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共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8: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管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共管理学论文

篇(1)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 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篇(2)

文/李尧

摘要】论文以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为考察基点,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从而找出不足,提出专业化的路径选择建议。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现状

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有专家把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科领域应达到的标准,即国家规定的教师学历标准和在专业方面的知识含量以及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能力;专业精神是指以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敬业奉献、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等为特征的人格风范。本文着重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方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进行考察。衡量教师专业知识的标准包括学历标准,职称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等。而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标准则包括教育基本原理、教学方法设计等教学执行力和体现教师的专业创新素养的教育创新力,意即师生沟通、学习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现状

目前,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共设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这三个专业,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专业知识方面

C 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 名,专业背景比较多元,有5 人分别来自经济学和社会学,有2 人为社会保障专业博士毕业。在学历结构上,有博士3 名、硕士4 名;在职称结构上,副教授5 名,讲师2 名。7 名教师均有作为主持人的在研项目或已完成的省级科研项目至少1 项,1 人参与国家级项目1 项。该专业教师共有著作4 部,有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多篇。

C 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 名,学历结构上,博士与在读博士4 名,硕士2 名;职称结构上,教授3 名,副教授1 名,讲师2 名。该专业有国家级科研立项3 项、省部级科研立项17 项。有专著4 部,译著1 部。有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多篇,其中1 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转载。

(二)专业能力方面

教学执行力对于一个师资队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执行力上,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教学方法多数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形式。有部分教师有社会兼职,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师生沟通能力上,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多数在本科教学上较少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属任务型教学。课上传授完教学内容,课下并没有予以反馈。而在研究生教学上,相对来说会好一些,但也仅是在课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探讨教学方法问题。

三、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的不足

对C大学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的情况整体上来说不容乐观,与真正达到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首先,C 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中存在知识更新较慢的现象。从发表的论文及所做课题上来看,年龄在30-40 岁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在教学经验积累上略有不足,承担科技项目较少。此外,年领层次较低的教师普遍拥有博士学位,部分硕士学位教师经验有余,但缺乏学术积累。其次,多数教师学历教育的专业与从教专业不符,导致学而不专。

第一,据调研,存在师资培训与讲座等偏向工科方向。第二,教师没能够很好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存在对教学敷衍了事的现象。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仅仅是传递知识,而非传授。第三,对学生的科学评价能力较弱,存在人情分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第四,缺乏专业学科领域系统的培训,虽科研具备一定的水平,但具深度不具教学广度。第五,科研与教学矛盾。公共管理学科教师更倾向需要较为完整的一段时间来进行科研,从而会对整体教学安排产生影响。

四、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为完善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根据对C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方面的考察,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其一,学校开辟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路径,主动建立与完善指导、培训、评价三个体系。研究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脱口而出,课由心生。能够消化吸收所讲授的知识,能够讲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做到详略得当、收放自如、融会贯通。开展启发式教学,达到产、学、研相结合。

其二,强化高校录用师资标准原则。虽为文科类专业,但要求本硕博专业一致,或所学专业与所授之课完全相符,避免学而不专的源头发生。

其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专业素养,包括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两方面的扩充,亦需高校将所建各项平台落到实处,使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在真正意义上利用起教师教学中心,从文科教师的角度着重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

其四,引进先进培训课程,加大投资力度。针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专业化,加大投资力度。例如引进社会保障专业所需的社会保障计算器等专业软件器材,对公共管理学科内容加以专业测评,从而进行培训设计。如此下来,公共管理学科的关注度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

参考文献

[1]杨小峻.专业精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吉林省地方院校文科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58 号。)

【作者简介】

篇(3)

摘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MPA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专业教育形式。而MPA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 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研究共同体: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的未来模式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MPA管理的背景、影响及应对 MPA教育的政策瓶颈与办学定位 MPA电子政务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980MPa冷轧汽车板的开发 浅析MPA英语教学中美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1200MPa高强耐磨钢焊缝显微组织及冲击韧性的研究 中国高校MPA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评估的实践与探索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案例教学在MPA社会保障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600 MPa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弯管流量计在3.6MPa蒸汽计量中的应用 浅谈40MPA高压活动弯头密封的技术改进 590MPa级钢用烧结焊剂和焊丝的研究 800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的探讨 二级学院在MPA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中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邓斌照.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罗琳,美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外交学院硕士论文,2006.

作者简介:彭开丽(1975-),女,江西分宜人,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刚桥(1964-),男,博士,湖南岳阳人,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

篇(4)

1.1从招生规模看,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进入内涵发展阶段

近年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报考及录取人数大致稳定增长,与试点期间快速扩张不同,常规阶段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将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如何稳定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成为必然发展趋势。随着新增公共管理培养高校的审批放缓,建立在行业自律基础上的质量保障机制,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和质量成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驱动力量[1]。

1.2从教育资源看,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域分布不平衡

根据高校所在地区和服务区域不同,我国公共管理培养高校可以划分七大地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其中,华东和华北地区综合性大学多,具有培养公共管理资格的高校也较多,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相比而言,华南地区的公共管理培养高校较少,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分布不平衡,必然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发展不平衡,这也将成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面临的一大困境。

1.3从教学评估看,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内涵建设迫在眉睫

由于公共管理培养高校的区域分布不平衡,造成有些高校在招生宣传中恶性竞争、异地办学不规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形象、秩序和质量[2]。开大班、满堂灌等疏于管理、教学松散的培训模式也屡见不鲜。质量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树立质量意识,以质量求发展,全面推进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内涵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形成办学特色,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

2.1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师资背景的多元性

公共管理培养高校实行开放办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整合校内外、海内外的优秀师资力量,一方面,注重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跨学科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和教师多学科背景的特点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在师资队伍组建中,我国公共管理培养高校注重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持久的合作方式,聘请政府官员或专家承担教学工作,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2.2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公共管理培养高校都设立了与实践紧密结合、富有针对性的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①核心课程更多考虑的是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初步构建,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现实,关注公共管理改革发展,密切联系实际,以加强公共管理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②广设专业方向,以满足不同职业导向和部门导向的人群的需要[3]。③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内容覆盖多个学科分类,以突出应用型、实践型的培养目标,体现跨学科、复合型特点。

2.3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公共性和管理性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建设既包括公共性也包括管理性特征。①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这有别于一般管理,讲求公平、公开、法治、正义。②管理方式的公共性,在教学方面,要突出实践性教学、场景教学、案例教学等,这有别于传统的学术性教学。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公共管理专业学位论文不提倡做抽象的理论研究,应该注重于针对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型、实践型研究。比如,问卷调查报告、对策研究、案例分析等。

三、以特色创新促进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

王乐夫教授在第三批公共管理新增培养单位培训暨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我们应吸取培养院校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优势学科特色,打造学校自有品牌。公共管理培养应该‘求新不求全’,学校的价值在于某方面的特色,而学校特色又是学校有为的前提[4]。”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内涵式发展阶段,我国公共管理培养高校应更加注重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特色,打造公共管理精英教育模式。

3.1突出订单培养特色,形成学界政界业界联动机制

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对本校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联合学界、政界、业界资源,形成联动机制。①在招生宣传中,通过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战略合作,以地方重大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依靠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政策支撑,采用“组织委托、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面向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招收公共管理学生。我国公共管理培养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优势,让政界业界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增加优质生源[5]。②在培养过程中,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量身定做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整合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开发一系列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信息量大的较为实用的培训专题,围绕公共管理学员最需要更新的知识、最想了解的情况、最困惑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发课程,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展开教学。③在实践课程方面,让有工作经验的非全日制公共管理学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调研,撰写论文;让全日制的公共管理学生有机会深入到地方政府机关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3.2突出优势学科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大做强

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一定要看其是否能立足该校的优势学科,发挥专业优势。①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经验。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强调以经济学定量方法来分析公共政策;锡拉丘兹大学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包含了经济、历史、社会、政治学、人类学等多个社会科学系;印第安纳大学的办学特色是环境政策方面的卓越声望;佐治亚大学以行政管理、公共行政为传统学科;普林斯顿大学的伍德·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学院的办学特色是公共事务与国际事务的交叉融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公共政策学院的办学特色是定量分析培训[6]。②发挥学校优势学科,提供本土化的专业研究方向。就我国而言,公共管理培养高校在合理配置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模式,打造公共管理专业学位自有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各大高校既“百花齐放”又“自成一体”的教育格局。

3.3突出开放办学特色,拓展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中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之父夏书章教授所言“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内涵建设,首先必须建设一流的师资力量。①加大校内人才资源整合力度。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仅靠某一个系或学院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力量单薄,因此要统筹考虑,加大各院、系、所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人才潜力。②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持措施,组织教师出国研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应用于公共管理教学实践。③对有一定发展潜力但目前缺乏高水平带头人的学科方向,积极从国内外招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或者从国外聘任客座教授,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开阔眼界,能够使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和学科建设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四、小结

篇(5)

一、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以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1]。大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支持的,必须统筹、协调起来。公共管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需要重视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加强基础、培养素质、发展个性、突出创新”的方针,强化实验教学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实验课程体系、实验项目改革为突破口实行实验教学改革,整体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实验教学考核考试办法,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其理念主要体现为:

1.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公共管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及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即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2.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性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接受社会的挑选,作为培养学生的学校,必须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生放在教学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化和改革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3.以系统论为指导,实施实验教学整体优化。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应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个子系统。要改变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单独设置若干门实验课,形成与理论体系相平行的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相互协调、整合与优化,达到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

大学的课程,可以定义为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计划。人才培养是由一个课程的总体来完成的[2]。分析美国的综合素质教育、英国的宽厚基础理论教育、欧洲大陆的专业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共同的特征是着重学术素养教育。在课程结构和形式上,注重文理、通专、自由选修与限定选修要求的结合。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计划强调人文与科学、伦理思辨与务实求证的有机统一,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中,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耶鲁大学的自由教育培养模式与分修制注重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基础性,注重基本技能(写作、外语运用、数学方法)的训练,体现其通才教育传统和通中有专的特点[3]。

我国本科与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归属于管理学门类,授予管理学学位。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可授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公共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编制的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含如下二级学科(即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按照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要求,本着综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发挥交叉优势的目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不同实验类型对所有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内容(项目)进行模块化分类,我们将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设计型实验模块三个层次(可参见图1)。基础实验模块是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运用一些常见技术工具及软件,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实验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实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型实验模块:利用各专业软件,通过模拟实际办公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上至思想观念转变,下至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手段等设计的系统工程[4]。在实践中,应通过充分分析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多种课程的特点及课程间的关联关系,提炼出能够利用现代实验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课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实验的系统性、课程之间和实验内容的连贯性,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积极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公共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主线,构建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支撑融合、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单独记学分。精心设计实验课程,注重实验课程与科研、社会应用实践相联系,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结合。

根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创新实验和科研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社会调查、实习、科技活动和竞赛等社会应用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采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引进虚拟实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多元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编写、使用、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教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较早参与科研工作,提高动手能力,萌生创新意识,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大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建立和完善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导师制,即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愿从事来自实验教学改革和科研的创新性研究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研究、总结和报告,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程训练。教学功能旨在强化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及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重在探究与创新。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参与学校、省(市、区)、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毕业班学生必须进入实验室或社会相关行业从事毕业论文的研究,培养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6)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公共管理、教学改革

公共管理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强调对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近几年,虽然各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队伍积极探索了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但仍存在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资源零散、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意义重大。基于目前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积极探索能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立体化教学,是以专业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1]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参与者的多边互动和多种学习方式的共存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立体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首先,公共管理学科特性迫切要求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公共管理学科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吸收了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其每一研究领域,其研究特性不同,或偏重理论分析,或偏重具体政策实践。因此,对不同章节、不同理论和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立体化教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多层次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式非常契合。其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高校恢复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以来,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构建起从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培训的本科教育,到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硕博教育,以及注重公职人员理论与能力双重提升的MPA教育的多层次、立体化教育体系。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公共管理专注于培养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公共事务管理人员。无论哪一层次的公共管理专业培养,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多元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方向,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与公共管理专业多元化培养目标非常契合。再次,现代化的教学改革要求公共管理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近些年,随着信息化等先进教学技术逐步在教学中的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方式也随之有了较大改进。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适应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教学方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空间进行全方位整体设计,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与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在理念和目标上都非常契合。

[3]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推行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借鉴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使用,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类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寻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立体化,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学生自主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新理念。[4]近几年,笔者在承担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和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资料、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立体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获得了充分发展,公共管理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建设主要包括对纸质教学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的集中整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笔者在教学资料的不断丰富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资料的准备环节。纸质教学资料主要指各课程当中使用的经典教材及课外推荐读物,这一方面相对来说积累的材料比较丰富。近两年,笔者在进行相关课程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材编写中的资料整理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丰富化。在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准备中,笔者为所教授的每一门公共管理类课程都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学生可以参与课程网站设计、教学资料上传等各个环节。网络课程为教学资料的丰富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每一门课程的网络空间里,笔者和学生累积了本课程相关的大量视频资料、学术论文资料、研究报告资料及学术性网站资料等,还包括学生学习小组所做的实践调查、科研论文、微视频等资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站上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

(二)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建设

在传统的教学中,限于课时要求,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上。而在立体化教学内容的探索上,笔者注重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就现实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对理论前沿的跟进探索和对实践热点的关注研究。如近两年的公务员涨工资问题,涉及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公共部门人员激励理论。在本章节的教学中,笔者主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如何通过公共部门人员激励理论,来分析和评价现阶段的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再如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理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从偏重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内容结合的倾斜,能够快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深化了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导向性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判断能力,也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在公共管理学科学习中的学习目标与自身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的立体化建设

主要包括探索和完善课堂启发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教学、实践调研考察教学等教学方法。在不同的章节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掌握教学内容的效果。在笔者承担的几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都综合运用了课堂启发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教学和实践调研考察教学等教学方法。针对课堂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笔者在所有的章节内容讲授中,注重运用问题导入、案例导入等方法,启发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的思考,然后再引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通过情境设计、模拟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深化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运用。针对课题研究小组教学方法的实践,在每一门课程中,笔者在学期课前会结合课程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研究问题,要求学生自愿结合,组成3~4人的课题小组,通过抽签方式选择本学期课程中需要完成的研究问题,并在期末时提交相应的研究论文。针对课题研究小组教学方法的实践,笔者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都选取了相应的实践部门,如社区、企业、博物馆等,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并撰写实践报告。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下,既缓解了教师大量备课讲授的压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

(四)考核方式的立体化建设

在笔者承担的几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考核绝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查,也不拘泥于单纯的闭卷考试形式,而是探索了涵盖所有教学内容、运用多种考试形式的立体化考试体系,从个性与共性角度提升考试对学生水平的综合反映。一般一门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理论知识的考查约占50%,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查、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约占30%,主要以课题小组研究论文、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来考查、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比例占20%,主要通过课堂案例讨论、情境模拟、辩论以及网络课程中的在线讨论、在线题库等形式来考查。在这一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发挥的形式,自主选择考查的形式和内容。

三、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但由于对立体化教学的理解不同,对教学改革投入的精力不同,难免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改革效果,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立体化中的碎片化

大量教学资料的积累和丰富化,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多样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即教学资源的碎片化。目前,大量教材与理论著作、研究论文、公共管理改革案例及视频、电子信息等学习资料,量多而质轻,资料之间缺乏个性化和专题化的归类,甚至有一定的重复和冲突。还有些资料存在使用面窄或使用率不高等问题。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浅尝辄止,一些资料的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甚至容易造成知识吸收的混乱。因此,下一步应该在教学资源极大丰富化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进行教学资料深度利用的挖掘与设计。

(二)教学内容立体化中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失重

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是建立在对相关理论知识深化基础上的立体化,而不是教学效果生动化基础上的立体化。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涉及纯理论知识的章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即使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也较少愿意在有争议性的点上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如在公共组织学课程中,笔者对科层官僚制这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要求学生梳理科层官僚制的理论发展脉络,学者对科层官僚制的学术争议等问题,发现只有较少比例的学生能够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一些学生认为这样的理论追溯过于枯燥、而当笔者要求学生运用科层官僚制理论来分析我国公共组织存在的效率不高、腐败等问题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也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使得笔者进一步思考,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因其生动性和丰富性,会使教师愿意选择这样的内容去教,学生愿意选择这样的内容去学,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教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学习上的投入。

(三)教学手段立体化中的内容与形式本末倒置

在课堂启发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教学、实践调研考察等立体化教学手段使用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教学环节的准备与设计。笔者发现,追求立体化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有时会引致教师和学生注重更加有趣的教学互动,更加完美的教学形式,对一些非常易于理解的问题和理论知识进行复杂的教学设计,重形式而轻内容,产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本末倒置的现象。其实,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只是辅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不是教学的目标,这一点,教师必须非常明确。

(四)考核方式立体化中的形式化

立体化的考核体系,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对学生进行分模块的综合考查,但其操作起来,较难做到准确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占据50%比例的理论知识考查部分,可以通过传统闭卷考试的形式,做到考查知识点覆盖全面、难易适当、过程公正。而占30%比例的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和占到20%的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因考查内容、考查形式、考查时间灵活多样,不容易给出一个类似于标准答案的标准,教师的自主性较大。此外,因课题小组学习、课堂辩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往往是以小组进行,最后呈现的也是小组的整体成绩,从教师角度,较难判定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具体贡献度与知识掌握水平。因此,教师在这两部分的评分比例中往往不会给予较大的评分差距,导致考核形式化。

四、提升公共管理类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效果的对策建议

为避免教师在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容易产生的教学资源立体化中的碎片化、教学内理论与实践比例失重、教学手段使用的本末倒置以及考核形式化等问题,需要教师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做出努力。

(一)教师应把握好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探索立体化教学的教师应该明确,立体化教学是手段而非目标,是为了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学生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5]因此,公共管理课程实施立体化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真正树立学生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系统性、战略性地对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规划与设计。

(二)学校应给予教师探索立体化教学更多的支持与保障

任何新的教学改革的探索,都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投入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当然也伴随一定的风险。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就比较繁重,如果没有学校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改革尝试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一探索很可能浅尝辄止,不具有持续性。因此,学校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应给予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资金、技术及制度方面的充分保障,并正确看待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改进的对策。

(三)教师和学校应共同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标准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有了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效果评价体系,但其很难反映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没有效果评价的教学改革探索,虽然给了教师较多的自主空间,但也存在改革流于形式的风险。而且,教师自身也很难对自己主导的教学改革进行客观的认识,不能发现改革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因此,高校相应教学管理部门应主动引导,组织教师进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设计,发现立体化教学探索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使立体化教学改革的提升能够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王霞,等.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4(7).

[2]唐文武,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

[3]宋旭,等.立体化教学环境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

[4]尹文嘉,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4).

篇(7)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组织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公共部门输送高水平人才的重任,要提高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同时,由于其需要一定的在公共部门的工作经历为支撑,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又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个性化教育。可以说,导师对研究生的个性化和应用性的培养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普遍采用的仍然是单一导师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知识结构欠缺以及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够有效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所谓“双导师制”就是一个研究生有两个导师,即校内一个导师,校外一个导师,或者是校内双导师m。2013年11月27日,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并且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视为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改革方向上,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以公共部门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官研相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应有相关公共组织的专家参与;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公共组织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应不少于1/3。同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鼓励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评聘,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组建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和行(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

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尽管一直在倡导双导师制,但真正实行的高校很少。在一些高校的“双导师制”实践探索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校外导师的责权利不清,造成他们在培养学生时无法有效地设定目标;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培养学生的细节上政出多门;学生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与校外导师沟通,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导师制流于形式

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过程中,许多高校按照有关部门和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在组建由校内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的同时,聘请了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符合学历要求、在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是—个学生—位指导教师。导师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其他方面很少过问,甚至缺少基本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是校内教师,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少量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多数不介入教学活动。如某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共计125人,其中校内导师73人,校外导师52人。在52名校外导师中只有13人举办过专题讲座,其他人只是参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或参与学位论文开题、匿名评审、答辩中的某个环节。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实施双导师制。

2.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

通过对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校的调查发现,虽然有些高校在部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配备了双导师,但是在整个研究生培养环节各负其责、各行其是,导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信息不能在导师之间有效传递,也就使得两位导师都不能做到真正全面了解学生,必然也就不能够做到人才培养的有的放矢。

3.客观环境影响双导师制的实施

这里所说的客观环境主要是指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方案,研究生导师的聘用条件、具体责任、考核评价制度等。我国从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虽然类型多样,但是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看多数院校仍然沿袭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注重校内导师作用的发挥,忽视校外导师的作用。从导师选聘条件看多注重学历、职称、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少关注教师的从业经历、实践能力、所具有的公共组织管理能力等。如某高校选聘校外导师的申请表中就包括发表过多少学术论文和专著、主持过多少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等。也就是说完全用聘用校内导师的方法来选聘校外导师,其结果也必然不会有多少校外导师符合要求。

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注重课堂学习过程(虽然授课方式已经多元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讲授等已经贯穿于课堂学习过程),轻视课外实践和校外实践基地作用的发挥。如有的教师把课外实践作为重要授课内容之却得不到相应的经费和组织支持;有的教师没有任何领导经历和组织经验,也没有从事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却在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讲授领导科学、公共政策分析等课程,其实际授课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实地调研结果还表明,许多高校对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职责规定的不明确。制定导师工作职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从而规范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承办院校已经制定的教师职责来看,往往叙述得比较笼统,没有清晰地界定校内校外导师各自的责任以及在各个环节的重点工作。

4.主体因素影响双导师制的实施

主体因素是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自身的素质、工作热情、责任心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多数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但是,大部分校内导师缺乏在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组织的实际工作经历,甚至没有与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组织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合作。校外导师的选聘资格大多集中在领导经验、学历水平等方面,而对于其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实践和学位论文考虑不多,致使校外导师的教学能力、学位论文指导能力参差不齐,而且没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一些校外导师由于担任领导职务,日常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由此,必然影响到校外导师作用的发挥,也必然会影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1.应高度重视双导师制的重要作用

我国于2001年正式启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一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15年来,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在注重师资多元化培训的同时,努力建设“双导师”型的优质师资队伍。国内外经验表明,师资队伍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灵魂和核心,“双导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熟的标志。

从国际社会来看,将公共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诞生于18世纪的德国,但是,把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而付诸实施的是美国4。早在19世纪初,美国就开始进行与公共管理相关的教育活动。至今,美国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专门为美国各种类型的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美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由全职教师、兼职教师与客座教师组成,不同类别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锡拉纽兹大学麦斯威尔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务研究所、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服务研究生院等知名院校都已经形成了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知识双向沟通的教育方式,同时,注重对校内外导师教学活动全面的考核和评估,以确保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鉴于此,我国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院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按照国家和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多种举措努力建设“双导师”型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2.通过建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推动双导师制的建设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各培养单位根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需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建设和发展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仍然缺乏一个起主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系统化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指导性的评价机制。虽然明确了 “双导师制”的建设方针,但是各高校对“双导师”的界定不尽相同,并且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一些院校的实践性教师或导师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或研究生一指导工作。

目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在我国尚属空白,亟须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成熟、有效的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可以明确各个培养环节的考核指标和评价参数,为“双导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方向。

3.完善相关制度以明确导师的职责

正如前文所说,我国多数培养院校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制度中虽然都表示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视角出发,要建设“双导师”型的教师队伍,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没有明确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职责,即使对于各自的职责有所描述,也缺乏具体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为此,应当重新审视已有的制度和教育教学方案,明确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对于各自应承担的任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当达到的基本标准,应当如何加以监督和考核等,都应当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以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引导他们按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流程进行工作。

应当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基地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都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然而,实践基地所发挥的作用却有着较大的差别。为了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培养院校应当在相关的制度中明确校外实践基地应发挥的作用,要定期检查实践基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具体的实施主体要定期汇报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实践导师的作用、取得的绩效、今后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等都应当纳入监督考核体系中。

4.通过多种举措建设高素质的“双导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影响和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双导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增强校内导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到政府部门或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任职的机制。当然,要实现这1点需要承办院校和公共组织达成共识,并加以着力推动。

建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到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任职的机制,是填补教师与授课对象之间“知识鸿沟”的重要方式。院校应当为从事教学活动的校内导师创造在公共部门挂职锻炼或从事实践活动的机会,推荐他们到政府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担任一定的管理工作或进行实践调研,在具体的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掌握政府管理、公共决策等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升他们对于公共组织的管理水平,由此达到缩短课堂教学与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距离。这一举措的有效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内导师的“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即能够适时把握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社会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所谓“立地”,则是校内导师密切与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联系,通过项目合作研究、政策咨询、项目评审等多种方式,加强与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的沟通与合作。

在着力提升校内导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校外导师的聘用和管理。我国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院校的现实情况表明,许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的校外导师数量明显不足,未能达到每个研究生配备一名校外导师的基本要求。因此,首先要加大聘请校外导师的力度,聘请国内外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的资深管理者和高层领导者担任校外导师,充分发挥他们公共管理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好的公共组织管理能力的作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联合组建实训基地、担任教学实践环节的导师、参与学位论文指导等,实质性地融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5.畅通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

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仅要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更要在学位论文的写作阶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威尔逊学院特别强调教师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沟通的重要性5 ,认为应当通过教会学生精湛的分析技术使其具有熟练地分析复杂问题和评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也十分重视教师与研究生的沟通与交流,许多培养院校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工作计划。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论文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方向的偏离。在保障学位论文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的同时,全面提升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

6.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双导师制”的运行效能,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对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应有不同的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要考核其实践能力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还要监督和考核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和多样化的指标,实现对教师全方位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