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3: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 跨部门政务协同 整体性治理
协同,即不同组织协作统一、围绕同一任务进行高效的业务操作。把协同思想运用到政务中,就是将各个孤立信息系统连通,以政府工作人员协作为核心,强化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流程优化及政府信息化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发展使其对跨部门政务协同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将进行文献综述,再从技术性因素、整体性治理、技术投资成本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并提出改进对策,最后进行总结。
一、 文献综述
针对信息技术对跨部门政务协同的作用,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建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能构建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政府机关间进行跨区域及时交流,实现不同数据源的共享,形成立体沟通、并行协同模式,提升协同效率和工作效果。温勇诚提出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传输、数据交换等服务,为实现跨部门协同办公提供支撑。能减少政府不同机构业务重叠,提升行政效率。顾昱、陈松则认为,信息技术使跨部门形成动态协作模式,管理流程可变,部门成员能发挥其能力与潜力。但也会导致政府职能变革与资源整合,触动现有权力与利益结构,政府各部门利益可能产生冲突。
二、信息技术对跨部门政务协同作用分析
(一)技术性因素角度
计算机技术主要分为软件、硬件和网络。软件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软件的发展特别是并联行政审批系统等的应用,提高了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硬件主要指电子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体部件和设备,保证了整个计算机系统良好、高效运行,为软件、网络的应用、跨部门政务协同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网络的互联互通使部门间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办公。
(二)整体性治理角度
整体性治理指面对政府功能过于分化产生协调不良、资源浪费,强调在专业分工下,运用管理及信息科技,将不同层级、不同功能部门整合,提升政府行政能力。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各部门分化的治理模式,形成整体性治理模式,由孤立封闭走向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简化政务流程,避免资源浪费,节省行政成本,增强了行政工作效果。
但跨部门合作要在利益一致且具有共享氛围前提下才可实现。信息技术发展促使的信息共享存在隐患,例如政府机密信息泄露等。目前我国信息共享缺乏完备法律法规的明确约束,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将无法追究。各部门考虑自身利益,会影响良好共享氛围的产生,制约部门间协同合作。从法律与安全角度看,这一协同机制仍需完善。
(三)投资成本角度
当前我们处于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信息技术投资成本较大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信息技术(简称IT)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众多企业在IT应用方面的投资,都见不到回报。技术巨大的投资成本可能收不到预期效果,由此经济基础对组织间协同合作有很大影响。许多部门考虑到经济成本及对效果收益的不确定而迟疑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对跨部门政务协同的推广不利。
三、改进对策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但仍处于政务协同的最低层次,在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上仍存在障碍与瓶颈,须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完善信息共享的标准及法律法规,增强管理和安全意识,实现共享与安全的权衡。其次,要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开发出更完善的软件与可靠硬件,加强网络传输、信息资源共享安全保障。再次,降低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使更多组织能接受其成本投入,促进跨部门政务协同的推广。
四、总结
全文将信息技术狭义理解为计算机技术,从技术性因素、整体性治理、技术投资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跨部门政务协同的作用。它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改变原来各部门分化的治理模式,实现整体性治理。但信息共享缺乏约束,不利于问题出现后的归责与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投资成本大制约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跨部门政务协同,同时政务协同的需求也促进技术革新与进步。此外,本文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网络治理下的共享氛围、信息共享如何保证安全及问题的归责等仍是需继续努力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邹晟,冯璐.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化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
[2]张建.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的协作模式研究[J].东岳论丛,2006(4).
关键词 法律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35-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不但大学生需要增强法律观念,其他的公民也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在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对长期处在单纯的校园环境内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迫切需要在法律教学中注入现实生活,缩小校园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从而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我国正加速迈向信息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也处于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进入发生教育革命、创造中国经验的临界点。为破解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转机。在近些年来的法律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法律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法律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学生学习的控制上,重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式教学法。所谓理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法学教师使用语言表达的形式,将法学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法律概念。因此,在法律课堂上经常看到教师采用理论式讲授教学法。有部分法律专业的教师认为采用理论式讲授法过于注重法条的阐释、概念的讲解,不能很好地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实,对理论式讲授教学法的分析不能如此武断。理论式讲授法有其存在的弊端,也有其优点。其优点在于理论式讲授通俗、直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促进其法律知识的吸收。法律知识深奥难懂,理论式讲授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抽象的法律知识经由专业的法律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变成具象知识,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排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习不再机械,避免在学习中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难,这也是理论式讲授教学法被沿用至今的根本原因。
理论式讲授教学法也存在其弊端。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过度重视学生知识的构建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可能造成学生知识跟能力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法学毕业生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但是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具体的法律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背诵成为学习的座右铭,学生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保持和激发学习兴趣才是教育的根本。为此,法学专业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将解决法律问题放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法律知识的内容与框架,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采用理论式讲授教学法,教师必须具有饱满的激情,将学生带入课堂,通过多彩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气氛的渲染,引导学生进入法律意境,感受法律学习的益处。
3 基于信息技术的法学具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诊所式法律教学法 诊所式法律教学是对医学院校培养学生模式的效仿,强调法律专业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法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法律课程的教学中。
诊所式法律教学指的是在法律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诊断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适合理论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资料检索、网上调研、讨论研习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模式的采用,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法学院内形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到案例中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逐渐形成法律道德、职业责任。
如今我国的诊所式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图像、声音等教学的真实情境传送到网上,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案例。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在每年的寒暑假举办实习活动,安排法学院的学生去实习,并根据所接触到的不同的案例,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这种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一来可以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来能够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案例,从而让法律专业知识更系统,法律知识更全面。通过学校不间断地让学生参与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也帮助他们更顺利地走向职业岗位。
案例教学法 在法律课堂上,为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除了可以采用理论式讲授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讲授法,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我国大多数教育学者认可的案例教学法指围绕教学目的,选取典型案例,然后教师运用案例在课堂上和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欧美国家很流行。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就认为最快掌握法律原理的学习方法就是应用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法律应用的实践过程,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快速提高思辨能力,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法律条文的应用进行理解,快速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教师推出案例―学生讨论、分析案情―教师总结,案例升华。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引,抓住学生辩论的主要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法律问题的讨论,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实现案例的升华。这整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理论式讲授教学法与多媒体课件教授法结合 除了传统的理论式讲授教学法,当前多媒体课件也被广泛应用于法律教学课堂。多媒体课件讲授法应该是对传统理论式讲授法的补充,通过文字和图片、声音、视频等的结合,以无与伦比的表现力,让一门本来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如今理论式讲授教学法与多媒体课件讲授法的结合越来越被学生所喜爱。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任何的兴趣,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由此可见,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纯碎采用理论式讲授,法条枯燥;借用多媒体的形式让课堂活动起来,通过多媒体系统,可以创设情境,让法律知识变得更加系统、更加清晰。另外,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效率。根据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之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率提升了38%,教学时间随之减少31%。
但是任何事物用得过多,都会产生负作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也是一样。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法,可能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有可能因为课件的绚丽,分散学生注意力,偏离课程目标。因此,对于法律专业的教师来说,应选择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开展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切勿使用过度,适得其反。
模拟法庭训练法 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模拟法庭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扮演案件当事人,以国家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标准,真实再现当时的庭审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不同于课堂讲授方法,具有实践性、公开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模拟法庭训练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法庭与理论结合,让学生在法庭中扮演真实案件中的各种角色,亲身体验到法官的所思所想、当事人的所思所想,并深刻理解他们的真正含义。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演练,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法律的作用,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法律意识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模拟法庭让课堂传授不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在法庭演练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能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学习效率更高。
模拟法庭式训练法需要依照的程序:案例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可辨性,避免造成整个模拟法庭庭审的过程过于枯燥、结论简单,模拟程式化,缺乏观赏性)角色分配(需要教师对学生悉心指导、全面把控,保证每个角色符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学生应根据角色的分配,熟悉相关的法律条文、诉讼程序等)法庭表演(学生应积极配合、投入角色,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法庭上的案例)。
4 结论
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的整合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要善于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育的各项短板。基于信息技术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而且能丰富教学表现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便利性,从而为课堂教学带来由繁到简、由单一到多种表现形式、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为此,各高校要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集多种教学方法为一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
[2]韩大元.中国宪法学:20世纪的回顾与21世纪展望[M]//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级学生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通过初一一年的学习,该问题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插班生的增加,每个班近60人,每个计算机机房不足60台电脑,为避免有学生无计算机可用,每节课课前教师都要检查调试好每台计算机,增加了上课难度。
三、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四、教学具体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第一,报销问题。这是异地就医结算中最浅显、与百姓联系最紧密的问题。我国现在虽已实现医疗保险的普遍覆盖,但在报销上却未实现“全国漫游”。由于各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极大差异,这使得各地人均收入明显有差距,筹资的标准也各异。间接性的这也导致了医疗保险的报销手续、报销比例、报销标准因地而异。若在异地就医,撇开是否报销的问题,光程序上就非常繁琐。第二,管理问题。首先是在结算管理权限上易出现混乱。地方上的医疗保险原本就涉及了诸多的、一系列的政府部门,管理权限上多交叉或盲区。假如再异地进行就医结算管理,一方面是各地情况的不同,另一方面是若协调不充分,会引起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其次是异地就医结算会增加管理成本,导致地方财政不必要的开支,加重财政负担。第三,技术问题。这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国医保体系尚未形成跨地区、跨省信息联网,参保人员的健康信息无法做到地区间的互通、共享,医疗费用无法做到统一结算。而医疗费用结算的滞后又容易增加参保人的经济负担,无法实现医疗保险制度“惠民”的初衷。第四,道德、法律问题。异地就医牵扯的范围广,盲区、漏洞比较多,少部分人就利用这些缺陷,虚报医疗费用,骗取医保基金,谋取百姓的救命钱。但因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了这些人无法得到法律的惩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二、异地就医结算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医疗保险制度、政策的不完善。这也是造成异地就医结算管理问题频生的最主要原因。首先,中央制定的关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法律、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会相应的做出调整。最后各地所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就会有一定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就足以影响全国医疗保险制定整体的统筹,造成异地就医结算的障碍。其次,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采用的是属地管理原则,参保人员与参保地区被捆绑在一起,各地医保制度呈现割裂状态,转移接续、异地就医显得格外困难。第二,技术固步自封,缺乏长远的规划。各地医疗保险管理的信息技术只是依据着当地的情况研究开发的,与其它地方的技术不具有兼并性,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且在研发时视域短浅,没有为未来医疗保险的全国联网做规划。第三,人们对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充分。首先,这种认识不充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人参保,全家受用”的现象里。这种小农心态使得个别的参保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完全不顾道德、法律的束缚,恣意的弄虚作假、钻漏洞。其次,一些医疗机构、不法商贩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骗保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态度,甚至还有的会“亲力亲为”参与进骗保的环节中,视法律于不顾。
三、异地就医结算问题的解决办法
解决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针对其原因分别从制度、技术、法律、思想上进行改革、加强。第一,逐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机构。首先,在机构的设立上,主张各地建立医保经办机构,逐渐形成跨区域的异地结算模式。适当的设立专门性的异地就医管理、协调机制,发挥组织的合力作用。必要时,为避免多头政策,可建立或选择一个占主导地位、能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机构对医疗保险进行管理,从机构建设上保证异地就医制度顺畅运行。其次,在制度的整合上,应加强建设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的统一标准,在简化手续、缩短时间、合理选取审查材料的基础上审核异地就医结算费用的报销情况,形成全国统一的报销系统,减轻个人垫付负担。再次,在政策上,国家应总结我国医保经验,借鉴国外跨国就医的管理方法,制定统一、完善且具有一定强制力的政策,提升统筹层次,减轻地区政策差异,缓解异地就医结算问题。第二,加强技术的应用与更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医疗卫生健康信息中心。首先,通过引进医疗保险制度较成熟地区的经验、信息技术手段,各地统一计算机操作系统,加快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系统建设。其次,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实行城市间、区域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联网结算,完善托管合作制。而异地就医协作所产生的费用问题可由双方协商确定,所需经费也可上报地区的财政预算。再次,全国在信息技术的保障、支持下,统一发放社会保障卡,统一使用结算项目代码,统一医院以及医保经办机构的结算费用、结算材料、结算手续,使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标准化。第三,在思想、法律层次上,首先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在门户网站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各项信息、政策的透明度,提高异地就医人员对异地就医政策、法规制度以及经办流程的了解。其次,在提高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专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加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从思想上预防“钻空子”。
四、结语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植根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学科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更容易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来感受感性信息,并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如果只是就理论讲解,学生并不容易理解,而要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情境,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寓于直观形象的实际事物与现象之中,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突出学科特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理论条款,而是能够从直观事物中获取形象感知,经过独立地思考与思维上升为理性认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时,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又是举例又是讲解,看似讲得清晰透彻,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需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道德精神,以及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为此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强烈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独立思考与激烈讨论,从而总结出遇到遗产问题要本着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处理,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行为内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智育、德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的成败并非单单只是看学生能记住多少行为规范,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这些行为准则用于指导行为实践,能否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让学生做心中充满阳光,乐观生活,快乐学习的身心健康的青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现象与生活实际搬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道德准则与实际行动之间建立直观联系,尤其是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与场景,更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认可与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如在学习关于网络这一章节时,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平时学生上网的相关的资料,并截取电视新闻报导,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教学更具真实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讨论的热情,此时教师让学生就此话题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真实的实例面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不仅可以在认识上正确对待网络,同时还可以将所学与自身的网络行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这样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服务。
三、总结
信息教育对我国在信息世界中的地位影响重大。因此,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教育体系,普及性地开展信息教育。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一、加强学生信息知识教育
信息知识是人们需要学习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它的针对性较强,在学习利用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尤其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信息知识是信息工作长期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系统性。信息知识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它的价值的,也是通过教育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的。
对信息知识的掌握理解是时代的要求,对信息的开发、利用都需要信息知识。掌握了系统的信息知识,才能真正了解信息的内容,以理论为基础去实现信息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信息知识教育。
二、加强学生信息能力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信息能力教育,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如下6种能力上。
1.信息获取能力。学生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索取能力等。
2.信息分析综合能力。学生在把握已获信息的实质的基础上,分析信息资料的细节,并将信息资料重新组合起来的能力。
3.信息储存加工能力。学生将获取的杂乱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并进行保存的能力。
4.信息识别选择能力。学生根据信息的内容及自身的经验,判断信息的性质和有选择地利用信息的能力。包含对信息的识别、判断、评价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5.信息交流能力。学生将自己拥有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纳入统一的、正规的信息交流渠道的能力。
6.信息管理能力。学生为达到预定目的,合理地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与规划的能力。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全面管理,即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料本身、从事信息工作及参与信息活动的人的管理。
三、加强学生信息心理教育
信息心理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对信息现象的认识和交流的心理过程。用户信息心理包括:用户对信息的认知过程、用户的信息意识及群体用户的心理和个体用户的信息心理等。
信息心理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它涉及一般的信息心理过程和规律,不同类型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信息心理对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包括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心理、传统的文化心理及信息因素等)和个人心理因素(知识水平、个人兴趣、职业及职位等)。
加强学生信息心理的教育,无论对信息的传授者还是信息的接受者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信息活动的完成效果,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信息心理品质是进行信息教育的基础。
四、加强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涉及信息创造、信息服务、信息使用等三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守信息法律、抵制违法的信息行为及信息污染,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合法的信息活动。
1.加强信息创造者的信息道德教育。创造信息要与国家社会的需要保持一致,明确信息创造的目的,使之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信息的内容要健康,有一定的价值,不能虚假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信息创造者还应注意知识的积累,要通过正确判断预测,及时向社会提供新的信息。
2.加强信息服务者的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服务者对所提供的信息要保证其准确无误,避免传递价值不高的信息。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精神,保证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珍惜用户的时间,提高信息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信息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满足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我国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大力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目前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想能够使学生可以全面的发展,就需要从信息道德意识、信息常识以及信息技能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并为信息行业培养更多的全面性人才。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和信息素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1 培养中学生的良好信息道德观
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来好的一面,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上传播的一些负面内容也会给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中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正处于步入青春期的阶段,在身心发展上处于较为关键的阶段,大多数中学生还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未来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迷茫心理,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但是却不具备较高的信息分辨能力,而且自我约束力也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会使其走上歪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对中学生的冲击最为严重,在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下,会使一些中学生树立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会使其出现道德败坏的现象。
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道德教育是目前中学生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信息道德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道德教育要贯穿始终,使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并且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两面性,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针对一些网络信息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要想能够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为中学生打造安全上网环境。学校可以为中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安装有效的防火墙,针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培养学生在正规的网站上进行信息的查找,并为中学生设置专门的网点。将网络上正规的、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资源下载到计算机上,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学生不会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扰。同时,还可以保障学生上网环境的安全性,也可以使中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这是因为信息网络中的信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有些信息带有不良的思想内容,会影响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开展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中学生具备良好的辨别意识,能够对上网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有益的网络信息进行利用,教师要对学生批判事物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教师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及法律规范同样应用于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网络遨游时,注意遵守法律、遵守道德,不做任何不负责任的事情。并告诉学生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规范学生的信息道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2.1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真实问题的解决中。长此以往,学生的信息意识就会逐渐增强,信息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例如,在学习《文档的标记排版》时,教师给出几篇风格各异的电子文档,让学生感知并交流文档编辑排版的特点,形成对排版效果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对文档的版面、字迹、布局、修饰等方面做出评价,进而学习文档排版的知识与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作业中可让学生设计班级小报、海报等,让学生自主设计、编辑版面。最后通过全班展评,开阔学生眼界,共享学习成果。这样的课堂不但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信息意识。
2.2 在探究、实践、领悟中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分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具体实践;验证知识,领悟提高三个阶段。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让学生理解、领悟知识、提升信息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实践,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信息能力。领悟是让学生掌握内在的方法与逻辑,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探究是起因,实践是过程,领悟则是追求的结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教师则可以利用预设与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梳理知识的脉络,总结学习的方法及要点。
例如,在学习《网上资源检索》时,首先讲解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再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杜甫",记下其阅历、诗的风格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可以确定一些任务,如: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根据反馈,使用恰当的关键字搜索;并对搜索的信息进行甄别,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常识和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道德意识,能够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抵制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对高素质以及全面性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培养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不断改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晓梅,李建耀,项国雄,邹国俊.理念与构想: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