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9: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创“情”激“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部分很重要,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学习的内容上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世界各国奥林匹克竞赛结果,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听读课文录音后,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从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文化成绩在世界各类竞赛中永立于不败之地,可要动手操作时,中国学生就比不上美、日等国家的学生了,这是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精神》就深刻地阐明了这个问题。由情入趣,很快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网上冲浪
这节课上,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微机室上网,去查找相关
的背景资料。于是各组学生分头行动,通过网络,他们搜寻到了我希望他们找到的资料,还了解了更多的相关知识,例如,丁肇中的生平经历,《应有格物知精神》一文的产生经过,文学界对该文的评价,“四书”的内容简介,有的同学并将物理学家丁肇中潜心研究、刻苦实验的画面制成小短片,学生们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无须教师讲解,感悟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三、激活思维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返回教室,开阔了视野,他们将从网络中了解的知识在小组中进行交流。随后,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些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学习心得,课堂上,老师很少说话,网络却实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
四、提高能力
本文的教学按照我预先的设计程序,同学们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1、我们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2、“四书”之一的《大学》怎样解释“格物”和“致知”呢?同现代学术有何区别?3、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4、作者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重要吗?你觉得怎样培养这种精神?当我从多媒体画面显示以上问题时,同学们觉得很容易,并且拿出了自己小组的学案,学案中这些问题都已解决完毕,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说:“格物”、“致知”历来有不同理解,究竟该怎样正确理解呢?随即,他们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完成了对本文最后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探讨和理解。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费尽心思设疑置难,有的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我尝试教学本文时,引导学生在感悟的文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被化解为学生“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共识”几个环节。我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注重“百花齐放”,避免“一花独放”
开放的课堂应该是对每个学生潜能的激励与唤醒。创造开放的课堂热闹气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总是那些外向开朗、乐于表达的学生,他们热情高涨,争取每次发言的机会。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主角,即使他们有话想说。当课堂话题难度稍大时,整个课堂更成了少数人的舞台。笔者以为,这种热闹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和唤醒,至多是残缺的激励和唤醒,因为这样的课堂很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的“言语霸权”地位,滋生他们自大骄傲的心理,并无形地将大多数学生拒于课堂的中心舞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点燃学生生命的灵性,目光不能只关注于“一花”、“数花”,而应面向全体,求得“百花齐放”。教育承认差异,但拒绝“选择”与“淘汰”,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全体教育对象的素质提高。
例如在讲授《狼》一课时,教师请三位学生出来表演“前狼”、“后狼”和“屠夫”,我发现一个平时比较内向、胆怯的学生也举了手,但举得很低。我就请他表演“后狼”,在教师的亲切鼓励下,他表演得很成功,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育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于以爱满天下之精神,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有最大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有的放矢”,避免“无的空放”
一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力有没有进步或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惟一目标。课堂上的热闹与活跃只能为这一目标服务,“效”是前提,“活”是表现,切不可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精心设计活动,课堂气氛不可谓不活跃,但究其实质,课堂只是流于肤浅的形式。有时,在学生受年龄、阅历等局限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应立足于教育资源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等,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如在教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教师先就韩愈和赵翼对李白杜甫诗文褒贬不一的评价请学生讨论哪一个的求知观跟课文类似,接着让学生对大科学家丁肇中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观点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作者所说的,毕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且对现在也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作者正站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给我们指出缺点和开具了治病的良药。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他的这一番良苦的用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创新求知精神。
这节课,教师通过“放”达到了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凭借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同化知识、运用知识,展现创意、张扬个性的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回归文本,正确定位作品的价值意义。
三、注重“适时收放”避免“只放不收”
如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已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共识,语文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体验的大门。然而,学生作为文本接受的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社会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因而,对文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面对这样的多元体验,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姑息迁就,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随声附和。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和求异的同时,应该适时适当地将学生的不够正确的多元体验引入主流价值观。
在教说明文《北京故宫》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要是你身处在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宫中,会有什么感叹呢?”有个学生说:“皇帝在这皇宫中吃喝玩乐,多么舒服啊!”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指出:“皇宫凝聚着亿万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却成了皇亲国戚们挥霍享乐之地,这样的皇帝应该经受道德和历史的拷问。”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没有错,但不能由此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职能而偏离教学目标,最终还是需要将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纳入正确轨道,使他们领悟到文本要表达的情感,自觉地去调整认识,靠拢主流价值观,避免学生无所适从与放任自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课堂上的开放话题,应是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渗透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价值引导应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科学求真。
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独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谐民主的教学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结构处处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面对课堂上涌现出的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去重组,促使学生进入更臻完善的课堂境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代设计;绿色设计;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95-02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国际设计潮流。它强调在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绿色设计作为设计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已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变迁,也不是一般的设计方式的调整,而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革,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整个设计领域的表现。
一、五行说――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平衡
五行说作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基础,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智慧,从一开始就渗透在诸如“兴宫室”、“赢楼雕琢”、“修深池娱龙舟”、“筑城郭修台榭”、“美重器镂文章”等设计门类的方方面面,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三才”设计思想的提出就是立足于五行说的文化理论背景,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工匠们能够较自觉地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并巧妙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并逐渐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审美品格。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至今仍是人们科学治理天下的信条。
五行说还对行业行为和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释,对人与自然如何进行良性生态平衡作了评述,另外,又从五行的各个方面说明了导致财竭民穷的原因,对无节制的“流遁”(浪费)现象进行了批评,可以看出五行说包含着在设计中要讲究德行的重要意义,过分的贪婪并一味追求奢华和无节制地滥用材料都会使自然界失衡,这是当时五行思想对设计思想积极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朴素而又符合辩证的设计思想通过五行学说与社会道德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文明与进步,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即人的行为与人本身就是宇宙整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一点至今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考工记》及《闲情偶寄》――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体现为和谐性。从《考工记》及李渔《闲情偶寄》也可以看出,设计多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古代的设计思想都是通过古代的造物体现出其设计的伦理性。
《考工记》作为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除了制造技术,《考工记》也开始涉及理论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制轮的标准,体现为设计物要适应自然,“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制轮方法,“行泽”即削薄边缘,“行山”则是轮子牙厚要上下相等。《考工记》中的尺寸有很多不是明确地标出来,而是说明此与彼的比例,其似乎有意告诉人们在物与物之间,各自的尺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来源于人的尺度。这说明在25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十分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这就是一种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的充分表现。而车的设计中体现出的“天圆地方”、“尊礼定制”的观念,著名艺术学家、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道一教授这样说:“虽然是一种象征,对于车的本身并不起什么实际的作用,但是在人的头脑里却反映出一个哲理,永远也不会忘去。人坐在车中,联系着天与地,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草木,人在它们的中间活动。在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附,和谐协调,似乎找到了一种永恒的关系。”《考工记》中的设计思想、设计观念和设计原则,特别是对设计理念中天人思想的阐发,使《考工记》不仅在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记录了2500年前的一些重要的造物活动,并且,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智慧,显示出一种科学与人文精神,能够给人以启迪,至今仍散发着璀璨的光辉。
明末清初的曲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记叙了对中国传统民居室内装修方面的见解,就景和视觉经验的关系展开了论述,房舍的向背、高下、界墙甚至窗栏的制作、制体宜坚、取景在借等都有生动详细的介绍。其中很多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再现自然景观,如“房屋忌似平原,需有高下之势”,主张“因地制宜之法:高者建屋,卑者建楼,一法也;卑者叠石为山,高处俊水为池,二法也”,在园林建筑中体现最为明显,“开窗莫妙于借景”, “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作我天然图画”,使“一日之内,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使人如入自然,畅神悦性,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等交流的美好境界。
三、法家的“厚生强国”观――遵循自然规律,谨守天时
先秦时期,主张“厚生强国”观的法家认为,无论是制造农业生产工具还是作战的兵器,都要进行采矿、冶炼和锻造,因而,天时地利与器物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治理水土、器械制作的同时还需要研究天地与人的关系,尤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中强调谨守天时,既热衷社会管理,也不忽略对自然的观察。
法家还认为,人类周围的大自然并非原始状态,而是人化自然。正是由于人的力量和意志作用于人们谋生与活动对象的大自然,用劳动改造大自然,不但使自己适应自然,更重要的是使大自然适应人自身,即成为人化的自然环境。因此,法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在作用自然的同时,还需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同时,法家反对以童山弊泽的办法来消耗自然资源,这说明应该将“作用”与“保护”辩证统一地对待。在这里,法家已经有了自觉的意识,管子、商鞅和李悝都曾提出过关于邑居、道路、耕地等在国土上的比例及布局模式,这就是一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更多财富的认识。同时,法家强调“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所谓“一”即是道,是驾驭万物的内在规律,一旦掌握了它,便能掌握万物,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重造物而治天下的思想,为当时的设计发明创造了良好的意识环境,也为历史上的造物设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积极的认识至今仍具生命力。
四、“格物致知”及墨家思想――体现设计的平等性
在许多设计思想中,还可以看到设计的伦理道德准则。如“格物致知”,这一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设计思想体现了设计的阶级性,“格物”即“格心物”,“致知”即“致良知”。“物”乃“心物”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思想准则,“知”乃“良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考。故由此可知,设计的表现要端正封建的伦理道德思想准则,以使人知善恶,以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准则。
对于设计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的表现,从墨子的思想来看,他对技艺的要求突出 一个“俭”和一个“用”字,除此之外,其他的不加提倡,不同珍奇、好玩无用之物,富室不加雕饰。他要求均平贫富,不聚敛供养以及私欲,不耽于逸乐,施政提倡相利,教化崇尚相爱,批评公室税敛沉重,致使民心离散;在市场强行买物,致使商贾绝迹,珍奇好玩之物充斥,使民用的货物殚竭等。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他更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人。他提倡一种人与人平等的地位,反映到设计上,体现设计的平等性,即设计为广大普通的民众服务。体现阶级性的设计趋于平等,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便平等、顺利。
墨子虽然曾经师从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他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异”说,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的思想更为明显地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兼爱思想,消除影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阶级思想,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
五、结语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璀璨夺目,而中国人的造物史,即设计史也同样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先辈们惊人的创造力。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些蕴涵在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绿色设计理念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充分包含了人类活动的实践映象,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大正确认识的完整综合。它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这两大主线,并由此出发,去进一步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和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正。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时代”的今天,这些闪烁着人类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仍具有不可轻视的现实意义。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与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与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而绿色设计的理念和实践,也应该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章立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一、先抓两头,归纳方法
文章开头开的好,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能抓住读者的心,文章结尾收的好,能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连开头第一句都不会写,收尾则苍白无力,缺乏收束感。
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课内外例文给学生讲解了议论文开头收尾方法各十种,并布置题目,逐一指导且通过片段练笔强化训练,做这项工作各花了三个周。
由于方法归纳较全面,讲清了适用范围,且一一训练到位,这就为学生作文时开头与收尾提供了较宽的选择余地,为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精彩的开头和收尾会使整篇文章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二、简叙精议,凝成血肉
学生会写开头和结尾,但主题部分如何写呢?谁都会说“摆事实、讲道理”或曰“叙议结合”,但你这样告诉学生写法,恐怕绝大多数学生是一头雾水。换句话说,还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叙议方法。
“叙”的事例必须精练,抓住事物的要点即可,不求全面具体。叙事还应符合两个要求: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举了王向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弱点。所举实例简而精。
而且在作文实践活动中还针对同一种议例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比如在下水作文《珍惜青春》中,关于维纳的事例是这样写的:“再看看美国的维纳吧,他是二十世纪少有的优秀科学家,创立了控制论,是信息论方面的先驱者。他七岁前学完中学数学,并学习物理、化学、法文、德文和拉丁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就这一事例,可以用“循果求因”、“假设反说”中任何一种议例方法;即使只用“循果求因”法,也可以有多种语言表达形式,比如:①他的成功正是他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的结果;②他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就是利用大好的青春时光学习――学习――再学习;③我们折服于维纳的辉煌成就之余,更应该看看他成功的足迹,那就是他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了。凡此种种,无穷尽焉。
三、明确思路,构建骨架
“引论――本论――结论”,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思路,但在初学阶段,学生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我在指导中结合学生写作实际把本论部分再分为“议”和“联”。“联”即“联系现实”,以使文章更充实更富生活气息。那么如何“联”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并精练的把它表达出来。如果教师能举出典型的例子来,学生往往一点就通。比如,在下水作文《珍惜青春》中,我列举了三种不珍惜青春时光的现象:①“闲逛疯打”现象;②“明星、偶像”热;③“电脑游戏”迷。因为这些例子很贴近生活,学生马上领悟了“联”的含义,举出了“狂热追星族”、课前打扫卫生、课上扔纸条等等很具体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的例子。
如果说融为一体的“叙”和“议”是人的血肉之躯,那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就是人的骨架。骨架构建起来了,文章就有型有款了。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 认知范式 特点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6-0001-06
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纷至沓来,先后进入中国哲学思想界。这一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又成为中国学者审视中国哲学的一面镜子。由于西方哲学流派众多,而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流派的兴趣不一,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认知、理解、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张、路径。
一、五大认知范式
唯物认知范式。就是以哲学理论方法,即物质意识关系论、对立统一论、实践认识论、社会历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认知、理解、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模式。可以说,20世纪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基本上都是在唯物认知范式指导下编写出来的。
就物质意识关系论而言,冯友兰认为,如果从“无名”角度看,老子的“道”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因为“无名”就是没有任何规定,它只是一般的物质,或只是“物质一般”,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存在的“物质一般”,就给客观唯心主义开了后门;但从另一方面看,老子的“道”应该解释为物质性的实体,它的根据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混成”应指物质性的东西,因为观念性的东西是不能用“混成”来形容的,而根据老子思想的特点,这个物就是“气”,而且只能是细微的“气”。既然“道”是由“气”而来,自然就是物质的,自然就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就阶级分析方法而言,冯友兰认为,孔子所讲的“仁”是具有阶级性的,是用一种超阶级的提法提出来的。他的提法。使人得到一种假象,好像他真是主张不分阶级的差别,对各阶级的人都一样地“爱”,甚至在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阶级的差别,这就赋予了“仁”的普遍性。所谓赋予普遍性的形式,就是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是全社会各阶级的普遍利益,把与本阶级有利的东西说成是与社会各阶级都有利的东西。就对立统一方法而言,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反复两一”的学说,与辩证法规律是一样的。“反复”是变易之规律,“两一”是变易之根源;而且,“反复”的理论比较疏略,“两一”的理论则甚丰富。“反复两一”的理论,与西洋哲学之辩证法相仿。就实践认识论而言,张岱年认为,王守仁讲的“致知”。并不是寻求对外在事物的认识,而只是致“良知”;所谓“格物”,并不是考察外物,而只是注意改正自己的思念。这样,王守仁把认识论的问题完全转化为道德修养的问题,从而取消了事物的客观意义,取消了知识的科学意义。贺麟则借助唯物主义认知范式,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哲学家进行了唯物、唯心的划分。他认为,中国的唯物论可分为两派,一为科学的唯物论,以荀子、王充为代表;一为艺术的唯物论,以庄周、杨朱及南北朝时期趋向老庄的自然主义的玄学家或清谈家为代表。唯心论亦可分为两派。一为主观的唯心论,注重心灵之自由创造,及自我之刚健本性,在中国以孟子、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一为客观唯心论,注重宇宙秩序(天理或天道)之神圣性及自然与人生之谐和性,在中国哲学中,当以孔子、朱子为代表。毫无疑问,冯友兰对“道”所做的唯物、唯心的分析,对“仁”所进行的阶级解剖:张岱年对“反复两一”的辩证法归类,对“格物致知”的唯物、唯心路线的判断;贺麟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哲学家进行了唯物、唯心的划分,充分说明“唯物认知范式”的确已成为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普遍形式。并且这种认知范式以其特殊的解释能力,将继续在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人文认知范式。就是借助人文主义思想、精神、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认知、理解、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模式。在20世纪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过程中,人文认知范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王国维认为,“诚”是人的本性,依“诚”而行,则为正道,所以人伦道德内在于人的天性之中:“诚”作为万物的根本,类似于叔本华的“意志”,可化生万物,是生命创造之源。认为,《易》中的“意象”好比亚里士多德的“形相因”,是器物、制度的创造和发明的前提,人类的机械发明、宗教仪式、道德规范、传统习俗等,无不从“意象”而来,因此,“意象”自然是人文世界的根源,“意象”当然内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熊十力认为,中国哲学中的“气”,不在其物质性,而在“气之灵”、“气之理”,只有有了“灵”和“理”,“气”才显其生命性,才使万物充满生机、洋溢生命。方东美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是所有存在的统一场,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而“宇宙”、“统一场”之含义就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有范畴、概念也都是充满生命的,它们都是“宇宙”的内涵和诠释“宇宙”的工具。张岱年认为,孟子指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就是批评这种行为不尊重对方的人格,不把人当人看待;而孟子所讲的“所欲有甚于生者”,意指要有人格的尊严,人格比生命价值更高:孟子所讲的“义”是要求既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也承认别人的独立人格。所以,孟子肯定生命价值,包括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中的“天”是一创生的力量。他说:“中国古代的‘天’仍有人格神的意味,例如上一讲已引用的《召诰》语:‘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分明说出‘天’可以降命,亦可以撤命。公道的天对人有降命,人的生命才可有光辉发出。否则,如西方之视人为首席动物,生命不得不沦为一团漆黑,毫无光辉可言。天的命‘哲’、‘历年’与‘吉凶’三事,似为命之个别化、事件化;而将天命的个别化与事件化,转为光明的主体时,人不必事事想及天志,只要当下肯定天所命给自己的光明主体便可。这时,反观天道、天命本身,它的人格神意味亦已随上述的转化而转为‘创生不已之真几’,这是从宇宙论而立论。此后儒家喜言天道的‘生生不息’(《易・系》语),便是不取天道的人格神意义,而取了‘创生不已之真几’一义。如此,天命、天道可以说是‘创造性的本身’。”可以说,王国维对“诚”的认知,对“意象”的认知,方东美对“宇宙”的认知,张岱年对“所欲有甚于生者”的认知,牟宗三对“天”的认知,无一不是“人文认知范式”在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因此,“人文认知范式”是普遍应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一种形式。同时,这种认知范式以其特殊的解释能力,将继续在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科学认知范式。就是借助自然科学思想、精神、原理、成果及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认知、理解、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模式。在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实践中,科学认知范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严复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即是自然科学中的“力”。我们知道,“力”是物理学概念。 “力”的定义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等于物体的惯性质量(m)乘以加速度(a)。既然严复以“力”释“气”,也就等于将“力”的含义及特性都赋予了“气”。认为,程朱的“致知在格物”具有科学方法的意义。朱子用的“即”字,有“到”的意思,因此“即物而穷其理”是指自己到事物上寻出物的道理来,这便是归纳的精神;又有“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这是很伟大的希望。因此,朱熹所讲“格物致知”,内涵了自然科学原理的两大要素:一是归纳的方法,二是穷究天下之物的目标。冯友兰说,《墨经》中有许多几何学、光学的定义和定理,例如,“平,同高也”,“中,同长也”,“圆,一中同长也”等;而《经上》、《经下》和《经说下》中有依次连续的八条,论述关于影和反射镜的理论,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光学系统。例如,《经下》讲“倒影”:“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影于上,首蔽上光,故成影于下。”因此,几何学的定义和定理、光学中的影和反射镜理论,《墨经》中都应有尽有。冯友兰还指出,中国哲学家多数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为权力而求权力;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即直接能为人增幸福之知识,中国哲学家也只愿实行之以增人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不重视知识权力,所以不重视科学,因此仅有科学的萌芽。而无正式的科学。熊十力认为,正是因为孔子具有科学思想,推动了科学在先秦诸子中的发展。他说:“孔子倡导科学之论出,而后墨子、惠子、黄缭之伦并以格物之业风动一世,科学萌芽已油然生矣!独惜老氏以无知无欲鼓吹于当时,天下闻其风而好之。庄子以奇才奇文,承老氏之学而盛衍之。自是道家几夺儒者之席,又逢吕政开专制之局,而科学萌芽斩绝矣。”而在科学方法上,汉学托于科学方法,而宋学有与科学方法不合者。他说:“汉学则托于科学方法,及外人考古学等,而藉西学以自文。宋学只合以中国哲学自尊。故汉、宋门户,无形化为中西之分途。后生稍涉西化,又力伐中学。此与六朝、隋、唐之浮屠,力伐儒道者,如出一辙。清末守旧者,恶言西学。今此辈殆尽,而所患者,又在后生不乐求其所固有也。吾因论宋儒之果于自画,而深感识量重要。”从科学精神来讲,中国古代也可谓硕果累累。他说:“《易・系传》言‘裁成万物’,荀卿本之作《天论》。又日‘开务成物’、‘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此皆科学精神之表现。”不难看出,严复对“气”的认知,对“格物致知”的认知,冯友兰对《墨经》的认知,熊十力对“汉学”的认知,都体现了“科学认知范式”的应用,因此,“科学认知范式”是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普遍形式。自然,这种认知范式以其特殊的解释能力,将继续在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逻辑认知范式。就是借助逻辑学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方法中的概念方法、归纳法,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认知、理解、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模式。在20世纪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实践中,逻辑认知范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严复认为,“天”、“气”、“五行”的含义太混乱,可以用于指任何现象,而没有确定的含义与对象,从而违背了逻辑学原理。王国维认为,墨家有丰富的逻辑学知识,但只有荀子的《正名》,才是中国逻辑学上空前绝后的作品,甚至可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相比。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名”,是代表“实”的共相,它包举了一切同名的事物,所以它具有很大的意义。但他又指出,由于“道”总括了万物之理,所以人们不去求“万理”了,从而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这样,肯定了“道”作为一种概念的意义,但又将“道”的概念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加以否定。显然也注意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问题。冯友兰认为,“理”是共相,是一种抽象、普遍的概念。这个“理”是实际事物之所以然的根据,比如,“方的理”,就是“方”之所以为“方”的根据;“理”只肯定实在,不肯定实际,“理”或许是真而不实的,但只要有了“理”,那么就会有实际的东西;“理”是没有增减的,作为普遍原则或抽象概念的“理”,是一种标准,而且是“特殊”的标准。不过,从“理”的功能看,它只对实在有所肯定,不对实际有所肯定,但“理”对实在是一种形式的肯定,也就是说,“理”对实在不是内容的否定。形式的肯定也可说是逻辑上的肯定,即“理”仅是在形式上肯定实在,再进一步讲,“理”所肯定的就是形式,即抽象、普遍的概念,即本体。“理”在冯友兰这里,只有逻辑的价值。他认为,道学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一般和特殊的问题,“理”是一般,“气”或“器”是特殊。冯友兰对“理”的认知与解释,完全是逻辑学的解释,他用逻辑学的方法疏解宋学中的“理”,也用逻辑学方法批评宋学中“理”的不足。牟宗三将真理分为“内容真理”和“外延真理”,内容真理和外延真理都是真理,都具有普遍性。内容真理具有内容的普遍性,外延真理具有外延的普遍性。内容真理和外延真理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内容真理的功能主要是用来调整主体所属文化和主体的生命态度。他举例说,为什么说《易经》里面没有相对论,因为《易经》里边讲的都是“内容真理”,所以它只有内容的普遍性,而没有外延的普遍性,所以不是科学。他又认为,“仁”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普遍的原则,不过,这种普遍又是具体的普遍。“仁”是不能和科学、数学、逻辑里面所谓的概念相提并论的。孟子说“仁”就是恻隐之心,是具体的。通过“孝”看“仁”的表现,“孝”具有普遍性,它表现在对父母的特殊关系之中,但表现出来的“理”又是普遍的,是无穷无尽的、动态的,所以是具体的。因此,“仁”作为哲学范畴,与自然科学真理是不同的,它虽有普遍性,但更有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就是用生命来表现自己。可见,牟宗三与冯友兰虽都用逻辑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认知、理解,但存在很大差别。其最大差别在于:冯友兰是追求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形式,而牟宗三是借助逻辑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理解,因为这样的差别,牟宗三的理解和解释似更切合被解释对象的实际。可以说,严复对“天”、“气”、“五行”等范畴违背逻辑的批评,对老子的“道”理解,冯友兰对“理”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求索,牟宗三对“仁”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普遍的原则、这种普遍又是具体的普遍”的指认,都是“逻辑认知范式”在认知中国传统哲学实践中的应用。并且,这种认知范式以其特殊的解释能力,将继续在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自我认知范式。就是将被认知的中国传统哲学内容放在中国自身思想文化系统中进行分析、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模式。在20世纪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实践中,自我认知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王国维认为,“几,善恶”就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的意思,就是“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意思,前段注释的文字都来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后段则来自《通书》。王国维解释“几,善恶”完全是在周敦颐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展开的。他进一步引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五行”、“无”等范畴进行解释,认为“几”就相当于“气”的意思,因为“气”有象却无形,既不是有形之“五行”,也不 是“无意识”的“无”,而属于“有无之问”的状态。认为,“忠恕”二字,具有很广的意义,不仅是推己及人的人生哲学,更是一种方法论。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引用了《大戴礼》中的“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周语》中的“考中度衷为忠”及“中能应外,忠也”;《三朝记》中的“中以应实,日知恕”;《中庸》中的“忠恕连道不远”等文献,充分地证明他的观点。熊十力认为,“天”有“苍然而不知其所极者”、“日月星辰之丽乎太空者”、“浑然一气流动充满于此大环者”(浑天)、“凡事之顺成者”四种含义。第一种“天”即是古之上帝,第二种“天”即是日月星辰之天体现象,第三种“天”即是上下东南西北“六合”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之宇宙,第四种“天”即是“自然如此”之谓。这些含义从何而来?完全是放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系统中解释所得。所谓“悠悠苍天”,非古代中国人日常知识习俗乎?所谓上帝,所谓以日食、月食警戒人君,非中国古代宗教观念乎?所谓日月星辰之附太空,所谓浑天之说,非中国古代之天文知识乎?所谓自者自己、然者如此,非汉学之文字训诂乎?方东美认为,“仁”字虽然在《论语》中出现多次,但却难以准确理解它的含义。“仁”的准确含义应该是大生而广生,宝贵生命,重视生命,尊重一切人的生命,尊重一切万物的生命。而这种意义的获得,方东美认为只有放在整个儒家诸经中进行解释才可达到目的,因而他从《礼记》之《大学》、《中庸》,《易经》之《系辞》等篇章的相关经文进行解释,不管是《礼记》还是《易经》,都属于标准的儒家经籍。无论是王国维对“几,善恶”的认知,还是对“忠恕”的认知;无论是熊十力对“天”的认知,还是方东美对“仁”的认知,都说明“自我认知范式”也是一种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方法模式。自然,这种认知范式以其特殊的解释能力,将继续在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五大认知范式之特点
就“唯物认知范式”而言,它的最大特点是“物质性”。根据我们对“唯物认知范式”的考察,发现这种认知范式主要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等方法所构成的唯物主义原理系统。这种认知范式强调从物质、社会存在、阶级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判断哲学思想、哲学命题、哲学范畴等。而这个特征我们可称其为“物质性”。更进一步讲,所谓物质性,就是以“唯物主义思想系统”为认知、理解的参照,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念、范畴、概念和命题,做出“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解释。这个“唯物主义思想系统”包括物质第一性、实践第一性、辩证法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一性、阶级第一性等,显示出唯物主义的意义价值,这些因素规定了认知活动所展开的认知、理解的特质,具有物质性、社会性特点。这种认知范式的另一特点是将中国传统哲学开掘、整理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认识论与唯心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这样的系统。而且,他们利用这种认知范式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哲学家、哲学观念、哲学命题、哲学范畴进行“唯物主义范式”的认知、解释和评价,将那些符合唯物主义原理的哲学家、哲学观念、哲学命题、哲学范畴加以肯定,将那些不符合的加以否定,从而表现出另一重要特征,那就是“臧否性”。这种肯定、否定特征很明显,即被认知、理解为符合唯物主义原理的哲学家、哲学观念、哲学命题、哲学范畴者,就被从正面加以解释和评价,而对于那些不符合的就被从负面加以解释和评价。艾思奇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凡是历史上的哲学家,不论他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只要他的思想中有些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那就和辩证唯物主义具有继承关系,而其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面,就是我们要通过批判加以抛弃的。”应该说,由于唯物认知范式主张从物质的、社会的原因去分析、解释传统思想观念,从而显示出一定的深度与厚度。
就“人文认知范式”而言,它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性”。根据我们对人文认知范式应用的考察,发现“生命化解释”占很大比重,像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等几位先生,都非常注重中国哲学的生命特质,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部分。同时就是在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掘,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加以整理和肯定,或者批评、揭示中国传统哲学在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方面的欠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些概念、命题或观念,所反映的是人文世界的创造。另外就是人文的方法,如熊十力、贺麟都有人衷方法的应用,将儒家思想中与人文方法相似的因素开掘出来。如此,人文主义范式便有了四层内涵:精神人文――哲学范畴,命题的生命性、生机性、创造性;制度人文――人在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物质人文――人文化物质世界,人创造的所有物质性作品;方法人文――负的而非正的、玄学的而非科学的、哲学的而非逻辑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方法,注重从人的生命特性来思考问题。人文认知范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人文性。更进一步说,这种范式的应用,意味着其认知、理解中国传统哲学都必须从人文精神、思想、方法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中人文基因、人文要素的开掘与彰显,在认知过程中,尽显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文精神。
就“科学认知范式”而言,它的最大特点是“科学性”。根据我们对科学认知范式应用的考察,发现所谓“科学”主要包括科学精神、科学原理、科学成果和科学方法四个方面,而学者们正是利用“科学”展开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如认为“格物致知”中内含有“科学精神”;冯友兰认为《墨经》中存在许多“力学的或光学的原理”;熊十力认为“开物成务”属于“科学成果”。至于科学方法,则尤为重视,、熊十力、张岱年等都较大程度、较广泛地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方法开掘出来,如熊十力认为“汉学”就是一种科学方法。另外,如冯友兰、方东美、牟宗三等学者,还借助近现代科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缺点给予了揭示。根据这样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断定,“科学认知范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科学性”。更进一步讲,科学认知范式的应用是以“科学主义思想系统”为认知、解释的参照,这就意味着,所有被认知、解释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观念、范畴、概念和命题,它们的含义必须是根据“科学主义思想系统”所做出的解释。而这个“科学主义思想系统”包括自然科学的精神、定律、原理、成果和方法等,因而整个认知、解释都表现出科学特质。
其实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先天条件。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自身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这便真正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道德的情感,包含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等,如《荷花淀》一文中农村妇女的抗日意识,爱国爱家的精神;第二种为审美的情感,包括高兴、悲哀、热情、憎恨等情感,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第三种为理智的情感,包括兴趣感、好奇感、求知欲等,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中,作者认为学生应该多动手,从而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这样的文章,在我们教材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点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捕捉到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和意,通过形象思维来感悟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同喜同悲。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情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如有教师在上《热爱生命》这篇随笔时,先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导入课文,接着讲述了汶川地震的一段故事,强调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宝贵。然后进入课文讲解,在讲解完总结全文的时候,教师展示残疾人邰丽华、残奥会运动员一些图片,与此同时,多媒体播放抒情的歌曲,这时,许多学生震撼到哭泣。在音乐声中,教师提问:“同学们会热爱生命吗?”“会。”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充分展示文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三、师生的情感培养,教师的情感引领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智的直觉;致良知;本心仁体
一、何为智的直觉
智的直觉不是中国传统哲学本来就有的,这是牟宗三继承了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有几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如自由意志、物自体、道德律、上帝、灵魂不朽等,但是牟宗三所理解的智的直觉和康德所理解的还是有所区别的。在牟宗三那里,智的直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不仅对其提出了一个明确和深入的讨论,而且为人所有,贯穿整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始终。换言之,智的直觉是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如果没有理解智的直觉的含义,你就不能接近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在牟宗三那里,智的直觉是一种创造性的原则,这里根本不同于认知的原则。认知原理的得出的结果是知识,知识是依赖于人的感性和知性结合,这与智的直觉没有任何关系,智的直觉就创造性而言的。牟宗三说:“直觉(就思想方面)是具体化原则;(就事物存在方面说)如果它是感触的直觉,则它是认知的呈现原则;如果它是智的直觉,则它是存有论的(创造的)实现原则。
由此可知,牟宗三智的直觉既不依靠感性直观形式也不是依靠概念去把握对象的一种能力,智的直觉可以说是一种先验的、必然的、普遍的具有创造性的存在者,它自己呈现着自己。在此直觉下,就是实现和存在。这就与感触直觉不同了,感触直觉是靠一定的手段将对象呈现出来的。总的来说,牟宗三智的直觉是主体自己给予自己、直觉自己的创造原则。这个就像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本心仁体等的道德主体之发用。牟宗三认为他的智的直觉就是本心仁体之无线限妙用。
二、阳明心学与智的直觉
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思想,他的核心概念有:良知、致良知心性本体、知行合一等。牟宗三智的直觉是本心仁体的明觉发用,这种直觉就是自己给予、证明、创造自己的活动及创造原则。作为代表心学人物的阳明在继承陆九渊的“心即理”基础上提出的“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主张,并以他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将心学发挥到了极致。在义理方面,王阳明的心和良知就是以本心和仁体来讲的‘是道德形而上学层面道德心和良知,是道德的实践,并不是认知意义上心和良知。这个智的直觉就好像康德那里所说的自由意志。牟宗三认为王阳明致良知中含有智的直觉,所以,要揭示阳明学中智直觉地呈现,就需要来辨析良知这一概念。阳明学中的良知一词是来至于《孟子》这一文本中的,尤其在《孟子・尽心章句上》表现的最为详尽。
牟宗三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圆善论》、《认识心之批判》、《道德的理想主义》、《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他延承了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精神,他认为朱熹的儒学思想还不是中国正统的儒学思想,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才是正统的儒学思想,这颠覆了以往许多学者大家的观点。牟宗三是一位研究人的人生、生命哲学家。虽然他的许多哲学思想都受到批评和争议,但笔者觉得他就符合哲学家应有的品格和才能,他有心怀天下的气量,他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面对问题,他的整个哲学也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笔者觉得像牟宗三、王阳明、康德这个三位大哲学家,他们虽然不在同一个时代,但是他们的道德哲学思想还是很相似的,就如牟宗三的智的直觉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及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竟是如此的相似。笔者拟定的论文题目为:致良知与自由意志――王阳明与康德的道德哲学比较,写作初衷为:对“致良知”与“自由意志”两个范畴进行分析,并分别以“致良知”和“自由意志”为中心点,对与两者有紧密联系的一些范畴进行分析。笔者初步探讨王阳明的“致良知”和康德的“自由意志”,不是想让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牵强附会于王阳明的“致良知”,也不想用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来评判阳明致良知的不足,而是想就这二者的原创思想进行研究,然后就同一个问题上分析二者是怎样给出相同或不同的观点的,及如何加以证明的。比如就探讨人作为一个主体在道德方面如何达到一种向内的自律的。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牟宗三的哲学思想毋庸置疑是笔者必须解读的了,牟宗三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拥有强大的历史使命感,他用他的生命在创作,他的思想里有不一样的火花,是一位拥有原创性思想的大哲学家。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里有古今、中外会通的因素,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博大宽广,而且精微细润,他在研究康德哲学思想的时候花费了很大的努力,尤其在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方面,牟宗三在康德的道德底形而上学方面也有所吸收和借鉴,并融入自己的形而上学思想中。他还翻译了康德的三大批判,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笔者不仅要仔细阅读王阳明及康德本人的著作,而且要仔细阅读与之相关的研究性的著作。比如牟宗三的著作。因为这些是我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整理比较王阳明与康德道德哲学的理论桥梁,应该以之为基础。在写作过程中就王阳明与康德道德哲学比较研究这方面也可作为笔者写作的创新点。笔者写作的毕业论文框架主要包括这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阳明心学与“致良知”,其中涉及三个子部分,分别为:理论渊源与社会背景、格物致知与龙场悟道:致良知之学的提出、“致良知”与四句教: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与哲学特点,第三个部分又包括这三个小部分,分别为:何为“致良知”、阳明“四句教”辨析、阳明心学的理论特质:自律论道德心性之学;第二大部分为:康德的实践理性与自由意志,其中涉及三个子部分,分别为:纯粹理性辨析、从知性范畴到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中的自由意志:康德道德哲学的理论特质,其中第三个部分为:何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与道德律令、康德道德哲学的理论特质:自律论道德形而上学;第三大部分为:王阳明与康德的道德哲学比较,其中又涉及三个子部分,分别为:、格物致知与知性范畴、良知与自由意志、阳明道德心性之学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中的自律论:中西哲学比较的一个视角;第四大部分为研究意义,其中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是结语。牟宗三的智的直觉思想正好类似于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和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所以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也可以说是融会的精华。
三、智的直觉的意义
牟宗三智的直觉能成为中西哲学会通之关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在经济和政治出现一体化的过程时,也使文化呈现相互了解交流的现象,使中西文化会通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要求已经存在。但是牟宗三认为文化的范围太大,谈文化会通不好谈,中西文化的核心就是中西哲学,对中西哲学的会通,牟宗三做出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此之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西哲学会通问题是个应然的问题,而不把这作为一个所以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牟宗三怀着历史责任使命在系统地研究中西方哲学,对其进行梳理,最后,在理论上打通西方哲学的关节,达到中西哲学的会通。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敬佩牟宗三先生,因为他的思想会通了古今中外,思想大而精细,如同阳明那自家的良知,又如同康德那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而且要研究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和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再将二者的思想进行比较的话,就不得不研究牟宗三的道德哲学思想了,他的思想就如同一坐桥梁,连接二者的哲学思想,也在理论上,将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串接起来。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2.01.
[2] 牟宗三(著):圆善论[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02.01.
[3] 龙计兵:牟宗三智的直觉研究[D],河北大学,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