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离骚教案

离骚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6: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离骚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离骚教案

篇(1)

请听一位教师的真情告白

一位县教研室的领导,多次表扬一位备课认真的老师,这位老师无奈地这样对他感叹道:“你多次表扬我说我备课认真,格式规范,内容详细,书写工整。可那是抄来的呀!这样的备课对我的教学没有一点用处,到真正上课时,还得重新想,将真正有用的内容写在书上……”备课的无效,备课与上课成了“两张皮”。

分析传统与现代备课方式的利与弊

传统手抄备课:一位语文教师刚忙完上课,就拿出一本教案设计,抄呀抄呀,一节课时间下来,时而圈圈画画,也就只能备好一课时教案。耗时多,照搬照抄;闭门造车,教法单纯。一学期下来,抄了一本又一本,浪费了钱财。传统化备课,教师埋怨,但领导放心。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文本内容,“逼”着教师去熟悉教案,深思

熟虑。

现代电子化备课:一位教师或沉思片刻,或上网查阅资料,或打印分发,一份份新教案生成了。辛苦一个人,资源共分享,大家也有了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新教案,教师们甜滋滋的。快捷、方便、美观;信息新,教法多。但也会给教师带来贪图安逸,求现成;“孪生兄弟,同模样”。教案打印,需要很多的纸张等;不打印抱着电脑又不好操作。

请看在语文书上备课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了课改进程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到底怎样备课才经济高效呢?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应该把课备到了语文书上。下面以《司马迁发愤写

》为例,谈谈我是怎样把备课备到语文书上的。

1.备教学思路

叶老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凭借课文,抓住“发愤”一词,引导学生探求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诵读来感悟,内化语言,结合对文本的拓展补充训练,引导学生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领会文章的中心。

2.备教学目标

围绕目标教学应是永远不变的宗旨。本课设定三个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精读课文,理解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以及他怎样发愤写《史记》的;三是重点研读第三段,凭借语言文字,适度拓展,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备文本困惑处

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以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获得自己的理解感悟,然后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次研读,去揣摩哪些地方学生读不懂,理解上存在困惑,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加以解决。如课文中“他不但被关,还受酷刑”,受得什么酷刑?应查阅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

4.备文本空白处

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为深刻感悟司马迁坚强、不屈不挠,在备课时可利用课文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夏天,烈日炎炎时();冬天,大雪纷飞时();天色微明时( );夜深人静时

()。让学生想象练说,道出对司马迁的深深敬佩之情。

5.备文本延伸处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应是“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因而,我找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成语:“指鹿为马,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唇亡齿寒,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背水一战”,让学生课中读读成语,课后读读成语里的故事,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

篇(2)

教法展示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设计B)

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教案点评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篇(3)

关键词:“语文味”;情感;气质;本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6

现如今,教好语文难,教出“语文味”更难。“语文味”理念的提出并不新鲜,可能有些语文教师一直是带着“语文味”教学,只是没有把这一做法形成系统理论。“语文味”这一概念符合语文具有审美性这一功能,对目前不景气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程少堂先生这样定义语文味,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执着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就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笔者想程先生的“语文味”来源于钟嵘提出的“滋味”说。语出《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滋味是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好诗应该是耐人寻味的。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一门课,学生的灵性和语文学习是分不开的。当下,一些名牌中学所谓“高明”的做法,压缩语文课课时,为的是给其他课抽出时间。这种做法迎合了学生厌倦看语文课本,厌倦上语文课的心理,大家何乐而不为。可是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看这是极其“近视”的做法。学生不喜欢语文,学校也认为学语文出力不讨好,还不如给其他课让路,以牺牲语文成全其他课。岂不知语文学不好,其他课也不会学的太出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夹缝中寻找一条生路。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本书、一个教案、一个黑板、一支粉笔教一辈子,时代变了,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得与时俱进。带领学生品出语文味来,让学生不得不喜欢语文,让学生从语文课上能得到美感,享受到语文的滋味来。

记得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她即将离开她奉献了一生的语文课堂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引以自为豪的是,我的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是幸福的,他们带上了语文的味道生活着。”能让学生带上语文味道生活的语文教师在中国又有几人呢?

语文教师的个人气质、人格魅力、学识水准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题海战术走进了语文课堂,大量的练习题对学生狂轰乱炸,闹得学生题做得太多倒分不清是非,写的文章犯“幼稚”这一综合症。语文教师埋怨学生不读书,试问语文教师一年能抽出几天读书,理由是教学太累。不喜欢读书的语文教师又怎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呢,我们语文教师是让参考书牵着走,这怎么能教出语文味来,培养出有灵性的学生呢。语文教师如果喜欢写作,即使写得不好,对学生的写作也是有帮助的。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总是把自己当作学生,每次给学生布置作文,她也跟着写,时间长了,学生越来越喜欢写作,作文成绩提高的很快。教师的学识可能此时已经被教师的一种人格魅力所代替,学生由仰慕教师的才华从而更加热爱语文的学习。这样的写作是带上了人情味,也就是语文味的写作。一位学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很有文人气质,才华横溢,能说能写,与这样的老师学语文很享受。”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长流水,教师想让学生品出语文味来,教师首先得从题海里解放出来,多读几本书,多写几篇文章,让自己身上洋溢着一种语文人身上所特有的语文味来。有些语文教师十几年都写不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来,又怎么指望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呢?有些语文教师的头脑已经被习题所麻醉,背不了几篇古文,又怎么指望学生古文有所突破呢?语文味的丧失和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有怎样的语文教师就有怎样的学生,语文教师满身语文味,学生身上的语文味就会浓些。

语文课应该是制造美的场所,各种美好的东西都汇集在此。千年前的《诗经》,让我们品出了先民发自心底的朴实,我们将划着艺术的双桨引领学生品出千年前《蒹葭》的可望不可求的朦胧美,品出《关雎》男子对女子热烈追求和率真美。一曲《离骚》,是屈原血泪汇成的歌吟,学生将在我们的感染下,理解一位悲剧伟人的愁肠百结,体味穿越时空的深沉爱国热情,品出屈原独立不迁的俊杰人格之美。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师生共同进入幽静的山林意境,品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夹杂着禅味的淡雅之美来。语文课在师生共同的陶醉和享受中,达到了品出语文味的最高境界。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没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不能激发起学生各种情感的语文教师,即使有再高的学问,再高的专业修养,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语文味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精彩绝伦的论述,一句恰倒好处的点染,一句令人回味的幽默,一段激情澎湃的抒情,都是语文味的最佳诠释。讲《梦游天姥吟留别》语文老师就是仙风道骨的“诗仙”李白,我们的全身都要充满李白的飘逸浪漫,我们要有李白天马行空的气质。这样的语文课是以生命的感动唤起生命感动的课堂,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弥漫着语文味。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再也不会讨厌上语文课,他们会把语文当成学习的调剂,把学习语文当成享受而不是受罪。

篇(4)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生成成为可能

人唯有在愉快和谐、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才能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教师不能本着“一张冷脸走天下”的原则来开展课堂教学,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做一个合作者、促进者,倾听学生的真挚心音,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学生的心灵,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开学第一课,按照常规,会进行一番自我介绍和提出关于这一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当笔者进入教室后,却看见学生都在欣赏手中的新书,一面翻阅一面小声议论,当有的学生看到我已经进入教室后,急急地“嘘”了一声,全班陷入了一片寂静,学生有些紧张地望着我,我想他们是不想给老师留下一个如此“不好”的第一印象吧,我却依旧微笑着说:“今天你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我,一位是你手中的‘它’。”学生紧张的神色缓和下来,我接着说:“你和手中的‘新朋友’第一次见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有的说主席《沁园春・长沙》的书法很大气,有的说交接仪式的庄严震撼人心,甚至有学生跑到黑板前写了几个小篆,说是刚刚学会的……我顺势引导学生,语文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厚重悠久的历史,是富有生命力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研究,一起品味。这节课奠定了语文教学的基调,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虽然教师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从学生欣喜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对语文课的渴望与期待。

二、创设情境,推动学生主动生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课堂不是凝固僵化的,而应是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因而我们应该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把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使文字转化为学生内心鲜活的形象。

朗读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活动,因而也是最富有弹性、最具生成性的活动。在教授《雨巷》一课时,笔者先后请三名学生朗读课文,他们虽然都能准确无误地朗读,字正腔圆,断句恰当,却全然没有诗歌的美感,如果就此进行下一步的内容解读,恐怕学生很难全神贯注地思考分析,更不可能理解戴望舒笔下那幽深的雨巷和哀愁的姑娘。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曾参加过校朗诵比赛,参赛篇目就是《雨巷》,当时用了一首名为《此生不再》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用班级的电脑下载了这首曲子,一面播放背景音乐,一面让学生以男主人公的口吻去朗读这首诗,反复揣摩人物的情感,然后进一步分析丁香姑娘的形象。学生在朗读时,融入了深深的情感,他们用声音营造出了哀婉迷蒙的意境。这样,就把学生从文外拉进了文中,使学生畅游于课本中,放飞想象,仿佛置身于悠长寂寥的雨巷,徘徊踟躇,逢着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移情入境,更深更活地理解文本内容。

充分的朗读品味过后,学生的讨论积极热烈,从感受丁香姑娘彷徨忧愁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去体味她的象征意义,更好地完成了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丁香姑娘的内在意义的多元把握。

三、因“疑”利导,为课堂生成搭建支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和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享受潜心学习的乐趣,他们就会对文本有独到的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这些“出人意料”的问题置若罔闻,那么学生的热情将会烟消云散;如果敷衍塞责,将会使学生疑窦暗生,不知所措;如果严厉指责,那么无异于“封杀”了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实际上,学生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发掘出隐藏于文本之中的深层的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课程资源,因而我们应因“疑”利导,顺势延伸,把握住这不曾预约的“精彩”。

在《氓》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对“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一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在叙事过程中,忽然插入了一句景物描写,而且看起来与上下文关系也不大。笔者并没有直接进行解答,而是顺着他的思路说:“我也对此有一个疑问,这个景物描写究竟是女主人公眼前实景,还是想象之景呢?他想通过这个景物描写向我们揭示什么呢?”我和学生的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是回想之景,表现当初跋山涉水远嫁的艰辛;有的说是眼前实景,展现了女主人公此刻内心的忧伤和悲愤;也有的说就是单纯的想象,因为淇水是曾经的甜蜜的见证……学生满怀兴趣地驰骋自己的思维,智慧与智慧碰撞,情感与情感交融,他们主动地解决了心中的疑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景中的情感。

四、把握时机,不让生成转瞬即逝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现有通道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拘泥于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遇流失。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头脑灵活,才思敏捷,细心体察学生各种稍纵即逝的瞬间变化,善于捕捉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声音,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氓》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后,笔者让学生自己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在教室的一侧突然小范围地爆发出了笑声,寻声而至,探其究竟,一个平日里比较调皮的男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为什么一定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啊?我觉得士之耽兮,也不可说也。”言毕全班爆发出一片笑声,我也忍俊不禁,但并没有斥责他“脱轨”的思维,而是顺势切入了学生的经验领域和情感世界,与他们一起回溯了文本中的那个时代,也与他们共同走进了属于他们的青涩园地,学生既学会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文本的学习方法,也丰富完善了自己关于情感的理解,都受益匪浅、心满意足。

虽然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有高下之分,但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他们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如果教师对这名学生的“节外生枝”采取压制态度,那么就会坐失良机。

五、悬置自我,防止生成流于形式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关注学生自学自思的指导,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自身的感悟、体验,关心学生完整的人生成长需求,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的,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因而许多人认为只要课上一片热闹场景,学生与教师展开了对话甚至是热烈的探讨,这就是一堂动态生成的好课。实际则不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心目中存在着标准得近乎完美的答案,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目的不过是为了接近教师的意志,学生的话语不是自己真实思想与情感的流露,只是一个有待评价的请求。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学会悬置自我,摒弃作为成人所形成的固有想法,要有的放矢地利用空白处让学生自由生成,切不可以教师自己的分析和结论替代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学生第一次与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零距离”接触,并且深深地为他高洁的人格所折服。但却有学生对屈原投汨罗江而亡的选择颇不赞同,认为正如俗话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纵有多么纯洁的理想和高洁的品格,一死皆空。他的看法遭到了许多同学的强烈反对,学生要求教师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判。笔者却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让学生以“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选择”为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最后将观点归纳为三种:一是无悔的选择。屈原性情坚忍,他一再申诉“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因此这是屈原为坚持理想信念所做的必然选择。二是无奈的选择。屈原空有满腹韬略,却无处施展,纵使“美政”的理想那么完美,却难逢圣主,“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故土难归,无人理解,只得投身汨罗。三是草率的选择。若屈原能如司马迁般承受得住精神的重负,也许可以给予我们更多宝贵的财富,而自己也将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屈原的形象在学生的分析中逐渐丰满,学生已真正地走进其精神世界,教师又何必越俎代庖呢?

篇(5)

在政治治理、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的现代社会,学生更需要的能力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理解问题,锁定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回答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做题,找寻知识的能力而非只是记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只是理解知识,组织团队、合作做事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等,而培养这些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做事。那么,新背景、新模式下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呢?下面列举几种教师必须具备的新能力供大家领会认识,比照,自查。

一.领悟知识意义的能力,简称意义领悟能力。

意义是学习的原动力。当教师要求学生学习某种知识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是什么?

这里所述的意义不是诸如“这些知识对大家未来的就业、成就有用”,“这些知识在期末考试,高考的范围内”“这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教学任务”等等,而是属于那种需要去体验、感受、领悟的存在,属于心的层面活动。知识的意义指知识的某种性质,它可以被学习者所感受,所领悟,能够激起学习者对知识的热爱,使学习者与知识建立起感情,有助于滋养学习者的心智品质与公共精神。教师职业的特点在于,教师不仅要懂知识,用知识,更要享有知识,领悟知识的意义。英文enjoy一词,它表达的不是拥有,而是享有。显然,拥有知识是一回事,享有知识是另一回事。能写出一个数学公式是一回事,理解这个公式的意义,甚至喜欢这个公式是另一回事。只有教师具备知识领悟能力,教师才可能引导学生去享有学习,享有知识,教育才可能保障学生心智的成长。

知识的意义是多层面的。至少它具备两种意义:由真及美的意义,由真及善的社会意义。人类所以有强烈的、不可泯灭的的好奇心,求知欲,重要原因在于求知过程和求知结果都充满了美的享受。这也是许多教师一生热爱的教育工作的重点原因。只有当教师对他所教学科的知识持有喜爱、欣赏的态度时,他才有可能把对知识的这种感情传递给学生,或引导学生去感悟知识的美。比如,语文或英语教师对语言特有的感受力,一个词的丰富性,一种句式的简练,一种表达的雅致。比如,历史教师特有的怀旧情怀:赞美那些令人敬仰的历史人物,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惊叹人与事背后的历史规律,欣赏一件件、一处处文化遗产所传递的先人们的智慧。比如,物理、化学教师对科学美的感悟:散乱繁杂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秩序,无处不在的对称与平衡,科学公式的简洁优美,学科知识体系的井然有序的结构,学科与学科之间令人称奇的关联。

与知识之美相关联的,还有知识创造者们美的品格,美的思想,美的故事。物理学家彭加勒说:“科学家所以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而是喜欢它。他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当然,这种美不是给我们感官印象的美。科学美在于自然的和谐有序。”可见科学家探究最深层次的动力,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基础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唤醒、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热爱和追求。数学家罗素说:“科学的精神气质是谨慎,试探。它并不认为自己知道全部真理。它懂得,任何一种学术迟早都要被修正。”其实,科学的精神气质也就是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谨慎、试探的美好品质,支撑了科学事业的无限辉煌,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感悟这种精神气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气质。

每个学科的教材都存在着两个版本,一个是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有形版本,一个是由相关专家,学者的品质、思想、故事构成的无形版本。只有教师把这两种版本融合贯通,融为一体时,才能更好地彰显知识的审美意义。

知识的社会意义体现在知识对社会进步,人类福祉的推进和贡献,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本学科最基本、最精华的知识。每一种知识,从它诞生起,就开始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一部文学作品,比如《离骚》;一种哲学思想,比如康德的“人是目的”;一种经济学理论,比如亚当·斯密的市场调节理论;一个科学发现,比如能量转化等等,都可以写一本它们如何影响后世社会进步的书,都有激动人心的故事,都是以使学习者热爱,敬畏这些文明成果,甚至愿意投身于完善、发展这些成果的事业中。

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复活知识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数学家怀特海谈道:“首先注意到7条鱼和7天之间共同点的人,是第一个具有纯数学观念的人。这个人的出现使人类思想史前进了一大步。”这就是符号思维、建模思维的意义。有了数学的发展,才可能有以物理为代表的近代精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如果学生从这样的层面去学习数学,他会感恩数学,敬畏数学,由此喜爱数学。如果学生只是为完成作业、为考试分数而学数学,学生可能会反感数学,逃避数学。

对知识不同层面的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态度,可以断定,一个懂知识、懂考试要点的教师,和一个既懂知识更领悟知识意义的教师,所培养出的学生时有区别的,尽管考试成绩可能相同。

二.设计探究活动、学习项目的能力,简称问题设计能力

在新教育背景、模式下,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设计让学生探究的问题,或实施的项目。这是教师职能的一个重要变化。如果说旧模式下好教师的最高标准是能让学生愿意听讲,那么,新模式下好教师的最高标准就是能让学生愿意做事。这就凸显了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好的问题首先要能体现相应的教学任务,要能把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形成的能力、确立的价值观念等教学任务体现在做一件件事情的过程中。要设计出好的问题、好的项目,仅仅熟知知识点、重点、考点是不够的。面对任何一种教学任务,教师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这些内容的实质是什么?教师要真正了解、把握知识的产生过程、产生背景,以及知识所能,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能力站在高处俯瞰知识,解析知识,组合知识,让知识融于一个特定的探究过程,或项目实施过程。所谓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强调的是“设计”,而不是将诸如“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发生在哪一年?“什么叫勾股定理”?这些把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的提问。凡真正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比如,以下三个问题所引出的学习活动和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同的,“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为什么选择这个城市建都?若重新建都,请提出你的选都报告。”最后一个问题不仅包含了前两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做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想如果前一个学生接受的是前两个问题性质的教育,另一个学生接受的是后一个问题性质的教育,这两个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和走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将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如果这种区别不是在两个学生之间,而是在两代人之间,两个民族之间,又会形成什么样的结果?

对今天的学生来讲,授鱼和授渔都是次要的,首要的问题是开启引擎,点燃激情。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问题。居高临下给任务的思维,以长者、权威自居,施恩,施爱等施舍思维,都会碰壁,都会遭遇尴尬。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上。有了这个前提,就会找到以学生的感受、感情、思考、生活为起点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案例:美国独立战争是由英国强征税而引发的。一位教师在上这节课时,首先宣布:近来学校经费紧张,所以,从今天起,课堂用纸都要收费。现在,请大家拿钱来买试卷。这个开场立刻激起了学生骚动。在学生体验了不满、愤慨、无奈以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美国独立战争的教学内容,理解华盛顿的心情。只要教师有尊重学生的意识,就能找到学生的心,就能使学习活动从心出发。

好的问题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设计问题、确定项目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因素:贴近学生生活吗?能行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动欲望吗?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活动的意义吗?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吗?基础的教育内容,应该说是更贴近自然,贴近社会生活,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能找到与学生思维、感情相适应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从何而来?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对学科本质、学科结构、学科历史、学科背景的透彻把握,而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或对考点的熟悉。另一方面,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开放性思维风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校应对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专题教研。应该把问题设计能力作为教师评价的新标准。可以通过开展优秀问题设计竞赛、优秀问题设计征集等活动,帮助教师适应新教学模式的需要。

三,制定学习规则的能力,简称规则制定能力。

规则制定能力是新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一种全新的、重要的能力。新模式要求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做事情意味着一个过程;过程就需要步骤,需要程序,需要标准。做事情还意味着合作;合作就需要有组织、有分工,有评价。要保证学习活动的持续有效,就必须有科学的机制;用机制保障持续的激励与必要的约束。概言之,新模式需要新规则。比如,需要小组建设的规则,需要实施科学实验的规则,需要开展社会调查的规则,需要课堂展示的规则,需要撰写学习报告的规则,等等。

好的规则可以最大可能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有效地解决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比如,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制度在保障着企业家的热情,不存在由政府去激发,去调动的问题。政府的任务是制定必要的规则。同时,好的规则有制约人性弱点的功能。分粥的故事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七个人分吃一桶粥,如何能分得公平?权威法行不通,因为有权分粥的人总是给自己分得最多;道德法也行不通,因为人们很快就开始讨好、贿赂道德高尚的分粥人。最后的办法是规则法:轮流分粥,但分粥人只能拿其他人挑完后剩下的最后一份。于是,全部的问题解决了。

规则不能与纪律等同。规则水平体现着教师、学校的教育水平。好的规则首先体现在价值维度上。比如,学校不是市场,不允许优胜劣汰。学校必须谨慎地、有条件地应用竞争法则。好的规则还体现在系统性上。规则既要有激励功能,还要有制约功能,既要保障效率,还要保障公平。比如在课堂展示中,既要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分享作用,又不能把课堂变成优秀学生的独角戏。好的规则还应该具有简单性,易操作性。

对教师而言,规则制定能力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是靠教师全能的教导、要求、命令,还是靠完善的规则?是靠良好的愿望,还是靠体现理性、体现集体智慧的规则?其次,规则制定能力体现着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智慧,而不是作为学科专家的学识。所以,只有专业修养是不够的,要的是教师组织、治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的是教师的职业智慧。

新教育模式丝毫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制定规则、应用规则等组织,引导方面。扑克的发明者谙熟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将规则的功能用得淋漓尽致。我们该从扑克发明者身上学点什么。总会有一天,也许一个不善表达、表演的教师,会因为他在学习规则设计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赢得学生的认可,获得最高的教师职称。

四.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简称资源利用能力。

旧模式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所以,教学资源实质上是“教”的资源,是那些如教材,复习资料,图书,音像等可讲、可听、可看的资源。它们是通过教师的选择,过滤而传授给学生的。而新模式下,做事情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准确地说,应该是学习资源,而不是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的范围因而几乎是无限地扩大。教材、教辅等书本资源仅仅是学习资源的冰山一角。自然、社会有取之不尽的可用资源。比如,学生家长可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电视、杂志、报纸等大众的或专业的传媒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

就像社会资源,在旧模式下,自然、社会这些本来是一切书本知识之源泉的学习资源,恰恰被排除在教育资源以外。教师视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教育资源于不顾,然后一门心思地练就自己的表达能力,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嘴要形象,要生动,要鲜活。本该是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所有感官通力完成的任务,全由听觉独家包揽,于是,教师讲,学生听成了学习的主渠道。例如有这样一个鲜活的案例,一所中学的旁边,有一个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天主教堂,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而这个学校的美术教师,每次上有哥特式建筑美术课时,总是在黑板上讲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站在学校旁边的教堂旁,教堂里学习哥特式建筑呢?

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是教师一种主要的职业能力。任何一所学校,不论是城市还是在乡村,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教育资源。一座古桥梁,一个古院落,一座古庙,一条河流,一片农田,几棵老树,医院设备中的物理,社区管理中的政治,饭店商店中的经济,下水道治理中的化学,地方曲艺中的文学,公交车线路设计中的数学,等等,都是级其鲜活的教育资源,都应该是教师备课、教研的对象,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和学习的内容。

学校与教师做了许许多多辛苦而低效的工作,比如,无休止的听课评课,无休止的讨论教材,改进教案,无休止的判作业改作业,若能挤出点时间和精力,去开发,利用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也许是对教师的一次解放,更可能是对学生的一次解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