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8: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我国运动心理学目前发展现状
2.1研究重心长期囿于竞技体育运动,造成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不平衡
运动心理学的产生是与体育运动学科的发展及需求是分不开的。体育运动不仅包含民众所熟知的竞技体育运动领域,更包括体育教育领域和大众健身领域,是一个多领域、综合性的科学,因此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不能脱离这三大领域的平衡发展,而偏重于某一领域的发展。由于我国在建国之初经济建设任务与竞技体育强国任务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竞技体育运动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头戏,人民对经济建设的需求与认知也大大压抑了对自身健身需求的正确认识,因此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科无论在研究重心还是在学科发展定位上都长期囿于竞技体育运动,从总体上讲,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运动员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进行深入科学研究与理论探讨,并将运动员心理实验干预、心理指导作为运动心理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来进行,造成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不平衡。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是主流,体育教育和大众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关注度过低,甚至被长期边缘化,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体育锻炼的心理学问题等社会体育健身需求等方面的心理研究虽有涉及,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落后。运动员个性特征、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等是中国运动心理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2.2 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整体研究实验科学验证,影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
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在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三个权威性学术杂志——《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心理学家》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所发表的近几年的论文,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实验法仍然是当前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当前的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更注重实验操作与情境的结合,注重研究的生态学效度。但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所占比值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定量研究方法所占比值呈现出上升趋势,实验法和测量法占居主导地位,仍然停留在实验描述阶段,且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分散状发展,缺乏统一的、系统性的研究定向。尽管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及研究员在心理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性成果,但由于大多数研究成果尚属于经验的论证而缺乏科学的实验,使得我国的运动心理学无论就研究层次还是学科发展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体育教育实践及群众健身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3.我国运动心理学发展趋势研究
3.1积极摆脱单方向畸形发展模式,寻求三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强系统化、整体性平衡发展
虽然我国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学科发展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由于该学科在我国引进时间和起步时间较晚,仍然有可圈可点的优点。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必须要依存于本国的研究力量积极从内部寻求发展突破,因此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势必首先要突破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单方向畸形发展模式,寻求三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强系统化、整体性平衡发展。
就我国当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竞技运动心理学已经不能完全涵盖体育教育心理学和大众健身心理学,三大领域的研究要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针对性越来越强,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日趋明朗化,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及“终身体育”体育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群众健身意识及保健意识原来越强,对自身的运动心理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社区体育健身必须要加强群众健身时的体育锻炼方法与心态的指导,帮助群众建立并培养正确的健身兴趣与健身习惯,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两个领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们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我国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上仍然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发展情况的完整的、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未将竞技体育、体育教育、群众健身体育三个方向做完整区分,交叉重叠较为明显,但由于三个研究方向各自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需要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目的和任务,满足各自的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不同需要,因此,发展我国运动心理学三个领域系统化、独立化的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3.2 多元化、科学化当前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实现国际研究对接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使用与满足理论 “知沟”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学自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心理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尤其是受众和效果研究,更是体现了传媒与心理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特点。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上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对传播学研究影响巨大。无论是魔弹论、有限效果论,还是使用与满足说、积极受众论,都打上了同时代心理学发展理论的烙印。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心理学上巩固了对人性的信念,强调了人的尊严,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他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1.动机理论
马斯洛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动机理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动力不是弗洛伊德指出的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需要的性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需要与动机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一种或几种成为行为的主要动机。马斯洛认为,产生人们行为的根源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当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后、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又会产生。
2.人性观
马斯洛和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不仅是乐观的,而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综观两人的大部分著作以及数十年来的专业生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本主义坚信,在尊重及信任的前提下,人类均具有一种以积极及建设性的态度去发展的倾向。
3.人的潜能与价值
马斯洛用潜能说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一种潜能即一种价值,潜能实现即价值实现。
一、“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Gratification)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自主的,是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因此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关键,是了解和把握传播对象即受众的内在需求。无论是传统的魔弹论还是选择影响理论,都受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侧重于分析受众对传媒及其内容的反应,将讯息内容作为传媒效果研究的出发点。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影响,在美国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变化,即从以传播者的意图为中心转向以受众如何利用媒介信息、如何从中获得满足为中心,并根据后者来确定大众传媒的效果。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被称为“使用与满足说”(Uses&Gratification),受到许多人的拥护,而且因其所特有的实用性特点,得到了最为迅速的发展。实际上,“使用与满足说”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并完善的,它是一系列研究范例的综合物,一些关键人物如卡茨的相关研究为它的产生打下了基础,而“使用与满足说”在正式问世以后,它对后期的其他的传播研究如“知沟假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开始
“使用与满足”研究首次是在卡茨(1959)的文章中提到的,它对贝雷尔森(1959)“传播研究看来将要死亡”的说法做出了回答:如果继续忽视受众的主体性,仍将大众传播视为说服的研究将会死亡。卡茨建议,如果这个领域将研究的问题改成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What dopeople do with the media?)就可以解救自己,免于死亡。他举出了在这方面已经完成的一些研究,甚至包括贝雷尔森本人1949年做的“失去报纸意味着什么?”(What“Missing theNewspaper”Means?)研究。
布拉姆勒和麦奎尔(Jay G・Blumler&Denis McQuail,1969)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总体研究策略,研究了1964年英国大选。研究者期待,根据观看者收看电视的动机将他们分类,就能揭示先前未发现的态度改变与接触宣传之间的关系,最终可能告诉我们关于效果的一些东西。研究的结果是研究者对早期研究认为大众媒介主要是为了加强原有态度的结论提出了怀疑。
2.个人需求与媒介使用的分类
1974年,卡茨、布拉姆勒和格里维奇的论文总结了当时那一领域的研究,指出那些研究涉及:①需求的外向和内向起源;②需求本身;③需求导致的期望;④期望指向的媒介或其他信息来源;⑤这些来源引向对不同形式媒介的接触(或参加其他活动);⑥由接触带来需要的满足;⑦与满足同时产生的其他后果,可能大多是无意获得的结果。当时的文献已经提供了好几种受众需要与满足的分类方法。有些人分为即时的和延时的满足(Schramm,Lyle&Paker,1961);有些人则分为信息教育的与幻想者和逃避者的(娱乐方面)的满足(Weiss,1971)。
麦奎尔、布拉姆勒和布朗(Brown,1972)在英格兰的研究中建议采用以下分类:①转移注意力(逃避例行公事和问题;宣泄情绪)②人际关系(在交谈中信息的社会利用;信息替代了同伴)③个人的特征和个人的心理(强化或确认价值观:自我了解:发现真实)④监视(关于可能影响或帮助一个人从事或完成一件事的信息)。
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Haas,1973)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他们从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种需求,并将其分为5大类:①认知的需要②情感的需要③个人整合的需要④社会整合的需要⑤舒解压力的需要。
波尔斯与考特赖特(Courtright,1993)确认:不管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通过传播可以满足11种需求:放松、娱乐、忘掉工作或其他头疼的事情、与朋友交往、获得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消磨时光、感受兴奋、感觉不孤单、满足一种习惯、让其他人知道我在乎他们的情感、让某人为我做某事。
3.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新发展
尽管使用与满足研究有助于将注意力转向主动传媒使用者,该理论也受到了批评,特别是遵循文化研究传统的学者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的研究方式注重自我报告(self-report)来确定人们的动机,失之于简单和天真。另一种批评认为它依赖心理学的概念,例如需求和动机,而忽视社会结构和在该结构中所处的环境。
针对这种批评,鲁宾和温德尔(Rubin&Windahl,1986)提出了一种使用与满足和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使用与依赖模式(USeS and dependency
model),将个人置于社会系统之中,这些系统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需求。德弗勒和罗基奇(DeFleur&Ball-Rokeach,1989)概括了个体与传媒发展“依赖关系”的三种关键途径。首先,传媒提供的信息使我们了解世界,帮助我们“自我理解”,以获得跟他人解释的同一性。其次,我们在行动(决定投资方向)或交往(如何应对相亲)上可能需要传媒帮助定向。英国学者(Messenger Davies&Machin,2000)对儿童电视话语的研究似乎可以支持这一点。最后,传媒给我们提供游玩的机会(如看电影放松)。
另一项U&G研究衍生出来的理论是期望――价值论(Palmgreen,Wenner,&Rayburn,1980)。它应用Aizen和Fishbein(1972)的理智行动理论来探索传媒使用和对传媒的态度。根据期望――价值模型,我们看电视是因为我们期望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如观看连续剧寻求娱乐和放松),而且认为很有价值(朋友推荐看)。然后我们衡量需要满足的程度(我们笑了吗?是否受到冒犯?)以决定将来是否再进行这样的行为。如果我们的期望总是得以实现,我们就建立起习惯性的传媒使用模式(比如沉溺于某一肥皂剧)。
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是将受众认作积极的、主动的(active)或者消极的、被动的(passive)两种,将其概念化,并将其行为或活动作为处理变量的方法(Rubin,1994)。近期的新发展打破了自古希腊柏拉图时代就树立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桎梏,采用了更为灵活和现实的态度来分析受众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候,媒介的使用者在处理媒介信息时是有选择的,理性的;但是在另外的时候,他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放松和逃避。受众行为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可能也对媒介的效果产生影响。另一种新的方向是认为,人们用媒介满足特定的需要。例如,大众媒介的一个用处可能是消除孤单。坎那瑞和斯皮茨伯格(Canary and Spitzberg,1993)发现了可以支持这种使用方法的证据,但是其相关性依赖于孤独的程度。
使用与满足说也被用于解释人们对新兴传媒的使用动机。帕帕可里斯和鲁宾(Papachrissi&Rubin,2000)考察了最有可能预测影响人们互联网使用的因素。他们鉴别出五种动机:人际效用、消磨时间、寻求信息、便利和娱乐。一些互联网使用者将传媒用作社会交往的替代,特别是那些在交友和面对面交流中存在障碍的人;
“使用与满足说”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有独特的意义:它在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将从前的受众研究称为“效果型”研究的话,那么,使用与满足说则代表着一种“满足型”的受众研究,它采纳了两个新角度――人们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内容能够满足人们什么样的需要;同时它也是批判学派的后来崛起的关注对象。它本身不仅富于理论意义,而且蕴含着形成有关现代社会的某种理论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种研究传媒效果的方法,无疑提醒我们:“传播关系中有一个活跃的接受者”(Schramm&Porter,1974)。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信息传播和大众交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在受众日益活跃的、参与意识日强的当今社会。
当我们进入信息社会时,媒介使用者开始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当用户可以自由点播拥有500个频道的有线电视时,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越可能有机会成为自成一体的理论。
二、“知沟”研究
西方近期的知沟研究试图厘清这样一对关系,即经常被引述的导致知识沟的原因(尤其是教育,社会经济情况及兴趣或动机)与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
韦尔(Weir,1995)曾设法增进人们理解动机在导向知识沟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盖那瓦和格林伯纳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取得某类信息,兴趣(一个近似于动机的概念)比教育的作用更大。但其他的研究并未发现,怀有动机的人们获得的知识增加了,倒是一些其他的研究显示:动机、教育及其他因素相辅相成,才共同影响着人们的知识水平。
韦尔提出了一个议题:为什么被认为有兴趣和动机的人却往往并未更多介入寻求知识的活动?他效仿马思洛的需求等级阶梯,提出了一幅信息寻求行为等级图(hierarchy of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韦尔认为,一个人在等级中的未知决定着他的信息寻求行为,而且只有在一个层次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当指向人们的某类信息在某些个人自己的信息需求等级中看来无关紧要时,知识沟就出现了。
[论文摘要广告信息传播的接收过程存在四个心理层次,它深刻地反映了广告传播与心理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告传播心理的研究中,用现代心理与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探讨、观照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能使广告传播心理理论更加融合,并得到纵深发展。
广告传播在当今时代已是不可或缺的传播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广告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有计划地利用媒体传送各类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学是在传播学所揭示的信息传播整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广告领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的科学。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广告主和广告策划者是广告的传播者,广告信息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内容,刊播广告的各种媒介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均是广告传播的媒介。接触广告媒介的受众即是广告传播的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广告展示、表现、传递、接收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广告传者说服受众通过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理解,转化为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一方面广告本身具有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功能,即传递沟通功能、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影响态度与促进购买行为的功能;另一方面,广告传播过程与心理学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论架构。
一、广告传播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则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他们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维和语言等。广告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则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和电脑都被看做是加工符号的物理系统,而人脑的活动和电脑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号操作过程。换言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试图把“认知”概括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心理活动模拟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过程,即对外部环境事件进行信息加工,也能对自身的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维活动就可成为能够进行客观描述的具体信息过程,这一理论开创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新取向。美国心理专家罗伯特·L·索尔索在《认知与心理学》中这样阐释道:“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存;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行为的各个领域。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是紧密相联系的。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一种激活的图式指导知觉的理论,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脑中与之相关的原有的知识,并使输入信息中的新知识与人的陈述性知识网络中相关的原有知识贮存在一起时,人便获得了新信息的意义。在广告传播中,当受众接受新的信息广告,抑或有关新产品.或一个新商标一个公司的名称,那么受众会以此为刺激来激活脑中原有的同类产品或商标或公司的名称,也就是激活人脑在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这样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指导和接受输入的新信息。
认知心理学强调表征的标志性,表征是人的认知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步骤,也是认知心理学核心概念之一。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所谓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这些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有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一个外部客体在心理活动中可以具体形象、或者以语词和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象、语词和概念等都是信息的表征。表征既是反映和代表相应的客观事物,同时又是内部加工的对象。广告传播中传者所传递的信息,为了加强吸引力和注意力,都是伴随着图像、音响、色彩等因素,这就需要创意。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对广告创作对象进行想象、加工、组合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表象、意象、意念、联想中获取创造的素材,实质上也是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的心理活动历程。诚然,认知心理学也有本身的不足点,主要是缺乏对人的情感动机和个性等重要心理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传播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广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广告客户通过媒体传送各类信息,从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的公众行为特指消费者行为。广告的受众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广告的内容是有计划地传播商品信息、劳务信息或消费观念,广告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在研究广告传播的同时,就要研究消费行为。
解释消费行为的理论,最主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理论。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在其宣言性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说:‘“就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说,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刺激一反应。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应该把行为和引起行为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两个最简单的共同要素,即刺激(S)和反应(R)。可以根据刺激和反应,根据习惯形成习惯整合和条件反射等来进行表述。行为心理学家在研究与实践中,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刺激、反应、习得、强化、泛化、消退等。这些术语和概念都具有完全的心理学的意义。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是广告刺激、商品刺激的结果。“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理论运用到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可以证实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多次“重复”,对条件反射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广告传播以强大的攻势在多个媒体中宣传某一品牌,那么这一品牌给受众即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消费者经常购买这一品牌的商品,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建立起一种稳固的条件反射,一旦消费者再次见到这种品牌商品或重新产生对这种品牌商品的需要时,就会再去购买它。因此、在广告传播中,广告传者很希望通过广告使受众即消费者能够把他们的品牌与其产品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刺激一反应”的强度愈大,条件反射建立得愈牢固。带有某种“定向”性质的购买行为就越容易出现。
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操作条件反射”或“操作行为”的新思想。斯金纳根据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提出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主张的操作行为关注被试的主动性,关注于如何解释受环境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而后者却是被动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斯金纳还提出“强化”的概念。他认为,有两种强化类型会影响反应重复出现的概率: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那些能够不断加强某种反应出现机会的事件.而负强化就是用来鼓励某种特定行为的那些不愉快的或者消极的结果,负强化与正强化的目的都是用来鼓励某种所希望行为的出现。广告传播常用“恐惧诉求”来表现广告内容,这正是一种负强化,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受众,通过购买广告上的产品从而避开消极后果。
三、广告传播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内在价值观,并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传播的宣传受众是以消费者为主体,以促销为目的的。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需要和动机占有特殊主要的地位,与消费行为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需要是消费者行为的最初原动力,动机则是消费者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如果处在一个接连不断的广播广告或电视产品宣传的环境之中.可能因为受众的消费需要与其广告传播的内容相吻合或不吻合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比如,广告传播的内容是关于品牌汽车的宣传,有受众刚好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么他一定会认真地观看和了解广告传播内容;而另外的受众没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他在接触汽车宣传的广告传播时,可能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另一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心理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就给广告的定位和产品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同样是德国奔驰牌轿车,根据不同的需要,广告定位就不同。“如果有人发现奔驰牌汽车突然发生故障被迫抛锚。本公司将赠送美金一万元”,这则广告语极尽该公司对产品的信心和自豪感,也迎合消费者对产品优质的需要。“当您的妻子带着孩子在暴风雨的漆黑夜晚开车回家时,如果她驾驶的是‘奔驰’牌汽车,您尽可放心”,这则广告定位在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结合点上。“给您的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广告定位在表明身份、地位的需要上。
在这里还值得提及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得的潜意识理论。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而广告心理作用还在于引起和调动消费者的潜意识需要。
四、广告传播与格式塔心理学
广告传播中的电视广告常常以画面、音像、色彩等形式组合出现,另外,户外广告中的张贴广告、车身广告、大型路边广告、室内外的POP广告等多以广告画面出现,充分表现视觉艺术的生机与活力。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较为集中他表现在视觉和知觉研究领域。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是韦特默、苛勒、考夫卡,他们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视知觉效应和原则,充分体现了完形—整体心理学思想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视觉和知觉的研究,对于广告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他们曾经归纳总结了关于图形和视知觉的五个完形组织法则;(1)图形一背景。在一个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2)接近法则。刺激在空间或时间彼此接近时,容易组成整体。(3)相似法则。互相类似的各个部分如形状、颜色和大小等有被看成一群的倾向,容易组成一个整体。(4)闭合法则。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充满的图形。(5)连续法则。刺激中能彼此连续成为图形者,即使其间无连续关系,人们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视为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应提出“简洁律”,即“最小限度的单一性将是一致的单一性,而最大限度的单一性则是理想的清晰度的单一性”。这在广告传播中“寻找有意义的图形的态度产生了清晰度”是十分有构图的理论价值的。
五、广告传播与社会心理学
广告传播从传播的手段看,是依赖大众传播手段的,从传播的规模和性质看,大众传播属“社会传播”,因此广告传播的社会性是不言而喻的。广告传播的三要素传者、受众、广告信息,而传者、受众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一方面受该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又对这个社会发生着作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行为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学科。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包括传者又包括受众,这里的传者或者受众可能是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可能是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也就是说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的同时又联系社会心理学,是因为其一涉及到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如受众个人的社会态度认知偏见、归因等;其二涉及到一些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心理行为,如模仿、从众、感染等;其三是那类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心理行为,如时尚与流行、各种特征的消费行为等。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同时,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来观照广告传播的有关现象,能更加突出广告传播社会性的特点,进而推动广告传播的良性发展。
六、广告传播与其它心理学
(一)广告传播与普通的心理学广告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向受众广告信息,并试图说服受众即消费者对其宣传的产品采取购买行为的过程,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传者及受众,在外界环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同时,如何对外界信息加工和处理?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它涵盖范围较广,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从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情绪、动机、能力、气质、人格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广告传播现象进行探讨。
(二)广告传播与心理语言学广告语言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对一个新的广告,受众如何去理解它?而传播广告信息的广告主,如何让将要传播出去的广告语言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传者和受众面临一个对广告信息—在这里特指广告信息的理解和被理解的问题。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如何获得、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心理学分支,它从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语言活动特点。心理语言学涉及到语言获得、字词识别中的词频效应、语境与词频的关系、句子的加工、句子理解时间的测量、语篇分析、语言加工中的推理等问题。中国心理学家刘英茂的《语言理解研究的新领域》、桂诗春的《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彭观龄的《语言心理学》影响较大。通过心理语言学的理论会考察、研究广告语言,对广告传播理论的深人探讨有一个拓宽。
关键词:大众健美操;高中男生;身体影响;积极改善
引言
当代女大学生由于受到学习、就业压力、经济水平,社会压力、学校压力、家庭压力以及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使得精神压力逐渐增大,从而引发许多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所以,对于目前情况的改变以及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健美操运动有益于参与者的体型健美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健美操运动而言,主要是由单个的体操以及舞蹈之间进行结合、编排从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复杂的运动,同时伴有音乐的节奏,通过节奏指引人们肢体进行的一种运动的形式,对人的体型以及心理都有更为良好的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武汉科技大学2011级本科生100名女生,身体健康,平均年龄为21岁,无任何舞蹈基础和健美操锻炼。
1.2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通过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和Internet网上有关资料检索,收集大量与大众健美操有关的中英文论文及新闻资料,查阅与运动心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有关的书籍及论文资料。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怀化市第一中学100名男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未接受大众健美操训练者50人,接受大众健美操3个月50人,以求得到科学有效的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有效回收率98%。
(3)数据统计法。对调查报告所反映出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并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众健美操项目特点与心理影响
(1)大众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大众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这个体育项目发展仅仅只有20年的时间,作为美国著名的健美操专家,发起人之一的简方达曾经说过:“健美操是改善形体和心理感觉的体操。”健美操作为能够对人的身体进行操练的一种体育项目,他与田径项目有所不同,对于田径项目而言,其主要是一种以生活技能和生存活动为主的一种体育运动;也与球类的项目不同,球类的体育活动主要具有对抗性的特点;更不像冰上、空中以及水上活动这些需要特定的环境进行运动的项目。大众健美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点,对于健美操运动而言,丰富而流畅的肢体结合、富有弹性而又相互协调的运动美形成了各肢体间的完美结合。在进行练习的时候,需要结合一些韵律优美、具有时代感和节奏感的音乐,这样的话对观赏者和练习的人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从而得“美”到享受,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和高尚。健美操正是以“人与性”特点及艺术魅力吸引着参加体育健身娱乐的人们,较其他健身运动有极大的优势。
(2)较强的艺术性。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属于健美体育的范畴;健美操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健美操运动的“健、力、美”特征使健美操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
(3)具有健身、美体和健心的整体特征。健美操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塑造健美体格和清晰线条,达到健与美的和谐;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达到健心的目的。
(4)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健美操形式多样,运动量容易控制:对场地器械的要求不高;符合现代人追求健美、自娱、自乐的需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2女大学生参加大众健美操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生了明显变化
实地考察发现,有将近80%的同学认为在参加完大众健美操项目锻炼后,自我信息感油然而生,更加勇于展示自己。93.2%的学生认为,大众健美操运动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也能够增加人们的体制,同时还能降低生活上的压力等等;43.3%的学生在进行大众健美操锻炼之后感到自己的精力更加充沛,而且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要比以前更加的持久,认识能力也逐渐增强;80%的学生觉得经过大众健美操练习之后,团队精神增强;83.3%的学生反映通过大众健美操锻炼后增强了自信心。
(1)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健美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柔韧性,提高协调能力,增大肺活量,提高耐力素质;健美操能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塑造健美的体型,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增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健美操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大脑的记忆、思维等能力。
(2)有助于增强表现力。健美操通过身体动作、身体姿态,展现运动激情与生命力,反映运动员对音乐的感悟,对美的追求,健美操练习属于技能性的身体活动,学习者应该有强烈的至少是积极的表现欲望,因为只有通过表现才能加强健美操技能的掌握,要想把成套动作做得完善,除了动作准确、节奏明显之外,还需要练习者身体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3)有助于提高认知能力。在对健美操运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通过集中和综合自身各个感受器官,有目的地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行相应地判断和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长时间的参加健美操训练,还能够更好地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力度,保持其协调作用。
3结论
第一,扩大健美操的教学的受众人数,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第二,不断更新健美操的教学内容,让学习和练习更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广泛接纳和吸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大多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投入,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程。
我国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中“道”是无形的、本源的物质本身所遵照的运动规律;“器”是有形的、现象的技能、技法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犹如“道”和“器”,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根本、源泉。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它来自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培养。
一、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1.艺术设计理论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探讨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的研究等内容。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包括:通史通论——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等,专史专论——中外广告史、中外服装史、中外陶瓷史、平面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设计概论、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文化学、设计美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设计艺术原理等。设计批评是对与设计相关的对象的评价和判断。艺术设计实践理论是针对每一门具体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不是简单的对技法和工艺的概述,而是对技法和工艺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技法和工艺本质及外延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涵盖了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因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途径。
2.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任务
①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①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②从以上的观点中可以分析出艺术设计的两大要素:“造物”体现的科学精神,造物之“美”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艺术设计实用功能性决定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进行造物,因而科学精神是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维护、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艺术设计具有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体现了其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重视。若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艺术设计中、渗透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中,需要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的矛盾,需要学习生态学、仿生学、人体工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研究历史、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相关内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树立、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使艺术设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渠道。
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当今时代,一方面人们对艺术设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若想设计出既符合大众需要又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艺术设计理论包含艺术设计史知识、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批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知识等内容——知识体系庞大而丰富,所以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论修养的根本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不是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培养具有理论修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应只传授技法、技能,同时也应传授“道”(即技法之外的艺术设计创新的本质、内涵),重在授之以“渔”而非“鱼”。 艺术设计理论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总结艺术设计现象背后的本质,因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设计实践的基础。
二、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现状
1.对待艺术设计理论不够重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可有可无。这与有些人的浮躁、急功近利思想分不开。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偏爱能够迅速带来设计成果的设计实践课,而艺术设计理论课相对枯燥乏味,不能立即物化出设计成果,较少受到学生的喜欢、重视。事实上,没有艺术理论知识做支撑的艺术设计作品,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视觉元素的简单组合。艺术设计教育,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能创作成果,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创作成果的方式、方法、规律和内涵等本质性的东西。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教学的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下”的“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培养的是设计师的气质、创造意识和设计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的是“形而上”的“道”,所以应加强学生的理论意识。同时,教师的艺术设计理论意识也有待提高。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可用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授技的同时,也要传“道”,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
2.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设置不大科学
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程开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只开设了设计史、设计概论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科学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如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等;艺术设计史论课,包括通史通论(如中外设计史)和专史专论(如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相关的设计批评课程和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课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学效果较差。现在多媒体引入教学,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多媒体成了第二黑板。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因为理论课往往是以合班形式的大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限制了互动式、灵活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另外,多媒体教学依然局限于狭小的教室空间,学生缺乏消化理论知识的身临其境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就相当高。不仅仅是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也同样要具备。由于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双重的:既要懂设计理论知识,又要会从事设计实践活动。专职的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师,在专心研究、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的艺术设计实践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专职的艺术设计实践课老师,在掌握和教授设计技能、技法的同时,也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设计实践课的专业理论,也包括基础理论、艺术设计史论及设计批评等。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大计。 转贴于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范围,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作品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艺术设计理论观点,进行课堂辩论或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为理论而理论,艺术设计理论知识要和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要提炼出设计观、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与实用价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写论文或闭卷笔试。写论文并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因为历年来的学生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很多学生的论文都没有实质性内容;试卷考核方式考查的只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所以艺术设计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可以以论文加设计作品或试题加设计作品的方式来考核。论文加设计作品,是在写论文的同时,要学生根据所写论文的论点,设计出能反映论点思想或与论点思想相关的作品,并把作品附在论文后面;试题加设计作品,就是把传统的题型变化一下,把纯文字型的试题,改为根据已知理论来设计相应作品的画图题或者是分析图片作品的分析题。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理解、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价值。
结语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中很大一块是艺术设计理论修养。设计师不可能都是设计理论家,但只要是在专业设计上有一定成就的设计师,就一定是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人。艺术设计理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抛弃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应加强对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②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参考文献
[1]曾小红.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朱和平,王美艳.谈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论文摘要: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本文在此框架下定义批判精神,认为批判精神是一种表现为行为倾向的人格特征,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青年的社会化有着不同其他阶段的特点,总的来讲是青年主动接受外在影响源的影响,最终形成角色意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受着多种因素制约。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本文只提出了四种,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契机有待调查验证,如何利用它们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批判精神与青年之间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尽管中国早在春秋就有荀子、墨子的形式逻辑,尽管孔子就说过疑乃“思之始,学之端”,但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批判传统的民族似乎已成为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受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制约的“孩子”,不存在现代意义“青年”。①无论这两种观点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批判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不时闪现,并极大推动了或者说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安东尼·吉登斯说,“如果我们把迄今为止人类存在的全部时间跨度想象为1天,那么农业诞生于午夜的11点56分,文明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11点59分30秒。然而人类在这一天的最后30秒内发生的变化可能与此前所有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一样多。”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历史在缓慢地走了几千年之后,突然间以快得让经历其间的人都无暇应接的速度变化发展着,这种急速的变化,与青年人走入社会主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批判精神正是推动中国青年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
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大众文化等等复杂的社会环境,批判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中国的青年人是否具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批判精神是否可教,这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关于人格形成的种种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影响批判精神产生的一些因素以及影响机制,为培养青年得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一、批判精神释义
1.人们对“批判精神”的三种态度
其一,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批判”有了一种感性直观,在许多人的意识里,批判与斗争、革命甚至暴力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误渎和曲解已经渐渐淡化,但在学术、生活领域慎用“批判”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二,在很多领域,批判或批判精神一词都在被频繁地作为一个不说自明、约定俗成的概念使用着。其三、也有人开始科学地阐释“批判精神”这一概念,如“大学批判精神”、“哲学批判精神”。在后两种态度中,人们都对它持一种正面的价值评价。
2.在批判性思维理论背景下提出的批判精神概念
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近年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受到重视。杜威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反省思维(reflectivethinking)的概念,这被视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最早提出。7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进一步增加。有学者提出,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决定美国的生活质量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大学优先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提出到2000年,要使“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的比例有显著性增加。”③
尽管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存在分歧,④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结构还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或智力技能)。本文在这一框架内定义批判精神。
2)批判精神。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研究者基本都涉及到了批判性精神,并达成以下几点共识:一批判性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二与心理的情感与态度有关;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在动力。⑤
在有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批判精神是指一种人格特征。具体地讲,它是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我时所持的质疑、分析、理性思考的行为倾向。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社会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批判精神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青年的批判精神。相对于童年和成年阶段,青年的社会化有独特的意义和特征。首先,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青年(青年阶段结束意味着成人和走入社会)的要求决定了青年阶段的社会化以基本完成人格塑造、形成自我意识,认同社会角色为目标。其次,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性以及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⑥这影响了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偏好。第三,青年人的特点决定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往往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激烈。其中代际冲突、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冲突。⑦
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决定了青年更容易产生批判意识。换一个角度讲,面对各种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青年产生批判意识才是正常的和有利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青年阶段本应是最渴求知识、最愿意思考、最习惯去怀疑的年龄。深入思考社会现存的种种观念和事物,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态度,才可能真正融于社会,而不是屈从于社会或者被社会所孤立。
二、青年社会化过程新解
对于“社会化”这个重要概念,不同领域关注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安东尼·吉登斯对社会化的定义是“指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他认为,个人通过认同的过程获得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⑧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社会化,则偏重于认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建立与完善,“认同”是包含于其中的。⑨
总的来讲,对于“社会化是将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塑造个人的行为模式”“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这些观点,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致。
综合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化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青年社会化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经过一定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建立自我意识,最终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的过程。以“影响”为线索对青年社会化可作如下理解:
1.影响源
很多研究涉及到了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在此,我们把这些因素定义为社会化的影响源。
1)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以及生产力水平。它是社会整体的产物,一经产生便渗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并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⑩
2)教育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育、国家宣传机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3)家庭的影响。除去通常所说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外,本文认为,代际关系也是家庭影响的重要内容。
4)同辈群体。5)大众传媒。在当代,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过去,其影响力比较其他因素来说更是不容忽视。
2.影响过程
青年面对众多影响源,会主动地选择接受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接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
1)个人的需要。社会文化学关于文化客体和阅听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在此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有研究者提出“用途与满足”模式,认为阅听人在选择文化客体及其内容时,会选择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或者支持他们已有观念的客体。例如可以用畅销书来研究出版物的主流倾向。(11)按照这一思路,青年在选择影响源所传达信息时,应该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和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12)2)人格(personamy),也可以称做个性。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3)一方面,人格包括与生俱来的性格与生理特征、气质,它们从人一出生就制约着个人后天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格中能力与性格的部分在青年时期正是急剧变化和不断成型的阶段,每一次新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在以前个人能力与性格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人格既是青年阶段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制约社会化的因素之一。
3)物质条件。物质条件主要指青年生活的经济条件,在我国,青年阶段的早期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家庭的支持,这一因素制约了青年与各种影响源接触的可能与程度,同时也对了青年心理有所影响。
4)其他心理因素。例如从众心理、顺从心理等。对于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待于继续探索,但总的来说,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青年通过与各种影响源的互动,人格逐渐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也逐渐建立。这一复杂的过程成为社会化最核心的部分。
3.影响结果
由于青年阶段的结束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身份、承担社会责任、构成社会关系为标志,角色意识对青年社会化的意义则更加强烈。角色意识的形成,是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识建立的最终结果,或者说,角色意识有赖于这两者的确立。
三、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影响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
1.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某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理性批判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这种传统影响了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的发展。(14)
2.代际关系。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是个人在前青年阶段和青年前期主要的影响源之一。代际关系如何,决定了青年对上一辈人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而其中就蕴含着批判精神产生的可能。
3.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关系。这里援引陈映芳教授的研究为例,她以“角色”概念为核心对20世纪以来青年文化进行了整理,根据青年对占社会主流的“青年”角色的认同情况区分出了“角色型”和“非角色型”青年文化,从她的研究可以看出,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是否契合,会对青年是否具有批判精神产生明显的影响。(15)而在当前,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成为青年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文化样态,已经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这方面的因素就更值得关注。现在大量有关大众文化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4.社会变革。从中国20世纪以来历史发展中就不难看出社会变革对青年批判精神的影响。社会变革往往造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空,使社会化出现中断,这如同幼小的植物得不到阳光和水分。但人不同于植物,总会主动的去寻找,面对各种文化信息,失去引导的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以质疑为特征的批判精神。
以上四点只是笔者初步的思考,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比如通过实证材料来验证,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培养当代青年的批判精神,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同目标,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批判精神又是批判性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如果批判精神不能教授,至少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一些环节去培养、塑造我们的大学生,毕竟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①参见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9页。
②⑧[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6-37页。
③参见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文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第3期,第47-49页。
④参见符丽燕、朱念琼、康丹《批判性思维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载《中华实用医药》2005年第14期;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81-86页。
⑤(14)参见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陈骏宁《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硕士论文,2004),见中国优秀博硕士数据库。
⑥⑦(12)刘慧曼主编《当代青年社会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⑨⑩参见刘薇林编著《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62页。
【论文摘要】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对体育运动对运动员、大众健身者和大学生心境影响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争议和需加强的方面,以期对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1 心境概念及测量工具
心境是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的某种情绪状态,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影响心境的因素是不可知的,人们往往觉察不到某种心境产生的原因和它所发挥的作用,但心境作为情感,具有对其他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监视作用和控制效果。目前,心境的研究工具大部分采用BFS、MAACL和POMS。
2 体育运动和心境
2.1 体育运动与运动员心境
2.1.1 运动成绩和赛前心境
运动员赛前保持理想心境状态被认为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Morgan的冰山模式被用来特指优秀运动员赛前或赛中的良好心境状态模式。Gutnan等人(1984)用POMS对奥林匹克速滑运动员、Silva等人(1981)对国际重量级摔交运动员的研究都支持Morgan 的冰山模式。但Durtschi 和Weiss(1986)在一次重要比赛前对马拉松选手进行测试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用POMS得分预测水平相似的运动员成绩方面的研究并没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Hanin提出个人最佳功能区(IZOF)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功能区,当个人的主观情感经验落在这个区域内时,其成绩表现会最为理想。Terry(1995)曾报道,若考虑比赛持续时间、类型、对手及测量手段等具体情景变量的影响,用赛前心境预测成绩的效果会明显增加,但目前并没有发现在此方面所做的定量研究。有关赛前心境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结论,而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者能考虑到运动类型,持续时间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得出的结论会更令人信服。
2.1.2 比赛结果和心境
体育比赛胜负之分的结果都会对运动员心境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比赛结束后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兴奋性、运动能力及沉思度都有所下降,疲劳感则增加,胜利者快乐感、安静感增加,愤怒感、抑郁感减弱;失败者则相反。但总体来说,比赛后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心境都有朝平和方向变化的趋势。
2.1.3 运动疲劳和心境
运动疲劳往往使个体产生各种消极体验,是大强度训练或比赛引起的生理心理症状。Feigley(1984)发现,具有运动疲劳症状的运动员带有焦虑、抑郁、愤怒、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体验,Barron等人(1985)发现,与无运动疲劳的运动员相比,运动疲劳的运动员更为冷漠,缺乏动机,多厌倦。杜震城等人(2002)发现大负荷训练周,随着负荷增加,运动员“抑郁”“愤怒”和总的心境状态分显著增高,随运动量的增大,运动员的“抑郁”“愤怒”“疲劳”和总的心境状态分显著的增加。良好心境状态有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需要在了解运动员个性基础上,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调整战术和专门的心理训练方法来调节心境,保证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充分发挥。
2.2 体育运动与大众锻炼者心境
体育活动会对心境产生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和强度有所差别,大量研究表明,锻炼活动具有平衡效益,可产生“情绪改善”现象。性别对体育活动中心境变化无明显影响,年龄在体育活动中对心境变化有影响,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后其心境都趋于向积极方面转化,但主体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其心境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外在刺激,如训练或锻炼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可能导致一些消极情绪的变化,这与个体认知和个性有关。
2.2.1 锻炼方式和强度
有氧运动与心境改变有关,重复性、有节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心境,因为这类锻炼方式不需要参加者太多的注意力,参加者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孤芳自赏和脑力恢复上,而这种注意力的集中对心境的调节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游泳可有效降低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同时感到精力增加。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锻炼对增加心境更有效,有一项研究认为,8分钟高强度锻炼后,心境状态量表测量发现紧张感和疲劳感短时间增加;低强度锻炼活动后会感到精力和活力方面的积极变化,似乎表明低强度比高强度对心境更有积极的作用。
2.2.2 运动时间及频率
虽有研究发现5分钟步行运动就能提高心境,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产生心理效益的运动需20-30分钟,也有认为40-60分钟的持续时间可能更好,因此持续时间少于20分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心理效益的,在某一强度下活动时间过长,可能有疲劳厌倦感,不利于心境的改善。关于运动频率与心境的产生目前有许多争议。有研究认为每月锻炼一次就可产生一定心境效益,也有人认为每周3-5次,但大多数研究认为,每周2-4次可降低抑郁水平。关于运动频率对心境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强心境和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心理、生理特点,提出适合他们的体育活动项目,并且能进一步研究,结合个体人格差异、生活方式及心境激活间的关系,制订符合个人的心境效益运动处方,并可结合传统或民间体育锻炼项目对心境有何特殊影响进行研究。
3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境
目前,体育运动与心境的研究大多数在竞技体育和大众锻炼方面,学校体育方面研究较少。近几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达10%-30%,并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体育课作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如何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值得深思。
4 讨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与运动员心境有密切的关系,在体育活动中,应抓住心境和体育的相互关系,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及比赛具体情景等各种影响因素;在体育运动对大众锻炼者心境影响方面,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制订个人最佳心境效益运动处方,并能探索传统或民间体育锻炼方式在改善心境方面的独特作用;最后,应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改善学生心境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邢建辉,姒刚彦.心境与体育运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1).
[2] 叶冬茂,郭戈.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心境及自信心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3] 何颖,季浏.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J].体育与科学,2003(4).
[4] 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5).
[5] 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2006(4).
[6] 李今亮.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情绪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