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化工企业信息化

化工企业信息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3: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工企业信息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化工企业信息化

篇(1)

信息化建设作为煤化工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化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煤化工企业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升级,企业开始逐渐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与高效化。本文旨在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ERP系统在煤化工中的科学高效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促进煤化工企业管理体系的升级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煤化企业 信息化建设 ERP系统 途径方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公司制度在我国的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尤其是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煤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之间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将ERP系统引入到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能够弥补我国煤化工企业在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促进管理体系的发展,提升煤化工企业自身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 煤炭化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意义

信息化背景下的ERP系统建设与应用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ERP系统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我国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升相关企业决策的有效性,促进煤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1.1 实现煤化工企业各部门组织机构的合理性

工作人员的合理设置与部门机构的科学安排是煤化工企业进行部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现阶段,我国很多煤化工企业十分重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煤化工企业各部门在企业日常的运行过程之中,不仅要进行自身经济收益的科学管理,还需要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计划与管理体系进行高效的构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使得煤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陷入一种矛盾的处境。而有些煤化工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支出的考虑,并没有进行部门的规范化管理,没有进行部门内部的职责划分,即便是有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分层设置与规范化管理,但是从实际工作流程来看,这些机构设置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存在分层不明,权责不清的状况,从而造成信息化建设效率的降低,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实施则能够很好地应对这一情况,能够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以ERP系统为构架,进行企业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工作人员的科学配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日常工作的高效处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煤化工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支出,在减少企业财政支出的同时,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实现各部门内部职责的明晰化。

1.2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合法性,实现企业发展与法律实施的协调

在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的过程之中,信息化建设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现实企业依法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各项法律规章将企业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主体构成,而这确定经济活动主体的过程之中,信息化建设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法规发生一定的冲突,从而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依据,缺少必要的执行与监管能力,例如煤化工企业的某些会计从业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利用信息化建设中的漏洞,珠宝私囊,以公肥私,对煤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ERP系统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科学高效应用,能够通过高效的信息交互,将法律体系与信息化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能够根据现有法律来规范与引导自身的行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合法化,将企业发展与法律的实施联合起来,从而帮助企业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得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起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3 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追求,增强煤化工企业自身的凝聚力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其社会价值、经济作用的实现都需要人的参与才能实现,在信息化时代,人才更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做好企业员工的科学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煤化工企业的信息化正为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加入更为现代化的工作内容与手段,工作人员能够在更为便捷化的办公环境中,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与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得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出迎合企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骨干与专业人才,在实现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的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管理的科学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帮助煤化工企业做出适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策略,实F企业的社会价值。以ERP系统为基础,实现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以各主要部门为起点,构建一个连接各个部门的信息交互网络,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提升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煤化工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 ERP系统构成分析

ERP系统作为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以现有的信息技术为主要的技术架构,实现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思维的科学高效结合,从而大大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水平。ERP系统起源于物料需求计划(MRP),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手段进行物料需求计划功能的调整与优化,从企业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对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以及管理流程进行升级,以此来提升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对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

从ERP系统的组成结构来看,其主要涵盖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物流体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几大环节,如图1所示。

ERP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类数据信息的科学高效共享,一份信息数据只需要进行一次输入,就可以满足企业运行过程中,对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从而提升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与准确性。并且ERP系统以B/S、INTERNET结构体系以及WINDOWS界面来提升ERP系统使用流畅度,使得ERP系统具有开放性,极大地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3 ERP系统在煤炭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3.1 ERP系统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ERP系统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ERP系统重要性、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ERP系统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满足实际的建设与企业管理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管理体系与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ERP系统方案的科学高效应用。

3.2 ERP系统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高效运行,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从实际来看,资金的稳定供应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因此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ERP系统的开发建设与应用成本,降低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财政在ERP系统应用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利用与其他方面,提升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自身的服务质量。

4 ERP系统在煤炭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途径与方法

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ERP系统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入手,采取多种形式确保ERP系统相关技术的科学高效应用,推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通过这种方式来时现实ERP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高效应用,实现企业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煤化工企业的要求。

4.1 进行ERP系统的科学开发与维护

ERP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重要媒介,是实现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建设高效性的主要途径与方案。为了充分发挥ERP系统在构建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之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加强计算机系统的监督与管理,根据企业自身地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操作,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主要应用软件的维护,保证相关软件的正常运作。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进行ERP系统安全性能的开发,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保证数据输入过程中不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防止网络攻击对公司信息化系统的破坏,并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进行部门与企业信息输入与输出的权限设置,进行企业核心重要文件的备份。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运行的平稳与高效性,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的人,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之下,进行ERP系统的维护,保证系统的硬件与软件都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

4.2 进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ERP系统建设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将更为专业的ERP系统建设人才引入到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人才优势,将各种ERP系统技术与管理手段高效的利用与信息化建设之中,增加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安全意识教育与安全技能的培养,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使得网络安全成为限制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阻碍因素,为了降低网络威胁,增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起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安全性,最大限度的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同时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人员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促进煤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4.3 ERP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立足于人力资源信息化使用的实际,对数据处理范围进行确定

同时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的可参考性,利用相关技术人对人力资源原始数据要进行一定的筛选与辨别,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够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对硬件网络进行升级与优化,在原有的网络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更为科学与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借助于局域网和互联网,实现使用者与数据库之间的有效连接,使得用户能够更为便捷的查询数据信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系统信息的有效填充。

4.4 ERP系统结构在煤化工生产信息化中的科学应用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ERP在系统结构中的应用,就需要我们从现场控制层、信息交互层、管控层以及技术监理层四个方面入手,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上提升ERP系统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如图2所示。

ERP在现场控制层中如何科学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方面入手,对生产现场中总线尤其是Profibus-dp进行合理设置,通过合理的线路设置将现场控制层中主站、从站、条码识别器、一体机以及机器人进行优化,通过ERP在扩展方面的巨大优势,提升控制层面的开发性,能够使得主站、从站与条码识别器、一体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构建起一个更为有效地工作平台。为了保证信息交互层的科学使用,就需要在系统内利用ERP的技术优势,并且在局域网的支持之下,以高速的宽带网络为手段,改变了传统服务器中PLC数据使用情况,有单向的获取数据,变数据获取为数据的输出,从而形成一种双向的数据交互方式,这就使得卷烟厂自动化生产物流监控系统中信息交互的环节更为完善,这种信息交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硬件组成与软件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实现二者之间的均衡使用。ERP应用下的管控层则需要在高速宽带网络的支持下,以多个系统操作员终端为基础,形成一个全面的管控体系,在管控体系之下,系统操作员终端能够一种监控途径,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特定的访问端口,借由卷烟厂动化生产物流监控系统中的服务器,进行相关信息获取。ERP在技术监理层的应用则需要针对于网络硬件组成繁杂的现象,化繁就简实现网络硬件的优化使用。通过ERP技术使得网络服务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以SCADA为基点,以局域网为脉络,实现数据库与用户之间的高效连接,实现自动化生产物流监控系统中信息的合理使用,提升生产实践的有效性。软件系统的科学设置。ERP软件系统对于软件的运行效率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软件有着极高的心理预期,一旦软件运行效率不能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就会影响用户对于软件的选择可能与使用的频率,造成ERP在自动化生产物流监控系统应用效率的降低,最终导致软件系统开发的失败。因此计ERP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者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立足于计算机硬件加速升级的趋势,以硬件为支撑,不断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而软件运行效率与软件自身的编码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软件运行效率的提升,用户体验感的充分满足都需要对软件编码做出科学的优化与升级,而这种编码上的提升,不仅仅需要软件开发设计者不断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进行优化与升级,以及相关运行硬件的支持,更需要开发设计者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入手,对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行科学的判断与选择,并以用户的使用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软件编码的调整,从而能够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软件编码的难度,从而减少软件运行时需要占用的空间,极大的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将ERP软件系统用户的使用体验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最大程度的提升ERP软件系统的实用性能。同时要对于软件各个功能分区之间进行一个科学的构建,提升各软件功能之间的连续性,提升软件的整体使用效果。也就是说,一种软件的使用者数量在众多,这些用户都有自身独特的使用习惯与目的追求,为了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水平,就需要ERP软件系统设计人员立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使用习惯,在软件设计环节就需要将这种多元化的使用习惯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构建,在软件之中进行多样化的操作方案设计,并为用户提供一种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设置的软件调节模式,确保计算机软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5 结语

为了保证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的有序进行,我们将ERP系统引入到煤化工企业信息化进程之中,为了保证应用的科学性及高效性,需要我充分认识到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探究ERP系统的结构构成,并作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入手,切实有效的推进ERP系统在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煤化工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英杰.浅谈ERP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4(04):47-47.

[2]康金刚,许俊杰,李俊昌,李新杰.ERP系统中物料管理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4(04):127-129.

[3]许建岭.ERP系统在煤矿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67):117-118.

[4]王刻文,左少峰,周大莲,张静,田英.ERP系统在煤矿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32(02):115-116.

[5]王永亮.初探ERP系统在煤矿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5(07):106-106.

[6]张治元.ERP系统在煤炭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22):65-65.

[7]李娜娜.ERP系统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120-121.

[8]许建玲.ERP系统在煤矿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76-78.

作者简介

李海生(1981-),山东省日照市人。现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级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煤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与相互促进,以及现代管理理念的信息化落地与实施等。

篇(2)

[关键词] 化工;云计算;IaaS;PaaS;SaaS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28

[中图分类号] F270.7;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058- 03

1 绪 论

1.1 云计算在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必要性

云计算是一个具备高度扩展性和管理性并能够胜任终端用户应用软件计算基础架构的系统池,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在石化领域,云计算通过计算资源的虚拟化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利用率。化工过程模拟和仿真、分子模拟设计等过程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云计算可以提供计算资源的共享平台,整个过程将变得更加简捷和高效,从而避免了计算过程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石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对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计算。这些数据来自于过程控制系统、MES(生产执行系统)、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SRM(采购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办公自动化、流程模拟优化等系统,通过集中数据库或者SOA(基于服务的架构)及门户技术,实现集成和数据分析应用。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数据分析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非常渴望有一个共享数据平台来为其提供生产经营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管理软件采用云服务模式的优点在于: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不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从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与最佳解决方案。不需要专门的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人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1.2 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石油和化工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的行业之一,从最早的单片机、工程设计等软件的简单应用到高效复杂系统的上线,行业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历经数年的发展,行业信息化从概念到应用、从盲目到理性,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过程,其间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信息化的足够认识造成了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石油和化工企业信息化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目前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已基本实现自动化,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由于化工企业各类生产设备数量较多,而且大部分企业都是跨区域生产,生产设备的管理难度大,在行业信息化发展初期,由于信息化意识不强,对各系统的关联性了解不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战,造成各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阻碍了行业信息化的进程。

在当前信息化不断推动深入的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迅猛发展,大量的数据要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多元分析以便找到数据的关联关系,带来大量的计算与存储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建设是很不合理的,因为需求不是固定的,为此支付高额的费用得不偿失,因此,信息化建设急切需要一个支撑的平台。

2 化工企业的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的化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传统的化工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改造生产环节,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众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通过对供应链各种信息的整合,可以从采购、库存、售后服务等方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对生产链做出及时的控制;通过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获得最新的技术研发信息,及时确定企业的技术生产方向,从而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通过信息管理,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信息化管理能够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为决策者的决策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过去,劳动力、原油、煤炭、电力、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低价格纵容了化工企业高耗能、低附加值的粗放经营模式,阻碍了企业和行业通过提高技术和效率来增强竞争力、形成自主品牌和自我创新能力的步伐,而且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与生态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非常大,节能环保工作任重道远。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提高公司收益的一项重要策略,而目前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高附加值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创新,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

3 云计算在化工企业信息化中的具体部署

搭建云计算平台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并能够充分利用更加优化的系统和网络资源以提高效率、降低整体成本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以化工企业相关应用系统为顶层架构,搭建数据中心的云计算资源池。它是由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化工相关业务应用软件系统以及运营管理平台共同组成,运营管理平台负责对资源池和应用进行管理调度及告警监控。其组成框架如图1所示。

云计算平台服务端的复杂性和创新性,对于运维是个全新的挑战,运维思路和方式都要相应发生改变。在云计算平台建设中建立一套计算运维平台,实现人工和自动的运维。建立云计算平台,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源池(网络资源池、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而这些资源的管理中,集群是基本运维单位,从原来把服务器作为基本运维单位,转变为以集群作为基本运维单位。集群的容量管理、部署、监控、故障管理等运维任务,都必须以集群为单位进行。集群可运维性包括实现高效和大规模的部署、升级、迁移、扩容和故障管理等运维任务。

以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及网络资源池为依托建立起IaaS云平台,以基础设施为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提供服务,化工企业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化工企业不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储存空间、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获得有限制的网络组件(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的控制。

随着云平台建设的推进,在IaaS建设的基础上,建立PaaS的服务模式,将软件研发的平台(或称业务基础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化工企业用户。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研发的中间件平台,同时涵盖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等。PaaS可以增加在Web平台上利用的资源数量。可通过远程Web服务使用数据即服务(Data-as-a-Service),还可以使用可视化的API,甚至还允许混合并匹配适合用户应用的其他平台。化工企业或软件厂商基于PaaS平台可以快速开发自己所需要的应用和产品。

随着云计算平台搭建的进展,各化工企业在软件系统建设时应该采用SOA的架构理念,运用ESB(企业服务总线)提供的流程和数据交互能力,通过Web Service的接口方式如XML为未来的应用和业务软件提供数据访问接口。这是因为传统的架构软件包是独立的软件,即在一个完整的软件包中将许多应用程序功能整合在一起。采用SOA架构方式则可以将单个应用程序功能彼此分开,以便这些功能可以单独用作单个的应用程序功能或“组件”。这些组件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创建各种其他应用。

4 结 论

云计算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云计算不仅仅是一个计算问题,它需要融合许多技术和成果,云计算技术在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杰.电脑信息化管理在化工行业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2(5).

篇(3)

(一)生产过程管理不严,对消耗定额控制只限于形式

很多化工企业由于管理上的不足,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在成本管理中,没有对生产过程进行事中控制,往往生产车间对于原材料的消耗定额的控制只限于形式,而公司的管理层仅靠车间上报的报表数据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情况,并制定材料采购计划。事实上车间上报的数据大多和实际有出入,又不完全按照限额发料,跟踪检查不及时,造成消耗定额失控。

(二)成本管理核算体系缺乏科学性,不重视细节

我国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发展缓慢,导致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核算体系不完善,在核算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在成本核算中,直接成本核算较为准确,间接成本的分摊缺乏科学性。有关核算人员计算各自的生产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整个生产过程核算不能准确合理的提出数据,缺乏合理的依据。企业产品从生产到包装运输,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有负责人员,他们对整体方向有大致的定位,对细节方面容易忽视,在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小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

(三)成本考核监督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多数化工企业尚未建立成本考核和监督体系,对产品生产中,各个环节发生的成本缺乏监督考核和奖罚机制。责任落实不到位,奖惩体制不具体,造成化工企业内部员工只管做事,不顾成本消耗定额。员工把成本管理视为独立的个体,没有参与到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工作绩效难以满足化工企业需求,影响化工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四)成本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化工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在现实工作中,成本管理与核算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成本核算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教育与培训,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部分成本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敷衍了事。部分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全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认识错误,认为成本管理与控制是财务部门的问题,对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五)企业信息化集成度不高,存在信息孤岛

当前很多化工企业信息系统都集中在重复的单项开发和建设,没有对整个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全盘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信息无法相互共享。企业各类型的信息虽然被采集和储存了,但是信息之间无法共享,实际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实际中,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很少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企业缺乏对信息建设的重视,导致一部分信息技术人才流失或者无力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全员参与”的全过程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管理控制需要每位员工的参与和配合,企业要将全过程成本管理思想贯穿到日程教育和培训中,培养员工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意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针对生产材料购买、生产产品、包装运输等一系列流程的运作环节,做出准确的预算的分析,并将全过程成本管理理念贯穿到生产销售中。把成本控制与员工和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企业任何部分或作业单元都是企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断加强员工的企业成本意识,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降低企业成本。

(二)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加强成本监督

企业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应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正确处理成本管理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关系,将成本责任落实到个人。企业要建立分权制和奖罚制相结合的措施,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和表扬,以优秀员工的精神带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中时常出错的员工要及时纠正教育,并进行惩罚。

(三)引进新工艺,新技术

化工企业产品同质性强、产量大,低成本是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该采取利润管理多因素变动分析模型研究影响企业利润的成本因素。企业应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将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中,作为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做好企业科研和设备工艺的投入,对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和更新,使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进入良性循环中。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化工企业要实现长久发展,不断创新,必须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引进和培养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作业环节,要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作业成本对产品成本进行分配。化工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计算机、会计专业、产品生产工艺等有关业务的培训,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化工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的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企业应加强高层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重视,领导者和高层管理者参与全过程成本管理可以起到统筹规划、沟通协调的重要作用,从化工企业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管理问题,最大程度保证全过程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

(五)完善信息化系统,建立企业信息集成平台

引进ERP整体解决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对企业电子业务系统的构建,实现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物资供应商之间、集团公司与客户企业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加强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的建设,确定各系统之间需要交互的数据和流程,建立数据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坚持标准开放、架构安全、运行可靠、可扩展性原则。

三、小结

篇(4)

[关键词] 信息化 组织变革 扁平化

石油企业的信息化优化了企业的信息过程,为企业管理创新、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变革和知识管理的实现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面对企业信息化,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企业信息化迫切呼唤新型组织结构。如何对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成为对内提高组织的效率、对外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信息时代石油企业组织结构的弊端

传统的石油企业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自上而下、递阶控制的层级结构。其显著特征就是具有超稳定或者说是具有刚性结构,这种金字塔式的、刚性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命令和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纵向渠道,指挥和反馈以纵向等级链为基础。其中,信息自下而上地逐级传输,实行集中决策;命令自上而下地逐级下达,实行统一指挥。在没有得到上级允许的情况下,不得越级或横向联系。这种组织的特点即需要一个庞大的中间管理层,主要是起“上传下达”信息的作用。庞大的中间管理层不仅延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使信息污染和失真的可能性增大,而且也极大地增加了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这种组织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物,现在我们已经迈入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不仅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而且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二、以信息化为切入点,推动石油企业组织改革

从石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中,我们可归纳出:石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紧密围绕油田生产、管理和经营,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强化数据源头自动采集、现场处理,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理念整和油田生产流程,以勘探开发应用为重点,以优化生产经营为目的,以决策支持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数据管理一体化,劳动手段智能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经营决策科学化,全面实施信息系统工程。可见,石油企业信息化将明显优化企业组织中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利用和反馈等信息过程,因此旧有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变革的要求, 石油企业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必须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管理中引入科学化、信息化手段,由原来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监管型管理转变为:通过建立一套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代替过去监管性质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通过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分析,来解决技术性的问题,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在信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相关数据与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紧密结合,及时提出生产经营管理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级领导干部则主要从发展的角度优化本单位、本部门资源,创造条件,使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由原来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对立关系,改变为在同一个目标下的互助协作关系,达到最佳的激励和约束效果,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信息化变革的要求,石油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进行扁平化改造,强调以“流程导向”替代原有的“职能导向”的企业组织形式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企业信息化的实施,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 等系统的上线将优化企业的信息过程,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企业信息系统承担了以前由中层管理人员所负责的许多沟通、协调和控制方面的职能,缩短了组织的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所以庞大的中间管理层在信息系统面前显得既多余又加大了管理费用。在组织结构的垂直化中大大压缩管理层次,不仅适应了信息导向的管理要求,而且加速了信息的传输,减少了信息污染,提高了组织结构的效率。可以说信息技术使传统组织结构中的中层管理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信息化在组织中的应用,使组织中间层次的功能分流到基层。基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具有部门功能的专家型工作小组和团队。这样,更多的权利转移给基层,使基层员工具有较大的自,能够实施自主管理。因此,有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和创造性的发挥。

同时由于我国石油企业中信息部门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其行政权利较生产部门处于弱势地位,这样对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石油企业中应该设立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职位,CIO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高级主管,其地位必须从一个简单、甚至是附属性的职能部门主管上升为战略性的部门主管,从企业的大局与战略出发,来全盘统筹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提升。这是石油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结论

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数据源头采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等一系列工作,即信息化不仅仅是一项纯技术性的工作。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必需与管理流程改造相结合,与组织模式重构并行。如果组织模式变革滞后,旧的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不加改变,信息技术只是原来管理流程,组织模式叠加,就失去了信息化的意义,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对石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更好的适应石油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以增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照云: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出版

[2]何生厚 毛 峰:数字油田的理论、设计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出版

篇(5)

【关键词】ERP系统;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

ERP系统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整合与分析,为企业在计划、运营、控制与决策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了企业对信息的利用率,将信息与管理有效地融为一体,使企业管理更趋于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尤其是大型企业,通过ERP实施与应用可以提升成本控制管理水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ERP系统在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合理应用应受到管理者重视。

1大型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1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

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庞大,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企业内部机构庞大,层次复杂,冗员较多,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影响工作效果;其次是领导者比较注重日常的业务性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督导,造成部门人员虽多但实际工作效果较差;第三是企业生产与市场脱节,企业不能深入的实时的掌握市场需求情况和发展情况,难以做出有效的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科学的目标定位,缺乏新型产品和技术创新,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第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本投入较少,使很多企业出现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的现象。

1.2信息传递与方案落实过程存在的问题

除了人员设置方面的问题,大型企业在信息传递与方案落实过程同样存在问题。首先是大型企业管理层级较多,在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会经过多个部门、多道程序和多个审批环节,这虽然加强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严谨性,避免一些管理漏洞的出现,但是企业管理者和基层人员之间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效率受到影响,导致沟通效果较差,存在不及时、不准确和缺乏真实性的现象;其次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竞争力是信息技术的竞争力,信息化规划与方案落实不到位,对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碍;第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和基层人员之间的沟通较少,导致难以有效的获取基层意见,这就导致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优化和整合,形成各部门之间“信息孤岛”,降低了工作的实效性。

1.3企业资金管理与流动中的问题

大型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还体现在企业资金管理上,首先是以利润指标考核作为主体的内部承包责任制,只考虑了短期利益的获取,缺乏长远规划,导致经营者耗费大量内部资源,获得的仅仅是暂时性的表面利润;其次是利用现有资源获取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负债率;第三是企业在对每个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时,经常出现表面的利润和现金的实际支出不符的问题;第四是一些单位为了快速达成业绩目标,没有对项目投资进行详细的、准确的判断,致使项目考核无法有效进行,导致项目投资过于盲目,即使获得一定的效益,也是微乎其微,没有实现资金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得不偿失;第五是无法对企业的实际运营、资金的流转过程、资金链的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控,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除此之外,大型企业关系复杂,决策者较多,意见不统一、部门协调较差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企业快速发展。

2ERP系统在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

ERP系统有效地整合了企业的资源,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的科学管理,将企业的产品链、成本链、价值链、管理链等方面有效的融合,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集成共享的新型管理系统,促进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1ERP信息平台管理措施

(1)以ERP系统的信息平台作为支撑,将人员管理进行责任划分,将各部门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增强交流和彼此间的协调性,及时的、动态的掌控各部门之间的作业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将生产、采购、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等环节整合成一个价值链,可以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和高效。(2)利用ERP系统合理的分配员工工作,并且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自动化评价,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注重年轻人才的引进,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保持企业的年轻状态,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运行;加强信息化建设方面一些理论的学习和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深度思考,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对信息化的ERP的概念都要进行详细的理解,从意识上增强该方面学习和使用的积极性。(3)ERP系统能够将产品技术信息及物料供应、库存、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生产能力平衡、销售分配等信息进行集成,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化和系统化更好;进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增强企业外部与内部之间的协调性。尤其是在处理客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时,能更直接的给出解决办法,进行意见的搜集,改善原有的不足之处。(4)ERP系统将每个部门科学的组合在一起,加强了企业内部的联系,实现了企业一体化,有助于企业团结统一,通力协作;各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了解,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和理解。ERP系统无论是对内或者对外传达信息时,都能更直观的观察到信息的内容,提升了工作效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优质高效进行的前提。

2.2资金管理更加科学

资金的良好管理能促进大型企业的成本降低,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销售过程和资源引进过程变得清晰透明,使管理者明确资金的走向,把握资金的动态,为企业决策制定提供依据;资金作为一个企业的血液,它的流动情况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情况,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需要良性的资金流动作为支持。ERP对资金方面有着明确的分类,将其分为总资产、负债、收益和盈亏等不同类型,并形成《现金流量表》,减少人工输入带来的难度,且准确度较高。与此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进行资金流向分析,对资金的具体流动方向进行专业化的标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IT行业的产物,ERP系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ERP系统将人员、产品、资金等进行了融合,通过物资运转情况,评价资金流状态的好坏,通过资金产生效益的盈亏来判断企业目前的发展状态,然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ERP系统消除了传统资产管理中的弊端,实现了降低成本扩大生产的目标,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损失,让企业管理者能够更有效的掌控内部风险,消除隐患,科学决策。

2.3ERP在时展中适应性较强

物联网、工业4.0新型技术崛起,企业信息化刻不容缓,ERP作为信息行业的先进业务管理思想,更加专业和智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ERP系统的实际价值在不断提升,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发展趋势良好。ERP对于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互联网社会,让ERP系统与互联网更好的结合,更好的服务于新领域,比如机械制造行业,ERP系统可以与机械制造行业采用的PLM、MES、资产管理等软件的数据接口相结合,徐工集团等国际知名公司均是在使用ERP系统作为企业数据的后台管理工具。我国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更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ERP系统所具有的信息共享功能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将企业内部信息与市场信息及时的进行整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中国企业在提高自身生产力的同时,要注重借鉴国外企业的发展经验,注重本土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运行,改善企业生产运营、市场营销、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生产力离不开技术,技术离不开管理,而信息化建设大大完善了企业的管理制度。ERP作为先进的管理平台,将先进管理思想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该系统的使用还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3结束语

为了保证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优质高效地进行,我们将ERP系统引入到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这一过程中,要保证ERP系统应用的科学性及高效性,企业管理者就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解决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沈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ERP系统的实施[J].财会月刊,2016(16):92-93.

[2]李海生.煤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ERP系统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80-82.

篇(6)

关键词:化工企业 成本管理 管理措施

化工企业是连续性生产的流程型企业,生产的计划、调度、监控都十分重要,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而言,确保生产线的满负荷稳定运转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但是,当前化工产品的价格普遍下跌,一些企业不得不因销售困难而缩产减产,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面对这种情况,化工企业必须认清经营形式,细化成本目标,做好成本管理,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一、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成本管理的范围及时间有所扩展

成本管理并非是一个新概念,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随着企业类型与生产方式的演变,现代企业所需的成本管理已非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即对非物质成本管理的需求变得更加明显。如对企业资金的成本管理、对企业质量的成本管理、对企业目标的成本管理、对企业信息的成本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长度”与“宽度”。

(二)成本管理走向法制化

我国的化工企业多是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自负盈亏的个体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化工企业的收益是处于正收益区域内的。化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还要确保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采用法制化管理手段。

(三)成本核算方法有所创新

在以往,化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倾向于使用安全的成本法,但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改进,成本核算办法也亟待创新。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摸索和验证后,各化工企业探索出了不少新颖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不仅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核算时的不足,也促进了核算信息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化工企业的内部管理。

(四)成本管理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提出了建设集约型社会的要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不再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加强环境保护成为各行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然而,与一般企业相比,化工企业的生产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很多原料、产品都具有毒性,与绿色环保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就给实施成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化工企业面临的成本管理难题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提高,这对于部分强调精细化生产,难以实施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化工企业来说尤为明显;二是市场检查力度加大,由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各政府职能部门对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的检查越来越多,这也会对企业正常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二、化工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欠缺成本管理理念

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成本则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有部分化工企业没有深入理解市场的属性,没有严格实施成本管理,导致企业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生产出现紊乱。还有的化工企业固守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导致企业难以获取长期效益,更妄谈可持续发展。

(二)采购成本管理问题

采购生产原料是化工企业的重要工作,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化工生产对原材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化工企业的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化工企业的原材料大多性质特殊,甚至存在剧毒,必须在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采购,且对采购人员,运输车辆及路线有额外要求,这往往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也有的化工企业所需的特殊材料只有几家供应商,供应商的单一性可能会引起采购风险。此外,原材料采购区域分散、采购时间长也可能会增加采购成本。

(三)工艺成本管理问题

现代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十分复杂,步骤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化工产品质量不合格。其次,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残次品,导致原材料等的浪费,如果对化工废品弃之不管,会造成环节污染,如果对化工废品进行再加工,无疑又会增加生产成本。再次,生产设备的陈旧也会增加残次品率的升高,生产成本浪费。最后,生产工艺的不合理同样会造成成本的浪费,

(四)成本管理制度问题

目前,仍旧有一些化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尤其是欠缺监督管理制度。一些监督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成本核算不准确,企业决策得不到落实,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存在不小的困难。其次,由于管理系统的不合理,不少化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存在企业资金流失、机械设备贬值等问题,再加之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生产销售、物资管理、存储运输等环节的成本也增加。建立包括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核算制度、考核激励制度等在内的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三、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化工企业要想建立并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制度,首先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增强成本管理意识,还要求企业的全部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化工企业应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成本管理培训,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使员工主动为企业效益着想,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自身的切身利益,从而积极参与到企业成本管理中。

(二)推进成本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的化工企业多达一万余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企业均积累了一定的成本管理经验,管理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新型化工企业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这些手段。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化工企业大多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我国的化工企业也可以加强对国外先进企业的交流和考察,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出适合本企业的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

(三)加强企业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即对企业的产品成本、经营管理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作为拨付各部门工作经费的依据。可以说,成本核算是化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化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成本核算的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落实会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是化工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法律依据,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实施审计监督;二是化工企业应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环节;三是化工企业应不断拓宽核算内容,避免因核算内容缺失而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不足,确保企业成本核算的顺利实施。

(四)关注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程度。因此,化工企业有必要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简化成本管理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化工企业应配备好软、硬件设备,做好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利用信息化平台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化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在原有成本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确保企业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思武.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架构的研究与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1)

[2]张永.煤化工企业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06)

[3]郑俊萍.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6)

[4]马晓峰.化工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外资,2013(20)

篇(7)

作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杭华油墨,已经先后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SONY GP认证、美国PANTONE色彩标准认证、以及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杭华油墨秉承“技术与诚信”的企业经营理念,坚持以“向印刷业界提供适用稳定的产品和周到有效的服务”为宗旨,立志推动印刷业的技术进步。

业务发展推动信息化建设

自2008年以来,从次贷危机开始拉开了经济严冬的序幕,国际经济形势的窘迫使得这次的冬天达到了历史上较高的严寒。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如何顺利过冬的重大难题色彩,疲软的消费市场加上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更使得企业经营举步唯艰。

杭华油墨在此期间,通过对市场脉搏的准确诊断,利用合资双方的信息优势,互通有无,找准当前形势下市场需求的契机整合,不断的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双管齐下,占据市场先机,保持了杭华油墨的市场,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稳中有升。杭华油墨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顺应局势,尊重市场开发产品,逐渐立居行业之首。面对商业全球化、监管加强和市场瞬息万变等多方挑战,油墨等化工企业必须通过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优化全球供应链,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

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伴随杭华油墨不断发展壮大的是其有条不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初,杭华油墨用一家本地软件企业定制的管理软件,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来的软件已经跟不上企业的管理要求”,杭华油墨信息课课长张磊介绍说。

2009年12月,杭华油墨组建ERP项目实施专项小组,开始进行ERP系统重新选型。2010年4月份,杭华油墨与金蝶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历经近两年时间,项目于2011年8月实现全面上线,一期项目上线运行至今,整体业务流程运行顺畅,并连续、按时出具了三期财务报表,符合项目实施的总体设计要求。

经过分阶段的项目实施与推进,目前杭华油墨已经基本实现了企业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全面建设。从软件模块上来看,应用了生产、供应链、质检、财务等ERP软件的几乎全部模块,另外还有BI,同步还做了HR,目前OA项目也开始实施,可以说,杭华油墨整个K/3系统项目涉及面很广。

重视初始化数据“地基”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新老系统的切换、标准产品的应用如何与客户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等等难题,都摆在了杭华油墨面前。张磊认为:“企业信息化如果是一张白纸,实施起来就很容易,尤其是初始化非常容易。但如果是以前用过系统,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初始化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原先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如何正常转移过来等等。”

据了解,在浙江企业中,有很多企业就因为初始化数据做得不好,导致以后做的数据再准确也无济于事,因为地基没有建好。

因此在项目实施前,杭华油墨的项目实施小组考虑问题十分细致,从操作层面上,提出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初始化数据结转是成功上线的基石,如果系统初始化作好了意味着成功上线机率已达50%。杭华油墨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在新老系统切换时,信息部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系统上线前的测试、开发、模拟。杭华油墨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所有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初始化,并且利用7天的高温假时间,进行了初始化部署,让新老系统顺利切换,没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任何影响。

第二点,大量的系统测试。只有通过大量的测试才能知道系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只有通过大量的测试、模拟不同的业务场景才能知道系统能否满足各项需求,对于特殊需求再进行针对性的开发。通过大量的模拟、测试,杭华油墨的信息化系统在得到改善的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后续问题的出现。

杭华油墨把模拟的侧重点放在每个客户端能够操作这个系统的熟练度上。这样,最直观的体现是,各个部门知道今后能做什么事情,知道不同业务情况如何处理,知道当天有什么业务情况,并且知道该怎么处理。

“我强调的是各个部门把今后可能出现的业务情况从大到小的列出来,共性的只要抓一个,针对不同的需求根据情况进行评估和解决。我不需要单据多,而是需要类型全。第二,模拟可以提高熟练度,强化应用操作水平,不至于系统上线后,这里出问题,那里出问题。”张磊说。

模拟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满足业务的需求,尤其要满足不同业务类型的需求。另外,每个人的操作习惯不一样,不仅要考虑操作方式、还要考虑业务类型,这就需要大量的测试,而且这些事情要做在前面,避免系统上线后再出问题。通过各种模拟测试,在金蝶相关实施人员的帮助下,杭华油墨的信息化进程顺利而又平稳的进行着。

杭华油墨物流部总监吴国强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杭华油墨的数据量成几何级的增长,录入量也增加了,手工操作十分困难。K/3上线以后,操作效率上升了一个台阶,系统也为后期的统计、分析、指导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管理应用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K/3第一期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给杭华油墨带来显著收效。

首先,改进业务模式,提高效率。杭华油墨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极强的标准业务操作规程,内部控制思想和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软件系统设置使之固化,并在具体业务处理时自动加以控制,实现了控制标准与业务处理操作的一体化。

其次,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效益。严格的流程管理,规范采购、销售、生产、财务业务流程,通过对业务流程更为精细化的管理,加强对物料周转、生产效率、实际成本、资金周转情况等多方面分析,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以提升内部管理空间。

最后,加强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购、存、销、财等信息一体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变动与更新,可以帮助管理层针对市场竞争环境,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