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4 12:22: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通识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通识教育

篇(1)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知识中心;缺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6-0030-06

一、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知识中心倾向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输入“通识教育”进行检索,从2001到2010年的10年间有1230篇研究文献与之相关。在实践中,通识教育从早期的个体的、零星的实践。到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提倡并大力推广的文化素质课程(通识教育)实验,逐渐演化到当下有组织的制度化的实施。除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外,近年来,浙江大学(2000年建立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2005年建立复旦学院)、北京大学(2007年建立元培学院)、中山大学(2009年建立博雅学院)等高校纷纷成立专门的独立学院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识教育不再仅仅是一部分课程,而是一种整体的育人理念。在纷繁的通识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如何实施通识教育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在实施通识教育上,中国大陆的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吸取美国的经验,并努力将美国的经验加以本土化。这些研究者把通识教育的实施模式分为四种:分布必修制、核心课程制、名著课程制、完全自由制。分布必修制是指课程被分为若干知识领域,学生需要在指定的每一领域中选择规定数量的课程。核心课程指在课程体系中有一些课程比其他课程更为基础和重要,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学生必须修读。名著阅读是美国个别精英大学所施行的通识教育模式,课程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并讨论指定的经典名著。完全自由制是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这四种课程模式都在致力于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学习内容的广度(knowledge breadth):分布制意在使学生能够涉猎较广的学科门类,了解并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集中制则与此相反。我们可以把分布制视为对“博”的追求,集中制是对“专”的要求。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选修意味着学生有较大的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而必修则与此相反。

*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分布制认为学生需要涉猎不同的知识领域;核心课程制则认为知识体系中一些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比处于“边缘”地位的知识更重要,所以学生也更应该学习它们;名著课程制则认为,最重要的知识都是那些经过时代考验的、能够体现人类文明精华和永恒精神的知识,这些知识通常都蕴含在名著经典中,因此学生需要仔细研读经典著作。

关注学习内容实质就是关注知识。当下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知识层面,尤其是对具体学习内容的选择和优化,而通识教育的实践也体现了这一鲜明特色。最近十多年来,通识教育改革围绕的主线是通识教育的内容。从政府方面来看,教育部在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考察文化素质的正轨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政策主要是指“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不难发现,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关注点是在知识上,具体来说就是知识上的纠偏和补漏,以实现平衡学生知识结构、扩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科渗透、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之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大学这些年来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其主要目的和形式也在于此。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意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强化素质,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打下基础”。复旦大学通识课程则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表述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对于知识内容尤其是知识广度的追求(如“涉猎不同学科”、“打破学科壁垒”)基本是一致的。从具体课程设计上看,基本是在原来的公共必修课(如“两课”和外语)外,加开文化素质类课程。这一类课程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课等,但是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大致相同。从已有的结果看,基本上覆盖了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类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知识。近年来各个学校自行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也是不断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例如改革旧有的课程内容、增加新的教育内容、重新划分通识教育模块,等等。

海外华人学者对通识教育也有很多精彩的论述。甘阳大力提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模式。他认为,美国本科教育的真正精华是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学生需要直接阅读经典而不仅仅是上概论课;同时应当鼓励并组织学生围绕经典进行讨论。除回归经典外,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甘阳对通识教育中教学法(pedagogy)的关注,而这恰恰是当下通识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忽略的。虽然不少通识教育文献都涉及教学法,比如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提倡课堂讨论等,但大都流于空泛而缺乏实践性。而甘阳则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方案:深度阅读,小班讨论,并配之以相应的助教制度。这些思想大大推动了中国通识教育的前进步伐,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不少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台湾的黄俊杰认为:通识教育应当贯通古和今,科技和人文,本土和全球。他提倡学生阅读传统经典,接触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话题;在全球化特别是西方化的大背景下,应当继承并发扬东亚地区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促进本土文化和全球视野的交融。这两位华人学者都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倾向。在他们所倡导的通识教育体系中,经典著作的阅读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他们倡导的是中国式的“名著阅读”课程,他们笔下的通识教育就等同于名著阅读。从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角

度看,在这一思想中,对经典著作(知识内容)的选择,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质上讲,这依然是一种知识本位的教育思路。

分析上文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鲜明的“知识中心”(knowledgecenteredness)倾向。在教育学术语中,这一逻辑通常被表述为学科中心(subject centeredness)。这一思路优先关注对知识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着力点都在如何优化教育的内容和学科上。具体来讲,它们主要关注下述三个方面:

1.哪些学习内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例如,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哪些课程可以作为核心课程?哪些课应该必修,哪些课应该选修?)

2.学习的广度应当如何把握?(例如,学生需要涉猎哪些学科?每一学科修读多少学分?)

3.学生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由度应当有多大?(例如,应当让学生必修还是选修?)

应当说,这种思考方式对于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和内容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通识教育也在对这三个问题的不断深人讨论和反思过程中逐渐成长并日益成熟。然而,当下的问题在于,我们过分关注通识教育的知识和内容,各种理论的争议、现实的变革都旨在优化通识教育内容,而鲜有人对这一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二、知识中心式通识教育的局限性

第一,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习内容和现实问题以及学生个人体验的联系。当下关于通识教育的各种讨论和实践,主要关注通识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具体来讲包括:通识教育应当设置何种课程?应当覆盖哪些知识领域?应当给予学生多大的自由度?而如何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与现实问题以及学生的个人体验相联系,则相对被忽视。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好的、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这种经验不应当仅仅是所谓的客观中立的学科内容,而应当努力把教育内容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代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习成为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活动。

第二,它缺乏对知识内部统一性和沟通性的思考。通识教育的特色不仅在于其公共性(即面向所有学生,为他们提供共同的学习体验),更在于其系统性和沟通性。通识教育内容应当经过精心系统的设计,不同学科和课程内容应当密切相关并致力于共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非互不关联。然而,这一理念在当下知识本位式通识课程中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时展和新知识不断产生,客观上导致了新科目的增加和课程数量的扩张。不少学校的通识课程数量都有几十门,甚至上百门之多。庞大的课程数量使通识教育体系内部结构维持相对统一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结构日趋凌乱和杂乱无章。而很多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数量的盲目追逐更大大加剧了这一趋势。其次,不同学科的知识在知识领域和思考方式上存在先天隔阂。以哈佛大学社会分析领域的三门课程为例,“经济学原理”、“心理创伤”和“城市革命:早期国家的考古和探索”的基本概念、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彼此迥异,因此很难为学生提供共通的学习体验。[目这一弊病在国内的通识教育体系中更为严重。再次,通识课程在国内往往因师设课,随意性较强,而欠缺系统的谨慎设计。这使通识教育更易流于大杂烩式的课程堆砌。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往往只是一堆互不相关的、杂乱的知识。

第三,它会逐渐远离通识教育的初衷。关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众说纷纭,并且不乏华丽的表述(例如“全人教育”、“人格陶冶”)。其中一致之处在于,通识教育负责培养的是人之所以为人,或者说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的“公共”部分。我们引用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对教育目标的表述:(1)能清晰而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写作;(2)在某个领域学有所长;(3)对我们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方式,对宇宙、社会和自身都有批判性的认识和理解;(4)对道德和伦理问题进行过思考;(5)免于对其他文化和其他时代的无知。可以把上述目标简要归纳为:培养交流能力(第1项);扩展知识广度、培养广博视野(第3项和第5项);具有文化道德意识和独立判断力(第4项和第5项)。这些目标远远超越了单纯掌握知识内容的要求。要完成这些目标,不仅要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更要关注这些内容是如何被传达给学生,以及如何在学生头脑中生成意义。传统的通识教育继承了学科中心和教师中心的特征:内容上很少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自身体验相关联;不同内容缺乏关联,流于堆砌;教学方法也多是照本宣科,学生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更别说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了。

三、知识中心式通识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这种过分关注知识和学科的通识教育,从认识论方面来看,在于把知识(knowledge)和生活世界(lifewodd)看作两个相对分离的领域,而且片面地把知识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这种观点有两个基本假设。一个假设是,知识领域可以统摄生活世界。因为知识是对生活世界抽象化、理论化、专门化的结果,它脱离具体的生活情境而存在,对生活世界具有普遍的解释力。由于知识的高度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ed),因此它可以应用于一切情境。另一个假设是,知识可以自发地转化为人们的行动和实践。学习者掌握知识之后,就可以成功地把它应用到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在这两个假设之上,可以把知识和行动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在一定时间内优先关注知识领域,让学习者努力掌握知识。对学校教育来讲,关注的主要对象就是知识。

经验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则反对把知识领域和生活世界对立起来的观点。首先,知识领域和生活世界密不可分,不可能把两者从时间和空间上割裂开,两者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对二者进行割裂具有逻辑上的先天缺陷。对二者进行割裂的行为容易导致知识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和学习者的个人体验。其次,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世界的参与。用杜威的话来说,知识是在学习者和周围生活世界以及和自身历史不断互动的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也只有被建构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知识,有活力的知识,从而避免成为怀特海所说的“呆滞的观念”(inert idea)。第三,知识未必能自发地转化为实践。例如:很多事实证明,道德知识未必能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

在东方语境中,这一话题被表述为知和行(“行”的内涵要比上文的“生活世界”小)的关系。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对知和行的关系做过精彩的论述。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是不能割裂的。知先行后,容易导致知识脱离实践领域,流于空想;而行先知后,则容易陷人迷惘。知和行本为一体,所以应该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传统的知识中心式课程的不足在于:一是割裂了知识和生活世界,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人体验以及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二是割裂了知和行的关系,把知和行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因此,我们的教

育活动需要做到:关注现实生活以及学习者的个人体验,而非仅仅提供一些与个人体验毫不相关的“客观”知识;把知识和实践/行动结合起来,知和行是一体的,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绝对对立;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通识教育可能的新模式

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这种知识中心和学科本位的通识教育模式,并在沟通知识领域和生活世界、关注学习者个人体验、推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我们的通识教育体系。在这一思路之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Learning,下文简称PBL)来组建通识教育课程。PBL课程与传统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迥异:传统的课程设计是从具体的知识和学科出发来构建课程体系,而PBL则是在知识领域和生活世界相统一的基础上(体现为具体的问题腈境)来设计课程。

PBL具有深厚而广泛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20世纪初期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杜威倡导的教育思想和实验都具有鲜明的PBL特色。在高等教育领域,PBL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科教育。之后,由于PBL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进而逐渐向其他学科、大学和地区扩展。当前,PBL早已从早期的医科教育扩展到工程学科、社会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等各个方面。在实施中,有的院校在部分课程中实施PBL,而有的学校则在全校实行PBL,把PBL作为学校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在丹麦,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和罗斯基勒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从建校伊始,就把PBL作为基本的课程设计哲学。在中国,当下理论和实践对PBL的关注主要还集中在医科领域。香港大学医学院、高雄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都对PBL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他学科对.PBL的关注相对较少。就通识教育而言,目前仍然停留在学科中心的思维层面,对教学法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PBL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有文献显示,台湾的中国医药大学在开设通识课程时,有意识地进行了PBL探索。

PBL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问题中心

它有知识(课程)和教学法的双重意义。从课程设计上看,是通过实际的问题情境而非仅仅依据学科内容来组织课程结构;从学习过程上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并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问题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困境(dflemma)或矛盾(discrepancy),可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引导学习过程的议题。真正的问题(problem)不是一个只有固定答案和解决方案的问题(question),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概念化的过程㈣。例如,当我们提问如何改进教育质量时,我们没有现成的固定答案;而且当我们发问时。我们意识中的“教育质量”一词的概念和含义可能也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提问的核心概念进行不断追问和反思。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问题本身将成为组织课程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另外需要澄清,PBL与案例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有着本质不同。案例学习的课程设置基础依然是传统的学科知识,案例居于次要地位,只是辅助学生应用书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而PBL的逻辑起点与传统课程模式有本质差异,PBL是通过问题(而不是固定的学科知识)来组织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从学习初始,学生就被置于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的形成(problem formulation),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拓展学习经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第二,跨学科学习

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具体、复杂而又综合的存在。学科知识具有高度的普遍性、抽象性和专业性的特征。不同科目都有着自身独有的理论视角、概念术语和思维方式。在传统课程模式中,不同课程之间缺乏沟通,往往各自为政,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面对复杂的生活世界的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在课程设计上引导并鼓励学生从一开始就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第三。小组学习

现代和当代的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共识:与他人的交流能够有力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所以,PBL提倡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五、通识教育PBL课程的构建

我们可以以PBL理念为基础构建一个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图1表示一个PBL通识教育单元。整个课程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一个来自生活世界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从课程一开始就被置于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一个PBL通识教育单元包含一个项目(proiect)和若干门互相关联的传统课程(1ecture)。我们可以把图中所示的PBL通识教育单元看作一个独立的PBL通识教育包(package)。每一个package是一个问题情境,包含一个项目和2-4门内容上相互关联的课程。不同的PBL通识教育包有着不同的问题情境,其所包含的学科课程也不同。学校可以负责设计若干个不同的PBL通识教育包,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选择,以增大通识教育课程的灵活性。

具体来讲,项目是问题情境的实现形式。问题情境可能是笼统的、概括的、模糊的,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情境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分析,形成自己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问题情境的研究发展出自己不同的项目。项目的最终表现形式可以多样,比如研究性文章、调研报告、产品等。由于PBL中问题占主导地位,项目的比例也相当重。在奥尔堡大学,学生从事项目和参与学科课程的时间大约为1比1。学生真正上课的时间只有50%左右,其余时间都花在讨论和完成项目上。

篇(2)

高等教育中都涵盖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项内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相伴而生的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应用语境中,两者的内涵会有一定的变动。首先,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主要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在心理、生理及知识方面健全的人。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国家合格的公民、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并且有判断力的人,其次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专才主要是针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就是某一方面比较专业的人才。另外,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建立在专业教育上,着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得学生不仅仅有长远的见识,又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针对性及适用性的人才。最后,就教育内容而言,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是非专业的综合的通用的知识,而专业教育则明显带有专业性,主要是一些比较适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二、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在提倡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对专业教育的全盘否定。专业教育是在知识逐步分化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现实中,伴随着职场中对各种能力的需要,高校教育必然会设立专业。为使教育充分实现其价值,我们更应理性对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造就了今天的专业教育,同时,专业发展又督促科技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此,它们要求专业化教育在高校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教育不仅不会低迷萎缩,反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因此,我们如果想利用通识教育来阻挡专业教育的发展,必是不明智的选择。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进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这也是比较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那么兴趣爱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我们过多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必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过多的强调专业教育,将会是高等教育演变为一种比较狭隘的工作培训,只是为了特定工作而发展的技能,进而将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这样无疑会造成教育对社会渗透力的减弱,也使得教育不能进一步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的问题,同时也使教育失去了对于道德的选择。这也是造成现在社会中一些缺乏职业道德机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发挥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弥补作用

通识教育不以任何一种专业为教育目标,而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追求实用和功利性相比,通识教育则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强调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对人们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一些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把人类生活中比较深刻的和一些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人格,进而有助于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全面深刻理解。通识教育主要关注学生心智和能力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挖掘及培养,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专业学科学习中。为此,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模式及内容的补充,更是对专业教育精神的一种充实。

3.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展的国家,美国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强化。在美国历史一系列事件中,都不曾动摇通识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教育和自由教育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无疑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方案

仅仅通过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始终只能做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不能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对学生的教育,首先应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及判断力。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依旧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进而忽略对人本身关注的状况。为此,我们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做了深入的探究。

1.将通识教育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高等院校中,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一些不足的纠正及弥补,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之外,让学生再学一些基本的、综合的知识或技能。在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疑是并列的观念。②通识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将专业教育进一步通识化。这种观点下,专业教育作为主体,通识教育主要处于从属服务的地位。③通识教育思想是主导,专业教育也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是主体,专业教育是贯彻实施通识教育思想的对象。针对以上三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即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绝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专业教育依旧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仅仅开设一些通识课堂,而是要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适当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落实。

2.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的显示。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几个方面。为有效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在通识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综合型人才。②确定人才培养实施具体方案,培养具备合格公民资格的专业型人才。③构建相关评价机制,例如职业技能评价体系。④制定有效贯彻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制度,例如学分制教学。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相关制度的出台,以确保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3.创建具有通识教育特点的校园文化

篇(3)

    1.1适应新形势下医疗单位用人的新标准新的社会形势下,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及技能、道德诚信、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职场适应能力、学习力及创新能力等。但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强调学生知识及技能的专门化、技能化,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重点培养,学生在校表现良好成绩优异,却不一定真的适应医护岗位工作。通识教育的应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同时,明白学会做社会合格人的重要性,有利于全面发展型医护人才的培养。

    1.2建立和完善新型医护人才的培养模式患者在疾病治疗时,需要更多的来至于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对医护人员沟通交流技巧、服务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发事件也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等。通识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性、创新性,提倡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多方法全面性地解决问题。通识教育有利于在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新型医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2通识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教育模式理解不深,教学应用简单化、形式化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类专门面向就业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就业为最终目的。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了与就业有关系的专业技能上,老师也只讲授与就业有关系的课程,使专业课内容显得浅显单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通识课程在人才全面培养中的作用,而院校也多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通识课程,使得很多学生有选择地去上通识教育课程。

    2.2课程设置体系有待完善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通识课程的开设类型多分为两种:公共必修课及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公共选修课是面向有该方面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学生。这两类课程的设置比例缺乏合理性,必修课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失去了通识教育开展的意义;选修课的开设大多比较随意,缺乏全面性的考量及统筹安排,且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较为凌乱,课程类别、数量较少,缺乏综合性较强、跨学科的课程。

    3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对策

    3.1全面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的教育课程在学生的学习课程及时间中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要在医学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发动专业课教师参与通识教育工作,强化专业课老师对通识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在向学生教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把医学当作一种文化精神,把医学专业学生的洞察力、探索精神等个人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

    3.2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学校要深入人才市场,了解新形势下医疗单位的用人要求及标准,并将这一新的用人要求及标准及时转达给学生,让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的学生从根本上了解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在学生中减少只凭个人爱好进行专业选修课选读的情况。另外,学校要针对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增加实践类课程内容设置,调整专业必修课的开课比例,重视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社会公益活动、各类竞赛等隐性课程的开设。

    3.3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通识课程相关任职教师的选拔及培训,努力改善通识课程任职教师的学科及知识结构,选拔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通识教育具有较高热情和潜能的教师等,参加通识教育课程授课培训;开设并完善通识教育科研室,对通识课程的选课、选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等进行慎重的审核,完善高职高专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流程,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通识教育的配套管理措施。

篇(4)

(一)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

虽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依然属于高校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硬件设施设备上,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高校的投入力度还是有限,难以达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高效开展的运作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教育的实用性不高,而且作为公共教育,更是与学生的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高校教育理念中,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很是有限,这直接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设备或者落后,或者陈旧,致使公共艺术师资匮乏,开展活动所需专门场地和场馆的欠缺也使得艺术教育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缺乏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从现行的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的制定等,都没有一致的要求或者标准。每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由公共艺术教师结合已有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等。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专业的艺术教师,不仅接受的是专业艺术教育,而且担任的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专业,导致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普通学生难以适应。这样,师生之间就难以交流,即使教师经验和学识丰富,讲授认真,学生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将知识进行掌握,实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谈。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措施

(一)做好教育普及和师资建设

通识教育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艺术家,而是要一种人人参与的大众化的渗透式教育。高效要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将公共艺术教育做好普及,要保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接触艺术、体验美和感悟美的机会,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教会学生用艺术的思维和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对待生活。针对师资匮乏问题,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同时搞好教师建设,力求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教师,使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具备深厚的文化整合功底,能承担起艺术普及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完善课程体系,改进评价机制

通识教育主张培养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力求将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等的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尽可能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切忌按照专业艺术教学模式授课。高校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如研究和讨论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可以将通识性价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使得课程讲授内容朝着多元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在评价机制上,高校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更关注的是对学生艺术素质、完善人格的养成,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发展等。

(三)开发艺术实践课程

目前,很多高校的艺术实践课仅仅是针对少数艺术团的艺术骨干提升水平而设,真正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的艺术实践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是空白。艺术实践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平台。当代大学生很多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来说,其迫切希望将压抑多年的“艺术梦”得以释放,而艺术实践课程恰恰可以给他们提供亲密接触艺术和感悟艺术的机会。艺术实践课程应不设门槛的面向所有学生,学生通过参加实践课丰富了课余生活,用艺术愉悦心灵、丰富情感体验,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同时也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三、结语

篇(5)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都是精英教育,包括一些高等专科学校也可称为精英教育。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8%左右,也就是说,100个同龄学生中只有8人能够上大学,其中还包括大专院校。经过从1999年开始持续12年的扩招,到2011年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已经达670万,相当于1998年100多万的6倍左右。普通高等学校现在也已经有2300多所。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一国的高等教育就进入大众化时代。对应此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已实现大众化。但大众化不意味着所有的高校都进行大众教育,每所高校还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看,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主要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除了少数高校进行精英教育外,更多的学校实行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这些学校主要包括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而总体看来,我国的高校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比如某知名学府校领导曾在公开场合说该大学要培养蓝领,这让舆论一片哗然。如果重点大学的办学目标都变为培养蓝领的话,那其他学校该有怎样的定位?但与此同时,却有一些高职高专宣称要实行精英教育,培养社会精英。这就是该培养精英人才的学校培养职业型人才,该培养蓝领技术人才的学校却要不切实际地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由此导致精英教育出现尴尬局面,大众教育的目标也很模糊。社会要和谐发展,各个层面的人才都需要培养和发展,但精英的定义并不是局限的。有人把工作岗位好、待遇高、有特权的人视为精英。实际上,真正的精英人才是与权势无关的,如在美国,社会对精英人才的要求是有杰出的能力、平民情怀和社会责任心,而我们这里提到的精英教育只是一种培养模式。对于中学同学来讲,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哪些学校是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哪些学校进行大众教育,并根据大学的办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育。

对应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就有两种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般而言,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以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而实行大众教育的学校更关注学生的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

美国的一些大学招生基本上不分专业,甚至一、二、三年级都是在学校的选课平台上学习,可以自由选修学校里的通识核心课程,到四年级时,才选一个专业方向,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与美国大学不同,目前我国所有大学都是按专业招生。有的学校招生专业数很多,达六七十个,这样的招生专业口径很窄,通常是按二级学科设置。如今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漠视人文精神和生活意义使得功利心理和浮躁情绪弥漫。这样的社会背景深刻影响着青年的成长,市场化不仅改变了社会,也全面渗透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曾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职业以及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的专业设置围绕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紧跟职业的需求,使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操练,而忽视了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学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追逐社会热点、听任市场摆布,其结果是非常不妙的。因为,市场是多变的,社会也很无情,盲目追逐就业热可能反被抛弃。

近年来,有一些高校开始发现过窄的招生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报考大学,也不利于培养基础更扎实的学生,同时影响学生的就业——如果专业面窄,学生一旦无法在本专业就业,就会面临跨专业就业的障碍。因此,有部分院校开始逐渐将细分的招生专业调整为按专业类招生,比如按经济学大类招生,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这样一来,学生报考大学时选择相对容易。进入大学之后,先在专业大类平台上进行公共课程的学习,到了大学二三年级才分专业学习。早在2001年,北京大学就开办元培教育实验班,试图开创一种全新的培养人才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建立复旦学院,对全校新生不分专业进行六个大平台的通识教育。2009年,中山大学推出通识教育平台,开展全校性通识教育,同时建立了“博雅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的全新探索……各种院校采取大类招生的发展动向显示,通识教育正逐渐重新被关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博雅教育。按通俗的理解,通识教育是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还有一种说法是“无用之学”,因为这些教育在现实中派不上什么用场,比如哲学有什么用?历史有何现实用处?实际上,这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素养,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这些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之上再去学习职业技能,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的时候实际上没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强,不像职业教育的学生马上可以上手做一个零件或操作一项工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化培养才能“上手”,但是他们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IT行业工作者这么对记者说:“我如果可以再回到学校,我会多学一些经济、历史、管理、心理,我经常觉得自己只懂一点技术,对于整个环境缺乏认识和理解,但这些是技术难以教给我的。”

对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本来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教育的认识,按照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进行选择。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低人一等,因此一些适合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也一心想选精英教育学校。这种错位的选择,造成学校的定位不清、学生的要求也很模糊。有的同学进了一所“985工程”高校,毕业时发现自己技能还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生,于是感叹自己四年大学白读了。其实,不是大学辜负了他,而是他将自己的精力嫁接在了不合适的教育上,当然不能结出最香甜的果实。可以说,急于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一门操作性、实用性更强的专业,或是直接到高职高专学习,而还没决定自己未来想发展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通识教育,或者大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掘和体会,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向。

【编者后记】印度灵性导师Krishnamurti在《一生的教育》里谈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汇集知识、见闻,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

篇(6)

伴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现状的不断反思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逐渐转向了“全人培养”。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是第一个把“全人培养”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教育当中的人,并把这种教育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但是“全人培养”并不等同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又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目的,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全新模式,是全新的知识体系构建模式。

二、全人培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果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因此,教育的本身远不止收获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而是关乎人性培养的事业。“全人培养”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达到“全”的培养目标。《辞海》关于“全人”的解释为: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应合人为的全德之人;指完美的人;肢体齐全的人;指整个人、整个面貌;保全人的身体和生命;指保全百姓。“全人培养”即是从以人的全面、完整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功利的眼光培养工具化的人。

三、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全人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识教育”是在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教育现状下提出来的,所以它的提出丰富了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一条不拘泥于“精英教育”的具有更加开阔视野的教育途径。“通识教育”的提出使低头前行的教育学者停下脚步,对现代教育和教育本质进行反思和重构,最终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培养完整、和谐的人,即“全人培养”。

2.“通识教育”是“全人培养”的重要途径“全人培养”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外在因素,另一种来源于个人内在因素。“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在外在体制上为“全人培养”提供了保障并使之得以实现。

篇(7)

关键词:创新素质 通识教育 全能培养 情商素质 高情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enhan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ofimplementati onstatus of our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ongoing gene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have not yet realized the “human cultivation” .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igh-quality EQ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EQ. Teacher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ng function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im to educ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good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high EQ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ollege graduates to better adapt to society and change society.

KeyWordsinnovationquali

rehensivecultivationemotionalintelligencequalities; high EQ

当今世界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创新素质教育是高校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素质的培养,而这些都有赖于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与提高。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实施的通识教育,如果真正落实到“人的培养”上来,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情商素质。

只有智商与情商有机结合,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情商可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我们正在实施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而这些方面正是高情商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2013年5月14日 ,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

为迎接和参与世界科技与人才竞争,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校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情商,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情商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忽略了情商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可能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私的人,而与“团体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近年来,我们的大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往往被看重的是智商和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状况却很少有人关注,更谈不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了。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智商不能代替情商,智商只是为学习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是一种潜在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这种潜能发挥得如何还要看他的情商。一般来说,人的智商很难改变,但是人的情商可以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得到培养和造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得以提高。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其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情商对大学教育极其重要,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爱情、婚姻、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情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择业,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通过情商的开发,可以使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增强他们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有主见、有坚定勇敢的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情商的开发将使他们走出惧怕复杂社会的误区,能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因此更能使他们较冷静、较全面的看待自己、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旨在发展人的理性、心智,全面培养人的各种潜能的教育理念。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一种非功利的、共同的教育,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价值与意义,尊重生命,弘扬个性,并强调通过人文学科的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情商素质。

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非本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加强在各个知识层面和领域内的知识交流。这不仅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对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道德领域内的通识教育,有利于帮助人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提升自身的情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新模式,更是一种教育新思想。大学是学生在人生时间维度内提升情商素质的重要场所之一。大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的同时,不应忽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情商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发挥其自身潜力,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情商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识教育作为拓宽学生眼界的重要渠道,将多种思想、历史、文化和道德的知识和观念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是情商素质提升的基础。

其次,通识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人的自由发展归根到底是要求人依据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让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情商素质等各方面互相结合,让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再次,通识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的技能训练,提升大学生情商的全面素质,促进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层次。大学不仅应关注学生成绩,还应重视通识教育对学生科学地认识世界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发展。

最后,通识教育具有多元性特征。这种多元性的特征不仅体现在不同人对通识教育本身的认识,还体现在不同学校对通识教育教育方法的认识。与之相对应的,由于认识的不同导致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内的通识教育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这种不同都是建立在促进学生情商素质的全面提升的基础之上。

二、通过通识教育提升情商素质的必要性

社会转型期对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商无疑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要素。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中指出:“大家都认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领导的智商很重要,但实际上情商的重要性超过了智商。”智商落后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也一样能够成功,所以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比智商更为重要。

(一)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情商缺失的主要表现:

(1)自我表现欲强,自理自律能力较弱。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当前大学生表现为较强的成人感和自尊感,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上大学后远离了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呵护和老师们在学习上的百般督促,来自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减小了,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周围的诱惑也增多了,自理自律能力较弱,对独立生活感觉不适应。一些学生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高校中每年都有不少的同学因沉迷网络影响学习或违纪违法等原因影响学业、就业,乃至走上犯罪道路 。

(2)自我情绪性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个人最基本的情商表现为对自身情绪的感知和管理、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判断,它是决定个人情商高低的关键因素。有些大学生自我情绪性强,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只是关注自己的优点,满足于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个性叛逆,对老师和同学给自己的批评难以接受,甚至怀恨在心。情感体验比较丰富强烈,有时因为一些小事情难以把握自己的情绪,表现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遇事爱冲动,做事不顾后果。在与人交往时,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主观臆断,对他人缺乏包容心和同情心,事事斤斤计较,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

(3)自我好胜心强,成功动机较弱。自我好胜心强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一旦经历挫败后表现萎靡不振、成功动机弱化。有些大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较重,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学习动力不足,如逃课、网络成瘾、抄作业、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考试作弊等现象屡屡出现,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好胜心、挫败感双向维度挤压力下成功动机弱化。

(4)自恋倾向性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一些大学生由于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模糊和对现实情况估计不足,出现了个人理想、职业期望和社会现实需求和人才市场制约的矛盾,表现在择业过程中诚惶诚恐,茫然无措,悲观失望,对职业选择产生不稳定性,信心不足,甚至有业不就。更有的缺乏诚信,随意违约,既耗费了自己也延误了用人单位。有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对失败预测不够,一旦遭遇挫折便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对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容易扩大化,形成偏颇看法,甚至采取一些极端行为。

(5)自我意识性强,团队协作精神较弱。团队协作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许多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在家庭中地位优越,并且家庭成员一直较为忽视对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造成他们自我意识强,习惯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性格固执、自私,过分注重个人得失,受不了半点委屈,对他人缺乏谦让,在团队中不善于与他人协作。

(二)通过通识教育提升情商素质的必要性

开展情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不但学生受益,而且社会受益,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准备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通过专业教育是无法实现情商教育,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

(1)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当代大学生大多精力旺盛,求知欲也非常强,对任何新鲜的事情都想接触。但是目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及家庭条件客观状况一直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经常会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很容易对自我的情绪控制不好,从而出现压抑、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心理障碍。如果能对当代大学生分层、分阶段地进行情商教育,就能帮助他们觉察出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然后找出导致自我情绪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大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可以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都是刚走出中学校门,然后慢慢要走进社会的群体,他们刚刚接触社会竞争,大多都还是阅历非常浅的,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他们对于社会也缺乏深层次的感悟和认识,内心感受到的还多是学业、恋爱和就业等问题。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情商教育,大学生就不能正确面对和顺利解决马上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就会让他们形成心理障碍。而通过情商教育就可以有效疏导当代大学生因情绪而产生的压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有效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3)对当代大学生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抵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对于正处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养关键时期的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做自己的情绪主人,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能从容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拥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

三、通识教育提升情商素质的途径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心智的人才。大学生正处在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情商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识教育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批判与吸收,对道德标准的辨析,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投入等帮助学生建立超功利主义的思想,建立其良好的道德良知,积淀其丰厚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继承、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善于团结和交流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善的社会合格人才。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能为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如艺术修养有助于创新灵感的发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人品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情商素质是现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与训练。

(一)开展通识教育,激发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兴趣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哲学模块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高素质情商的重要途径。一个情商发展健康的人,就会对人生有抱负,对社会有责任感,对人正直,遇事诚实,对学习与工作积极进取。

(二)开展通识教育,培养抗挫折能力,锻炼坚强意志

当今的大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比如:学业竞争中受挫,人际交往中受挫,目标过高而受挫等。人文素质模块教育引导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挑战。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关键在于学会面对挫折在从事创新活动中,不可能立刻享受到成功,需经过无数次的失败,需要锻炼自己坚强的信心、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样才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开展通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和自我觉醒,要发挥学生在通识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和个性特点。它利用大学生善于自悟、自醒的特点,考虑大学生的主体性来编排通识教育计划和教学要求,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的系统之中。通过阅读经典的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通识教育课堂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又要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积极乐观的创造。引导学生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启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主动改善与提高自己的情商素质。激励大学生产生开发和更新潜能的动力,从而完善自我。

(四)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性格、加强团队合作

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理想目标顺利成长、成才。一个与人和谐相处的人 能汲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顺利实现与别人的合作,获取创新成果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人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识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锻炼他们在团队活动中的互相协作能力,学会尊重、宽容他人, 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反省自己,善于调节情绪。在共同协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塑造良好的性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五)开展通识教育,创设新型情商训练计划,培养大学生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

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在于自信,要做好每一件事情都要有自信。通识教育课程使大学生从心里感觉到老师的理解和赞赏,他们会树立起很强的自信心,变得想学、乐学,能够很自信地处理难题和探索未知,进而获得创新成功。竞争是时代的要求,通识教育课程应加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育,从多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树立竞争目标奖优罚劣,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有紧迫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

通识教育除了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创设新型情商训练计划,拓展情商教育有效的课外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大学生毕业后, 将在各自岗位上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他们会面临复杂的环境、艰巨的任务,碰到障碍和挫折,这都要依赖于他们高质量的情商、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去披荆斩棘、开辟未来。如果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完成高素质的情商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历练, 构建其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能为大学生今后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承军.强化情商培养 提升创新素质[J].职教论坛,2012(17):98.

[2]徐献红.试论情商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职业技术,2008(9):89.

[3]蒋苏苓.理工科院校实施人文通识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4):80.

[4]李开复.与未来同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0.

[5]胡盛华.当代大学生情商缺失和情商素质培养[J].九江学院学报,2011(3):117-118.

[6]徐 微.当代大学生加强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1(1):174.

[7]刘茂福.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