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2: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关键词:有效 优化 重视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没有生气,学生就没有灵气;学生没有活动,就不会形成学习。所以, 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下面,就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教学预设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譬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可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文章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2、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过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显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显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3、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出现了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4、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太理解诗意,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趣味。
二、优化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然后精心设计教案, 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在学习《鸟的天堂》围绕“为什么人们把这称作鸟的天堂”这一研究。老师请同学们读书,你对课文的那一部分最感兴趣,这一部分就是你研究的重点。读的时候,用笔画出关键的词句,边读边想,为什么说这就是鸟的天堂?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学习空间。学生围绕主题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内容,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文中摄取相关的语言信息。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所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围绕主题在小组里相互补充。小组里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老师也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生动而热烈。老师最后总结科研成果,引发了进一步的研究。
三、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52-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这一论述指明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即“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它虽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但又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它的研究与实施可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运用信息技术扩大语文学习领域,有益于构建有效教学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基础,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与课程整合的联系与区别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目前已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大家也在积极探究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从有效教学理念内涵来讲,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呈现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性。如果真正在教学中使这四个方面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落实,那“有效教学”就能得以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能达到。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提升教学的有效工具,也成为目前大家共同关注并积极探究的话题。
随着教学理念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整合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自觉应用于教学实践。课程整合由最初的课堂多媒体演示到借助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创新了学习的形式,从不同程度辅助了课堂教学,这符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从整合的空间看,主要是课堂教学,不管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还是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无论是知识的拓展,还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都离不开课堂这一特定环境。因此,教师的主要着眼点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里,虽说有效果,但其单一性的弊端显而易见。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也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段,还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实践活动等不同内容。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体制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一条基本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体现在课前的教学设计和课后的交流指导。教师是先于学生的学习者,不仅要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实质和要求,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特点,而且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是由教师事先进行预设,学生只是在教师实施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即教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导者。学生自主建构适合自己愿望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只是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中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只有当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相一致时,课堂教学才能产生共鸣和合力,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课中,也要关注课前和课后,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应着重研究的问题。比起课堂教学的课程整合,其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提升教学效果的空间也更大。因此,课程整合只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它的全部,不能用课程整合来替代。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扩大知识视野、丰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等。提高学生学习绩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同时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但从教学的过程看,教师的着力点在课前,主要借助信息技术有效进行教学预设,勾画完美的教学愿景。课中是教师和学生以和谐、互动的对话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课后主要是学生努力,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实践性作业,体验生活和知识的应用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选用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学科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讲,要实施教学活动,首先必须进行计划和安排,而计划和安排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的研究和预设,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预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要学会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形成怎样的价值取向;教学中采取怎样的形式,设计哪些环节,重点、难点怎样突破等,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有一个较为详尽的预设。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形成,要经过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对个人经验的拓展,更要借助信息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依据教科书,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单凭教参和图书馆,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资源,而与小学语文教学同步的资源不在少数,加上一些历史、地理、自然、人物以及文学常识的专题网站,更是便捷的资源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大量浏览相关网站,发现和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课程资源,并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内容厚重、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一个教师的成长,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积累起来的。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是迅速走向成熟的便捷通道。课前的教学设计,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教学过程,更要大量学习别人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合理、方法得当。网络上有大量的教学设计,输入相关的课题,许多好的教学设计就会呈现。教师可以学习别人的设计思路,选取其中的环节或方法,参考作业设计,甚至一些导语、过渡语都可以拿来用。这样,不断学习和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会大大增强,教学流程日趋完善,使有效教学成为一种可能。
3.选用现成的教学工具
网上和教学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和公开的课件,都可以直接下载作为教学工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把《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规律具体化、序列化,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完美地统一在每篇课文中,构成序列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体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备课时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目的地借助网络,查找大量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类筛选,加以记载,根据每课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做成一个和教学设计配套的资源信息,一是自己备查和积累,二是日后和其他教师分享。主要形式如下(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西湖》为例):
(1)课内准备资料
①在百度中查找关于杭州西湖的资料介绍,了解杭州以及西湖,体会西湖的自然美。
②在百度图片中找西湖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
③在词典中查找“素有、镶嵌、放眼远眺、连绵起伏、硕大、心旷神怡、夜幕初垂”等词,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④从网上下载白堤和苏堤的由来。
⑤在百度中了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由来。
⑥在词典中了解“融化、熔化、溶化”的区别。以便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使用的“溶化”的含义。
⑦在百度中搜索白居易的诗《忆江南》,供学生诵读。
(2)拓展延伸
①在百度中搜索关于描写西湖的诗句,让学生体会并积累。
②在字典中查阅“绵”与“棉”的区别。
③完成课后练习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解决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主阵地在课堂。从宏观上讲,要做到课堂教学“有效”,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语文的信息,掌握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的规律。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上讲,“有效教学”就是教学的目标有效,从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教学设计有效,每个环节、实施的方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组织的有效,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调控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形、声、色的刺激,以及直观生动的演示,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极强的求知欲,此时学生的学习是自觉的、积极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技术对课文进行字体、颜色、动画、视频和音频的处理,不断调动学生情绪、兴趣,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如教授《鸟的天堂》这课时,把鸟的天堂整体图、百鸟出巢图、百鸟归巢图制作成课件,呈现于课堂之上,让学生如临其境,仿佛跟着作者游览了一番,使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充分理解“树与鸟”的和谐,由衷地感叹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啊!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优美,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印象深刻。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难点
语文学习要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条件,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写日记、写作文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头痛甚至厌烦,本应是真情实感流淌的作文课,也变成了八股模式的模仿课。让多媒体技术进入作文课堂,让学生在视听、图文融为一体的情景中,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可用镜头捕捉生活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山头喷涌而出的太阳;阳光下绚丽开放的花朵;夜间瑰丽的江河大桥;熟悉的校园一角;运动场上学生奋力冲刺的霎那;辩论会时孩子们激动跃跃欲试的神情。然后把这些镜头组合在电脑中,配上音乐和解说词,在作文课上放映,启迪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样,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作文,还被多彩的生活感染着,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积极情感发展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演示,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前引导学生利用资料型课件,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由于学生亲历了这一过程,印象十分深刻。课上利用演示型课件展示的相关资料的补充更使学生加深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相关文字与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小巧玲珑”、“金碧辉煌”、“众星拱月”、“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变得轻松而深刻。圆明园的毁灭部分,选取《圆明园的毁灭》的影像资料,配以文字介绍,让学生对英法列强产生憎恨与愤慨,激发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从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情感与理解升华的双丰收,一堂远离生活实际的课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就轻松而又圆满地完成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和学生、家长课后交流的平台,增强教学的监管和反馈,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在校外大量的应用和实践体验。而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能力和责任心、学生自觉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处于自由状态,教师对校外的监管有心无力,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分化。实际上,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和教师的视角是可以触及学生校外生活的。从我校实际的研究看,目前教师完全可以搭建一个家校、师生、教师和家长相互交流的平台:一是教师通过网络和家长交流信息;二是老师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和批改作业;三是学生在家里可通过网络完成实践性的作业,弥补在课堂由于设备限制的不足;四是教师建立自己的反思平台,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和见闻,及时记录并与学生分享,形成很好的经验。
以下就结合平时教研活动中成功课例作好课的评析。
1 设计匠心独具
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一堂好课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在上小学二年级乘法复习的数学课时,有老师把语文课中学生学过的感兴趣的故事《小猴子过生日》的内容贯穿在整堂数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耳目一新,整堂课都兴致勃勃。
2 学生主动参与
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有老师在上美术课《帽子》时,用招聘帽子设计师的形式让同学们画外形美观,功能奇特的帽子。设计完以后进行作品展示,把自己设计的帽子画粘到墙上黑板上,并介绍自己设计的特色。最后,集体参评,让大家拿红星粘到你认为设计的最好的作品上,红星多的为优胜。同学们兴趣盎然。
3 教师语言生动
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很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这位老师声情并茂地成功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是多么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啊!
4 师生教学相长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二、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按常规思维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但有的事情和问题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如《将相和“完璧归赵”这一故事,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的是保护好和氏璧,但他见秦王无诚意换璧时,却以“举璧撞柱”逼迫秦王举行典礼,赢得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由此可见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的绝顶聪明就在于从反面设想,使水离人,砸缸放水,就了落水的小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通过课内的启发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求因,用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或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怀丙和尚更好的打捞铁牛的办法;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四、大胆质疑,促进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教师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则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主动探索,激活创新思维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中处处有疑。在课始可引导进行预习后的质疑,如教学《穷人》时,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在教学课文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性的质疑,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引导学生提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释疑弄清溪流的宽窄缓急变化,弄清溪流和双龙洞的变化,使学生明白“山势”的变化引起了“溪声调子”变化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如在教学完《鸟的天堂》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了“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通过释疑,既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受到一次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教育。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五、教给学法,促进创新
一、平等对话,营造动态生成的心理空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展开平等、民主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理解的理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不能硬把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逼。课堂气氛应该是融洽民主的,学生的情绪应该是轻松愉快的。
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开放的,学生已完全摆脱了课文叙述顺序的束缚,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汇报。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课堂进行的是和平的、无权威的交流,不但“动态生成一探究”了一个个各不相同的带有个性的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动态生成一探究”了一个事先没有预设的、事后也不会被简单重复的教学过程。
二、抓课堂教学“争论”,促进动态生成
在互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我们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例如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有学生质疑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进法”,他认为: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越短。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究竟打几口井?点应该定在哪儿?此时,学生情绪亢奋,正是探索的契机。教师适时提出,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场所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针对以上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师提示学生画示意图。学生将课文上的语言表达在示意图上,又将图示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知识达到了真正的内化,最后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可见,教者要善于捕捉在师生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适时组织合作学习,通过纷纷发表不同意见,通过心灵碰撞,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交锋、碰撞、融合,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三、捕捉生动细节,促进课堂生成
布鲁姆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就说明了课堂生成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课前我们可以对学情、学法作充分预测,但也无法穷尽课堂万千的变化。《鸟的天堂》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把“不可计数”的“数”读成了第四声。仔细想来,学生的这种误读是有原因的。在《火烧赤壁》一文中,学生曾学到“不计其数”一词,那里的“数”读第四声,它的意思是“数目”,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不能计算它的数目”。因此学生受定势的影响把“不可计数”的“数”也读成了第四声。可是“计数”的“数”是第三声,意思是“计算”,而不是“数目”的意思。两个词语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其中的“数”的读音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在这里我抓住学生的误读,将字词的教学渗透在教学环节之中,与理解榕树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榕树的特点和巴金运用语言的精到有了更深的体会。教学需要机智,这种机智需要教师对学生、对文本具有高度的敏感,能及时捕捉课堂上生动的细节,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课堂生成。
四、让学生学会选材,在活动中生成
选材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制约作文教学的这一瓶颈,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观念,为学生积累素材,积累生活。如第十册第三单元中有一则有关“活化石”——扬子鳄的训练要求。对于扬子鳄,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更无从深入地谈出它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要求。为了解决学生生活源的短缺,我依据作文的要求,开展了一次“走进动物世界”的活动。从学生了解的动物人手,让学生通过猜谜等形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相关习性;接着我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分辨动物的种类,通过对动物种类的分辨,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同一种类动物的特点;最后我提出人类遇到的“活化石”——扬子鳄,学生通过以上活动不仅了解了扬子鳄的有关特性,而且能用各种形式来介绍扬子鳄,从而避免了原先那种单一地介绍扬子鳄的写作方式,使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关键词】语文;文本内容;形式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文学的教化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的载体,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而又精彩的内容。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应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加强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和感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以实践为例,浅谈一点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品味和感悟,和同志们共勉!
一、品味文本。文本的品味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环节,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的抓手,对于低年级学生或阅历较浅者而言,是非常不易的事,这要求为师者必须要下一番功夫不可。下面我们引入这样的一个实例来分析。有位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把课文中含义深刻、较难理解的一段话出示在黑板上:“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展开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1.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思考: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读)
2.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依据上述问题倾向,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3.指定几名学生说一说作者通过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纷纷举手抢答,教师概况)
4.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这一情感来试读以下这段话?(学生朗读)你读的不错!哪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学生又有多名举手朗读)
教师:最后,我们全班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好吗?(全班朗读)
显而易见,这位老师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以突显教学的重点,但是有个关键的问题是游离了文本的重点词句,隔离了思想内容和语音形式的相互依托、互为表里,把思想内容放在语音文字的表层面上来教学,忽略了语言形式是思想内容的载体这一主旨,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也就在这样的教学中变得浅薄或是失落了。教师应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定重点字、词、句在剖析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为体会情感服务,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构建与生成,更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的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两者是矛盾统一体,分别不开的。我们不可摒弃语言文字来体会思想内容,或隔开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文字,二者四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教师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事先在备课中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文本中语言所流淌的情感,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和品味,才能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内容的感情有机结合起来。
二、感悟文本。中国文学的魅力在于那些呼之而来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地把握和理解又依赖于过硬的语言文字的功夫。不同的人物的说话是不一样的,同一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说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理解文本最主要的要有过硬的语言文字的功夫,在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放在首先的地位。还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实例来分析之。有位教师在教初中语文《将相和》一文,其中有个环节是“负荆请罪”的活动表演。他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上台表演。有一组学生这样表演:
学生甲(廉颇):(面带忧愁,踱着方步,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使力扣响大门,大声喊道)蔺相如在不在?(学生们大笑)
学生乙(蔺相如):(开门,疑惑转微笑)啊!是将军,幸会、幸会……
学生甲:(双手抱拳,呈半跪姿势,且低头含笑)我廉某攻无不,战无不胜,深知我不顾国家安危,而斤斤计较的做法的悔恨,特来上门请罪。假如大人不肯领情,我们就到赵王那里说去吧。(学生们大笑)
学生乙:(双手做搀扶姿势)我蔺某怎能不领情呢,将军快快请起,到屋里说话吧。(两人一起进“屋”)……
这一表扬看似生动、形象,且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但严重地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品质,损坏了人物的形象,把原本廉颇那勇敢于认错、知错能改的品质给扭曲了。语文美与情感的科目,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表演活动,固然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表演的活动,应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进行,要突显人物的内在美,而不能盲目地追求浮华的活动表现,弱化了文本,使文本之美与人物之精神荡然无存,没有了教育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