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3: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程伦理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6-0800-03 中图分类号:R 4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护理学专业已提升为一级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护理创新人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中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而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60%的学生来自基层及少数民族地区,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到基层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基层医疗事业迅速发展,但高端护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充实到临床及护理管理的岗位。本着“加强基础、突出素质、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原则[1],为了更好地实践我校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实施护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五年制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共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龄19~23岁。
2.方法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科研导师制针对性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具体做法为:①选聘导师。由护理学院在学校专、兼职教师中选拔责任心强,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导师。并将导师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学生公布。②选择导师。一般于大四第二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对导师的了解自行选择导师,由每位导师确定带2~3名学生。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预防医学》《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以专题讲座、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小讲课等形式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识、护理科研概况、统计学基本知识、护理论文撰写方法等。④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自由参加学校及院系组织的科技活动。⑤到基层教学基地挂职锻炼进行社会实践活动。⑥科研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选题,撰写科研立项标书,进行开题报告,由护理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学生获立项后带着课题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由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监督实施课题。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安排2~4周时间撰写论文,由护理学院组织进行论文答辩、评分。
3.评价 ①科研立项:由护理学院组织科研开题报告,专家组从选题意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译文、课题完成量等七方面评价,答辩通过给予立项,不能通过者由导师根据专家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合格后给予立项。②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成绩由导师评分、专家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为3∶2∶5;评价标准从学术价值、实用性、创新性、论点论据、语言文字、参考文献、答辩情况等七方面进行评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5~89分为优良、80~84分为良好、60~79为分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 果
1科研课题研究内容 150项学生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前三位顺位依次为:调查分析、临床护理观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术运用、护理管理和教学改革所占比重较低。见表1。
2.课题完成情况 150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能按计划实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实施或完成课题而要求更改研究内容,并在导师指导下调整,最终能完成课题。
3.论文评价 论文评分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无不合格论文。见表2。
讨 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世纪以知识创新为突出的特征,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加强护理研究、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张金萍等[2]认为21世纪的护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将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为对象开展预防、保健、社会服务等工作,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应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能在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3]。我们通过实施导师制针对性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初步显现人才培养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 护理本科生应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已是护理学界的共识,随着护理学科的提升,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成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护理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历史原因外与队伍学科氛围有密切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护理教育抓起。在国外,护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硕士毕业生承担,对本科及大专生未作要求[4],但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则成为这些改革的中心环节[5]。当前我国护理博士生几乎是凤毛麟角,硕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发展阶段,护理科研的重任落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肩上。我们通过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三届护理学本科学生科研立项达150项,从结果看到,虽然学生科研立项的内容比较局限,新颖性不够,45.33%为调查分析,新技术应用仅占5.33%;论文撰写的优秀率仅为7.33%,质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实践机会,科研意识有明显的提高。
2.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护理本科生学制五年,在校学习时间相当充裕,参加校园文化、学术活动的机会多。我们在入学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定期轮流到实践教学基地挂职,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病人、早接触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发现问题,萌发探索及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强烈欲望,导师因势利导地培养创新思维,为科研选题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本科生通过课堂-实践-文献检索-选题-立项-撰写科研标书-开题报告-实施课题-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获得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说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骤、方法和科研论文书写的程序与要求,具备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民群众对护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常规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临床需要的护士是医学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独立思考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创新的新型高级护理人才。而在欠发达地区对上述新型高级护理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如我校所处地域是全市总人口382.63万人,有12个县区的少数民族地区,2010年底注册护士有4000多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注册护士只有1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对本地区护理学科的发展更是非常紧迫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当前护理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时明显不够,如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护理研究》理论课为仅18学时,为了弥补不足我们采取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来补充,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既能节省学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阶段是培养的基础,护理本科生文化基础较好,具备有科学研究的潜质,学校如能正确引导,树立科研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对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经过亲身体验,从中感悟科学的严谨、伦理道德的重要,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策划者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从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优势是:导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能在直接参与导师课题实施,协助导师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录入等具体科研工作,有比较多的机会与导师沟通交流。实践证明,学生课题的水平,撰写论文的质量与导师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导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导师的正确指导,仅靠课堂中讲授学生是无法进行科研立项并实施的。因此,导师制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处是少部分导师因教学、临床或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对学生投入精力不够,今后将进一步完善。
总之,注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将有力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将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护理人才,从而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6]。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学校、学生重视外,与临床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意识、实习医院的科研环境有紧密切的联系,需要参与护理教学的各机构、部门、人员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玲,杨培常,李 伟, 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张金萍,刘文庆,刘丽华,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9-90.
[3]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1.
[4]仇瑶琴,陈晓英,沈园园,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3):214-215.
[5]Chapman H.Towards effective group-work in nurse education[J].Nurse Edue Today,2006,26(4):298-303.
关键词:泛市场化;人文素养;人文化成;扬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办学泛市场化
“所谓泛市场化,就是把市场关系引入到不应当引入的领域”1。大学办学市场化,是指大学办学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大学将教育服务当作产业来经营,围绕市场经济需求办教育,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教育运转,以经济效益衡量办学成败,严重弱化大学人文化的社会担当的社会行为或现象。
利润与效率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动力。受市场这只隐形之手的招引,大学教育改革也经历了大学教育产业化继而发展成为大学教育市场化的历程。大学办学市场化,主要表现为大学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评价、科研立项设置等方面失去了自己秉持已久的办学准心,而以迎合市场需要为自己的办学出发点。诚然,根据市场需求办教育,确实具有扩大学生选择权,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产学研”结合等诸多优点。但是,大学不同于一般经济实业,办学以经济效益论成败,便滑向了大学教育的泛市场化。大学教育泛市场化,化掉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化掉了大学办学的社会担当的功能。公民人文素养普遍下降,社会生活公共道德明显滑坡,与大学办学泛市场化本身紧密关联。在大学办学泛市场化过程中,经济效益成了专业设置的优先条件;能否获得利润成了办学的首选条件,学校成了学店;能否创收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标准,教师成了店员;是否有钱作为学生上学的先决条件,学生成了顾客;能否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作为学习的条件,知识成了商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成败的标准,大学变成了市场的“经济侍从”。
在教育市场化浪潮汹涌澎湃之际,基于教育泛市场化的负面作用来研究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的现状,显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进行的研究,大多是从大学精神和大学办学理念层面,从宏观视角展开的。国外研究人文教育的最著名代表,德国的雅斯贝尔斯从教育的属性、特点、教育的本质出发,研究人文教育的重要性2。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从大学的应有定位研究人文精神,他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3社会转型中我国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严重,与时下盛行的教育泛市场化紧密相关。
二、大学办学泛市场化的根源
高等教育泛市场化,有着深层的认识论根源与社会根源。
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经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精神是人们把握客观世界的人文关照。知识只是精神和文化的载体。
教育的功能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实现精神、文化的传承与提升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更成其为人,它是社会公共产品,它承担“人文化成”的社会功能。在儒家传统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的育人理念,这是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突出体现。大学必须致力于精神的培育和文化的创新。
然而,由于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主流价值观被边缘化,社会诚信缺乏,追求感官享受,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社会问题频现;人生观出现唯利是图,政绩观上急功近利,重视易于量化的经济效益,忽视不宜量化的社会效益,等等;这些都为教育泛市场化潮流的盛行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大学办学中出现将教育等同于知识传授,信奉“越市场化越先进”,“将教育推向市场等同于教育改革”,“扭亏为盈意味改革成功”的倾向。在大学办学实践中,政府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功能出现紊乱——乃至于认为政府将教育推向市场的程度越深,政府在减轻财政负担层面作出的贡献就越大。更有甚者,把教育盈利视为教育市场化成功的标志,将就业率视为衡量大学办学成败非常重要的标准。
三、大学泛市场化的危害
在
泛市场化过程中,部分大学为求得生存空间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出现了重技能轻人文,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担当的现象,失去了“人文化成”的办学准心。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部分高等学校在教学规划、教学投入、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明显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倾向。人文课程时数、经费投入、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大学生以是否能够获取可观经济收入回报为学习动机,在学习目的、目标定位和实际学习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功利取向,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只埋头于部分技术应用学科课程的学习,忽视伦理道德修养和文化礼仪修养的历练,最终导致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崇高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诚实,不守信,不学法,不守法。
2003年清华学子刘海洋向熊猫泼洒硫酸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残杀同室4位室友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2010年10月20日驾车撞人不但不施救反用尖刀捅死被撞者,等等,昭示着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可以从立足全社会层面的宏观视角和着眼于部分大学办学急功近利的微观视角去反思。
从立足全社会层面的宏观视角来看,当前,全社会普遍存在偏重经济效益,轻视人文素养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空心化。
市场经济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自由竞争为手段,通过市场进行优胜劣汰的经济形式。市场关系有它起作用的关系范畴,唯利是图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动力。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人文化成”,使人成其为人,所以,高等教育是一种超越市场关系范畴的科学与人文领域。将大学办学混同一般实业来经营,是一种泛市场化行为。部分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以实用主义为标准,一味迎合市场临时需要来设置专业,表现为理工科的热门专业重复叠加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开设不足,即使是热门专业课程,重“术”(应用技术)轻“道”(理论知识)的现象在不少高校也非常严重,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逐步演变为职业培训机构的倾向。如此这般,其结果是导致人文课程过窄,专业教育不专,功利至上主义抬头,学校与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有文凭没文化,有知识没见识,有知识无审美,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效益轻人文素养,最终会导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离和对立。
从着眼于部分大学办学的目标去反思,可以发现,不少大学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
一是将迎合市场需要等同于符合社会需要,将市场等同于社会,这是一个导致大学教育功能异化的致命误区。大学如市场一样随波逐流,追求功利,那它的“人文化成”使命必定会在追逐功利中湮灭,大学若遗忘了社会责任,那它就必定会被社会遗忘;大学若不能传播理想,那它就必定走向庸俗。也就是说,大学如不能“化俗”,那它必定会被“俗化”。克里希·那穆提在谈到教育的功能时说:“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它关切的只是人的一部分,而非人的整体,那么它必然会导致有增无减的冲突和痛苦。”5
二是将科学精神等同于大学工作的全部内容,将高等教育等同于科学实验室。大学只追求科学精神,忽视人文精神,大学便会沦为一般意义上的培训机构。因为,科学精神主要是“证伪”、“求真”,其主要工作是回答“how”,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物;人文精神主要探索意义和价值问题,主要工作是回答“why”,研究对象是人。而一切工作的价值指向和行动主体都是人,丢失了正确价值取向的科学理性,必然加速人的异化和社会的空心化。
三是将专业标准等同于大学人才培养标准,抹杀了专业标准与人才标准的区别。考察大学的标准有两个,即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专业标准,人才的内涵就会陷于空洞;没有了人文标准,专业人才就会走向工具化。食品安全问题给社会、给教育的启迪很多,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专业人才,而是这些专业人才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养。
四是将大学的功能等同于“授业”,挤兑了大学的“传道”功能,弱化或简单化了大学的教育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文化成”,自然,其工作内容不是为市场造“器”,而是为社会造“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德才兼备之人。
只强调技术教育,其严重后果就是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工具化、技术化和非教养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
五是将为地方服务视为地方大学的全部使命,强化了地方大学为地
方经济服务的功能,弱化了大学的社会担当和大学的立命根基。时下盛行的“地方大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论调就缺乏周延性。把大学的职能定位为为地方企业服务,无疑削弱了大学的本体功能——承载、传播社会理想和道德精神。“地方大学为地方经济服务”把大学教育功能狭隘化,放弃了其对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担当,抛弃对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承诺,缺失了大学精神,最后使自己沦为市场的“附庸”。
六是将学生就业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成败的标准,将大学就业率问题简单化。毫无疑问,大学办学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然而,“有用”如何界定?就业是全社会各个系统良性运行的系统工程。“就业率”不是大学本身工作的全部。就业率高并不等于大学很好地完成了社会赋予它的使命。片面强调“就业率”而疏忽了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背离了大学存在的意义。
四、对大学功能异化的扬弃
(一)大学的功能在于“人文化成”
大学的职能是“人文化成”,大学理应有自己独立的品格,理应担当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二者不可偏废。而且,在衡量评价人才的标准上,“精神健康”比“专业技能”更具重要性。人文素养的获得是人文精神养成的前提,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前提。而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其功能在于培养追求真善美精神,传播高尚理想,培养是非判断能力,引导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是人之为人的精神。基于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基于大学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成才”轻视“精神成人”倾向,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的现状,大学应当以当前现实为基点,以担当“精神成人”和“专业成才”双重责任为价值旨归,研究大学人文素养沦落的成因,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探索问题的对策,探索社会转型期大学在“俗化”与“化俗”之间寻求自身发展的张力,改善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阻滞道德滑坡,从而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大学应有社会担当
大学办学需要担当社会责任,不能片面迎合市场需要亦步亦趋,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不能丧失社会赋予它本应担当的精神守望者职责,这样才能抵制市场化过程中的各种诱惑,才能克制浮躁和避免肤浅,在激烈的竞争中作出理性的抉择, 才能不松懈学者的操守,才能实现“坚守象牙塔”的精神自觉。
(三)大学的办学管理和评价标准需要创新
市场化是经济发展历程中的较高级阶段。诚然,将高等教育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大锅饭,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但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不能将高等教育产业化、商品化,完全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大学必须汲取先贤们的思想和智慧,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未来,才能实现传承、创新文化的功能,才能做到在“化俗”中不被“俗化”,才能做到以追求真理,追求科学,追求进步为己任,才能真正承担人文化成的重任。
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大学校长在讨论“21世纪的大学”主题时,几乎一致强调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的见解更是一针见血,他说:“大学教育从根木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6将大学办学视为一个漫长的人文过程,必须正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岗位入门门槛与教学考核评价缺乏人文素养把关。教师队伍人文素养参差不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甚至存在因教师人文素养不一而使得受教育者人文教育失灵的情况。
第二,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在合格人才评价和大学评价机制中,技能等可量化因素被过度强化,人文等不可量化部分被严重弱化乃至被挤兑。
第三,大学生管理上缺乏合格人才严格把关机制,导致文凭泛滥,大学生人文素质参差不齐。
第四,教育市场化需要规范,政府在引导、管理教育办学方面应当有更大的作为。
五、结语
市场化有它的特定的内涵与关系范畴,大学的使命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关怀人生,“人文化成”。教育是担负“人文化成”使命的一个特殊领域,有它特殊的质,尤其是人文、人文素养精神等不可量化,因此大学不可盲目随波逐流,必须坚守自身的使命,秉持大
学精神,有效抵制浮躁,确保不被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原则与功利主义所湮灭。确保大学办学以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未来为己任,着实担当大学的“人文化成”的社会功能,教育改革需要面向市场,但是,切不可将办教育等同于市场经济办产业,大学办学切不可泛市场化。
[参考文献]
[1]纪宝成.认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误导与实践危害[j].中国高等教育,2006(9):1022.
[2]朱欣.本真教育的诗哲书写——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的教育哲学意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6061.
[3]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0.
[4]刘乔周.四书五经[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
[5]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