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1 19:33: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开展围绕学院工作重点为主题的活动学院每年都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图书馆每年都根据学院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如学院迎接国家评估专家组检查,其中一项内容是专家到图书馆现场进行检查。因此我们以评估检查为契机,提前进行规划和部署,将检查应达到的标准为目标,进行认真研究,确定阶段性的工作任务。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出工作要求和口号。图书馆曾开展了以“奋战三十天,打好攻坚战,全馆齐努力,评建做贡献”为口号的活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图书馆一楼的旧书、过刊、报纸在搬入新馆后其类别呈混放状态,不能达到评估要求,应对这些图书进行重新分类、排架,整理难度极大,而且任务繁重,许多同志有畏难情绪。图书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为了使这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还召开图书馆动员大会,指出大家都应为学院评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由于工作强度大,大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有的同志手术后未休一天假坚持工作,有的得了重感冒也不休息,有的馆员的孩子参加高考、中考,他们也积极抢任务,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至今令人难以忘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完成图书整理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迎评做了较好的前期准备。实现了“奋战三十天,打好攻坚战,全馆齐努力,评建做贡献”的预期目标。
(二)开展以岗位练兵为主题的活动当前职工工资都和本人职称挂钩,因此每位同志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职称晋升,注意研究晋相应职称的标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个目标,一旦达到,就会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出现对自己放松要求,对业务钻研出现懒惰的心理,因此就失去了在业务学习上前进的动力。馆员晋职称的阶段,业务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和读者服务的日常工作有些条件联系不是很紧密。如何调动馆员对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是图书馆面临的普遍问题。每位馆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是馆员都应努力做到的。如何做到高效,我们采取岗位练兵的形式,强化馆员岗位技能。要求馆员对自己管理的图书要做到心中有数,哪类书放在哪个架子上应了然于胸。图书外借进行岗位练兵的方式,就是根据图书馆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岗位考核,确定时间和地点,把参加考核人员聚到一起,制出考核表格,烘托考核气氛。考核时随机指定几本图书,让其到书架上查找,记录查找时间,看其查找的速度。不同专业的读者来馆借书,馆员要能指明图书在哪个架子上,哪类图书在哪排书架上要如数家珍,让其他馆员扮演不同专业的读者,对参与考核者进行咨询,看其回答的准确率,给出考核分数。这种不定期岗位考核的方式,推动了馆员岗位练兵的自觉性。
(三)开展以体育锻炼为主题的活动图书馆日常工作比较沉闷,天天与书打交道,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馆员对参与活动缺乏热情,久而久之,图书馆这个集体就缺乏活力,馆员身体素质也得不到增强。为了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图书馆根据有很多同志由于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的情况,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开展了打羽毛球活动,并请教练帮助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大家打羽毛球的兴趣,有的馆员甚至双休日都相约来馆锻炼,因此馆员的身体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由于馆员爱好不同,喜欢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为调动每位同志参与活动的热情,我们同时组织了跳绳比赛和乒乓球练习。在跳绳活动中,为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我们用秒表计时,查每个人每分钟跳的次数,以测其速度,同时测每个人连续跳的次数,以检验每个人的体力和耐力。由于跳绳运动几乎人人都会,经过锻炼后水平也会很快提高,因此大家热情很高,都能参与其中,不仅和他人比,还能看到自己水平的提高和耐力的增强,体验到跳绳这项活动的快乐。乒乓球练习由于要求技巧,刚开始只是打打练习球,但通过训练之后,有些馆员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增加了活动的主动性。
(四)开展以演唱馆歌为主题的活动为了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提升馆员的职业骄傲,我们创作了图书馆馆歌。图书馆馆歌作为一种较为规范的文化形式,可以在图书馆较为正式的活动中演唱,这会使活动显得非常正式庄重,同时具有规范大家行为的作用。馆员演唱馆歌可以从中得到愉悦,受到启发,得到激励,会进一步产生图书馆归属感,从而内化为职业骄傲。当馆歌制作完成后,馆员们听后很兴奋,都说我们自己要正式在演唱会上演唱这首歌曲,在学院元旦文艺演出中,图书馆挑选了10名合唱队员,在演出现场,10位馆员身着崭新的馆服,精神饱满,嗓音甜美,表情富有感染力,加之歌曲旋律优美,演唱达到较高的水准,赢得了全体观众的阵阵掌声,受到学院领导和教职工的一致好评。演出后就连专业人员都赞不绝口,通过馆歌演唱较好地展现了图书馆员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全体馆员的集体荣誉感。在演出现场我们进行了录相,把馆歌演唱时的精彩瞬间永久地保存了下来,学院电教中心还为馆歌制作了视频,在馆歌视频中放进了所有馆员的工作照片,以图书馆优雅的阅览环境作背景,因此受到所有馆员的喜爱。馆歌视频上传到图书馆网站,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馆歌歌谱也被收录在《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大全》上,扩大了我馆在图书馆界的影响。
二、管理者要掌握和运用好两个原则
(一)任务均衡原则馆领导或部主任在给馆员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大体掌握任务的均衡,在进行同种任务分配时,尽量使要求完成的任务数量相等。比如集中进行过刊装订、期刊整理、图书录入等可以量化的工作时,为使责任清楚,增强公平感,分配任务时,尽量平均分配。这样做可以使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杜绝责任不清,相互推诿,工作拖拉。任务均衡原则的使用,主要是为加快完成任务的速度,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或者是因为任务不清容易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大家都争先恐后,谁干多干少,大家感到无所谓,都没有什么怨言,也就没有必要做过细的分工。但作为管理者应做到心中有数,保护那些在工作中一贯任劳任怨的馆员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系(所)资料室网络环境专业阅览室专业数据库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共存,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两者还需共存吗?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高校图书馆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1.1高校图书馆的定位
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已明文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资源电子化和数字化,特别是中国科教网(CERNET)和校园网的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利用共享化等诸多特点,真正成为重要的信息枢纽,即信息的集散地、知识的加工地。这样,高校图书馆就能更好地履行情报(信息)职能,教育职能。这样现代化图书馆定位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笔者所在图书馆已筹建数字图书馆,计划将本馆正在建设的“包装文献”全文数据库接上网,以促进文献的开发和资源共享。
1.2系(所)资料室的定位
系(所)资料室应该说是以图书馆为中枢的全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末梢”,是专为各系(所)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供应机构,它收集保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本学科结合紧,内容专深。因此,在为本系(所)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对本系(所)开放,且开放时间少(双休日和晚上一般不开放)。大大降低了文献信息利用率。
2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演变
2.1从时间上来看
在80年代前,它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自90年代以来,关系渐渐松懈,甚至各自为政。
2.2从业务联系上来看
高校内部各系(所)资料室的编制属系(所),业务归属图书馆统一管理。所以行政、组织人事由系(所)领导。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与提高,专业职称的评定都由图书馆统一管理。当然,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两不管”的管理真空。
2.3从经济关系看
以前,各系(所)资料室的书刊由图书馆统一采购分配。后来,图书由图书馆采购再分配到各系(所)资料室,订刊的经费由图书馆拨到各系(所)资料室自己订购。再后来,图书馆不为各系(所)资料室配置书刊文献。另一方面,各系(所)的经济形势好,有资金自己购置。于是,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经济关系脱节了,其他联系也就松懈了。
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关系的思考
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问题,笔者通过电话询问、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调查了解。并请教了有关教授、图书馆界的专家及“访问学者”。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
3.1网络环境下,高校系(所)资料室何去何从
调查结果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高校资料室应予裁撤,从而重点建设好图书馆。理论上有专家撰文:“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实践上,长沙有高校已将系资料室的人、财、物收归图书馆。有几所高校领导要求图书馆接收各系资料室,但图书馆方面觉得有些资料室藏书量特大,数据库的建立工作量也大,故暂未实施接收系资料室的计划。第二种:任其自然萎缩或改建分馆。第三种:继续投资建设系(所)资料室。
笔者认为:第一,电子化与网络化是科技进步的需要和标志。将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的中国科教网(CERNET)、校园网以及与INTERNET的互联作为依托条件,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模式向着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转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图书馆和校园网建立后,全校各处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网上信息。如果继续投资建设现代化系资料室,这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费,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同时,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反作用于读者,促使读者对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系资料室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难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因为某种评估(如教学评估、学位点评估)要求系专业书刊数量达到某指标,那么各系去加强系资料室建设,使之达到评估指标要求。投资加强系资料室,甚至新建资料室,这种作法是走回头路,值得质疑。能否将评估指标的内涵作出调整呢?如藏书点改在图书馆某室,或学校有某专业书刊多少?这样馆和系资料室(原有的)的书刊都可算数。另外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有关的职能部门研究。第三,高校系(所)资料室曾经在所在的系(所)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规模还较大,资料较丰富。如果能维持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那么就维持着,让其继续发挥余热,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献资料,让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负的历史使命。换句话说,叫做“任其萎缩”。至于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分馆,笔者认为,要根据学校的规模与地域分布情况考虑建立分馆与否。如果扩大办学规模,几个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那么有几个校园就办(n-1)个分馆。在同一个校园内倒不必办分馆,只需办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就行了。2002年第1期(No1,2002)彭香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的关系3.2高校的书刊文献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其一,图书馆对文献的采集和管理是规范的、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专业已有硕士点、博士点)。书刊的采访、订购、验收、分类、编目、排架都是有序的、专业的、科学的。现在图书馆普遍应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比图书馆传统的管理在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又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将在全新的模式下工作。例如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采集模式就将呈现新的方式——网上采访。图书馆工作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在系(所)资料室,尤其是新建资料室,图书文献管理难以有序。从人员素质来看,现在资料室工作人员一般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很少或完全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的业务培训。从工作条件来说,不可能各个系资料室再建一个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因为一个这样的管理系统需耗资一、二十万元,而且需不断升级。
其二,图书文献在图书馆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因为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检索、借阅期限以及图书馆设备都影响图书的利用率。图书馆采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外借,借书有数量,有期限,到时还会催还。这就保证了图书尽快地在不同读者之间流通借阅。如果在系资料室,图书不是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图书的外借期限、数量均难掌握。图书的归还只能靠教师的自觉性。甚至由于老师繁忙等多种原因,使得有的书长期滞留在个别老师手里,而成为“死书”。同时,各系资料室都只对本系教师和毕业班开放,双休日还不开放,使得系管文献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服务模式违背了“书是为了用的”原则(即阮冈纳赞先生“图书馆学五定律”)。
其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将其服务融入信息网络的大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下载”网络信息以弥补图书馆馆藏的不足。这一点,系(所)资料室难以实现。
其四,可避免书刊的分散,经费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学科有交叉,某些书刊,几个系科专业都需要,于是这几个系科专业资料室就可能同时订购,对整个学校而言,这就造成了资金的浪费。这些书刊若放在图书馆订购,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图书馆订购的书各相关专业都可以利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今年图书馆征求订购意见时,电气系相当认真,列出了27种中文刊,42种外文刊,其中“工程热物理”、“工程传热进展”等方面的刊,机械系的“设计与理论”专业也需要;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都是计算机系需要的。又如,原版刊《Packagingtechnologyandsciences》(包装技术与科学)为包工系老师所钟爱,机械系硕士点有一个专业方向是“包装机械”,也可用得上。以包装为特色的学校,其图书馆一定会将此刊作为特色馆藏采集。如果各自为政的订购,需订购3份,则每年需花费经费约为8,000元×3=24,000元。如果集中订购,一份即可。这样可节省资金16,000元。
其五,系资料室人员的定岗、定编、业务提高及职称晋升等问题受到一些限制,处理较为棘手。这些将影响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也影响资料人员的积极性。
可见,在一个校园内,书刊还是集中在图书馆为好。
3.3成立馆系共建的专业数据库或某些学科群的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
馆系共建分学科的专业数据库或专业阅览室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可使读者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地进入某室查询某学科文献,因而方便了读者,为读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我校是全国唯一的以包装学科为特色的高等学府,馆藏特色是“包装”类。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包装专业图书阅览室”。该室开放几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数据库和专业阅览室也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更熟练地检索有关专业文献,更好地作好该学科的开发利用工作。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发挥好图书馆的作用,优化专业队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在网络条件下,高校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作好学术。
参考文献:
1.吴艳玲.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予裁撤.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2)
2.马克芬,金玉玲.谈高校系资料室的前景.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4)
3.王世伟.论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图书馆建设,2001(1)
4.莫少强.关于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世纪之交:图书馆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5.冯白云.网络化与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6.赵文化.试论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2)
ATalkontheRelationbetweenAcademicLibrariesandReferenceRooms
underNetworkEnvironment
(一)服务存在被动性长期以来,大学图书馆都是强调借阅环境的舒适度、服务设备齐全以及馆藏资料齐全。但是由于大学图书馆在设备、人员、经费以及机制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服务工作上还存在局限性。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受到了一定的束缚,主要表现为主动服务意识不高,服务存在被动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所有服务都是围绕着图书馆进行的,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是等待学生进门。
(二)仅限于浅层次文献型服务在传统的大学图书馆服务中,大多数的业务都是围绕着文献开展的。图书管的主要职能就是保存图书、资料、期刊、收藏、加工等为载体,作文文献信息的主要工作内容,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基本上都是专题类型的文献,其信息单元也主要是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对原有的文献并没有进行加工和提炼。
(三)服务存在封闭性由于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学图书馆在发展上,和其他大学之间的联系不强,各个大学的图书馆之间更是没有联系,每一个大学都尝试自己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因此,大学图书馆服务存在封闭性,各个大学之间的图书和文献没有实现共享,不利于图书馆专业化的发展。
(四)图书管理员素质不高现在的大学图书馆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也不高。图书管理人员在管理图书馆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工作中不善于总结经验,也不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有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认为图书馆管理没有什么新的知识要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图书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的,现在的图书馆正在往这信息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如果管理人员不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就会造成管理工作没法正常开展,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创新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
(一)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传统的大学图书馆都是把收藏文献的种类册数量作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等级以及规模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图书馆的发展,这种衡量方式已经不能作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标准,大学图书馆要转变服务观念,树立信息利用效果作为图书馆管理观念,大力倡导图书馆开拓进取,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要树立起创新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在工作的过程中自觉的运用新观念去指导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从陈旧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把大学图书馆建立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图书馆。
(二)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学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必定也要进行改革,打破陈旧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加快对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因此,大学图书馆必定重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其管理都是以文献管理为中心的。大学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以市场运作为方式的,可以大胆的借鉴外国的经验,把图书馆的分类招标承包给专业的承包商来完成,把数据交换、编目、分类以及采购合为一体,组建专业的信息管理部。另一方面,是把图书馆的情报咨询部、期刊、流通等部门集中进行管理,实现咨询、流通、期刊的一体化服务,为广大学生提供期刊一次和中外文图书管理服务,减少学生在查找资料时所花费的时间,大大的提高图书检索的效率,提高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实行个性化服务就目前的大学图书馆来说,为学生提供特色化服务意识还很淡薄,因此,大学图书馆要加强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当前信息化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广大学生的强烈需求。每一个大学图书馆都有自己藏书的特色,管理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有序的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四)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在现代化的大学图书馆中,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当前的图书馆正在向着数字化、信息化以及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起现代大学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具备计算机技术。
三、总结
日常工作中细节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深入化的具体体现。细节都是很小的一些事情,很容易被忽视。随着各个业务部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而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广泛。为了进一步深化服务,许多方面还要靠更多的细节来完成,充分体现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无微不至的工作态度,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细心、耐心、热心和爱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细节服务是在读者服务的基础上的升华,数字化的图书馆已成定局。馆内工作人员通过文明的谈吐、现代化的技能为广大的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良性循环推动图书馆服务一步一步的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完善化。
2图书馆专业技能的提升
细节服务不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公共关系学,这些都是细节服务管理的基础。以上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营造和谐的管理机制
一切以读者的满意为出发点,细节服务妥善协调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馆内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做出适合本校师生的特色信息库。在教育信息化的形势下,任何人都可以公平的学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的发挥了师生读者的学习的潜能。
二怎样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常言到留心处处皆学问
1传递微笑创微笑服务品牌
建美好和谐大家庭。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它传递着亲切、友好、愉快的信息。平常读者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经常受到工作人员的影响,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以将读者置于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也是工作人员乐观的情绪,良好修养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的微笑,让读者有了好的心情,心情好了,做什么事也有了动力,这也是图书馆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2语言沟通艺术细节
常言说“言为心声,语为人境”。语言是用来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基本工具。也是在服务过程中一门艺术的体现。态度诚恳、亲切,语言规范、准确。谦虚待人,注重语言沟通细节。亲切温馨的语言交流更能促进双方的相互尊敬和理解。在工作过程中多使用“您好”、“请问需要帮忙吗”等等礼貌用语。用规范的文明用体现自身的素质修养,拉近与读者之间的心里距离,赢得读者的尊重和信任。
3与读者的沟通
首先是要尊重和爱护读者,用心去关心读者,着重读者的权益,真心实意细心的关注读者的多方面需求,研究读者的层次类型和知识结构。与读者面对面的沟通,也可以在图书馆的网络留言中进行沟通,对待读者的咨询和交流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采纳好的建议。要善于换位思考,知道他们的目的。把馆内的情感、价值传递上给读者。同时还要让读者参与馆内文化活动,并及时的向读者反馈信息,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情报,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4读者管理细节
读者是图书馆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是当代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有效动力因素。也是图书馆的价值体现。依照图书馆的方针和任务对读者进行创新管理,以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让读者的知识更新与馆内有文献信息更新同时进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都要以读者的信息量度为标准。平常要开展图书馆知识讲座,针对读者进行培训和指导,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人人争做文明读者。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在馆内进出口安装防盗和摄像头,对从心理上对少数“心术不正”的读者敲了个警钟。针对在图书上乱作标记、批注污损书籍行为的读者,工作人员应以批评教育在前,处罚处理在后的原则进行管理。建立灵活的借阅制度,编制借阅排行榜。发动读者与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图书馆管理。
5建立责任机制
1)知识管理观念落后。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工作人员没有建立起知识管理的思想,或者对知识管理有错误的认识,认为高校的知识管理应用面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中小高校的管理者甚至没有知识管理的概念。高校没有结合自身图书馆管理的状况来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没有树立风险意识,这些都不利于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深入。高校人员对知识管理的不重视,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足,都导致高校知识管理的力度不够,高校由上到下都没有形成对知识管理的足够重视,都将导致高校知识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到实处,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
2)高校的知识导航仍然局限在一定的环境中。知识导航是知识管理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导航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点或线的查询方式上。知识导航的效果弱,水平低,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出现知识导航落后的情况。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1)建立统一、高效、开放的信息系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保持信息沟通的顺畅,才能及时掌握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保证信息在高校上下的顺利传递,减少上传下达过程中的失误。高校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有利于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况也能及时做出反应来调整。高校要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2)转变高校知识管理观念。高校图书馆要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就要先树立应有的管理理念,转变高校知识管理的观念,用现代的高校知识管理观念代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要做好高校资源规划,做好高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高校知识管理做到位。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投入,由于知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高校要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树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高校要把成本管理的思想充分在员工和学生之中传播开来。
3)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知识管理体系,增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知识性。高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用战略发展的目标看问题,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要摒弃传统的僵硬模式,加强对高校的监督管理,落实监督机制的作用,突显高校监督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高校进行科学化管理,才能保证高校知识管理计划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灵活性。高校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也能为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方式,用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管理者的智慧对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全面性。
4)加强高校与外界合作,共享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传递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人们不仅仅通过图书馆来交流信息,因此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管理走向资源共享也是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的发展,构成一个互补互惠、相互促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不仅可以扩大资源的储存量,也使知识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信息化时代,多数图书馆引进了信息化设备,连接了互联网进行交互应用。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与缺陷,例如,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注重形式,有些图书馆看重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关联,引进大量的外部书籍,却忽视了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服务理念;有些图书馆只注重物资的积累,大量购进资料文稿,使资源管理复杂化、困难化,无法根据环境变化快速作出有效调整,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图书馆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不但需要对互联网有一定的认识,还要有图书馆管理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很多中小型图书馆,急需这类复合型人才;地区差距大,贫穷落后的地区读者多,但图书馆稀少,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缺少有针对性的服务等。
2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2.1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技术创新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保障,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技术研究。从内部方面来看,可以改革创新传统的技术,例如根据图书馆的实际特点研发有特色的自动借阅设备、查找设备、信息综合设备等。这些设备可以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升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读者的体验感受,推动图书馆的个性化发展,进而增强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外部方面来看,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与其他图书馆沟通,整合、共享内容,开发健全、完善的互联网图书馆储备,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2加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资源储备是衡量图书馆规模的重要因素,对图书馆管理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不断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图书馆的资源有多种,包括内部资源、外部资源、文化资源等。内部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购进书籍、接受捐赠旧版书籍、加强数据库资源管理、扩大图书馆面积等手段来实现;外部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结合互联网资源,拓展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形式,增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使资源能够得到统一整合来实现;文化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加强图书馆个性化设置、树立独特的图书馆内部风格等手段来实现。不同地区的图书馆规模不尽相同,书籍储备、管理人员素质、读者的阅读需求都不相同,所以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活动中,应该有系统的整合和全面的规划。例如,偏远地区的学生图书馆馆内资源少、互联网设施不健全、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捐赠资源等渠道建设基础设施,进行互联网资源交互,积极吸纳专业型人才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2.3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加强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高品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高图书馆建设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有效地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引进专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大对自身人才的培训管理,提高自身人才对新时代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素质。馆长作为图书馆的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通过提高人员素质来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性。馆长应以身作则,积极带动图书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成效。
2.4提高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
传统时期的图书馆管理是以藏为主、以用为辅,而要做好新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建设,首先就要打破传统图书馆管理的旧观念、旧思想,强化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对于图书馆管理原有的理论基础,要实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创新。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将原有的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使图书馆资源与互联网信息充分结合,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服务。
3结束语
1.1精神文明代表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中,任何一个时期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的代表都是当时所在地的最高学府.而这种学府的图书馆则是学府中精神文化的集大成之所.这里聚集着人类各个领域中的精神探索的精髓.无论是自然科学方面,还是人文科学领域,还是经济社会等具体学科,每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都会在这里被展示,被保存,被后人传承并发展.
1.2学术领域服务针对性强
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初衷就是为了给大学开发本院校本学科的学术进展而提供信息平台.这也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主要作用之一.学术提高和学科专业化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所最重视的工作.因为大学的主要学科的发展程度将会决定国家或地区,在这个学术领域里的教学质量,甚至决定了国家或地区在某一行业中的科技含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所以,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必须按照学术开展的角度来管理文献信息.从而使信息的存储、搜索、调取、返回都信息化.组织图书馆数据信息的工作中,必须根据有利于学术发展的原则对相关科技资源信息做出整理.研究设立专业数据库.把同本院校主力学科有关的重点文献作为重点,来创立图书馆信息库.要首要安排同学院学术领域领先的科学方面的有关资料.通过这样的做法,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让大学图书馆达到设立其的根本目的.
1.3传播职能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大学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具备传播知识的功能.为了充分实现这个职能,大学图书馆在建设和管理当中,就要考虑怎样才能同传播知识,传授科学这个本职目的结合的更好.就应该考虑怎样才能有利于学校主力专业的学科发展.只有把大学的图书馆在辅助传播知识的作用发挥充分,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的教育工作服务.
1.4资源平台特征
人类社会在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学习获得了越来越广阔的成果.人类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人生短暂白驹过隙,全面的学习人类知识在目前看来对大多数人而已已经变成了奢望.只能是术业有专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学习的知识领域.所以,让来访者可以便捷的找到适合自己意愿的学科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库中寻找自己想要的材料,这就是大学图书馆的必须能够解决的问题.
1.5数字化趋势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由于网络时代的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寻找和信息的深度于广度都有了巨大的提高.大学图书馆作为信息采集平台的作用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凤凰涅槃的机遇.许多文化学术资源脱离了纸质媒介的束缚.大学图书馆传播知识的途径也更加趋向数字化.以数字化信息的存储和调用作为主要途径了.这让文献信息的传播更加的具有共享性.
2网络传媒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变化
网络传媒社会背景中,网络数据传输与共享变成了知识科技信息的存储交流的方式.大学的图书馆也是如此.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主要由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所以,在当今的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想发挥和展示图书馆的作用.就一定要大力推进图书馆资源数据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符合网络时代背景的大学图书馆.
2.1采集知识资源数据化
在网络传媒社会环境中,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倾向使用多媒体方式和信息资源共享方式来管理文献资料.这样做就使非常多的资料保留在占地不多的空间,比如数据平台之中.这就建立了拥有很多资源可供服务的数据图书馆.这大大提高了文献的检索速度.让来访者可以有效提高查阅文献的效率.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对门类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归类.大大改善了图书馆数据资料的提供水平.
2.2数据存储介质种类增加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门类知识信息空前膨胀.以往的书本等传播媒介已经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海量增加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等数据化存储介质的应用技术的提高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条件.存储介质从软盘、优盘、光盘、硬盘不断进化.现在更进一步出现了云存储.这让电子出版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也提高了知识信息的存储效率和可靠程度.
2.3信息平台提供交流多元化
以往的大学的图书馆的工作就是非常机械的把文献资料进行出借和归还.附带给予一个阅读的空间.这样的操作模式显得呆板、而且查阅资料的时候显然是非常迟缓、浪费时间的.这样的运行方式很不容易让图书馆体现其真正价值.由于现在对于文件信息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利用数据库和信息检索模式,提供给用户可以交流资源的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电邮、云存储、云下载等新方式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体现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的优势,提高服务的效率.
3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的运行创新
大学的图书馆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述.它即代表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领域建设的成就,也反映了国家地区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更能够反映出一国一地的科学技术进步程度.做好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的运行创新工作对于国家加快推进大学教学质量和国家科研项目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大学图书馆可以在建设中适应网络时代的节奏,我认为应该可以考虑从多个角度对运行做出调整改进.
3.1换对来访者提供资源的方式
大学图书馆能否面对市场环境下网络信息的挑战,关键在于图书馆的思想意识能否及时转变.如果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做出服务理念的升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来访者往往可以随意的检索他们需要的信息.如果大学图书馆的员工还仍然认为资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己是有决定权的,那显然是过时落伍的思维模式.图书馆的员工要把服务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才可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网络的冲击.
3.2不断创新服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