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9: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籍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高校学籍管理的定义和管理内容
所谓学籍指经过入学考试合格,正式录取,按照规定办理入学手续,注册后取得的学生资格。
学籍管理即对取得学生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考勤、学籍异动、奖励与处分、毕业资格审查和毕业等方面,按照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实施管理的过程。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就是以学籍为中心所开展的学生学习管理工作,贯穿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在校阶段。
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分三大方面:一是管理学生学籍情况。二是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主要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三是校纪学风建设。
二、高校学籍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出校检验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管理作用
学籍管理工作的根本作用就是管理。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管理。搞好学籍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及时掌握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掌握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与教育质量,学生学习秩序,促进教学相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中学籍管理主导作用的发挥,发挥学籍管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也就是发挥学籍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在发挥管理作用的同时,应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
目前,学籍管理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学分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辅修制等都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珍惜学习时间和机会,形成勤奋刻苦、严谨求实、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
3.服务作用
学籍管理服务的作用是关键。学籍管理工作的服务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解释咨询服务,即接受师生对于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咨询,使他们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有正确的了解。二是信息服务,即及时准确地向师生提供校内外的学习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使他们对世界、全国的科学和教育发展有一个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三是学习环境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
力求用服务的手段,搞好联络协调,促进学习环境的优化,推动学风建设,最终以学风建设推进全校的校风建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共同进步。
三、高校学籍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1.制度健全是根本
学分制的推行,使学籍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因此,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按照实事求是、宽严适度的要求,制定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课程重修规定、公共选修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有关实施细则,使学生有更大的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更能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学分制的开展得以顺利地进行。
2.发动宣传是关键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繁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相应地制定了许多新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大力宣传学籍管理规定,不仅可以起到教育、强化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弱化以至打消某些学生的消极思想,从而减少学生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现象,加强学校的校风校纪。因此,校教学部门和各院部应大力宣传,使全校师生了解学籍管理的意义、内容、特点以及相关的规定,利用各种媒体(网络、报纸、广播等),广泛地向师生宣传学籍管理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师生支持和参与学籍管理工作。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学籍管理的教育。将学生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印发给师生,使广大师生了解学籍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组织开展专题宣传月活动,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学籍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使“学籍管理是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师生共识,得到全校的响应并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籍管理工作。
3.二级管理是保障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和繁重,对原有的只局限在校级教务部门一级管理的学籍管理已经滞后。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院一级在学籍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将学校一级管理模式改为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校教务部门作为学籍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学籍管理整个过程起监督、指导、协调、决策的作用,各学院是学籍管理的基础单位,承担学籍管理的具体实施和信息交流的工作。校、院两级应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各负其责,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4.人员素质是重点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学分制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推行,学籍管理工作也更为复杂,对学籍管理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籍管理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籍管理人员的潜能,调动起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学校在注重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对表现优秀的学籍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以体现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可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学籍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管理性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集多样工作于一身,每天要面对繁杂的教务常规管理和日常行政工作。这项工作的本身,要有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要有强烈地工作责任心,爱岗敬业才能认真而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要抓紧业务学习,熟记各项规章制度的要点。
四是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只有树立起了高度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让师生满意,为师生服务就是为教学服务,是教学管理手段之一。
五是加强业务培训。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计算机水平和档案管理水平。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井有条,提高管理效率。有计划地培养教务管理人员通过专门和系统地学习,提高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若不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一味使其沉浸在事务性的工作中,不仅机构缺乏活力,而且也制约了教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籍管理 教学管理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学院,它是在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独立学院作为对我国高校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有其特殊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创办对高校优质的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籍管理是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务实高效的学籍管理往往意味着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等学校中,学籍管理是指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质量考核和管理。国家教育部队对于高校学籍管理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各高校对于学籍管理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从学籍管理的内容上来讲,其主要包括学生的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纪律与考勤,升级与留级,转系(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与授予学位资格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等。学籍管理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较强的政策和原则性,我们必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做好这项工作。
一、独立学院学籍管理的发展
高校学籍管理在本质上属于管理工作,工作的开展既要讲政策又要讲原则。通过学籍管理学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校时期的各种情况,是学校了解把握学生的主要途径,也是针对学生变化情况作出学生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于学籍管理的规定,早在2007年3月中国教育部就了《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通知第一条提到《办法》是依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具体规定而制定的,对高校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是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籍管理有利于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行为进行规范,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高等教育的公正和公平。通知第二条说明了学籍管理的技术支撑和管理对象。对新生学籍进行电子注册所依靠的是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其管理主体是政法,管理客体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本专科学生的学籍。通知的这前两项充分说明了学籍管理在高效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对学籍制度进行规范的必要性。此后,为了对高等院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这一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为了对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学籍进行更有效的管理,2008年在对高等院校新生学籍进行电子注册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对普通高校学生学籍进行学年电子注册的新规定,此外规定还要求各高等院校要尽快建立起学籍查询网站,对于学籍网站的建设各省市教育部门对所属高校必须进行检查或抽查,在此过程中尤其要严格检查的就是独立学院。
教育部制定和出台的各项通知规定对于独立学院自身学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督促作用,独立学院的学习管理体系也呈现出较好的运作态势,但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各高等院校的学生规模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近年来,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比之前增长了数倍,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更加正确合理地做好学籍管理,成为摆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二、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上面临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成长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自2003年开展得以规范发展以来,独立学院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比其刚建成时发生了令人称赞的速度。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独立学院的发展令人瞩目,但是相对与普通高等院校来讲,其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也较短,因此在教学管理中还缺少经验和规范性的制度,尤其是在学籍管理方面始终滞后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一些不足。归纳起来,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上主要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独立学院还未建立起较成熟的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制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一是与学籍管理人员有关的管理体制,其二是与学生有关的学籍管理规定。在学籍的管理工作上,虽然独立学院在不断发展,其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一直隶属于教务处的管理体制之中,这样的情况未能体现院系两级部门的自主管理优势。在对学生学籍的管理规定上,一般情况下独立学院能较好地贯彻上级有关部门的学籍管理精神,但在在实际的学籍管理中,独立学院结合本身院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而制定的学籍管理规定较少,这样既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部分特长生的发展。
(二)独立学院还未积累到较丰富的学籍管理经验
独立学院的起步晚,办学时间短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情况,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独立办学存在办学经验的上的不足,这一劣势同样也体现在它的学籍管理水平上。其一是对学籍管理的操作规程不熟悉,学籍管理涉及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人员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对于学籍管理的操作流程还不熟悉。其二是对于上级学籍管理精神的贯彻不彻底。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籍管理,国家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都非常重视,而且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通知和规定。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人员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对于上级的这些文件中有关学籍管理的精神不能通汇贯通的理解,因此势必会影响到实际的学籍管理工作。其三是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虽然学籍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制度性,每一项管理环节都是有章可循的,但是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有些家长或学生经常会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感到不满或产生误解,甚至有时会强行要求学校更改学籍处理规定。这些状况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下学籍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能力来应对这些突发状况,则会让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很被动。
(三)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模式缺乏创新,对母体学校有较强依赖性
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独立学院的创办必须依靠和依赖于母体学校的资产,尤其是无形资产。这种在教学资源上对母体学校的过度依赖使得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上依然沿用着母体学校的模式,较少能有自己的创新。母体学校与独立学院是有区别的,母体学校在学籍管理上的规定和办法,往往是针对“一本”或“二本”学生群体而制定的,母体学院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好,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也较独立学院要好。因此如果将母体学院的学籍管理模式照搬进独立学院,既不符合独立学院的办学实际,也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实际。
三、如何完善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工作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观察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独立学院的服务意识。应当认识到,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也是学校发展的落脚点,独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培养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在学籍管理工作上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才能推动整个教学管理的有效运行,实现独立学院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的办学目标。
其次,实事求是地加强独立学院的制度建设,努力使学籍管理制度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制度建设是规范教学管理的根本,没有健全的学籍管理制度,就没有高效的学籍管理工作。对于独立学院来讲,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放宽有关转专业的规定。让有专业特长或对特殊专业感兴趣的同学能便利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这种对学籍异化程序的优化不仅有助理提高学籍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
再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监督。学习管理工作的高效和准确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利用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学籍管理体统,可以充分实现学籍的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完整的的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利用网络实现对学习管理程序的监控,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中的纰漏。
参考文献:
[1] 朱培英;论学籍管理制度改革[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4期.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管理手段;管理体制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和处理。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提升,建立规范、高水平的高校学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学籍信息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加强学籍管理、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伴随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包括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学籍档案建立、升级、留级、降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授予学历证书等多项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籍管理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管理范围扩大,内容更为广泛,如实行“学分制”后提前毕业的学生和延长生的学籍档案;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和专业方向选择的材料;各类试点班的材料;“专升本”的学生材料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记录,具有法律依据和凭证作用。无论是对于高校作为参考,还是学生出国深造、就业等都是必须提供的重要材料,所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学籍档案,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体系,是高校学籍管理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以某高校为例,教学人员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多以手工操作为主,让繁重且细致的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且工作重复率高,增加了学籍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学籍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部分功能落后,信息不齐全,时常出现系统中信息更新慢,记录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不能同步以至于纸质档案遗失后难以找回数据。
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人管理
学籍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信息量大且具有持续性,高校里都会有校级管理部门,同时二级学院一般由教学秘书负责管理学籍。然而,这些管理人员看似队伍庞大,实则责职不明,素质参差不齐。拿某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人员来说,学籍管理是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但教学秘书工作范围较大,又缺乏专业培训,在工作分工时并不考虑是否有经验和能力管理好学籍,而是当做一项简单的工作来分工,有教学秘书换工作岗位也很少交接,导致负责学籍管理的秘书只是简单的了解学院学生情况和掌握办理手续流程,同时简单地把学籍档案存档,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更不会去深入的分析学生学籍情况。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增多,学籍管理任务量不断增大,学籍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更无法保证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
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完整科学的学籍管理体系
对于学籍管理制度,许多在校学生并不十分了解从而也缺乏重视,甚至部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都不是很清楚。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学籍档案的重要性,也不重视自身什么行为违反了学生管理条例,将会受到什么惩处,直到犯了错学校进行了处分,毕业后因处分等影响了就业时才追悔莫及。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校学籍管理缺乏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学籍管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校对学生学习状况等监测的重要数据,如果学生本人都不了解,在校学习生活中就少了自我约束,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学校突如其来的处理决定,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时就增加了难度,也难以达到执行的效果。同时,如果管理人员本身都不是很清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在管理过程中将无法正确及时的引导学生,也无法合理有效地执行制度。
4.服务与决策功能不足
学籍档案本就是反映和记录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不仅学生在学籍变动、出国深造、就业时需要,同时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相关数据的需要也日渐频繁,既要求学生学籍数据准确、完整,还要求快速、及时。但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学籍管理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反馈滞后,对于细致繁杂的信息难以及时提供,以至于服务与决策功能不足。
5.学籍档案规范困难
学籍档案是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而成的,记录了学生入学到毕业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和学生学籍变动等相关手续的签批材料、学生奖惩文件、学生成绩信息等,科学归档和完整保存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学籍档案多个部门管理、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以至于出现调档时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学籍档案管理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时常不能同步,纸质档案遗失后导致数据丢失。
二、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探讨
1.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促进学籍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管理学籍,替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在教学改革和学籍管理工作范围增大的情境下更符合学籍管理需要。第一,使用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增强学籍管理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同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实行电子注册、电子审核,同时组织好在校学生毕业前做好国家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填报,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全称网络化学籍管理。
2.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面对繁杂的学籍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电子信息技术,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籍管理制度,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和组织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学籍的专人管理队伍和部门并明确职责,同时针对岗位变动建立完整的选任、交接制度。此外,学校应当多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学习研讨,全面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养和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学校各职级部门。
3.加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
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切身利益,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手册》、校园网站、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对学生积极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增强对自身学习和行为的规划、约束,从而减少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的难度。同时,对于教师管理人员比如辅导员、教学秘书也通过开会研讨、学习交流等加大宣传,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引导、规范学生行为,也为自己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学籍管理规范化
在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施行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籍管理体系。这不仅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力求有效,适应新教学体制的发展要求。“学分制”的施行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此实行弹性学制,对学习自主性强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允许提前修完学分提前毕业,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延长学制;开设双学位、主辅修课程、专业方向的选择都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学籍管理不仅是对学生学业过程的记录和反映,也是对整个过程的监测,建立完整科学的学业预警、警示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及时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自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无论是制度制定,还是执行制度的过程,作为高校学籍管理人员都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积极规范自身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锦,刘瀛K.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3-44.
关键词:高校 学籍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21-01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时各大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高校的教学、运行和管理之中,是高校中教务部门常规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还是能否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高校学籍管理有利于维护和谐的教学秩序,树立良好学风;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高校正规化管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高校学籍管理呈现出诸多问题,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 当前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
学籍管理制度是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达到高校发展的最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高校中普遍存在对学籍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的想象。甚至部分高校只有在真正遇到学籍管理方面的问题时,才亡羊补牢,进行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办法的制定。更有部分院校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确实摆设,甚少按规章制度去执行。
1.2 学籍管理手段落后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专业门类的逐步扩充使得高校学籍管理的内容、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量、难度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引进了网络管理系统,但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还存在问题。高校学籍信息化平台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中“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上对本校的在校生学籍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另一个是根据本校学籍管理的实际需求,在本校教学综合管理系统下的学籍管理模块上进行学籍信息维护。两个平台下的学籍数据维护工作重复性较大,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1.3 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对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学籍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和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还要要有极强的计划性、准确性、原则性和创新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承担着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整天忙于应付日常的各种琐碎事务,大部分工作时间被占据,根本无暇考虑自身提高和工作创新问题。加之一些高校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一般只从事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学籍管理人员配备明显不足,这势必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1.4 学籍管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重视
学籍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进、出”学校,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某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在部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归口部门的“附属品”,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教务秘书对学籍管理的政策一知半解,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答复;个别老师对学籍管理缺乏必要的了解,认为学籍管理就是管理部门的事,跟自己无关。
2 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对策浅析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首先,高校应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制定学籍管理制度要遵循严肃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及“以人为本”的理念。严肃性主要体现在对“新生注册、毕业审核、学历注册”三个方面严格进行审查;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休学、退学、留级、转专业等学籍异动方面,制度不能过于死板,以免遇到无法执行的情况;“以人为本”是指制度的制定应考虑学生的要求和人性,使学生个性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籍管理中会出现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以正确地指导学籍管理工作。
其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必循、循章必严”,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形成自觉遵守学籍管理制度的良好习惯。这助于实现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克服学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各种人为的干扰。
2.2 提高信息化水平,改进学籍管理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实现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籍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运行高效、交互性和兼容性强、便于改进和功能拓展,在结构上、功能上和使用上更科学、更合理、更切合学校的实际。
同时,为解决“学信网”中“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和本校使用的学籍管理软件两个平台重复操作的弊端,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两个平台间接口软件的开发力度,使学籍管理人员能将本校的管理平台维护过后的数据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学信网”平台,从而减少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1)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籍管理工作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的信息技能、政策理论等知识的培训,增强信息意识,为不断提高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创造条件;鼓励学籍管理人员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籍管理专业能力和学历层次。
(2)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高校应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籍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籍管理工作者开展科研提供支持和便利,对于研究成果出色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3)定期组织学籍管理工作者到学籍管理先进单位取经学习。通过学习,将好的管理制度吸收过来,开拓视野,取长补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2.4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学籍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领导重视是学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学院领导、院系领导及广大教职工都要强化学籍管理意识,要把学籍管理工作纳入有关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提高对学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相关业务领导不仅要为学籍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必要的情况下还应亲自指导和积极参与学籍管理工作。
同时,加大学籍管理工作在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学校应合理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采取竞赛、座谈、讨论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向学生宣传学籍管理的政策和制度,使他们了解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和维护学籍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钟俊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学籍管理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121-122.
关键词:高职学校 学籍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15-02
学籍是学生取得的某高校的合法资格,学籍真实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基本情况,综合反映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各种变化,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学籍管理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所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注册到学成毕业的全过程[1](包括学生的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级与留、降级,转系(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停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的审核与证书发放等)。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是教育部加强学籍管理主要手段,它不仅对规范和监督学籍管理起重要的作用,还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2]
1 高职学籍管理工作内容
(1)掌握学籍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是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运行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高职院校正常教学秩序重要保障。因此,对有关学籍管理的文件《学籍管理规定》《学生手册》《教务管理文件汇编》要进行认真阅读、研究,做到熟悉其内容,吃透其精神,在工作中才能以政策为依据,使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到学校、学生都满意。学籍管理制度规定了学生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定,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导向性特点。对学籍管理教师来说,掌握学籍管理制度,便于向学生明确、落实教学搞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形成良好的校风,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立建全高职学籍档案。学籍档案材料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它包括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学生成绩总册、在校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升学、留级、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学生奖励材料(奖学金、优秀学生),学生处分等等,这些也是评估和骨干校建设中原始的支撑材料,学籍档案材料收集是否真实齐全,归档材料是否符合规范,直接关系到学籍档案的质量。所以,为确保学籍档案的准确和完整,我们必须掌握学籍档案形成的特点,动态性和分散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籍档案的收集工作,只有建立建全学籍档案,才能全面展示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真实记录了每位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使学籍档案充分发挥其价值。
(3)学信网与教务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作用。
学信网对规范高职学籍管理起到了监督检查的作用,从学生入学注册到学成毕业的全过程,快速、真实的在学信网上反映出来,所以高职学校必须以学信网管理平台为基础,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并与本校教务系统结合,做好本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为老师和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提供依据。
2 高职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籍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近年来,高职院校各种制度均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都在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度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管理汇编、学籍管理规定和文件,但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学籍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3]教师认为是学籍管理与自己无关,应是学籍管理部门的事情;而学生则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被管的被动对象,也很少关注这些规定。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学生手册、学籍管理虽然都发到了各系部,由于没有引起重视,仍然有部分学籍管理人员对学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不太熟,经常到教务处咨询,也使得教务处工作更加繁忙。还有的教师不熟悉制度,片面地强调以人为本,需要对学生做出处理的,没有严格按规定执行,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维护,助长了各种不良倾向。如,在学生退学和开除学籍的问题上,很难做出处理,则是情节特别严重,才不得已处理,总是考虑给学生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殊不知,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变本加厉,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影响了其他学生。
2.2 高职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1)缺乏稳定、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计划性,准确性和原则性,这是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尤为重要,这就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重视度不够,缺乏必须的培训。近年来,学院在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就业率提高,学校采取了各种措施,在人、财、物等方面也向教学倾斜,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种类改革项目,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对学籍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没有引起重视,针对学籍管理的改革和探索明显缺乏。学籍管理人员没有系统学籍管理知识的培训,缺乏学籍管理知识,不能正确处理有关学籍的问题。
(3)队伍配备不齐全,创新改革与网络化管理需链接。我院现在校生已达14000多人,学籍管理人员与学生人数的配比严重失衡,人员经常变动,交接手续不到位等等,使得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繁重和艰巨。近几年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要求,学校实施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材改革等等,这些有效的、可行的创新改革,给学生和教师们带来了方便,对学籍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学分替换的成绩迟迟不能到位,班级、专业经常变动,大运会活动用公共选修课程替换等等,造成了学生异动、学生成绩更新频繁,班级无法确定,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这是新生转专业后10级学生三学期异动情况:2011-2012-1转班的142人/次,转专业19人/次,退学38人/次。2011-2012-2退学37人/次,休学13人/次,学分替换近400人。2012-2013-1转班195人/次,休学16人/次,转专业27人/次,复学10人/次,留级33人/次,退学44人/次。2012-2013-2学分替换近500人,其他异动正在产生中(未统计)。
2.3 系部学籍管理太过依赖于教务处学籍管理部门
高职学籍管理工作应是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工作辅导员老师及班主任组成学籍管理队伍共同完成。[4]因为辅导员老师工作涉及各类信息查询和考勤纪律等方面工作,辅导老师最能了解学生的动态,但由于辅导员老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对于学籍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籍管理制度没有吃透,最后所有任务还是抛给了教务处。学籍管理依赖于教务处的现象,造成学生对学籍重视程序低,未能及时对本院(系)的学生动态做出恰当的学籍处理,比如,有些学生不愿意读书,离校很久而没有到校办理退学手续。因未办理学籍异动手续,导致学生户口迁移等问题不能顺利进行。学院学籍管理尚未发挥院(系)管理的优势。
2.4 管理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应整合
学籍管理部门、系部和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信息共享,由于网络数据格式不匹配,造成数据信息错误,如: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或身份证号等信息输入错误,直接影响了注册数据。因为学籍管理是动态过程,很多环节都还需要系部和其他管理部门共同配合完成。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学院教务系统和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没有效整合,使资源没有共享,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3 加强高职学籍管理的对策
3.1 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环节
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首先体现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质量上。因此,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业的顺利完成,学院必须建立、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过程,从入学、注册、异动、到毕业、提档,任何环节都需要严格监控和管理,具有对教育活动进行规范、控制、激励和调节的功能;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学院应根据本校的实际,使学籍管理制度不仅健全、规范而且要合理。
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学校办学层次多样,学籍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大。在学院学籍管理动态管理的过程中,要细化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工作程序,各部门和各院(系)应加强配合,做到信息及时传达和共享。
3.2 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学籍管理工作繁杂而琐碎,工作量比较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要提高高职学籍管理队伍素质,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相应制度进行保障。学籍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因为学籍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学院的办学质量。学籍管理工作也是为学院的教学工作和学生服务的,所以,学校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籍管理工作应增强服务意识和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熟悉学籍管理工作的流程,除此之外,学籍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法规和文件,掌握网络化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籍管理队伍整体水平。
3.3 加大系级管理体制的影响力,明确各个管理部门职责
学籍管理的职责主要是学籍管理和成绩管理两块。学籍管理主要负责管理制度的制定、学籍注册、学籍异动、学籍档案以及学历证书的管理;成绩管理主要负责成绩管理制度建设、组织院(系)教师对学生考核成绩的登记、录入、存档、查询工作。学籍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于系部,系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作用,明确职责,只有学籍管理各个部门、院(系)管理部门和辅导员老师们共同协调、配合,提高院(系)管理体制的影响力,在学院高度重视下,才能把高职学籍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如果能把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学院教务系统和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有效整合,使资源能够共享。
参考文献
[1] 卞粉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体会浅谈[J].浙江传媒学报,2007(2):62-64.
[2] 靖宇,刘博,王瑞.做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2):115-117.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标准化、程序化和细致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系统规划,是通过细化规则,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的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现代工业化中的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在其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将精细化管理运作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现代精细化管理理论,并迅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我国,上世纪60年代的大庆油田、本世纪的海尔等一批企业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优秀典范。精细化管理具体表现在通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的精确定位,把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对应的责任进行具体化、明确化,再对目标市场、工作内容、工作对策、考核指标和保障制度等进行细化。通过运用定量化、标准化等手段,把管理工作简单化、流程化、数据化、信息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实行刚性的制度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好实效反馈,强化责任落实,从而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概括,精指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要把产品做精做好,更要把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做到极致,挑战完美极限;准指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指对象细化、内容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步骤要求细化;严指严格控制、严格落实,严格执行制定的标准、规范和制度等。
二、高校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制定的有关实施细则,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产生的动态数据的管理。学籍管理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新生学籍注册;其次是对在校生学年注册和异动处理,学籍异动主要包括休学、复学、退学、留级、转专业、转学等;最后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审核,完成学历注册。也就是说学籍管理工作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整个在校过程。学籍信息的有误直接关系到毕业证书的有效性。学籍管理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管理质量,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成千上万条学籍数据中,只要有一条数据出现问题,就可能对某位学生后续工作、学习造成巨大的问题。因为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背景越来越复杂,办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籍管理难度和复杂度不断加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由于部分师生对学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出现学生修改基本自然信息后未及时提交学籍信息修改,如更改姓名等现象,导致学籍信息不准确。
2.由于部分师生不了解学籍异动的相关流程,出现学生未办理学籍异动手续就已离校的现象,从而出现实际在校生数与在籍人数出现误差,导致学籍数据不准确。
3.由于各部门系统的独立性,出现个别部门因未及时维护相关异动信息,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学籍信息不一致。
三、学籍管理需要精细化管理
鉴于学籍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学籍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实现精细化管理一般需要通过细节化、数据化、流程化、规范化、严格化等方法步骤。
1.细节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前提
指将一项工作或任务,按合理的逻辑结构,细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或者按工作时间顺序,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单元。有利于建立和改进工作流程,有利于对工作时间的控制和各环节执行时限的确定,同时包括对各岗位和部门之间、各个工作单元的具体责任进行细化及相互衔接管理的细化。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细节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学籍管理工作并不只涉及学籍管理部门,而是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其相应的工作任务。以我院学籍管理为例,学院系部对学生的所有材料进行初审;医务室对医院证明等材料进行审核(因身体原因申请学籍异动的);教务处对所有材料进行复审;院办负责学籍发文及相关材料存档。而异动后的学生需要离校,还需涉及宿管办、学生处、图书馆、财务处、卡中心等部门。
2.数据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基础
是细节化工作的深入。把管理内容数据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衡量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最好标准是让数据说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数学引入后才能成为科学。”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分析、研究,确定如何进行具体的精确操作。它把管理上的执行细节、工作内容、效率反馈尽可能地数据定量化,使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籍管理涉及最多的是学生数据,而学生数据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学籍管理中数据化是非常必要的。以我院学籍管理为例,在每学期其中,均会对每个院系部手中掌握的学生数据和异动学生数据进行收集,并与教务处掌握的学生数据进行进一步比对、核实,避免出现上述学籍数据与实际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同时,我院实行数字化校园,实现各部门系统数据的对接,这样只要学籍管理部门对异动学生进行操作,相关部门中的学生数据会进行相应的修改,从而避免各部门数据不一致现象出现。
3.流程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
是在把工作或任务细化为若干个工作单元的基础上,对各个工作步骤或环节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优化,使各个工作岗位、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更好地衔接配合、协同动作,从而提高管理的整体效能。我院在学籍管理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及相关规定和学院学籍规定对不同类型的学籍操作制定详尽的流程,并对所有师生公布,以便师生了解学习。以退学为例,其基本流程如下:学生本人申请并按要求填写《学籍异动申请表》→学生所在院系部审核→教务处审核→分管院领导审批→院务会讨论→学院发文→院系部通知学生办理离校手续,教务处在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信网上进行学籍异动处理。
4.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条件,指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要
合理地制定并固化相关工作规程、基本制度及各类工作任务或事务管理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要求在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这些工作规程、制度和流程实施,实现管理工作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鉴于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复杂性,规范化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否则可能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工作带来不小的问题。例如未按照相关规定,对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进行转专业操作,则学信网上省教育厅无法审核通过,从而导致学生电子学历与纸质毕业证书不一致,社会上将不承认其毕业证书的有效性。
5.严格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保障。
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如此才能彰显出成人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迎合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结果。因此,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能时刻透过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和管理人员等层面纷纷入手,全面凸显人本管理特性并保证实时性创新管理战略,最终切实贯彻落实到学籍管理实际事务之中,为社会各类产业领域培养出具备创新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笔者的任务,便是针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概念机理、以及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改革中的具体贯穿应用细节,加以深入性论证解析。
关键词:
以人为本;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改革方式
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内部不可或缺的支持结构单元,尤其是在终身教育体系指导功效发挥上影响性极为深刻,当中学籍管理则贯穿于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管理全程,针对学籍管理机制加以完善和强化,对于有机落实党的最新教育方针和法规政策,持续维持和谐化教学秩序,以及全方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有着决定性意义。在此类背景下,我们需要全面关注全新形势下的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力求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和最新技术设施,创设出适合成人教育发展且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理念的学籍管理体系。
一、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概念
所谓以人为本,即时刻将人视为社会主体和核心,透过相关教育引导实现其综合化发展目标。而学籍管理,则是依照相关政策、法规、程序等,针对学生入学、毕业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质量考核评估,其中的对象则可细化为普通高校选拔落榜的学生,或是已经步入岗位需要进修的社会成员,通常状况下该类群体的人文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将不能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提并论。与此同时,这部分成员更面临着相对沉重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因此有关教育人员需要结合他们的身心特征和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状况,在学籍管理过程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说确保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本位进行深入性思索,加快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化向人本化的过渡。
二、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全方位渗透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措施
即确保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的主体特性,令他们得到合理的尊重、关心、激励和发展,进一步释放个人潜能并推动健康成长步伐。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的贯穿应用细节,将具体表现为:
(一)树立起全身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籍管理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因此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满足学生自我提升的要求基础上,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秉承管理便是服务的理念,加快咨询服务型机构建设步伐。归结来讲,作为现代专业化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人员,理当逐渐淡化传统的监督管理思想,同时摆正个人视角,并尽量完成服务和平等意识的强化任务,最终提升学籍整体管理能效。
(二)推广沿用学分制度和弹性学制
成人教育管理中推行学分制度和实施弹性学制,可以将成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予以全方位激活,使得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革新速率加快,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最终令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需要加以强调的是,成人学生因为不同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影响,个体之间差异极为显著,涉及过往传统的培养模式,开始和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产生诸多冲突迹象,所以,必须赋予学生充分自主的选择权利。就是说鼓励成人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等自主化选取,挣脱传统学习年限的约束效应,只要确保获取规定的学分即可顺利毕业。事实上,经过学分制度推广执行之后,学年制亦同步过渡转化为弹性学制,通常状况下由正式录取过渡到毕业不会超过7年时间,这类学制的优势便在于能够同步满足各类成人学生需求。在此期间,一些能力优秀的学生便能够缩短预设学习年限,而一些学困生则在规定年限内延缓毕业。如此一来,便使得以往烦恼的工学矛盾得以化解,避免学籍变动又可彰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得以调动,真正转化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简化管理程序并为学生提供便利化服务条件
学籍管理主要贯穿于成人学生报到入学-毕业的整个工序流程,其内容极为繁琐深入,将涉足入学注册、考核和成绩记录、休学和复学、专业调剂、退学、毕业、结业等方面。就是说,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不单单具备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一般特性,同时还存在特殊性。具体来讲,该类教育主要针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目的便是提升这部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准,或是为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准备,不过最多的是为了革新和拓展既有知识结构。尽管说两者学习理念有所差异,但是面临同样的工作岗位承担职责性问题,作为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要正视成人学生家庭条件不佳的现实状况,同时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长此以往,使得一些生病不能入学、岗位变动需要转换专业、生儿育女需要休学、工作调动须就近就学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提出学籍异动申请,在确保相关证明资料审批通过之后,便可以实时性地予以办理。
(四)管理模式上加大经济投入并推动信息化改建进程
经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沿用之后,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经费投入要不断加大,尽量保证每个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都配备一台计算机,以及专业化的服务器和维护人员,方便实时性地完成系统升级和创新化学籍管理程序的开发任务。与此同时,全面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强化成人学生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改建进程,其间要求管理人员和计算机技术开发人员通力合作,逐渐地修缮既有的学籍管理系统,创建出网络化的学籍综合管理平台,使得不同数据信息录入标准和相关级别使用权限得到明确划分设置。在上述条件作用下,保证高等院校本部和教学点之间、学籍管理机构和其余职能部门之间,搭建起一类各取所需且无比畅通的信息交流路径,促使校本部最新公布的学籍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送到相关教学位置点;再就是各类学员也可随时随地借助网络检索阅读有关信息,贯彻落实高校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零距离接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日后学籍管理职务的满意程度。宏观角度来讲,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只要做到可以为学生所用,便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五)训练并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学籍管理团队
和传统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模式相互对比,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对于内部工作人员提出更为严苛的规范诉求,不单单希望其保留较为理想的管理协调技能和高水准的法律意识,同时更需要具备妥善的人本素养。所以,需要有计划地针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其间强化成人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推广力度,令他们明确学籍管理的关键意义并且掌握具体操作任务,方便后期科学定位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加以从容应对。毕竟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属于一类业务和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内容,所以,作为学籍管理人员,务必要确保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烈、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强,这样,才可顺利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实力,确保在今后工作中做到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彰显出学籍管理工作应有的人性化特征,最终更为理想的为成人学生提供学籍管理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籍管理工作内容极为繁琐沉重,不过其作为教学管理的关键要素,需要保证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本主义理念。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人员,应该时刻依照教学改革需求,凭借科学发展观念等进行学籍管理,即保证全程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掌控实效,为后期健全化的学籍管理机制构建,奠定基础。相信长此以往,我国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必将不断的规范、科学和人性化,进一步为社会各类产业领域培养供应更多的优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经兵.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学籍管理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6):160-175.
[2]乔桥.当前开放教育学籍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时代教育,2014,15(12):13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