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体会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体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9: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生涯规划心得体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职业生涯规划心得体会

篇(1)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下面是带来的职业规划课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一:多人进了社会之后,因为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的生涯路越走越迷茫。在听了上次全球职业规划师谢珊老师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后,我懂得了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也让我设定了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职业规划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对生活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恰当地调整职业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记得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好好的活着,怎么才算好好的活着?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什么事情是有意义呢?好好的活着。”生活要有目标要有意义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适合做哪一些职业,适合做什么,认清所选职业的需求,以及如何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提高自身技能,做到百战百胜”。

美国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就会受到专业的职业教育。在美国的小学里有“Careerday”,由社区里各行各业的人为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让他们对各种职业形成初步的印象。孩子大一些以后,学校又会组织职业实践活动。如办模拟公司,让每个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岗位的认知。进入高中、大学后,学校会帮助学生进行多次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特性、价值观、优劣势等。

我们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但也要了解到有时我们所播下的种子,未必能马上发芽。性格类型没有对错,而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也没有更好或更坏的组合。每一种性格类型和每一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优点。哪一种性格类型最符合自己,是由自己来作最后判断的。自己的性格分析结果是根据自己在回答问题的选择来建议自己最可能属于哪一种性格类型;但是,只有自己才知道年真正的性格类型。

我们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自己做或不做任何事情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自己考虑选择任何事业、活动或人际关系。要留意自己对类型的偏见,藉此避免负面的把别人定型。

有人说性格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优势方面的作用,寻找职业和人格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有焦点,更有效的工作者,避免或减少自己性格中劣势方面对事业的影响。

很多人想等自己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自己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我们从现在就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提升自身技能,不然为时已晚。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二:说实话,进入大学还是第一次这样系统地学了职业生涯这门课,我感到很高兴,也觉得很幸运,能在毕业前对职业生涯进行了一次初略地规划。在老师的讲课下学到的这门课我更荣幸,通过职业规划我懂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刚进入大学时还想着什么时候能成为像大二的学姐学长们那样懂事那样成熟,转眼之间自己大二的生活也只剩下短短的两个多月,我也即将走到生命中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年轻的一代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大潮中奋力打拼,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 我内心深处受到感到强烈震撼,无论从思想方面,知识方面,工作方面均受益非浅。从对职业的理解方面和对职业的目标方面等等,都从一种模糊状态达到一种豁达开朗、在这里我谈谈从学习中得到的启迪和体会:如果要想把职业变成事业去发展,责任使命是动力源泉,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事业心的,没有事业心就没有事业的发展,没有事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能找到自己。

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人说成功属于勤奋的人,而我觉得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奋斗者。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个目标而奋斗,要依靠团结的力量,依靠集体的进步。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才能让团队完美。团队完美了自己有何收益呢?一个团队,如果有高度的凝聚力,有勃发的活力,有发展的潜力,它将带动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为什么说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能增强工作责任感呢?首先,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自我价值的体现,那就不可能有工作责任感。因为他没有把工作当回事,没有把自己当回事,就更不可能把责任当回事了。反过来说要实现自我价值,不仅仅靠自己的拼搏争取,还要依靠他人,依靠集体,甚至依靠整个社会的团结进取,共同进步,才能实现。

听了老师及创业明星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讲授,感觉到要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自己要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的人残疾你看得见。”那是肉体上的残疾。“有的人残疾你看不见,”这是心灵上的残疾。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想有心灵上有残疾吧。所以我今天把“增强工作责任感,为找到职业锚,实现自我值打下坚实基础”做为一个观点,同大家交流共享,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要让内心没有工作责任感,不想找到自己的职业锚,不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成为我们心灵上的残疾!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三:在选择这门课程以前,一直以来,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观念——未来的事情总存在着变数,所以所谓的规划就是一种幻想而已。但是为了在本学期修够学分,可以说我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上这门课的。

但是在上了江老师您的第一节课以后,我彻底的改正我的这种错误想法。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要未雨绸缪,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每一步,才可以取得成功。江老师您的第一节课结合一些现实来讲述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让我在那一节课里就清醒的意识到做好职业规划对于每一个渴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首先,要肯定的是所有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老师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每个老师负责的每一部分都是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真正的让我们有所得。下面就来谈谈我学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端正了我的就业观念。正如上面所说的,在此之前,我都是对于未来一片茫然,觉得一切与工作相关事情都留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再去考虑,“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上了这门课以后,我就意识到现在就应该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各种软的或是硬的条件都去努力创造和实现。比别人早走一步就越能靠近成功近一点,晚一步就可能被人淘汰。因此从此刻开始就应该积极的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第二.学到了很多的面试技巧。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江老师,讲述了一些的面试方式,这于我们这些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的大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与社会接触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针对以后的找工作来介绍在面试过程当中的一些面试技巧,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见识,提高了我们应对面试的能力。

除此以外,这门课程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既有老师的讲解,也有同学的个人规划之谈;课件与一些媒体文件相结合,使这门课程丰富多彩。所以这门课程的编排都是经过江老师您的精心制作,想方设法的努力的创造好条件使我们学有所得。这样的编排也确实提高了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在轻松当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此,我也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的课程在请一些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一些以前经验的时候,成功的经验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一些失败的教训也是需要的。因此,老师能不能够在请一些比较成功的同学到来的时候,也可以请一些曾经失败过的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他们以前失败教训。此外,江老师您可以在结束课程的时候举办一些模拟的面试实战。以检验我们的实际面试能力,并将此作为期末成绩。我想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们更能集中精力去学好这门课程,并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学这一门课程心得体会,最大体会就是我并没有选错上这门课。我相信在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将会令我在以后的求职,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都受益非浅。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四:职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成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获得职业成功是我们对未来的理想。大学生活是学习生活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与职业不同,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将个人的职业生活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职业生涯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是相当有必要的,可以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职业素质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要求职业人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人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职业人才能更好的立足工作,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

大学生涯是一个人处于人生探索和正式就业之间的成长阶段,因此在大学期间学生有意识的了解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职业生业规划能够有利于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地行动决策,且还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开发自我潜能,从而为以后的职业人生的成功奠定知识储备基础。

首先要认识自我。我的职业兴趣类型属于愿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交往,对采访、销售、传递信息一类活动感兴趣的类型,这正与我所就读的新闻学相符合;我的职业能力属于教育型职业能力类型,职业性格属于变化型。同时我的气质属于多血质——胆汁混合型,同时具有这两项气质的特征,所以不适合做细致单调、安静、稳重的工作。综合上述一系列条件,我心目中理想的职业是做一名记者,这也是我选择了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自我认知因素相比,环境因素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外在因素。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环境认识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知彼”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形势、就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前景、职业性质、岗位要求等客观要求与个人主观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摆正两者的关系,才会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环境认识内容则包括了解我国的产业、行业及职业分类,就业环境,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状况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特定阶段;

2、劳动力供给量过剩,但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

3、第三产业和企业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

4、人才流动新环境打破了终身制的传统就业环境,重视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环境正在形成;

5、未来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趋势走向国际化。

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认识就业成才意识,只有这样环境对就业的影响,开阔视野,树立竞争进取的成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市场脱颖而出,也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个人所拥有的最大资源就是自己,这种“资源”就是人的潜能,它才是人生最大的宝藏。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只要潜能得到发挥,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当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自身的内心世界及其所蕴藏的潜能,并能够把握规律运用自如时,那么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都有可能发生一个全新的变化:睿智将取代迷茫,快乐将取代沮丧,成功将取代失败;我们的现状也将得到该改变,理想也将成为现实,就能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

篇(2)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现下,许多学院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规划、职业规划与生活规划方面的指导,在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追寻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而《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自主职业生涯管理的能力,还要将所学用到将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这对《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几年来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1.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许多学生高中阶段一直埋头于书本,致力于考大学,进入大学后,对于未来感到有点茫然,原来所拥有的拼搏、意志和毅力都消减了许多,不知如何寻找今后目标,甚至有些学生为何选择本专业都说不出所以然,更无从谈起未来的职业规划,职业观和择业观更是模糊不清。针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首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逐步培养学生对职业观和择业观的认知。职业生涯管理在国内兴起不久,专业的教材相对较少,鱼龙混杂。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的优秀教材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川大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适用性强,是一本适合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的教材。但由于专业细分,所以教材中所举的有些案例并不适用。为此,在课堂中,我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的专业特点来安排案例。这样,学生更感亲切,对于知识的把握也更为准确。其次,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息息相关,如果只依靠于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大胆的畅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就能使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的效果,便于展开指导。学生也能从自身出发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通过对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学习,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进行社会分析,找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简而言之,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做什么?”“社会能提供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做什么?”“我怎么做?”,给理想找到落脚点,找准自身定位,为将来进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2.掌握实际工具操作方法,提高专业能力

职业生涯管理不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包括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还包括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等等。其中,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学生今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必要技能,学生应当在把握好对自身职业生涯管理的前提下,掌握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与技能。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建立各种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通道,针对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的各种培训,给与员工必要的职业指导等等。通过分析测评工具,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的兴趣、能力、职业性向,从而找到个人与组织的共通点来做职业生涯规划,达到双赢的目的。掌握分析测评工具的使用,建立PPDF,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这一块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设计情景模拟环节,走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让学生逐渐以职业人的身份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专业技能的应用水平,也为今后就业摆正心态打下了良好基础。

3.课内与课外一体化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内教学使学生掌握的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概念理论以及一些应用的方法,在课堂上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得到一定的理论导向。但是,学生如果一味依靠课堂教学,不去实践,待到课程结束,可能又是一片空白。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所学用到实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之星”、“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教研室组织模拟招聘活动,将企业家请入学校开展讲座,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感受来自实践第一线的真实冲击。同时也可将学生带进企业或公司,跟随专业人员见习,在相应岗位上实践。在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亲身感受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别,真正找准理论和实际最佳结合点,使学生真正将所学所思所想融为一体,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现实中找差距,在实践中长才干,变被动式的学习为主动式的探讨。让学生自觉融入社会大舞台,增强学生的自我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意识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才能增强。

扣住教材,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掌握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使学生在课堂与实践中得到锻炼,这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所想所思所欲,提高其学习主动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徐亚楠 王雅荣 段玉英:《职业生涯管理教学改革探析》,《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12期

2. 李淑娟 孙勋成 吕宁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引》,《华章.教学探索》?2011年04期

3. 郏宁扬:《关于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4期

篇(3)

问卷调查报告范本

本次调查的目的有2个:

1.分析调查结果,进而探索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流方向,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探究与分析,最后给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合理化建议。

2.通过本次调查,让同学们再一次准确认识到目前(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具体有以下2个要点: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盒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理,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尚处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或起步阶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学,完善,可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形式为:

1.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调查,网络调查)。

2.向辅导员,职业规划师和学长询问意见建议与心得体会。

3.查阅相关资料(来源:网络、图书馆)。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共设计了三道关于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并从大一的学生和网络问卷中随机调查了150份样本,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问题1: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学习,为以后的事业、深造做准备

b.以学习课程为主,兼顾社会锻炼

c.着重参加学生会等,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d.直接参与社会

选项 a b c d

数据 14 118 13 5

问题2:您是否对本专业进行深入了解?

a.已有深入了解

b.了解一般

c.基本不了解

选项 a b c

数据 7 99 44

问题3:您将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a.毕业以后就业

b.毕业以后考研

c.毕业以后出国深造

选项 a b c

数据 44 83 23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的结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学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88%)依然将学习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总体来说,大一新生认识到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并将继续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识来增加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身价砝码。但与此同时,只有9.3%的同学选择尽全部精力学习,而更多数同学选择了以学习为主,兼顾社会锻炼这一方式进行大学生活的安排,可见同学们普遍接受了大学生活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阶梯这一观点,但同学们依然能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主导作用,做到了本没有过分夸大所谓能力的作用而放弃学习。

在第三道题目中,我们直接向受访者询问了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考研的道路,将近三成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还有15.3%的同学选择了出国进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把重心放在学习上的意义:一是在院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在职业市场中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二是为将来的深造做准备。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学业规划 管理

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是指大学生通过他人的协助,在自我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学业目标,开展实现学业目标的活动,制定大学学习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并进行执行、评估、反馈和调整的过程。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的区间是大学时期,即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的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自己四年大学的学习和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客观环境;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是渐进的,必须遵循一定的时间和方案的安排;大学生学业规划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和不断调整的过程。

大学的学制一般为3—5年,在每一学年中,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一自然年限划分,大学生可以按学年为阶段设置阶段目标,进行自己的学业规划管理,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1.大学一年级为适应转变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业规划管理的关键阶段,大一新生主要做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包括生活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心态的转变。首先,要从“应试”式学习中走出来,大一学习任务不重,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英语、计算机知识,争取尽早通过等级考试。学校在条件许可前提下,应当允许学生合理申请转换专业,使学生专业、个性、职业理想及人生目标能有机统一起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和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评估和认清自我,有方向性的职业定位、基本的职业目标和大致的职业路径设计。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要初步了解职业,训练和提高与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紧密相关的职业适应能力。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在职业探知方面可以向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后就开始准备。并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大一阶段更要强调“四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事。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利用大学各种社会团体平台,不断提升自身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

2.大学二年级为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又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讲座、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增强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相近、与职业生涯目标相近的机会进行实习,通过实践来检验并适时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心理准备,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心理测评, 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体会社会用人需求,有效评估自我,进一步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和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职业决策。

3.大学三年级为拼搏阶段

这一阶段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阶段。首先,大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增强职业针对性。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开展职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其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大学生应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过程的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了解实际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规则和应避免的失误,更好地了解真实的职业世界,挖掘职业潜能。

4.大学四年级为冲刺阶段

大学四年级为冲刺阶段:大学四年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主要的目标应该放在就业上。首先,大学生应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开始工作的申请,写好简历,利用学校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另外,要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大学生毕业生由于面临就业、学习、感情困惑及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业规划管理,一方面,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能使大学生明确大学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目标,不断提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并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牛保明(1970—),男,硕士,延安大学就业培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篇(5)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心理;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休闲心理

休闲活动就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它是个人利用基本生存活动、工作或学业以外的时间,从事自己有兴趣的休闲活动以调节身心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如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摄影、聊天等。休闲活动是完全个性化的,其本质是自由。在高校中紧张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常常使大学生陷入忙、盲、茫的困境中。一些自由自在的休闲活动,能使大学生松弛身心、拓宽视野、充实生活,起到调节心理健康的作用。

那么,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有益的休闲活动,做到玩得巧、玩得好,玩出好心情和健康,充分发挥休闲活动对于身心健康的调节作用呢?

1.树立正确的休闲观

只有正确的休闲观,才能为休闲活动提供正当与健康的保证。休闲既包含静止的休息,即在紧张学习工作之余好好地休息,驱除疲劳,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状态,又包含主动的休息,即在与学习工作不同类的活动中,使身心得到愉悦的享受。大学生应正确地理解休闲的内涵,休闲也并非特指某些高档消费的项目,只要能玩出好心境,就是好的休闲方式,钱少也能休闲。它没有规范的格式,不必追求完美的效果,重要的是能有好的心情,身心得到好的放松与恢复。

2.休闲方式应多样化

大学生选择的休闲活动应丰富多样化,以使自己各方面都得到有益的锻炼和帮助,增加娱乐的活力和情趣,在脑力、体力、友情、亲情、情绪等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3.休闲方式应切合实际

大学生不能什么都跟着时尚走,看到足球最受大众喜爱就整天去踢球,轮到乒乓球热又天天去泡乒乓球馆,等到电脑上网时髦又日日要“冲浪”等等。这样的休闲方式不一定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经济、兴趣等因素,选择适当的休闲方式,使娱乐与工作、学习能互相协调,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

4.休闲活动应适度

大学生应控制好休闲的时间,不能忙了工作、学习又忙着玩,忘了睡眠,影响健康,也影响工作和学习。另外,要注意休闲活动的强度,如果身体条件无法承受过于剧烈的活动,不能勉强而为之。

5.休闲不计较名利

休闲是身体放松和心理松弛的过程,花了钱花了时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身心的愉悦享受。大学生切忌在休闲时抱着功利目的,如参加赌博性质的玩乐,造成身体过于疲劳;否则,休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闲了。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入学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为新生了解新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高等教育的起始点与基础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入学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模式培养的开端,历来受到政府及学校的重视。作为高校来讲,入学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点,是解决在校学生走什么路、成什么才的客观现实问题。因此,抓好入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与成才至关重要,应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背景下的入学教育现状

根据大学新生群体的特点与表现,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入学教育,从内容上包括专业思想教育、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等,并通过军训、导师见面会、校史馆展览、主题报告会等各种形式来进行。通过这些入学教育的实践,大学新生尽快完成生活方式的转变、学习目标的转变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入学教育的立足点依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方式方法,主要以转变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为主,而大学生成才、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将实际所学与社会需求结合,立足于社会,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随着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往往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一些问题便凸显出来,如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就业理念相对滞后,与现实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对大学生的成才产生了不利影响。某杂志在进行《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研问卷时发现,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如在回答“你了解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吗”的问题时,有29.6%的人曾经向业内人士咨询过该行业的情况;有17.9%的人认为自己进入的行业是个热门行业,前景乐观;还有更多的人“没有研究过”,比例高达52.8%[1]。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部分学生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根本没有目标。我认为,在现有的入学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将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和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抓住入学教育的良好时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抓住入学教育的良机。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JLOCKE,1632―1704)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在获得经验感觉之前,“人心如同白纸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模铸”。[2]白板说启示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生入学不熟悉新环境,存在强烈依赖心理,思想出现短暂“空白”的有利时机,将职业意识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融入入学教育,不断施加影响,加深印象。

(二)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职业分析师萨帕(DESUPER)将人的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老期。探索期为15―24岁,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意识迅速发展,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探究意识也强,开始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自己未来适合哪一种工作。探索期是青少年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探索初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点,应在这时启蒙他们的职业意识。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社会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其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相对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新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减少新生不适应性。

实际发现,大学新生入校以后,普遍存在学习、专业与职业目标、日常生活、社会角色变化、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不适应性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入校后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时间,面临新的人际关系建立和交往障碍,缺少信心和目标等。表现有二:一是学习成绩较低。大学新生的补考重修率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这类学生大多数在进入大学以后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失去目标;二是违纪行为较多。有了宽松的大学校园环境,行为自由散漫,违反校纪校规。因此,应把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到入学教育中,科学设置、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大学四年时光,将个人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联系起来,从而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将来的就业更有成功的机会。

(二)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新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

大学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从而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研究表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就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有利于新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个人与职业的契合度越高,职业生涯就越有可能取得极大的发展。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与前后步骤有密切的联系,共同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向。大学生正处于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四、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入学教育路径

(一)强化专业意识,明确职业目标。

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叫“职业”,包括职业的组成要素、职业的分类、职业的功能。了解了这些,才能明白自己以后要从事的事业,并对这一职业涉及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社会实践进行探索,这样他们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能少走弯路。

1.在进行新生教育时,可以邀请本专业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等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设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特色、地位作用、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一般本专业的专家具有权威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信程度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邀请知名人士、校友来校给新生作报告。报告的主题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邀请各界成功人士,特别是在本专业取得一定成绩并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友,来学校给新生讲述自身的职业经历和心得体会。这种现身说法的形式,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近距离感,看到自己的明天,给学生的影响和启发较大,教育效果较好。

3.邀请从事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员。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欢迎、所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录用人员的标准,就业发展趋势等。由于此类人员是处在用人的第一线,对于就业的情况了解比较全面,因此他们的报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己,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学生能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结合社会现实,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查找自身在专业水平、能力结构、人际交往、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通过自我剖析认识自己,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求助专家和老师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目的。这种主动地对自我的剖析和认识是客观真实的,极具社会现实意义,会在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印象,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去学习、去奋斗、去完善自我、去超越自我。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如校方的心理咨询部门等,逐步做好大学生的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测试,为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做好准备。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卡特尔16PF个性测评系统测评大学生潜能和个性趋向、霍兰德(J・L・Holland)的职业偏好量表和自我职业选择量表等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选用工具,帮助学生选择成才方向。

(三)实践验证理论的认知规律应用。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主张把教育建立在感觉活动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在进行入学教育时,应根据专业特点安排适当的感性类教育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兴奋点,使其持续“冲动”,促进学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3]可以带领大学新生走到最前沿去,同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就业。这里的用人“前沿”由两个模块组成:一是企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单位,因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二是人才市场,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参观调研,将学生置身于求职的氛围中,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有关就业的信息,较早地感受求职,了解求职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明确自己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生进行参观调研不确定因素多、执行起来困难较多,因此,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应慎重使用,以免起到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海燕.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报告[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2005-05-10.

篇(7)

关注护士的持续成长,稳定护士的专业思想,提升护理专业内涵,推动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自2008年始,对88名新入科护士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在稳定护士的专业思想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1.1 入职初期培训 培训期一个月。包括科室专业和患者特点、护理职业价值、临床典型案例、沟通交流技巧、 服饰与礼仪、导师座谈、团队文化建设等主题内容。结束后填写新入职护士情况表,包括①个人基本情况及特长;②对护理专业的认知;③3个月~1年的自我规划;④希望提供的发展平台。

1.2 基本实践技能培训 完成新入职初期培训后,进入基本实践技能培训阶段,培训期一年。包括急救能力、 静脉输液、消毒隔离、应急预案、情绪的管理、职业防护等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1.3 全科实践技能培训

1.4 专科实践技能培训

阶段化培训分为基本技能、全科技能和专科技能培训。培训期2~3年,采取每专科轮转半年的方法,采用导师制[2],依据《阶段性培训手册》内容要求进行培训。每批次轮转前进行面对面交流心得体会,讲解轮转要求及新科室专业特点和护士长工作作风及领导风格;与护士长沟通,告知即将入科护士的性格特点、优缺点,并共同商定培养方法,制订专科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汇报学习成果及感悟,优秀者给予奖励。

1.5 职业发展规划 完成阶段性培训的护士进入专科发展规划阶段。护士完成阶段性培训后,填写“专科发展意向表”,详细叙述自己愿意从事的专业和选择的原因。依据护士的意愿,与相关护士长进行沟通,告知该护士在其他科室的工作表现,要求护士长协助该护士在专科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能力强、有管理潜力的护士,科护士长亲自与其商谈,协助及指导护士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 结 果

实施以来88名新入科护士,无一例辞职或改行;14名护士选定职业发展方向:如PICC、糖尿病教育、呼吸睡眠监测等;2名护士获得国家专利,在国家级杂志3篇。

3 思 考

3.1 有计划的正确引导是护士专业思想形成的基础 Fochsen 认为[3]护士离职意愿在工作前3年保持较高水平;Peters的研究[4]结果显示具有高等学历护士的离职可能性更大,而高考志愿的自主选择程度及对同辈群体专业思想稳定性的认识,影响医科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5]。在入职表中,有本科护士写道“我不喜欢护理专业,选择护理是因为我需要一份工作”、“我之所以干护理,是我的父母让的”。隋树杰的调查结果也反应出申报护理专业的初衷大多是考虑将来毕业时容易就业,而并非完全出于热爱和喜欢[6]。因此,通过入职表了解新入职护士对专业认知动态,及时介入和督导,引导护士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内涵和价值;通过谈话深层次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满足她们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和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愿望[7],让他们体验到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的满足感和快乐感。如在呼吸科发现气管切口大量渗液,引导护士找出了渗液原因及解决方法,护士体验到了解决护理问题后得到患者家属感谢和被家属尊重的喜悦,加深了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安排她们做一些调研、科研资料数据的统计等活动来提升自我认同感,使其工作目的性更强,拥有更多的能力提升空间,逐渐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

3.2 有针对性的轮转培养,进一步稳定了护士的专业思想 医学生择业考虑的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8]。因此,科室根据护士的意愿实施轮转培养和确定专业,既满足其情感需求,加深对专业的热爱,也促使护士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更加注重专科发展,以专业发展、个人发展及团队凝聚力来吸引和留住护士,增强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自信心。护士谈选择专业的理由:“护士长很厉害,但她很棒,专业能力特别强,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能够体现到我的价值”、“尽管很累也很脏,但大家都很团结,工作有序,责任明确,协作好,医生很尊重我们。”

有研究[9-10]表明,护士职业获益感可以通过行为干预而改变,职业获益感越高,越容易提升职业认同感。对于不同的护士依据其性格特点,培训方式也有差异[11]。轮转前了解每个轮转护士的优缺点,与护士长沟通,告知对该护士的培养要求。在入职表上写道“我在三年内一定改行”的护士,护士长反映其有能力、专业知识扎实但很傲慢。就将其安排到护士长能力强、要求严的病区,在轮转之前告知护士长要让她体验到知识的不足,对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严厉批评,使她明白“医学之沧海,她尚未得一粟”。通过为她量身定制的培养计划,使她在实践中体会到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体验到家属对她真诚的感谢和成就感,最终转化成对护理事业的热爱[12]。该护士说:“护士长,我决定在护理专业干一辈子。”

3.3 适时提供发展平台,强化了护士专业思想的形成 刘立捷等[13]的调查结果表明:护士最看重的是医院是否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有效信息交流和知识交换的平台,有一个长期的发展空间。因此,要适时为护士提供发展的平台:通过演讲比赛、教学课件展示、每月一次的病历大讨论等活动,为护士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推荐到医院、全省学术会议等进行特邀发言、专题讲座、论文交流等,增强护理专业对护士的吸引力,提升护士的自我价值感。近3年内,共有2名护士成为我省基层医院培训的讲师,在10多家医院演讲近20余场次;有3名护士获得医学部轮转成果汇报会奖励;12名护士主持的危重病例大讨论,获得参与人员的赞扬;6名护士在医院教学课件大赛中获奖;选送36名护士参加学术会议和8名护士到北京、广州、上海等知名医院进修;推荐4名护士参与国际大型临床研究资料收集整理;19名护士编排的大型舞蹈“茉莉花”成为医院保留节目,多次代表医院演出。经常为护士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护士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自信心提高,凝聚力提升,强化了护理专业思想。

4 小 结

科室护士长在护士专业思想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针对性的培养和规划,能够调动护士内在积极性,提升职业认同感,稳定护理队伍,建立护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深化护理改革及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推动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敏,张薇,卫福秀等.浅谈对新毕业轮转护士的培养[J]. 护理研究,2007,21(6):1678-1679.

[2] 李国宏,杨言诚,夏友雯.招聘护士“导师制”实施初探[J].中国护理管,2004,4(4):51-52.

[3] Fochsen G,Sjogren K,Josephson M,et a1.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cision to leave nursing care:a study among Swedish nursing personal .J Nurse Manag,2005,13(4):338-344.

[4] Peters P,Issakidis C,Slade T.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DSM-IV and ICD一10.Psychol Med,2006(36):81-89.

[5] 刘云波,陈俊国,罗亚莉.医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及职业生涯规划对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38-40.

[6] 隋树杰,吴作娟,郭佳.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意向的比较与反思[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819-2820.

[7] 束雅春,青年医务人员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3):225-227.

[8] 于涌,陈力.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兴趣类型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9):836-838.

[9] 许佳佳,商临萍,罗钟亮.效能团体辅导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30-34.

[10] 蒋玉琼,王红红,赵竞飞,等.35岁以下临床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9,26(7):17-19.

[11] 林文诗.新形势下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思路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6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