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7: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语文经验交流材料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78-01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写作评价可以准去的对学生的写作系统进行描述,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怎样发挥写作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并解决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呢?逼着通过本篇文章来对此进行阐述。

一、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单一,教师仅仅通过说教式的模式来传达作文的知识,很多学生本身就对课堂不感兴趣,而单一的任务式教学则给了学生更多的压力,使学生出现“谈作文色变”的心理,对于写作更加排斥,且传统的课堂师生互动较少,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想法通过文字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而教师则缺少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疏远,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2、给予评价的责任心不足。在调查中出现部分评语没有结合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所给评语不够准确恰当,实则在于教师对写作评语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责任心体现在写作评价中,就要求教师有专心、耐心、热心和爱心。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爱护和培养学生为出发点,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负责的写作评价。

3、轻视作文态度而重视作文水平。学生写作的感情、态度、意志和兴趣应该是写作评价的重点,但是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思维力、感受力和表达力的评价, 导致某些优秀作文都是假话连篇和东拼西凑,不优秀的反而是认真写作的。目前初中语文写作评价忽视写作教学的价值,评价上的“人”、“文”分离导致学生的作文能力畸形发展,以至于学生产生写好作文要学会东拼西凑、寻章摘句,将说假话和套话作为获取高分的秘诀的想法。

4、写作教学的内容脱离实际。当今无论是中考还是日常教学中的各类考试都逐渐向生活化发展,但是很多老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随机出题目,很多题目对于初中生来说晦涩难懂,需要很多的思考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高考的考向偏离,而过多的文字性的内容很难使作文具有趣味性来,这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写作的难度较大。

二、改进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对策

1、关注学生写作过程及情感。教师对学生做出写作评价之前,要从多个层次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首先,要注意到学生用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其次,要重视学生写作态度,写作兴趣以及写作习惯的培养;最后,要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并给予帮助和指导。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创新教学模式。当今的课堂教学方式可谓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与课堂的方式,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抒发感想,或者经常举办读书交流会、学生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3、对每个学生每个作品负责。教师要负责地对每个学生的每个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不仅使教师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加透彻的了解,也使学生通过所获得的评价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明确以后应当如何改正和提高自我。

4、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第一,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和师生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写作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写作评价的全面和客观;第二,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参与写作评价的机会, 在每次写作课后组织学生运用推敲和诵读方法,发现作文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完成后开展经验交流会;第三,对家庭教育材料评价资料加以深度挖掘,促进学生、老师和家长三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对作文学习的拓展。

5、促进评价标准多样化发展。第一,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则彼此间的作文水平也存在差异。 为此,写作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和个性差异, 坚持多样化和个性化原则,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和个性特点出发,妥善处理顺应和引导关系;第二,建立多种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多样化,则优秀作文的数量也会增加。 比如表扬的标准不再局限于整篇文章,只要某方面表现优异就会得到表扬。

6、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作文的教学讲究的是真实、有意义,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抓这两个原则,将教学活动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去亲身体验社会中有意义的事物,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通过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想,继而爱上写作。

总之,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现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策略进行改正和完善,共同为培养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写作评价可以准确描绘学生的作文系统,发现作文系统的不足并进行准确的价值评定。同时,写作评价可以指导作文教学、调控作文教学进程和指引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但是因为写作评价过于宽泛,仍然采用十分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写作评价的有效性不高。 因此,研究者要认真分析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现状,并提出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 吕惠英.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14,16:5.

[2] 陈学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新课程(下),2014,03:4.

篇(2)

关键词:口语交际;家校合作;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当前语文教学往往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值得我们深思。

一、家庭与学校双方相互合作的必要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在不断开放,教育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学校与家庭间的隔阂、教师与家长间的误会,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建构一个科学的育人环境。

初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好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进行着感悟。通过家校间的相互合作,家长能有意识地利用身边的语文素材积极地引导孩子观察、感悟,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教师也能在家长的支持下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身边常见的语言现象启发学生,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因此,家长和教师之间应尽可能地保持畅通的交流平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健康地成长。

二、口语交际中有效的合作途径

当前“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活动包括:家长访校、家长学校、家长会、电访、教师家访、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参与最多的方式是家长会。其次是通过电话联系和家长到学校去了解情况,其他的方式使用率很低,具体的操作又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利用好现在普遍采用的家校合作方式,结合语文学科社会性的优势,进行发展和完善,使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1)网络应用。通过调查,我发现现在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仍然以家长会等传统的方式为主。语文教师要争取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现代化的家校合作方式已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欢迎和重视。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建 QQ 群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向家长通报近段学生在校所开展口语训练的各项活动;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训练的情况,进行探讨与互补,并有针对性地搜集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各种信息。如果有的家长不能经常上 QQ 的话,教师也可以利用收发E-mail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这种互动交流,可以使家长知道在家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口语水平,既规避了单向交流的弊端,也符合家长的实际需求。

(2)亲子间的游戏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由此,在这轮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要打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单一的口语说教和训练,发挥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语文优越性,使学生的口语练习过程既清晰又主动。

如何体现初中语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优势呢?无疑,家庭中亲子间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在家庭中创造交际情境,进行亲子间的口语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得到不断的提高,还能改善家长和学生的亲子关系。

亲子间的游戏活动中可以是孩子与爸妈一起参加,也可以跟爷爷奶奶一起参加。亲子活动的主题很多,如“故事表演会”“家庭辩论会”等,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良好的氛围中,亲子关系得到了良好的互动。

(3)创新性的家长会。传统的家长会,通常是教师向家长的交流比较多,双方互动的共同交流少,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形式呆板,方法单一。事实上,家长会不仅仅只有向家长通报学习成绩、作业这些内容,还应当将学校、班级及任课教师开展的一些活动,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向家长说一说,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语文教师应把近期内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开展的活动、成效及学生个体存在的不足等作一介绍,以便使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知晓教师在口语交际训练方面的安排。召开家长会时,教师可以创新多种方式,可以让优秀学生家长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体会谈出来,也可以让部分家长反思一下教育孩子的欠缺及不妥之处,促成家长间的互动交流。

孩子在校外的情况,教师无法直观地看到,所以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因此,家长会是教师通过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学生在家学习语文的时间是多少,口语训练是如何安排的,日常生活中对发生的一些言语素材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和家长一起进行亲子间的口语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了解的东西,同时也增加了师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4)举办家长讲座。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家教经验交流式的小讲座,让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家长谈谈他们在家庭里面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向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口语水平,传授有关语文及口语交际的基础知识,或者就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语言材料进行赏析。

当然,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训练还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如课堂上的复述课文、口头评改作文、课前3分钟演讲、家庭中的亲子辩论、角色扮演等等。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尤其强调实践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家庭和学校必须通力合作,协调沟通,多为学生创设各种“说话”的场合,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感受语言,锻炼口才。使我们的中学生能读会听、能说会道,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和出色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晓芸.家校合作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J].苏州

大学学报,2010(6).

篇(3)

2008年上旬,“齐齐哈尔市初中语文学科命题技术培训会”召开。此次会议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师研究学业考试命题改革方向和命题技术,提高命题、选题和评题的能力,为学校科学备考服务,探索命题改革的新思路,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指导课堂教学”为宗旨,采用研讨课、经验交流、命题讲座等多种生动、可操作性强的形式,对与会教师日常的语文教学以及试题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选编其中的两节精彩观摩课“探究题专题复习”与“咏物散文阅读”,为初三的教师备考、复习提供参考。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有一定的分析探究、比较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透过文本信息表面去分析探知文字背后的潜台词。在设计此课时,笔者注重选择单一文本和多则文本类型题,注重逻辑推理,强化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所选择的习题也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使他们有表达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目标】了解探究题的特点;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运用此法解决实际探究题。

【重、难点】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总结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课件辅助教学、讨论法、探究法。

【内容简析】本节课先用一段汽车广告的视频导入,让学生懂得对各种生活现象都要有探究意识,对各种问题都要有探究能力。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流畅地过渡到所学内容──综合探究。

课程安排由浅入深,从理论上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探究的过程,并且按“什么是探究”、“探究什么”、“怎样探究”的步骤,逐层深入地了解探究题的解法。每个环节都是以练代讲,设计的习题类型难度由浅入深,有梯度,符合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习题内容选自生活,和社会结合紧密。让学生在实际题例中总结规律,归纳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后,练习涉及了登月、和平、环保等内容,能够体现教师的知识面和修养。同时,通过精心设计切入点,力图让学生有话可说,调动学生的积累和思维深度。

一、创设情境

师:上课前我只对大家提出一个要求,如果某名同学回答得非常精彩,我希望大家能真诚地为他鼓掌,因为掌声既是对他的尊重,也是你自己素养的体现。我们先来做几道题,活跃一下我们的大脑。(展示课件1。)如果你发现了规律,找到了答案,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生:我选A。看所给的图形,前两个重合后就形成了第三幅图。根据这一规律,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A符合规律,所以我选A。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鼓掌。)下面要看一看同学们的感悟是不是丰富。(课件略。)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广告,由法国人拍摄,没用电脑合成,一次性拍成。100多人耗时两个多月。同学们看了这段广告,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觉得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限的。而且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每一步都不能出错,这样才能创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

师:就像是我们看过的──

生:多米诺骨牌。

师:不错,我们再来做一道题,看一看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如何。(展示课件2。)看到下列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师:看来同学们思维很敏捷,感悟也丰富,知识储备很足,这是我们做好事情的必备素质。刚才这3道题答案的得出,就是我们探究的结果。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老师所给的图示,说说什么是探究呢?

生:就是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然后得出结果并表述出来。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师:对,这是一个思维过程。综合两名同学的意见,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探究?

生:就是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其结果的思维过程。

师:非常好。课前3道题材料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图形、视频、文字。今天我们重点说说文字材料。对于文字材料我们要探究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下面一则材料。(展示课件3。)

二、材料探究

师:谁能大声朗读一下?(生踊跃举手,并朗读。)大家注意画线部分。根据这则材料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教育要面向全民。

师:那么你的结论和画线部分有什么联系呢?

生:是画线部分的综合和概括。

师:好,不错,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展示课件4。)

师:这则材料中包含哪些信息,大家还是要注意画线部分。特别是要看看这则材料和上则材料有什么不同。

生:阿拉法特的意思是为了和平而来参加会议的。

师:对,还有吗?

生: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或有必要,会采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生:还有,他用比喻的形式说希望世界都是和平的。

师:非常好。刚才这名同学说了,用了比喻的形式。也就是说没有明确说出来,他的意思隐含在文字当中,那么联系上一则材料,谁来说说对于第一则材料,从文字材料方面来看,我们应该探究什么?

生:从第一则材料上看,我们应该探究文字中所包含的信息。

生:还有,分析修辞,看看文字背后所隐含的信息。

生:通过所做的题型来看,我觉得背后隐含的信息更重要。

师:我同意。在做题当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都是隐含信息的材料。所以这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板书。)

师:除了探究文字信息之外,就没别的了吗?我们看一下这则材料。看这则与前面的材料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展示课件5。生同桌间讨论后回答。)

生:这道题所给材料不是一条,而是两条。

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我给你点提示,注意画线和斜体字部分。

生: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

生:国家制定了一些保护措施,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有了改变。

生:藏羚羊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生: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藏羚羊的生活习性有了改变。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那么你更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生:我更同意最后一名同学所说的。因为他的答案概括了两则材料。

师:这种关系也是我们要探究的重点。我们再看一则材料。(展示课件6。)我们依次来朗读以下几则材料。(生依次朗读材料。)

师:根据这几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有志不在年高。

生:自古英雄出少年。

师:这些结论的得出,是我们发现了这几则材料的──

生:共同点。

师:非常好。大家注意,如果我在这则材料中再加入一条的话,你还能得出这个结论吗?(展示课件7。)

生:不能用这个结论了。我觉得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师:Very good 。得出这个结论是我们找到了材料间的不同点。那么,综合上面两则材料,我们要探究什么呢?(同桌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以上内容从形式上看是多则材料,对于多则材料,我们要探究材料间的逻辑关系。

生:还要注意一下材料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才更准确。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明确了目标,也就是找到了我们的敌人。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生:消灭敌人。

师:对。那么我们怎么探究结论呢?我们看下面的材料。(展示课件8。)谁来朗读一下。(生大声朗读。)

师:我们看这一则材料,其中包含的信息很多。那么哪些才能作为结论呢?

生:我认为应该找关键性的话。

师:对,很好,文本中哪些话是关键的呢?

生:中心句。

生:还有一些抒情的句子。

生:还有一些议论性的句子。

师:对,找中心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那么这则材料哪句是关键性的呢?

生:青年歌手们在演唱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多为中学课本内容的文化素质测验题面前,他们却过不了关。

师: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材料里的关键句子是我们探究结论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板书。)

师:那么,对于那些没有中心句的材料怎么办呢?我们看下一则材料。(展示课件9。)同学们可以任选其一,来作答。给大家5分钟讨论时间,前后桌可以自己讨论。(师适时巡视,个别指导。)

生:我们选“人与大”,如果一个人能用双肩担起道义来,那么他就长大成人了。

师:很有哲理。

生:我们选“上与下”,方向不同,品质就有高下。

师:有创意。哪组还来?

生:我们选“心与必”。内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必定会成功。

师:同学们的想法令我惊奇。很有思想呀!那么我们回想一下,你们都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呢?

生:我觉得,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合理的想象才得出这些结论。

生:我觉得还有联想。

师:想象和联想不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由此及彼,一个是再创造。

师:很专业嘛。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我们做探究题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不错的方法之一。(展示课件,单一材料:关键词句、联想想象、挖掘深度。)那么对于多则材料,我们怎么去探究我们想要得到的结论呢?(展示课件10)请大家看手中的材料,默读后回答。

师:这则材料复杂了一点,我们先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说的都是月球的事。

生2:不对,是在月球上能不能看到长城的事。

师:谁说得对?

生:生2。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则材料不是说月球的形状和那些科学数据,而是说不同的人在月球上能不能看到地球。

师:对,这也就是这几则材料的相同点。但是仅看相同点,我们能不能得出结论?

生:我们更应该看不同点。

师:对,共性让我们明确方向,个性使我们思想更有深度。那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个结论呢?

生:我认为这道题的结论是:要独立思考,要实事求是,不能人云亦云。

师:做什么事都应该这样。要根据自己的探究发现,得出自己的观点。非常好。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一个普遍的材料探究的方法。谁来总结一下?(生热烈讨论。)

生:对于单一材料,我们应该找关键性的句子,并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结论。

生:对于多则材料而言,我们要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不能就事论事,要有一定的深度。从中提炼出合适的观点。

师:是的,不能就事论事,要有一定的深度,无论是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这一点都很重要,这样我们的观点才能站得住脚。(展示课件1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休息1分钟,请大家跟着我的讲述,轻松1分钟。一身正,二腰直,三肩平,四足安,五目视前方。目视前方看什么?

生:看黑板。

师:不完全对。

生:看探究的方法。

师:同学们一边放松一边将这一方法记在脑子里,接下来我们要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材料页(具体略)后,再看投影上的问题(展示课件12)。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

三、巩固反馈

生:概括四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各国都在加紧月球探测。

师:分析共同点得出。不错,学以致用。高,实在是高。

生:我的第一句话是我终于踏上了月球,作为中国人,我非常骄傲。噢耶!

生:我上来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上来了。(生笑。)

师:有激情,可爱。有一种民族自豪感。那第一个动作呢?

生:是这样。(做胜利手势。)

师:不错,有创意。想象合理。下一问。

生:你好,欢迎来到地月系。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我们人类是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会和所有地球外生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希望你们到地球来做客。

师:哦,很友好嘛。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语言概括能力还是挺强的。对于探究的方法掌握得还是不错的。探究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我们解决问题很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一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老师这里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我收集了一些材料,印发给大家,同学们根据这些材料,自己编写一道材料探究题。考一考你的同桌、你的同学。编题时要注意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个方法。

师:最后把近几年总结出来的一些解题规律奉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解题中能轻松应对(展示课件,应考经验:1.真切感悟,合理想象;2.适当延展,见解独到;3.切合主题,语言简明;4.先主后次,先同后异)。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掌握了好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发现新的问题,并最终战胜它。

【评析】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探究题成为近年来中考的热门题型。它能考查学生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这堂复习课主要围绕综合探究中的文字材料如何探究进行设计,对应了中考考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对这节课的印象是深、博、活、巧。

一、深。这节课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本节课授课流程思路清晰,由“什么是探究”到“探究什么”再到“怎么样探究”,思维缜密、步步为营。

教师能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构建立体化语文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中体现有序、有度,也就是能按语文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过程与方法中,教师采用了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让学生在凝聚着强烈情感、渗透着深刻哲理的材料中展开想象,从中感受,体会领悟。

教师分析考点有深度,把探究题材料分为两大类,并分别总结探究方法,方法科学实用,简便易操作。这样学生在中考中也会受益匪浅。

二、博。本课涵盖了中考探究材料的几大题型。材料选择广泛。既有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又涉及到近年来国内外时政热点话题。如探月、环保……既体现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又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整合;既贴近中考,又提醒学生关注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很有指导性。学生在丰富的文学信息中汲取的不仅是答题技巧,还有背后的人文关怀。比如抓住机遇、自立自强、重视诚信、热爱祖国等精神品质。这些如涓涓细流,流淌在课堂上每一个角落。看来,教师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上花费了不少心思,这也是整节课成功的关键。

三、活。各个环节设计新颖,充满活力。导入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有创新。教师平易近人,有亲和力,能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关系融洽。他能关注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过程,有较强地调控课堂节奏的能力。他的评价语言鲜活,有感染力,把一堂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的复习课上得深入浅出,轻松有趣,像做了一次文字游戏。

四、巧。教师开始就能引发学生情感,采用图形辨识、广告录像等方法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如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4个材料中,他先让学生找到共性,然后又打出徐特立的材料,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出结论。他能因势利导,巧于点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