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本科文学专业论文

本科文学专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3: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本科文学专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科文学专业论文

篇(1)

1.1文献建设和利用的不平衡

图书馆阶段性采访统计凸显文献建设和利用的不平衡。笔者首先统计了图书馆2007—2012年这一时期的到书分类外借情况,选取了合校后图书馆重点建设的3个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和经济,连同我馆读者借阅量较大的医学、英语、文学等类作为统计对象,在医学生中已普遍形成专业+外语+计算机的阅读倾向。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实行现采为主、书目订购为辅的采购模式,尽管新建学科文献增长迅速,但是到书最多的还是医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计算机类等,采访复本率有降低的趋势。外借比例体现文献利用情况,是评价采访质量的重要指标。法律类和医学类图书外借比率较低。以医学为例,文献入藏1年内零借阅比例占30%,统计6年综合外借比例仍为68%。尽管医学类文献存在馆藏量大、增长迅速的特点,但不是高比例零借阅存在的原因,需要从相关统计分析研究。

1.2采访质量评价内容和分析统计方法

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如何建立与读者需求利用信息间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医学图书馆阶段性采访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专业文献借阅比例不高、各类目文献建设和需求不平衡等。笔者通过阶段性文献建设和文献需求的分析研究,将流通统计与采访统计结合、手工统计与系统统计结合、数量统计与内容分析结合,来探讨医学馆向综合馆转型过程中医学文献信息保障问题。医学院图书馆是以医学文献资源为特色的学科分馆,馆藏医学资源丰富,读者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含附院医生)、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4类读者人数(2007—2012年)累计占比分别为6.5%、5%、88%、0.5%,本科生是图书馆主要读者对象。多类型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存在内容和层次上的差异。借阅统计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系统统计实现,例如有研究从阅读量分析,得出读者借阅最多的图书是文学类、工业技术类和语言类图书。研究特点是针对医学院2012届毕业生完整借阅情况作统计分析,数据源于笔者参与的图书卡清退注销工作,需要从图书馆管理系统做大量数据和内容统计工作。

2通过统计分析反映医学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

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在校期间总平均借阅量分别为113册、46册、16册,医学文献平均借阅量为36册、28册和16册,约占总平均数的1/3、1/2和1,说明本科生专业外阅读比研究生广泛,而研究生读者更专注于专业学习。值得关注的是,留学生5年学习期间只借阅了少量医学文献,因此,应加强留学生文献建设。另外,医学院的学生性别借阅差异方面,本科男生、硕士女生医学相对专业借阅量大,女生阅读文学图书较多。

2.1本科医学生R类和H类及I类文献借阅不平衡

笔者利用本科生的信息进一步做了系别平均借阅统计。中医系本科生人数和借阅量都是最多的,专业借阅与研究生比例相当,护理系学生专业借阅量最少。RHI占比表示医学、英语、文学类图书占学生总借阅量的比重,各专业都很高,预防医学甚至达到91%,说明医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阅读面窄,主要是英语和文学。这一倾向在本科生中普遍存在,在研究生和教师群体中不明显。图书馆需要反思资源建设是否平衡。笔者通过系统统计2012年资源建设状况,英语、文学、医学3类图书分别占图书采购总量的12%、18%和52%,合计82%,略低于流通借阅占比,说明除了借阅制度等原因,文献采访工作是形成借阅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图书馆现的采访工作中,采访人员会形成固定的思维和工作模式,遵循一定的采购次序:医学、小学科专业、英语、文学、计算机及其他类目文献,馆藏建设比例容易失衡。今后需要加强采访质量控制,完善馆藏体系,引导学生读者综合借阅,提升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2医学生专业借阅内容分析与采访工作重点

主要是医学生借阅的数量统计,而借阅内容分析应更深入读者的专业信息需求。我馆医学文献建设经费占经费比例的一半,客观细致的文献需求分析可以提高文献采访质量。鉴于本科生数量庞大,笔者只对医学文献借阅量总和大于50册的254名本科生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生和留学生全员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学类R1至R9共有17个二级类目,分散的类目统计过于庞杂,而R1~R4、R5~R9的两分法可以粗略划分出学科需求,体现读者在基础医学和临床专科医学文献借阅需求上的差异,不同读者类型在借阅区间对比明显。集中度是指不同读者按种借阅量大于3册的文献占总借阅文献量的比例,反映文献需求的共性。本科生在基础医学文献的借阅量较大,借阅集中度高;研究生学习目的性和方向性较强,对临床专科医学文献需求较多,集中度低;留学生主要利用图书馆的基础性双语教材和英文医学图书,借阅集中度最高。学科借阅排行从借阅量角度能更直接反映学生读者学科主题借阅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借阅主题内容存在阅读层次上的差异,而本科生和留学生借阅学科内容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系统统计教师的文献借阅排行(口腔科学、中医学、医学统计学、妇产科学、分子生物学、药学、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流行病学),可以发现教师借阅内容既有独特性,又与其他读者借阅内容有关联,说明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对学科文献需求的统一性;进而可以推断,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借阅内容更侧重于临床专科类文献,与研究生的专业文献需求有交叉,包括执业职称、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及科研论文等类。

3图书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质量控制与改进

高校图书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十分重要。医学文献采购是由图书出版发行因素、当年采访计划和读者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采购比例只有与不同读者类型需求比例相匹配,才能降低文献零借阅比例。图书馆基础医学文献占比高基本符合读者文献需求现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采购比例和重点有待进一步优化。文中的流通统计是一组典型性医学生借阅统计研究,与图书馆采访统计的结合对比充分展现了我馆近期馆藏建设和读者利用情况,形成针对医学生的文献采访质量评价,对统计中发现的借阅不平衡问题,需要图书馆认真审视和反思,在图书馆管理、流通、采编、参考咨询等各部门工作中调整改进,合力解决。对照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图书馆采编部需要对2013年度文献采购经费比例、采购方案和采购实践做出调整,并希望能促进今后一个时期采访工作持续改进提高。学科分馆在没有综合馆信息保障情况下,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和体系;医学类重点学科文献建设方面,要结合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读者比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大学级或研究级藏书级别,采访工作要调动教师关注图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让这些专家学者真正参与到图书资源的建设中来,提高图书采访的质量。

4结语

篇(2)

(1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22

2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分布、学位授予、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统计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和统计报告,考察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培养计划及本科专业课程,提出分层、分型、联合的“二分一联”三维人才培养方案,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和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古典文献;古籍数字化;研究生;中医医史文献;数字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3

0 引言

“古籍”是对古书的雅称。古籍作为宝贵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的知识、智慧与财富。古典文献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新世纪以来,信息化和网络化浪潮,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结合成了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1 数字时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问题

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代名词,因为电子信息的所有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代表的,所以人们将称为数字时代。

古典文献学是有关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并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这个“实”,就是把目录学、版本学和校雠学(校勘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文献学”的概念最早是1920年由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提出,但是以“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立名,则创始于郑鹤声、郑鹤春1930年出版的《中国文献学概要》;至于以“古典文献”作为学科,则始于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学科,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史文献以及其他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而所谓“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显示,34%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走出书斋,使学术研究有益民生,贡献社会,是人文研究的本义。

古籍数字化作为新世纪中国古典文献学科的新增长极,现阶段最核心的问题不是国家大规模投资,而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尽管已有学者关注到古典文献及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可还未与人才培养微观结合,尚缺乏一手数据的实证分析。

2 中国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2.1 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概念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美国教育部CIP-2000分为17大类: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医疗卫生、工商管理、教育学、农学、法学、建筑学、艺术学、公共管理、传播与新闻学、图书馆学、神学、职业技术;我国现为13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方式及其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的学科声誉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2 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再次颁布新专业目录,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整合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基本专业和应用语言学、秘书学2个特色专业。2005年以来,中文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主要是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2014年度已达1 089个(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3年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之后,直到2005年,增加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2个点,才有6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十一五”期间,与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数量相比,“古典文献”在2007年增加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3个后,近5年再无变化。

3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的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到2007年为止,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6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6个(见表2)。

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制高点。20多年来,我国先后分5批批准54家单位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见表3)。

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5个。目前有151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其中2010年增列84个)。以郑州大学的博士点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点为例,印证目前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缺失。

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原与中国古代文学为同一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第10批),2007年招生。其培养目标提到的博士研究生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并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网络文献检索、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等,实为博士生共同要求。专业基础课: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古典文献学专著研究、文化学概论;专业课:国典章制度研究、出土文献与文学思想研究、“文选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选修课:中国文学经典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版本目录学、中原文学文献研究、考古学、思想史,主要与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学、考古学相关,对古籍数字化课程还缺失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古代文献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能够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研究手段,进行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的人才。专业方向为古白话文献研究、域外汉学研究、文学文献研究、宗教文献研究、辞书文献研究等,虽强调专业外语,但无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仍较为传统。

4 中国古典文献学人才培养三维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中国古典文献学科要多元化发展。

4.1 分层培养的维度

4.1.1 办好现有古典文献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高校首批四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积淀很深、专业度高,应发挥优势。河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两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虽然设置较晚,但依托该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颇具实力。中央民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三个古典文献本科专业点,特色鲜明。总体而言,本科阶段还是按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办学为好。

4.1.2 培养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2011年,共有72所高校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招生(只有9个本科点),本硕结构倒置,虽可广取英才,但大量生源专业基础不牢。因此,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鼓励跨学科报考,改革考试科目,并增加技术型导师。

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但博士、硕士的区分度还不够明显。而就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人才而言,还没有一家培养单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科招此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除外),学科新增长点不多,创新不足。对照国家“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当前的情况是政策鼓励、教育需要、产业要求。

4.2 分型培养的维度

研究生有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等不同培养类别,一般以学术型为主。学术型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不低于30%。中国古典文献学除跨学科招生、建设双师型队伍、设置古籍数字传播或电子文献学方向之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制定古籍整理与数字化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案,面向行业招收从业编辑人员,以提高古籍数字出版人员的学术素养。

可以借鉴相关专业中医医史文献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等24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点招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更为创新,设信息化方向。

4.3 联合培养的维度

无论是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试点工作专项招生计划,还是联合培养单位招生计划,尚未见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学科方向博士生,也未见与古籍数字化出版企业的联合培养。也就是说,目前可供利用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电子古籍数据库开发企业,还未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高端人才培养范围,“研究生计划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要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切实优化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招生结构”。

面向出版企业产学研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走出书斋”,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新知识结构,引领社会需求。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较方便地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最新成果及研究手段,从而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实现真正的交叉、渗透和结合,使跨学科研究不仅成为了解历史客观实际的必要,而且成为真正的可能。因此,培养方案应考虑以下内容: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术带头人与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重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能开出古籍数字化方向的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拥有培养古典文献数字方向研究生所需要的文科时间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

5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大型数据库、图书编撰、出版和阅读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中国古典文献学三维人才培养范式的守正出新,必将带动“古籍电子文献学”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增益全新的研究领域。未来,与数字出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共同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因此,学术转型不可矫枉过正,传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是古籍数字传播的根基,仍然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科标识。

参考文献

1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 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4 达恩顿著.熊祥译.阅读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4-04-22

6 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著.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国际 空乘专业 汉语教学 教学模式

在日益高涨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在中国-东盟合作逐渐深入的情况下,汉语已成为国际航空公司的一种重要工作语言。空中乘务专业因其职业特点对工作环境下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各大航空公司基本上都要求空乘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更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因此,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除了教会东盟的外国留学生汉语外,还要通过教学管理及课程教学使其了解汉语所承载的文化蕴涵。论文探讨了在对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如何通过教学和管理教授外国学生汉语并让他们了解基本的中国文化,提出了一些实际操作方法。

一、国际空乘本科专业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这种单一的“知识灌输”为教学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缺乏活跃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因此,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结合空乘本科专业留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汉语的听说读写的水平。

2.专业教师短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的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师明显不足。由于对外汉语教师缺乏,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留学生,高校对汉语教师的要求把关不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并非都是专业老师,有些是因为会说留学生本国的语言,容易和他们沟通和交流,便被选为汉语教师,以填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缺口。这些非专业老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水平上与真正的专业老师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对外汉语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教学管理缺乏针对性

对东盟国家的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的留学生的管理不能完全按照国内的本科生模式进行管理。各国的风俗、生活习惯等差异很大,对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的留学生的管理要结合其本国国情灵活进行。高校应针对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

4.对接专业不对口

由于国内的空乘本科专业并不多,广西的空乘本科专业的数量更少,东盟国家的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到我国高校交流学习,很难都有对应的空乘本科专业对接,有些学校只有专科的空乘专业。要给东盟国家的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颁发本科文凭,只能挂靠其他的专业。这样操作,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国际空乘本科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1.课堂授课+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

对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的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来进行。结合东盟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留学生的特点,只在课堂上讲授,难以满足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应采用“课堂授课+网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应结合留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应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提高主体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教师应摆正自己从属于主体的位置。教师在汉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留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化,对他们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大口语训练的力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对留学生进行大量口语训练,才能让他们具有“说”的能力。

除了重视对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外,为了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汉语,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学校的网页上应增加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平台,将教师授课的内容拍成视频放置校园网上,供留学生课后反复点击学习;安装汉语学习的一些软件,供留学生不断练习。

2.多样化管理模式

对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的管理不能完全参照国内的本科生管理来进行,应结合其国情及专业特点,进行多样化的管理。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应走出课堂,使其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提高其汉语的实践水平。

(1)1对1的管理模式。对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的管理,应系统化和多样化。可以设置1个班主任,建立1个空乘友谊班级,每位留学生都配1个中国学生结成帮扶的对子。使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汉语,能经常开口说汉语,有助于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能力,迅速提高其汉语水平。

(2)留学生校园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的渗透。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要想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汉语水平,还必须了解汉语所承载的文化蕴涵。校园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应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校园歌手大赛、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书法大赛、空乘之星大赛等等。通过参加校园活动,通过对比赛的准备,通过跟组委会的接触和沟通,通过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留学生会更深层次地了解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有助于提高其汉语的听说读写的水平。

3.培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开展双语教学

要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必须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首先,教师必须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其次,在知识结构方面,汉语教师应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学、文字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深谙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再次,对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应启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或能熟练掌握留学生的母语,以便于与学习汉语初级阶段的留学生进行交流。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对外汉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英语和留学生母语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对汉语教师的培训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国别的对外汉语教师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个性化的培训,组建专业化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4.增设对接的对口专业

开设国际空乘本科留学生班的高校,应尽快解决留学生专业对口的问题。只有空乘专科专业的学校,应想办法成立空乘本科专业。目前还没有空乘本科专业的学校,要想设置国际空乘留学生班,必须先成立本校的空乘专业,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国际空乘留学生班对接的问题。

四、结论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深入,东盟国家高校的对外汉语交流活动会日渐频繁,国际空乘本科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国内高校应结合实际,适应形势需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国际空乘本科专业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观察与主要教学事件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4:28-34

[2] 孟凡璧.对外汉语教学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4:30-37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文化;课程建设;育人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12-03

新时期以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的呼声愈来愈高,不少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也有一些高校“大学文化却不尽如人意。功利主义盛行,官僚化、商业化、娱乐化泛滥成灾,学校行政化气氛越来越浓”。[1]这种情况在一些新升本高校中有所表现。一批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积淀深厚,大学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批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办学时间较长,办学定位准确,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因而大学文化建设也搞得风生水起,具有一定特色。唯有新升本高校办学历史短暂,定位欠准,文化积淀薄弱,因而大学文化建设成效不大,特色不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此类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不足、基础不稳、缺乏有力的支撑。这个重要的内涵和基础以及支撑力就是专业文化。近年来,专业文化在高职高专盛行,不断得到深化,但在本科院校中却鲜有人提及。实际上,“专业文化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更大”[2],对于应用型本科生来说意义更大,因为此类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文化是大学之魂” [3],也可以说是专业建设之魂,而课程是组成专业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因此课程建设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4]那么,什么是专业文化?专业文化与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关系如何?怎样在专业文化的引领下进行课程建设?这是本文努力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 专业文化的概念及其与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关系

有关专业文化的概念,近年有几位学者提出了自己很好的见解。综合研究者的认识,结合应用型本科的育人实践,我们认为:专业文化是高校中某一专业的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创造、积淀并共享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的生存模式,它包括和谐的育人环境、高尚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优雅的行为习惯和有序的行为准则。

由于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脱胎于学术型高校的学科,二者之间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又由于这些专业必须面向社会求生存,这就与行业产生了亲密关系,因而应用型高校的专业文化就与学术型高校的学科文化既有天然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与社会上的行业文化既有兼容关系又有明显区别。它分别汲取学科文化与行业文化之长,又以自己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亚文化。它的主要内涵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融合,是严谨求真与浪漫之美的结合,是追求学问与追求成“人”的统一。当然,由于专业的不同,其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专业的专业文化,理工科R灯于严谨理性,文科专业则偏于自由感性。

从专业建构的角度看,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之魂,而课程是专业的骨架,课程的参与者(师生等)是专业的血肉。从大学文化的角度看,专业与课程同为大学物质文化的主要内涵,而专业文化则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内涵,它们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则对物质文化有引领和导向作用。专业文化对专业建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课程建设中,强化专业文化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有益而且有效的改革探索之一。

二、专业文化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内涵大致由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部分组成。

(一)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最重要的是领导与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我国高校已经开始施行分类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所有参与者必须摒弃传统过时的观念,继承和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建立先进、开放的课程理念。

1.强化专业文化的引领导向作用。将“做人”的教育贯穿于“做学问”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教师素养与环境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意识以及职业伦理,特别要重视养成学生超凡脱俗的文化品位,独立自主的人格和高尚纯洁的价值追求。

2.结构主义的课程理念具有指导意义。“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对高深学问的自我意义建构……课程体系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因此,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在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一系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不失为与时俱进的良好做法。

3.几个观念的转变。从人才分类的角度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与学术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培养区别开来,它主要培养某一行业的专才,因而应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育人方法的角度看,应从知识传授转到素质提高和人格培养上来,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从人才特点的角度看,应优先与社会行业对接,注重行业性和实践性。

总之,应用型本科的课程理念应从重技、重术的层面提升到重道的层面。

(二)纲举目张的网状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建构,应确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的结构应从以学科为主导的层状转到以专业为主导、融入专业文化的网状。网状课程体系的纲就是专业文化,特别是要将行业文化的实践特性渗透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制和课程设置之中。

现今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大多相似,一般由三大模块组成:一是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模块,由思政类、体育、英语及计算机等课程组成;二是专业课程模块,由三小类课程组成,即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是集中实践模块,由军训、学年论文、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等组成。

可以看出,这样的课程设置已经突出了应用性特点,重视实践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由知识传授向能力提高的转化,力图将学科、专业、理论、实践打通。但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尚缺乏文化的统领,课程理念虽已转向以专业教育为主,但课程的组织结构还处于层状,课程之间还缺乏纽带的勾连,特别是缺少本质上的融会贯通。这个起统领、纽带作用的课程即专业文化课。专业文化课就是体现本专业的本质属性、融入行业优秀文化因子、具有培养学生高情商作用、富有哲理意味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作用,是在将学生的成长层次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到“思想”的高度,避免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能力没思想”的育人尴尬。专业文化通过这类课程的设置,渗透到本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之中,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头脑中,最终使其在文化的滋养中提高品位、提升素质、丰富思想。专业文化课是“纲”,其他课程是“目”,纲举目才能张。因此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迫切需要增加专业文化课,而且要作为必修课。唯有如此,才能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将所有课程整合为一个富有生机的体系,使课程结构呈现“网状”。

(三)富有生机的课程实施

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优选、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材的适用来完成。现今多数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内容是依现成教材而定,而教材的使用追求“高大上”,即学术型高校的教材。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许多教育理念受到许多教师的重视,各种新教法层出不穷,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但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大多教师依然进行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一言堂的教法一时很难改变。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使用都有进行彻底变革的必要。

1.教学内容的优选。应用型本科课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摒弃传统高校以学术为导向的观念,而应以专业为导向,以专业文化为引领,删减不必要的学科知识,不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性,而追求知识的应用性。

(1)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以文化教育统领知识传授。其实在众多专业知识中,都蕴含着非常宝贵的人文因素,只是我们不重视、未发掘罢了。文学课中富含优秀文化因素,如爱国忧民、和谐共生、以民为本、崇尚高雅、诚信重义、勇于担当、敬业乐学……应把这些益人心智的优秀文化放在教学的突出位置,以优秀文化滋养学生心田。即使在理工科的教学内容中,也不乏大爱、大德与大美,如许多物理现象甚至原理、规律都具有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的特点,这与我国古代诗文中的美学观并无二致,都是一种文化表现。

(2)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要求理论‘坚实’……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6]我们认为: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放在突出地位,这就要删减传统教学内容中不适合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知识,补充面向行业、职业的实用知识,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突出应用性。

2.教W方法的革新。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而建构,而且这种“有意义”的建构不能由他人(包括教师)代替,这一观点将学生推向了教育的中心位置。现今,“以学生为中心”成了大家谈论不衰的话题,其也被逐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产生了诸如讨论式、情境式、辩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有效教法。慕课、翻转课堂的引入,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的建立,都是在崇尚实用、实践驱动等先进教育理念引导下进行的有益、有效尝试。今后的教法革新应更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与应用特性,以互动和实践为主导,形成有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正是专业文化中求真、求善的体现。

3.编撰适用教材,体现文化育人思想。现今的本科教材体系均是以学术本位思想为指导而编写的,应用型本科使用的是学术型高校的教材,这不符合国家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当然也不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那么,什么样的教材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呢?潘懋元先生提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双向互动的教材,可称之知行体系教材”的好建议。现今,应用型本科迫切需要建立切实适用的教材体系,编撰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材。教材的内容应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应用、文化渗透的原则。当然,教材是否适用,是否优秀,应由使用教材者,即广大师生说了算,通过教学实践去证明,而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去决定。

(四)文化渗透的课程评价

当前,在高校课程评价问题上,将知识评价改为能力评价的呼声愈来愈高,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所使用,这是教育观念的可喜变化。但是,注重文化价值的评价理念还很少有人提及。其实,文化是最重要的评价内容,是课程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的内容。因此,在课程评价中应该加入文化的因素。我们认为,课程评价的操作层面,应该体现在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也即从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接受者两个角度去进行,这样的评价才更全面周到,评价结果才更真实可信。

1.评教。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去评价课程质量,应重视学生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价值取向。学生是课程的唯一接受者,课程的优劣好坏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当前许多高校采取网上评教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了学生满意度这个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学生价值取向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成为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向。社会价值取向是指在课程评价中引入社会行业的意见,突出对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检验。这种做法因为符合应用型本科的育人目标和办学逻辑,已引起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的注意,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实际执行的则更少。至于评教中的文化价值取向,关注的人则寥寥无几,执行的几乎没有。实际上,我们从专业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中应体会到,文化评价是最高级、最本质的评价,它关注教师是否在“授业”“解惑”中“传道”,是否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以及教师本身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提升(这是专业文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文化价值的评价应由最熟悉、最了解教师的同行教师和学生去完成。

2.评学。评价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接受程度,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学业评价,“不仅要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等。”知识的理解、分析与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属于应用能力范畴,应由专业教师和相关行业人员去完成评价;合作精神等属于文化的范畴,应由行业人员和教师完成。因而评学应注重教师价值导向、社会价值导向和文化价值导向。教师价值导向评价主要是指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社会价值导向评价主要指有关行业、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文化价值导向评价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文化的接受,即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全过程表现出来的敬业、合作、诚信、公正等精神品质的评价。

总之,课程是教师与学生的汇合点,是学生和社会的汇合点,是教学与科研的汇合点,在应用型本科的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与社会的诸多方面。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提高育人质量,必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中心点。而课程建设要取得实效,达到高层次,则必须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全部环节注入、渗透专业文化,以专业文化引领专业建设的全部过程,让文化的因子浸润广大师生的心灵,这样的课程建设才是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富有生机的,这样才能使专业课程成为“品牌课程”、“精品课程”,使专业成为“品牌专业”,经过长期奋斗,进而使学校成为应用型“品牌高校”。

[ 考 文 献 ]

[1] 顾明远.重塑大学文化[J].中国大学教育,2015(2):5.

[2] 叶泽滨.专业文化:本科专业建设的一项内容[J].江苏高教,2010(6):56.

[3]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42.

[4]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篇(5)

【摘要】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有利于形成集约型管理,有利于与学科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资源充分利用。学科分馆打破了原有的馆室并存的管理模式和格局,打破了按载体管理文献的形式,它既是管理创新,也是管理革命。学科分馆的实施对构建新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需要从设计、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把握、科学研究和周密安排。华南师大大学城图书馆学科分馆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证明它是有生命力的和成功的,但也提出了在加强深度服务中学科馆员配置以及服务水平提高等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提出新的诉求的产物,是伴随着学科的分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着重存储某一学科或某几种学科文献资源的图书馆。哈佛大学以收藏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的威德纳图书馆(Widener“一bmry)自l9l5年开放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哈佛大学已经拥有康持威医学图书馆、贝克商业管理图书馆、埃达·库恩·洛布音乐图书馆、戈磴·麦凯工程和应用物理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约翰·尼迪行政管理学院图书馆、地质科学图书馆、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图书馆、生物实验所图书馆、化学图书馆、物理学佴究图书馆、心理学研究图书馆、美术图书馆等一百多个分馆。这些分馆绝大多数位于波士顿和哈佛大学所在的布里奇,也有一些分馆位于华盛顿特区甚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中国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国内有数十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但建立了学科分馆的寥寥无几。学科分馆建立较早且较完善的是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除了总馆之外,还有冯平山图书馆、音乐图书馆、牙科图书馆、余振强医学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吕车宇法律图书馆6个学科分馆;而将全部文献资源以学科分馆模式布局管理并提供服务的中国大学图书馆目前仅有设立了“哲学与法学馆”、“文学馆”、‘艺术馆”、“教育与体育学馆”、“经济学馆”、“工学馆”、“理学、医学与农学馆”、“历史学与综合学科馆”共8个学科馆的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学科分馆的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1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的意义

1.1学科分馆的构建是大学图书馆建设新的发展

毫无疑问,大学的文献资料建设是大学教学研究的基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的文献资料建设从一开始就与学科建设本身紧密联系,产生了类似学院、系资料室的管理模式。随着大学的发展,有了综合性图书馆,但院系资料室仍然存在,形成了馆室并存的格局。这种格局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大学的快速发展愈显突出大多资料室馆舍面积较小,藏书数量非常有限,由于新书的价格较高,这些馆藏中新书的数量只有一小部分,许多价值高的文献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更不用说价值昂贵的电子图书和数据库。事实上,大多数院系资料室的专业文献是非常不完善的,加之管理水平有限,使得原本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地利用,资料室原则上只对本院系师生开放文献资源平等利用与普遍共享的原则失去了效用。将院系资料室汇人校图书馆,实现全校信息资源整合,进而实现学科分馆模式管理,这种将综合图书馆管理变为学科分馆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新的发展。

1.2学科分馆的构建有利于多种资源整合,形成集约型管理

将全校的文献资源集中整合统一管理,建立专而全的学科分馆,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除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利于专业人才和管理知识的共享,保证了文献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文献的揭示和组织,同时充分共享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设备以及馆舍等,使各类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和优势,使用率大大提高,资金也得以合理运用,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办学效益。

1.3学科分馆的构建有利于加强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形成良性互动

建立学科分馆,有利于加强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形成良性互动状态。学科分馆与学科建设关系密切,教师和学生对学科分馆非常关注,由于是学科文献中心,专业特点相当鲜明,成为师生们必去、常去、久留之地,学科分馆的利用率很高,华南师范大学8个学科分馆自2005年9月建成至今,几乎天天座无虚席,并且常常出现排队等座的现象,在师生们的强烈要求下,2005年至今已经几次增加阅读席位。师生们对本专业学科分馆的馆藏也很熟悉,许多教师对学科文献的出版情况也非常了解,经常给图书馆提一些文献建设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发挥师生们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弥补图书馆员在学科知识上的不足,把每个学科最有价值的文献采回来,快速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真正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于2006年组建了各院系学科带头人约5O余人的教授文献资源建设团队,定期或随时听取他们对文献建设的意见,并在学科分馆的建设中采用这些意见,几年来教授团队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非常活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科分馆的藏书质量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学科分馆已经成为图书馆和院系师生们互动的平台,双方密切互动,共谋发展。学科分馆作为学科文献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师生们对学科分馆的关注以及所提出的专业意见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的学科建设以及图书馆健康、快速的发展。

1.4学科分馆的构建有利于文献的揭示推荐与利用

学科分馆把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专业文献中心,满足和方便读者检索利用自己想要的学科专业文献资源。这种文献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方式非常有利于大学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他们可以本着学科的需要追求文献类型、载体、语种的多样性。而对于博硕士生来说,学科分馆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他们缩短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文献资源检索和利用的效率。

2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的建设与管理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较,学科分馆模式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架构、布局管理、馆员队伍建设和读者服务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践证明,学科分馆的模式取得了很高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广泛好评。为了确保学科分馆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并保证成功运行,在学科分馆的建设中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

2.1确立学科分馆设置的科学依据

学科分馆的设计与建设是一项研究性工程,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周密详尽的研究和论证。如果学科分馆的设计及定位不科学、不合理,势必造成文献资源分配的混乱,进而造成管理和利用的困难,给学科分馆的长远发展和信息服务造成巨大的障碍。学科分馆的设计要依据大学的定位以及学科的发展和院系专业的设置等特点而定。结合这些原则,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拟定以下原则作为划分学科分馆的依据:(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图法”)。“中图法”是全世界范围内中文图书分类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权威的分类法,目前国内高校中除了古籍仍然采用四库分类法之外,其余图书的分类基本上都采用了“中图法”,“中图法”在经过四次的类目修订之后,类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类分文献的需要;(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专业目录》。此目录l988年颁布并实施,它的颁布为高校的学科定位与划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该目录l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文件。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该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4)《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校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此纲要规定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体育学院九大院系进人大学城校区,学生自然规模为l6000人。

综合以上原则,充分考虑大学城校区的院系和专业设置以及学校的特色与发展方向,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设立了“哲学与法学馆”、“文学馆”、“艺术馆”、“教育与体育学馆”、“经济学馆”、“工学馆”、“理学、医学与农学馆”、“历史学与综合学科馆”八个学科分馆,“哲学与法学馆”收藏“中图法”A—E类的文献资源;“文学馆”主要入藏中外文学作品;“艺术馆”人藏音乐、美术以及各类艺术文献,此外,还收藏乐器和艺术品以及为读者提供欣赏音乐的视听设备和环境,提高读者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经济学馆”大量收藏经济类文献和图片;“工学馆”分置工科文献;“理学、医学与农学馆”收藏理学、医学、农学资源;“历史学与综合学科馆”收藏中外历史文献以及综合类文献。以上学科分馆划分,以相近学科集中为原则,以师生的阅读取向为依据。自2005年9月向全校师生开放服务,至2008年9月底已接待读者约350余万人次,借阅文献约300余万册次,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和称赞,实践的显著效果验证了这一设置的成功。

2.2文献资源的布局与管理

传统图书馆把同一学科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分散在不同的库室内,如理科书库、文科书库、外文书库、保存本书库、工具书库、古籍阅览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等,这样如果读者要查找同一主题不同载体的文献时就要奔波于各个库室,费时又费力,非常不方便。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学科分馆打破了传统的以文献的类型、载体和文种等外在形式划分和管理书刊的模式,将文献以学科主题集中,混排各文种图书,使相同或相近学科的图书、期刊、报纸、工具书、视听资料、电子资源等各类型文献资源集中于一个学科分馆内,形成了资源“专”而“全”的特点,为各学科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实践证明,这种设置对大学图书馆十分合适,尤其对研究生教学更能突显学科优势。华南师范大学八个学科分馆,涵盖多学科、多语种、多类型、多载体文献,资源集中、配置科学、内容丰富,渎耆基本上可以在同一个学科分馆内满足其所有类型的信息需求,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文献资源利用的效率。加之学科馆员的专业导读和服务,彰显了学科分馆的优势。20o6年底大学城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显示,65.9%的读者对学科分馆的设置持“满意”的态度,而认为“很满意”的占25.6%,即有超过9成的读者认为学科分馆能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它还具有展示和推荐不同国别文献的作用,是读者理想的文献信息中心,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2.3学科馆员建设

要充分发挥学科分馆的效能,人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对学科分馆的效能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学科馆员,是指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专业学科知识,精通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能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学科联络。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动态和渎者需求,充分发挥校图工委和教授选书的积极作用,实现信息在学科和学科馆员之间的有效互动。(2)检索咨询。学科馆员对本学科分馆的馆藏资源要了如指掌,还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数据库检索能力,解决读者对学科文献的深层次咨询和检索,跟踪学科研究动向和科研课题,提供个性化服务。(3)建设规划。负责学科分馆文献资源利用的调研工作,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作好学科分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各期发展规划以及提出具体意见,并定期对学科分馆的资源建设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估。(4)宣传辅导。向读者进行馆藏资源宣传辅导,引导读者快速准确地掌握文献资源的使用技巧,重点引导对新到馆文献的使用等。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八个学科分馆中均设置了一名学科馆员、两名普通馆员和若于名学生助理。学生助理主要负责图书的上架、整序和保洁工作;普通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和简单的读者咨询服务;而学科馆员则主要负责上述职责范围以内的工作。

2.4学科分馆的读者服务

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相比,学科分馆在对渎者的深度个性化服务方面要求更高,体现在满足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以及跟踪并融合于研究课题之中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上,要求学科馆员具有专深的学科知识以及良好的敬业精神,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制订完善周密的服务策略与方法,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问题。普通咨询服务一般包括开放时间、书目检索、书刊查找等一般性的问题,这类问题由普通馆员或学生助理来完成,学科馆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从事深层次的信息咨询和服务。深层次咨询服务包括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综述撰写、定题检索、文献翻译等,要求学科馆员认真地对待每一项课题咨询并及时、准确、有效地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确保读者满意度。

3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的问题思考

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起步较晚,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而言,学科分馆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也是革命,要打破固有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障碍,构建一个新的模式,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改革和完善。

要更深入、及时地揭示和报道学科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对专业信息的需求,促进大学教学科研更快地发展。传统的文献揭示与报道的方法如新书通报、图书推介、数据库介绍等显然是必要的,而新的揭示与报道方式如电子书目推送、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国外学科最近研究进展通报等,也需要我们大力地开发与应用。尤其是国外学科最近研究进展之类的深度报道需要我们密切与院系师生特别足学科带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深度地揭示与报道学科文献资源为大学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咨询和服务,是学科分馆向前发展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学科分馆的管理。与传统的工作模式不同,在学科分馆的模式中,学科馆员要担负起宣传、借阅、咨询、检索、管理等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加大了许多。学科馆员要担负起与学科的联络职责,保证及时有效地与院系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科分馆与院系互动的长效平台机制有效运行;经常定期开展学科分馆文献资源利用的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师生的文献需求特点,保证学科分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积极开展读者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向读者广泛宣传学科分馆的资源与服务,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努力加强学科信息咨询服务,加强深层次信息咨询服务的广度和密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后学科分馆管理改革的重点。

要进一步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目前国内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大学图书馆中,普遍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科馆员素质偏低,表现在专业知识欠缺以及综合能力不够。完成学科馆的工作力不从心,这除了图书馆的管理还和我们目前的人事体制有关,比如培养机制存在缺陷,国内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基本上采用从内部产生的方式聘用学科馆员,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主要是受现有馆员的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和学科背景的影响。如果实行外部引进和内部分级培养制度(普通馆员、预备学科馆员、学科馆员)的方式来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将为学科分馆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注人不竭动力。第二,没有对学科馆员实行差别待遇,馆员的积极性不高,学科馆员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重视。这种待遇差异不大的现状无异于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学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应努力呼吁学校改善这一状况。

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造性人才 判断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43

一、 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判断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2011年12月,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中国教育的方向。”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美国的一些会议,美国学者也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哲学和思想的转变。美国现在最为需要的就是加强创新教育的建设,以期培养创造性人才,来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

按照中国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创新教育是一个通过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的方法的运用,重在教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

众所周知,西方的现代教育是建筑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的。传统的西方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它是建筑在判断性思维的基础上的。长期以来,西方的教育阵地,从幼儿教育,经过中小学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等,无不强调判断性思维。这种传统的教学体系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理解需求(claims), 然后遵循或者制造一个逻辑性的争辩,再找出答案,摈弃那些不正确的路径,而集中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因此,传统的教学所重视的是判断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传统式的教学,就要强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判断上。但是,在生活中,无论如何,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所强调的是,开拓出新的想法,点燃起多种的可能性,选找出多种答案,同时找出多个途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下面,我不妨列出一个图表来比较一下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差异:

判断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分析 生产,发生

一体化/聚合 分歧/差异

垂直型/从上倒下 水平型/侧面

大概性/概率 可能性/机会率

集中的 分散的

客观型 主观型

答案/回答 不仅一个答案

左大脑 右大脑

语言性 视象性

推理性 丰富性

yes但是 yes 和/但是

我们从上述这个图示中可以看出,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差异。但是,作为人的思想活动来讲,这两种思维对于健全的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分析问题,然后,我们必须要找寻解答问题的解答;再次,我们要选择出最好的解答方式和途径等;最后,我们还要检验和核查我们所选择解答方式和途径是否有效用等。(2)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还可以对与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初步的界定:判断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是有目的的,是自我较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存在的数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判断性思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思维探究工具和方法。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 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的领域。众所周知,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这就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的新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百般挫折之后才能够获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样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之后才能过具备;而创造性思维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和直觉等思维活动。(3)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最为理想的就是如何教会学生把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结合。从实践来讲,这两种思维绝对不是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创造性思维,是由于多年来,由于传统,我们似乎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都采取了灌输式的教育,比如数学教育,我们教会学生们死记硬背一些计算公式,然后,学生们按照数学公式去作题和解题。现在,我们需要改变,从灌输式教育转到启发式教育。

从西方现代教育的历史来看,长期以来,灌输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们听,然后老师再讲,学生们背。大家周知,西方现代教育,特别是美国现代教育的鼻祖是杜威博士。他所强调的是教育的实用值。但是,时过境迁,当代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但是,这种使用价值观,也有所改变。(3)

再次,我们有必要重新讨论一下伯格森和他的哲学思想。当然这是一个大题目,我们集中讨论伯格森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1907年,伯格森发表了著作《创造进化论》,这部书中伯格森竖起了生命哲学的大旗,也使得生命哲学迅速成为传播最为广泛的哲学思潮。正如瑞典皇家学院的一位院士指出的那样: 伯格森先生的《创造进化论》——一本空前的具有决定性的著作中,以严密 而不容忽视的科学用语,传达出一部能够把握住人心的雄壮绚丽的诗篇 ,并且创造了永不枯竭的力量和富有飞腾的灵感的宇宙生成论。

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伯格森理论在中国一直受到批评。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伯格森。在讨论创造性思维时候,我们就要涉及到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论等。下面仅就美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优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模式初析

美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一直非常重视,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才创新培养一直处于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下面,笔者仅就此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

当前,美国大学教育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新的教学策略:

一、课内和课外教育相结合。传统的教育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总体开始加强,重视课外教育。目前,在很多大学之中,课外教学已经占到极大重要部分,比如笔者就读的俄亥俄大学,其中研究生的课程有大约三分之二为课外教学课程。美国大学认为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个人学习之外,加强课外学习,会激发创新精神,从而强化实践能力。

二、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长期以来,美国大学既重视科学教育,也重视人文教育。如哈佛大学已经开始启动了新的本科生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哈佛大学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反思性的,经过良好训练的,有知识的,严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独立的,创造性的思想家。”而麻省理工大学则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很多国内教授到美国考查,讲学之后,对于美国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深感佩服。是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现在,美国大学,大到哈佛大学,小到只有几百名学生的私立大学,都提倡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比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一个很小的私立大学,目前只有1200名本科生和1500 多名研究生。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该校为本科生专门设立了夏季大学生研究奖学金,设立了高级论文研究课程,教授们还为学生提供研究助学金或研究题目工作酬金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同时,该校还和政府,学术界,企业家们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召开午餐圆桌会议,讨论科研计划和项目。这样的科研圆桌会议特别欢迎学生参加,特别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科研计划,而实际上,有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提出了很好的研究计划和见解等。2010年,该校获得了250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2亿多美元的研究基金,而且该校的78%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科研活动。该校从1921年到1998年先后有26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

以上三种结合的策略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美国高等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政策,一方面是继承了美国长期以来的高等教育传统,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美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困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大学财务日益吃紧和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美国国内生源减少,迫使美国大学更加注重自己的服务,当前美国大越来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大学毕竟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生是美国大学生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就要注重本科教育。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广而多,学生选择余地就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学就开设了大约1800门本科课程,平均每5个学生就可以享受一门课程。美国大学重视科学基础,强调科学与教研相结合,培养优秀的顶尖人才。比如斯坦福大学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本科生在进大学的第一学期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课程安排,第一学年之后,本科生就选择主修专业,第二学年就开始了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就可以集中选择专业和本科知识。这样,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就十分强调为大学生提供渊博的知识面。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进大学开始,美国大学就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的综合性培养计划,使得学生在受到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获得较为渊博的知识。

正是美国高校的这种培养理念和目标,才使得有不同兴趣的人得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且得到良好的、积极的教育,在不同的领域中取得成就。这就是美国高等级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优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原因。笔者认为,面临全球教育的竞争,中国高等教育也应该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结语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就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多、较为深入的介绍和研究,比如山东济南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谢梅 和苗青两位老师等就介绍了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标准模式,本文囿于篇幅,不再重复例举。

注释

1.张振岗,谈创新教育的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

2. Edward Lent, How to be a creative person, American Education STUDIES, JANUARY 15, 2011 New York。

3. Ibid。

作者简介

鲍玉珩,美籍华人学者,教授,已经退休,现在从事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工作, 俄亥俄大学,Dayton 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教授。

篇(7)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