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九年级物理论文

九年级物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5: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九年级物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九年级物理论文

篇(1)

(一)物理教材内容次序调整的理论依据

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教材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要考虑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其中一条要求是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也就是说能够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起联系。这就要求教材内容之间也要注意这种知识内部的联系,在教材内容安排时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和承接性。

(二)物理教材内容的次序的调整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要了解实验的工具和基本的测量单位,在教材中可以分在与之相关联的章节中讲解,也可以集中把比较常见的或者是基础的测量工具放在一起呈现。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中的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分为四节来讲物理中基本量及其测量的方法:一是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是质量;三是密度;四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五是密度与社会生活。但是这些量都是常用的基本量,放在九年级这一册来讲不如放在八年级上册来讲,基本物理量的内容要放在其他内容之前来讲。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第四章物态变化分别有以下四节: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但是第五章到第十章都是电磁学部分,第十一章是基本的物理量的内容,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是力学部分的内容。直到第十六章才是热学部分。第四章和第十六章的内容具有知识内在的连贯性,并且第四章物态的变化和第十六章热和能放在一起讲可以使得学生对热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放在一起还可以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在教学内容按照声、光、电、磁、力、热的顺序依次呈现。力学部分和热学部分放在了教材的最后来学习。

本教材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而力学部分和热学部分位于九年级这一册。总体来看力学分布在最后。按照物理的六大部分分布来看,本教材。但是力和热是学习电和磁的基础。例如,第八章电功率中第一节能,在这一节中涉及到了机械能、热能的概念。但是在这之前,力学和热并没有学习。如果在学习这一章之前,力和热已经学习了,那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电能和电功率的学习掌握。但是由于力热部分在电磁学后面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没有关于力和热的整体概念,更不要说机械能和热能的理解啦。当给学生讲到机械能和热能时就比较吃力,并且还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经典力学作为物理学最早研究成型的理论体系,是后来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本论文认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编排时要考虑到学习内容之间的承接性,所以本论文认为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应该把力热部分放在电磁学的前面。大体上要按照物理科学发展史上的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物理科学发展前后有顺序的问题,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整体上也要按照物理科学发展的先后顺序。物理学发展顺序是人类认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因为学科内部具有一定的前后具有一定的承接性。所以无论是物理也好其它自然科学学科也好,在编排教学内容是都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脉络。

二、物理教材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内容

(一)物理教材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后大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自然科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人类进一步的大分工,学校教育的学科划分也越来越细,自然科学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培养技术工人,科学家时,教育者忽略了学生本身,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人文精神的养成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世界观。教育本身是关于人的教育,在查尔斯•赛尔博曼的《教室中的危机》提出“未来所需要的并非是成堆的知识分子,而是大量受过教育的人”。而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本主义取向的教材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更加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重视学习的自发性、自由性、情感性、向善性。强调教材内容编排上引导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达到向善的目的。所以在教材编排上要体现人本主义取向的教材编排的观念。[6]

(二)物理教材中参透人文教育的可能性

虽然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但是在物理教材中参透人文教育也不是不可能。物理学发展史本身无数的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付出了艰辛的奋斗史,每一个新思想、新理论的形成过程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他们奋斗的过程充满了“人情味”他们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教育最好的素材。在众多的物理学家身上有许多宝贵的精神,例如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为科学大义献身精神,不畏困难和权威的科学精神等等。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物理学家的奋斗过程中对学生本身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物理教材中或者是除了物理教材之外另外附加一本与教材学习内容相一致的一些物理学家的奋斗故事。例如在物理教材学习浮力时开始让学生学习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提出浮力时的小故事,起初国王要做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等王冠做好之后,国王认为这顶王冠里掺杂了银,但是王冠的重量和起初国王交给工匠金子的重量一样。国王和大臣们都没有办法了。国王把验证王冠是不是纯金这件事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也试过很多方法,但是都没有得到好的效果。有一天,当他一边考虑这个另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边洗澡时。他看见浴池里的水由于他的进入而溢了出来,他突然跑了出来大喊“我知道了”。然后他通过验证得到了浸在液体里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以此他验证了王冠里掺杂了银。一边洗澡发现了浮力,这是由于阿基米德对问题专注和对真理的不懈的求解。学生看完故事可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也想做一下实验。这样利用物理学家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的陶冶。还有很多物理学家的精神是我们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牛顿,伽利略,本杰明•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等等。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材中不仅可以增加物理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教育。

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材中还有其他的优点:

第一,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第二,物理学史的融入还可以拉近学科之间的距离。

第三,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有力的消除物理课堂中的教条主义。[2]

三、物理教材向学材过渡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的过程。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教材要变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材。以便于学生的自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

(二)教材中的问题

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不适合学生自学,内容讲述不详细,学生自学有困难。例如九年级全册中第十三章第一节压强,在压强这一节中开始是“想想议议”给学生展示了几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还有蝉的口器。接下来就是“探究”这一模块,在这一模块中根据上面提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讨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接下来就讲到压强和压强的应用。我们知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形成或者说存在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压力,但是在这一节中并没有对压力做出解释。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收入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考核范围:全体教职工。

三、考核领导小组和考核时间:

每一学年或每学期以教育局规定时间进行考核。本考核为一学年计分,若以月考核作相应折算。

考核领导小组:

组 长:杨在初

副 组 长:孙金和、杨永华、王席陶。

成 员: 杨子镔、许卫、程大俊、年级组长、魏玉仲、杨清华、梁安生、武斌。

四、考核分配原则

1、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就不能参与绩效工资分配发放。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3、坚持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五、绩效考核内容及量化计分办法

考核共计100分,其中师德10分,出勤10分、工作量30分、教育教学过程20分、教育教学业绩30分。

(一)师德(10分)。政治方向明确,教育思想端正,职业道德高尚。

1、理论学习(2分)

①积极认真参加集体(教研组学习、学校政治业务学习、校外学习)学习,主动自学自悟,记好记全学习笔记。学习期间无迟到、早退、缺席,并认真做好笔记者得满分。

②无故缺席一次扣0.2分。

③早退、迟到一次扣0.1分。

④笔记不全者视情况扣0.2分。

2、职业道德(8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达到者得满分。有如下情况者扣分或加分:

①言行违背规范,打架、污辱他人人格等现象,每次扣1分。

②有乱收费、乱订资料情况,每人次扣1分。

③因工作不当,引发家长告状,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每人次扣2分。

④学期内受党政纪处分和治安处罚者扣5分。

⑤教师穿着仪表、举止不文明者发现一次扣0.1分。诸如:穿奇装异服,穿拖鞋、背心、超短裙、短裤进教室,染指甲,在教室内吸烟,坐课桌,随地吐痰,扔杂物,说话粗野等不文明行为。

⑥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服从合理的工作安排,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师德得分为0。

⑦把学生赶出课堂,每人次扣0.1分。体罚或变相体罚(如殴打、漫骂学生等),每人次扣0.3分。留惩罚性作业,每人次扣0.1分。

⑧教师为人师表,行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积极影响,加0.2分。

⑨不分份内份外,积极主动关心学校各项工作,完成其他临时性任务,维护学校声誉,为集体做出贡献的教师,酌情加节0.2分以上。

⑩学生测评合格率在90%以上者得1分,不合格一票扣0.01分。

(二)、出勤(10分)。忠于职守,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完成任务好。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工作安排,顾全大局,有责任心,愉快接受临时性工作,积极参加义务活动。

1、工作纪律(5分)

①一学年病事假在八天内不扣分。在八天以外,病假3天扣0.5分、事假1天扣0.5分、旷工1天扣3分,出勤的10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不假离校以旷工计。

②本人结婚婚期7天内不扣分,产假90天内不扣分,本人的直系亲属婚丧在5天内不扣分。公派学习、公假不扣分(学历函授学习、外出培训等)。

③本学期未承担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不享受绩效补贴。a、本学期累计旷工达20个工作日、病事假累计超过3个月以上的;b、脱产学习的;c、解除聘用合同的;d、停发工资的;e、借调在教育系统之外的。

2、工作态度(5分)

①违反工作纪律,如课内时间闲谈、玩电脑游戏等,发现一次扣0.1分。

②强调个人原因,不完成学校工作,工作被动,推推动动,应付差事,每次扣1分。

③上班时擅自离岗,每次扣0.2分。

④擅自调课每次扣0.1分,上课迟到,每次扣0.1分,上课时间无故接听手机扣0.1分,中途脱堂,每次扣0.1分。

⑤全勤:按学期考核,若无事假、病假与迟到等缺勤的算全勤,加3分。

(三)教育教学工作量(30分)

1、教师课时数

(1)与教学内容有关的

①课时折算办法

a、学科教学科时数

单班语文、数学、英语=1.2,单班物理、化学=1.15,九年级单班政治、历史、四五年级英语=1.1,单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1.05,单班体育、音乐、美术、微机、小学思品、科学及地方课程=1.0,跨年级的学科只一次性另加1.0课时。

b、教学自习课时

自习课=0.8。

c、教学辅导课时数

所有学科辅导=0.6。

d、在学期进行中,因教学任务需要,临时安排接(代)课时,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门主课,所接(代)课的 =1.5,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一个头的主课,所接(代)课的 =1.4,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的主副课,所接(代)课的 =1.35,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的副副课,所接(代)课的 =1.3,自习课=1.1, 学科辅导=0.9。

②教师课时数

以一周每位教师课时总量与①中权重计算出每位教师的周课时数。

(2)与授课班级内学生人数有关的

(班级人数/学校班平均人数-1)÷2+1

(3)与学段有关的

①一、二、三,=0.85

②四、五年级,=0.9

③六年级, 七、八年级,=0.95

④九年级=1.0

(4)其中(1)、(2)、(3)的相应的权重的积为教师课时总数。其中副校级另加平均工作量的2/3,主任、会计另加平均工作量的3/5,主任、出纳另加平均工作量的1/2,幼儿教师以平均工作量计入,后勤人员由考核委员会评定工作量。

2、教师工作量学年得分

教师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师学年度人均教育教学工作量×30分。

(四)教育教学过程(20分)。岗位专业知识及基本功扎实、过硬,工作中具有不断创新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或办公手段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对学校、班级、学科工作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具有教改实践、教学评价、教研科研的能力。

1、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①不按时限制订工作计划,或虽制订但任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具体,无创见,进度不合理,扣0.5分。

②不重视工作中的信息反馈,个人实践资料积累不及时,期末无一定价值的总结或报告,期末查无记录,扣0.5分。

③不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每缺1次扣0.1分。

④认真备课,教案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超前备课,教学目标明确,有实现目标的教学过程,有教学反思和强化训练题及板书设计;有创意不照搬教师用书。由教导处对每次检查的教案评出abcd四等级,每次b等级扣0.1分,c等级扣0.2分,d等级扣0.3分。

⑤无学生平时成绩记录(建立过程性评价记录)、成长活动记录不齐全,经检查有一项扣0.5分。

⑥对学生要求不严,学生作业缺交严重,且书面脏乱、潦草,任课教师无改进措施,批改不合要求。由教导处对每次检查的教案评出abcd四等级,每次b等级扣0.1分,c等级扣0.2分,d等级扣0.3分。

⑦所任课堂学生纪律差,教师维持无效,以致逐渐形成乱堂,每发现一次扣0.1分。

⑧教导处等的常规检查送检不及时,每次扣0.2分,缺检每次扣0.5分。

⑨教师学期累计听课少不于15节,每少1节扣0.2分;教研活动无故缺席1次扣0.1分。

⑩监考:履行监考职责,监考期间,不离开考场,不随意走动,监考时宽严适度,学生不能出现,否则扣2分;阅卷:按要求阅卷,保质保量地批阅试卷,不能出现人为抬高得分或压低得分。否则扣2分。

2、公开课或校考评小组采用推门进课堂方式对教师听评课,一次或多次听评取平均分。由教科室学期结束时对教师的上课情况确定abcd四等级,b等扣1分,c等扣2分,d等扣4分。

(1)教学过程

①以新课标为依据,吃透课本内涵。

②课堂内容适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适宜。

③讲课思路清晰,节奏适当。

④鼓励独创的教学风格,鼓励创新思维的培养。

⑤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⑥鼓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

(2)教学方法:

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② 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生动、活泼,有利于学习内容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

(3)教师基本功:

①衣着得体、教态自然、有亲和力。

②语言规范、标准,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能处理教学过程中随机出现的问题。

④板书工整合理,规范科学。

3、未及时完成学校各处室交办工作一次扣1分。

(五)教育教学业绩(30分)。育人成效明显,学生综合学业水平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实现自我积累。

1、教育教学质量(20分)

(1)学校设立三级教学成绩质量指标。

(2)教学成绩以期末统考为考核对象,以期中考试为参考。达到一级指标积分20分(a率6分,b率6分,c率6分,全b率2分),视为教学成果显著;达到二级指标,积分18分(a率5分,b率6分,c率5分阶段,全b率2分),视为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三级指标,积分16分(a率4.5分,b率5分,c率4.5分,全b率2分),视为教学效果一般;教学成绩低于三级指标,积分10分(a率3分,b率3分,c率3分,全b率1分),视为教学效果较差。a率:一年级和二年级为总分的92%,三、四为总分的85%,五为总分的82%,六、七、八、九年级为总分的76%;b率:一年级和二年级为总分的75%,三、四、五为总分的65%,六、七、八、九年级为总分的60%;c率:一年级和二年级为总分的60%,三、四、五为总分的50%,六、七、八、九年级为总分的40%。

注:①、若教办有统一进行成绩分析或教育局对有些年级进行成绩分析时,以此数据为准进行考核。

②、若中途接班以接班的基础为基数,根据升降酌情加减分。

(3)任教两科或两科以上得分综合取平均值。

(4)凡未参加学业期末质量检测的学科,视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完成情况、活动开展等由考评委综合评定等级。a等:18分;b等:16分;c等:12分;d等:10分。

2、教育教研成果(10分)

①所教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好。由考评委定出abcd四个等级,b等计8分,c等计6分,d等计3分。

②评为优质课、说课、优秀教案、教学案例、评选的获奖论文、课件及科技作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获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模范班主任、等加分区、县、市、省、国家各为1、2、3、4、5分。

③班主任、教研组长工作责任心强,工作及时到位,成绩突出者加2分。

篇(3)

【论文关键词】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之的化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存在较大差异,高一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这一研究能为学生全面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并能对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近几年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变化较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也较大。笔者在高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高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此研究能让高一的化学老师们重视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高中新生平稳地渡过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转化的这一过程,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一、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由于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要想做好要做好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实施衔接的工作还应对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做到知自知彼,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对高一新生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珠海市第一中学,2009年高一级学生,总人数为382人。发出调查问卷382份,回收问卷370份,为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使用的是“学习方法运用能力’量表。内容说明: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是重点学校学生,但是学生对学习方法运用只达到一般水平;高一学生在学习方法运用上与初中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简答题中突出的主要问题有:高一化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师讲课进度快,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增多。高一化学教材内容较简单,但是配套的习题较难,看完教材还是不会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多讲解题技巧,还希望老师多总结整理知识要点,归纳重点难点。

(二)有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初中及高一化学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可以看出近年来高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访谈中教师们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特点是记忆性的知识较多,灵活度不够;解题针对性较强,思维训练不足,知识不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一化学应重点培养学生:1、观察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的能力4、记忆型学习向运用型学习转变。

二、人教版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内容衔接特点

笔者从课程的组织,教材内容的编排设计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在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上,充分体现了教材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者合的原则。

但是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教材过于注重“三序结合”将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2、形象思维的训练不够;3、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些脱节,教材中示范性计算例题太少,但练习题中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要求较高。现在总结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高一需要补充的内容,如表3所示。 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表3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补充的内容

三、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综合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和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一这一特殊转折性的学年,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原则,笔者结合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适用于高一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上好绪言课,重视学生心理衔接

初中的化学课堂给学生的印象是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要让学生延续这一美好的印象,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就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高一第一节课化学课,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老师的信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信心。

(二)展示学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充分体现在了化学实验上。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功能,应计好课堂上每个实验。精彩的化学实验就像一位不会说活的老师,默默无闻地把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有的实验按照教材操作效果不尽人意,就需要设法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使其更具说服力,还能展示教师智慧、增加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史讲故事。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力求反映最新的化学观念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揭示学科规律,渗透学习策略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学习策略有多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会有意识地渗透化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1.归纳总结学习策略实施

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归纳总结知识点。例如,归纳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用表格比较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等。

篇(4)

一、初中物理实践活动的开展

1、组织形式

开展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是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有三种形式:班级内自由结合;班级内随机组合;跨班级随机组合。目的是培养合作与交往能力。每组3―5人,一个班大约分10个小组,选举组长。做好分组名单记录,以便检查督促,建立实践活动课记录档案,准备实践活动过程记录表。

2、开展方式

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也可以是研究性的实验及科技制作。初中物理实践活动可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一部分活动用物理课堂时间,一部分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学生选择的个性化课题研究一般都是用课外时间,教师个别指导。一个教师所任教的几个班,可以不同时开展实践活动,以免教师组织指导困难。例如每半个学期在一个班开展某些课题的活动,随着学生物理知识的积累,不同班级就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课题:八年级可以选择热学方面的课题,保温瓶装水量与保温的关系,服装面料的保温性能,蔬菜大棚的功能,调查环境噪声等等,下半学期可以测家用电器的日耗电量,调查近视眼发病率及保护矫正,城市的光污染,夏季,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等等。九年级第一学期,交通工具的发展及利弊,自行车上的力学,估测人体的输出功率等等。学生可以自己选题,但要申报,教师给与指导。

3、开展的意义

(1)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就中学阶段,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限制,问题解决是主要目标,在发现问题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动手实践,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充分与社会接触,这些经验在课堂上是无法获得的,既让学生对活动充满着新鲜感,又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如:探究“自行车上的力学”,有摩擦力、杠杆、轮轴的原理应用,“乒乓球运动中物理知识”,“研究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学生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尝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STS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不可能只是单一学科知识的应用,还会牵扯其它学科,如信息技术学、生物、化学等其它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综合应用,合理解释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能创新、发散。同时让学生体验物理和技术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探究“自行车力学”说制动那里是滑动摩擦,刹车时是有益摩擦,应使它增大而不能加油;说有滚珠的地方是滚动摩擦,它是有害的应尽量减少而要加油;手制是变形杠杆能省力;一些较聪颖的学生还指出脚踏是轮轴;链条的传动相当于皮带转动,他们议论着若小轮带大轮将会有什么结果……。进而想到给越野汽车安装前加力及后加力装置。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并会有新的发现,培养了学科情感,形成良性循环。

(3)提高学生分工、合作及组织能力。

一个主题的研究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其它同学的介入,共同参与该主题就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才能提高效率。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要互相帮助,形成一个整体,使组员间产生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善于交往,互相交流经验观点,学会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如:在搜集材料时,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任务:有上网查寻资料的;有外出实地调查拍摄的;还有进行问卷调查的。以及活动探究成果总结汇报,都离不开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与之相关的信息很多,但不是都有用的,学生在获取资料时必须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或整理,这也是学生以后终身学习的一个必备的能力。如;利用信息技术将照片、录像、录音与调查报告进行链接整合。

二、初中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和科学探究,要积极评价学生表现出来的动手、动脑和自主研究的行为,要强调实践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要重视研究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民主与和谐的新型教学氛围的构建。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教师在每一次实践活动开始时,要先宣传、动员。教师讲实践活动形式,内容范围,研究方法(如调查、采访、查询、搜集资料、实验等方法),研究成果汇报的方式(如作品展览,展板、论文、实验报告、网页)等,以及相关的知识(物理的,科技制作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大假期间,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较多的户外活动时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和科学探究,在玩中学习、玩中求知,玩的充实,何乐而不为呢?在这种引导下,学生多数会欣然接受,并主动积极的投入活动中去。

第二阶段、进行理论学习

选择活动课题涉及的主要物理知识是学生学过的,相关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往往会跃跃欲试 。例如,调查近视眼发病率及保护矫正,要学习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验证已学过的诸如摩擦、杠杆、重心。压力压强等力学问题,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开放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和教师机房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需搜集一些资料、图片或进行验证性实验,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同学查询成了可能。教师可以帮助搜集相关资料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和支持,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第四阶段、跟踪参加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与学生交流课题研究心得

八年级物理课本上明确指出:“物理课不是仅仅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迷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探究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大多从文字资料方面说明总结,显得单调,在我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走上街头进行随机采访,并用mp3录制了一些典型的噪声,再配上相应的视频,使活动过程和结果都更加丰富。

第四阶段 收集学生研究资料、实验数据和制作作品,指导学生汇总资料,得出实践活动研究成果

物理实践活动”中不是供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他们自己搜集材料、信息,去加以整理,借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即把知识当作一种资料,引导学生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内容之外的收获体会。教师应督促、检查和指导学生总结实践探究的结果并整理成汇报材料。及时收集分类,为下一阶段汇报、评价做好准备。例如:在“调查我市近20年来的交通工具发展”的活动总结资料是以word文档和照片、录象等形式,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超链接,使之成为一体,更方便展示。

第四阶段 组织展示汇报及评价

篇(5)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物理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多种物理现象在发生。如下雨天响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之后再听到雷声?自行车轮胎为什么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将筷子斜插入水中,从侧面看上去筷子为什么变“弯了”?台灯为什么能“调光”?将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为什么干得快?这些有趣的问题,学习了物理,你都会得到答案。实际上,不只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物理,现代高新科技,如现代通信、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等都离不开物理。作为刚刚向物理殿堂迈进的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兴趣。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探求知识的欢乐。

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对物理现象(包括实验现象)的知觉过程。如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吊灯的摆动,认识了摆的等时性;奥斯特在实验中“无意”观察到电流周围小磁针的轻微偏转,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物理学习中的观察,包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对物理实验的观察等。如何观察呢?第一,要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是为了认识事物和发现规律,因此,不能只凭单纯的好奇看“红花热闹”;第二,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有些物理现象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区分出细微的差别;第三,观察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放过那些稍纵即逝的物理现象。对于物理实验观察还要观察实验的仪器及仪器是如何放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中发生的现象等。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不要视而不见,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的物理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

三、勇于实验,乐于探究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目标”,要求同学们在科学探究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作为“学习方式”,要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提升技能。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动手、动脑,克服不愿动手、不敢动手、怕出错、怕麻烦等心理障碍,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实践出真知。一位物理学家观察到小刀碰盘子发声后,马上回家实验,敲盘子声音连绵不断,用手一按,声音停止,但手感觉有点麻。经过反复研究后,高兴的说,发声要紧的是振动,为此,帕斯卡尔11岁写下论文《论声音》。我们的同学也应主动去实验探究。

学习物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看想想上面,还必须动手实验探究,因为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证明你的设想是否正确。《新民晚报》曾报道:“上海的信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多天,返回上海市区的鸽巢。”信鸽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惊奇。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4种猜想:信鸽对地貌地形有极度强的记忆力;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人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为了验证人们的猜想,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各绑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绑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他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绑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绑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通过这处实验,科学家经过分析,得出了答案。相信同学们通过科学家的这个实验也得出结论。答案很明确。第四个猜想正确。由此可见,科学探究包括一系列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对同学们来说,探究活动各个环节的难度并不是一样的。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科学探究时要跟学习科学知识时一样,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应选取较简单的探究活动,随着学习的深入,再逐步经历包括所有要素的探究活动。

四、利用教材,广泛阅读

翻开每一个科学家成功的奋斗史,都会看到他们“着迷”地读书的篇章。读书,首先要认真精读课本。物理课本是经过很长时间教学实践后编写出来的,讲述的是本学科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成果。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公式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

要注意教材的思路,它要说明什么问题,是怎样说明的。对重点的段落和关键的内容,要特别用心细致地阅读,一字一句地理解。在物理学中要说明一个问题必须应用物理学原理、有事实的根据、用实验来验证,要注意领会。对书中的例题,不能只看它如何应用公式,还要看它是怎样分析问题的,看看自己合上课本后能否重做出来,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有别的方法去做。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内容做一个小结,把内容整理成有纲目的系统内容,系统地掌握它。还要学习应用课本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不要对课本不读不看,只是赶着完成作业,这样是不能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

除了精读课本外,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面,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五、联系实际,留心生活

篇(6)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个学年见习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由于是刚毕业,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从参加新教师培训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潜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用心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细研教材、潜心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用心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一天我都花费超多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十分注意学生的实际状况。教案编写认真,坚持课后写教学反思,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理解。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潜力,并把这种潜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用心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资料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转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简单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潜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理解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潜力、学习潜力、合作潜力、创造潜力带给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这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使学生获得必须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潜力的发育。学生在校园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潜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资料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潜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潜力。六、参与教研、听课,取长补短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每一天抽空听课,并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齐讨论教学问题。本学年,按照教研组的安排,听了本校十位同事的公开课,并透过参与研讨和群众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完美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新教师个人总结(二):

自入职一年以来,我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投入课程改革试验中,将提高教学水平与思想理论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热爱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带给契机。在教书育人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一年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思考,以促进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在思想方面,我忠诚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的参加政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试验的教师,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实践中,我努力学习教学理论,从而丰富更新自己的头脑。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其次,本人能够严格执行校园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做到了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用心认真学习新大纲、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进可能完美的结合,用心、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用心学习钻研名师、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向身边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用心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同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用心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第四、教研方面:自己除了能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外,用心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制定教研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用心上好汇报课、公开课,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为科研课题收集数

据资料。一句话,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搞好校本教研,搞好教学科研。

在这一年中,导师XX教授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开阔而敏锐的科研思路、诲人不倦的风范、坦诚正直的为人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锻炼了我的科研思维方法和处事潜力,使我受益匪浅。XX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范,永久激励着我,感谢他在我工作中和生活上给予的关照。

5.在此基础上,我用心参加校园组织的各种教学及其他活动。认真上号每一节公开课,并在20xx年春期公开课中获得一致好评。在20xx年x月的名师储备工程活动中,教具制作比赛获一等奖,获综合奖二等奖。获泸县教师教具制作比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浅谈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论文获泸县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今后,为了更好扮演教师的主角,使自己成长更多,我为自己设立了以下几个目标,以激励自己:

1.在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2.在业务技能上,继续夯实基本功,力争在两年之内,使个人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3.加强学习,除了向书中学习外,还要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用心参与课题探究。

4.继续坚持阅读相关的优秀文章并做好总结,将自己的教育心得同其他老师分享,为校园和自己的教学课题努力做好研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思考探索,掌握更多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用心体会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用真诚对待学生,用职责保护学生,用行动回馈家长,用收获回报社会。成为一名让学生贴心,让家长舒心,让社会放心的优秀教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成绩代表过去,未来还须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与事业中,自己将再接再励,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迎接全新的挑战。

新教师个人总结(三):

20xx年x月,我受聘进入尚春校园工作,转眼进入校园已有一年,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各位老师的帮忙和支持下,在领导的信任鼓励下,我成长、进步、收获了不少。回顾这一年,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有满意的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全力拓展自己好的一面,努力克服自己不足的地方。

本年度,我担任八年级物理以及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做为一名新教师,基本功不扎实,经验缺乏是我的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作为新教师,刚开始对教学有些盲目,不知如何下手,但在教学上我不敢有一丝马虎,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力求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改善自己的缺点。我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请教和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活动并学以致用。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努力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尽量做到每次作业都以三个等级对学生表扬鼓励。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有所得。

篇(7)

关键词:设计作业;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5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25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础;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实施这一要求,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强化记忆,深化理解,提高能力。桑代克在学习的基本规律的阐述中就有“练习律”的说法,内容是“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旦经过练习的运用,其联结必然牢固”。可见,适量的作业对提高能力的作用毋庸置疑的。其二,作业的过程是将所获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即:将所学到的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此过程对教师来说是对所授知识的及时信息反馈。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关注使学习者扎实的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的教学视野已不单纯地传授全民族、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是通过教与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这就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从完成作业的质量入手。学生的作业质量高低,决不是一朝一夕可造就的。它需要教师贯穿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规范、引导、训练。所以作业的指导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将作业的形式做相应的调整。

首先可以增加归纳型作业,归纳型作业是让学生运用列表、叙述或图示等方法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学生学习完二氧化碳的知识后,布置的作业为将所学习过的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对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制备的复习,可以从反应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等方面列表作比较。又如比较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三套装置的异同,通过对比学生会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开设开放型作业,如学习完化学式和化合价后,为了增加学生对化合价的熟悉并能熟练地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请学生自己出题相互做,学生非常积极和开心,挖空心思地想难倒其他同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举行课外活动(兴趣学习小组、竞赛指导活动)、社会调查(如测定酸雨的pH值、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的调查、吸烟的害处等等)。新课程标准中对这方面提出许多活动建议,例如: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蕴藏情况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调查你所在城镇或农村的一所工厂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其厂址的选择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等。这些课题是教师设计开放性作业时可参考的资料。

第三,设计实验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家庭实验和小制作等。如:学习过制取氧气的内容后,首次布置的作业主要以基础性的巩固知识为主,在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可布置有一定灵活性的作业,例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化学》P42习题4,利用给出的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进行实验并探究。

“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这道习题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过程,经我检查方案合理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自己去实验室证实他们的假设。除此之外有的小组用红砖粉充当二氧化锰,实验验证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有无催化作用;有的小组设计出了用点滴板来验证自己猜想的物质能不能充当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有的小组用输液瓶和注射器连接了一套实验装置来给大家展示等等。通过实验设计,学生还自主设计了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几种装置,并探究出了对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通过这样的作业探究后,学生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关于仪器的选择,学生应用起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