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6: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汽车维修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和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人员重要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出能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一个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双师型”实训教师匮乏
在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目前大多是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者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实训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时常存在一名教师同时指导20~30人的情况,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实训教学模式单一
实训教学采用“教师教着做,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不能有效拓展学生实训的创新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汽车类专业课多数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主,所用教材涉及新车型及实用新知识较少。实训所用车型往往单一而落后,使用的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脱轨,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
4.实训指导书缺少有效性
实训指导书不完善,对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效果缺少明确说明,指导操作图片太少,不够直观,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课前不清楚实训的意义,课后不会总结实训的收获,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探索
1.建设优质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应当像4S店企业内部培训员工一样定期举办,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使教师随时了解掌握新车型的新结构、新工艺,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状态有效对接。
2.构建企业工作环境实训教学场地
按照汽车4S维修厂标准,构建维修企业式的汽车总成维护和修理等工作流程的实训教学环境。不仅购置供学生拆装与检测需要的整车及总车件,包括各种电控台架、挂图等教学设备,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工作台、工具车、常用的拆装工具、工量具、检测仪器设备等。在实训基地车间墙面体现汽车厂商的企业文化,张贴或悬挂汽车维修行业所规定的各工种或系统的拆装和检测操作流程,从而体现功能一体化实训室特点。整个场地布置要求符合汽车市场中各主流厂家的维护规范和要求。
3.实训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形成,在核心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共享、技术共享、评价标准制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刚进行尝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以培养能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根据汽车行业岗位需求实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结构,能对汽车进行正确和熟练的拆装和调整,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和车辆故障与排除能力。对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可分解为项目式的形式融合到实训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操作训练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汽车维修企业需求。
4.实训效果考核改革
实训期间的考核是衡量学生在实训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构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考核可分为两个方式,一是学校的检验,通过考核,既能掌握学生整体实训情况,又能发现实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二是社会的检验,由学校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技术考核鉴定站或者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技术等级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5.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既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企业发展,也能有效地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
总之,职业教育的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不可被忽视。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企业需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更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使实习工作状态和课堂教学能融为一体,实现学校学习与实习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作为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必须与企业相结合,这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就拿现代汽车维修的职业教育而言,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较高的要求,基本应包括营销管理、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保险等这几方面的教育内容,因而为了强调职业教育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应逐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开,进一步推广“双元制”改革。“双元制”职业教育简言之就是将在企业里进行的实际技能的培训与在职业学校里进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培养职业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二、理论课内容必须坚持“现代车型接轨”与“理论够用”两个原则。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其内容从车型、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而教材还是把汽车维修作业写为修复为主,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如果再以修复为主进行汽车维修作业,那势必导致效率过低、返工量增多、企业利润不高,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不合企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材必须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渗入新车型的相关内容,在实训设备上须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要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才会符合企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比较全面,也很详细,但很多知识并不需要用到且难学。如现代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我认为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地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象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三、实训课要坚持“技能为主”。现在汽车修理作业中,很多时候都是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对内蒙古地区的维修工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对技能的熟练、经验的丰富要求很高。对于这一点,中职汽修教育对汽修经验的教学是很难做到的,经验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而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实训课程本来就有限,由于社会车辆急增,汽修业务量也多起来,汽修企业希望中职学校毕业生立马能顶岗操作。基于这种情形,要求我们中职汽修应加强基础汽修技能训练而且要“实车实兵实战”。实车是指实训车辆要尽可能地接近现代车型;实兵是指实训设备要用现代的汽修设备;实战是指要按现代汽车修理方式进行操作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保量,即每位学生要保证做到一定的维修工时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招式。作为维修经验只能利用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加以总结、积累。
这就要求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应与现行汽修企业接轨:作为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必须配备汽修实训基地。由于汽修实训基地投资大、运作费用高,所以在基地建设中要了解汽修各专项专业之间的互通性、组合性等,尽可能地精简费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必要的方面去:实训场地的布置应模拟汽车修理企业设计,实训设备应与现行汽修企业一致,实训车辆及部件尽可能采用较新车型,实训作业流程应与汽修企业生产流程一致,实训课程最好实行维修工时制,尽量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运作方式、工作环境。条件成熟的话,可跟随汽车维修企业工作,让学生慢慢地去适应维修厂的工作环境、维修作业操作规程。
四、做事即做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学会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注意,这里讲的健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并不是仅仅指生理上的健康,它应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从汽车行业状况及汽车维修作业环境来看,汽修职业心理课更不能少。
一周的汽车维修实训已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使我对这个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去学习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更好的理解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通过汽车维修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维修知识,增强了汽车专业知识,并且再次提高了团队精神,同时也增强了面对事情的应变能力,为以后对工作的适应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对于汽车保养,我们遵循着各工位的流程,班上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辆车。在正式的汽车维修工作之前,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各个汽车工具的使用,在此之后老师让我们练习扭力,感觉一下扭力的大小——首先凭感觉用梅花扳手扭螺丝,再用扭力扳手测试一下自己扭力力度的准确性。之后,老师给我们讲工位的操作,并且说明了一点,检查各部位时,需要大喊出来。老师首先把举升机各个部位调整好,确定位置准确后把举升机上升到一定位置,大喊“举生机上升,请注意”,然后检查一下汽车在举升机的稳固性,确认无误后,继续大喊“举升机继续上升,请注意”。把举升机上升到顶部后,老师就开始检查汽车底部各个部件(转向连接机构,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排气管和安装件,螺母和螺栓,悬架),并且大喊出检测结果。完毕后,我们就回到每组划分好的汽车进行实训。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维修汽车的经验,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都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不懂,不过经过大家的交流与老师的讲解,我们对那些汽车部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完成这工位检测后,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是车轮的拆装与了解制动器和制动液的检查与更换。首先,把举升机降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把车轮拆卸下来,再进行对制动器的了解,接着排放制动液,然后检查轮胎的气压与表面的厚度是否正常,气压不足就补足,最后把车轮安装上车,用103n/m的力扭紧。完毕后,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位,这个工位主要内容是(发动机机油(加注),发动机冷却液,散热气盖,传动皮带,火花塞,蓄电池,制冻液,制动管路,离合器液,空气滤清器,碳罐,前减速器主支撑,喷洗液,轮毂螺母重新上紧,PCV系统,发动机冷却液,空调,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机油,气门间隙,燃油滤清器)各个部件的检查。最后完成了这次维修实训的所以内容。老师到后来还给我们讲解了拆装轮胎的方法与轮胎的打气方法,我们也有人尝试了拆装。有时候有些东西并不能通过看书来搞明白,通过观察事物和别人的讲解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很多,以后在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方法,利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训周的内容不单止这些,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PPT的工作,这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工位的实训的了解与拍摄的相片总结起来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我们经过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并做PPT,有的负责演讲,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否则就会缺起这个或者缺少那个的,很容易弄到资料不齐全,PPT不完美。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我们的PPT,而且我们所做的这个PPT是不错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借此机会提高了我们的团队精神,真正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过,答辩时,问题出现了,老师问的问题,我们很多不清楚,感到很惭愧。不过,老师却没有责怪的意思,并且还悉心的解答问题,使我们对所答不上的问题,与不懂的问题得以得到答案,所以我觉得这次答辩的课堂,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开始来实训楼的时候什么都比较新奇,因而还是比较有干劲的,到最后感觉枯燥了,于是就不是很积极。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以后的工作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内容,如何在保持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就显的十分重要,必须向那些一直积极工作的同事学习。要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实训机会,也要感谢曾永志老师,使我通过这次维修实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此外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还知道了在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维修实训虽然只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之中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习,但我们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却可以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只要我们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最终都会一一而解的。
关键词:汽车维修接待;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售后服务越来越被企业重视,众多车企都把汽车维修接待岗位列为关键岗位,对这一岗位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逐步提升。针对这个岗位我们做了大量的企业调研,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分析了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上海大众、一汽丰田汽车品牌对维修接待员工的培训要求。基于此我们组织企业专家和资深教师面对我校学生特点设计开发了《汽车维修接待》课程,进行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设了实训场景,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1.现行《汽车维修接待》课程存在问题
1.1教学内容不能紧跟企业实际需求
职业教育应紧跟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应随着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要求认识不深,所以授课内容更新较差。例如,近些年来众多车企在售后服务管理上使用的满意度评价指数已经成为厂商对经销商、经销商对服务顾问的主要考核指标,而我们的教学内容缺失了这一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少顾客至上服务意识的培养。
1.2教学任务设计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行的《汽车维修接待》课程是以5个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每个学习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实操考核的模拟情景也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过程,教学设计完全体现了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理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学习任务设计太大。《汽车维修接待》是一门综合了商务礼仪、汽车构造、汽车使用技术、汽车保险、汽车检测与诊断等多门学科的课程,虽然在专业中前期这些储备课程都已经学习过,但高职生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都不够,尤其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导致即使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讲授,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和掌握,所以“大情境”对于初涉维修接待的学生来说势必有些难度,不利于教学。
2.校企合作模式下,《汽车维修接待》课程的教学改革
2.1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实现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
《汽车维修接待》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同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校内老师虽然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和一线企业环境的认知,因此在改革之初我们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聘请汽车企业的技术专家,与资深专业教师共同来分析维修接待的工作任务,整合过程知识和能力,序化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实现面向市场、面向岗位的《汽车维修接待》课程。图1所示是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2.2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以维修接待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先拆分再组合。即先将完整的工作过程拆分成9个工作环节,再根据工作环节的难易程度及环节之间的紧密程度,组合成5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汽车维修接待岗位认知;学习任务二:客户预约与接待服务;学习任务三:车辆预检及故障判断;学习任务四:车辆派工及维修服务;学习任务五:车辆质检及交车服务;学习任务六:客户跟踪及客户关系管理;除此之外,根据企业对中级服务顾问的岗位要求,增设了一个关于沟通的学习任务七:客户抱怨与投诉的处理;最后,为了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体验整个工作过程,特设了三类典型工作任务,集中体现在学习任务八:不同维修业务的接待。
高职课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我们在学习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岗位所需确定学习任务对应下的岗位职业能力,使课程始终围绕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展开。以学习任务二举例:能进行有效的电话预约及预约的再次确认;能有给客户推荐预约的意识;会使用4S店仿真软件进行预约登记;会使用预约登记表和预约看板;能在客户到店前准备好工作所需工具;能在接待前有意识的整理仪容仪表;能有效与客户进行首次沟通。
2.3教学组织设计
现行的课程采用了“理论教学+集中实训”的方式,在这种先学后做或先讲后练的授课方式下,理论课和实践课是分离的。经常会出现讲完理论课后,轮到实训课时,学生已经想不起学过的知识的现象。为真正实现“一体化”设计,力争使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我们的课程全部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室的两个功能区分别是多媒体理论教学区和实训区,实训区又分为预检区、接待区和交车区。
在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思路下,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将全班学生分为5~6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过程。使用实际工作情景引入学习任务,由组内学生协作完成任务的预演,再由老师指导,学生再次执行任务,小组之间互评,老师点评和总结,拓展任务,再次实施与评价。实现理论和实践交叉循环进行的学习模式,将做事和学习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3.存在的困惑与不足
我们的课程改革还在继续摸索当中,也需要实践去检验,其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既是课程的建设者和组织者,也是课程的参与者,但受限于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制度,实施中难度较大。不仅每个教师需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各级管理者更需转变观念、创造条件。(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文由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YJ120025)资助
参考文献
[1] 黎盛寓.以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1):35-37.
[2] 杨益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17期,第31卷:13-16.
[3] 付宁,狄春阳.在校企合作下五年制高职《汽车营销售后服务》课程的开发设计[J].学术论坛,2012年第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汽车维修;汽车运用;教学方法
要实现项目教学及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不是只凭一句空话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一、汽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汽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课的讲授,轻实践课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所导致的结果是:教师费尽精力,或是利用一张挂图,通过讲解和比画的方式来描述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和运动原理,但教学效果很差,学生还是难以学懂,这样,教师失去了信心;学生满怀希望要学好的专业课,由于基础差,理论课多,实验和动手的机会少,想学而又学不会,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厌学、逃学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2、先进的教学方法
目前汽车上普遍装备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故障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培养目标所不能适应的。现行汽车运用类专业维修、检测技术人员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就要从汽车专业课教学入手,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要求的适用型人才。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针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项目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将每门课程设置若干课程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完成哪些内容、学生应该完成哪些内容、操作的步骤怎样,都一一在项目中明确。这样,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自己应该完成的教与学的内容,目标明确后,学生学习就有动力,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显得容易。
例如:以《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课程中,“起动机不能转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课题为例,按项目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1)按岗位要求接受起动机不能转动检修工作任务。
(2)会描述起动工作原理。
(3)会描述起动不能转动的检修流程,能按要求完成检查、维修整个过程的作业任务。
(4)会对修竣的起动机进行检查。
(5)会撰写起动机不能转动检修工作总结。
(二)技术要求。
接通起动机开关时,起动机运转并能带动发动机转动,输出转矩及功率符合原厂规定。
(三)教学资源。
(1)实训车间应具备满足教学条件且可运转的发动机台架或整车(允许不同型号);
(2)四组以上常用工具、工具车、零件车、万用表等。
(3)原厂维修手册或维修资料。
(四)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
(1)起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现象: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档,起动机不转动。
(2)教师将起动系组成、各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起动系工作原理及过程以多媒体结合实物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讲解。
(3)学生按教师所讲的内容,对产生起动机不转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出有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
(4)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检测及维修方案。
(5)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排除故障。
(6)学生撰写维修工作总结。
在教学中注重工学结合的引导,课程项目尽量来源于企业,如果将教学场地安排在校内、外实习基地、企业现场,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维修任务项目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
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两位教师同堂教学(其中一位教师为理论讲解,另一位教师为实践操作),针对于汽车的某个部件或总成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论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同时实习指导教师运用实物配合理论教师现场操作的方法对学生讲解。以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彻底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直观,学生学习也感兴趣,学的知识也容易理解和掌握。
采用“学生分组教学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组学习,针对每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讲解后,提出问题,让各小组的学生要进行实际操作、交流、讨论、总结,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条件
从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及“双师型”教资队伍。
1、教学设备
加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专项技能型技术中心建设,即具备校内相应的实训设备、实训工具、检测仪器、实验台架等教学设施,可以积极自筹资金,也可以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将汽车实训基地建成汽车整车实训工作区、汽车发动机实训工作区、汽车电器实训工作区、自动变速器实训工作区、汽车底盘实训工作区、汽车仿真实训工作区等。
2、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汽车各种性能(经济性、安全性、排放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不断增多。由于汽车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掌握了先进的汽车专业使用与维修知识,把握了新的汽车维修方法和理念,增长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学能所用,才能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巩利平.办好高职教育中汽车专业的几点设想[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12月,第5卷,第4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维修;教学探讨
引言
在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维修教育中,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这将对教师的技能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往往难以理解,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汽车维修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汽车维修的教学过程也越来越重要。因此,职业院校需要进行创新的教学方式,并且还需以职业为导向,运用理论知识和现场示例,并且还需是通俗语言来教给学生重要的知识和经验,以便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操作,同时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1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
在汽车维修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多媒体应用的教学,导致实施维修课堂相对无聊。此外,在汽车维修的专业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导致缺乏对学生主动性的认识。
1.2错误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态度
由于社会对一些职业学校的偏见,长期以来形成了强调教育而不是职业导向性的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也是侧重于学术能力而不是技能方面,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今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一些学生希望通过快速学习技能,并且还能快速找到对应的相关工作。但是,因为汽车维修专业课的基础不扎实,也没有较强的现场应用,并且在先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知识框架没有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
1.3教学实践能力不强
汽车维修是一个动力很强的职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带动学生参加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并参加汽车维修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维修水平。专业的汽车维修课程不仅是各种专业知识传递,还应注重学生现场实践技能的发展,该专业是培养汽车维修技能的社会职业,以及学生仅了解理论的实践能力。但是,当今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仍然只注重于课堂教育,教师从理论上讲解了各种信息,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但理论的知识使学生没有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缺乏动手能力。因此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问题。
2改进教学方法和汽车维修方法
2.1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在汽车维修教学中,有许多概念性的知识和抽象性理论知识,并且必须强制记住。老师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递,使用一些教学技巧,使学生更生动化的理解相关概念,可在实际使用中有了扎实的理论知道。教师应尽可能丰富他们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和总结适合当前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
2.2结合实际案例和生活进行教学
在该学科的教学中,老师长期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还会耗尽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处理一些常见的经典案例,这将有助于学生发展其理论和实践学习技能的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质量。教学老师在教授新课程时,可以先提问,让学生在没有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思考,并鼓励其主动发言,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再使用案例把刚才提问的知识点结合,在此指导下,逐步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引导,将各个概念和关键点整合到上述情况中。学生通过提问和好奇心积极地检索课堂知识,通过不断思考和分析,以增强记忆力。这就是有问题的学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激发老师的教书兴趣。通过逐层分析,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以便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整合在一起,以实现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效果。
2.3教学使用模型和多媒体方法
由于汽车维修技术非常繁复,因此学生很容易混淆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模型和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师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辅助教学方法之一,尤其是汽车维修课程,将会有大量的零部件图片,中等职业教育应加强专业教学讨论,结合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些真实的演练,使学生可以边做边学,这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目的是站在汽车维修的最前沿学习,全面提高教育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可以满足现代化维修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需求,以及还不断提高和优化教学水平,以符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还需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有效合作,使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所学理论框架知识进行有效的验证,并分析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能力,同时还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有效结合[1]。
2.4结合实际故障问题进行教学
汽车维修讲课中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会使学生没有基本概念。因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在书中找到常见的汽车故障现象,加入一些现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对于学生来说,按照书中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步骤逐步进行过程,并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并根据车辆状况分析和修复错误。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花费足够的动手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培训,并通过一些典型的错误检测和故障分析,使学生针对性的对问题解决,运用实际工具来达到培训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问题集中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使学生可以主动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2.5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善于将理论的信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高度整合有效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不断丰富和积累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以提高他们的能力。毕竟课程的知识点和学校开发的教科书是有限的,需要学生与社会进行交流,借助其深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将对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工作模式,实现了更多的自我强化学习。引导学生获得汽车维修的相关职位,发现各种汽车故障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设计实施计划。引导学生社会生活紧密接触,并引导他们自觉地实验、分析和反思,从而使教学课堂更接近于应用,实践了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3]。
2.6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
为确保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相匹配,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汽车日新月异的需求无缝衔接。从总体上发展教学团队的综合人才和专业技能水平。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的经验,因此他们的大多数专业知识来自书籍和教材,并且动手的水平受到限制。近年来,大型汽车制造商已经加强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许多职业学校在技术方面都未能及时更新。专业的汽车维修教师的水平和技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件事就是使用多渠道、多样化和多功能的教学工具,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需求,可以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和主要专业人员,为教师提供实用指导。学校应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合作。这些相关的措施可以使教师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4]。
2.7使用广泛的知识网络结构
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由基础知识和研究到实际知识的运用,以激发学生对汽车修理的学习兴趣。在汽车维修基础课程中,不同的科目构成了自己的系统,在汽车的总体结构的信息系统中,每个系统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中,全面分析内部之间联系的问题,而且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鼓励学生扩大思维[5]。
3汽车维修实训案例
下面以《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课为例,对燃油机压力测试的教学,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教学中。根据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内容。信息搜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任务导入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动机控制原理等各方面的研究。进行决策这个部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建立燃油压力测试过程。进行实施、检查地点是发动机实训室。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利用发动机台架或整车,与教师一起完成燃油压力测试过程。下面以桑塔纳型轿车油压测试为例,介绍检测方法和步骤。蓄电池电压正常。断开油泵电路保险以释放油压。按要求连接油压表,如图1所示。在接通点火之后,观察发动机的转速,如果怠速运转,在油压表的数值应该符合300kPa。如果节气门突然增加时,数值会增加到350kPa左右。在怠速时,将调节器上的真空管拔下来,同时用手指将气管的管口堵住,油压表数值会显示在320kPa。如果测试燃油压力符合标准,使发动机运转至正常温度后,重新接上调节器上的真空软管,检查燃油压力表压力应略有下降。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带领每个小组进行总结,针对收获问题进行回顾,指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通过以上的实例步骤,学生的维修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摘 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技工学校汽车专业的一门必选专业课,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根据学校实际,笔者从五个方面对技工院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改革
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标志,现代汽车为提高其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广泛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然而该课程教学对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置与产业岗位对接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主要包含了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如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ASR)、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SBC)、电子制动力分配(EBD)、辅助制动系统(BAS)、安全气囊(SRS)、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汽车变速系统,如电控自动变速器(EAT)和无级变速器(CVT);电控自动空调(A/C);刮水器与电控门窗;巡航控制系统(CCS);电子控制悬架(ECS);电控动力转向系统(EPS);中央门锁与防盗报警系统;车载网络技术;其他电子控制装置,如汽车电子仪表、汽车导航系统、汽车音响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以及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掌握“必需、易懂、够用”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产业的实际岗位相对接,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校本教材,并组织教学实施。
二、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合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后,再进行实习实训,这样的教学方法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明显不适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此,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思想,探索实施适合职教规律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并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生产和管理流程,将企业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学生,这对学生了解企业,实现与即将从事的职业或岗位“零距离”对接大有裨益。
三、实训场地与行业标准对接
教学场所采用一体化教室,在便于开展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训场地的设置与汽车维修行业生产实景平台相一致。如在车速表检测实训中,采用标准型滚筒式车速表试验台,速度测量装置、速度指示装置和速度报警装置的配备应与汽车安全检测线设备相一致。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应按照实际检测操作规程,先对车速表试验台和被测车辆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再对被测车辆进行检测,试验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整理和清洁。实训场地的建设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技能操作实训,而且可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技工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硬件支持。
四、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
为了适应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双证书”制度是目前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取证并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对于学习汽车电子技术方向的学生,要求其必须取得汽车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为了方便学生取证,提高取证率,学校应把取证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即把取证培训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五、考核评价与实习就业对接
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纳入评价,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督查、信息采集、评价、反馈等措施,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质量监控体系,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在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的安排过程中,依据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评价,优先推荐和安排优秀学生。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