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硕士学习计划

硕士学习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2: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硕士学习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硕士学习计划

篇(1)

一般来说学习计划书可以按照提交目的分成两类,既给大使馆申请签证用的,或是给学校申请录取用的。欧美国家,特别是移民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针对留学生签证的时候往往要求提供学习计划书,通过学习计划书使签证官了解您的背景,选择留学专业的动机条件,选择该国留学的理由,和清晰的未来留学时间安排,职业目标和回国理由,配合审核您的其它材料决定是否给您发放留学签证,因此学习计划书是一份很关键的文件。

总的来说,学习计划书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简单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及工作经历;

2. 说明自己进一步求学的动机及为什么选择该国,该大学与该专业;

3. 详细的留学时间安排;

4. 介绍留学所需资金及来源;

5. 对未来职业目标的阐述,留学后回国的理由。 学习计划书的行文风格和文章结构与个人陈述有很大不同,不需要太多个性化和感性的描述,而应该是结构清晰简单,逻辑严密,阐述的事实明确,相关论据有力可信,学成回国的理由要非常充分,并且绝对不能和申请人的其他材料发生矛盾。

由于使馆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因此学习计划书切不可写的太长,一般不应超过800 字,并且说明一个问题最好只用一个段落,段落前加上标题,如 my choice of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 canada ,my career objective 等,以便使馆的工作人员对您一段内容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您的阐述应该非常清晰易读,不能希望让使馆的工作人员从您的文字中"挖掘"您"潜在"内容。

学习计划书的重点部分是未来的职业计划和留学后回国的理由,通过这一部分来告诉大使馆您到该国留学后,确实能够对您的职业发展有良好的帮助,并且有可信有力的理由学成归国。虽然要求学习计划书的国家往往是移民国家,但是由于您申请签证的理由是留学,因此通过学习计划书一定要消除您任何移民倾向。回国理由要结合您个人的背景经历和家庭情况给出很合理的解释,如一位拥有多年商业经历的经理获得新西兰读商业管理硕士课程录取,那么阐明他的职业目标是回到中国成为一名跨国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而他在中国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社交圈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这就是非常强硬并合理的一条回国理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计划书中关于回国理由等涉及事实论据的地方,不能任意编造。

篇(2)

关键词:教育硕士;自我监控能力;学习

收稿日期:2007―01―01

作者简介:王长江(1972-),男,回族,宁夏平罗人,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

一、概念的界定

自我监控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活动。对于自我监控的涵义,国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自我监控就是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①自我监控学习理论是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有关学生学习的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学习是动机、元认知的和行为的自我监控过程。②

二、提高教育硕士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必要性

(一)教育硕士学习的特点

与其他学习者相比,教育硕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拥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工作经历上,表现在他们为人父母的家庭责任上。工作经历和家庭责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学习的特殊性,正是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我们认为,教育硕士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在学习的自觉性上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计划性与盲目性并存。多数教育硕士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骨干,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他们重新回到校园读书动机各不相同,在自学能力上也表现为两个方面。有些教育硕士能主动接受导师的教诲和指导,经常与本专业的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和资料室,高效地使用互联网。另外一些教育硕士则在学习的主动性上差强人意。他们把在校学习看作是脱离繁重工作的一种休闲,三天两头回家,经常缺课。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被动地应付导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学习缺乏目的性。

2.在学习的广博性上体现为专一性与游移性、广博性与狭窄性同在。教育硕士学习的广博性也呈现两种趋势:专一性与游移性、广博性与狭窄性。目标专一、视域广博的教育硕士,能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他们能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向导师寻求思路,与同学交流思想。他们能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智能结构,使自己的知识既专又博,使自己的能力全面提升。目标游移、视域狭窄的教育硕士,学习内容缺乏选择性,学习目标游移不定。他们的学习不是以问题为核心来驱动的,学习中缺乏主动建构自己智能结构的意识。

3.在学习时间的控制上表现为自主性与干扰性、勤勉性与浑浑性相互交织。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是学习质量的基本保障。从教育硕士的学习时间看,在校一年里多数时间是由他们自主安排。作为成人的教育硕士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干扰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学习生活的节奏上,认真学习与懒散悠闲都有人在,最后学习结果自然不尽相同。

(二)提高教育硕士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必要性

教育硕士在校学习的特点,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要顺利的完成教育硕士学业,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

1.培养学习自觉性。由于教育硕士自我监控能力有强弱之别,自主性、自觉性也是有差异的。教育硕士是一个在校学习的特殊群体,其活动环境可以从工作单位转移到大学校园,从个人身份可以从教师跃变为教育硕士,但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不能跃变,需要有意识的去培养。有的硕士生在工作岗位已经具有了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有的自我监控能力则相对较弱。自主性和自觉性强的教育硕士更能主动接受导师的教诲,积极与同学交流思想。自我监控能力强的教育硕士也能根据学习的进展自觉的调节既定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顺利完成学业。自我监控能力较差的教育硕士只能暗下决心,在学习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努力地去培养学习的自觉性。

2.优化智能结构。多数教育硕士会在入学之初,对自己在即将进行的在校1年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研究方法会有或明确或模糊的计划。然而,既定的学习计划是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如何才能避免学习中不利因素的干扰,实现自己智能结构的优化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能力,是一条必由之径。

我们发现,自我监控能力强的教育硕士会根据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监察、调节、优化自己的智能结构,力图使知识结构的专、博相济,力图使自己的能力结构达到最优化。他们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智能结构,发现其中存在不足或者缺陷,他们会通过求助、阅读等有效的途径进行补救,以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而自我监控能力差的教育硕士则在监控自己的智能结构方面处于无意识状态,这会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留下一个极大的隐患。

3.调节学习时间。如果说自我监控能力对于认知因素的监察、调节、控制作用是间接、隐性的话,那么,它对于自主学习时间的监察、调节、控制作用则是直接、显性的。多数导师和教育硕士辅导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在同一导师的指导下,入学之初智能结构相近的教育硕士,毕业时的研究成果却差别很大。究其原因,学习时间的监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4.适应学习环境。硕士生身处多种因素复合交织的学习环境中。教育硕士都是成人,一方面,多数已经为人父母,家庭事务的羁绊比统招研究生多;另一方面,教育硕士面临的诱惑比较多,例如上网聊天、经商兼职、唱歌跳舞、旅游聚会等。如果不及时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经受不住某一方面诱惑就会荒废宝贵的学习时光。教育硕士的学习活动面临着较复杂的环境,因而需要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较多的自我监控。

三、教育硕士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的理论结构

1.从自我监控的范围和时间上来看,教育硕士在校学习的自我监控有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的学习自我监控是指教育硕士对自己在校1年(教育硕士学习年限多为两年半)时间里的学习活动总的方面进行自觉的监控。微观的学习自我监控则是指教育硕士对自己在某一段较短时间内正在进行的某一具体学习活动(如准备学位英语考试)的监控、补救与反思。

2.从自我监控对象的性质来看,教育硕士学习的自我监控分为非认知指向型的学习自我监控和认知指向型的学习自我监控。前者主要是指教育硕士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注意程度、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非认知因素进行监控。后者主要是指他们对学习目标的规划、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材料的使用、学习结果的检查和修正等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察和调控。

3.从自我监控在实际学习中出现的具体环节来看,教育硕士学习的自我监控的环节主要可划分为下面几个阶段。(l)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确定方向,制定计划,分析各有关因素,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2)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包括监控学习进程、调节非认知因素、调整学习方法、反省自己的学习行为,并据此及时反馈。(3)在具体学习活动后,检查和评价学习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影响教育硕士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因素

1.学习环境。教育硕士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理环境,也包括专业内的学习氛围和导师教学风格等潜在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客观的物理环境对于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影响毋庸置疑。专业内的学习氛围和导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在无形中,潜在的感染、熏陶生活在其中的人。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教育,才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另外,导师的要求、同学间的交流也会影响教育硕士的自我监控能力。

2.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在学习目标的指向上,可将其细分为三种类型:表层型学习动机、深层型学习动机和成就型学习动机。教育硕士的学习动机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提高学历层次;立志从事自己专业领域的研究;变换工作单位的需要;从众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动机不同,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也迥然不同。

3.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主要包括气质、性格等。在心理学中,人们将气质划分为4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气质类型将指引教育硕士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不同倾向。在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较为稳定的,由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硕士的感受性、敏捷性、兴奋性以及情绪的内倾与外倾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我监控能力的效果。性格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我们认为,性格作为多种成分错综交织形成的复杂系统,它从多方面教育硕士自我监控的发展。

注释:

篇(3)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培养方法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教育手段已成为高校教师的必备技能,MOOC、SPOC、微课等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也不断的出现在网络教育资源库中,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给学生带来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当今社会,大多数的高职学生的起点比较低,自我学习的能力差,在新的学习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中,由于学生的自制力比较低,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甚至会沉溺于刷微信、微博,流连于各大娱乐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适应现代的网络教育环境,本文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以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数字化的时代,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发放、邮件等形式对本院和另外1所高职院校的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76份 ,回收率达到了95%,所有的476份均为有效问卷。针对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了解、学习的计划性、学习的自控力、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模式、网络资料的收集能力、学习方法以及网络学习讨论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发现高职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不能全面理解自主学习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有54%的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本质,但是不够全面和深入。有62%的学生对自主学习,特别是网络自主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形式也是期待的。

2、不能有效的落实学习计划

在对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这个问题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能有效的制定适合自己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只有很少部分的同学在必要的时候会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3、高职学生自控能力差

自主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监控管理的过程。在对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问题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由于文化起点比较低,平时的学习时间少,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很多时间学习和娱乐本末倒置,在网络环境下玩网络游戏、逛各大娱乐论坛,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学习资源利用率低。

4、学习模式难以转变

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模式的调研结果显示,现在高职生大多数以老师说教,学生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主,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学习模式难以转变为自主学习模式。

5、学习方法不能与时俱进

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现在网上的学习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从网上获取知识的能力有限,大多是一些零散的知识,没有系统性,使得学习质量得不到提高。

除了以上的一些主要问题之外,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大多数的高职生不擅于收集和总结网络资料,只局限于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查阅资料,不知道或者懒于在网络数据库、网络学习平台上搜集、学习、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评价。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原因分析

通过研究,我们将上述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限。由于平时教学时间、社团活动时间等方面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互联网上的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其次,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计划性不强。很多高职生入校后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就业岗位不明确,没有规划性,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上课,使得自己的学习没有计划,完全依靠老师上课讲解,被动的接受知识,考试存着侥幸的心理蒙混过关。再次,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能熟练的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大多是应付式的“一扫而过”,对于网络视频更是不能细心的学习,也不会主动的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

三、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更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上述的“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学习状态由他人管束变为自我约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由无意识学习变为有意识学习的过程,因此,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真正的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教师可以采用相应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给予学生真诚的信任、及时的鼓励和充分的关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信息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铺天盖地而来,有些信息是有益的,但是也夹杂着很多“糟粕”在其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开辟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新途径;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垃圾等对大学生产生多方面的误导作用,使其自控力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高职学生的起点相对比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抵挡不住诱惑,沉浸于网络游戏、网络电影和各种网络论坛中。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一定要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发挥网络作用好的一方面,抑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的展示自我,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其自控的能力。对于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关怀爱护,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戒除网瘾,让学生充分认清网络,认清自我。学校还需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端正学生的上网态度,充分的把网络应用到对自己有利的那方面。

3、积极转变教与学角色

新时代需要新的教学观,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也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多变的网络环境下,通过动画、视频甚至定时的网络直播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能力,真正的学会学习。此外,还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的适应网络环境下的主动学习。

4、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近年来,国家倡导高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改变评价体制,倡导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学生不重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如何在网络教学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是当务之急。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多媒体网络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每天根据网络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计划安排自己的网络学习时间,并且每天定时在学习论坛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网络上参与小组讨论,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这样让时间充实起来,尽可能的避免没有目的性的浏览网页和“盲目”的观看教学视频的行为。

四、几点建议

“互联网+教育”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仅靠学生就可以完成的,还得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互相配合。因此,针对以上的问题和培养方法,我对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几点建议:

1、给高职院校的建议

为了为高职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路自主学习的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一个可供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网络教学交流的平台,比如网络开放课程和网络资源库等,从根本上改善网络教学环境。同时,学校还要提高自身的硬件条件,比如电子阅览室的更新、微络教室的建设等,当然充足和与时俱进的网络学习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各高职院校还应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质量,注意形式的多变性,同时应引进一些形式多样、有趣的学习软件,比如游戏闯关形式的学习软件,模拟实训室等,医药院校还可以引进和开发模拟医院、模拟药房等软件应用于网络教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2、给教师的建议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因此对教师就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老师得帮助学生建立网络自主学习的计划,设计学习任务,准备好每一小节的网络学习资源,精心设计网络教学的内容,以提高学习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应积极的参与的学生的网络课堂中,在网络课堂中和学生互动,教会学生熟练应用各种学习软件,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联合外界开发适合自己课程的程序,充分调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及时更新网络教学资源库,同时还要定时的安排网络实时教学和网络互动讨论,评估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硕士论文,2014.

[2] 鞠红,王凤云.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赤子(中旬),2014.03.

[3] 孙天南.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改进研究[J].才智,2014.12.

篇(4)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

1. 引言

自主学习近20年来引起了我国外语学者的广泛关注。Holec最先将自主学习引入外语教学领域,并将autonomy定义为“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1]即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2]此后,Allwright、Little、Dickinson、Littlewood、Benson、Gardner & Miller等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主性学习能力下了定义。[3]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历了起步、发展、繁荣的局面。国内的学习者自主研究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7]我国的自主学习研究经历了理论研究探讨到实证研究的过程。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也已硕果累累。已有的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英语专业学生和混合群体之中。对于研究生这一较高层次的学习群体的自主学习情况研究尚未引起足够注意。因此本文试图调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并针对研究结果,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2. 研究设计

笔者从文理科专业的2006级新生中随机抽取了123名硕士研究生作为自主学习调查研究对象。本问卷使用的是徐锦芬(2004a)有关自主学习的论述及其设计的有关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经测试,问卷信度达到0.913,各子部分的内部信度也达到0.7以上,因此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笔者分别赋值A=1,B=2,C=3,D=4,E=5,然后运用SPSS12.0对问卷内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从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来看,3分以上的项目占46.9%,3.5分以上的占15.6%,即:对学习策略的合理选择及了解、在会话练习中有意识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对交际策略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的程度、在课内外主动寻求各种机会练习英语方面做得不是很好。3分以下的项目占53.1%,2.5分以上的占3%,即: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方面做得比较好。调查发现,仍有46.9%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由此可见,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待加强。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基本都清楚老师的教学目的,也能将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成为自己的学习目的,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但仍有4.9%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这说明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仍有待加强。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82.2%的学生都能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83.3%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在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计划上也做得比较好,但是46.7%的学生对教学大纲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的学习要求了解得不太清楚或是不清楚。这说明研究生英语学习已经能够以自身实际需要为主,并能制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及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

从表3可以看出,在学习策略方面,92.7%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对策略了解一般或不太全面,说明研究生的学习策略意识有待提高。在策略运用方面,86.2%的学生认为自己运用听力策略一般或比较差。没有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的会话策略很好,62.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会话策略能力差。82.9%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使用阅读策略较多。30.9%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较差。从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生在四项技能的策略使用中仅有阅读策略用得较多较好,其余三项技能策略使用得较少或差。这与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阅读、轻听说教学、忽视产出性技能训练、在平时教学中不注重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有关。

从表4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生对策略了解不多,因此在会话中很少或偶尔使用交际策略,也较少使用写作、阅读和听力策略。研究生很少或偶尔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明研究生对自我监控能力有待提高。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当学习方法不切实际时能否及时更换其他学习方法方面,研究生做得比较好,说明研究生有能力及时调整策略,改善自我学习。

从表5可以看出,研究生很少在课内、课外寻找各种英语学习机会,说明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待加强。造成的原因可能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以专业学习为主,且新生对专业学习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研究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他们也很少参加英语角等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研究生英语语言能力水平较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找到错误原因。研究生在主动寻找学习途径提高自身英语学习方面也做得比较好,能及时检测自己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更新自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

4. 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启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

1)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仍有待加强。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研究生以专业学习为主,他们以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为英语的最终学习目标,认为英语只是辅助专业学习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平时很少主动接触英语。可见,将研究生的英语学习与四六级考试挂钩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2)调查发现研究生的口语能力较弱,阅读能力相对较好。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切实帮助研究生解决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困难,促进研究生的口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鼓励研究生抛开面子和顾虑,多开口说英语。

3)通过调查发现研究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不强,对研究生进行策略培训势在必行。教师应鼓励研究生对自我英语学习进行记录和监控,及时评价自己的学习,使其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4)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应当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分级教学,以满足不同水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合理的教材选用对研究生的英语学习起促进作用。若选用的教材过于深奥学生学起来会感觉吃力,从而失去信心和动力。教师可根据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自编自选合适的教材。

5. 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如何正确地帮助研究生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需要学校、英语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更离不开研究生自身的努力。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提高他们课后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小,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检验,研究工具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First published 1979,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81.

[2]张立新,李霄翔.中国―西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

[3]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4]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4).

[5]余文森.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3).

篇(5)

关键词: 全日制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三方联动”

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2010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金融硕士等19种新增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专业学位增加到38种,2012年专业学位达到40种。我国计划到2015年左右,授予的专业学位硕士占硕士总量的60%,超过现在的30%。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人数和学位种类的增加,对于高等院校的挑战不仅仅是招生人数的增加,而且是在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定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缓解行业就业压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各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的产物。与学术型研究生侧重科学研究的培养目标相区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伴随着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及培养规模的增强和扩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也出现了培养理念相脱节、培养模式不匹配等现状。

从研究生个人角度来说,大部分学生报考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一知半解,甚至在入学以后尚未真正体会到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造成个人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计划无针对性。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相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第一学年同样是在学校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一定学分的课程的时期。但是,这一阶段的课程学习与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不相同,其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由此带来的学习效果两极分化现象也更明显。自觉性较强、对自身要求较高的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结合自身专业学习的特点,为下一学年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一些被动学习的学生可能第一学年并不能按时完成规定学分,造成学习进程拖缓,甚至耽误正常学制年限毕业。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年进入实习基地实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到实践工作中,使得他们的学习迁移力有机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正是由于走出学校学习的固定模式,不再严格受限于学校管理的各项规定,更加考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

首先,从学校教育管理层面来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传统的培养目标已经截然不同,如何结合培养目标有效制订教学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首要命题。其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年进入基地实习,在此期间高校现行的集中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新形势,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开始进入盲区。如何创新现有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管理体系,保证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已成为又一重要命题。再次,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指标已不再完全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导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尽相同。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第一责任人,如何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二、“三方联动”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内涵

随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针对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前者,并且这种不适应带来的培养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三方联动”的培养理念,希望充分调动资源,有效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该培养理念中,“三方”分别是指学校教育管理方、企业实习基地方和学生本人主体方,三方整合资源、共同联动、完善体制、践行机制,有效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一)学校教育管理方

作为教育管理方的高等学校,首先,承担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年的课程安排任务。一年的课程学习将为实际应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教育管理方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有计划地安排针对性的课程,结合培养目标制订合适的培养方案。其次,应当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引导学生自我完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又急需要过渡到社会实践中去。为此,教育管理方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理论知识过硬,而且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再次,遴选一支学风优良、学术过硬、作风严谨、品德高尚的导师队伍,培育一支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辅导员队伍,是教育管理方践行教育理念的基本保障。这要求无论研究生导师还是教育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应充分体现教育者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形成一种凝聚人心的向心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自身人格的形成。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实践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使命,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相关文献阅读、论文选题,直至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在此过程中,导师应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研究风气,掌握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辅导员是研究生基层管理的践行者,其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基层管理的成效。因此,要注重提高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管理能力,更新知识储备,创新管理模式,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二)企业实习基地方

行业生产企业作为三方联动中的实习基地方,出于行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地开始寻求高等学校的理论支持和技术资源补给,使其产品效益最大化。出于自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储备培养,与高等学校签订基地协议,吸纳一定规模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挖掘优秀的学生作为储备人才培养。要达到这种预期的目标,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选拔一些专业对口、岗位需求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实习基地,并且配备良好的培养资源。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被选拔到基地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是简单的企业临时工,而是拥有一定学术资源需要重点培养的储备人才。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的培养机制,包括基地导师的遴选机制、学生在基地期间的管理机制、表现评价机制等。遴选一支不仅具备一定工程经验,而且具备完善人格品质的基地导师队伍,参照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加强学生在基地期间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经验积累。将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评价量化、客观化,并且纳入考核体系,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努力提高。

(三)学生本人主体方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点是学校和实习基地在培养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提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努力提升自己,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扎实。在校一年期间,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把握在校学习的一年宝贵时间,根据校内导师的建议多阅读专业相关文献,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够提前了解一两个实践项目,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再对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为投入到实践中去做好充足准备。二是积极投入实践。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实习基地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真正参与过整个实践项目,要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把握实习机会,积极参与基地导师的实践项目,主动了解和熟悉项目各阶段的操作,多提问题、多做摸索和总结,使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三是综合素质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机会走出学校,进入实习基地如同进入社会,在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同时,学会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学会与同事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学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真正实现“三方联动”

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管理方、企业实习基地方和学生本人主体方的“三方联动”,就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落实到实处,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由此提出三方交流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综合评价机制。

(一)三方交流机制

三方交流机制主要体现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年进入基地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方与实习基地方和学生本人主体方之间的交流。

首先,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校内导师侧重指导研究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研究生学术论文选题和科研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方法的支持。基地导师则由企业一线的优秀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担任,为学生提供具体实践环境并进行实践指导。学校和基地共同建立平台将校内导师及基地导师双方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要实现有效的结合,就要双方导师就所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进行定期交流,共同商讨出培养建议和解决方案。鼓励校内导师深入实习基地,考察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各项表现,为后续培养出谋划策。

其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实习期间,高校现行的集中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建议实施信息化管理,由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飞信群等系统,将研究生管理中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并采取网络化集中管理形式,利用网络处理日常管理事务。采用网络定期汇报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和调控。学生请销假可向基地申请、相关文件扫描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学校审批备案。经由基地导师审核过的本阶段学习进展和下阶段学习计划需定期通过邮件等形式向学校导师汇报,并由辅导员备案以作日常表现参考依据。如此,实现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效管理。

(二)过程管理机制

教育管理方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切忌流于形式、只求结果,应做好过程管理。

首先,辅导员作为研究生基层管理的践行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在招生工作中尽可能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发现表现较为突出的“好苗子”,以便在以后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培养“好苗子”成为榜样型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标杆,增强向心力,提高整体培养质量。

2.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由于远程管理的特殊性,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较易出现一些疏忽和错漏,比如党员发展问题、组织生活问题、生源报送问题、档案管理问题等,这就需要点对点的信息沟通,辅导员要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

3.关心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基地实习期间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生活,加强集体归属感,提升综合素质。

最后,导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应实施过程控制,保证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首先,论文开题质量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基地导师结合实习项目提供素材,校内导师严把学术关。其次,严守论文中期检查制度,避免论文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最后,保证论文答辩公正有序,答辩委员会结构要合理,必须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程序规范,严把质量关。

(三)综合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全面考核的综合评价机制,是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它对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倾向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应结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有针对性地优化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科学评价。

在综合评价机制中,奖励机制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各类评优评奖和奖助学金的评定需要公平公正的评价指标,由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如果采用同一评价指标将有失公正,就不利于激励和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自我提高。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奖励机制中学术研究成果占有相当比重,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奖励机制中更多地应该体现参与实践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应当综合考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基地实习评价进行合理评估,评价指标应量化、客观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实时记录,保证各项奖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前景展望

本文提出学校教育管理方、企业实习基地方和学生本人主体方“三方联动”的教育理念,意在以联合培养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三方资源,应用管理机制,实现“三方共赢”。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明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各自扮演的角色,践行“三方联动”的管理机制,真正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健康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3-19],.

[2]陈细竹,颜璐.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与科研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8):170-172.

[3]王丽娟,黄琳,宋颖.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人才培养改革,2012(9):19,29.

[4]林基明,张文辉.1条主线2个对接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建设[J].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110-112.

[5]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2):74-77.

篇(6)

关键词:语音; 听力水平; 听力策略

一、影响高中生英语听力的因素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部分高中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听力练习或考试过程中,经常不能快速地对自己已经学过的甚至是很熟悉的单词作出反应,而当得知答案时,便恍然大悟。这说明:“听”词和“看”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听力词汇量小于阅读词汇量。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张海凤认为主要有两大类因素: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是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而非语言因素是指英语语言背景知识和听力测试时受试者的心理状态。

1. 语音知识

语音是听的基础。我们听到的不是单独的音素、音节,而是一串语流。高中生需要结合词汇的相应意义及一定的语法知识理解其含义;另外对于不同的材料朗读者的发音方式、重音及语调等都会有所不同,如“同化”、“缩音”、“连读”、“省音”等英美两国人在一些单词的发音上也相差很大,而有些材料中的说话者更是来自澳大利亚、印度等不同国家,发音方式多种多样,甚至同一个人在讲同一句话时,可能也会因为情境的变化而在语调、节奏甚至停顿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办学条件都可能造成语音输入的不正确。同时,我国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习惯于以英英为标准而目前常用的输入源――录音带和光碟等大多是美语,给学习者分辨单词造成了一定障碍。

2. 文化背景知识

大部分高中生缺乏有关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国外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不太了解,以致高中生们听到的材料有些摸不着头脑。 此外大量原汁原味的听力材料加大了中英文化差异带来的难度,其中有些内容是高中生不熟悉甚至从未接触过的。由于缺乏背景知识,高中生因而失去了对材料预测推断的依据,影响了听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有时听清了句子却不能理解整个语篇的意义。

3. 信息整合能力。

高中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根据上下文和固定的语法结构做出正确的推测。而“听”具有很强的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要求听者能迅速捕捉关键词以判明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但有的高中生往往由于个别生词不明了而停滞不前,以致因小失大,妨碍了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4. 心理因素

有的高中生一贯对听力有畏难情绪,带着紧张、焦虑心情去听,思维迟钝,心理活动处于压抑,难以达到理想的听力理解效果;反之,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学生发挥最佳的水平,进而增强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究竟该怎样运用学习策略,全面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呢?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及原因,英语学习者需要注重培养以下听力学习策略。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的学习策略

1. 语感培养策略

学习外语,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排除母语的干扰,自觉地用目标语去思维,也才能准确地理解目标语所表达的内容。

2. 情境策略

尽可能多地接触多媒体传播的真实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泛听”实现这一点。“泛听”讲求听的数量、速度和对篇章的整体理解,而不深究某一个词和句的意思。要把耳听、思考和理解完美地使用英语统一起来。

3. 记忆策略

在感知过程中听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说话人的口头表达上如果此时听者不采用相应的策略那么即时信息便很快就会被新的信息所淹没即使是听力理解能力很强的学习者如果不采取一定的策略就难以抓住材料的要旨更别提记住长段文章

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了 高中英语教学听力材料又常常会涉及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价格人名和地点等琐碎信息这无疑会干扰听者对所听材料的正确理解 因此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记录信息时对关键性信息采用数学符号缩略语首字母等符号来代替 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在这一策略训练中表现积极集思广益饶有兴趣地设计交流了许多实用性强又符合高中生年龄心理特点的速记方法在该活动中教学双方受益匪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其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探究。

4. 文化意识策略

当今在语言教学中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和文化的互相关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授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必要语境 在听力教学中一方面要有计划地选取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蕴含英美国家

文化背景的听力材料如新闻报道体育娱乐文化时尚等话题 另一方面则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了解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增加对所听材料的熟悉程度进而更准确地理解其内容。

篇(7)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新时代交互英语》的教学要求学生在进入面授课之前,每周至少完成两小时的自主在线学习任务,这一要求无疑对传统的学生角色定位提出了挑战。通过对学生元认知水平的调查,结合网络管理辅助平台对学习进度和效果的监控,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在元认知意识及自主性学习角色定位中存在的偏差,概括了学习者具有的普遍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相关策略,并结合形成性评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作用,促使他们逐步成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者。

[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学习;大学生角色定位;元认知;学习者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57-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WLH54)

[作者简介] 彭灿辉 (1970-),女,湖南双峰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由Heloc 正式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对自主学习概念方面的研究[1]。② 对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因素方面的研究,如学习者的态度、信念、动机和文化因素等[2]。③ 对如何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如通过大纲和课程的设置、通过策略培训、结合课堂教学等[3]。无论从何种角度,自主学习都强调学生传统角色的转换,即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换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系列教材更是要求学生在进入面授课之前,每周至少完成两小时的自主在线学习。作为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对于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存在着偏差,那么他们很难对自己的学习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因为角色定位作为元认知知识的一部分,影响着学习过程中的计划、监控和评价。因此探讨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角色定位并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促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具有积极意义。

一、学生角色定位分析调查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概念

自主学习的概念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Heloc将这一概念引入了外语教学,根据他的观点,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具体来说就是学习者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4]。徐锦芬[5]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特点,提出在我国英语教学环境下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应该涵盖五方面内容:第一,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二,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第三,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第四,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第五,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这些内容强调学习者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阶段性考试不再是对学习进行评估的唯一手段。根据这一特点,问卷调查围绕学生责任和自主学习能力两方面展开,因为这两个方面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它们对于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至关重要。

(二)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表1采用比例法,内容涉及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师生课堂角色的定位及学习的主动参与性。表2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内容涉及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估。调查对象为笔者所任教的四个班级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共116人,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表1-2的数据及访谈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生在元认知意识及角色定位方面的初步结论,列举如下:

第一,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的重要性为大学生所认可,因此大部分同学都有明确的短期或

长期学习目标,短期目标包括通过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为今后的就业添加筹码,长期目标则希望能熟练运用这门语言。

第二,学习计划不能贯彻实施。学习计划既包括老师布置的每周在线自主学习任务,也包括学生自制的课外学习计划。约70%的同学在老师的督促下能完成网上学习任务,由于目前视听说和读写译均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同学反映网络学习所占用的时间太多,基本无暇实施课外学习计划。

第三,由于受中学“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太深,大部分同学虽然对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表示欢迎,但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有75%的同学不愿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仍然希望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对于学校倡议的“把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这一理念,他们的疑问是“如果这样,那老师上课干什么呢?”如果不根除这种依赖型的思维,要学生主动承担自主学习中的各项责任就将成为一句空话,自主学习也不可能顺利实施。

第四,学习内容没有突破课本的局限,虽然“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每课都有Learning By Doing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信息搜索,以培养学生获取、分享、整理、口语输出信息的能力,但极少有学生完成这一环节。

第五,学习方法单一,不能有效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近60%的同学对学习策略这一词感到陌生,在英语学习中他们只是遵循多年以来形成的学习习惯。而对于体现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写作,有相当一部分同学(42%)感到吃力。

第六,自我评估不到位。“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每课学完后都有学习情况自查表和单元测试,但通过调查得知,几乎没有同学会花时间去填写自查表。虽然教学软件在单元测试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单项得分柱状图,但大部分同学只要软件提示本单元学习通过即可,而不会再花时间反思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自查表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也就是说,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内容一结束,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我监控和评估对于调整学习目标、修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培养学习自主性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归纳出学习者具有的普遍特征: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认可从“以教师为中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换,对教师的依赖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仍欠缺课外获取、整理、输出信息的主动性;他们在写作和学习策略这两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同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监控和评价自己学习的重要性。

针对这些普遍特征,我们在纠正学生定位偏差及培养学习自主性方面采取了以下策略:

首先,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观念,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策略。我们常说“态度决定成败”,如果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师生角色定位等方面的认识仍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没有意识到教师从课堂的统治者、权威者转换成为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网络学习的管理者和语言学习潜能的挖掘者,他们就不可能投入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中。鉴于此,我们在未来的学生中设计了“新生第一课”这个环节,详细阐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习模式和成绩评估体系,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难易程度和应达到的要求,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自主学习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作为学习主体应承担的责任。观念的转变有助于学生成为管理和支配学习的主人,逐步向成功的自主学习者过渡。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完全脱离教师,相反,Littlewood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教师有力的协助,学生很难顺利地开展自主学习[6]。教师可以通过认知策略的培养,如通过“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每课练习中的阅读、翻译、写作训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技巧,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中属于教师的工作如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学习进度的把握等逐步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运用学习策略的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法,组织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元的各种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辩论、角色表演、模拟性课堂活动等。同时可以把小组学习的结果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协作学习精神。

第三,通过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Benson[7]认为它牵涉到学习者的观念、行为变化和社会角色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观念的改变只是学生认同自主学习的思想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学习者学习行为和角色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是否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是否及时监控和评估了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性质决定了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评估方式不应该完全以现行的考试、测验成绩为依据。相反,在培养学习自主性的过程中,应有一套系统的评估方式,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评估方式促使学生从只关注学习结果向既关注学习结果,又更注重学习过程转变。鉴于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应把学习者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如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变化考虑在内,即把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有效结合起来。在形成性评估方面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通过新生入学分级测试确定学习起点,在新生入学或每学期开学初,教师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目标完成的情况,鼓励他们反思阶段性学习效果,并视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激发他们的内在和外在学习动机。二是通过自主学习网络管理平台对在线学习进行评估,教师可定期登陆管理平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查看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和质量,关注学生的在线提问并及时解答,通过网上学习数据指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三是通过学习档案的记录,如课堂活动的记录,包括出勤率、参与课堂讨论的质量、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以及课外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使形成性评估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教师可纠正学生的定位偏差,监控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了解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既定目标是否可行、学习计划是否完成、学习时间是否得到保障、学习效果是否达标等。通过一段时间内个人学习档案和管理平台的资源汇总,教师可对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内的学习进行客观的形成性评估,结合学生每学完相应单元后的阶段性测试和期末的考核成绩,最后形成一个综合参考评价值。

三、结语

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观念、学习行为和课堂角色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区别。通过对学生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在自主学习意识及角色定位方面存在的偏差,据此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通过形成性评估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可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促使他们逐步成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郑敏.自主性学习的缘起和发展[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8(3):100-105.

[2] 李红.学习自主性与中国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24-26.

[3]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4]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5] 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36 (1):64-68.

[6] Littlewood, W.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20 (1):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