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9 04:13: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语文教材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 要: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职高的学生是屡次考试中成绩上的失败者,心理上的颓废者。失败再不可能是他们的“成功之母”,多次失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学习缺乏最起码的信心,对考试更是充满着畏惧。如何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我们每一个职高老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1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应注重美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美感教育,内容广泛,它包括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包括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问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语文文学艺术是美的聚合物,语文教学本身也包含了美感教育,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增强学生对语文美感教育特性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探究语文美感教育的特性及针对这些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应作的相应的调节。尤其在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地位更为凸显,加强语文美感教育,正是适应了当前语文课改的精神内容核心。我们相信语文美感教学的可行性和生命,因为它牢固地立足于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职业中学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应强调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戴望舒的《雨巷》中的第一段:
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职业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2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职业中学语文第一册的《山的那一边》,内容是通过对大山的思考,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职业中学语文第六册中的《科学是美丽的》一文,这篇短论宣传科学中的美;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美丽的一面,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雷雨》、《窦娥冤》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4 美育与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5 结语
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实践证明,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职高语文疏离生活的教学现状及反思[J].科学咨询,2010(2).
[2] 审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3] 由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10).
[4] 浅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
[5]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看语文的本质,2007(5).
[6]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008(7).
[7] 经济类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2009(3).
[8] 找回书声琅琅的课堂——关于中职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09(6).
教材编排结构是教材结构中的一种,到目前为止,它同样也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因此,本人依据教材结构的第二种观点,认为教材编排结构就是教材编写者对教学内容编排形式的设计,包括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组合排列形式和各个教学内容内部各个元件的比例关系及其组织搭配方式。
目前,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己不再是“一本统天下”。“国内自1993年起,除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外,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计有13套初中语文教材陆续由实验期进入试用期,另外还有王尚文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等数套实验教材。”在如此多的中国语文教材中,笔者不可能对它们作一一的分析。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以及2003年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编排结构上所呈现的特点。
一、以“能力”为线索结构整套教材
就整体而言,从目录我们可以看到:初中语文教材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和附录五个板块;高中语文教材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附录三个板块。尽管初高中语文教材在板块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教材的组织结构线索上看,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即初高中语文教材都包括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且教材编撰者以它们为三条平行的线索来建构整套教材。究其实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为目标。换言之,现行的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以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为线索来建构教材的。就具体而言,仅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教材编撰者在教材说明中明确写道: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街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二册),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第三、四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第五、六册),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街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以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口语交际教材大体上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大胆开口,文明得体;第二阶段(第二册),培养单项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第三阶段(第三、四册),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劝说、讨论、演讲、辩论。
从上我们可以得知,教材编撰者将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发展放在了语文教育的核心地位,并对它们各自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编撰教材,力求使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呈现出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
二、用“单元”建构语文教材体系
“单元是一个教学单位,也是教材中的基层组织单位”,我国“从1958年到现在,中学语文教材都是采用单元编排的方法。”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在构成教材主体部分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中,教材编撰者全部采用单元形式来建构。这里笔者主要从语文教材的整体单元划分、阅读板块中单元的组元依据和排列序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从单元的整体划分看,初中语文教材共六册,在阅读板块中,每一册都划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五篇课文;在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中,每一册都划分为七个单元。高中语文教材同样为六册,在阅读板块中,一至五册都划分为六个单元,第六册划分为四个单元;在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中,每册都划分为五个单元。
从阅读板块中单元的组元依据看,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了两种组元依据,一种是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一种是文学体裁。前者以初中语文教材的一至五册为代表,例如,初中第一册,共六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分别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自然景物、想象世界、古代生活、古代生活。后者以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和高中语文教材为代表,例如,初中第六册,六个单元的文学体裁分别是: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散文、小说、剧本、古诗文、古诗文;高中第一册,六个单元的文学体裁分别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演讲词,序言,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从阅读板块中单元的排列序列看,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了螺旋式排列方式。所谓螺旋式排列是指“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换言之,就是在教学的连续阶段中,以逐渐加深的方式反复地排列教材。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出现了“自然景物”单元,第三册出现了“动物世界”单元,第四册则出现了“自然环境”单元;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出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一)”单元,第三册也出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二)”,“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三)”两个单元,第二册出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一)”单元,第四册也同样出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二)”单元。可见,教材编撰者将同一类主题或体裁的文章重复编选在一套教材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连续过程,逐步加深对同类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撰者在用“单元”建构语文教材体系时,无论是在单元的整体划分还是单元的组元依据、排列方式上都不带随意性,而是力求使各个单元之间呈现出一种有层级的相互联系的框架,从而使我们的教材体系能够清晰明朗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就目前对能力划分的研究水平而言,以能力递进为线索建构教材体系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弃这种教材编写体系,而应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相互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14-02
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信息地迅速发展,传统的德育手段面临着重大挑战。德育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高中,德育教学尤为重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1 教师以身作则,发挥教学者的榜样作用
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而且也是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
1.1教师以个人魅力折服学生
个人魅力来自于个人在多种因素下形成的综合力量,高尚的品德正是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个人魅力可以作用于其他人内心,对其产生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语文教师若是拥有高尚的个人魅力具有良好的育人意义。此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教师教学的过程也能不断丰富经验和学识,修正和提升品德素养,进而提升自身魅力。与此同时受到教师个人魅力影响的学生会心甘情愿的模仿教师或者遵循教师的教诲。如此,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中学语文教师理应积极提升个人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魅力折服学生。
1.2教师注重以德行教育学生
唯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才能真正教好学生,其实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只有真正有德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在自身品德优秀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通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并挖掘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方法。就像语文老师教授《呐喊》一文时,本身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老师更能理解文中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能通过教学方式将这一份爱国之情传承给学生。
2 教材要以德为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教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道具,近年来随着全国上下对于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日渐丰富和完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符合这一标准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文言文、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散文等都具有良好的德育意义。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基础已经具备,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通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内容,使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发挥最大的德育效果便可。
比如,选入了多个中学语文教材版本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气势恢弘大气的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这首词从作者到创作背景等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带入到那个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真实的感受革命伟人创作这一首词时的心境和气魄。在仔细分析词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将本就喷薄欲发的爱国热情充分释放,让学生能够更为真切的感悟和领会革命先辈们意气风发的爱国情怀和志存高远的革命信念,鼓励学生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也要学会把握时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教学以德为主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
“寓德于教”是德育渗透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中学语文教学包括了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等内容,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便可让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接受到德育教育。学生不仅学到文言文中的文字功夫、现代文中文学技巧还要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和道德。
3.1通过合理阅读帮助学生渗透德育内容
适当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德育教育方式。西汉的大学者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书就像药一样,好好的读书可以医治愚昧。这也说明了读书对于教人明智、明理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文章。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生可通过阅读《宽容》序言了解所学物质欲偏见的危害,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了解《战国策》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并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明白邹忌以小见大的睿智,齐王广纳诤言的贤达。
良好的阅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参透学习中学语文中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安排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并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力求使学生读之有所得,读后有所感。比如阅读《读〈伊索寓言〉》时,最好让学生也能尝试着像作者一样用不同的观点,解析《伊索寓言》背后的故事,挖掘去寓言故事里更深层次的道德、伦理观念。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究竟《伊索寓言》是否适合作为现代儿童读物?
3.2进行作文练习并帮助学生掌握德育内容
作文练习时最好的德育教育方式之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笔去书写一个个感情丰富、思想端正的文章。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主要是议论文,教师可以德育内容为主,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命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为了完成写作练习学生必然要对题目反复思考并学会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思想去论证命题。学生在这思考与论证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到了德育内容,还能更进一步的汲取到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进而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品德。
4 教研以德为题并开展德育相关课外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包含课堂教学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教师对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课外实践活动不再是过去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娱乐项目,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是中学生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德育教育所要渗透的部分。相比于课内教学,郊外实践活动的语文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获得许多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课外实践活动着,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的感悟语文教学中涉及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
中学语文的综合性极强,语文教学的内容包含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内涵和艺术思潮,德育渗透比较方便。而且因为语文的强可塑性,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开发出不同的德育相关的语文课外活动项目。比如,语文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或者课本剧目表演等都是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形式。
例如,教师在教授《勾践灭吴》这样的文章时,可根据《勾践灭吴》的内容,设计一个课本剧表演的课外活动方式。让学生完成《勾践灭吴》的课内学习之后,在用文言文的形式演绎一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消灭吴国的故事。学生在课外表演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勾践灭吴》一文的理解,灵活掌握文言文的文字特色,并在分析角色个性特色和语言特点时感悟出一些平时没注意过的思想。比如,了解到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坚韧精神,感受到越国文臣、武将的爱国热情,震撼于越国全民抗吴的团结精神等。
参考文献:
[1]张磊.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华章,2011-12.
[2]姜海霞.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EB/OL].2012-5,[2013-5-19].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传统教学的逻辑起点是教材由教师演绎,中学生总是在被动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勇于创新知识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中学语文课堂中,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内容枯燥乏味。因而课堂上师生合作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认为要想把每一节语文课都上得精彩,我们就应该紧紧围绕教师、学生、教材这课堂的三个要素,努力构建和谐语文课堂,促进语文教学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因而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关键。一是重视背景知识的理解,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都应建立在读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插图、标题等信息指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或直接导入主题,和学生就某一主题交流信息,激活背景知识。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议论文、说明文、传记、书信、广告、新闻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一般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学生如果不熟悉文体特征也会导致理解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引导学生领会不同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推测重要信息,把握文章的脉络。三是教师在前两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处理文章中的一些语言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感悟语言的美,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运用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四是在学生理解有偏差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点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内心世界,寻找文本的原初意义。五是要注意改变教师思想相对保守的状况,努力接受一些新知识、新方法。有些教师太过正经、刻板,难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这也是导致我们的语文课堂沉闷、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其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构建和谐中学语文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我们的学生正好相反,他们先天不足的就是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喜欢当观众,让老师当演员。构建和谐语文课堂就是要改变这种老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局面,把教室变成舞台,把演戏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当“演员”的乐趣。中学语文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很多情况下,有思考就有答案,且往往答案并不唯一,即便答案唯一,那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激励学生相信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整理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对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对积极性不高的同学,教师应对其多鼓励,多与这类学生做语言、思想和眼神上的交流;对回答得不对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回答错得“不可思议”,教师也应给予宽容,因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他回答错了,说明他至少动了脑筋了,也应给予鼓励。若长期这样坚持鼓励教育,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浓,热爱语文的同学也会越来越多。同时中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好老师。
其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合理优化整合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在合理优化整合现有语文教材当中应寻找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东西,用古今中外的人文精华去湿润学生的心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开放意识,应立足教材,放眼自然与社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要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走宽中学语文教学之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接受思想教育,启迪人生智慧,培养高尚情操。这就要求我们合理优化整合教材。就现在使用的教科书和课外读本而言,我们的学生更喜欢课外读本。因为教科书里面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难免有些枯燥难懂,所以我们的学生难以认可接受。而课外读本里面的文章虽然也是经典名著,但相对而言趣味性亲和力强些,我们的学生比较喜欢。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死守“课内学习教科书”的信条,而强迫学生去学习教材,打击他们读课外读本的积极性。我们应以教材为主导,结合课外读本,做好我们的语文教学。新世纪的语文教材应是一个非常包容的概念,它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绘画的,还可以是音像影视的等多种形式。如我们可将多媒体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将教材、课外读本中部分文学作品与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比较欣赏,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生、教材等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和谐中学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和谐的中学语文课堂是时代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语文课堂,为中学语文学科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是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元方式,它带给语文教学新的元素。十多年来,大家使用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享受探索的乐趣,也增加了许多困惑。当课程改革走过了15个年头,我们重新检讨人文主题组元教材的得与失,对完善教材编写,引领教学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文主题的内涵
谈到语文教材,大家都会提到“人文主题”,但什么是“人文主题”,我们又很难说得清。检索中国知网,翻检相关文献,结果令我们失望。为此,我们只好把目光集中在语文教材上,我们试图通过对教材的调查分析,搞清楚这个问题。
查阅文献,可以看到“人文主题”“人文话题”“主题单元”“单元主题”,但什么是人文主题,似乎大家都知道,所以就鲜有论述。我们只好把目光聚焦在当下的6种高中语文教材、8种初中语文教材上,考察这些教材编辑理念、组元方式,试图从中得出结论。
综观上述所列6套教材,我们发现,不论是人教版的单元组元还是语文版的混编组元,不论是鲁人版的人文话题还是苏教版的人文主题,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放在了学生身上,都把学生发展放在了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组元方式看,似乎都在往“人文”上边靠。人教版、语文版虽然强调文体,但是也不是不顾及人文话题,2012年人教版修订教材时就开始在作文部分体现了人文话题特征。
如果将这些主题归纳一下: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会、艺术、科教、文化(鲁人版高中);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道德修养、人生体验(苏教版初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些主题、话题涉及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那么,这些文化现象是什么?《辞海》中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所谓人文主题,就是指承载文化特质的主题。以这种主题凝聚课文,形成一个个教学单元,这就是当代语文教材的新特征。
二、为什么要搞人文主题组元
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各家出版社应时推出“新课标”语文教材。虽然编辑理念有所不同,但是组元方式大同小异。为什么新课程改革会催生人文主题组元的教材呢?
第一,时代使然。大家都还记得,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批判语文教育的文章,《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纷纷加入,痛扁语文教育。标准化考试难倒作家,儿童作业大人不会做。鄢烈山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在于‘立人’‘立国’。‘立人’既有问题,‘立国’也就可忧。”钱理群先生指出:“面对日趋商业化与工具化的教育,面对人的独立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压抑,我们必须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培养独立的、自由的、具有批判精神与创造力的‘人’作为我们的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②社会的舆论开始关注“人”,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以前我们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学生已经沦为被压迫者,要解放他们,语文教材理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人文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第二,课程性质使然。2001年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既然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那么,语文教材就必然要体现这一特点,人文组元也就是最好的追求。洪宗礼先生指出:“新教科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这里所说的教材内容和结构的优化,不仅指范文系统的优化,还应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等系统的优化;不仅指这些内容本身的优化,而且包括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组合的优化。”课程性质是课程的灵魂,教材的编者就要把这个魂落地生根。
三、人文主题组元教材的得与失
人文主题组元教材是教材发展史上的创新举措,是教材编写者践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实践。这种创新对引领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视这一点就不是实事求是;但一味追捧也不是学术研究应有之义。
1.反思人文主题组元的“得”
第一,“人文性”落地生根。“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将“为了每位学生发展”作为核心,也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树人”“立人”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顾振彪先生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从教材编排方式来说,普遍采用‘主题一情境’式。过去的中学语文教材或者以内容为本,从学习内容上分类组元;或者以训练为本,注重学科体系的建构,按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组织教材。在‘主题一情境’式教材中,‘主题’是指统摄一个单元所有阅读材料及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文化主题,‘情境’则指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的背景。‘情境’由‘主题’申发,‘主题’靠‘情境’呈现。”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与一线教学实践的链接纽带,教材将“人文性”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也就容易做到实处。
第二,围绕学生需求选文。教材的选文也称教材的文选系统,这个系统的建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找到一个大家满意的标准。几十年的教材编写,我们崇尚三大文体组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我们强调螺旋上升、逐步发展。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选文追求高大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人文主题组元打破了原有的选文格局,文体的藩篱被拆除了,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了。“苏教版”教材的《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很适合学生阅读,“语文版”教材的《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许基仁等)、《生命之舟》(梁家新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选白当代生活,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这种选文就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第三,传承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结晶,它记载着人们的探索。而人文主题则撷取了文化中的精华奉献给学生,这种奉献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鲁人版”“苏教版”都十分关注经典的古诗文,且考虑具有地域特色的选文,“鲁人版”的儒家经典比例最高,“苏教版”吴文化经典作品比例较高。这些作品历经时代的洗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用民族文化精粹滋养学子,这是对下一代负责任。
2.反思人文主题组元的“弊”
第一,文体杂糅,不利于教学。人文主题是一个标志,在这个标志下选择什么文章,各家出版社都铆足了劲,进行了多种尝试。围绕主题,编辑安排了散文、诗歌、小说、议论文、文言文,这些文章都紧扣主题,主体也明确了。但是使用时就困难了,学生前边学的是诗歌,下节课学的是小说,诗歌与小说无非是主题相近。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于是就出现了教材的二次开发。我们在许多学校发现,老师们又把课文重新整合了,仍然是文体组元。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学生习惯于文体教学,而不习惯于这种混编文体教学。正如温儒敏先生指出:“可以说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与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第二,生活认识错位,不利于学生发展。教材关注生活,这是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但是关注生活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些教材过于贴近生活,又出现了与生活错位的现象,生活可以分为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我们教材的经典课文大都描写的是理想生活。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教材都关注经典作品,就是因为经典作品可以引领学生关注理想生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但是当编者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我们曾经在语文骨干教师班执教《沉船之前》,课后调查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普遍认为学会了“正确面对死亡”,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个认识,学生讲课文前面有四个字“直面死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知道,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令人动情,电影中人性的美与恶令人震撼。这些都是常人对生活的认识。但编者却给课文贴了一个标签,把“直面死亡”的主题强加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发生了错位。
第三,缺乏研究,不利于教学实践。教材编写是一件影响几代人的大事,需要科学的精神。首先要研究学生。卜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艾伟等教育家不辞辛苦进行长达十年的研究,他们选出400字的短文、500字的短文、600字的短文,在城市、农村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身上做实验,验证哪些课文适合学生读,哪些不适合学生读。这种研究就是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态度,他的研究结论就是可信的、具有实践价值的。其次要研究课文。我们曾经要求研究生核对当下教材的原文,对照的结果令人震惊,一些文章被删改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就是编者没有认真研究原文。某教材选编《故都的秋》时修改了一些字句,如:“原文: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课文:一层雨过,云渐渐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中问只有一字之差:原文“青”变成了“晴”,从语境角度看,“青”韵味更丰富,“晴”语义重复。如果我们的编辑认真研究课文,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人文主题是一种标志,它不仅仅要照顾人文这个主题,更要考虑人文依附的语言文字。为了人文而人文,就会出现“泛语文化”“去语文化”倾向,这是教材编辑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实践者不希望看到的。
①鄢烈山《杞人忧师》第2页,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②钱理群《教育的真谛》,《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9期。
③洪宗礼《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f)(J2年第1期.
④顾振彪《回望六十年语文教材编写改革的轨迹》,《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
⑤温儒敏《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 2012年第3期。
关键词 动物小说 中学语文 教育意义 沈石溪 斑羚飞渡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的第六单元,收录了包括冯骥才的《珍珠鸟》、沈石溪《斑羚飞渡》、牛汉的《华南虎》、布封的《马》和蒲松龄的《狼》在内的5篇“动物小说”。5位作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描写了狼、虎、马、羚羊等动物各自的世界与生活,为学生带来了与人类社会不同的属于动物世界的情感与伦理道德。
笔者认为,将动物小说收录进初中语文教材,这与作品中浸透着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内涵,以及学生从中可以收获的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本文谨以“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为例,试从文本解析、作品价值和人文内涵这三方面出发,简要论述“动物小说”对中学语文教育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1 “动物小说”概念阐释
可以说,“动物小说”这一概念,是本论文中出现的中心概念。对这一概念做一个清晰的阐释,对于本论文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整理了现有的研究资料之后发现,“动物小说”的概念可分三个层次去理解:
首先,“动物小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裁形式。其特点在于它是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形象地描绘动物世界的生活、各种动物寻食、求偶、避难、御敌的情态、技能,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命运、遭遇及动物间的关系,动物与人类的接触等,从中寻觅大自然的奥秘与情趣,给人类以有益的启示与享受。
其次,在中国文学的长廊中,有无数作品以动物为主角,但是,并非所有以动物为主人翁的文学作品都是“动物小说”,那些把不同种类的动物当作人类社会道德观念的形象符号,或当作不同类型人物的化身,让动物进入人类的生活形态,让动物开口说话,仅仅把动物自身的生活形态和行为动作当作点缀或趣味,这一类作品或可称为寓言或可称童话。而那些实录性作品,虽然是以动物为主人翁,着力描绘动物的生活形态和行为动作,其中也不乏有精彩的心理描写,但总体上说,是以知识性和趣味性见长,基本上都是站在人类的叙述角度对动物进行外部观察和命运追溯,就分类而言划入动物故事或动物传记文学更为妥当。
再者,本文所指涉的“动物小说”是指,以动物为主人翁展开故事建构,在故事情节和动物行为基本真实的基础上不拘泥于个别动物的心理感受和思维稍稍逸出物种局限的,渗透着作家对人生、对命运等问题思考的兼有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文学作品。
2沈石溪及其《斑羚飞渡》
有着“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之称的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创作以动物小说为主,已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代表作有《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双面猎犬》《一只猎雕的遭遇》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一直来,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都深受学生及成年读者的欢迎。从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非常多的学生通过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获得了心灵上的洗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在于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引起了学生听故事的兴趣,作家深情诠释的动物形象深深感染着他们纯真的内心,惊险刺激的动物故事牵动着稚嫩的神经,从而培养了学生关心热爱动物的责任心和面对死亡的勇气;其次,在作家笔尖缓缓流淌的文字如同催化剂一般促使学生去思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去体会动物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无情的丛林法则面前是多么渺小与微不足道,就好像,与手持猎枪的人类比起来,哪怕是再凶狠的动物都是无助与无奈的,沈石溪动物小说直接激起了学生对人性、道德、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关注。好几次在讲解作品《斑羚飞渡》时,笔者都曾深深被学生们所流露出来的真情所打动。
作为课堂教育的直接对象,学生对语文作品的接受与反馈程度,是检验一部作品、一堂课甚至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最好的指标,从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中,笔者感受到了语文课本的魅力和课堂教育的价值所在。这是与该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分不开的。具体而言,《斑羚飞渡》这部作品所具有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生态内涵。《斑羚飞渡》一文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不惜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从作家动人的描写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物在自然中生存的法则和羚羊的生存现状。用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羚羊的办法,可以说是这个物种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窍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自然生态法则。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可以了解到动物世界不同于人类世界的生存、繁衍、进化法则,对于他们而言,不仅可以从中收获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可以了解更多与这个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生态知识。从这个方面而言,《斑羚飞渡》是一部具有自然生态内涵的作品。
(2)人文内涵。人文内涵是《斑羚飞渡》真正打动学生的关键所在,也是作家作品之所以如此具有魅力的原因所在。作品中,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展示了处于个体利益与家庭(族群)利益冲突中的动物们毅然以家庭(族群)利益为先的气魄。当一只年老体弱的羚羊,以自己的牺牲来获得另一只年轻羚羊的生机,这种以家庭、集体利益为先的行为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体现出了悲剧(悲壮美),而学生们之所以在课堂上能从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洗礼,也正是因为该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心智相较于小学阶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有了进一步成熟的趋势,因此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承担起树立学生能够欣赏甚至是享受语文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心灵的陶冶进而引导他们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任务。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了作品本身文学性因素的剖析,让他们在作品中获得文学的熏陶,感受语言的魅力。
3动物小说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意义
在上文的论述中,笔者简要阐述了沈石溪《斑羚飞渡》的内涵价值,而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的第六单元所收录的这5部动物小说作品,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以不同动物形象为主人公的作品,它们的出现可以为初中语文教育带来怎样的意义呢?
首先,令中学语文课本的作品形式更加丰富。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已经阐释了“动物小说”的定义,而将以动物的喜怒哀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作品带入中学语文的课堂,可以大大丰富整个课本的作品形式,令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语文作品,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作品的鉴赏能力,尤其是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令学生可以从课本中感受到文学的博大精深,提升他们对作家作品的学习兴趣。如果中学课本中,所有作品都是以人类形象为主人公的话,那么学生便不能更加全面、丰富、多元的感受到文学的立体性、深厚,同时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阐释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定程度上就有损语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有利于开发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对动物世界的关注与同情。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大自然的生态圈要紧紧围绕人类为中心进行运转。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中学生作为一个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群体,他们应该更多元地接触大自然,更丰富地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斑斓美丽,而将动物小说带入中学语文课堂,不仅仅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到动物与人类在自然中应该是平等的,动物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友情、爱情、亲情的需要,它们的生存现状是与我们的生态文明紧密相关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对它们加以关注与照顾。通过课堂上对动物小说的学习,可以陶冶中学生们的情操,在他们心中播撒关爱、平等与尊重的意识,进而令他们更好的与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这将是动物小说进入中学课堂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4结语
“动物小说”作品进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笔者认为这绝不会是偶然。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不断地从这些作品中发现新的可供与学生交流、学习的知识,“动物小说”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是巨大的,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让学生感受了文学、文字的魅力,也让学生们获得了更多对动物世界、自然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更深入地挖掘这些“动物小说”中的深刻所指,是值得中学语文老师重视与关注的。对于这一点,笔者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丰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J],儿童文学研究,1997(01)。
[2] 沈石溪:《斑羚飞渡》,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8月。
[3] 朱宝荣:《动物形象:儿童文学不能承受之重》[N],《文艺报・理论与争鸣》,2004年10月26日(002)。
首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难逃其咎。静心细思顿悟,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初中语文教材编写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改往年以文体来编结单元的样式,大都以主题来编结单元。无论是现行的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遵循这一教改精神的,并且在教材中也少有关于文体知识的介绍。由于教材对教学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就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常常遗失了或忽略了文体教学。二是尽管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文体知识,但不会深入,更不会作为重点强调。甚至还出现同一项文体知识重复介绍的现象,造成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在初中三年中,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班级要更换语文教师。)
其次,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主观地忽略了文体教学。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改革曾一度大举语文的人文性大旗,语文的工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乎,一些自以为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语文教师,为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课堂上没有了识字、释义的训练,没有了文体知识的介绍,取而代之的是花样繁多的朗读、精美语言的品味,以及与文章相关或是无关紧要的“拓展延伸”。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一堂符合教改精神的高品质的语文课。
再次,是受前几年“创新作文”的影响。由于教育界对创新作文的过分吹捧,一些爱好写作的中学生们在没有领会“创新作文”实质的前提下,就东施效颦,比如在作文中加入题记、后记,文章样式滥用书信体、说明书、开药方,等等。只注重文章形式上的创新,不重视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并不反对教材编写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文章,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但是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没有多少写作经验的初中生来说,教材中的课文就是范文,就是写作的模板。因此,我建议初中语文教材要适当地选择一些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并在其后附上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解读,而且对手学生写作该文体的文章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教材选用先生的《谈骨气》,并在其后附上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该文开篇即点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既而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论述骨气的含义,然后紧承上文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这样,学习完本文,并了解了议论文常识的初中生们至少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进行议论文写作了。可能写出来的文章会显得有些稚嫩,但至少做到了“形似”,只要假以时日,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做到“神似”也就水到渠成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明白了“规矩”之后,活学活用,并逐步从“写作有法”过渡到“写作无法,贵在得法”的美妙境界。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荽有文体意识。一是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体特征鲜明的文本时,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讲解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会让学生对该文体有更加具体直观的认识。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引领学生认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二是在作文讲评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点拨文体规范。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若能面批作文,结合学生的文章,给予文体方面的具体指导,然后学生再修改完善,一反复几次,定会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