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县纪委五年工作总结

县纪委五年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31 09:08: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县纪委五年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县纪委五年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以来,公共机构节能科在中心领导的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全年工作目标,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单位)创建。首先对2020年度“节约型机关(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整理创建单位申报资料及创建活动相关照片归档。其次,拟定2021年“节约型机关(单位)创建”工作计划,下发《关于申报2021年度**节约型机关(单位)的通知》,并对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备案。第三,对2020年度县纪委监委机关等35个创建达标的部门单位和2021年度检察院等35个申报创建单位予以了公示。

2、认真做好省“十三五”节能考核迎查工作。通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系统,对十三五期间全县各项能耗进行了数据分析,为制定“十四五”节能目标提供依据和基数。同时,根据《“十三五”各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评价表》要求准备备查资料,将我县“十三五”期间所做的各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及成果汇集成册。将这五年期间所记录的工作照片及成果按年度或考核项目分门别类的做好记录,整理归档入册,为汇报材料做好强有力的支撑。考核结束后,对省考核组提出的问题和不足立即分析原因,做出整改情况汇报。

3、做出总结,加强沟通交流。对“十三五”期间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跟市局及周边兄弟区县对“十三五”期间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根据省局“关于请提供‘十三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评估有关资料的通知”要求,为市局尽力搜集能提供的各种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扫描件。

4、开展全县党政机关食堂摸底调查。根据省局《关于开展党政机关食堂摸底调查的通知》要求,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党政机关食堂摸底调查的通知》,对全县31处(其中县本级11处,乡镇街道20处)党政机关食堂的名称、地点、提供餐次、就餐人数、预测就餐人数方式、餐厨垃圾量及处理方式、建立餐厨垃圾台账、利用食材边角料、提供小份饭菜、提供打包服务、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设置监督岗、管理方式、管理部门等信息进行了摸底统计。

5、抓好常规性工作的落实。一是扎实开展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季报统计工作。组织全县166个公共机构对国管局能源资源消费统计信息系统进行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节能数据填报工作,并认真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逻辑性,为年底完成上级制定的“双控”节能目标打好基础。二是“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期间制作宣传图片在办公楼大厅进行了节水宣传。三是整理了本科室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四是对县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中关于公共机构节能方面的进行梳理总结。

二、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我县第三、四季度的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确保在数据真实、准确、上报率达100%的基础上完成上级下达的“双控”节能目标任务。

2、认真组织开展“2021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节能宣传周时间改为8月份,我们将紧紧围绕今年的节能主题,把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宣传重点,遵循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面广、与媒体紧密结合、活动集中紧凑等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

3、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办公群等多种平台,通过分类标示、宣传标语、多媒体宣教等多种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办公,号召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投身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

4、继续深化我县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应用工作。认真总结已完成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经验,加大在全县学校、医院等重点用能机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篇(2)

2013年初,本溪市委、市政府发出“加快建设新本溪”的号召,把“三都”确立为新本溪的发展定位—“中国钢都”“中国药都”和“中国枫叶之都”。重工业老区的底蕴与新兴旅游行业的活力赋予了本溪丰富的色彩。然而,相比之下,教育更加牵动着本溪人民的心。不负众望,本溪教育人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试水前行,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只争朝夕,汇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教育闪耀出灵动的光辉。

敢为人先的干劲

在本溪教育人的心里,学生“求知”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行为操守才是第一位的。教育不仅是读书,更重要的是修行修为的道德操守。学生到了什么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提供给他什么样的教育。深远的洞见,紧迫的使命,如号角铮铮,催促着本溪教育人坚定而果敢的步伐。本溪教育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抓住关键环节提升教育质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全面实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项具有本溪特色的育人工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育人工程的实施,源于本溪市教育局局长官进伟对小学生德育实效性的关注和思考。他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等多位专家征询意见和建议,亲自对这项育人工程进行部署和安排。调集相关专家组成调研组,走进学校、深入课堂调研,反复进行论证,将其确定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成功申报为辽宁省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在对全市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编写了《本溪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本教材和《本溪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长读本》。市教育局拨付资金印刷,免费供全市小学生使用。

2012年9月1日,这项育人工程正式启动。以地级市为单位,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全面的研究探索,目前非常罕见。低年级侧重于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文明的小主人;中年级侧重于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高年级侧重于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社会的小主人。教师是率先垂范的督导者和参与者。一年来,按照“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遵循层次性、连续性、有梯度的方略进行探索和实践,再加上周期性的督导检查,学生身上仿佛安装了行为习惯的指南针,指向和运行在养成好习惯的通道里,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犹如阳光一样会发光放热,照亮人生前进的道路。本溪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实施的“阳光分班”,给本溪市的教育环境注入一股清正的春风,带来温暖和公平,同样是干在人先的破冰之举。

近年来,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之所以被全社会关注,是因为存在“择班”现象,“择班”的背后则隐藏着教育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隐患。“择班”导致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助长了教育行业不正之风,败坏了教育声誉和形象,导致教师之间竞争的不公平,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010年,本溪市教育局在秋季新生入学分班工作中,坚决实施“阳光分班”,深度破解“择班”痼疾,还百姓一个公平,还教育一片净土。实施“阳光分班”是本溪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敢为人先的制度创新,是有效消除“择班热”、保证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大举措。

本溪市教育局制定出台《本溪市中学初一新生分班实施方案》,就分班原则、分班程序、时间安排、相关规定、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详细、明确的要求。按照市教育局统一制定的分班日程,全市所有初中学校严格按照《分班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阳光分班”工程。

学校按照规定均衡搭配教师,综合考虑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确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合,保障各班级师资水平强弱互补、相对均衡;均衡搭配学生,将全体学生按学习水平、男女生比例进行合理搭配,使分好的班级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学习水平等方面保持相对均衡,然后张榜公示各班学生名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名单。为严肃纪律,明确提出校长是分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出现违规行为的学校,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分班现场有人大、政协、纪委监察局、教育局等部门领导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新闻媒体记者进行全程监督。为确保分班抽签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针对教师现场抽签环节的操作设置了“规定动作”,特别是规定了每名班主任按照顺序号逐个操作并连续完成“抽取班级号”“展示班级号”“在学生名单上签字”“带学生进教室”等环节,增强分班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集中分班结束后二次分拨到初中学校的学生,市(区)教育局仍然坚持由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全程监督,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配到各班级当中。由于分班程序科学规范、监督全面到位、组织管理严密,保证了分班工作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赢得了方方面面的赞誉,学生家长认可,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阳光分班”工程实施至今,规矩立到了人心深处,学生家长已然形成共识—在分班问题上找谁都不管用。

勇于担当的自觉

本溪市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势头。尤其是本溪普通高中教育实现优质特色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居全省一流水平,享誉省内外。这是在众多山峦抚爱下、衍水欢歌孕育下的本溪教育人涵养出的丰厚德育土壤里结出的硕果。

本溪教育人以勇于担当的自觉,坚持教育不唯分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守住思想阵地,筑牢道德高地,坚定信仰圣地,夯实育人基地”的“四地”目标。多年来,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心,将党的知识引进校园,为学生的心灵发育注入“钙质”。

本溪市第一中学在这方面是突出代表。他们把党的知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文化走廊、文学社、校园广播、读书广角、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把党的知识有机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中,置于校园各个角落;把党的知识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光辉的旗帜”征文、“党的知识竞赛”,参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载体作用,增强教育效果。将“十个一”活动纳入学生道德体系建设之中。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党在我心中”主题班(团)会、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反映党的光辉历程的影片;每半年举办一次党的知识学习报告会、一次党的知识展览、开展一次参观学习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征文活动、举办一次党的知识竞赛活动、一次“赞成就、颂党恩”演讲比赛、一次革命歌曲演唱比赛、一次英模事迹报告会。

作为有着71年历史的学校,本溪市第一中学以“求学、求是、为学、为人”的校训为引领,打造“以人为本、文化引领”的德育品牌。学校以文化人,构建人文德育课程体系;文化孕育英才,构建德育平台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的一大特色是开放式办学,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之路,于2009年开通澳大利亚留学直通车,已有近60名学生承载着东方文化底蕴走进国外知名大学,学校已成为辽宁省人文教育特色名校。

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年轻但属于高成长性的学校,学校把德育工作目标分解为“三个四,一个三,十六字形象”,即增强学生的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思想上的自育能力、学习上的自研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的四种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艺术技能素质);争做三个层次的二高中人(合格的二高中人、文明的二高中人、优秀的二高中人);“十六字形象”为谈吐文雅、举止端庄、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学校针对学生特点探索出一系列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譬如,构建完美课堂,激发自主学习;理想前途教育,驱动自我发展;珍爱生命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直面挫折教育,树立必胜信心;搭建展示舞台,开拓特长成长空间。

艺术教育一直是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的特色品牌。学校选拔100多名热爱艺术的学生组建了“一校三队两组”,即校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美术小组、书法小组。2012年在辽宁省“一校三队两组”检查评比中,学校获得一等奖。每年一度的“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艺术班专业教学成果汇报展演活动”,学校广邀宾朋与会指导,来宾们在“新春音乐会”和“师生美术习作展”中流连。2012年8月,全国学校管乐联谊会第十届年会在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召开,学校的管乐团与来自全国各地中学或少年宫的数支管乐团同台展演,为宣传本溪教育、展示二高风貌赢得了良好机会。

本溪高级中学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严师出高徒,近些年,学校每年都有数十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更是连续几次夺得全省文理状元桂冠。这是学校崇尚传统文化、坚守高尚师德、消解个人私欲、净化心灵形成的敢于担当、永不服输、追求卓越的教师文化的直接体现,凝聚了几代教师对高尚卓越的不懈追求。

学校建立了教师德育考核制度,以制度约束教师,以管理规范教师行为。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这一点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与外界交流上都要体现出来。教师无论是评级、提干,还是评优评先,都把师德作为第一项考核内容,凡是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校外有偿办班补课行为以及其他有违师德的行为,都一票否决。实行德育处、年级部对班主任的双向管理,在评优评先晋级提干时,同等条件优先考虑班主任。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上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其在处理违纪学生、跟家长交往中把握尺度,不违规接受礼品钱物。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学生针对师德的问卷调查,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德育及班主任工作总结会议,每两年评一次学校师德标兵。在这所高中,班主任工作虽然苦累,但是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本溪高级中学已成为东三省的一流名校。

这里只推出三所学校的部分德育之举,已然呈现出本溪学子正在培养的坚守、担当的品质和本溪教育人埋头实干、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只争朝夕的态度

本溪教育人的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为只争朝夕干事创业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秉持只争朝夕的态度,本溪市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几年前,本溪市的教育的位次处于全省靠后的状态,特别是全市农村中小学办学分散、学校规模小、班级生额少、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微型校较多,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本溪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及时调整教育发展思路。2003年,市政府制定了《本溪市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和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总目标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到2009年末,全市累计撤并农村中小学校405所,教学点92个,共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48所,新建、扩建、改建校舍面积35.7万平方米,总投资5.6亿元。农村学校的办学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本溪市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新格局。其中,桓仁县寄宿制学校建设受到国家、省领导的肯定,成为全省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典型。

秉持只争朝夕的态度,全面完成“双高普九”达标工作,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2004年,全面启动了新一轮“两类新三片普九”工程,到2009年底,全市两县五区全部通过了省验收,达到“双高普九”标准,提前一年完成任务,成为全省完成这一任务的三座城市之一。“双高普九”的全部达标,使本溪市中小学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

秉持只争朝夕的态度,本溪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整合资源,调整职能,成立市信息化管理中心。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班班通”,电子白板教学覆盖市域内所有中小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秉持只争朝夕的态度,教育惠民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两免三补”为重点的教育扶困助学机制,五年累计落实“两免三补”资金3亿元,受益学生98.52万人次。落实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示范性高中“宏志生补助金”、中职学校助学金2.35亿元,资助学生17.08万人。对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比例逐年增加,外来务工子女、农民工子女实行与本地学生入学和扶困助学同等政策。成立本溪市教育基金会,2012年、2013年共补助高考困难学生316万元。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不让一个学龄儿童失学”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公平已在“教育机会公平”层面上得到体现,凸显了民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