,支持在线考试人数由300人提高到3000人,在线同时访问人数理论值由原来不足3000人到目前可支持20000人。无纸化网络考试为各类竞赛、专业普考提供便利。
培训资源实现共享
网络学院的应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员工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参加培训学习,减少传统培训产生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开支,大幅降低培训成本。“传统的集中授课培训,真正能享受到最优秀师资的只能是少数人,而网络学院的开发使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多听几遍,直到听懂”,学员小康这样说。
网络学院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讨论专区。学员可以进行社区化学习,并对学过的每门课程进行评价、提问。同时,系统还搭建了包括公告信息、即时聊天工具、贴吧论坛、电力百科、短信发送、OA邮件在内的多种信息交流平台,让学员和老师之间能够随时互动交流。
个性化选学的网上培训需求调查也借由这个平台实现。系统通过数据汇总自动分析每位员工的选学课程,原先的问卷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收集汇总,而现在可以通过此系统汇总,大大节约了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首次引入“在线直播”
原来的网络教育培训系统设有600余门课程,升级后的网络学院在保留原来精彩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在线直播系统,是一种集实时交互与录制、点播相结合的新型线上培训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培训受时间、场地限制,教学受众面窄的局限,集直播和点播于一体,具有摄像控制,视频节目自动播放、录制,网络直播,视频点播等功能,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自助学习。
通用管理系列大讲堂
对于网络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培评中心主任柏吉宽表示,目前网络学院技能岗位胜任力模型已基本建立,技术及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将根据需求对配套的学习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掌上学院,搭建移动学习平台
为帮助员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短、平、快”的学习,培评中心于2013年底开始搭建广东电网公司掌上学院。掌上学院定位与打造多功能一体化平台,促进企业培训学习“体系化”和“自主化”的平衡,使员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效解决企业培训中的供需矛盾和工学矛盾。
掌上学院平台于2013年12月在培评中心内网服务器完成软件部署,2014年1月在问鼎公司云服务器上完成外网服务器的部署,并且同时提供安卓和Iphone两个版本的手机客户端共学员下载安装在手机上。
广东电网公司掌上学院全方位思考了当前企业培训与学习的需求,有效融合了在线、移动学习与传统面授,提供学习、资讯、问答、测验、调研、通讯录和个人中心等功能,满足企业各种业务场景,主要有如下功能亮点:
一是与传统面授想融合,培训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员之间能够通过掌上学院沟通交流,有效提升面授培训附加值,优化培训效果。
二是把各种结构化、整体化的知识,打散碎片化,再重新组织为微课件,学员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谛造员工:三分钟的改变;而多个微课件联系起来,再次形成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
三是提供PC、手机、PAD多终端版本,解除人员、时间、空间、设备客观因素的影响,学员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提升学习趣味性,形成愉悦学习体验。
四是有效地开展互动式学习,促进知识挖掘与应用,企业信息快速检索,提升培训效率、加强员工之间工作与学习交流,增强企业内部互动。
培评中心在已有远程教育系统“网络学院”、移动学习平台“掌上学院”基础上,又建立了微信公共学习平台“广东电网网络教育”。微信作为“掌上学院”的用户切入口,“掌上学院”作为微信平台的功能支撑,创新了企业网络培训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员工“短、平、快”的学习需求。
统一规划建设,助力企业培训
广东电网微信学习平台“广东电网网络教育”(以下简称“广东电网网络教育”)以M-Learning及U-Learning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为基础,在理念、内容、访问终端三个层面对员工学习进行全面的扩展。微信平台在功能与业务上和“广东电网网络学院”“广东电网掌上学院”实现无缝对接。
“广东电网网络教育”微信平台继续沿用网络学院“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实现分层分级管理”总体指导思想,按照“统一建设规划、分级管理维护、专业协助运营、平台高度共享”的原则,由省培评中心统一规划建设,各级单位共享应用和功能,结合实际培训开展日常内容管理。
构筑平台,创先培训模式
“广东电网网络教育”微信平台,基于网络学院及掌上学院提供了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并提供了灵活的管理平台。多元化培训内容:本帐号密切关注公司网络教育培训工作,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及技术。员工只需关注微信号,并通过帐号绑定进行身份验证,即可进入“广东电网网络教育”微信平台,接收来自培评中心及本单位推送的消息,随时关注公司在线培训动态,进行随时随地学习。
平台从“资讯”“学习”“服务”三方面为学员提供公司在线培训咨询、公告、行业快报等精彩内容;学员可基于平台实现推送的精品微课程观看、面授培训报名、考试与练习等功能,同时还可下载掌上学院实现更多在线学习功能。
便捷高效培训管理:本帐号依托网络学院进行员工岗位、手机号码等用户信息管理,在后台采用分层分级管理方式,由培评中心统一控制权限,各地市具有二级管理权限,根据权限面向范围,进行培训管理。微信平台与掌上学院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减少了培训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通过对微信平台二次开发可支持公司员工自主课件制作,对于优秀的员工作品,可有机会被纳入公司培训资源库,丰富了广东电网公司培训资源。
“广东电网网络教育”为公司员工培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移动学习及管理解决方案,结合丰富的培评资源及便捷的培训管理平台,培训管理者可设计基于微信的全闭环企业培训,让企业培训更加高效,让培训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丰富培训形式,打造精品培训
在微信公共平台基础上,培训管理者可实现全闭环的培训安排与管理,同时还可组织开展精品企业培训。
帮助员工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为落实员工培训中“快速学习、有效应用”的目标,“广东电网网络教育”微信平台推出了碎片化学习承载平台,在对系统知识的解构及颗粒化知识梳理基础上,开发了大量微学习资源,结合移动平台,实现员工利用零散时间按需学习,为广东电网网络培训带来了新的变革,在内容、功能、学习方面都体现了创新优势。
在内容方面,微信学习平台包括了面授学习的知识点,通过微课件、知识问答、案例解析、群组交流等元素,引导员工自主学习。在功能方面,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快速进行信息传递、知识检索、课程学习、互动分享等。微信平台上,可以高效支撑图文、视频、动漫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的知识订阅与分发学习。
高效组织和管理培训;在企业日常培训阶段,培训管理者可在平台上进行培训调研,查看培训通知、培训行程安排,进行培训报名、课件观看,培训完成后学员可进行练习并完成相应考试。同时微信平台上自带的趣味性学习功能(如点赞,投票,抽奖等),可提高学员培训积极性。
系统应用
“广东电网网络教育”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是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在网络教育培训上的新突破,丰富了网络培训形式,同时也激发了学员培训新活力。
第一,微信平台上引入开放问答概念、增加了知识互动功能;形成资讯中心,提供行业快报、培训动态、培训公告等固定栏目,并可根据实际业务开展,灵活新增专题及资讯模块;打造学习中心,可进行课件学习、练习与测试、调研与问答等,使全省员工都能在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分享知识与工作经验,实现学习资源与学习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二,系统组织架构及业务规划上,继续沿用网络学习分层分级管理模式,由培评中心统一控制权限,各地市具有二级管理权限,根据权限范围,进行培训管理。同时平台还可根据员工岗位、单位进行课程,培训安排等培训资源推送。
目前掌上以“广东电网网络教育”为入口,可跳转登录到掌上学院观看的微课件共计450门,其中电力专业内课件200门,通用管理类课件250门,基于微信平台可实现“培训调研、课程宣传、培训通知、课件观看、课堂互动、培训评估”等移动应用功能,将移动学习应用到培训班每个环节。
随着云计算和4G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学习途径。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也也将借助这一发展契机,将企业的网络教育培训推向新的高峰。
承建网公司培评系统,已通过功能验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