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7: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数学研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23-02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逐渐推进,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专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培养数学人才奠定基础。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更好地发展,下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一、自我学习,丰富和更新知识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为专业发展提供源头动力。数学教师的理论学习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对数学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实现对教育价值观、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的自我更新,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学人才。理论自我学习分为数学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两个部分。其一是更新与丰富数学专业知识,完善数学专业知识结构。关注数学科学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了解科技新发现和新成果,关注科技前沿中的应用现状,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新规律。如航天航空的发展应用到哪些数学、物理、化学知识,最新天气预报方法对物理、数学知识的运用等。其二是主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升教学理论素养。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教学理论也需要更新。新数学课程在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展开等很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丰富自身教育理论,完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仔细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查阅重要的教育学书籍,以获取数学教学改革前沿信息,研究新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二、课堂教学,专业发展实践智慧
教学课堂是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的场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认真分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做好备课、教授与评价。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引导过程,不断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新方法。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需要重视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注意数学与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知识的融合。如物理课程中匀速运动距离和时间之间可以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匀加速运动与数学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相关联。极限思想在高中化学有机物成分推断中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空间几何等相关知识。数学教师要具有学科融合的思想,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开阔学生视野。为了获得高质高量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重视教学的实践过程,并且需要重视这几个方面:对高中数学知识准确理解;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合理设计与运用教学策略;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规划与实施;正确反馈、评价与分析教学效果等。在课堂中让自己的专业不断得到发展,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增加智慧。
三、校本研修,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校本研修是学校组织与规划,以学校教师发展为目标,围绕教学实际问题,以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形式,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校本研修是良好的活动平台,活动形式有课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等。(1)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或校本教案。教研组是具有数学专业特点的学习型组织,结合了“教学”与“研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展开校本教材或校本教案的编写,探寻适合本校学生水平与特点的学习内容。(2)数学教学行动研究。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以诊断、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为流程的教学行动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记录研究报告。如“空间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判定以及证明中,由线面平行延伸推出面面平行。通过阶梯式的证明方式,以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行动研究,展开研究课题。(3)数学教育叙事研究。通过对教学事件与行为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反思与评价教学意外、冲突等。如对“数列”知识的讲述,关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数列在九连环、购房中的实际应用等展开叙事研究,对教学中学生行为、学习效果、领悟成果展开研究与反思,做好科学评价。由校本研究展开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在专业上有规划地发展。
四、内外交流,发展专业水平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专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与帮助。这里的专家指数学科研院所或高等师范院校专家,或者是校内外的一线专家教师。专业引领其实就是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关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对话,其主要形式有学术报告、教学现场指导、理论辅导、合作研究等。教学现场指导专家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与评课,并进行反思与总结,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下转第25页)(上接第23页)制订出优化的解决方案。加强高中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实验基地、科研场所等,加强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分析、指导和研究。同时还需要发挥高中本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组织对青年数学教师的培养,促进高中数学教师向着专业化进程迈步,逐渐培养高中数学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重视对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不断丰富自身理论基础知识,强化教学实践,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与统一,通过理论学习来完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行为,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理论与实际的出入,有效探讨出适合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广西合浦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HP2012127)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42-1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数学教师研修班,听取了我省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讲座,感到受益匪浅。通过研修,使我更深入地学习了数学教育理论,更新拓宽了数学专业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了新课程的动态,提高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结合几年来的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下,我们要努力促使以下两个方式和一个角色的转变: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学生个性等差异,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完美”的、“万能”的。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目前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多采用被动接受、记忆、训练的方式,学习主体单一,课堂上往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单一信息交流。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简单,理解浅、探索少、依赖性强。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习被赋予新的含义与功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运用、学会创造。因此,除了接受学习之外,操作、设计、观察、猜想等也是学习;除了练习、习题之外,报告、资料整理、论文、设计方案等也是作业。除了认知方面的发展外,情感的发展同样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由过去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动学习。更准确地说,应该由过去简单的、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综合的、多元的学习方式组合。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学习应当由学生自主设计、安排,主体主动参与,而不能完全由教师安排、设计。传统的课堂学习完全由教师驾御,复习引入、新课讲解、例题示范、巩固练习、总结、作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没有自己的主动参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对课堂上学生活动进行重新设计,为学生主动参与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其次要改变学生接受学习的局面,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校学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但单一的接受学习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探究,经历数学的发生、发现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研究方法。另外还要改变个体单一学习的局面,促进师生、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场,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远比单一的师生对话要多。
二、转变数学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发展?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包括掌握基础、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其中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等,能力包括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等,情感包括兴趣、自信、态度、习惯、理性精神、批判精神、鉴赏数学美、价值观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数学教学应当注重: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运用、学会创新;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获得体验、情感变化;多种学习方式共同发挥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思维,给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留下时间和空间;改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改变学习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当然强调教学模式转变,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某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
三、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这些问题也有新的答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探究 教学策略
一
“问题探究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发展与延伸、迁移与变形等,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的能力,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1.“问题探究”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在每节课中,问题要努力做到:①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或技巧;②能推广或扩充到数学各单元知识和各种题型;③有着多种解决方法。
2.怎样进行问题探究教学?①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生动活泼的环境;②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的迫切追求的愿望,将学生置于主动参与的位置;③大胆鼓励学生运用直觉寻求解题策略,必要时给予提示;④讨论各种成功的解决,归纳出问题探究的核心。如果可能的话和以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推广,概括出一般原理。
3.“问题探究”的心理机制。在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问题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心理操作,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解决:①领会与同化。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转换命题,并整体将问题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②寻求策略与验证。思维有跃向结论的倾向,分析解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寻求策略技能的提高,各种解题策略的比较与验证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与批判精神。
4.在数学问题探究过程中,策略的产生和执行,首先取决于概念是否清楚。理解是第一位的,没有理解的训练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当然对概念的理解也是动态的,当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最值有了初步正确的理解后,在具体应用中,不但巩固了原有的理解,还会达到新的高度,深度地理解。
5.能否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中迸发出灿烂的思维火花,学生的智力基础、认知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原有数学知识基础也很重要。但是教学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精选“好的”问题,铺设合适的坡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这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在“好的”问题合适的坡度和良好的氛围创设过程中,把握好“量”、“强”、“难”的度。
6.理解和技能如何进行定量把握:要考查学生的智力基础、能力基础和认知方式等。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特点,对中学的阶段的数学知识点作一一定量分析,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对学生理解和技能的要求也有一个梯度,不能不同的学生都要达到同一个标准。
7.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的智力和认知特点等构成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把数学的概念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素质上,这是今天数学教学的方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
问题探究教学中,必须选择出好的问题,然后方可进行有效教学,而选出好的问题则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策略。
1.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用一张报纸)厚0.1毫米)对折30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如果对折100次呢?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感到惊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推导出通项公式。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题型设置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敢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题海战术,缺少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求过点(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y=5或3x-2y=0。如果说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精心设置题型,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掌握了有效的策略,就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当然,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探索、创新,就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4,75,76.
研究生生活结束了,我们将这一切珍藏在内心深处。想念日夜奋战的实验室,想念每周一次的团队会,想念在智能学习支持环境团队中的每一天,更加想念您,我们的老师!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感激之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您教师节快乐!
名师速写
每一个认识王陆老师的人都会觉得她是一个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与激情的人,并会被她所感染。她数十年如一日地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几乎舍弃了一切休闲时间埋头于对学术的不懈追求,这所有的努力都源于崇高的教育理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才有无限的动力务实于教育实践。
王老师对教育科学研究有着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小到论文写作的引用、使用数据的真实性,大到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使用等。她经常用“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导学生做教育研究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只有以学习者为本,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教育研究。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对历届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不禁回忆起多年来王老师对我们的点滴教诲,记录下她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格、诙谐幽默中的大智慧、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以感念师恩,并以此不断激励自己,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业上,都要坚持不懈,追求完美!
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格
三年前前往首都师范大学求学时,就听闻王老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上有较高的造诣,所做的都是实证研究,其学生都能得到较多锻炼。当时的愿望就是成为王老师的学生,所幸最终梦想成真,能够受到她的亲自指导。三年来,常常聆听恩师的教诲,这些我会永记心间。
坚持、坚强——王老师对我们说过,坚持和坚强是一个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在科研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惑与困境,最需要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坚持下去的决心。她还以身作则地挑起重担,带领整个团队不断前进。
激情、勇气——对自己所做工作保持激情与兴趣才是永久的动力,王老师做到了,并以此激励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对它的热爱。
在跟随王老师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难题时,她总是鼓励我们不要惧怕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有勇气迎难而上。
做人、做事、做学问——做教育的研究就是做跟人有关的研究,王老师特别强调要做事、做学问,就一定要先做人,以学习者为中心,考虑任何问题都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从王老师身上,我学到的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思考问题的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等。今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 张运敏)
诙谐幽默中的大智慧
工作与生活中的王老师对很多事情都是严格要求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她的学生,这是王老师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我想说的是王老师的诙谐幽默,我觉得这是王老师成功的更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每次与王老师吃饭、开会,还是到她家做客,总是能听到大家开心的笑声,当然其中的主角就是王老师。王老师总是能将很多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笑话和幽默故事中,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很多知识,进而反思自己,并不断提高。王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就是她的导师南国农先生的一句话:做人、做事、做学问。首先就是要学会做人,而做人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处处要为别人着想。王老师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王老师正是用一种最易让别人接受的方式,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知识传达给身边的人,让我们深受感染。王老师的思维极其敏捷,在常人看来毫不相关的东西,她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联系,并得以加工与升华,而且还可以用来解决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最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师可以把这些联系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给大家,让大家轻松自然地接受与理解。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王老师所拥有的渊博知识与智慧,而背后更是王老师所付出的惊人的努力与辛劳。因此,我想说王老师的诙谐幽默中是有着大智慧的,这是我们一生都要向王老师学习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2级硕士研究生 司治国)
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自我进入团队的第一天起,就听王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先做人、后做事、最后再谈做学问。做人是最难的,只有人做好了,才能做好事情,才具备做学问的大前提。因此,王老师教导我们在反思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也要站在人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与总结,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
王老师强调的关于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处处为他人着想。我们团队的学生,作为教师培训行业中一个极富特色的角色——助学者,承担的是帮助和支持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研修的职责。以我学习中曾经遇到的一件小事为例:研一刚开始在一个项目中助学的时候,由于我性子急,想最快捷地将最新的研修任务通知传达给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冒失地在一个周一的上午8点半拨打该老师的电话,当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老师此时可能在上课,从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尴尬。后来王老师指点我说:“你着急是你的事,你不能强迫老师跟你一块儿着急。高中的老师都很忙,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管。你可以在中午放学时用飞信给老师们定时发信,一来不打扰老师的工作,让他们在稍闲的时候收到你的通知,二来你也可能及时地收到老师的回执,今后老师在中午放学后查收你的飞信也会形成一个固定的习惯。”王老师一席话让我顿悟,事事为他人着想,不仅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更包含了当事人自己的智慧;事实为他人着想,就是善于换位思考,方便他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王老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处处为他人着想,她的坚韧不拔与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她乐于尝试新的挑战,越是困难越会激发她的斗志。回想这些年来跟王老师做过的项目,从全国高中数学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到多所跨地域实验学校的教师培训,再到后来的广西省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实验学校和项目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繁杂,地域跨度越来越广,经历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但是王老师从来都是以一种睿智、冷静、高效、乐观的团队领导者的姿态引领大家渡过重重困难。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多种措施 多种方法
一、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也提出了响应的要求,教学时需要先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某一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进去,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起来。比如说,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背默比赛。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需要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以兴趣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开展高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分享、交流,让不同的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将他们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以便为他们都能够完成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奠定好基础。
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锻炼学生知识的使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引学生就特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配合与协作的过程中,既能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也能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相关化学问题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思考、辩论,这样的教学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学生都能够在交流探究当中激发出思维火花,同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思维中受到启发,感受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探究“氯水的漂白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这个时候红色会慢慢褪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褪色是由一些微粒引起的,又是哪种微粒呢?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争论的着眼点集中在了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氯水中存在着的微粒分别和酚酞以及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次氯酸的漂白性引发了其褪色;也有可能是发生了中和反应,使得溶液的PH值小于8,进而也出现了褪色的现象。学生也都能够在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中既能很好地实现彼此观点的交换,也对这部分知识点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一节课堂教学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依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根据自身的状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一过程表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化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转变学生不好的学习方式,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正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思考和探究知识的机会,将学生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
例如,在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用多媒体课件将钠、铝、铁等金属物以及金属化合物的知识展示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几种金属物质所具备的物理性质,指导他们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都能够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效地了解这些金属和水、氧气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最后,教师再提议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在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将他们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开来,为此将多媒体课件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建立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让信息为化学的“教”与“学”服务。结合多媒体课件自身独有的动静结合的特点,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展示都能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有助于学生边看边思考。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能够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去感受这些化学知识,为促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化学知识而服务。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让化学课堂教学变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好了铺垫。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界带来了一些新的改变,也为高中化学课堂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化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就要积极地应对这些挑战,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一些好的教学策略,不断地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及时地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总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让教与学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土根、徐桂英、蒋秀芳.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1(33).
[2]余海彬.优化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30):155-156.
[3]邢耀磊.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