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院感染科门诊

医院感染科门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3: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院感染科门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院感染科门诊

篇(1)

口腔科门诊进行消毒灭菌是切断微生物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消毒效果的监测则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内容。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来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灭菌方法是否合理,消毒灭菌效果是否达标,以达到强化和推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工作。

1 口腔科门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口腔科必须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与监测制度,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灭菌液、消毒灭菌物品的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100%,不合格物品不得使用。

1.1 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1次(1%碘酒、75%酒精),其细菌含量必须<100 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不少于1次。

1.2 压力蒸气灭菌,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暴露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仔细记录压力、温度、灭菌时间等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内物品中央放化学指示卡,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指示卡颜色性状改变否。包外贴3M化学指示胶带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检查锅的空气排除效果。生物监测:每月进行,指示菌株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灭菌后用仪器观察24小时颜色不变仍为紫色则符合要求,若颜色变黄则不符合要求。

1.3 紫外线灯管按日常和照射强度监测。日常监测包括应用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使用达1000小时后应更换。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μW/cm2),使用中的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2 口腔科门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原则

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的性能。具备熟练的标本采样技能,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3 具体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3.1 空气的微生物学监测:(1)采样制作:灭菌后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营养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冷却至45~50℃,倒入9 cm直径的无菌平皿内,每个平皿倒15~20 ml盖好,在室温下冷却凝固后,反转放于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选出无菌生长的、盖内没有冷凝水的平皿作为采样用。(2)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 m2, 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3)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位置编号或注明后,在房间由内向外按顺序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4)计算公式:空气微生物粒子的含量与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的关系为:细菌总数(cfu/m3)=50000N/(A×T)=157.2N。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暴露时间(分钟),N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口腔门诊手术室细菌总数≤200 cfu/m3为合格,各治疗室细菌总数≤500 cfu/m3为合格。

3.2 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在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处理后4 小时内进行。(1)采样方法:采样物体表面积<100 cm2,取全部面积;≥100 cm2的物品,取100 cm2采样。用5 cm×5 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洗脱液(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抹各5次并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用无菌剪刀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入放有10 ml采样液中立即送检。面积<100 cm2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2)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3)结果:门诊手术室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 cfu/cm2,治疗室综合治疗台表面细菌总数≤10 cfu/cm2为合格。

3.3 手消毒效果监测:手的采样在接触患者、从事医疗或护理活动前进行。(1)手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用消毒液消毒后采取相应中和剂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生理盐水)试管内并立即送检。(2)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3)结果:门诊手术室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5 cfu/cm2,其它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10 cfu/cm2为合格。

3.4 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1)小件医疗器械:用无菌的方法取缝合针、裂钻、手术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各5支,分别投入5 ml无菌洗脱液中送检。(2)拔牙钳、挺子、牙科手机等大型高压高温灭菌的医疗器械在无菌操作下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反复涂擦采样,并将棉拭子投入5 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100 cm2的连续采样5 cm×5 cm面积的采样点4个,采样面积≤100 cm2,全面积。(3)一次性口腔器械盘:一样两份原包装送检。结果判断平板上无菌生长为合格。若医疗器械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时,采样液中加入相应中和剂。

3.5 消毒液的监测:包括浓度和微生物监测,采样时间在使用后至更换新消毒液前。使用市售的相应试纸测出其浓度,如含氯制剂和戊二醛试纸。生物监测: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 ml,注入含相应中和剂9 ml的试管中,混匀后送检。计算公式: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结果判断:消毒液染菌量<100 cfu/ml,无致病菌;灭菌剂无菌检测为合格。

篇(2)

1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医疗器械的污染

口腔门诊拥有众多不同种类、形状复杂、较难清洗的医疗器械,通常与患者的口腔黏液、牙齿、血液以及唾液等进行直接接触;同时这些医疗器械价格一般较为昂贵,不能一次性使用,一般都需要清洗和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但由于口腔门诊的医疗器械结构较为复杂,常常在交接、空腔等部位残存着不易清洗的组织碎片,这些未能清洗干净的残留物极易造成医疗器械的污染,进而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此外,口腔门诊还存在一些手动牙科器具、牙科旋转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等,都是传染疾病的常见传播媒介。

1.2诊治环境的污染

口腔门诊医院的诊治环境是极易被忽略的感染危险因素。口腔门诊是集中对口腔疾病患者进行接待、诊断、治疗的综合性场所,众多口腔疾病患者在此环境下进行呼吸、吐出唾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机器会将带有病原菌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血液甩出在空气中,极易造成治疗环境空气、地面以及物表的污染。有研究表明,口腔门诊空气合格率低于70.0%,治疗期间飞出的唾液、组织碎片以及其他液体是造成口腔门诊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3,4]。

1.3一次性医用辅料的污染

棉签、棉球、垫布、纱布以及纸巾等都是口腔门诊常用的一次性医用辅料,一般用来清理患者血液、唾液、止血等,这些与病原菌密切接触过的一次性辅料如果不能合理回收处理,极易传染病原菌,造成感染。除此之外,口腔门诊常见的一次性杯子、医用手套、镊子以及注射器在给患者和医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4医务人员交叉感染

口腔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患者的口腔病患部位、唾液以及血液等进行接触,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无菌防护意识,未能及时对与病原菌接触部位进行清洗或者进行清洗时未按照规范进行,都会使医护人员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源。

2控制感染的管理对策

2.1加强感染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首先医院应该定期对全体医人员进行感染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对于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同时组织人员到上一级医院进行参观,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规范操作,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要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治疗完成后及时摘取口罩、帽子和手套,做好手卫生,处理好一次性辅料。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自身未受疾病传染或本身不是传染源,将自身从交叉感染中摘除[3]。

2.2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制定“口腔门诊专业操作规范”、“口腔门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口腔门诊一次性医用辅料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口腔门诊防护感染相互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器械、一次性辅料等进行消毒处理[5]。①每次进行医疗器械消毒处理时都应保证至少2人在场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正确对过程进行记录。②对于结构复杂、接触病原菌的高危器械严格按照清洗-浸泡消毒-高压高温灭菌的流程进行。③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口腔门诊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探讨研究防护感染措施,不断改进现有操作规范。④建立健全相应的相互监督、赏罚分明的制度,做到大家相互监督、改进有赏、违反必惩。

2.3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消毒

口腔门诊环境的污染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对诊治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是排除这一危险因素的主要方法。①地面清洁。定期打扫口腔门诊的地面,重点清除治疗时飞溅出来的血液、组织碎片以及灰尘,然后将新洁尔液喷洒在地面,仔细清洁门诊室内的每一处。②全面消毒。在对整个门诊进行清洁打扫后,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才能达到排除诊治环境污染的目的;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地面、物表;用紫外灯消毒照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③日常保持。对口腔门诊进行清洁和消毒的手段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医务人员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及时处理血迹,定期清洗门诊内的牙床、手柄、头托等。

2.4妥善处理一次性医疗辅料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对一次性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与患者黏液、血液或者组织碎片等有密切接触的棉签、棉球、手套等一次性医疗辅料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和回收;对于注射器、探针以及手术刀片等尖锐器械应放置在专用利器盒内,按医疗废物处置。

2.5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医院不仅要制定相关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和制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常见病原菌的日常检测,定期对口腔门诊的空气、医护人员手、消毒灭菌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以确保现行的消毒管理规范措施能够达到目标效果。此外,对于用于口腔门诊的消毒灭菌液应定期更新,以避免适应性耐受菌的出现;同时还应记录紫外灯以及空气消毒机的工作时间,做好日常监测。

3总结

本文对我院口腔门诊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口腔门诊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多次使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操作不完善,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缺乏科学合理的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针对上述因素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①加强感染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②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③注重日常环境维护,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④加强日常细菌检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改进消毒灭菌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武迎宏,陈致诚.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12-914.

[2]秦红梅,周丽,赵文捷.口腔专科医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70-2072.

[3]胡秀琴.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73-75.

[4]袁有兰.门诊口腔科的消毒管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38-139.

篇(3)

规范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①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口腔科器械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消除了因口腔科自身清洗、消毒、灭菌条件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流程。例如手机清洗灭菌流程:分离手机钻头自来水清洗复合酶浸泡(5分钟)自来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燥上油包装压力蒸汽灭菌贮存。对清洗后器械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清洁度检查,不合格者重新清洗,直至符合要求。对牙科手机、拔牙钳等耐湿热的口腔诊疗器械采用单包装,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不用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感染管理科每个月到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查3个待灭菌包内物品的清洗质量,定期对压力灭菌器、消毒灭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对不合格项目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建议直至结果达标。

加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诊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坚持每天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对口腔综合治疗椅和地面清洁、消毒2次,对易污染的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牙椅的开关、头托、手柄等处用防护罩覆盖,并定期拆下清洗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1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加强水路消毒:定期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理系统进行清洁,每天在接诊患者前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道系统用消毒液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从而使附着在水管内的生物膜得以清除。定期对口腔科治疗用水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更换净水装置。每次使用高速手机前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利用其不规范洗手的采样结果,教育督促口腔科医生给每位患者操作前、后严格按张贴图示洗手,更换手套。进行拔牙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及药品由专人规范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呼市综合医院的口腔科门诊诊疗室空气、工作台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消毒剂的有效含量、使用中消毒剂的染菌量以及诊疗器械的无菌检验等。

1.2 评价方法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评价方法及标准》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

2 结果

本次对呼地区6所医院的口腔科门诊进行的消毒灭菌效果检测中,共采样100份,合格97份,合格率为97%,消毒剂染菌量和诊疗器械无菌试验合格率均为100%,其他依次为物体表面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97%,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100%,消毒剂有效含量的合格率为100%。

3 讨论

3.1 感染途径

3.1.1 吸入感染 在口腔疾病的诊疗操作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直径大小不等的微粒(气溶胶),而这些微粒很容易被直接吸入肺部,甚至引起肺部感染(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

3.1.2 接触感染 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细菌等通过未彻底灭菌的医疗器械,传给另一患者而致感染发生。此外,污染的医疗器械不慎刺破医护人员的手,亦可导致医护人员感染。

3.2 对策

3.2.1 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组织口腔科医护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积极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2.2 加强环境管理,作好个人防护 口腔科诊室、治疗室需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用紫外线照射2次/d,1 h/次。诊断桌、窗台、地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均做到规范洗手。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正确规范的洗手是避免医院交叉感染、防止自身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仅此一项措施,就可以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为确保医患安全,操作者应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洗手。

3.2.3 更新口腔器械,改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 手机选择耐高温而又耐湿的品牌,且配备足够的周转基数。手机清洗:手工清洗不能将手机内部及回吸物清除,因此,使用后手机空转30 s后,再清洗手机上的污垢,并使用超声清洗消毒机在清洗过程中加入清洗剂、消毒剂或酶等,从而达到彻底清洗手机内部的目的,清洗消毒后的手机采取全自动注油,纸塑封包,然后再高压蒸汽灭菌,真正做到“一人一机一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是WHO及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推荐的首选方法,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使用过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各类车针、扩大针、拨髓针、牙周刮治器、拨牙钳、牙挺、洁牙器、牙龈分离器、牙凿、骨凿、持针器、刀柄、剔挖器、取模托盘、银汞充填器、金属调刀、三用枪等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再清洗擦干后分类,独立包装,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3.2.4 牙椅管道系统的消毒 下班前每张牙椅用0.5%健立素含氯消毒液抽吸消毒,开诊前、收诊后用快速手机排气、排水1min,牙椅表面采用诗乐氏消毒液在治疗结束后抹洗,痰盂随时保持清洁。

篇(5)

摘 要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病情各异。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诊。在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尤其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叉感染。因此,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46

AbstractThe oral outpatient service patient are many,the fluidity is big,the condition varies.Patients with chronic infection see a doctor in middle of the common patiente.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process,doctor's hand,instrument touch patient's saliva,blood and so on,especially high speed turbine when it is used.The room air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content increases,extremely easy to cause cross infection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patient patients each orther.Therefore,the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s of the oral outpatient service nosocomial infectionis are very important.

Key wordThe oral outpatient service;nosocomial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s

医院感染治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尤其高危科室口腔科应值得我们大家关注。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极易造成污染;涡轮手机,直、弯机头结构复杂,腔隙多,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涡轮手机在停止转动的瞬间,机头内部呈负压状态,可以导致口腔中的唾液,血液,微生物等回吸入手机内部,微生物可在手机内部死角处繁殖,再次使用时回吸物就可随手机转动喷出的水雾进入另一个患者的口腔,造成交叉感染【sup】[1]【/sup】。因此,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提高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

必须使口腔科工作人员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口腔科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和作用,视所有口腔科患者都为感染病例,并按感染病例处理,将危险因素降至最低。组织口腔科医护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提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

加强环境管理

治疗室需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开通空气消毒净化机。每日开诊前及工作结束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治疗区内所有的物品,以及诊室地面、工作台面、治疗椅等。每周诊室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每月定期对消毒灭菌器械、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空气进行抽样监测,其结果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加强口腔各种器械的消毒灭菌

手机车针等耐高温器械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的原则。手工清洗不能将手机内部及回吸物清除,因此,使用后手机空转30秒后,再清洗手机上的污垢,采用超声清洗消毒机,在清洗过程中加入酶清洗剂,以加快血,体液等污染物的溶解和分解,提高分解效果。清洗消毒后的手机采取全自动注油,塑封,然后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真正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是WHO及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推荐的首选方法,效果可靠【sup】[2]【/sup】。各类车针、充填器、扩大针等非一次性口腔器械使用后要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清洗擦干后分类,独立包装,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印模材料使用后应先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0分钟后灌模。待模型干燥后进行消毒。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口腔科检查器械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压舌板、吸唾器、注射器、漱口杯、手套等一经使用后须遵守销毁制度,先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进行初消,然后装入有医疗标志的垃圾袋进行处理,并清点数目,送焚烧炉焚烧,做好交接登记,严禁重复使用和流入社会。

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手的消毒: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口腔感染的重要载体,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为了减少手的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6步洗手法。必须每接触一位患者就彻底洗手,并用消毒液消毒双手,以保障医患双方安全。

个人防护:口腔科医生在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对口腔科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消毒灭菌效果,执行监测制度等。监测工作应作为常规、定期、定点、定项目地进行【sup】[3]【/sup】。

讨 论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从一点一滴做起,医院感染治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感染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高危科室口腔门诊更应值得我们大家关注。

参考文献

1 郭敬珍,沈迈旗.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的规范治理[J].中国医学杂志,2004,21(1):76-78.

篇(6)

【关键词】医院;感染科;预防传染病;发生率;满意度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院内传染病感染率的控制情况,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评价指标。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社会各行业中的使用范围也越发广泛,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院感染科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感染方案,提高了临床人员的服务意识,有效降低了院内传染病感染率,促进业务水平和治疗效果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感染科现有工作人员12人,包括医生5名,护理人员7名。感染科工作人员的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23±2.72)岁。学历水平如下:本科及以上学历5人(41.67%),大专5人(41.67%),中专2人(16.67%)。

1.2方法

1.2.1管理体系

本院感染科成立了规范化传染病感染控制管理研究小组,立足本院外科门诊的工作实践,分析相关理论经验,充分听取临床工作人员的意见心声,最终制定了规范化控制感染管理方案。在规范化控制感染管理方案推广实施前夕,本院外科门诊召开了全体工作会议,对规范化控制感染管理方案中所涉及的条款和内容逐一解释,对不合理、不恰当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正。在医院有关领导的积极倡导下,感染科组建了两个工作监督小组。每组选取1名医生为监督组组长,4名护士为组员,主要负责规范化控制感染管理方案的宣传和监督,工作监督小组需定期向上级领导呈交工作报告。

1.2.2器械管理

器械管理在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极易导致乙肝、甲肝等传染病的传播。器械管理主要涉及治疗中所使用的剪刀、镊子等治疗器械。所涉及到的治疗器械复杂繁多,需要有关人员认真记录每一种器械的型号和数量,严格消毒,确保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积极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器械的大小、用途分类放置;消毒后妥善放置,方便器械的随时取用;做好领取归还记录,及时维修或更换器械,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

1.2.3环境管理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外科门诊诊疗室日常管理,定期清扫并消毒诊疗室,为患者及医生提供一个良好就诊和治疗环境。诊疗室应每日通风换气两次,打扫干净后使用三氧消毒机对室内进行消毒,定期进行细菌培养。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诊疗室的地面、墙面、门把手、治疗台等地方进行消毒,杜绝卫生死角。

1.2.4药品管理

有关人员在接收药品时,要认真检查药品的生产厂家和使用期限,定期进行药品的清点、检查和补充。门诊中所使用的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药品,需要避光保存;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药品储存的相关规定,将药品保存在合理的容器中,查看瓶口瓶盖是否完好,防止药品挥发和变性。

1.2.5护患沟通

应尊重患者权利,保护患者隐私;及时并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态度亲近友好,语言通俗易懂。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对监控工作的评价,及时调整改善工作,全面提高外科门诊服务质量,加强传染病防控。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对比方法采用X2检验,使用(n,%)进行表述;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采用t检验,使用均数±平均数( ±s)表述;以0.05作为检验的水准,可信区间范围是95%,当P

2 结果

随机抽取了感染控制管理方案实施前的100例外科门诊患者和管理方案实施后的100例外科门诊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内传染病感染率和满意度。管理措施实施前,院内感染率为10.00%,满意度为75.00%;管理措施实施后,院内感染率为0.00%,满意度为92.00%。

3 讨论

建立规范化感染控制管理制度的根本在于加强对人员管理。最重要的措施提高临床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建立规范化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这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必经之路。在提高人员素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主管医师、护士长的培养放在优先位置;只有先提高主管医师、护士长的专业素质,才能够带动其他临床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带动整个门诊部学习风气、工作态度的改善[9]。

作为临床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院内传染病感染控制的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应重视业务水平和心理修养,不断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进入工作状态时,要保持自己积极而稳定的情绪,以稳定良好的情绪感染患者和同事;不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端正服务态度,让患者感受到临床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热情。各个科室的专业性较强,对临床人员的要求较高;尤其是临床护理人员。研究显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多了解基础疾病治疗的方法和外伤的处理方法,熟悉治疗过程中所运用的器械和药品;与医生多进行业务沟通与合作,了解医生的操作习惯和器械使用情况,提高配合的默契度。在加强人员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坚持器械管理、药品管理、诊室管理并重,建立规范化的管理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措施,让临床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共同促进门诊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家峰.医院感染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5:2997.

[2]王静,姜悦,王宝增,杨红宾,彭永胜,周志男,张越巍.感染科在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13:

2232-2234.

[3]薛福英.医院感染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4,01:77-78.

[4]严德荣.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440-441.

篇(7)

【关键词】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

门诊手术室是综合医院门诊部的重要科室,也是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之一。它承担着不需住院的门诊急症或择期小手术的处置。如果不注意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必然造成病人的严重感染或院内交叉感染,影响病人的预后及医疗质量。

现谈一下我们是怎样开展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

1首先加强了门诊手术室的硬件建设

原来门诊手术室条件较差,无论房间布局还是医疗设备,都比较落后,我们借省厅、市局医疗质量达标检查的东风,对门诊手术室进行了全面改造,把急诊状态下容易造成感染的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与择期无菌手术分离开,并配备了必要的手术器械与急救药品,使门诊手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得到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2建立了手术室与门诊各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

在医院感染科与护理部的统一指导下,成立了门诊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主要负责科室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检查落实,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门诊手术室的院内感染工作得到了组织上保证。

3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监控意识

我们组织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感染监控知识,掌握监测方法,由手术室护士长负责组织培训相关人员消毒隔离与无菌技术知识,增强了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意识。

4门诊手术室监测与控制感染的对策

4.1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的对策。每日进行一次卫生清洁与术后消毒,用0.5%优安净拖擦地板、天花板、墙壁,要求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并有排水系统,便于工作清洗与消毒。

4.2定时对手术室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监控提供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依据。我们坚持了每周对手术室空气物品灭菌(包括高压灭菌物品、熏蒸物品)、一次性物品,医护人员的手、消毒液等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对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一次,做到每日常规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60分钟,每周一次用75%酒精擦拭灯管。并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如(70W/CM2或超过1000小时)予以及时更换。

4.3严格区分污染区与无菌区。①我们把易造成污染的开放性手术与择期手术严格区分开来,防止交叉感染。②明确的区分无菌区、有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做出明确的标志。

4.4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贮存与处理的管理。对一次性的无菌物品,如口罩、手术衣、输液器、注射器等,设有专柜存放,距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时进行检查,有无破损、失效、变质。一次性无菌物品用过后必须统一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