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三年级上册语文计划

三年级上册语文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5: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三年级上册语文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三年级上册语文计划

篇(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 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a.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c、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观看录像,明白原理。

a、有关巨石如何毫无痕迹来到故乡的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妙,你想知道吗?

b、观看科普录象,演示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

4.齐读课文

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分组交流。

课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亲近。

看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2.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 七颗钻石

3.七颗钻石课文句子赏析

篇(2)

一、指引学生“走进生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到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其实,我们农村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有树木花卉,有禽畜昆虫,有村庄田野,有山峦河流……这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题材。譬如家务劳动,帮家里干农活、种庄稼,在家里养鸡养鸭、放牛养鱼等实践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题材。只要教师认真指引,使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就不会有“不知道该写什么”的困惑。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有内在的兴趣。”只要对某一项活动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对于刚刚从写话阶段过渡到习作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拥有的就是对习作的兴趣。如果教师故意拔高作文要求、加大作文难度,就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学生愁作文、怕作文的情绪就会在习作起始阶段产生,而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学生便会望作文而兴叹。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有很多是要求写学生经常接触的事物,这样的习作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学生可自由选择写作题材。如,三年级上册中“习作1”要求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习作2”要求先给自己画像,再写下来;“习作3”要求先添动物、涂颜色,再写下来;“习作6”要求写自己喜欢的文具等等。学生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基本上都觉得有话可写。教师要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不再用多余的要求限制学生思维。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得多了,成就感就有了,兴趣就有了,习作的内容就丰富了。

二、指引学生“走进文本”

古今中外的名人作家,都是在自己不断实践、探索,并学习他人的方法后才获得成功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掌握写作方法。

1.走进课文

语文教科书上的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我们应该在语文课教学中抓住机会合理渗透作文教学。《荷花》一课中有这样的描写:“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段话?”学生有的讲道:“下课了,同学们都在操场上玩,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玩丢手绢,有的在赛跑。”还有的说:“天上的云千奇百怪。有的像一匹骏马在向前奋力奔跑,有的像一条小狗在啃骨头,有的像一只小黑兔在吃萝卜。”

2.走进例文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次习作都安排有“例文”,它起着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这些例文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的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并且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在作文起步阶段,学生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指导学生仿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抓住例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三、指引学生“走进心灵”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不是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要让学生领会这句话的实质,就要引导学生写“绿色作文”。所谓“绿色作文”,就是真诚地反映生活,反映自己的内心感受。它强调作文要有所创造,要有自己的个性,用心去感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在字里行间,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教师要指导学生,避免出现编造作文的现象,要用心去体验、表现生活,让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让他们学会思考,潜心分析社会的种种现象,说真话、抒真情。这样去写作,效果就会好一些。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30-01

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初步接触习作,他们对习作还未建立自信,因而不感兴趣,缺乏激情。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词汇贫乏,习作最大的困难是无内容可写,即使有了内容,也不知如何下手。针对中年级的这种通病,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依照语言生成规律,巧妙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不断积累,丰富内化;指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从句式、段式等写法方面模仿,实现“内化―模仿―迁移”的逐步深入。

一、丰富内化

(一)熟读成诵促内化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神形兼备的美文,其中的好词佳句为学生积累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如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都是描写景色的优美散文,“清澈见底”、“一碧如洗”、“心旷神怡”、“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些美词妙句在课文中俯拾皆是。在教学中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想象情景,熟读成诵,化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为习作“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打下言语基础。

(二)以词带词促内化

随着课文阅读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在教学中以新词、关键词作为拓展、积累、运用的训练点,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适机引导,由一词带一串,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训练中让学生不断积累。例如,教学《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学生学习“默默地”、“慢吞吞”、“一摇一晃”等词语后,让学生模仿写出AAB和ABB式的词语和一()一()的词语。教学《卧薪尝胆》,引导学生归纳赵王勾践的品质,引申出“忍辱负重、以屈求生、奋发图强、救亡图存”等词语,由课内引向课外,把意思相关的词语串到一块,通过比较、联想、内化,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与优美,丰富语言储备。

(三)拓展说话促内化

积累词语的目的是能灵活地运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机会,利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词语,通过寻找教材的空白点,预设拓展说话进行训练,积极地运用所学到的新词、好词,养成乐于用词、善于表达的好习惯。如教学《蒲公英》(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后,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孩子们,在快乐的旅行中,你见到了什么?你想住哪儿?学生看图自由说话,老师充当记者采访学生,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在说话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积累的词语,丰富积累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勤于模仿

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虽然积累了不少习作资料,但不懂如何表达出来,写出的文章大多平铺直叙,显得苍白、平淡无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借助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写作方法,从而掌握习作的方法,形成技巧。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豆和高粱满心的欢喜,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田野;用比喻的方法把北大荒人丰收的喜悦之情融在了对景色的描绘中;第四自然段写秋天丰收的田野是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习作《秋游》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构段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学生在习作片段中写到:

最有意思的要数野炊了,你瞧,大伙儿有的烧火、有的倒水、有的切菜……个个兴高采烈,锅下的团团火焰直往上窜,一会儿,水开了,蟹犹如穿礼服的新娘子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身体;鱼丸像一个虎头虎脑的精灵,不停地伸出它那可爱的小脑袋……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真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一边品尝着这美味佳肴,一边望着碧蓝的天空,宽阔的河滩,远处……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仿佛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这欢乐的气氛里了……

对于刚学习习作的中年级学生,模仿是起点,是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良好的示范、正确的模仿是引领学生走进习作大门的钥匙。

三、创新迁移

教师要有意识分阶段地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触意,让学生逐步顿悟,由模仿升华为创新,抛开原有的框架,忘却模仿的招招式式,灵活变通,形成自己特有的表述风格、独到的视觉角度和见解,将言语表达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用个性化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人云亦云,增添灵动,洋洋洒洒,真正达到“用我笔写我心”。

篇(4)

1、安排值日轮值表并制定制定值日小组长

2.定期更换黑板报

3、每日填写班级日志,出席表

4、巧妙的利用墙报,鼓励学生争先

5、抓住时机(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6、为本学期在陈埭镇召开的“特辅班研讨会”做准备。

7、协助龙林小学编写并出版《特辅教苑》的杂志

8、参加晋江市特殊学校承办的助残日活动

9、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一系列活动

10、收集有关学习困难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学生。

11、进一步做好教研工作

12、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带学生到附近工厂学习技能为学生以后踏上社会能有一技之长打下基础。

13、与普通小学的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做好助残辅弱工作

二、教学工作

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以单元化的方式自编课程及教材

语文:

对于本班级学生的学习一直都是在不断摸索不断改善的状态,力求能给学生最大限度的缺陷补偿,根据学生上学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上做一些调整和改善。

主要是对全体学生加强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拿出一半课时用来进行常用字的教学,根据汉字要求的1000多个常用字,教师根据难以程度进行自行调整,并自编简单的教材,主要是对字进行加工,组词,撰写一小段落,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新课标语文标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组词造句,多音字、形近字等还有句子语法等方面的教学。另一半课时继续进行北师大教材的教学,教师选取一部分课时,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学生能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于中重度学生继续按照上学期的教学,集合图形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经常用到的字进行教学,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社会常识进行教学,教师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还是以康复治疗为主。具体各年段安排如下:

汉钊继续学习北师大六年级下册的课程,本学期主要是尽快完成下学期课程并进行小学语文阶段系统的复习,主要还是对其阅读,写作的训练。

四年级的学生还是学习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如上所说教师有选择的选择一些课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教学。

洪均金在完成二年级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进行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教学,按照普小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缩小一定难度。

雷兵志铭在完成一年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下去教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还是对其常用字的教学。

数学

本学期都采用北师大版教材,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接受程度对教材进行选取和整合,安排形式多样,联系实际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安排情况还是按照上学期的计划。

3.其他课程的安排详见个别教育计划

4.康复课

康复课作为重点之一本学期将继续进行,针对学生本身存在的缺陷,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及各种活动中仔细的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的提出问题并在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商量、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应用康复学上的原理方法来改善学生的行为,并做好记录,观察学生的变化与进步。并不断的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家校联系

1、期初进行全面的家访,了解学生寒假在家的表现情况并把本学期的计划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2.不定期的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把学校活动或者班级活动告知家长,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

3、个别学生通过家长练习本与家长每天保持联系,与家长配合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

4、期末和家长进行详细的面谈。

四、课外活动

1、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2、制作手工作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大赛

3、与爱心小队开展一对一的互助活动

4、编排助残日活动的节目

5、班级不定期的进行各种比赛(手工、唱歌、讲故事、词语接龙、查字典、朗诵等)

五、班级教研

1、对班级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困惑进行研讨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2、收集资料,并协助出版研讨会的刊物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93-02

当前,教师在制定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标准研读、教材体系梳理及学生实际了解不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师对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导致出现“管中规豹”的现象,使品德课失去了“品德味”,甚至变异为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等。(2)教师缺乏整体教材观,目标制定出现低效重复现象,循环往复,只知螺旋不顾上升。(3)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一成不变,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随着时间、地区和学生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教师应该如果制定品德课教学目标呢?

一、研读标准,整体把握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源头,所以,研读课程标准是品德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的首要条件。领悟品德课程标准,以引导学生做“人”为核心,是品德学科之本。《品德与社会》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核心,又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维度设立分目标,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目标因子。总目标、分目标及其目标因子组成了品德课程目标体系,各个维度的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品德教师只有细心研读课程标准,才能整体把握课程目标,进一步理解编者在教材呈现上的意图,才能更好地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庭》单元的第一课《我来画棵家庭树》。如果教师制定目标时重“知”失“情”,仅仅考虑知识目标(知道亲属的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能力目标(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能正确绘制“家庭树”),就容易使品德课变异为一堂常识课。只有加上情感目标(感受长辈的养育之恩,知道家庭和睦、幸福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时,才能使原本一堂常识味很浓的课变成有滋有味、“品德味”浓厚的课。可见,整体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条件。

二、梳理教材,合理定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的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来编排的。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梳理教材,合理定位。

1.俯瞰整套教材。纵向把握目标

品德教材的同一主题在不同年级循环出现,各有侧重,逐步提高。教师只有站在整套教材的高度俯瞰每册教材的具体要求,把握整体单元目标,才能恰当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以“我和家庭”的内容为例,三年级上册有“我的家庭”单元,四年级上册有“温馨一家人”单元,五年级上册有“亲情树下我成长”单元,亲情贯穿其中。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把握年段,各有侧重,体现螺旋上升的思想。(见表1)

基于以上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单元中第三课《家人关爱我成长》时,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2)懂得只有拥有家人无私的爱,自己才能健康成长,理解家人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劳动。(3)学会关心体贴家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样的主题,到了四年级上册“温馨一家人”单元中第二课《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教学中,可制定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无数的心血。(2)学会感谢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3)培养从生活中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意识。这样,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体现出了螺旋上升的过程。笔者认为,只有从整体人手,准确找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发展过程。

2.细阅单主题,横向切准目标

教材以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线”,以学生家庭、学校、世界等生活领域为“面”,构建了由“单元主题一活动主题一主要内容”组成的三级体系结构。螺旋上升的理念同样体现在一个单元各课的教学中。教师制定目标时,整体认知单元目标,在脉络交错的单元目标中,横向切准核心目标是研读教材时需要选择的。

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标题,体现着教学目标。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同样体现在一个单元各课教学安排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整体认知教学单元目标,了解其中的异同,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由4篇课文组成,紧紧围绕家庭展开,既互相联系,又有所侧重,螺旋上升,层层递进。(见表2)

从导语中可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尊老、责任”有关。再看标题《孝心献老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家庭收支知多少》、《我也会当家》,可发现这几篇课文的不同点——有亲情培育、服务家庭意识的养成,也有消费观念、勤俭持家的教育。如果在执教“温馨一家人”时不说“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而光说“亲情”,那么单元目标的达成是不丰满的。每个单元可以落实的目标很多,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主题,分析各课的侧重点,横向比较,切准核心目标,才能使目标更明确,教学才更有实效。

3.精研篇章范例,三维呈现目标

教材中每个范例呈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提示语、关键词、插图(照片)等。而实践操作部分形式多样,有提供信息的“聪明谷”,有强化活动感受的“童心岛”、“小剧场”,有强化道德判断的“小诊所”,有强化体悟与表达的“回音壁”,有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小实验”、“小调查”等。精研范例,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具体呈现。

提示语和关键词,不仅起着导向目标的作用,还表明重点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如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板块第4课《欢迎来我家》中的关键词是“礼仪”,教师就大致能确定该课的重点目标是“懂得怎样接待小客人”等。

三、关注学生。凸显主体

学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学生个体的心理、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学目标仅仅依据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教材的梳理来确定是不够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对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教育需要和存在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找准学生实际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制定出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目标。

1.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

如教学《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前,通过与学生交流,笔者了解到学生与父母沟通时普遍缺乏正确的方法,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特别是在上网、看电视等方面。五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开始凸显,不喜欢受拘束,而当今的家长又普遍望子成龙、冀女成风,这是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课时目标定为:(1)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反思自己与父母发生的小摩擦,懂得相互理解的重要。(3)学会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2.高于学生的原有认知

如教学《我家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发现,如今的学生由于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总觉得父母给予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呢?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获得更多真切的感受,从而由衷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增加对长辈的理解。

篇(6)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倚重教材,忽视学生实际情况

目前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用的口语教学内容就是语文教材相应的内容,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上的主题和要求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其实是错误的,笔者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话题与教材安排的内容是存在一定偏差的。教材编排的内容固然科学,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但部分话题并不适宜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进行练习。

例如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主题为我们去“旅游”,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行团,轮流当小导游,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风景名。这部分内容在城市小学中也许会受到欢迎,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出去远门旅游的经历非常少,或根本没有过,此时,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学生必然会因为缺乏相关经验与积累而无话可说,对他们而言,这样的主题就有些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口语交际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随着教师们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了解增加,一部分教师,正努力改善口语交际教学,安排丰富口语交际活动,给学生自主练习与体验的空间,但是大体上还是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

首先就是传统的知识讲授教学方式依旧影响着口语交际教学,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口语实践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口语交际课的理解产生偏差,显然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获取实用的、丰富的交际体验。

其次就是过于依赖讨论活动,当然口语交际离不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应该在一个比较清晰的教学目标之下的讨论,而不应该任由学生随意讲话,这些课堂表面看起来别开生面,而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学生得到的锻炼很少,单一重复的讨论活动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而投入闲聊。

二、解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总结,那么小学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应对,接下来笔者就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注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实用性

首先,口语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贴近生活,例如《秋游》,这一话题出现在二年级上册,正值秋季,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后,就会组织秋游的活动,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且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兴致勃勃,反映强烈。这样的话题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对出行游玩的计划能力。所以,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能够训练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养成好的交际习惯,与他人良好地相处和交往。

其次,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灵活改编。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统一的,而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可能都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小学生交际要素,明确所选择的课文内容主要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再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删减、灵活改动,尽量使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例如,用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话题《我的想法》让学生讨论,如果班级改选班干部,会不会选自己。这一主题要求学生说说自己会怎样做,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发达,所以可能只是简单回答“我会选自己”“我不会选自己”,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此时教师可做适当地变动,在复习了课文《我选我》之后,直接进行改选班级班干部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演讲和投票选举的过程,此时学生就有了直接经验与体会,能够顺利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心情。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交流高效准确的大数据时代,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必然之趋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g,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紧随时代,掌握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手段,将它们合理利用,辅助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风景优美的地方》,需要学生课前搜集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的资料;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学生必然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搜集热门事件及其影响;而对于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珍惜资源》,要完成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需要课前搜集破坏环境的录像、保护环境的录像等,学生也需要查找资源有限的数据、新闻等。

三、结语

篇(7)

小学三年级上册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一

一、 班级基本情况

我班共有44名学生,男生19人,女生25人。本班学生学习努力,进取心强。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下课会有奔跑现象出现,经常要老师同学提醒。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品德情况: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关系,会出现自私、虚荣心、盲目自满的思想。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三、具体措施

(一)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1)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课余时间因势利导,勤学苦练。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1)对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2)对后进生进行经常不定时地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

(二)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1、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家庭中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

2、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洗澡,保持衣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早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安全须知》和《中小学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利用班刊出有关安全、防火有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三)狠抓班集体建设。

1、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

(1)进—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委,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2)每两星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次,严格要求。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处理。

2、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彰显班级特色。

3、开展“多彩晨会”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张扬个性。

小学三年级上册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一)以平等、尊重、信任、关爱为原则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二)严格按照学校《教育管理手册》和《中小学生守则》等文件要求开展班主任工作,使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

(三)结合原班主任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高一(7)班为年级普通班,共有学生67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3人,内宿生63人,外宿生4人。学生平均年龄为16岁。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父母务农或外出工作,多数学生独立能力较强。学生入学成绩平均分大概为500分,其中有几位择校生。

(二)存在问题

1、学习方面:

(1)大部分同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不够认真。

(2)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适应高中学习节奏,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没有学习计划。

(3)部分同学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

(4)部分同学有偏科现象,做作业不认真或不做作业。

2、纪律方面:

(1)个别学生纪律不好,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受到德育处惩罚。

(2)部分学生自律性比较差,上自修、自习时讲话,影响别人。

(3)部分同学对班级集体活动不积极,缺乏集体精神。

(4)部分班干不积极工作,班级凝聚力不够。

三、实习期间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重点

1、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明确班干部的任务,对班干部提出具体要求,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

2、建设良好的班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班级专项任务责任制,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同学们对班级的热爱。

3、营造良好的学风。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们互助学习,共同进步。

4、帮助同学们树立理想和制定学习目标,介绍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5、增强班级凝集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等团体活动,让同学们团结起来,共同维护班级利益,增强班级凝集力。

6、解决班里存在的纪律问题。整顿班级自修、自修的纪律,转化问题学生。

(二)主要任务

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班级专项任务责任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

2、设置值日班长一职,每天由一位学生担任,做好每天的班委工作,并做好班务日志。

3、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明确小组学习任务,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4、开展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幸福不靠命运,而靠自己开拓——学习经验交流大会”向学生介绍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同学们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主题班会“学会感恩”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努力学习。

5、开展第二课堂“快乐学语文,你我齐参与——趣味语文知识竞赛”,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6、出关于理想的墙报。

7、通过谈话的方式对纪律不好、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教育,努力转化他们。

四、日常工作

1、跟早、晚读。每天早上6:50、傍晚6:50到课室检查人数,督促学生认真读书。

2、跟早操(周一升旗)。早读后督促学生戴好胸卡,迅速到操场集中,认真做操。

3、参加学生活动。观看学生的每一次篮球赛和乒乓球赛,给他们支持和鼓励。

4、每天自习课和周二、周三、周五到课室坐班,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维持纪律。

5、每天找一位学习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生活,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8、不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班里的情况,了解班干的工作情况,布置相关任务。

9、每周召开常规班会,与学生共同讨论班级存在问题。

10、每周巡女生宿舍一到两次,了解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

五、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

1、见习期间,初步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包括学习情况、座位表名单、课程安排等,并以最少时间将学生的姓名和模样对号入座(特别是班干部)。

2、观察原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及班级管理方法;通过聊天掌握学生思想、个性、理想等问题,然后根据班级情况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二周:

1、开主题班会——《幸福不靠命运,而靠自己开拓——学习经验交流班会》,通过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心得,也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

2、召开班干部会议,初步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要求班干部团结合作,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纪律上发挥带头作用。

3、找个别纪律不好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情况,向他们提出明确要求,鼓励他们认真学习。

第三周:

1、放国庆假,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第四周:

1、制定并实行班级管理制度,实施岗位责任制和班级专项任务责任制。

2、收集学生的理想,组织学生出《理想墙》墙报。

3、要求值日班长每日登记好班务日志,每天检查,了解班里每天的情况。

4、找个人想退学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打消他们想退学的念头,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读书。

第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