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1 16:26: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创新分析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对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高层次要求。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必然需求,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医疗卫生事业,科研管理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一种形态,面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脑科学的研究,以及医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都预示着医学研究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1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不断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而创新精神是科学进步的首要因素,活的灵魂。
1.1科研管理创新为医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学科研活动需要具备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与手段、完成科研活动的实验条件、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渠道与机会等外部环境。通过新的科技政策法规、协调管理机制、科研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使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符合知识创新的要求,为医学科研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1.2科研管理创新已渗透到医学科研的各个领域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的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蛋白组计划”等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战略规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已成为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助推器。
1.3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方式变革的需求
医学科研领域研究的对象大都具有多学科性,如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纳米医学、计算生物学等。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形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产生出富有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学科研方式的变革特点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必须随之变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医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1.4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主体素质提升的需要
知识创新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员,面对医学管理的高素质对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管理对象对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以从政策、法规上加强对科研管理的新引导,建立科研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医学科研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硬件要求。
2科研管理人员是实现医学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
2.1科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研管理是医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科研管理从服务性、事务性工作,拓展到指导学科发展的高度[1]。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家整体科技规划,为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超前的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超强的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2科研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医学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它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创新意识为科研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2.3科研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产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涵盖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攻关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3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
3.1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
科技政策在科技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起着保证、协调和激励作用。在构建科技政策平台中,要注入创新的理念,以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目的,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的能力。医院要发展,必须首先建立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平台[2]。围绕科技创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天津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医院专利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让的奖励办法》、《天津医院科技工作奖励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医院良好的科研秩序,而且也使科研计划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2“以人为本”激发科技人员的内在创造力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管理理念,就是把人才看做第一资源,把人才管理作为第一要务[3]。首先,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要重视科研队伍的整体建设,一流的创新目标只有靠一流的创新队伍才能实现。其次,要满足科研人员的个体需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都要顺应人性,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关注被管理者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商对智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发展需求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一流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3.3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建立起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4]。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让制度,扩大单项奖励范围,提高总体奖励力度,以鼓励创新人才科研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3.4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内在活力
为实现科研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激发其内在活力。天津医院把年收入的1%做为医院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①院级课题的启动,每年招标立项8-10项;②高新技术的开展;③对局级以上的课题经费给与同等匹配;④科技奖励;⑤科技支撑条件的改善。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科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投身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3.5建立开放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
加强与国内外医院、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共同申报高层次的纵向课题,共同承接大规模的横向课题,加强科技信息的交流,是提高科技人员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创新思路的基本途径。医院只有建立开放、诚信的科研合作平台,才能汇集科技人才,提高医院自身科研创新水平。每周5为天津医院的学术活动时间,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介绍骨科领域最新进展,及时捕捉最新动态,为科技人员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短期专题研修,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在国际舞台的科技竞争力[4]。超级秘书网
3.6重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研管理的创新,必须围绕“人”来做,必须加强培养创新的科研人才。首先要挖掘创新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在当前科学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使人才具有创新观念,使其能力和素质得到进一步发挥,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在后备力量的选拔上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注意开发科研人员的潜力。特别要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把有才华、有作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放到科研工作的关键位置,给他们提供创新空间,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其次,要关心创新人才,做好后勤保障。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在培育和升华创新人才主体精神,增强创新人才自主、自强、自立、自觉、自尊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的同时,尽可能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科研环境,使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要激励创新人才,建立素质档案。科研管理活动要围绕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必须充分运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起使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能施展个人才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研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醒村,段勇.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创新解析[J].医学信息,2006,19(5):1010-1011.
[2]郭松,孙文广.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科研管理工作[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9):68-69.
《国家审计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一文,在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国家审计管理模式现状与弊端,结合陕西审计管理工作实践,从计划管理创新、现场管理创新和审理稽核创新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实证研究和探讨,在法律政策、机制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操作层面,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进行了梳理提炼和经验归纳,针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的构成要素,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技术、制度和人力保障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与实现机制》一文,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从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生成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目标;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定位;分析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发挥免疫功能的自身优势;在描述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构建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的机制框架;并从审计理念、方式方法与技术手段等层面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研究及其案例分析》一文,以研究经济案件的本质属性、特征、表现形式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点上,探寻挖掘经济案件线索的有效路径,并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对审计在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总体思路、主要方法和技巧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和论证,运用多种学科及相关理论,归纳、梳理和提炼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为审计查找经济案件线索、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监督水平提供了思路。
《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主要从聘用审计的委托关系、聘用审计的动因、聘用审计的作用、聘用审计的过程管理和基本指标评价等方面构建出了一套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充实和丰富了现有国家审计理论,同时为构建合理科学的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这次由审计署组织的2010年至2011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论文评选活动中的参评论文共193篇,其数量与规模较以往明显增多,经专家评委匿名打分评审,通过审计署领导批准,共评选出优秀审计论文7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从这次论文评选结果的分布情况看,主要包括审计署机关7篇;地方审计机关40篇;特派办和派出局19篇;审计署4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管理创新 经济增长 优势
一、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特殊企业,在面临着我国经济大市场的竞争化大背景下,要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就要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现状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现行需求也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现阶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不恰当
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现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直线职能模式,是一个最传统的线条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分行支行,一条线下来,不是一种全能的。在以往管理中往往出现银行信息传达不及时,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及时反应。在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管理中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创新要求,造成企业运转经营困难甚至陷入困境。银行的运作要求就是快速和高效,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业务多,类似银行比较少,所以工作繁琐,如果不能改良管理模式,就会堆积越来越多的问题。
2.管理战略的意识薄弱
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但战略管理效率不是很高,有时会滞后;农村银行企业普遍重视市场运作、偏好多元化、对长期发展考虑不够全面导致管理意识欠缺。由于农村的资金观没有城市那么先进,所以资金应用不活跃,也就形成了农村商业银行长此以往的战略意识薄弱。新型农村资金实行县(市)级统筹,因此需要很高的执行成本。一方面使得资金管理本身的行政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人员冗余,部门和单位之间没有做好相关职能的有效定位,引发的组织管理成本上升也过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侵蚀新型农村农民对于资金的实际效用。
3.银行管理理论与内容不适应决策需要
在我国以往的传统经济管理时代下,经济增长方式来源于旧式的机器、传统的技术,偏离了在创新管理形势下的知识经济时念,银行管理企业也是以最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以比重较大的趋势不断提升,可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与其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甚少,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内容已不适应投资决策所需要。
4.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总体指导思想发生偏差
在总体管理上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总体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导致银行内调受阻,内部监督力度弱化等问题相继发生。自从银行趋向市场经济化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也在这个趋势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可是在调整的过程中,“重发展、轻调控”、“重业绩、轻管理”、“重激励、轻管制”的不良现象频频出现,各地方分行的一级人很容易和总行之间形成“尾随其后”的现象,忽略稽核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减弱稽核体系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职能与作用。
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的新对策
1.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力度
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内部的机构。为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查系统的有效监管,还需在董事会的基础上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同时完善监事会的结构,加强监事会成员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管理创新能力的加强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思考,需要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银行经营活动离不开员工培训的开展。针对创新思路开展员工培训是始终坚持的原则。在继承和完善已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引入现代培训手段,是培训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要素。
3.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企业银行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本身应注重提高对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全新认识。要不断的加快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化的步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的创新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创新的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信息化电子商务,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企业创新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创新型的大转变。
4、加强宣传力度,让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需要不断的涌现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宣传灌输,增强全员认同感,一流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一流的思想观念上。在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时,首先要从解决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入手,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银行企业文化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从而让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体系,要不断的努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要全面加强创新管理,培育良好的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创新管理体系,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之本。企业在经历了“传统管理型”适时转向“创新管理型”,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开展银行企业管理创新对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的加强管理创新目标,才能取得企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峰,《建立与完善有效管理行为的评价机制》.[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孟祥华,陈士俊.《略论企业内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1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力层次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包括: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理、旅游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具体范围包括:
1.休闲旅游2.旅游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3.城市旅游4.旅游规划 5.旅游目的地形象6.旅游区域合作 7.旅游市场营销8.旅行社集团化研究 9.旅游企业管理10.饭店业发展趋势研究 11.旅行社发展趋势研究12.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13.旅游服务管理14.旅游产业集聚 15.生态旅游16. 旅游电子商务
毕业设计地点可以在学校内、科学研究单位、旅游公司、旅游企业等,只要有研究、开发环境即可。时间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三、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1.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3.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5.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研究 7.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与旅游创新 9.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11.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 13.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思考 15.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 17.旅游规划失灵与利益主体分析 19.旅游规划中的SWOT分析
21.论旅游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 25.论旅游规划的基本功能
2.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旅游城市空间竞争探析 6.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8.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12.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 14.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16.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18.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关系辨析 20.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2.谈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弱势旅游地的发展研究 26.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探讨
27.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经济分析与预测问题 29.旅游地品牌与形象规划
31.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 33.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5.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 37.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机理初探 39.论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41.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开形象遮蔽现象 43.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初探 45.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47.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的几点思考 49.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51.生态旅游规划的功能空间分析 53.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55.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 57.关于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议 59.旅游规划运作的项目管理探讨 61.旅游服务创新分析
63.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演变及其对策 65.我国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7.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 71.旅行社低价竞争的原因分析
7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5.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问题研究 77.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 79.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
81.论我国旅行社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途径 83.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85.信息时代旅行社战略管理的思考
87.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89.我国旅行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91.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与战略选择 93.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95.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97.主题饭店发展模式的创新
99.浅谈激励理论在现代旅游企业中的运用
28.论旅游规划的人本主义原则 30.“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研究 32.基于旅游者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印象管理 34.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 36.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 38.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 40.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构建 42.试论旅游目的地的定位
44.政府主导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研究 46.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48.试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 50.生态旅游规划的层次分析
5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要求 54.旅游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56.知识经济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58.我国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 60.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 62.旅游管理中挫折心理的运用 64.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探析
66.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68.论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
70.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障碍分析 72.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研究 74.中小旅行社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76.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动因与模式探讨 78.旅游企业信用缺失及其管理对策 80.论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的体系与方法 82.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84.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86.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88.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90.试论旅行社业的危机管理
92.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的创新 94.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 96.中外饭店集团比较研究
98.论饭店资源激励机制的系统建构 100.现代饭店管理中激励方法的研究
四、毕业论文步骤
选择题目、收集资料、计划进度、前期准备、论文设计、资料整理、撰写论文、答辩。 1.选择题目
可在参考课题中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也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把握选题内容的“质”与“量”,确定该内容是否符合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
2.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可以在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可以做实地调查,做实验等搜集资
料,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应该把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3.计划进度
大致时间安排为: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文献阅读、必备知识、确定题目):一周到两周 (2)构思阶段(题目论证、详细构思、确定大纲):七周到十一周 (3)编写论文(资料整理、撰写论文):一周 (4)答辩阶段(答辩准备、答辩):一周 具体时间安排以教学计划为准。
4.前期准备:了解所选课题的必备知识、要求和设计步骤。在熟悉课题、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设计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5.大纲设计:用较好的方法对论文大纲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写出详细大纲。 6.撰写论文
7.答辩:一般在15分钟左右,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内容,论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毕业论文自我评价。
五、毕业论文要求
论文一般应包含有摘要、关键字、目录、综述、论文主体及参考文献等,同时应附注相关图表等。 1.字数要求:不少于8000字。
2.中文摘要:汉字400字左右。摘要应具有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目的:研究论文的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等。
结果:论文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等。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不要在摘要中分项列出,只需涵盖这些内容即可)。 3.关键词3~5个。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4.毕业论文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格式书写。
5.论文要求:内容符合要求,分量适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完整,表面清洁。
六、毕业论文答辩提交的材料
1.毕业论文 2.答辩框图 3.电子文档
4.论文袋(写明作者、题目、袋内材料)
重要说明:毕业设计答辩之前,必须提交电子文档(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文件),发送到远程教务部信箱,否则没有毕业论文成绩。
七、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第1章引言
1.1课题介绍及研究意义
1.2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1.3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4本论文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第2章问题分析
2.1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2.2可行性研究
2.2.1要解决的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及复杂性分析2.2.2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3章解决问题
3.1问题设计的总体结构和框图 3.2设计中采用的策略 第4章研究案例
4.1详述理论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4.2分析案例 结论(结束语) 致谢
(致谢对象应该是那些文章作者以外的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提供过帮助的人或机构。应事先征得被致谢人同意,然后方可致谢。致谢的内容必须属实,对被致谢人的贡献应有确切的表达。)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安全;教学体系;财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87-02
财经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了业务电子化,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经济管理行为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信息系统如同国民经济活动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财经应用领域对信息技术越来越依赖,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传统风险在信息化过程中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信息安全教育对财经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提高财经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安全能力和意识迫在眉睫。
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涵盖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安全课程改革、信息安全实验平台建设等方向,但鲜见面向财经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教学体系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从2004年起开设信息安全相关课程,是国内最早为财经管理类专业开设信息安全课程的高校。十余年来,先后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电子商务安全》、《信息系统安全》课程(包括双语教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课《信息安全概论》,为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开设《信息安全》课程。学校从教学内容选择、讲授方法凝练、教学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面向财经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4-3-3多维教学体系
面向财经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4-3-3多维教学体系包括:四维教学内容(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财经应用安全)、三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互动教学)、三类自主学习方案(金融信息安全案例分析、科研项目驱动、学术论文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在基础不够(不具备数学、密码学基础)、技术不强(没有网络技术)、时间不多(只开一门课)的情况下,开展信息安全教育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实验内容与实验手段有机衔接,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
二、教学改革方面
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了包含音视频的课件,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课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运用网络课程复习、讨论成为不少学生课后辅助学习的有效手段。
1.修订和完善了信息安全教学体系的教学大纲。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国家培养面向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教学团队参照教育部拟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特色,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层次,分别组织编写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每年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使之符合信息安全教学体系的课程特点。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总结及教学辅助材料。
2.科学合理选择高水平的教材。课程选用了国内知名专家编写的中文教材,在双语课程开设之后,选择相对权威的国外主流信息安全教材,积极引进原著和原版书目;后期,在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同时,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善的针对财经信息安全的高等教育教材。因此,教学团队组织编写并出版了适用于财经类院校的《电子商务安全》教材,着眼于信息安全在电子商务中的实际应用,突出案例丰富的特色,为学生学习提供充足、适宜的参考资料。
3.积极推进案例教学。信息安全是一门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致用之学。如何使该门课程在实现它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能够体现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这门课程的方向。对于信息安全算法协议的描述,采用业内优秀的信息安全模拟软件CrypTool实现具体案例的演示,将重要的密码体制逐一展示成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动态演示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此外,信息安全密码机制的创立以及应用场景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在知识点讲解中适当引入视频来缩短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4.创新教学方法。把传统的课堂讲授作为教学方法的基础,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论坛式教学、学生自学、实践教学以及学术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团队经常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商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改善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积极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并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开办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讲座。
5.完善考试制度。规范信息安全教学体系的教考分离制度,完善试题库的建设。本课程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即平时通过课堂提问、开卷小论文、测验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重在考察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重在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把握。试题覆盖面占讲授内容的90%以上,难易程度比较适宜,客观评卷,学生成绩公正,考试后有试卷分析及总结。
6.建设实验教学体系。中央财经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金融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为信息安全教学提供了实验环境。SimpleISES新一代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系统将行业内主流的安全软件移植和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该系统由一系列软、硬件设备构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随时根据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实验模块,并且具备较高的知识系统性。该系统是基于真实网络、信息安全及安全设备等环境下搭建的一套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通过独立操作或者分组合作,进行信息安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和配套实验操作,这与未来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基本一致。
金融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集成了多家银行的核心信息系统,通过具体的金融信息安全案例实现对金融信息安全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的“银行网络与信息化研究试验平台”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
三、教学创新方面
坚持信息安全经典理论与学术前沿并重,强调方法论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等多类型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富有特色,成效显著。
1.采用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财经信息安全实际应用参与讨论,不仅加深学生对信息安全理论的理解,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促使一线教学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迫使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课堂上注意把握学生讨论的范围和对学生讨论的总结和评述,起到了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2.采取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信息安全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现实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及保护手段,鼓励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与信息安全原理密切相关的案例,组织案例教学,要求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联系信息安全理论对实际案例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探讨,并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并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3.开设同步在线课程网站。2010年开设了“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网站,网站包含了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及答案、课外参考材料等资源。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站预习、复习课程内容,又可以以网站提供的课外参考材料作为向导,自主独立开展学习和科研创新活动。本课程网站在借鉴同类站点特色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了BBS论坛一项,以供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师生间的讨论交流记录均可以以帖子的形式保存在BBS论坛中,以供其他同学或者后面即将学习该课程的低年级同学查看。同时,教学团队也可以从学生发帖的内容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对课程的难度和进度及时做出调整。
四、实践教学方面
1.学生科研环节的设计。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信息安全的风险,找到成因,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发表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类比赛项目。
2.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一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并撰写调研报告,既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生产活动中信息安全问题和现象的感性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增进了学生对所学信息安全理论的进一步理解。二是支持学生组成学术社团,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学术活动。三是邀请国内外信息安全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介绍当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使学术氛围更加浓厚。
五、结语
面向财经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4-3-3多维教学体系,探索出了一条财经类专业学习信息安全知识的有效途径,促进了财经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成果。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MOOC、翻转课堂等的出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仍需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IT交付作为一种的新的模式被广泛地应用起来,云计算通过按需租用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廉价的存储及计算服务,对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无疑意义重大。本文对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的企业观念、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研发管理及企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推进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计算;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77-02
收稿日期:2015-03-15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4WZD02)
作者简介:乔瑞中(1965-)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高鹏(1991-),蒙古族,黑龙江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云计算技术也必将在我国企业中广为应用,这也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动力与支持。云计算技术能够帮助我国企业解决一些在传统环境下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我国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企业的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参与能力,实现我国企业的健康跨越式发展。
一、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一)企业观念的创新
管理创新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这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条件。当前,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很多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已经大大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我国企业要想在云计算背景下实现管理创新,首先就要进行企业观念创新。
1.转变市场观念
当前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向着个性化、多样化及动态化转变,企业必须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依托云计算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云计算共享平台优势,通过云计算系统数据库中提供的大量市场信息,积极挖掘这些市场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通过科学处理、分析及预测来寻找市场的空白点,从而发现一些新的市场机会,开发出一些新的市场。
2.转变经营理念
在云计算技术背景下,边界和规模已经不再是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唯一标准,而通过云计算共享资源,各个企业均能够实现交互,这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企业过去追求规模效益现象,进而使得创新成为了企业唯一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要积极抓住这一契机,依靠云计算中的强大的存储能力和运算能力,并借助各种计算机软件或设别,最终将一些创新想法和观点迅速落实到企业研发和产品创新环节。
3.转变竞争观念
过去企业之间的竞争,仅仅考虑自身利益,并且主要以企业自身资源进行竞争,并将同行、顾客、供应商甚至金融机构等视为对立竞争者。这样一种排他性的竞争理念在当今全球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无疑非常不利。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直接打破过去企业之间终端、地理及时间限制,进而使得各个企业实现层次及职能上的相互沟通协作。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转变传统竞争观念,要通过积极合作竞争。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能够使得企业自身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创新
过去很多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以等级及权利制度为核心,这样的组织结构分工清晰,有助于企业发挥专业优势,但随着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要求企业要切实提高自身反应速度,以快速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而就现实来看,在面对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组织机构模式应该不断向着扁平化、网络化及柔性化发展。此外,云计算能够利用高度统一的资源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并且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及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能够将同行竞争者、供应商、政府及一些中介机构均融合在统一平台,各大主体在该平台上实现相互交流、协作,有效扩大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最终使得各个企业都能够获得更多机遇,并赢得更快发展。
(三)企业研发管理创新
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首先是在一些软件处理过程上有很大优势,即将原来的封闭式、有线性及分割性的研发变为现在的开放性、非线性甚至全球化的一种研发,大大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企业研发人员可通过远程登录,并且云计算可以依据不同研发人员及团队需求提供存储和计算能力,根据需求进行水平、动态、弹性研发,最终形成“研发云”。企业借助云计算强大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将企业研发过程中一些观点及想法快速在计算机上模拟,进而完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企业研发所要求的软硬件门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可将更多资源用于研发投入。
过去的企业研发往往是主观判断用户需求,而用户并没有真正参与企业产品创新及研发过程中,而在云计算背景下,就可以实现开放式创新,企业研发任何一个阶段,用户都可以自由加入,最终使得研发主体从过去的单向交流变为了现在的双向交流,用户满意度必然会大幅度提升,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四)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创新
对于企业面对的市场来说,以往要求企业的营销人员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并对取得的市场数据进行系统的收集和分析,进而预测企业提供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数据,对于云计算来说,其不仅仅是将硬件和软件的一种整合,更是对数据资源的一种整合。它能够将网络上出现的大量数据资源加以整合,企业在实际调查和分析时就可以利用云计算服务,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挖掘及分析,最终实现对数据资源中的有用信息的采集。随着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的日趋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营销云,以便更清楚、更便捷的与客户交流,并且通过云同步、云传输等服务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最终使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达到最大程度的满意。
二、云计算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问题
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包括财务、研发及客户等方面数据均属于企业机密,如果出现泄漏,必然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数据使用安全性问题是阻碍云计算在企业中应用的一个非常大问题,企业要切实做好这方面的防范工作。
(二)网络传输问题
稳定高速的网络传输是云计算在企业中应用的基础,这是因为云计算不论是其存储还是计算功能均是通过网络在线来实现的,如果网络不稳定、网速太慢或者网络中断均可能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所以,企业要加强对网络传输的管理。
(三)使用费用问题
和过去的一次性投入不同的是,云计算使用通常是按需租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服务,这使得过去企业的固定支出变为现在的运营支出。企业在使用过程中若存放在云计算中则要求持续按月的付费,而存放在其他设备中则只需要一次性付费,因此,企业可以将一些不及时使用数据存放在一次性设备中,这样与存储在云计算中相比,费用更加低廉。
(四)政策法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关数据安全、数据物理存放地、登陆权限及数据隐私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而各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来维护本国信息安全,而来自法律层面的一些规则将直接影响云计算的一些优势作用体现,进而影响企业云计算服务管理应用,所以,企业也应明确相关的政策法规。
(五)其他一些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云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使用还存在可靠性、系统恢复、备份及企业自身管理等其他一些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在云计算服务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可能遇到到的一些问题,进而保障企业管理创新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鹏.问道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9)12-13.
[2] 刘越.云计算技术及应用[R].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9,(8)39-40.
[3] 尹小明.基于价值网的云计算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09,(8)45-46.
[4] 张楠.云计算颠覆现有商业模式[N].信息系统工程,2009,(7)25-2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2-0005-04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Based on Metaanalysis
GAO Pengbin1, WU Weiwei2, YU Bo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Weihai 264209;
2.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47 independent samples, this paper conducted a meta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and to identify some contextual factors affecting this relationship.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firm performance link w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t also found that national cultur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to a large extent.
Key words:management innovation; firm performance; metaanalysis; contextual factors
创新领域研究历来受到学者关注,但以往大多聚焦技术创新,对非技术创新研究不够,其中管理创新在近十多年才逐渐受到重视[1]。管理创新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源自其对组织发展的积极作用。管理创新被认为是21世纪公司成功的关键[2],Toyota和Visa的迅速崛起均受益于它[3]。但实证研究却展现出不同的结果,Arvanitis等[4]指出管理创新对组织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而Walker等[5]却指出管理创新对组织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虽然学者认同管理创新的价值,但就其能否提升企业绩效还没有达成一致。
本文旨在用元分析定量评价现有研究,通过纠正样本和测量误差得到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并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借鉴。
1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11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管理创新不仅包括抽象的理念创新,还包括实践、过程和惯例的创新,有助于组织将产品和服务转化为顾客的解决方案,维持能力导向的竞争优势[6]。管理创新与变化和适应能力也有内在联系,能帮助企业应对频繁变化的形势[7],提升企业内部过程的效率和效力,持续改进组织柔性、质量和生产率[8]。此外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也会使企业更具创新性,更显著提升其绩效[9]。因此,管理创新在提高企业绩效中发挥著关键作用。
假设1: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12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的情境因素
(1)文化背景。国家文化是根植于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思维、情感和行动模式,能对创新产生影响,这里从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和不确定性避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下,组织进行集中决策和强有力的正式控制,能有效分配资源并减少创新风险,员工更容易内化领导价值观和模仿领导行为,更容易配合上级强调的创新项目,因此创新更容易成功[10]。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下,人们从事创新时更愿寻求多部门支持,建立彼此信任,创新活动得以受益 [11]。在高不确定规避的文化下,人们信念和行为刻板保守,不能容忍异端行为和想法,也不太容易获取资源支持创新项目的开展[12]。
假设2: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2a:权力距离正向调节两者关系;
假设2b:个人主义负向调节两者关系;
假设2c:不确定规避负向调节两者关系。
(2)行业特征。权变理论将组织绩效视为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匹配的函数,行业不同,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有一定差异。高技术行业的竞争基础是从创意到创新的快速转化,因此强调智力资本,经常从事创造性和知识密集型的管理活动;而低技术行业的竞争基础源自规模经济,不特别强调创意生成和实施间的转化[13]。高技术行业通常面临动态且快速变化的环境,管理者需借助创新活动响应由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14];而低技术行业环境相对稳定,管理者对创新活动的关注不足,整体上和高技术行业有显著差异[15]。
假设3:在高技术行业,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存在更为显著的正向关系。
(3)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往往界定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有学者认为大企业拥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因此能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也能缓解创新过程中由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16]。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尽管中小企业缺乏投资于创新活动所必要的技巧和能力,但其具有高度灵活性,能避免组织官僚影响,因此具备创新优势[17]。
假设4:企业规模对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存在显著影响。
2研究方法
21数据收集
选取EBSCO、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管理创新”及其英文形式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筛选标准有:(1)必须是实证研究;(2)结果变量必须反映企业绩效,预测变量必须包括管理创新;(3)必须提供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相关系数r或者可以转化为r的统计值;(4)必须是独立样本。按照以上程序最终获得了符合要求的期刊论文47篇(中文22篇,英文25篇),共有49个独立样本。
22变量度量
(1)主要变量。管理创新是组织为创造价值而实施新的管理实践、流程和结构[18],财务、市场、顾客等绩效均视作企业绩效。(2)情景变量。国家文化参考Hofstede
的评分,企业规模以500人为临界值划分为大和中小企业[19],高低技术行业参考以往研究[20]。(3)控制变量。由于多维构念变量能更全面真实反映复杂心理,更能探究变量间的关系[21],故选择创新和绩效测量维度两个变量。
23分析流程
通过对相关系数r进行Fisher’Z值转换,然后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效应值。调节效应采用亚分组和回归分析进行验证,其中国家文化根据实际评分值进行高中低档分组和连续变量回归,其他变量根据其分类分别进行亚分组和0-1变量回归。
3研究结果
31主效应分析
同质性检验的Q值为105824,表明效应值是异质的,要用随机效应模型。I2值为955%,表明有45%是由随机误差而致,Tau2值是0075,表明变异有75%用作权重计算。根据随机效应模型,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间的相关系数是0341,强度适中,且95%置信区间没有0,Z值为8374(p
32调节效应分析
分别以亚分组和回归分析检验调节效应,结果见表1和表2所示。
(1)权力距离。根据表1的Q值和FailsafeN值,3组内部均有显著异质性但结果稳定。高、中、低3组效应值依次减小,表明随权力距离减小,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变弱,表2中模型2的回归系数也为正且显著,假设2a成立。
(2)个人主义。根据表1的Q值和FailsafeN值,3组内部均有显著异质性,高组结果不稳定。高、中、低3组效应值依次增大,表明随个人主义减少,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变强,表2中模型3的回归系数也为负且显著,假设2b成立。
(3)不确定规避。根据表1的Q值和FailsafeN值,两组内部有显著异质性且结果都稳定。效应值没有呈现显著递减或递增,故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不显著差异,表2中模型4的回归系数为负且不显著(B=-0002,p>005),假设2c不成立。
(4)行业特征。根据表1的Q值和FailsafeN值,两组内部均有显著异质性且结果稳定。两组效应值依次递减,表明随行业高技术特性减少,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变弱,表2中模型6的回归系数(低技术行业为0,高技术行业为1)也为正且显著,假设3得到验证。
(5)企业规模。根据表1的Q值和FailsafeN值,两组内部均有显著异质性且结果稳定。两组效应值依次递减,表明随规模减小,管理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变弱,但表2中模型8(中小企业为0,大企业为1)的回归系数虽为正但不显著,故支持假设4。
4研究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