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钟表文化论文

钟表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3: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钟表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钟表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时间观 氛围

中图分类号:I712.073 文献标识码:A

美国二十世纪具有国际影响的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称自己的戏剧为"造型戏剧",在舞台的布置上,他强调应该充分利用舞台资源,比如灯光、音乐来烘托戏剧的氛围,在戏剧语言上,他强调要借用语言的艺术来营造所要达到的氛围。他反对照相机式的照搬照抄,反对那些自然主义所强调的机械的现实,而追求诗意的表达现实。在这种戏剧观的指导下,他不断地探讨如何去更好地营造戏剧氛围,达到最佳的戏剧效果。本论文主要围绕田纳西的三部戏剧,即《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进行研究,分析氛围在戏剧中的体现,并论述作品中展现出的时间观。

1 威廉斯戏剧中的氛围

威廉斯戏剧中关注的是南方文化在现代工业下的没落及南方传统影响下人在面临时代变革时的剧痛。他的作品中营造的氛围可概括为怀旧式的氛围和挽歌式的氛围。怀旧的氛围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留恋体现的,挽歌式的氛围体现在对旧南方文化的衰落及对疏离的人与人的情感的哀悼。

《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都营造了怀旧的氛围。剧中的人物在回忆中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一些过去的时间碎片经过他们在意识中的加工,以美好的形式或者他们所愿意接受的形式不断地呈现出来。在大部分剧作中,威廉斯借助人物的讲述来回忆美好的过去。在《玻璃动物园》中,剧中人物汤姆的几次独白使剧作具有了回忆剧的框架,汤姆本人想要与过去告别可又割舍不下,他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又陷入抛弃母亲和妹妹的愧疚;阿曼达面对着经济危机下家庭的窘境,借助年轻时令人艳羡的淑女经历作为精神支撑奋力挣扎,她经常向她的子女讲述众多绅士对她的喜爱,甚至一个下午就有17个绅士拜访她的美好过去。在《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始终无法摆脱南方淑女所接受的文化影响,在她丧失种植园家产后,她一方面糟蹋自己,使自己变得声名狼藉,被赶出本市,另一方面,她还要继续去维护自己作为南方淑女的体面与文雅,她仍然生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无法自拔,经常回忆起在贝尔里夫她和艾伦共度美好时光。在《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大爹回忆了庄园的最初拥有者斯特劳和奥彻罗之间的同的美好,戏剧人物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向往,有一种浓厚的怀旧气氛。

怀旧氛围还体现在舞台背景和听觉资源的应用。威廉斯在谈到《玻璃动物园》时说道:“因为是回忆剧,灯光要暗,重情绪渲染,非写实。”戏剧中的音乐也很好的烘托了戏剧的氛围。科瑞根(Corrigan)认为该剧中在表现劳拉的玻璃动物园时,音乐突出的是轻松、优雅、生动的旋律;在表现阿曼达时,怀旧的小提琴曲突出了阿曼达的不切实际,爱幻想;两者都烘托了一种怀旧氛围。在《欲望号街车》中,波尔卡舞曲总是伴随着布兰奇的过去记忆,当她回首贝尔里夫和讲述她和艾伦共度美好时光时,舞台上就会想起它,增加了怀旧氛围。

罗杰・鲍克斯尔认为,“田纳西・威廉斯是一位挽歌作家,一位缅怀理想化过去的怀旧诗人。”这与威廉斯选取的创作主题有关。他本人深受旧南方文化的熏陶,深切地体会到其衰落给南方人带来的切肤之痛。因此他的大部分戏剧是对旧南方农业秩序丧失的挽歌。在谈及悲剧的小说模式时,弗莱指出,“挽歌式总是与时间的流逝,旧的秩序转变成或屈从于新的秩序时那种弥漫着的、注定的忧郁感相伴。”他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玻璃动物园》中的母亲阿曼达、女儿劳拉和儿子汤姆,《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布里克,他们都是作为社会的边缘者而存在,都被主流文化排斥在外,孤独、痛苦地煎熬着。代表着历史前进方向的北方资本主义文化必将代替南方种植园经济基础上的南方文化,那些无法割断与传统的旧文化联系的人物,必将受到旧文化所累,无法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成为社会中的边缘者。这些边缘人不仅要面对这种大环境的变化,残酷的外部环境竞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而且在本该充满温情的家中,也充满了疏离感和孤独感,这种历史潮流无法逆转,人们只有去忍受与面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主人公大多都喜欢回忆往事,并幻想过去生活的继续。通过这些人物,作家为逝去的南方文化唱起了一曲曲挽歌,作品中充满了挽歌的氛围。

2 威廉斯戏剧中的时间观念

威廉斯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关注的是人物情感的变化,他说,“我从来不过多考虑情节……我先塑造人物,其他随之而来。”正因为他重视人物情感胜过戏剧结构,他的大部分剧作的结构缺乏紧凑,在时间上更多地注重人物内心的时间。通过对1945~1961年间的八部剧作的研究,比利・米舒注意到了幻想和回忆在剧作中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剧作环状结构的两种类型,一是时间(季节)循环,二是从现在或现实到过去或幻想,再返回到现在或现实。威廉斯的戏剧中,既有按照时间(季节)循环,如在《欲望号街车》中,从开场布兰奇到妹妹家到剧终布兰奇被神经病院的医生领走,戏剧聚焦这一段时间,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陈述,同时,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物的心理时间,从现在或现实到过去或幻想,再返回到现在或现实,来扩展戏剧内容的深度,比如戏剧中的同性恋主题,在《欲望号街车》中,表面上是布兰奇和斯坦利之间的激烈戏剧冲突,但这只是表层的故事,深层下,真正的故事是布兰奇发现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而导致她的丈夫开枪自杀,布兰奇内心深深自责,走上了自我堕落之路。在比如在《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剧中人物布里克与妻子的矛盾,也是由过去发生的事情决定的,在他们的对话冲突中,我们知道因为妻子认为他可能是同性恋,他否认了这件事情,结果导致好友自杀。在田纳西威廉斯创作的这一时期,同性恋这一主题还是人们禁忌的话题,无法在作品中去正面表达,而田纳西威廉斯本人是同性恋的经历使他对这一主题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有想表现同性恋意识的创作欲望又要避开社会传统力量对文艺作品中的同性恋意识的严格审查,他将这些同性恋的人物都安排在舞台之外,通过舞台上人物的回忆来展现,隐含的同性恋主题慢慢凸显出来。威廉斯舞台上的时间为两条线索:人物记忆中的时间和现实的钟表时间。剧作中人物通常在两条时间线索中穿梭,一方面生活在记忆中的时间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在钟表时间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暗自神伤。

3 结语

从总体来看,威廉斯的大多数剧作无论是营造怀旧的氛围还是挽歌式的氛围,都与南方文化丧失的主题不可分割,都表现了剧作家对旧南方文化影响下的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下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的哀悼。

论文是课题成果之一,需要注明: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社会科学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468号)

参考文献

[1] 张敏.论田纳西・威廉斯的柔性戏剧观[J].外国文学评论,2007(3):91-100.

篇(2)

【关键词】商业建筑造型设计色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商业建筑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特别关注社会价值、公共利益和文化品位、影响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商业建筑外观的审美,不仅仅是外装修材料、立面形式、比例、色彩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强调人的参与意识。

二.各类商业建筑造型的设计特点。

专业商店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规模不一。

1.纺织品商店。

纺织品商店多为开架陈列,营业厅宜宽敞明亮,人工照明应尽量接近日光色,以利顾客挑选商品。钟表、首饰商店因商品贵重,体积小巧,多用柜台陈列,营业厅不必过大,但要装修考究。饮食店经营饭菜酒席,要为顾客创造优美舒适的就餐环境,并配备足够的厨房面积。在设计上要满足各种商店的不同要求。

2.商场。

由若干专业商店组成的建筑群,其经营范围比百货商店更广。商场中各商店有一定的独立性。要合理安排各商店的位置,组织好顾客的流动路线和货物进出路线。可以结合绿化,布置建筑小品,组成一个购物兼休息的多功能场所,例如上海豫园商场。

3.百货商店。

大型百货商店经营成千上万种商品,规模大,顾客多,一般多设计为多层营业大厅,建筑面积可达上万平方米;中型百货商店,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和热门商品,规模为几千平方米;小型百货商店经营日用百货,一般仅有一个营业厅,规模为几百平方米。这类商店除营业大厅外,还须配备仓库、管理、加工等用房。设计要点是:

(1). 合理安排顾客流动路线和货物进出路线,避免交错混杂.

(2). 根据商品特性安排营业部位,贵重商品可设在楼上,日用商品宜设在最方便的地方,笨重商品宜安排在底层或地下层。

(3). 要有仓库、加工场和停车场地。大型百货商店的后勤和仓库等辅助建筑面积,一般约占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4). 营业大厅应宽敞,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设施。地面、墙面应便于清洁和经久耐磨。大型百货商店还应设置空调。

(5). 平面布置应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所经营商品交换的需要。

(6). 因人流集中应特别注意安全消防措施。

4.门市部。

门销售某生产部门产品,经营的商品比较单一,规模也不大,既可同生产单位设在一起,也可单独设置。设计要求同小型百货商店相似。一般还设有修理部,为顾客修理本厂产品。当与工厂合并设置时,一般设在工厂入口附近,要注意购买商品的人流路线和生产流程互不干扰。

5.批发商店。

这种商店顾客不多,但营业额较大。一般有营业厅、洽谈用房和仓库。营业厅面积不必过大,但应设柜台和商品陈列柜,洽谈用房要求环境安静舒适。

6.商品交易会。

这类商业建筑主要从事看样、洽谈定货业务,有的附设零售部。应设置大面积的商品陈列大厅。各部门分设若干洽谈用房。出于商业保密的要求,各洽谈用房应有良好的隔声设施。还要有参加交易会厂商的业务办公用房和主办单位的办公服务设施。大规模的商品交易会还有接待国外客商和外地客商的旅馆、餐厅、俱乐部等配套建筑,形成一组设施完善的商业建筑群。例如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

7.超级市场。

国际上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建筑,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食品、农副产品等生活资料。商品大多采用规格包装和开架无人售货方式,由顾客自由选购,在出口处结帐付款。超级市场的营业厅要求宽敞明亮,路线便捷,多采用大空间的底层建筑形式。超级市场位置应经过可行性研究,选择在主要道路附近,并视规模设置停车场地、办公用房、仓库和电子监视中心控制室等辅助建筑。

8.购物中心。

除保持传统商业街的特色外,还设有自助食堂、电影院、游乐场、美容院、游泳池和展览厅等活动内容,使单一的商店群发展成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娱乐和社交中心。目前世界上已有各种各样的购物中心数以万计,有的购物中心规模很大,如英国米尔顿·凯恩斯购物中心,占地120公顷,建筑面积达 125万平方米。加拿大多伦多伊顿购物中心的建筑面积为56万平方米,被称为“博览艺术的杰作”。购物中心大多采用有透明顶篷的步行商业街形式,两旁设置各种专业商店、超级市场和游艺场所。广场和街道上布置绿化和建筑小品,以其优美的环境吸引顾客。

三、色彩设计的作用。

色彩,实际上是属于建筑的“表面文章”,它必须依附于一 个实体而存在。色彩是一种随时代而变的事物,它的生命力在于有特色。色彩往往是先声夺人,它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最敏感的要素,如果色彩协调优美,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刺激,引起视觉的兴奋,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色彩与造型紧密相关,但又在某种程度上比形态有更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色彩是表现建筑物的重要元素,形态以及色彩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商业建筑的外观获得更好的形象效果。而在视觉环境中色彩与形式相比具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刺激视觉。当建筑形式不够完善,施工有瑕疵时,恰当的建筑色彩往往能够遮盖或隐藏它的缺陷,使人们难于察觉。因此,色彩的合理运用,对提高建筑外观造型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色彩对建筑物造型的影响。

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一样,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的产物。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对于商业建筑,如果没有形式,色彩就没有依托;如果没有色彩,形式就没有增饰。色彩是依附于商业建筑而存在的,它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同时它是建筑造型中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手段,它使建筑造型的表达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

在建筑的设计活动中,其造型往往会受到功能、经济、设计规范等诸多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造成商业建筑平庸和单调,而色彩的应用则为商业建筑提供了创造个性的可能性,为建筑增添了难以言表的生机和活力,使商业建筑的造型丰富而生动起来。

对空间层次的影响。

由于受到眼睛感受色彩的色差,使建筑物产生距离感,暖色调产生近距离感,有前进性和扩张性;冷色调产生远距离感,有后退性和收缩性。建筑师可以利用色彩组合来调节商业建筑造型的空间效果,并对空间加以划分,增加空间造型的主次关系,建立有组织的空间秩序感。

对空间比例的影响。

由于各种具体条件所限定,使得商业建筑立面上各部位和构件具有自己特有的尺度和比例。建筑师应该根据具体条件,在满足人们对商业建筑造型的审美观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尺度与比例,并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来调整建筑形体和界面比例,使商业建筑具有适宜的尺度及合适的比例,让人愿意参与进来。

五.商业建筑的色彩处理。

商业建筑的色彩对完善整体造型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色彩能很好地创造气氛,表达情感和激发购物心理,它是最容易创造视觉效果和表现魅力的手段之一,在色彩处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确定里面的主基调,在进行商场立面色彩处理时,为获得统一的色彩基调,一般以视野内面积大、视野停留时间长的部位作为基调色。由于外墙面在建筑立面中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应选用明度高、彩度低的色彩。通常用的色彩为浅米黄、浅绿及浅棕色。面积较大的彩色面若彩度过大,则刺激过强,而面积较小的部位,彩度可较高,以强调重点。有时,因商店性质的差异,需结合出售商品的特性选择建筑立面色调。如,珠宝、首饰等贵重商品的商店,为显示出商品的高贵、商店的典雅,常选用深色建筑材料如黑色花岗岩等高级细腻的饰面材料做墙面主基调,局部铺以白色,橱窗边框镶嵌金色的金属细条,从而获得华丽、高贵的立面造型效果

(2)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关系,以达到加强、丰富和完善造型的目的。要获得色彩的和谐,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形体构成关系,分清主次,求得色彩构成的美感。一般来说,里面色彩的主基调确定以后,主要构件和重点部位可按形体构成特点及商业的需要,运用相应的对比色调,为突出商业建筑的可识别性,商场的匾牌、店徽、标志物等,用高彩度色调,给人以醒目的展示。色彩的运用切忌杂乱无序,失去整体的和谐统一。

(3)要考虑地区、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色彩运用也与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讲,在南方炎热地区宜用高明度的暖色、中性色或冷色,而北方寒冷地区则宜用中等明度的中性色或暖色。此外还应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与周围环境整体协调、相互适应为原则。

色彩可建立在建筑形体之上以传达人们认知情感,色彩对视觉效果影响是十分强烈的,它往往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同时它是建筑造型中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手段,它使建筑造型的表达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  

六.结束语。

商业建筑的立面,恰如人的外表气质,同时也构成对消费 者最直观的吸引,而色彩又是影响最大的、最直观的。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北京的王府大厦,汽车专卖店这几个案例都是相当有代表性的,一个商业建筑立面设计优秀与否,并不在于它花费了多少的造价,而在于其风格能否体现出一个购物中心的经营内涵。现在国内,一些有内涵的购物中心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思潮将为国内的商业建筑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辛智勇 XIN Zhi-yong商业建筑的造型及色彩设计要素[期刊论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5期

【2】薛菊 Xue Ju 商业建筑色彩设计浅析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07年4期

【3】张明 论色彩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8期

【4】林兴家 色彩与建筑空间情感的表达[期刊论文]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2期

【5】杨芳 居住社区商业建筑研究[学位论文]2008 中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篇(3)

[摘要]电影《爱有来生》用唯美的影像讲述了一个悲戚的爱情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模式有些类似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但是影片在叙事组织上采用的一些技巧让人眼前一亮,在功能上很好地达到了影片所追求的情绪效果。在其他国产大片的遮掩下,这部富蕴中国传统意境之美的影片并不被很多人关注,而内嵌于其中的叙事学方法正是当下国产电影所欠缺的东西。本文尝试利用法国电影学者弗朗索瓦·若斯特的观点从时间、视角以及声音发挥的叙事作用三个方面对这部影片作一次叙事学分析。

[关键词]《爱有来生》;叙事;功能

由俞飞鸿根据小说《银杏,银杏》编剧、导演的新片《爱有来生》又是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故事模式。影片讲述了前世阿明和阿九两家结仇,阿九和哥哥长大后复仇,在复仇过程中阿九与阿明相爱,后来两人死于两家的仇杀中,阿九与阿明约定来世再见。阿明在银杏树下等着爱人,等到来世的莫小玉发现自己就是前世的阿九时,阿明已经离去。虽然这不算是个新颖的爱情故事,但对故事的包装还是值得称道的。从叙事学角度来评析,《爱有来生》在能指符号形式的组织上成功借鉴叙事学的一些方法为影片增色不少。

一、叙事时间——前世今生的相逢

热拉尔·热奈特花了大量篇幅论述叙事文的时间问题,而电影叙事研究则完全借鉴了热奈特研究文学叙事时间提出的概念。弗朗索瓦·若斯特从评论巴赞提出的“电影透明性”的局限性出发阐释电影是否可以叙事时认为:“叙事以事件的转变为前提,它意味着从一个事件转变为另一个事件,意味着时间性。”①早期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短片在若斯特这里不被看作是叙事,因为这些短片没有对时间进行处理与组织。“为了产生叙事,不仅需要记录过程,尤其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修饰时间,例如删略时间,采取倒叙方法,重新安排时程,等等。”②时间从来都是叙事的一个标杆。热奈特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把叙事时间分离在时序、时长、频率三个层面进行,若斯特与加拿大学者安德烈·戈德罗合著的《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一书沿用了这一分类方法阐述电影叙事时间。下面就援引这些学者的理论成果来探讨下电影《爱有来生》如何处理时间这一叙事参数。

(一)时序——何处是电影叙事的结尾

影片《爱有来生》有一个有趣的影像结尾,常伯说:“我们到楼下去看看吧!”雅萍附和着然后大家离开,摄影机摇向墙壁上的旧照片,接着影像淡出,片尾字幕开始。结尾这一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面,它是开场序幕中(影片2′20″处)一个镜头的重复。这一幕是否就是电影《爱有来生》的叙事终点呢?这个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电影形式上的结尾与它承载的叙事的终点是否必须一致?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起码在《爱有来生》这里就不一致。原则上电影不可能在序幕一开始就结束。热奈特在区分叙事文的叙事层次时提出了“元叙事”的概念,若斯特他们则在电影叙事研究中区分了次叙事与大影像师叙事。在判断电影叙事的终点时,应该考虑进叙事层次的问题,有的电影追述过去的事情它也结束于这个次叙事,也有电影叙事从次叙事回到第一叙事层来作为结束。但这也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惟一法则。《爱有来生》的第一叙事层与它的次叙事——阿明的鬼魂讲述的故事最后汇合,在阿明鬼魂的引导启发下,莫小玉意识到自己就是前世的阿九,这里就该是影片的叙事结尾。但是影片序幕中秦言说:“我想我太太是迷上这个院子了”,然后就租下了院子,影片片名闪出。秦言的画外音又使他看上去是另一个叙述者,从《爱有来生》片名字幕开始,后面所有内容也可看作为对莫小玉喜欢这个院子原因的解释,而影像画面的结尾回到序幕也加重着这个意思。讲完故事阿明已离去,莫小玉的生活又归于平静,影像结尾处回到起点,摄影机摇向墙上阿九的旧照片,意味着故事及讲故事的阿明已成过去,起点就是现在。从这层意蕴上理解,似乎序幕结尾处也可以是影片叙事的终点。可惜热奈特与若斯特都没有给出关于确定叙事结尾的参照。

阿明的魂魄作为第二叙述者,他所讲述的50年前的故事都属于倒叙;而影片第一叙事层相对于大影像师的叙事行为又可称为一个倒叙。《爱有来生》中故事主体的叙事符合热奈特区分的两种追述形式中外在式追述的特征,若斯特把这种倒叙称为“外倒叙”。阿明讲述的前世故事的广度处在莫小玉代表的第一叙事层的广度之外。热奈特认为外倒叙“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干扰第一叙事文的危险,它的惟一功能便在于对某件‘往事’加以补充”③,而《爱有来生》中次叙事的功能不仅是向观众讲述一个过去时的爱情故事,它还具有启发第一叙事层中的莫小玉意识到自己就是前世阿九的功能,所以影片快结束时次叙事对原始叙事产生作用,莫小玉在银杏树下呼唤着阿明。当然对往事的补充说明这一功能并非外倒叙独有的功能,阿明结束了自己的叙述后,莫小玉沏茶时壶嘴的画面后接上了前世阿九倒下后的场景,她与阿明约定着来生见面的暗号——“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这个内倒叙是对前面阿明叙事中未说明细节的加以补充。影片结尾回到序幕开始的一场则是一个形式不同的内倒叙,结合整个影片的语境,使得莫小玉那个微笑变得富含意蕴,如果仅仅只有开头序幕,这个微笑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此外,秦言和莫小玉书信的旁白讲述过去几天他们生活情况的叙述也是内倒叙,这虽然与影片主体的次叙事层没有直接关系,但插入它们丰富了影片的形式和内容。《爱有来生》对预叙这一时间组织方式也有应用。阿九的哥哥包围了庙,然后他讲述两家的世仇,画面却呈现的是血洗山寨的内容,这里的预叙起到补充说明次叙事中省略掉兄弟二人死后的内容,一笔带过故事中次要的情节,使有限的电影时间内叙事容量更大。

(二)时长、频率

讲故事的电影都要面临一个在一定时间内如何把一个横跨几年、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故事呈现给观众的问题。很常见的一个处理方法就是省略,就如这部电影中阿明小时候读书、骑马、学习射击一样,从马背上的几岁的孩子叠化到十几岁的少年以及阿九回忆自己童年两个不同年龄段时被野猪和狼追赶的一组镜头,省略了中间很多时间内的生活。虽然热奈特等人伟大地区分了省略与概述等四种时长状况,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电影作者乃至小说作者在使用省略这一方法时也或多或少掺入了概述的意思,或者说省略与概述之间的分界从来都是模糊的。《爱有来生》中阿明和阿九一个美好一个痛苦的回忆概述了他们童年、少年生活的全景,他们那几年里的生活都是类似的境况。频率用来分析叙事文和所叙述事件之间的量化关系,就是一件事情(也可以是情节)在叙事文本中被提及了几次。《爱有来生》里莫小玉告诉好友雅萍她曾经梦到过这样的院子,一样的石桌石凳,她也是煮好了茶等着什么人,而表示幻觉的画面里只有莫小玉一人,她视线对面没有被表现出来;待影片结束时阿明讲完故事,沏茶的壶嘴又叠化了这个景象,这一次她对面有站着的阿明,让观众明白原来她在梦中要等的人就是阿明。两次讲述一个情节的方法使这个爱情故事又增加了一些梦幻的韵味,也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之间爱之切。

除了这些叙事学方法论上的时间概念外,《爱有来生》有意使用了表现时间的意象。雅萍走后,莫小玉给秦言写信,挂钟响了,她停下来看了一眼钟表,钟表指向六点钟,然后是一系列表现她烧水、沏茶、点灯的动作镜头,当她完成这些动作后,钟表又响了,这时时间是六点半。钟表这一指示时间的意象有利于表达莫小玉对阿明讲述的故事极感兴趣,她有急切渴望听下去的愿望,也描绘出阿九/莫小玉对前世这份爱情的眷恋,同时也显示了影片导演有意对时间进行操纵。无论是使用时间意象还是通过应用叙事时间技法,对时间的处理是这部电影着力的方向。经营叙事时间不是为方法而方法,而是实现作者意图过程中的选择,处理时间的方法和叙事功能是一体的,在热奈特与若斯特等人论述过程中也没有离开功能而孤立地谈论叙事时间概念。

二、视点逆转——爱人凄楚的注视

若斯特在他的论文《电影话语与叙事:两种考察陈述问题的方式》中对电影叙事视角问题进行了反思,他对热奈特把影片《罗生门》看作一个内在聚合类型并不赞同,并且以影片《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中一个梦境为例说明了“叙述的角度和观看的视点显然不属于同一个人”④,继而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视觉影像序列中确定什么属于看到的,什么属于说出来的?”⑤若斯特延展了热奈特叙事焦点的概念,把电影叙事中的视角分为视觉聚焦、听觉聚焦和认知聚焦,他说:“影片组织者是通过某个视角被体现出来的,或者是高高在上的影像师的视角,或者是言明的叙述者的视角,或者又是什么别的人的视角,这就是视角问题,包括所知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⑥《爱有来生》的叙事视角是灵活变动的,常伯、秦言、莫小玉以及作为鬼魂出现的阿明讲述他们所知道的事情。常伯简短的叙事吊起了观众对五十多年前发生的故事的好奇心,而阿明魂魄的叙述为我们揭开谜底。相对于50年前的故事来说,阿明成为这个故事的组织者,这是一个典型的内认知聚焦,而在此内认知聚焦里又嵌套了阿九的内认知聚焦视点借以回忆阿九童年逃跑的情境。这里也出现了类似于《罗生门》的悖论,无论是阿明的追述还是阿九对童年简短的回忆,他们的形象都出现在了以自己作为叙述者的影像中,在视觉上他们被从外部表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悖论是因为:“在小说和电影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之间是有区别的。在一部影片中即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它也用第三人称来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影片中的‘我’在简短的引进之后,就开始展现戏剧性的情节,于是这个‘我’就变成一个‘他’或‘她’了。在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始终是一个有意识的叙述者,因为他或她总是说‘我’。在影片中只在叙述的开头和结尾有一个有意识的‘我’,因为此其间的一切都是戏剧化了的。”⑦

然而,解决这个看似是悖论的方法早被若斯特提到了,他用了一个区别于认知聚焦的“视觉聚焦”一词来表示“摄影机所展现的与被认作是人物所看见的之间的关系”⑧。视觉聚焦用来指称摄影机的位置,亦即“谁在看”。影片《爱有来生》一开始表现莫小玉和秦言以及后来她和好友雅萍实际生活场景的摄影机运动给观众的印象是采用了一种零视觉聚焦,摄影机从院中银杏树树冠的位置开始向下运动进入屋内,然后又后退离开屋子,还有后面的屋内横移镜头,这些诗意化的镜头看上去给观众提示的是客观的、无所不能的、可以跨越任何障碍物的大影像师全知视觉视点。但是等我们看到电影后面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是阿明的鬼魂看到的莫小玉的生活。阿明讲述完故事后,接着几个镜头都是影片前面出现过的莫小玉来租房子和她与好友雅萍快乐生活的场面,只是这次镜头运动比原来的长一些,镜头运动到最后展露出来观看这些场景的主体阿明的影像。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那些画面内容都是通过作为魂魄的阿明的眼睛看到的,摄影机代表的是阿明魂魄的视觉视点。你还能再说摄影机拍摄的莫小玉的生活场景不是一个原生内视觉聚焦吗?而且更为有意思的是《爱有来生》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把观众的视线从景物引向观看景物的主体阿明的目光,这又符合次生内视觉聚焦的含义——“依据的是画面的主观性被衔接、被语境化所构成这一事实”⑨。采用次生内视觉聚焦的手段来把零视觉聚焦转换为原生内视觉聚焦,不知道若斯特先生在区分三种视觉聚焦时有没有思考电影可以以其中之一种类型完成其他两类之间的逆转。摄影机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取决于上下文语境。《爱有来生》的视觉视点在最后取得的逆转效果更给这个老套爱情故事增添了凄美感,阿明注视着爱人幸福地生活,但是他们无法在一起,这幸福也不是他给的。原来从莫小玉一来到这个宅院,她就处于爱人那充满哀伤与凄楚的眼神之下。

三、声音的暧昧性

作为电影《爱有来生》另一重叙事载体的声音具有强烈的暧昧性。若斯特曾一厢情愿地想通过引入结合声音与外加声音来分离叙事声音的同时性与同义性。然而《爱有来生》的导演有意加强这种声音模糊性,影片序幕里常伯和前来租房的莫小玉等人讲述那个不确定的传说,他们对话时画面穿插的是院中银杏树、传说中的杀戮以及人物开门等一系列动作的画面,即便镜头里出现叙述者常伯的形象,观众也无法看清人物说话的嘴唇和表情,我们没有办法从电影画面里为它们找到确确实实的声音来源。虽然我们很容易能够判断出这些是此场景内的声音,但是仔细思考画面错位产生的效果后,又感觉它们像是独立于画面的外加声音。我们很难确定这里的人声是同一场景相同时空的画内音、画外音,还是场景之外的外加声音。当莫小玉看向院内银杏树时,后景中的秦言和常伯谈论着藏书的事情,这里秦言背对向镜头,常伯则干脆就不进入画框,我们似乎看到了实际对话的现实情境,而这情境又略有朦胧。这里同时性与同义性的含混不清正是影片创作者所追求的效果,使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带上了若即若离的色彩,阿明与阿九的爱情具有些许虚幻之感。

戈德罗与若斯特在《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一书中先见地讨论了一个声音用于两个人体的叙事组合情况。毫无疑问,《爱有来生》里莫小玉和阿九同由俞飞鸿一人来扮演即一个演员的音色用于两个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叙的作用,稍聪明点的观众都会明白莫小玉就是前世的阿九。除此叙事时序方面的功能外,结尾处画面内容是茶杯的特写,外加声音“茶凉了,我去再给你续上吧”似从天而降,然后莫小玉超现实般地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前世,她开始啜泣,待她去追赶阿明,而镜中阿九的幻象却不停啜泣,现实中莫小玉和50年前故事中的阿九被统一起来。在此,影片的元虚构域超越虚构域并与之相融,而这正得益于声音的暧昧,反复被说出的“茶凉了,我去再给你续上吧”在结尾已成为一句心理声音,它既不是莫小玉说出的,也不是阿九说出来的,但它又像是莫小玉/阿九同时说出的人声。莫小玉跑出画外,镜中阿九幻象啜泣声既是跑出画外莫小玉哭泣的延续,又是超现实中阿九的隐隐悲恸。源于声音的模糊,阿九与莫小玉之间的分界也被抹平。

尽管影片《爱有来生》在题材选择上不算一部出人意料之作,它也许不会成为经典之作,但出身于电影学院的女导演俞飞鸿在电影叙事形式上做出的尝试正是当下中国电影所急需的。在各种唯视觉冲击至上的国产大片造成的消解叙事的趋势下,电影《爱有来生》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影片。

注释:

①②⑥ 刘云舟:《弗朗索瓦·若斯特谈当代电影叙事学和电影符号学》,《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③ [法]热拉尔·热奈特:《论叙事文话语——方法论》,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页。

④⑤⑦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79页,第579页,第586页。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世博会的特点及作用,并对中国文化及特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对世博旅游产品进行功能的开发分析,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及本次世博会理念的目标,最后给出结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0 引言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是Exposition的缩写;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常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2010)在上海举行,是一个盛大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o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

而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金融引起的经济动荡,这场金融动荡导致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是全球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动荡,而引发此次金融动荡的原因之一,是现今世界经济金融运作过程中依旧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生的问题,这使得“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又有了她独特的作用与意义:带动经济、促进消费,并且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来畅想更好的未来经济运作方式,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也可成为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相呼应的又_-新主题。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i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已经变得比较完备周全,在世博会上购买大型生活用品的可能性较低,况且人们又是在旅游之中,再考虑到由于经济动荡所产生的“口红”效应依旧存在,比起体型尺寸较大的生活用品、产品,反而是相对小巧的旅游产品,能满足人们的购物欲望,能更好的来承载参与者与世博的联系,而这些产品也正是本文的主要讨论对象。关于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研究,我们试从如下几方面去分析:

1结合历史。取长补短,分析历届世博会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对中国设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世博会上,各国齐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强调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参展国,地不分东西、国不分大小、民不分贫富,都可通过主题化展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对主题各异的理解,从而设计出千姿百态的展馆,实现着人与世界的全身心对话。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彼此交流,了解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理解各地各国间产品的不同,不论是意大利手工的别具匠心,德国机械的稳重厚实,瑞典家具的简约环保还是日韩数码的简洁外观,他们之中都渗透这彼此自身的文化魅力。了解理会自己与其之间的差异,比较归纳后,就定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首先,我们可以查阅历届世博会的旅游产品,比较分析其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和一些前车之鉴,并且了解到现在还在出售的纪念品,为上海世博旅游纪念品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中西合璧,取长补短,设计除了一些极具本土特色的产品之外,还应有一些符合上海这个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纪念品。再者,应该推出针对所有人群的“全方位设计”,让游客在购买时,不必考虑这个东西我能不能用,做到与主题一致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最后,如果在设计的同时,把品牌的设计上升到城市以至国家品牌的高度,那对世博产品设计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

2 本届世博会理念分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上海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世博产品设计应该结合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和谐”的理念,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3 旅游消费分析

在开发世博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旅游消费。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基于目前全球金融态势和中国出入境游业的现状,在本届世博会,旅游人群的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旅游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公民财富的积累,游客对于新的目的地、新的旅游方式、新的旅游线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游客会表现出更为冷静的观望态度,人们期望“物超所值”的旅游,对于旅游的性价比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心态影响之下,已经发展成熟的经典旅游线路、经典旅游目的地将再度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二是学习型旅游将成主流,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转向家庭,家庭式出游会成为更为普遍的出游方式,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历史、文化等元素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些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景地,人们可以在经济动荡中换一种方式思考,为未来充电,同时补偿因忙碌而忽略的家庭,这可能是未来一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心态;三是中国市场的机遇,随着中国政府新货币政策的出台,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舞台始终保持着坚挺的状态,中国市场受冲击的机率相对比较少,这为中国市场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4 世博产品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及地方特色

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世博会旅游产品,那就必须要了解举办国的文明特色、文化特点还有举办地的本土气息,不然去掉贴上去的世博会LOGO,便是放之四海而皆有的产品。

中国特色、本土特色是重头戏,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年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典文明如唐诗、宋词、戏、国画、书法为世人所折服: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汉服、唐装等也深深吸引着现代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更有着意义深远的指引作用中国的儒家思想、诸子学说、孙子兵法更为当代商界、文化界所推崇。还有以茶为载体修身养性的茶文化、君子佩玉的玉文化、坚忍不拔宁折不屈的竹文化、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以及文房四宝、四大发明、龙凤纹样、秦砖汉瓦、敦煌壁画和中药、京剧、武术等等。

中国的民俗更是流传至今,除旧迎新的春节、观赏灯会的元宵、扫墓踏青的清明、龙舟竞技的端午、牛郎织女的七夕、人月两圆的中秋、遍插茱萸的重阳、冬令进补的冬至甚至是节日中的食物,像饺子,圆子,粽子,月饼等也成为中国文化民俗的一部分。而在2010年世博的主办地上海,地区概念也可以做些文章,如老字号的商铺层出不穷、包罗万象:亨得利钟表行、老凤祥银楼、杏花楼点心等;上海的本土建筑石库门与弄堂文化。再者,上海的本土特色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生的,他们见证着的是上海昨日明天。如把这些特色融入到上海世博会的旅游纪念品中,不但可以昭示出上海独有的文化内涵,更可以让外国友人在了解上海的同时,让上海的特色文化得以发扬。

5 总结世博会旅游产品设计定位分析

篇(5)

论文关键词:体育营销;特征分析;战略选择

1体育营销的内涵与我国体育营销现状

一般而言,体育营销是以运动项目为原动基础,以著名运动员群体或运动队等为感召体,以产品销售为终极目标,通过实施公共关系、市场推广、广告促销和产品测试等市场技术,来销售企业产品。它是按照市场规律,结合企业需要,整合企业优势资源,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树立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品牌,创造消费需求,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一种独立的营销手段。同时,体育营销也是一种战略,是依托于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结合,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以形成特有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把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还包括企业通过体育来进行的市场营销,它是个复杂的系统执行过程,需要企业在体育赞助的同时,对企业产品、企业形象重新设计、定位,使之与体育文化相符,还要整合企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使体育文化融人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共鸣。它有着其他营销战略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体育赞助的效果自然、易于被接受。体育赞助实质上是一种软广告,但是由于广告并不单独出现,因而商业性及功利性不像硬广告那么明显。

其次,体育赞助沟通对象面广量大、有针对性。在重大比赛现场,观众动辄成千上万,媒体报道更是不计其数。即使一些地方性的赛事,只要组织得好,观众也会十分踊跃,因此非常有利于企业与目标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体育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可以说,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进行体育营销的市场运作,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

从理论上而言,体育营销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因此对其概念至今没有权威的界定。国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及运作的手法。企业在实际运作中也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然后再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许多中国式的体育营销,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不足与缺陷。例如把体育赞助、体育明星等同于体育营销、用事件营销操作体育营销、将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理解成体育营销的全部等等。此外致力于体育营销的本土公司几乎为零。据一位营销界资深人士透露,目前国内虽有不少体育营销机构,但它们的市场顾问、策划几乎都带有外资、合资或由国外背景公司承担的影子。随着中国体育市场的不断繁荣,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本土营销公司在这方面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在全球性体育机构的市场合作与价值开发(包括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体育项目的运营及企业合作等方面,中国的体育营销尚未涉及。此外,全球顶级赞助企业体育战略的规划及实施以及如何对体育与权益进行延伸与保护、运用体育营销打造企业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方面,中国的体育营销尚未有完整的思路;而对体育明星的战略投资、体育营销与媒体的结合、体育的最佳组合、体育营销的价值评估及调研等,中国体育营销均缺乏足够的关注与实施的能力,而这些对中国企业而言恰恰是当前最需要了解和学习的。

2我国体育营销的特征分析

我国体育营销是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特别是体育赛事被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应运而生的。随着国人日益关注健康和追求生活质量,能为国人带来娱乐和健康的体育运动就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赛事更是成为很多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讲,每个企业都以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和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体育营销的功能正是在帮助企业实现自身的终极目标中得以完全展现,它向更多的观众介绍新的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上吸引和争取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强化与目标市场的联系;并不断取得观众对企业的好感;以利于进入一个个新市场;同时提升企业的形象;大大提高企业的销售额,获得可观的利润。

2.1我国体育营销的社会公益性特征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进行体育营销的市场运作,其作用是普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体育营销的公益性和社会性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体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赞助体育、支持体育极大地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体育运动最能集中公众的注意力和情感,体育运动热烈、紧张、激动的场面及其所代表的拼搏、平等、快乐、健康等都极易得到普遍的认同,体育营销将这些人类情感作为企业品牌形象的内涵元素,可以使赞助商的公众形象和品牌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认同,从而深入民心。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了全球公益形象。

2.2我国体育营销的中国文化特特征

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连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全球采购、全球市场推广成为一股潮流。全球化营销意味着要在世界范围开展营销工作,这就需要借助一个合适的载体来表达企业的营销诉求,并能克服世界各地在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同。”体育”由于其特有的激情、活力、精彩等特点,受到全球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观众的喜爱,是世界上除音乐以外的“国际通用语言”,最能够集聚全世界人的目光。因此,体育营销是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品牌的极佳方式。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了其全球品牌的形象。全球性的体育赛事潜伏着无限商机。一项来自美国本土针对奥运赞助商形象的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比较愿意购买赞助厂商的产品。精明的商家早已认识到体育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2.3我国体育营销的国际竞争特征

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性体育活动往往全球瞩目,成为最具全球性的市场推广平台,因而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竟相争夺的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全球赞助商包括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钟表、斯伦贝谢、恒康人寿、三星、通用汽车、松下电器、VISA等大型跨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并驾齐驱大大抬高了赞助商的社会形象。一家国际赞助调查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比任何一家企业标志都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选为奥运会指定赞助商就意味着该产品是世界知名的产品。这无疑会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我国品牌通过体育营销获得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案例都有给人浅尝辄止、无疾而终的感觉。只有李宁牌通过打奥运这个全球瞩目盛会的牌子,不但用体育营销战略攻占中国市场,而且正在逐渐走出国门。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健儿们身着“李宁”领奖装备登上奥运领奖台,无疑有着非常强烈的品牌效应。李宁牌终结了中国运动员穿外国运动品牌登台领奖的尴尬历史,它已经是连续五次为国家奥运健儿提供领奖装备,它产生的品牌效益是无可估量的,对李宁牌保持其地位也有很大帮助。

3我国体育营销的战略选择

3.1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服从于品牌战略

赞助体育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用体育营销来达到提高品牌认知程度。国外做体育营销其实最成熟的是体育项目的营销,即体育产业化营销,对于企业如何通过体育来做自己的品牌营销,也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流程,最大原因就是品牌理论与体育营销理论的接口理论体系没有形成。我国很多企业在体育营销上比较热衷赞助体育明星,因为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容易赚钱,但这些和体育营销的各种内容之间是没有什么关联性的,或者说没有从品牌的内涵上进行运作,基本上属于追求时尚,最明显的是纳爱斯,在世界杯期间大力推广“买纳爱斯送世界杯球票”活动,纯粹是赶世界杯而操作,连企业产品及品牌与这个体育营销到底有什么关系,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内容,纳爱斯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家庭主妇,而世界杯主要关注群体却是男性观众,这归根到底显然是短期利益作怪。

3.2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突出文化融合

体育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年轻、健康、积极、向上,这是体育文化应有的内涵,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到品牌与体育文化的结合点,那么借助体育文化就可以建立品牌文化系统。何将体育所蕴含的因素与品牌核心理念联系在一起,是体育营销的战略重点。可口可乐有一经典笑话:”我们只需要遵循一种简单哲学。如果它是移动的,就赞助它;如果它是静止的,就把它涂成红色并刷上可口可乐的标志。”从这里一方面我们知道可口可乐对体育营销的热衷,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它对品牌价值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热情、自由、奔放是可口可乐的品牌诉求,为让这种核心价值传播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口可乐可谓费尽心思,自从找到体育营销载体后,它自然而然成为体育营销忠实的拥护者。

3.3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善于以点带面

在体育营销中,如果企业抓住了一个体育热点,就要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无限地将这点扩大,通过一点带动全面。金六福酒用米卢作形象代言人就是这样,既然认可米卢的影响力,就要以他个人形象及影响力为杠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所以金六福将米卢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执教中国队、第一次带领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第一次给中国球迷带来快乐、第一次品尝金六福酒,一直到最后引出“中国人的福酒”这样的品牌定位高度联系起来,将各种决定品牌价值的因素通过米卢贯穿起来。而当时米卢正带领中国足球队在2001年冲击世界杯的预选赛中胜利出线,米卢成为拯救中国足球的英雄,毫无疑问,米卢是中国足球的大福星,正好体现金六福是“中国人的福酒”。所以说米卢是点,品牌是面。

3.4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有充足的资金投资

我国很多企业在这一点上认识不足,以为赞助商的地位拿到手后,利用体育活动中那几块场内广告牌或者运动员身上的几个商标、或者主办方开发的几项专门为赞助商举办的营销活动就会将巨额庞大的赞助费赚回来。市场的现实是,没有多少消费者会留意到场内外的那几块广告牌,而且单纯是场地广告和营销活动所能覆盖的面积是很有限的。企业的着重点应该是多花点时间考虑如何将资金用于新的宣传和促销方式去获得更好的效果。许多公司赞助款外的预算不足,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利用所购买的赞助权而失去了市场商机。国外成熟的厂商在接到一项体育活动的邀请赞助函的时候,如果厂商的营销预算在赞助体育活动后的款项不足赞助款的5倍以上,一般他们都会考虑拒绝赞助,因为他们除赞助款以外的营销预算不足以支持开发赞助权所带来的营销收益。获得赞助商地位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营销开发计划,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赞助款项有效和科学合理的使用。

3.5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有创意竞争意识

往往在一场重大体育项目启动时,有许多企业都会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向消费者推广,要使自己的品牌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除了重金争取独特方式之外,在表现方式与策略上就要好好思考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以及通过各种独特方式建立强势品牌定位。在世界杯期间企业的广告也是缺乏创意。国内的企业在世界杯赛前、赛中广告的创意不是很好,无论是产品广告还是企业形象广告让人觉得很牵强。统一的企业形象广告的冰上舞蹈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怎么也与冰红茶联系不上,广告的片尾贴上任何一家企业的标识都可以。雪花啤酒试图启用杨晨,迅速在全球提高知名度,但球星与产品之间联系不够,创意简单,只停留在表面,广告既没有激情又缺乏幽默,根本吸引不到球迷对品牌的偏好。

3.6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界定营销边界

体育是无边界的,但体育营销却是有边界的,全世界的戏迷都可以对同一场世界杯的精彩而欢呼,但不是每一场球都可以让所有的球迷心动。好像明基,虽然它想做世界品牌,但目前它向世界市场进军的焦点区域却是欧洲,所以它选择赞助欧洲杯,相反,联想期望建立世界品牌,因此舍中国足球而冒险参加了奥运会的TOP计划,营业收入远远高于联想的麦当劳认为其品牌价值与奥运并不是那么相称,就放弃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TOP计划,所以,体育营销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一种营销方式。我国体育营销战略要掌握营销边界,就必须要明确消费者需求,努力提高赛事的吸引力。既努力提高赛事的比赛水平,又努力发掘本土体育市场的潜力。随着中国体育的迅速崛起,外国商和赞助商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所以,需要相关体育协会尽快提高这些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买家和投资。

篇(6)

关键词:色彩的心理效应 广告色彩 受众

中图分类号:TS801.3

1 色彩的心理效应

1.1 色彩心理效应的概念

色彩的心理效应是指:视觉器官在接受外部色彩刺激产生自觉映像,自动地引发对应的思维活动,诸如认知、情绪、情感、精神及行为等。这一过程称为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效应可分为直接心理效应和间接心理效应。

1.2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是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产生的直接影响。

首先,这种直接的心理效应体现在色彩的辨别性上。波长(色调)和纯度是影响色彩辨别的因素。一般人可在无彩色的白与黑之间分125级.

其次,直接的心理效应体现在色彩的目视性。目视性是一种视觉的敏感程度,就是我们常说的视力。马路边的路标牌和广告招牌很多是利用黄与黑的对比,这就是利用到了色彩的目视性。

最后,直接的心理效应体现在色彩的稳定性。被阳光照射的红花和生长在背阴处的红花色彩不尽相同。然而,在我们“眼中”,两处的花朵都是一样的红色,这就是色彩稳定性的表现。

1.3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指的是色彩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抽象作用,是从色彩联想开始到情感、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日益成为具有某种含义的色彩。人们的联想内容也随之变具体事物为抽象意念。

1.3.1 色彩的情感性

人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和对色彩的联想形成了色彩的情感。色彩本身是没有感情的,色彩的感情是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感应效果。 例如红色表达激情、喜庆、热闹,所以在开业庆典、婚庆典礼等热闹活动中.

1.3.2 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的象征是在色彩情感、色彩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引起的进一步深化和精神化。色彩的象征性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家庭环境、归属群体的习惯、民族传统等等有很大的关系。

2 色彩的心理效应在广告中的应用

2.1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在广告中的应用

2.1.1 色彩辨别性与广告的判读性

人眼判读色彩的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由于色的同化作用,色与色之间对比强者就容易分辨,对比弱者难分辨,比如照片,如果画面层次不清的话我们就很难分辨清照片内容。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广告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作用于广告中,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达到较高的广告判读性,这种对比可以是色调上的也可以是色彩亮度上的。

2.1.2 色彩目视性与广告的醒目性

在广告中,色彩目视性的运用就体现在广告的醒目性上,广告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就要具有一定的醒目性,让受众第一眼就可以注意到。

美国广告学家赖斯利用光度测定法,测出了11种颜色光的相对强度(表1),以白色光的强度为比对标准,设为1.0000。从图表可以看出白色光的强度最高。

但在广告中,色彩必须是以某种色彩为衬托的色彩,美国广告学家卢基做过色彩醒目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的背景黑色的文字最为明了易读。

由此可见,广告中色彩是否醒目,实际属于配色问题,广告的内容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背景色的影响,黑和黄两种颜色配色,一般会被认为最醒目,然而,倘若周围都是相同或类似的配色,也未必很醒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色彩的醒目与否是相对的,所以,制作广告时不仅要考虑到色彩是否醒目,还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尤其是户外广告。

2.1.3 色彩稳定性与广告色彩的固有性

色彩的稳定性导致了广告中色彩的记忆性,广告中物体的色彩会受到主观想象的支配,广告中的色彩会停留在其颜色的记忆中,并且这种对色彩的记忆会支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咖啡、巧克力的包装也好,广告也好都使用咖啡色或红色。来着美国的调查报告证明,用紫色,蓝色,绿色作为咖啡、巧克力产品的包装时,大部分消费者深感不快,更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看来,受众对广告的喜爱是受广告色彩的记忆性影响的,而且,受众对记忆色的推崇也是根深蒂固的。色彩的稳定性在不经意间限定了色彩的用途,例如,金色,银色代表贵重金属的色彩,深受消费者尊重。所以,金、银两色常用于高级食品之类的广告中。

2.2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在广告中的应用

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包括色彩的情感性和色彩的象征性。

2.2.1 色彩情感性在广告中的使用

广告运用色彩的最终目的是情感的传递,使受众看到画面之后可以在心理上产生感染和认同感进而产生亲切、喜悦感,诱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色彩能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因为色彩自身就具有情感性。

2.2.1.1 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虽然本身不具备温度的高低,但色彩可以在心理上给人温暖或寒冷的感受。像红色、橙色会给人温暖感;蓝色、绿色给人寒冷感。

王老吉广告为例,广告充分利用了色彩情感中的冷暖感。广告中主色调为红色,红色具有刺激强烈、温暖、个性鲜明的感情效果,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危险和愤怒,给人焦急感。广告中红色的包装给人强烈的炽热感,再加上它头顶的那一股红色的火气更加地让我们体会到急躁感。

2.2.1.2 色彩的轻重感与软硬感

一般而言,明度高的色彩使人感到轻松,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沉重。从色相来看,暖色黄、橙、红给人的感觉轻,多用于绵制品广告、食品广告等;冷色蓝、蓝绿、蓝紫给人的感觉重,多用于精密仪器广告中。

2.2.1.3 色彩的明朗与忧郁感

色彩就像人类的个性一样,有着明朗与忧郁的分别。明朗的色彩一般是纯度高、明度高且对比较强的;忧郁的色彩则纯度低、明度低、明度对比弱的色彩。

色彩的明朗与忧郁感主要被用于烘托广告场景气氛或是人物内心情绪

2.2.1.4 色彩的高贵和素雅感

对于色彩的高贵和素雅感,我们通常会用于表现广告中产品的档次。产品一般分出档次来,有低档、高档之分。高档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都是卓越的。我们要提高产品的身价,表现产品的高档次,应利用色彩的高贵、华丽感来表现产品的高档形象。如金伯利广告选用了代表尊贵的蓝紫色,尽显金伯利首饰的高贵气质。

2.2.2 色彩象征性在广告中的应用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色彩作为某种理智或观念的表征作用。是通过广告传播逐渐的形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使产品具有或地位或权利的象征,或品位或财富的象征,进而用消费者的这种认同感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最终作用于产品的销售上。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企业家对色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企图人为地赋予某些色彩使之能够引起顾客心理反映的象征含义。最先尝试的应该是美国的IBM公司,1941年IBM公司总裁不满现状,想进入世界性大公司的行列,于是他想通过视觉冲击体现企业的开拓精神和鲜明个性,1956年IBM公司总裁沃森聘请诺伊斯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使公司的设计应用统一化。这套视觉形象系统以“IBM”为核心,选用了蓝色为标准色,象征着“前卫・科技・智慧”这一设计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和海洋,使人产生崇高,深远,透明,沉静的感觉。它象征着幸福和希望,为IBM赢得了“蓝色巨人”的美誉。

3 色彩心理效应在广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广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1 色彩使用过多

首先,是色彩使用过多。广告色彩太多导致广告画面缺乏了色彩的对比感,给受众造成了复杂混乱的视觉效果,进而失去了广告色彩的判读性和醒目性。这样对理解广告毫无帮助,反而会带来负面作用。

3.1.2 忽视文字的易见度

其次,忽视文字的易见度。有些广告是想要读者注意画面中的文字,如报纸广告、传销单广告,而有时广告会忽视文字的易见度。对于文字的背景色和文字的颜色而言,背景

与文字的颜色太接近无法产生足够的对比效果,也会妨碍受众观看。

3.1.3 忽视受众的情感偏爱

在广告色彩的应用上,色彩的情感偏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001春节,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了“泥娃娃阿福贺新年 ”的广告片。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还有阿福的红衣裳、红脸蛋,对一向喜欢红色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

3.1.4 忽视色彩的文化性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各国对色彩的定位也会存在差异,色彩一定要与色彩文化相合拍,否则就会失败。日本曾向巴西出口钟表,因在钟表盒上配有紫色的饰带,无奈让“冷漠 ”的巴西人给吃了“闭门羹 ”。

由于不同的色彩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企业形象的视觉设计时,应该注意色彩的运用要与广告基调、主题以及产品的特点相协调。 例如万宝路香烟以红色作为广告的基调,进一步突出西部牛仔的“冲劲”。

3.2 针对应用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2.1不要使用过多的颜色

除了黑色和白色以外,使用四到五个颜色就足够了,太多的颜色会导致混乱。一般来说,简洁清晰的画面更受读者欢迎。色彩过频只会人为地增加观看的障碍。总之,我们要恰当的处理好色彩的对比与匹配的问题。这是合理利用色彩心理效应的前提。

3.2.2 广告中的阅读部分与背景形成对比色

毕竟人眼判读色彩的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再加上色彩具有同化作用,色与色之间对比弱会难以分辨。我们在广告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作用于广告中,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达到较高的广告判读性,颜色太接近就不能产生足够的对比效果,也会妨碍受众对广告的观看。

3.2.3了解广告产品的属性

广告的种类是很多的,有消费类和服务类广告,有形象类广告。有烟酒广告、服装广告、医药广告、家电广告,也有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形象广告。无论什么类型的广告,在色彩运用时都要符合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要与产品属性相合拍。例如“桃李面包”广告中一般不会用到沉稳的灰色,“艾依莲女装”广告也不会使用象征男性的蓝色系。

3.2.4了解广告的受众群体

在广告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个人喜好等。

当色彩被运用在广告中,我们应远记住广告是为接受受众而做的,要从受众心理分析,对色彩局限性的考虑是我们创造广告前必须做好的功课。我们要尊重受众的文化,合理准确地运用色彩。

3.2.5 充分利用色彩的时效性

色彩的偏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时效性。世界时装潮流的流行色就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在广告色彩的运用上,要注意消费者当时的色彩偏好。

结论

综上,只有在尊重色彩客观规律基础上,以色彩心理效应为依据,总结广告中色彩心理的表现,避免使用一些消费者禁忌的色彩使用方法,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情感偏爱和文化差异,才能达到广告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澄清.《中国人的色彩观》 [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马一平.《色彩》[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 叶万春,万后芬,蔡嘉清.《企业形象策划》[M].东北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4] 陈培爱.《广告心理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5] 汤雅莉,韩敏,牟夏.《招贴广告》[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 可口可乐的“中国结” [J].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杂志专栏,2003年07月30日

[7] 殷俊.论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23卷第三期

篇(7)

***同志,自83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奋战在偏僻的农村中学。因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区、市优秀教师。94 年经哈市教委批准由代课教师破格转为公办教师。94年、96年连续被授予二十五和二十六两届哈尔滨市劳动模范。97年被授予第八届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说起陈景祥老师,大家都有-

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要倾吐。全校的学生爱戴他,老师尊敬他,校长心疼他。亲朋好友真是拿他没辙,说不爱他吧,那是气话;说恨他吧,倒是恨个“透心凉”。说句合情入理的话是爱中有恨,恨中有爱,怨他是一个不合时代潮流的怪人,怨他有致富之路不走,有发财职业不干,偏偏爱上空得叮当山响的教书匠这一行。

陈景祥今年四十岁,是一个苦命的梦生,父亲没有见到儿子就病故了。小小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苦废人生。当他嗷嗷待哺时,苍天无眼又雪上加霜,使他患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落下残疾。现在每只大腿只有啤酒瓶子一样细,又患有神经衰弱和严重胃病,因营养不良,又得不到很好地休息一个堂堂男子汉体重却只有四十七公斤,着实让人见了可怜。然而他却能顶天立地。自立自强,以超人的毅力,做出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使大家有口皆碑。

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读完高中,因没有资格踏入高等学府的大门,为了生活他拜师学习烫发、烹饪、园艺技术。一九八一年在阿城县园艺技术员考试中获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到了园艺技术员的合格证书。同年被哈市一五一中的

学聘为该校的职业教育的园艺技术员,一九八四年该校职业教育取消转为代课教师。一九九四年四月经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委申请上报,市教委批准陈景祥同志被破格转为公办教师。

陈景祥自一九八六年开始担任班主任以来,他所带的班级年年都被评为校优秀班级,他个人也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学生毕业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教育这块沃土上不图名利辛勤的耕耘着。

有些人都在想方设法捞大钱,住大房,住上好房还想往市中心挪一挪。这些远大“目标”陈景祥都不曾想过,怎样对工作有利他就一个心思去做。他的家原在近郊幸福乡信义村,为了能把上下班浪费在路上的时间用在学生身上,他毅然决然把家从市郊搬到远郊,在离学校五里地的杨家湾安营扎寨。时间节省了许多,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从杨家湾到学校,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一个比较陡的山坡路和两道水沟,这对腿脚正常的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可是在陈景祥老师面前却是一大难关。因腿脚不便,上坡的时候要用两只手支撑着大腿,还要手反着山坡傍边的树一步步地往上挪。从山坡上滚下来是常有的事。遇到雨雪天就更难了。俗话说上坡容易,下坡难,这一点陈老师体会最深,赶上雨天就只有蹲下来手脚并用往下蹭,赶上雪天坡滑,干脆坐在坡上像小孩打爬犁一样顺势滑下来。一次天下鹅毛大雪,他比平时早30分钟上路了。由于路滑山坡徒怎么也上不去,多次滚下来,棉帽子甩丢了饭盒扣在地上,他心里非常着急。几位同路已爬上山坡的女学生见状,急忙返回连拉带推把老师拖了上去。在这段山坡路上陈老师挨摔是家常便饭,但不论是雨天摔得满身泥水,还是雪天摔得雪人一样,有时伤痕累累,他总是照样坚毅地站在讲台上,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老师这种情形,都感动得眼圈红红的,为了不再让老师摔伤,每天都有学生在山坡边等他一起上下。陈老师很忙,经常不能准时下班,学生见不到他不放心,这样下去耽误学生的时间比他自己挨摔还心疼。想来想去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忍痛把病妻

幼子送到岳父家,让岳父家照料,自己把铺盖搬到学校,自己起火,一星期回家一次,有时一忙半月、二十天才能回一次家。就这样,陈景祥老师为了自己的工作,在校住独身一住就是四年。在校的时间多了,他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身上。八八年他接了一个初二班,这是一个典型的乱班,在摸底中他了解到:班中以张某同学为首的四名同学由于受社会一结不良现象的影-

响,学习态度不端正,有逃学,不讲文明等现象。在他们的影响下班级组织纪律涣散,学生们集体观念不强。针对这一情况,陈老师多次找这几名学生谈心,找出他们产生不良习惯的根源,指出这些不良习惯潜在的危害性,同时以这些学生爱好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开展活动。一次准备周六下午举行棋类比赛,就在周六的早晨,岳父家捎来口信说,孩子因急性喉炎住了医院,让他马上回去,听到这个消息,陈老师心里很着急,可当时他摆正了一个孩子和几十个孩子的关系没有去医院看望自己的孩子,当陈老师来到医院看到刚刚脱离危险还在打点滴的儿子时,流下了眼泪。家人说他无情无意,他真的无情无意吗?不是,他有情——那是对学生们真挚的热爱之情,他有意——是对学生们关心的深情厚意。事后那几个学生得知老师因为他们没有看望自己生病的孩子时非常感动,他们主动找到老师表示:老师对他们比自己的孩子都关心,一定对得起老师,好好学习报达老师。这几个学生转变了,班级风气好了。毕业后一人考取了技校,一名参了军,其他两名也已经成了致富能手。在活动中陈景祥老师和学生沟通了感情,交流了思想,同时他坚持为学生义务理发,在理发过程中针对一些学生留长发、留怪发型,给学生讲什么是美,让学生在认识真正美的含义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他还把理发和园艺技术传授给学生,让不能升学的学生学有一技之长。陈景祥的一天就象上满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运转。折腾了一天,晚上躺在炕上浑身像散了架子一样,疼痛是免不了的,第二天还是照样上班传道、授业、解惑。

学校的领导和同志们心疼他、关心他、尽力帮助他解决困难。有一位教师调走了,倒出一间家属宿舍,领导和教师一致同意优先照顾借给陈老师。此举是学校破天荒为一名代课教师解决住房。有人说,不怕挣钱少,就怕家中有个病老婆。陈景祥的妻子患有多种疾病,精神分裂症和腰间盘突出。经常犯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陈景祥老师在单位他是个好教师,在家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模范丈夫,合格的“男仆”。妻子病了,他就千方百计给爱人做一些可口的饭菜,有时要一口一口地喂,到了晚上妻子和儿子睡着了,他还要完成两项任务:做家务和批改作业,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早晨四、五点钟又爬起来做饭,做家务,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就这样,他每天都比别人上班早,冬天他总是把教室的火炉烧得旺旺的,让学生一进教室就立刻感到温暖。了解陈老师的人都说,看不到他有清闲的时候。他总是笑一笑说:“从小就苦惯了,也累惯了,只要能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人,我就觉得活的充实。”

农村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法》很难。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辍学现象很严重,陈景祥老师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把学生辍学现象分类,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他把辍学的学生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交不起书费学费而辍学,第二因为家庭气氛不和谐影响学生学习而辍学,第三因为家长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而促使学生辍学,第四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低,升学无望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第五因为早恋失恋而辍学。分清问题之后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除了学校的正面工作之外,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社会和家长的工作之上,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事例来看看陈老师是怎样工作的吧!

九零届毕业生王林入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又是班干部,但在一个时期情绪低落,不想念书了。学习成绩由原来全学年第三名降到三十三名,经了解得知该生父母感情不合,影响该生学习。根据这一情况。陈教师一边做学生思想工作,一边把重点放在家访上。经过多次工作该生家庭气氛有些缓解。然而一天放学后发现王林在教室里哭,一问才知道他的父母决定离婚。面对突来的变化,陈教师马上顶雨家访。一路上记不清摔了多少跤,到王林家已是满身泥水了。面对王林的父母,他苦口婆心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将来的前途等多方面开导说服该生的父母,最后使该生父母的很惭愧,表示从现在起一定对孩子负责。当他从王林家出来时,已经是天明时分了。王林的父母合好了,家庭和睦了,陈教师又请有关任课教师协助他一起为该生补习功课,使王林的学习成绩又逐渐赶了上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专学校。现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干部。

陈景祥老师,94年转为公办教师之前,基本工资七十六元,外加二十元补贴,每月拿到手里的钱只有九十六元钱,养三口之家,每人月均三十三元。由于妻子无工作又常年闹病,已借外俩三千多元,真是债台高筑。他囊中十分拮据,别人给的一件军衣他整整穿了五年,进城开会进修他舍不得花上块八角地吃上一顿午饭,但遇到有个别学生交不上学费、书费、买不起本子时,陈教师又很大度,用他少得可怜的工资默默地为学生交上学费、书费,买些本子送到学生手里。他也不知道为学生交过多少次书费、学费、买过多少本子,只要学生能安下心来好好学习,他就心满意足了。

农民多数讲实用主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眼光看得不远,因故辍学者较多。大多数学生家长存在着农民孩子上不上学,学不学文化照样务农、照样挣钱的错误思想。陈教师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形势,沉思了一阵子,他魂牵梦萦那些辍学的学生,袖手旁观又于心不忍,于是开始实施自己的劝学计划:一做学生的正面教育;二是走访学生家长。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步履蹒跚,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在兑现着他心中的劝学篇。在走访中向学生家长讲科学种田的道理,指导农村搞庭院果树栽培,向农民宣传科技致富的典型实例,阐述学习文化课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使家长提高了认识转为了思想,明确了子女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有的家长主动地把孩子送回学校。就这样十几年来,他拖着一双伤残的腿,走乡串屯,奔走呼号,用一颗滚烫的心说服了一名又一名家长,动员了一名又一名辍学的学生。使白云强、李艳秋、马国力、康春阳等四十余名辍学的孩子重返了校园,继续学习。

陈景祥教师常说:“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强的事业心。想干好本职工作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工作。”九四年陈景祥教师没有转正之前,教师队伍曾一度出现不够稳定的情况。有些教师下海捞钱去了,陈景祥的亲朋好友也劝他别在学校干了,一个月不足一百元,还是个临时代课的,欠三千多元外债用什么还?又有烫发、烹饪、园艺特长,这年头不捞点钱,在学校不是穷一辈子吗?陈景祥的岳父也曾为他租过开饭店、烫发的门市房,要他“下海”做个“个体户”,这些,都被他多次拒绝;嫩江地区请他去当园艺技术员每月工资高达他当教师工资的五六倍,他还是婉言谢绝。他坚定地说:“别的行为业我不爱,就爱教师这一行。别的职业捞钱再多,可我心里不痛快,干教育挣钱少,但我从心里往外高兴。有人说我贫穷,但我觉得我最富有,因为我拥有的是别人没有的——爱戴和尊敬我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就是我用金钱买不到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一个代课教师!在虽家贫如洗,却多次拒绝了高薪聘请,放弃了捞大钱的机会之后,而发出的肺腑之言!他热爱教育事业,他离不开三尺讲台,离不开爱戴他的学生。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xx年学校校园建设人手不足,为节省开支,校舍维修,教师义务献工,陈景祥教师虽身体多病,可他比其他教师献工都多,一个学年他仅休息了八个假日,xx年学校校园建设资金不足,他主动把家里仅有的岳母给孩子买衣服的五佰元钱拿出来。近几年先后他五次放弃了市区有关部门安排他去外地疗养和学习的机会,为学校节省开支一万多元。

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陈景祥教师的先进事迹得到了教育界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他被邀出席了香坊区一九九二年德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他的经验介绍令人感动和敬佩,他在大会上的发言,赢得与会者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得知陈教师家中情况。区人大副主任王俊之同志第二天就与教委的干部驱车专程到他的家。走进陈教师的家恍如隔世之感,真不像个家。原来他晚上为学生批改作业的地方竟是有一块木板搭在一个方台上算是一张“写字台”,一个火炕占去房间面积的一半,炕上辅的一张地板罩已残缺不全,纸糊的天棚上清晰地印着因房子漏雨留下的被雨水浸湿的痕迹。由于多年没有粉刷、四壁糊的报纸已变成黄色,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伤迹累累的旧立柜。这就是陈教师的“家”。看到他妻子正躺在炕上接受点滴治疗站在这个家又不像个家的小屋中,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目睹这一切。每个人的喉管中顿时象塞住了什么,说不出话来。一个身残多病的乡村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壮丽人生的篇章,用自己的行动描绘出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形象,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起师德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