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7: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基础会计手工实训报告

篇(1)

一、技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探索背景

目前,中小型企业对技校会计人才有较广泛的需求,然而技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均无法与各个会计岗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快速适应会计岗位,就应该改善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因此走教学结合、融理论于实践中的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技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实施过程

基于教学理念的改变,会计课程按照会计日常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将实现三个“一体化”,即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理论与实训一体化、课程与工作一体化。

首先,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要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电脑室组合起来,根据会计特点分别组建手工账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系统实验室。其中手工账实验室集模拟实验凭证、账簿、报表、计算器、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财务部门专用设施,结合多媒体设备,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会计岗位、不同业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会计处理流程。电算化实验室包含老师服务器、学生电脑、会计电算化软件等相关实验资料与设备,可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及电算化实操,也可以使用电算化软件进行单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财务系统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大体相类似,但是对财务的电脑操作要求更加高,根据若干公司的具体案例进行综合实训与专项实训。

其次,即理论与实训一体化。主要包括手工实训、电算化实训、财务系统实训。

1、手工实训。这包括了两个主要的手工实训,即是出纳手工实训与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其中出纳手工实训包括了点钞练习、真假币辨认、支票的填制、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等各种票据的填制,让学生较大程度上的模拟出纳的日常工作业务。再者,就是财务会计实训,根据一个企业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日常经济业务,从建账到填制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分类账、科目汇总表、总账,到最后出报表、财务报告,保证学生在熟悉会计业务每个环节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2、电算化实训。电算化业务操作的流程、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包括总账与工资、报表、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账款核算等模块,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递这条主线联系起来,通过上机练习详细讲解手工与电算化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财务系统实训。通过该系统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的分配及结算、财务报告的编制整个财务核算过程,通过对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由于本门课程是新开的课程,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中。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完善自己本门课程的题库、试卷、案例。另外,老师应在实训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学习。下面是财务系统教学的一个基本框架,老师课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来对下列各项实训重点难点的侧重讲解。

1)单项实训。分别对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各项目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熟悉并掌握对会计凭证的电脑操作。

2)综合实训。模拟一个上市的机械制造企业12月全盘帐的经济业务和模拟一个企业从组建期到成熟期的近四个月的经济业务练习。让学生模拟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的分配及结算、财务报告的编制整个财务核算过程,通过对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3)会计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会计理论,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对会计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通过系统在线考试,使学生掌握本财务系统的全面操作,为以后的财务信息化操作奠定基础。

再者,课程与工作一体化。在设计本门课程时,也要安排该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企业进行见习、实习,最大程度地融入会计实际工作中去。

三、技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局限性以及改善办法

技工学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是积极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技校的学生通常学习气氛较散漫,学习兴趣不大,因此要最大程度上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让他们乐于学,勤于参与,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出纳实训时进行点钞比赛,胜出者可以获得有意义的奖品,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其中的优胜者去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省市的比赛,让学生有欲望去参与,在愉快的比赛、学习氛围中得到锻炼。

其次,会计一体化课程模式系情景教学法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但其在会计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实施还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难以创设真实的工作活动情境。其一,如何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抓好课堂纪律,规范好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学习到真本领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二,企业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使得该专业的学生真正接触到其精髓与关键也是难度比较高。

篇(2)

[关键词] 会计技能大赛; 教材建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3- 03

2012年教育部首次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技能竞赛就像一个“指挥棒”,指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通过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发展”的目的”。会计技能大赛分为“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赛题均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内容。会计技能大赛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完全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编)中会计专业的教学标准相契合,特别是充分体现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具体为,在会计专业中需分别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择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相关经济业务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讲授财务报告编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中的手工操作与财务软件操作训练,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业务流程全过程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达到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并且在会计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全面推动财经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则应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完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趋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而在我国的教学中,上课往往都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没有一本得心应手的教材,则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无法实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及教材编写的实践,特别是在完成了“会计综合实训”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及资源库的建设之后,认为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分别满足会计技能大赛中的会计手工和信息化处理的能力要求,并且全部的业务内容应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因此,在会计技能大赛的引领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完善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改革。

1 教材建设

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应为主教材加教学课件的立体化结构。主教材的内容包括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企业的财务业务的初始数据及日常业务;教学课件部分既包括教师用课件又包括学生用课件,既包括实训指导又包括教师用教学文件,还包括教学用不同阶段的案例数据及操作视频等。实现主辅教材相辅相成的立体化架构,分别满足手工方式和信息化方式进行会计综合实训的需要。

1.1 先手工方式再信息化方式综合实训

按照会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全国会计技能大赛的要求,在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则应分别满足手工综合实训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的需要。使学生一方面充分感受从手工到电算化过度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充分感受手工和电算化的异同,为参加会计技能大赛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笔者认为应最好在一个学期中先进行手工实训再进行电算化实训。在一本教材中,可以以一个模型企业的案例资料先进行手工方式再进行信息化方式实训。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手工方式的实训,学生完成从建账、到日常业务中对原始单据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记账再到年末业务的处理,直到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的全过程,把前面所学习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内容在这个综合实训课程中连接起来,对会计课程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电算化方式的实训,无疑会使学生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业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加之处理手段的改变,势必使我们的学生大大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综合实力。

1.2 业务出自企业两个月的典型经济业务

如果分别要进行手工和电算化的综合实训,那么案例中的业务内容和时间是需要特别地考虑的问题。一种方式是设计一套案例,分别进行手工和电算化方式操作。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手工和电算化的处理,分别体会同一业务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的不同点,并且在完成业务处理后对两种不同方式的处理结果进行核对。而其缺点在于,一本教材中一个案例只有一套原始凭证,当手工处理时需要把凭证附在记账凭证之后并进行最后的装订等,而当用电算化方式进行业务处理时,案例很难有完整的内容。另外,如果用一套案例,学生所能处理的业务就会较少,也不能体会企业持续经营的特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有,会计手工方式业务处理和电算化方式业务处理的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对不同处理方式的把握。笔者认为,可以分别设置两个月的案例内容,其中第一个月的业务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而第二个月的业务采用电算化方式进行处理,并且为了让学生对前面所学习的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可以把手工实训的业务时间设置为年末,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复习和巩固手工业务中从建账到日常业务处理再到期末业务处理,还能够全面地进行年末业务的处理,对企业的全部会计业务有一个总体的综合的处理能力;电算化实训的业务时间设置为第二年的年初,以一个企业的典型业务为主线,前后连贯呼应,脉络清晰,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贴近企业的实际。因为,在企业中通常把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时间安排在年初,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在系统中处理全年的经济业务,一方面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从年末的手工业务转向电算化处理的方法也会尽在掌握之中。

1.3 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内容

目前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对原始凭证的认知都是薄弱环节,看似已经开设了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等课程,可是一遇到需要通过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处理时,都会觉得没有把握。而在企业中所有的日常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形式出现的,企业的财务及业务人员都会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目前所能看到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基本上都是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的内容的,而在每笔业务发生时,是只列示原始凭证,还是在除了列示原始凭证之外还有一个文字的说明,每本教材的做法是有所不同的。在会计技能大赛赛题中,目前还是会对每笔业务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目地是让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弄清该笔业务的来龙去脉,很容易地对业务进行正确的判断。笔者认为,如果一笔业务是当下发生的,则不用做太多的说明,而该业务与前面的业务有联系,特别是与以前月份的业务有联系,只单从原始凭证中又看不出来,则应该做简要的说明。比如,在案例中分别列示了一份采购合同(合同中列明,合同在签订之日生效,三日内发货并开具发票,购买方收到货物后次日付款),一张采购专用发票,一张转账支票的票根。对于这笔业务,文字的说明就是“采购材料”。而如果在案例中只列示了一张采购专用发票,一张转账支票的票根,没有合同或采购订单。对于这笔业务,如果不是本月份的连续业务,而文字的说明若只是采购材料,学生就无法判断这笔业务有无全部验收入库,是采购的哪笔业务的发票等,这种情况下,题目上就要有收到的是哪笔业务的发票的说明了。

1.4 理实一体任务趋动

教材中从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到企业的日常业务全部均以任务的形式列示。学生可以在任务的完成中一边做,一边学习知识要点,知晓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边进行业务处理,不知不觉中学习手工和电算化的会计业务处理的解决方案。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强化会计基础能力、核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业务分别在手方式和电算化方式下处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从而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教材中可以以一个小型制造企业两个会计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发生的业务为实验资料,以理实一体任务趋动方式,真正地培养手工和计算机结合的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全书可以设置两个项目和两个附录,每个项目各包括三个任务。具体是“项目一 会计业务手工实训”中的“任务1 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任务2 处理经济业务”及“任务3 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项目二 会计业务电算化实训”中的“任务1 系统初始化”、“任务2 处理经济业务”及“任务3 编制财务报表” 另外的两个附录分别是“附录1:全国会计技能大赛(高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模拟试题、附录2: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中职)会计电算化理模拟试题。

1.5 适用的教学课件

教材毕竟不是一门课程,教学课件不会像课程资源库那样,手段先进,面面俱到,但是,教材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那么教材中的课件就应该想教师和学生之所想急教师和学生之所急。教师为了讲授这门课程,除了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之外,还应在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辅导;为了保证学生能学习好这门课程,就要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需要。为了满足教师备课的需要,教材中要提供完整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为了满足教师上课的需要要提供电子课件(教学用PPT),特别是分阶段上课用的账套(数据)备份,可以随时调用、查看等;为了满足教师不断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教材中还应提供来自于企业实践的教师用书,从中查看综合实训课的准备和建议、手工和电算化方式操作的要点和答案等,查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软件应用的技巧等;为了随时和教师们进行交流,并分享教学经验等,还应建立QQ群及答疑邮箱等,实现无障碍互联。为了满足学生课前预习的需要,教材中可以针对案例内容设置相应的知识链接,使学生在上课前能够对将要处理的业务有一个事先的认识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预习,对上课用案例中较复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进行查看,对课后的复习部分,可以设计综合实验,让学生不仅有一套案例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 教学设计

根据会计综合实训的教学标准和会国会计技能大赛的竞赛规程内容要求,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要达到此目标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最后对该课程进行考核与评价。

2.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分工,对企业完整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地会计处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主要培养学生:在企业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内控制度要求下的业务协同处理能力;在企业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在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2.2 教学任务

2.2.1 认知企业与会计工作

按照教材内容了解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人员分工,产品及生产基本流程,市场与客户;熟悉会计岗位与工作流程:包括岗位设置依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及业务人员的岗位,会计基本工作流程;了解内部会计制度 包括会计工作组织。货币资金核算制度,采购与付款核算制度,销售与收款核算制度,职工薪酬核算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存货核算核算制度,无形资产核算制度,成本与费用核算制度,税金及附加核算制度等。

2.2.2 建账

根据教材中的企业内部会计业务管理规定进行手工建账和计算机建账,手工建账包括建立总分类账、建立日记账、建立明细账、建立备查簿。计算机建账包括建立会计账套、财务分工、设置系统业务参数、建立基本档案信息、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辅助账、设置凭证类型、设置结算方式、输入期初余额等。

2.2.3 日常业务处理

日常费用核算、缴纳税款核算、销售与收款核算(一般销售、预收货款销售、现金折扣核算、销售退回、核算坏账核算)、采购与付款(一般采购、预付货款采购、采购退回)、收发存货、固定资产采购、无形资产购进核算、融资核算、对外捐款核算等。

2.2.4 成本核算

水电费、修理费、计提折旧核算、职工薪酬核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核算,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售产品成本核算。

2.2.5 期末会计事项处理

费用与坏账准备计提。税费计算与账务处理,利润计算,利润分配、期末对账,期末结账,会计档案管理(装订凭证、账簿、报表、文件归档)。

2.2.6 会计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

用于手工方法、Excel表和财务管理软件中的报表模板三种方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财务指标计算、图表分析、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2.3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分组和角色扮演,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要求,开展项目实施。

2.3.1 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上课时首先进行分组。建议每4-6人一组,组成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和业务部,假定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设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采购员、销售员和库存管理员。这4-6个人分别承担相应会计岗位和业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小组共同完成公司的一套综合性会计业务处理,可以进行各岗位的轮换,以便学会每个会计岗位的技能。

2.3.2 每一次课的学习过程

(1)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实训的内容并导出本次课的实训内容。

(2) 工作准备(业务分析):做好工作准备,分析经济业务概要。

(3) 任务部署:为学生下发任务单并强调任务要求(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任务单)。

(4) 编制计划:根据业务描述和任务要求,编制小组详细工作计划(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工作计划表)。

(5) 任务实施与过程控制:首先教师讲解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流程(在教材的中列示典型业务处理流程图),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提交成果与学生评价:学生提交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表)。

(7) 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8) 布置课后任务:一方面对本次实训课内容进行复习,另一方面为下一次实训课进行预习。

2.4 教学资源

2.4.1 实训设施

(1) 办公工位与岗位工牌,每小组按工位放置岗位工牌。

(2) 计算机及财务软件。每个小组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并组成局域网络,安装财务管理软件。

(3) 会计办公用品。每个实训小组一套,主要包括印台一盒、黑色记账专用笔、红色记账专用笔、文件夹、资料夹等。

(4) 印章。每小组一套。包括企业的公章、财务专用章、会计的人名章等。

(5) 会计档案保管柜。

2.4.2 学习资料

(1) 教材。

(2) 空白证账表。银行支票、税务发票、记账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会计报表和各种纳税申报表等。

(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 会计准则及会计准则指南。

2.5 考评方法

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该方法采用百分制,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

2.5.1 过程考核

按学习单元或学习任务进行评价,并填写成绩表。构成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质量、考勤情况、沟通协作情况、态度及效率等。

2.5.2 结果考核

篇(3)

【关键词】基础会计 实训性教学 学生为主体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最重要的启蒙课程,对后续会计课学习有长远的影响。内容比较抽象,专业术语多,计算公式复杂,不是简单容易掌握的课程。长期以来,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往往是对着课本宣读,学生就会感觉学习吃力,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将《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积极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许多职业学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普遍采用的是以教科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教师以课程为依据,采用灌输的方式,将书本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机械地把要点、难点记录下来,以应付考试。同时,职业学校的实训课程缺乏仿真性和全面性,《基础会计》的实训教学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是打印的黑白样式教材,学生很难得到填制真实凭证的机会,因此学生对部分凭证的填制较为生疏。由于缺乏仿真的模拟环境,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面对大量的凭证、账簿、报表和复杂多样的经济业务,学生无从下手。

2、教材陈旧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大部分《基础会计》都有相同的知识体系,相同的顺序和结构。学生在学习前,对会计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几乎所有教材都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等内容集中安排在第一章总论中,这对于刚接触该门课的学生来讲过于抽象。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核算形式都安排了较多的篇幅。事实上,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学习,如果能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实物进行现场教学并提到前面讲授,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会好得多。

许多职校对教材的选择忽视了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因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专业可以开设相同的课程,但对于会计类专业和非会计类专业的学生,例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服务等专业,虽然也开设了《基础会计》这门课,却有不同的教学要求。现在的问题是忽视了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不同专业教大致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教法,难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对策

1、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训性教学

在《基础会计》的实训教学中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开展实验、实训、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同步的单项实训和全部课程结束时的综合实训。平时的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学完所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后,就要集中安排综合实训操作。

学校要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手工记账的全面模拟训练。手工实训要全面仿真教学模拟,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中,让学生运用会计凭证、账簿、表格和运算工具,通过写、算、做等基本功的独立操作,以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了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会计实训教学的手段要更新。实训教学要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在手工实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用友”、“金蝶”等应用广泛的会计信息软件,使学生能准确掌握ERP相关知识和技能,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要求的职业素养能力,实现实训的多样性与全面性。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远程网络会计核算等更先进手段,综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工作能力。

2、选择《基础会计》教材,使教材体系更趋合理

组织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学辅导材料。在编写教学辅导材料时,要体现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内容布局上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自然衔接、融为一体,要充分体现我国颁布的最新会计准则等规范。教学辅导材料要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取得、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财务报告。将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镶嵌渗透于会计核算程序的各个环节。同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一批比较好的教学参考书、报纸杂志、财经网站和学术文章,最好选择由财政部会计司、注册会计师协会、办学时间比较长有名望的职业学校、有权力制定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专家、学者、教授编著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原文或释义以及会计学的经典教材。财经类的报纸杂志、网站和学术文章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反映学术前沿、发展趋势的推荐给学生阅读。

3、配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教师

要配合重点课程的建设,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的指导制度,建立考核体系、评课标准。要完善教师相互听课制度,要给青年教师独立承担授课任务,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辅导教材编写、课件制作,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学校要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利用假期或轮流到企业一线兼职实践,实际体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也可以短期到相关高校进修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可通过网络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或者问题式教学创造充满生气的学习氛围,这样的课堂就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通过现有教学环境和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做到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要善于将案例教学、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演示教学相结合。要善于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口头语言精彩表达、个人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进行最佳结合,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会计之友,2013(2).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知识转移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障碍

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知识场可以分为系统场、演练场、源发场和对话场。系统场存在于学校,源发场存在于企业,系统场与源发场等知识场内部沟通比较畅通。然而,演练场与对话场等知识场有效运行需要系统场的学校和源发场的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流畅以及有意识的合作。现实中,由于学校与企业所关注的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往往尚未建立,或者建立了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演练场与对话场等知识场不能有效运作,导致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转移存在障碍,见图1。

图1 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障碍

(一)演练场中的障碍

演练场可以分为学校演练场和企业演练场。学校演练场主要依靠实训室进行,实训主要根据学校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开设,与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理论上,消除障碍最佳的方法是学生参与到企业中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实践,具体包括,学生身份的转变以及学习内容的转变,以消除障碍。但在现实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行业或企业由于财务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等原因不愿意接受学校实习生,即使接受学生实习,学生从事的社会实践业务也比较有限;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在制度与时间上存在冲突与差异。演练场障碍的存在导致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二)对话场中的障碍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学校与企业在对话场上的有效运行,需要学校与企业团结协作,交流双方组织的特有知识。但双方的有效沟通存在一些障碍:学校与企业由于利益与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企业缺少转移知识的激励,学校也缺少吸收知识的动机;学校与企业交流的往往是能够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难以清晰表达而又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交流比较困难;即使是显性知识在双方对话中由于各自常规的不同也并不容易有效转移。

二、解决对策

(一)校企有效沟通消除对话场中的障碍

消除学校与企业在对话场中的障碍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撰写以及实训教学体系的重组上。

在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撰写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调研岗位有出纳、电算化维护、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营销、电算化管理、财务软件实施顾问等。通过对上述工作岗位的分析,明确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相关的职业技能要求,并根据技能要求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企业的最新发展提出岗位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了解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各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本专业学生可能从事的企业岗位―描述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所需职业能力―匹配该能力形成所需专业训练),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形成会计电算化应用型实训教学体系课程。

(二)构建完善的实训体系消除演练场中的障碍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梳理出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的主要工作技能,据此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并实施完善的实训体系以消除演练场中的障碍。

本实训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会计手工处理(会计基础、制造业财务会计两项)和信息化实训(会计电算化基础、财务业务一体化、财税一体化、审计电算化、信息化企业岗位体验和VBSE全景体验)。

本实训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会计基础与操作手工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簿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会计凭证的类型,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理解和熟悉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为后续会计业务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制造业财务会计手工实训

通过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填制和审核,登记账薄,制作财务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同时能够体验出纳、总账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主管等角色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之前所学专业技能课程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实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融合。

3、会计电算化基础实训

初级会计电算化实训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和掌握电子计算机会计的基本操作,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这一门课的内容包括财务处理基本操作、报表处理基本操作、应收/应付款核算的基本操作、工资核算的基本操作和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操作等。

4、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

通过本实训,要求完成有关工作任务,即会计软件的安装与基础设置、总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会计报表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等技能和知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使学生掌握电算化操作岗位上所需技能与知识,并通过相关的实践训练,强化学生对电算化操作及处理能力,以实现学生与企业相关岗位零距离接触。

5、财税一体化实训

通过本实训进行财税业务仿真应用软件的学习,将财政税收的业务利用大量新的财税业务应用软件和设备进行处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深对航天信息软件的认知和掌握,强化动手能力,提高专业基本技能,为他们走出校门后即将从事工作进行提前预热。

6、审计电算化实训

这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通过实训,使得学生可以将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战”演练中增强对审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审计过程的了解,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为将来从事审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信息化企业岗位体验实训

信息化企业岗位体验中心通过互联网系统将合作企业的真实业务数据引入到财务软件中,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实践,加深对企业会计核算内容的认识。信息化企业岗位体验实训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启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学习动机;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与合作企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8、VBSE全景化信息化体验实训

通过对不同形态组织典型特征的抽取,营造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让受训者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岗位工作内容、管理流程、业务单据,结合与教学目标适配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是一个可以满足多专业学习与实践一体的实训。

9、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实训

充分锻炼学生会计实务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自豪感。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按企业要求进行培训,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实践技能。

10、企业顶岗实习

了解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组织,企业的会计工作,企业生产技术的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企业(单位)纳税的种类,纳税的计算及与纳税部门的联系情况;在了解实习单位会计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进行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各类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了解实习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如材料的核算、工资的核算、成本的核算、利润的核算,财务报表和内部成本报表的编制等。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体系逐步提升学生的技能。实训项目的实施,概括来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技能培养;第二阶段,核心技能培养;第三阶段,综合技能培养。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实施,通过会计基本与操作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基础实训,培养学生会计从业入门的基本技能与操作能力。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实施,通过制造业财务会计手工实训、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财税一体化实训和审计电算化实训,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账务信息化处理能力、纳税申报能力、审计及运用计算机查账能力。第三阶段在第三学年实施,通过信息化企业岗位体验实训、VBSE全景化信息化体验实训、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有效沟通,整合校内外资源完善实训体系,才能消除对话场和演练场中的障碍,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培养更好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 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9-312.

[2] [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45-146.

[3] [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 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37-684.

篇(5)

一、新会计准则对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影响

(一)对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业务处理规定的空白。如: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投资性房地产、生物性资产、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列报、保险合同的规定等等。这种变化要求模拟实训教师不能只熟悉原有的工商行业知识,还必须涉猎新的金融、保险、农业等行业知识,但实际上,对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软肋。实事求是地说,现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所掌握的相关行业知识多来自于自学,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对新知识的掌握既不够科学也不够系统,从而造成解读新准则、新理论能力上的欠缺,这对于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实施模拟实训的必须性与实用性提出要求

新准则中增加了对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新会计标准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客观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在资产计价、负债核算、收入确认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一致。通过模拟实训,确实使高职院校学生系统地掌握了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技能,缩小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能使学生毕业后较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缩小了理论性与实用性的差距。

二、现行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材落后

现行高职院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材没有按新准则编排,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005级入校的学生没有系统地进行新会计准则内容的学习,凭借的是考会计证、考助理会计师时的学习,内容不完整、不系统。而且新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及时制定出来,老师在讲授财务会计时,随意性较大,有些参照考助理会计师的书,但内容稍嫌简单,不便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二)学生学习做账查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做账时没有被模仿的样本。教师在模拟实训室指导学生做账时,通常是发给学生一些似是而非的单据让学生处理。学生没有可供模仿的成品,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处理,甚至连最起码的单据装订都不知道。于是,每个学生就想当然地在教师的描述中做自己想当然的账,结果做出来的既不像实际工作中的账,也不像教师所描述的账。

2.学生学习查账时没有可供检查的账证。从查账能力的培养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往往就是告诉学生什么是顺查法、逆查法、全查法、抽查法等等,学生可以将这些概念背得滚瓜烂熟,考试可以拿到满分。可是,一旦深入到真正的企业中打开账簿时却茫然不知所措。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些勇于改革的院校在查账教学环节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是,现实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案例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实际工作中,越是有问题的账簿,表面上看起来越规范。学生需要培养的是怎样发现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处理问题。会计校内实训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可供检查的账证,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针对新会计准则的变化,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邵阳职院)高职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构建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邵阳职院针对教材滞后这一无法避免的事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安排:1.学校统一组织安排针对新会计制度、会计实务和理论新问题的业务培训班和研讨会。2.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和骨干教师针对会计前沿问题举办讲座,并有计划地安排会计教师参加校外各类学术会议。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逐步提高会计教师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会计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为此,邵阳职院会计教师可通过校外会计兼职或其他途径到企事业单位亲身体验一些会计实务操作,同时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既有丰富会计实务经验又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的财务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兼职授课,以提高会计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水平。3.针对会计模拟实训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及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教学方法(包括备课、讲授、展示、辅导、练习、实训、成绩考核和评定等)的改革、模拟实训室的改进等系列内容,将环境模拟、角色模拟升级为对真实经济业务的核算、对真实账务的检查和对真实会计资料的分析、运用。也就是将从书本中学习会计转变为从真实的证、账、表中学习会计,这不单是实训方法的改革,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改革。提高学生做账、查账、用账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在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实训内容。

(二)实际训练

篇(6)

[摘要]开展电算化会计的实训是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切实开展专项训练需要认清实训目标、调整实训内容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企业会计电算化与电脑化管理的调查报告中华会计网校

作者简介:应连军(1978-),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理财系教师,主要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和研究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到2010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有电算化实训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训时间。但效果是否满意是否满足社会要求,还有待进一步证明和探索。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在四年多的实训指导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高职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首先,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在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认识到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习题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其次、我们必须认清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录取过程中,高职是第五批。虽然在一些学校当中,财会类学生录取分数相对与其他专业要高一些,但总的看来他们普遍素质不高。即使是财会专业的学生,从生源上说,普高生和职高生也有区别。普高生相比较而言学习态度和方法要好一些,但在会计核算和计算机基础上略有欠缺。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的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的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再次,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

根据最近一份对湖北、湖南、广东的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甩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甩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内容都应当做适当调整。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的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大多数学校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70-80学时。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这一点应该同企业里的专项突击培训有所区别。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单设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学习课时。要更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此外,如果有可能,单设的电算化实训最好安排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结束以后,通过老师的编排和指导以电算化的方式实现会计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利用,并和手工业务做比较,相信这会更好的促进教与学。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ERP)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这一点非常实际也很实用,在对很多毕业生的回访中得到证实。例如,使用Excel处理会计业务前要设定公式,这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具体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步骤,因此它还会提高学生完成其他会计课程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曾经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用到财务管理分析计算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该课程授课老师的赞许。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辅助理解VisualBasic编程的原理,这就使这部分内容学习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但是,由于时间、认识等因素,往往很多教材或教师授课中会忽视这个内容。第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简单一种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的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到运用到实际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防止实训内容大而全,不切实际。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高职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该说,校企联合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考虑高职学生及相关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的培训模式来辅导我们的学生,站在ERP的角度,综合介绍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功能,全面铺开,涉及诸如生产制造、物料管理等内容是不妥的。这些都过于专业而且主要针对与企业专业人员,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很难理解,如果不增加大量课时,至少在目前是不切实际的。

篇(7)

关键词: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企业搬进校园

随着大学生实践教学课时量的增大,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也开始逐步深入至全国各大院校。而使用得最多的应该属用友新道公司研发的这款VBSE软件,VBSE-VirtualBusinessSocietyEnvi-ronment跨专业实训课程是通过仿真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关部门,给予学生高仿真的岗前实习。该款软件不仅设计了制造业、供应商、贸易公司,还设计了与这些企业息息相关的机构,例如: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工商局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真切地接触到企业的实际业务,还能够了解和掌握该企业所在部门与机构单据传递的流程。但是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的引入到底能够给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宗旨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而结合这一服务宗旨,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普遍开设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会计综合实训教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手工模拟实训和计算机模拟实训。手工模拟实训是指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某个制造业企业一年中的某个月的账目,即:“一套帐”式实训课程。计算机模拟实训是把手工账的内容录入至计算机,完成这个企业总账、固定资产、薪资管理、UFO报表的操作。虽然整个实训过程中会涉及到会计凭证的填制、分类账的登记、科目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业务。但是整个实训过程几乎没有涉及制造业企业与其机构单据传递的流程,例如:企业在工商局注册公司的流程、纳税申报流程、银行基本账户的开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流程等。所以,学生即便完成了整个会计综合实训也很难把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

1.打破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局限

首先,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大多采用“一套帐”的模式进行授课,且实训的教学内容也是固定统一的。其次,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没有对会计职业岗位做出相应的细化,例如:会计主管、出纳、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各自的岗位在会计模拟实训过程中并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在企业中会计人员是需要和其他各部门人员有工作上的配合和协作,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其会计岗位的要求。然而,VBSE虚拟仿真实训是一个设置单人单岗、对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高仿真模拟平台。它通过搭建仿真的企业实景实现“上学即上班”、“校内实训就等于校外实习”的理念,从而真正的把课堂变成职场。在这个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会计职责岗位的分工,熟悉实务操作型会计岗位人员与机构的交涉流程,例如:纳税申报流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的签署、银行申请贷款业务的基本流程。

2.转变会计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思路

“一套帐”式的会计综合实训主要以专业教师讲授为主,而针对这种VBSE虚拟商业环境实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作为一个教学顾问来辅助学生。显然,教学思路的创新对会计专业教师就显得格外重要。换而言之,这种教学思路的转变需要授课教师扩宽自身的知识体系,在熟练使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财务分析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融合经管类其他专业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实现跨专业的协同性。

3.帮助整合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并发现其内在联系

会计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而这些课程都相应地开设了单项专业实训教学环节,比如: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及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供应链等模块的操作业务。但这些单项的专业实训课程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无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会到会计专业整个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但是VBSE虚拟商业环境实训是把零散的专业知识整合,然后以情景案例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会计专业的学生就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并且能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去发现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就供应商企业而言,其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要求学生在使用VBSE虚拟商业环境软件时整合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课程中所学知识点来为仿真企业的CEO提供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在这个做预算及分析的环节就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会计各专业知识体系间的关联性。

三、结束语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以情景教学作为依托,通过模拟制造业企业、供应商企业、贸易公司的财务业务,打破了传统会计模拟实训教学的局限、转变了会计专业教师固化的教学思路、整合了会计专业知识体系。在锻炼学生实操能力、决策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还扩展了教师的知识面,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起到了创新、改革、推动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能够更好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毕业就上岗,迅速完成学生到财务人员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用友新道“.把企业搬进校园”VBSE引领新航道[EB/OL].2011.

[2]侯鹏.基于VBSE下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