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2: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校长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分类号:G471.2
初中作为小学生过度到中学生,是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校长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并对教师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要对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改善。初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并没有完全的理解与小学的却别,这需要校长在日常安排的活动、学习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强化,使学生理解初中阶段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的影响。初中校长要管理的事务很繁琐,但也关系到教师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融入校园的荣誉感,掌握并了解初中学生的心里对校长如何改善管理手段,如何完善管理制度起到决定性作用。
1初中校长的管理方式
1.1掌握教师个人详细的情况对是管理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一所学校中,“其器”便是教师。正如所谓的“知人善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互相拟补彼此的短处。只有通过用心观察去了解和阅读在校教师的内心,用科学的眼光高效的制定用人制度,才能将教师充分发挥作用。身为初中校长,组织合理的教师体系结构,老轻结合,保证教师队伍的正常梯队层次,如何构造初中的教师“金字塔”是校长工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校长要明白“读人、识人、用人”的重要性,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特点,了解教师的技能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与爱好,应该怎样与学生沟通,安排在相应教师在哪些位置才能发挥其长处。所以,校长的工作首先要有了解自己的过程,是否能够驾驭学校的教师,其次在足够了解教师的情况以后能否安排合理,最后如何能够提高教师的凝聚力。这些都需要校长花费心思去研究探索,只有通过严谨科学的体系做保障,才能够避免浪费教师资源、盲目制定教学计划以及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在整个体系中针对每一个充分了解后建立方便以后任用的资料数据,方便在以后实际工作安排中作为有效依据并奠定基础。
1.2要学会“伯乐”精神才是遇到“千里马”的条件
学校是一个整体,正如我们说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团队,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不仅仅是校长或者教师哪位个人。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合之一,相应的工作就不会太轻松,反而会很复杂。而这就体现了校长作为学校灵魂的作用,通过管理的手段,充分体现用人的魅力,调动教师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积极性,在合理安排教师资源基础上优化整合资源。“千里马”因为遇见“伯乐”才能叫“千里马”,那么校长就要有一双会欣赏人的眼睛,去客观、公正、公平的看待每一个教师,不带有任何自身个人的色彩去排斥任何教师员工,能够接纳学校这个团队内每一个人。如果这样的团队没有战斗力,是没有科学性的。这样的团队当然也是内部和谐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正因为人的各有所长,任何人都是有其优点的,这些优点一旦被校长所发现、发掘并充分利用,对于整体学校会是一个有利的消息,也是校长能够运用管理手段运行好学校的基础。让教师在校长搭建的大舞台上,充分发挥教师们的才能,让其尽情施展,实现事业梦想,也许这才是校长管理艺术的升华,同时也是校长学会了“伯乐”精神的所在。因此,校长的眼光要以欣赏、信任为主,给予教师们足够的才能空间,在学校的大舞台上实现教师们自身的价值。
2初中校长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校长在学校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矛盾的化解,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尊重并且关心每一位教师员工,只有人情味重了,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够提高,才能够让教师职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进而调动教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们主观能动性。校长管理艺术中保持友好和谐是重要基础。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教师们通过教学工作来完成校长的工作目标,因此校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信息的传递正确性与友好性将影响和左右校长管理效果的发挥。所以,校长在与教师工作中研究探讨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给教师一种人文关怀以及归属感的情感,使教师在平常心的状态下,放下包袱,以交流的姿态,传达反馈。不断提高沟通反馈的质量与效率。在相互理解与支持的交流中完成工作计划目标。校长的管理艺术影响不仅仅在工作上,当然在工作中,保证原则做事的同时要交换立场,也同样要在生活上对教师进行关心,在实际观察交流中,了解教师实际家庭遇到的困难与负面情绪,尽可能的帮助解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解决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减少他们的工作压力与包袱,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底,校长才能将心比心的换取教师的信任,才能顺利有效的达到工作目标。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还应该有服务意识,将服务意识运用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上,才能让教师感觉工作的幸福感,才能有效的调动教师工作的动力,对教育资源也起到积极作用。
以人为本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而是在有原则约束的基础上实现完成的。一般来说,以理服人是比较有效的管理思想。校长作为学校工作目标的设计师与发展的领路人,要深知管理的度,不仅有原则制度的约束,保证公平公正,也要以理服人,理性与感情的融合。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校长为了公正公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很有必要,如何实施制定的制度是一门很重要的管理艺术,校长不能当指定人也当触犯人,要明确的执行规章制度,起到表率作用,只有保证规章制度的公正性与全员性,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的公平、公正。校长一定要是规章制度第一针对人,才能起到管理者的作用。而对于规章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建立完善的评论系统,不能出现“面子”工程,出现偏袒现象,才能得以保障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
3结束语
总之,校长在学校中的位置需要对学校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尤其对于初中校长更为重要。校长的管理艺术需要不断的加强与发展,如何改善以及不断增加活力与提高学校竞争力需要校长在实际工作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长义.目标・常规・创新校长的管理艺术和智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
[2]田海明.校长的管理艺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8).
有上任就有升职离职的,离职可能是比较悲伤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学校校长离职感言,欢迎阅读借鉴。
关于校长离职感言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俗话说:领导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13年1月22日接受教育局的委派,任XX中学校长,至今整两年半的时间,根据教育局党委的安排,我将返回XX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校长工作,由任XX校长接任XX中学校长。在XX中学工作的两年半,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是短暂的,对于XX中学来说也只是三年一个小周期,但是,这短暂的两年半的时间,无论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XX中学都是及其重要的一段历程。在此,想和大家再说一说心里话。
首先是感谢。感谢区教育局党委的信任,给我这样一次在基层学校历练的机会。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干部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大家一道做了一些工作。以“尚贤、育贤、集贤、聚贤”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深入师生及家长的心中,也成为我们共同的发展愿景。连续三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比较优异的成绩。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共过事的三位副校长,特别是苏校长和赵校长两位大姐的全力支持合作,各位干部是学校决定的执行者,肩负了很重的责任,工作辛苦劳累。还有全体教职工,我和同志们是坦诚相见,真诚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学校所取得的每点进步都凝结了全体师生的心血,都源于全体教职员工的无私付出!在这里我对各位领导和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XX中学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忘不了听课后与老师们的坦诚交流于切磋,忘不了老师们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的勤奋工作的身影,忘不了盯着酷暑和脏乱与总务处一起指挥校舍改造装修,忘不了与老师们一起拼搏在的排球场上,忘不了课间操与师生们一起跑步锻炼,忘不了运动会、艺术节、升旗仪式中……一次次为学生发奖状的喜悦心情,忘不了一次次学生会上母亲般的的叮嘱和指导,忘不了毕业典礼上的感动,忘不了家长会上一次次的教育讲座换来家长们对学校更大的信赖与支持。当然也忘不了那些青涩莽撞甚至特殊学生给我们带来的烦恼、焦虑与不安。更忘不了取得优异成绩时的激动自豪,忘不了去年9月全体教职工紧张全力以赴通过现代化提升工程达标验收后的喜悦。也忘不了一次次开心时刻的幸福。
第三遗憾。我的愿望是希望每位教师愉快地享受教育工作,希望每个孩子有着丰富的学习和高雅的爱好,健康快乐的学有所成和健康成长。我非常羡慕那些优质的一流学校为孩子们创造的优良成长的环境,以及那些学校的孩子们各自全方面的进步和取得的优异成绩,非常敬佩那些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优秀校长,但由于自己的领导能力有限,时间有限,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入推进没能实现,也深刻感受到理想追求的幸福和与现实工作困难是多么的不一般。无论是对待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促进上,还是不放弃每一孩子问题上,有时也很纠结,甚至难过,比如对待当代的孩子的教育的难题太多了,既要有教育科学的理论,还要有高尚师爱,更要有全身心的无私的高强度的付出,也许我过去对大家工作要求高,对大家关心体贴不够,谈心不够,有时可能批评过了头,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或谅解,我感到非常欣慰。在这里,我也感谢各位领导与全体教职工对我工作的理解与包容。
今天我虽然离开了XX中学,但我对XX中学的感情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在一起奋斗中结下的情谊是不会改变的,我对XX中学的美好愿望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继续为XX中学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作出一份贡献。
我衷心地祝愿XX中学多出贤师,多育贤才,早日成为享誉全区全市乃至全国的优质初中校。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新校长的工作,继续发扬“尚贤、践贤、自强、卓越”的校训精神,在任校长的带领下创造XX中学新的辉煌!我相信XX中学的明天会更好!
再一次感谢大家!谢谢!祝各位领导老师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关于校长离职感言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职员工:
大家上午好!刚才县委宣传 部长宣布了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我完全拥护和赞成组织的决定。作为前任校长,在今天的离职大会上,我想向全校教职员工说几句心里话。
一、自20xx年3月开始担任XX中学校长和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7年的时间,在这17年的工作中,我有两个工作的基本点:一心一意为学校谋发展,全心全意创造条件为教职工办实事。在今天的离任大会上,我想向全校教职工说:我履职了,我尽力了,因为我敬畏教育、敬畏XX中学校长岗位、敬畏历史。
二、总结XX中学20年的成长与发展,应该来自五个得益:
1、得益于XX中学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关心XX中学的发展。
2、得益于我们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XX中学精神。
3、得益于我们用优质服务、优质管理以及突出的办学成绩树立了XX中学品牌。
4、得益于学校有一个团结、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
5、得益于学校有一支兢兢业业、勤奋有为的教职工队伍。
值此机会,我真诚地向各级领导表示敬意,向XX中学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从教34年,任XX中学校长17年,我对教师和校长工作有6句话,向同志们汇报,与同志们分享。
1、爱与责任是教师进德修业的原动力。
2、组成生命的元素很多,而那灵魂意义上的生命,是由一次次感动构成的,干活是累不死人的,主要是你工作时能不能体会感动。
3、收获过程比收获结果更重要。
4、以理念引导办学,以细节落实管理,以品牌提升形象。
5、办学校就是办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氛围。
6、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教育的追求永无止境。
这是一位老教师、离任校长的教育感言,供同志们指正。
四、XX中学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都应倍加珍惜,回顾17年任期以来的风雨历程,不论是成功喜悦,还是艰难困苦,都让我感到无怨无悔。17年来,和同事们一起并肩奋斗,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沟通了相互间的思想,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充实了人生的内容。接下去,我们都应在各方面支持袁国道同志的工作。我衷心祝愿XX中学蒸蒸日上,长盛不衰。祝愿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一所学校的管理改革,不仅受到教育设施、教学设备的硬件条件限制,还受到课程资源、师资力量、文化环境等软件的制约,但最终改革成败的关键还在于校长的管理能力,这是整个学校管理改革发展的核心变量,是学校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校长的管理能力,是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校长;校长管理;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C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97-02
一、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战略认识不够深刻
校长对学校战略认识不够深刻,在学校发展规划方面,一些学校仍沿用传统的学校理念,没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现代精神;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有的学校文化成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堆砌,存在虚无主义和不实现象;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许多学校的特色大同小异,跟风趋势明显,没有形成真正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学校特色等。
(二)对组织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校长在设计学校组织架构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校实际特点,对组织结构常见类型的优缺点分析不足,导致学校组织管理欠缺协调性和高效性;在学校制度建设方面,在创立制度阶段和落实制度阶段不能切实体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要求,缺乏科学、民主、法治的现代精神。
(三)对教师引领形式不够丰富
校长对于教师的培养还存在传统单一、简单粗放形式问题,对教师培养不足,尤其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刻,对引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力。校长深知培养高效能教师的发展目标,但在实际培养中又缺乏行动力,对于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开放灵活,对于教师的领导还存在发号施令、施加压力的现象,从行政人员的角度实施传统领导方式,官本位的思想严重,急需进一步丰富引领教师变革的方式方法。
(四)对课程教学管理不够创新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很多校长忙于学校行政事务,奔走于各种检查、会议,无暇顾及课程与教学管理工作,这既是认识上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实际上,真正高效能的校长能够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这既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和校长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也是校长提高工作效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五)对学校总务管理不够重视
许多校长对总务管理还不够重视,习惯性地将学校后勤工作理解为“服务人”、“为别人做嫁衣”的工作,导致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价值被降低了,不够明确总务管理在学校整体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学校总务管理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的独特价值。
(六)对公共关系管理不够优化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是指学校为实现组织发展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协调学校内外关系的管理活动,目标是追求公众对学校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然而,有些校长对公共关系管理的认识还不全面,认为公共关系管理无外乎搞好和各方面的关系,甚至直白化为“拉关系”,在理念和形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优化。
二、校长管理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层面的原因分析
第一,中学校长普遍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深度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处于推动学校课改进行的重要角色——校长,他们要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就要对新课程改革精神进行深刻解读,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新课改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一生,新课改中的校长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第二,多数中学校长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正确的教育思想信念是新课改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校长的教育观念及其影响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精神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而出现上述问题的首要原因就是校长适应新课改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从马克思认识论中意识指导实践的角度讲,没有好的思想意识,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第三,中学校长普遍缺乏人本主义的现代管理理念。校长在扮演管理者角色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许多校长没有真正地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缺乏对管理决策是否围绕和尊重人的反思和检验,未能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导致教师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度较低。
(二)制度层面的原因分析
第一,我国各级政府现有的校长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校长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处于残缺状态。已经形成的几种制度只是整体的校长管理制度中的几个方面,不能形成完整、配套、均衡的校长管理制度体系。不少重要的校长管理制度,如聘任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工作保障制度等尚处于缺失状态。这些制度的缺失是影响校长对学校管理的重要外部因素。
第二,现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校长培训制度体系不完善。现阶段的校长培训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的相关课程计划,以理论传授为主的课程内容,采取集中讲授的授课方式,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举办专家学者谈话交流等形式而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时间长短不一,在考评形式上除了简单地考查出勤率外就是上交学习体会或撰写学术论文而已,存在形式主义,自身漏洞较多,已不能适应新课改、新形势的需要。
(三)操作层面的原因分析
第一,许多校长对自己学校的研究不足。对学校的发展和创新认识不深刻必将影响其对学校的管理。校长要研究自己的学校,需要将视野适当地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在外界背景下认真关注自己内部的发展问题,审视每所学校的“丰富的独特”,更需要校长从整体上转变思维方式,更新观念体系,关注生命情态,从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而从这个层面来看,目前校长管理能力缺失很大程度上与校长对自己学校的研究不足有关。
第二,校长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校长的理想追求、性格品质、学识才能、气质修养等个人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和领导,影响其在活动和组织中的感染力、号召力。一般来说,现代校长并没有时刻关注教育科研的前沿动态,没能及时补充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所持的教育理念仍较为传统,这与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是息息相关的。从此操作层面看,提高校长个人综合素质是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坚实基础。
工作总结
一、基础教育工作
全县共投入公用经费5517万元,一普九”工作巩固提高。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教科书730.6万元,享受“一补”资金281万元。三保”政策进一步落实,编制内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投入资金1096万元,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5个,新建面积13955平方米。
县的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儿童入学率101.9%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率100%15周岁文盲率0%17周岁完成率100%初中辍学率1.7%小学辍学率0%止目前。
入园儿童8671人,二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我县有幼儿园56所。其中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入园率90%有学前班270班,入班儿童9844人。县已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7所,各类幼儿办学点22个,幼儿教育初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办学模式并进的发展格局。
形成了师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师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2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高中教师进行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并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新课程学习中心。进行了初中班主任培训和小学教师班主任培训;并进行了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3加强了教师的学历教育和高学历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全国成人高招、自学考试等学历深造考试。4配合省、市教育局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县有8人被评选为国家级骨干教师,30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50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强化领导。县、乡、校层层设岗,四以新课改为重点。营造“抓质量、提质量、上质量”舆论氛围,全员树立以质量生存、靠质量取胜、谋质量发展的观念。二是明确目标。从小学“两率”及格率、优秀率初中“三率一分”年辍学率、中招录取报到率、中招优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到教师素质提升等各项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四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乡镇组织初赛,县里组织决赛,并表彰奖励优胜者及辅导教师。五是建立立体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县局对初中,乡对所辖小学分别实施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六是强化对教育质量的督导和考评,实行教育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育质量年活动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终评价,并实行严格的奖惩。
六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工作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下发了汝南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了责任,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分解了任务,建立了晨检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下发了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在全县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知》等文件,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题会、预防校园暴力安全工作会,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大检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全县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县幼儿园用车专项整治、全县学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有效地预防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
争取政策和资金,职业教育工作。多方协调。统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将马乡职业高中(汝南县第一职业中专老君庙高中、县卫校、县农机校、农广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及其它公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总投资1亿元在实验中学原址建立120班规模、校生6000人的汝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学校6月首期招生1500人。
规范了校车管理。二是加强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参加市局组织的校长培训班,民办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并积极开展民办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探索课改新路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加强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及年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设置审批程序及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审批学校,分五个检查组对全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及民办学校进行了排查,取缔了没有办学资格的学校。
三、常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主要从三个层面抓起。一是局党组成员实行周汇报制度,一狠抓作风建设。党组成员每周五必须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本周工作的督导和落实情况。教体局局长以身作则,赵局长从10月16日报到至今,已走访了十一个乡镇,检查了全县200多所学校,深入一线,解情况,看望教师,慰问教师。二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要求各股室把每周工作内容公开,写在公示栏上,实行开门办公,并在局办公会上汇报每周的工作落实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三是落实校长吃住在校制度,与学生同吃同住。各校长必须安装固定电话,随时检查在岗情况,现在各中心校、各中学办公电话已安装完毕,汇报工作尽量使用电话汇报;教体局下乡督导,校必查校长的听课记录和业务活动开展记录,听取校长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工作抓的不实的校长到局办公会上作表态发言。
创建优美环境。以学校校园管理为突破口,二狠抓校园管理。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关系正在贴近,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三狠抓教学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狠抓了教学管理。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各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教学工作计划周全;校长们亲自任主科,以教学领导教学;校长工作更扎实,措施更有力;教师的备课质量逐步提高;过程性检测训练更加扎实有效;校际交流日益活跃;教研机构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措施得力。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
质量也相应提高。
充实一线力量。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四精简超编人员。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充实了一线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实现资源共享。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县高中教育交流平台,五构建交流平台。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优势,统一组织我县高中开展教学交流和沟通,形成了全县高中教育工作一盘棋,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优化教育资源。反复调查的基础上,六整合农村小学。年底计划撤销一批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使教育资源流向集中,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高办公效率。建立了教育系统办公网络,七建立教育网络。出台了汝南县教育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办法,各类规范性文件按照规范格式制成电子文档在汝南县教体局网上进行传输,不再印发纸质文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提高了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公文运转环节和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
规范学校管理。为加强人事管理,八建立规章制度。制定《病退教师管理办法》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为改变校园环境,制定了中小学校园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校长的管理,制定了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初中校长管理办法》为加强教学管理,制定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学评估细则》和《学校管理评估细则》为创建窗口学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创建标准》为加强平安建设,制定了中小学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经过酝酿讨论、征求意见,成熟后已经下发。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建立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而奋斗
--在2013年布尔津县教育局半年业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教育局局长 张东林
(2013年8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教育局领导班子对上半年教育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党建、德育工作方面。一是建立了农民工子女及“受关注”学生档案,积极开展党员教师“一帮一、多帮一”帮扶等“六诺双评”活动,评选出优秀德育工作者17人、优秀班主任22人。组织召开了第五届德育研讨会,有效促进了各学校间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二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发放家庭教育读本2000余册。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我县开展家庭教育专题活动10场次,发放家庭教育菜单近4000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三是各学校法治校长、校外辅导员开展以案说法讲座32场次,组织模拟法庭、参观看守所等法治实践活动5次,通过开展法制课、演讲比赛、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征文、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印发法制教育宣传单6000余份。上半年,窝依莫克乡第二中学顺利创建地区级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也格孜托别乡顺利创建地区级德育达标校、依法治校达标校。
(二)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
布尔津县城镇第一中学高中校区建成并实施了县高级中学整体搬迁,布尔津县城镇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冲乎尔镇教育园区主体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也拉曼幼小连接学校处于工程收尾阶段,将于年内投入使用。杜来提乡中学、窝依莫克乡第一中学教师周转宿舍正处于工程收尾阶段,将于年内投入使用,阔斯特克乡中学、窝依莫克乡第二中学、冲乎尔镇中学、禾木乡中学教师周转宿舍将于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了阔斯特克乡萨尔库木新村双语幼儿园、窝依莫克乡窝依阔克别克村双语幼儿园、布尔津县城镇第二双语幼儿园建设并投入使用。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全面动工,现代化教育教学仪器设备陆续配备到位。同时,在各乡(镇)召开了校点布局调整听证会,认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为校点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决策依据。5月,选派12名管理干部赴福海县学习观摩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相关工作。近日,顺利通过地区学校标准化过程性督导评估。
(三)“两支队伍”建设方面。各学校制定了学校中层领导及班主任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并完成了考核工作。成立了布尔津县校长工作室,2月选派13名中小学校长赴哈巴河县学习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完成了12名长期代课教师考核进编及827名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的测算工作及经费申领工作,目前正处在兑现阶段。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特岗教师86人、学前双语教师10人,援疆培训返回5人,进一步充实了教师队伍。同时,制定了《布尔津县教育系统教职工流动管理规定》、《关于2013年城(乡)教师轮岗支教工作的通知》和《布尔津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试行)》,不断规范和加强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工作。扎实开展“校本培训”,依托“青蓝”教师培训基金,先后邀请到江苏省洋思中学、北京实验小学8名骨干教师来我县开展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及示范课活动,选派骨干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510人次赴疆内外学习培训。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了教师业务水平测试工作。制定了《关于做好庆祝2013年教师节暨表彰工作的通知》,将于教师节期间对评选出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四)提升管理水平方面。一是年初,根据《布尔津县2013年教育工作要点》,制定了《布尔津县2013年重点工作分工落实方案》和《布尔津县教育局2013年月重点工作安排表》,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及责任学校,并规定了完成时限。二是制定了《关于2013年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完成了2012-2013学年校长考核工作,并对全县各中小学校长、书记进行了初次定级定等,评选出中级四等15人、初级一等13人、初级二等3人。三是邀请到中国中学孙占林校长来我县开展为期20天的学校管理跟踪指导。四是利用寒假期间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书记,修订完善了中小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和流程,细化了各部门、科室工作职责,学校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五是县高级中学、县初级中学和城镇白湖路小学分别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和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达成合作办学意向。推行城镇学校分别与乡中心校建立友好学校,乡中心校与辖区内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建立“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学”的管理模式。
(五)教育教学方面。通过不断加强双语教育,全县学前两年双语普及率达到83.7%,义务教育双语普及率达到83.63%。按照“统筹协调、分段负责”的原则,建立了以县教育局教研室为主、学校教研(教务)室为辅的大教研模式,通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及教学研讨会,确保了学校教研工作有效开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今年,我县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其中,内初班录取115人、录取人数同比上年增长53.33%;内高班录取67人,录取人数同比上年增长45.65%;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69人,上线率同比去年增长11.32%,我县考生以467分的成绩取得了地区民语言理科第一名。上半年,成功举办了布尔津县第九届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和布尔津县第十四届中学生暨第十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继续推行“校院联办”和“校企联办”教育模式,依托地区相关政策,涉农专业已实现免费入学,非涉农专业免费入学率达到50%。积极开展送活动下乡活动,邀请到玛纳斯县4名科技辅导员导师来我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校外教育“增面”工程不断推进。成功承办了校园先锋才艺展示大赛暨第三届“快乐飞扬”新疆少儿红歌大赛选拔赛。我县选送的哈萨克舞蹈《快乐假日》荣获第七届“校园时代”赴港展演金奖。
(六)学校安全稳定方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保安38名,配齐配全物防设施设备,在校园重点场所增设监控设备,校园安全“三防”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培训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活动50余场次,社会治安、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疾病疫病等安全防控工作不断加强,4月顺利通过了地区安全督查组检查验收。
(七)招生考试方面。圆满完成了内初、内高、中考、高考、高中生学业水平测试等考务工作,实现了考务工作“零事故”。
(八)教育惠民方面。扎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上半年累计发放高中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30.4万元。修订完善了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落实资金2.3万元用于高中“六免一补”(免学费、书本费、教辅费、保险费、住宿费、校服费,补助寄宿生伙食费),资助特困家庭高中生33人。落实资金3.2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四补”(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寄宿生伙食费、补教辅费、补保险费、补校服费)。完成了2013年考入二本以上特困家庭学生统计测算工作。
(九)转变机关作风方面。制定了《布尔津县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细则》,从规范办事程序、规范事务活动、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等9个方面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以市统筹、顶层设计,坚持以“四化两改三保证”为基本策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采取了四项措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四化”即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师交流制度化和教学手段信息化:“两改”即改造薄弱学校和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三保证”即保证贫困生不失学、保证学困生不流失和保证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1 实施“千校达标”工程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晋中83%的国土面积是丘陵山区,过去,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近五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把“千校达标”工程作为市长和县长工程来抓,年年有任务,年年有考核,年年有排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先后投资31亿元实施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薄弱初中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新改扩建学校近800所;投资8亿元实施了城区和县城学校扩容改造工程:投资6亿元实施了教学设施标准化配套系列年活动;投资4亿元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市五年投人近50亿元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校舍标准化全覆盖、标准化装备全覆盖、“校校通”和“班班通”全覆盖。市域内近千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规模更加适当,装备更加标准,功能更为完善,安全更有保障,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施“万人交流”计划
择校的实质是择师。从2008年起,晋中市开始推行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制度。
交流条件:首先是校级领导进行异校交流。中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凡在同一个岗位任职满6年的,必须交流,五年来共交流达1300多人,实现了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的合理配置;其次是专任教师交流。男教师50周岁、女教师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以上并完成一轮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进行异校交流,每年的交流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五年来共交流1.2万人。
交流方式:一是城市学校强弱捆绑式交流。每所城市优质校选择2至3所同城薄弱校进行对流,实行“人走关系走”的政策,捆绑学校形成教师交流、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共同教研的联合体。二是城乡学校盟区式交流。以县为主体成立“教育盟区”,选取城内优质学校为“盟主”。每校对应1至2所乡镇学校。推进城乡教师对流,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常态化教学教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交流策略:首先是注重政策引领,鼓励交流。2009年起,晋中市教师评聘职称、评选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必须有异校交流经历,有效促进教师转变观念,从“被动交流”转向“主动交流”。其次是充分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总体上,城市教师交流路程是骑自行车不超15分钟,农村教师则为不超半小时;根据路程远近,对城乡教师交流的服务期限作出规定,分为1年到3年不等,原则上实行“人走关系留”。
3 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到校
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是稳定薄弱初中生源的有效措施,也是引导家长学生不择校的重要手段。2001年,晋中开始探索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办法,从5%的比例逐步提高到100%。只有在规定片区内的学校入学,并在该校建有学籍,且连续3年在本校就读的初中应届生,才能享受到校指标。择校生不能享受到校指标。
为避免初中学校因100%指标到校疏于管理,到校指标分为三块进行分配:一是基础性指标。就是将80%的指标按照毕业年级在册人数分配到校:二是奖励性指标,就是将20%的指标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分配到校:三是倾斜性指标,对于山区和偏远地区学校,拿出奖励性指标的2~8%给予适当倾斜。考核评估的内容是“五率两看”:“五率”即初中三年保留率、学业成绩合格率、学业成绩优秀率、实验技能和音体美合格率、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两看”即看学校争先创优情况和学校特色发展情况。
2010年刚推行100%到校政策时,为鼓励已经择校的学生“回流”,我市规定:凡是2010年10月底前,返回片区内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校指标,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不再享受到校指标。通过政策导向,全市当年仅13所示范初中就有2360名学生回流。从2011年起。全市生源分布开始呈现“两降两增”趋势:城市学校的生源下降,农村学校的生源增加;优质学校的生源下降,薄弱学校的生源增加,校际生源趋于均衡合理。
4 实行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
这些年,我市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教育政策办事,按教育法规治校,按教育方针育人,制定了中小学常规管理“五个规范”:就是规范招生编班,重点解决择校择班问题;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重点解决教师有偿补课问题;规范课程开设,重点解决课程开不全、开不足问题;规范作息时间,重点解决加班加点拼时间、加重学生负担问题;规范学校收费,彻底取消择校费,重点解决乱订教辅材料问题。特别是在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编班方面,从2009年起,晋中开始实施“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以消除学校自行招生、编班过程中出现的乱象。
阳光招生成功遏制了择校现象。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时,坚决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分配”的原则。在招生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详细的招生方案,确定划片范围,制作划片示意图,同时向全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监督。阳光招生虽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但我们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用制度规范办学行为,靠阳光遏制歪风邪气,还教育一片净土,让所有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教育公平公正。
实施均衡编办有效遏制了择班现象。“择班”是“择校”的延伸,凡有能力“择校”的家长,大多要挤破头“择班”。每年秋季开学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统一对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进行电脑配位、随机编班。整个编班过程全程公开,同时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媒体记者、纪检纠风部门进行监督,公开宣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花名,公开宣布学生编班花名。编班程序完成后,班级任课教师、学生班级均不得再改动,校际之间学生也不能再改动。
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改变
1 解决了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政策实施后,减轻了优质初中的招生、办学压力。同时稳定了薄弱初中生源。仅201 1年,全市县城学校人数减少了5600多人。榆次五中是群众公认的优质学校,过去,由于有大量的择校生,全校人数达2800多人,班容量普遍七八十人,最多时曾超过120人;现在,全校学生人数控制在1800人,班容量都在50人以下。榆次八中过去是一所相对薄弱的初中,原来片区内有一半的学生外出借读,在校生只有400多人,学生回流后,在校生增加至850多人。
2 调动了薄弱学校办学积极性
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城乡学校一体化快速发展,师资得以均衡、生源保持了稳定,比如平遥岳壁三中,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2008年以前,因为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片区内70%的学生外出借读、家长纷纷陪读,全校只剩170名学生,群众对学校失去了信任,教师对工作没有了信心。在标准化建设、教师交流、指标到校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回流”,学生人数增加到600人。最近三年,每年有50多人被优质高中录取,而三年前没有一人。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是一系列均衡发展的政策救活了岳壁三中,现在,学生回来了,学校有了生机,师生有了信心,过去的斗志也找回来了。”
3 增强了教师的热情
通过交流,消除了校长和教师在同一学校长期工作的职业倦怠,均衡了师资力量,使不同的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和教学风格彼此融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了教育质量;通过均衡编班,取消了重点班,所有教师面对均衡的生源,在公平竞争中找回了职业尊严,提高了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我们还持续开展教师三年一考试、三年一赛讲、三年一表彰、一年一体检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幸福感。
4 缩小了城乡教育差别
晋中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按照一个标准建校舍、一个标准搞配套、一个标准配师资、一个标准强管理,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差距,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享受同样的良好教育。2012年,全市城乡初中的中考总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差距明显缩小,初中教育阶段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校际差别明显缩小。
5 提升了教育的社会形象
推进市域教育均衡发展五年来,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7年启动“千校达标”工程,开展“标准化配套系列年”活动;2008年,启动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开始校长教师大交流;2009年,开始实行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部取消择校费,彻底清理了“校中校”,取消了重点班、实验班,取消了奥数等竞赛班:2010年,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政策,基本解决了择校问题、择班问题和有偿家教问题:2011年,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招生“划片、就近、免试、分配”,实现了无择校、无大班额、无乱收费:2012年,晋中在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2013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在晋中召开,向全国推介了晋中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经验做法。
三、教育均衡发展的体会
1 均衡发展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要削峰填谷,而是要造峰抬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紫千红。晋中坚持抓好每一所学校就是追求整体高质量。晋中的教育均衡,没有忽视教学质量,没有降低质量要求,全市中考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提升,尤其是晋中的高中质量、高考升学,近年来一直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这也是对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质量的有力诠释。
2 均衡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公正公平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走向文明的必然追求,党的十七大、十都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推进教育公平,正是响应党的号召,回应社会诉求的重要举措,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
3 均衡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局长能静下心来来办教育;校长能静下心来办学校:教师能静下心来教学生。指标下校缓解了学校之间恶性竞争,学校能开全开足课程,学生不再加班加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2013年3月底,安徽省蚌埠市第九中学大会堂,“安徽省艺体特色高中建设论坛”反响热烈,一场《“第二中学”的困境与崛起——兼说艺术高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的学术报告会正在进行。主席台上,一位神情自信的中年学者侃侃而谈,“成因探析、现实取向、发展路径、崛起策略……”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的独特见解,使来自安徽40多个县、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和高级中学的校长们聚精会神,听到会心处,会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个省级论坛的主讲人竟然是江苏的一个三星级高中校长——洪泽县第二中学的贝学问。
贝学问和他的“二中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了解和接受。
洪泽县第二中学坐落在美丽的洪泽湖畔,是淮安市第一所由一般二中晋升的省级重点中学。进入21世纪,洪泽二中经历了一场变革前的阵痛:由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度需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纷纷对原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其结果是普通高中的“百花齐放”变成了“一枝独秀”,“星光灿烂”变成了“众星托月”,洪泽二中就在这种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被无情地边缘化了,学校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每况愈下,校长昂不起头,教师挺不起胸,学生直不起腰,家长高不起声。随之派生出来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教师人心涣散,学校管理艰难,家长摇头叹息。
二中的出路在哪里?二中学生的前途在哪里?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校长贝学问在不停地思考求索。
洪泽是个生源小县,每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只有3000人左右,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也就1600人左右,高中毕业后通过文化成绩考取本科大学的应届生,正常在400人左右。而高一新生录取时,洪泽县第二中学有30%左右的学生低于全市三星级学校最低控制线,其中文化成绩最优秀的,也无法达到四星级高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面对如此的生源,谁都明白,要让二中学生去跟四星级学校的学生比拼文化考试,成功的可能性只能是理论上的,除了演绎出残酷的应试拼杀外,其最终结果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做糊里糊涂的“考奴”。
但是,如果换一个观念,换一种思维呢?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抄近路,走便道”,打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或许可以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是的,正是贝学问的独辟蹊径,科学地带领洪泽县第二中学化解困境、成功转身,开创了省内外颇有影响的“二中模式”。
2
赵家清、赵家佩是一对双胞胎,从初中起就在洪泽县第二中学读书。兄弟俩学习不错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中考时,校长留下他们,免去其中一人的学费。现在,两兄弟一在清华大学“直博”后留校任教,一在浙江大学“直博”后公派留学澳大利亚。“像这样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尽管当时在市县排不上尖,但的确是我们这样学校的骄傲,只要来到学校,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他们迈入重点大学的门槛。”2011届的一名毕业生,开始时自己想学美术,遭到家长的反对,后来,在老师的反复动员下才同意,最终该生考上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而以他的成绩,如果比拼文化成绩,绝对进不了本科院校。类似该生的例子很多,许多该校的毕业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成长为青年书法家、广告设计公司总、建筑装饰公司总经理、省市报社的美编……
如何把一所“兜底”生源学校的学生更多地送进二本以上的高校?贝学问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矢志钻研,艰苦实践,终于形成了“全员成功的教育追求、多元发展的教育模式、量身定做的课程设置和自主探究的差异教学”的“走向成功”的校本发展模式,开辟了适于不同学生发展的“金光大道”、“银光大道”和“阳光大道”。像赵家清、赵家佩这样文化基础优秀的学生,学校为他们铺设的是“金光大道”,走这条路必须在文化学习上摸爬滚打,目标是直通名牌本科。而那些学业基础平平的学生走的则是“银光大道”——通过特长发展,最终也圆本科大学的梦想。为此,学校成立了音乐、美术、舞蹈、编导、体育等班级,配备了画室、琴房、舞蹈房等训练场馆。学生在高一打好文化基础;高二开始按兴趣和特长分班,并在学业水平测试后强化体艺特长培训;高三专业考试结束,95%左右的学体艺的学生能过专业关,“一只脚踏进了大学”。专业学习的成功调动了这些学生更大的兴趣和劲头,高考时会有90%以上的特长生文化、专业双达线,结果是相当多原本与本科无望的学生在这里圆了大学梦。“阳光大道”专为那些学业基础薄弱的同学准备,走这条路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毕业后获取高薪就业。学校开设了电子电工班、财会班等,让一部分同学走普职融通之路,通过职教的对口单招走进高校。学校还构建了弹性学习制度,开设了实践性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强化了丰富有趣的实训性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这部分学生走上社会后,凭借高中三年的积累,同样也能走向成功:有的打拼成为公司老总,有的成为致富能人,身价千万,而更多的则成为能够安身立命,福享人生的有用公民。
2012年的高考成绩一出炉,洪泽县第二中学一片欢腾:他们再次突破生源文化基础薄弱的瓶颈,应届二本以上录取率近40%,超出了相当一部分四星级高中的升学率,而体艺类考生公办二本达线录取率93%!这所曾经饱尝“式微”之痛的学校,再次享受“多元办学”带来的极大喜悦。决非刻意要突出高考成绩,只是因为洪泽县第二中学“剑走偏锋”的办学成果,用它来佐证最有说服力。
在成功面前,二中人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正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学校本着“模糊分层,特色见长,激励为主,人尽其能”的原则,把原有的为学生打造的“三条大道”拓展为“五项工程”:培优工程,文化优秀者,高考进高校;扬长工程,特长显著者,特长求发展,高一年级教授文化基础课程,高二分流,拓展体艺课程,通过体艺教育走进高等学府;育能工程,引入职教课程,高二上学期分流学专业,通过职业高考进高校;AP工程,在高中年级开设国外大学课程预备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通过国际交流,跨入高等学府;奠基工程,潜能未现者,扬长避短促发展,挖掘潜能求提高,为终身发展奠基——进行社会自考辅导,对接成人高考课程,最终实现大学梦,从而促使薄弱高中的历史复兴和本质回归!
3
进入洪泽二中的学生,都会有一个特殊的体验。学校面向每位学生,全面开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系列活动,发放“我的优势,我的特长”系统问卷,举办“计划三年,规划一生”的生涯设计研讨……学生在活动的选择和课程的取舍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特长为根本,以发展为宗旨”的《一生规划》方案。同学们在讨论中摒弃了自我的欠缺,梳理出发展的兴趣;在规划中发现了潜藏的能力,找到了无比的自信。二中人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现代教育的真谛,正如贝校长所说,“真正的学校教育就是认识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之所在,引领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校为了落实“尊重差异,发展个性,激发潜能,幸福一生”的办学思想,不断完善量身定制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保证国家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类型、学生个案的研究,形成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发展,及时调整学习重点——何时学文化,何时练专业,及时调控,有的放矢,阶段激励,螺旋上升;深入开展大班化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创设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使课程真正地做到为学生量身定做。
学校全面开设“课程超市”,创办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特色班,还组建综合高中分流的职教高考对口单招的财会班、电子电工班;开辟画室、琴房、体操房、跆拳道馆以及电子、电脑实训室。多样的课程开发为灵活自主的选择提供了可能,而导师的指点和辅导则是选择课程的关键,学校编写选课手册,准确介绍学习内容、特点和学分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家长的意见、同学和导师的建议等自主选课。
有差异的教学,一人一策的学习模式,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方法。为此,学校从“十五”开始,就致力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四步转换”课堂教学模式。
“四步转换教学法”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研究项目,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三个转换”的教学思想,建立一种“学出问题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初始的启动和长效的内驱力,实现由“带着问题学”向“学出问题来”的转换。“四步转换教学法”还试图建构一种优化的教学过程,有机地统合学生的自学过程,缓解班级授课同步性、集体性与自主学习的异步性、个体性的矛盾,发挥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优势,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由传统的教学向“同构自学过程的优化的教学过程”的转换。另外,“四步转换教学法”还着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将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方法”,用“方法”去点拨,而学生则将自己学习所获得的方法、策略转化为“知识”,内化到认知结构中去,实现由知识的讲解、理解和记忆向方法规律的总结和策略能力的内化转换。“四步转换教学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有四步:第一步是学教材,谈感悟;第二步是抓重点,定目标;第三步是作互动,明认识;第四步是找规律,说策略。“四步转换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有差异、分类别、都提高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实现每一位学生的自主、自由的发展,在保护自尊、提升素质的同时,也为其终身学习提供策略保障。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洪泽二中“走向成功”的校本发展模式的本质是基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单纯为了高考。模式的生命在于课程的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开发为灵活自主的选课提供了可能。从课程,到课堂,洪泽二中抓住了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也积淀出了“走向成功”的“二中模式”的内在基础。
4
除了文化课业的学习,二中还有“特色运动会”、“周末竞技场”,有“BBS版主”、“网校新闻发言人”,有“校园诗人”、“六一歌手”,有“八项全能”、“每周一星”,有琴棋书画、笙箫管弦……“个人才艺展”的赛事接二连三,“特色成果展”的平台不停放送。让每一个进入二中的学生“每天都有成功的喜悦,每月都有进步的快乐,每年都有获奖的成果”,正是其校本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签有“校本培养目标责任状”,每一个年级组有“你的学生每月都有进步的快乐吗”的多元测定,而每一位任课教师则有了“你的学生每天有成功的喜悦吗”的心灵拷问!围绕“多元发展,走向成功”的学校文化主题,校内,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空、第一项活动充满激励,使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部门都创设“让你成功”的机遇,形成了体现“走向成功”内涵的“硬覆盖”和“软环境”;校外,充分利用社会媒体、社会组织机构为每个师生的成功提供帮助。
学生的常规素养提升了,“以丑为美”的心态消匿了,奇装怪发的造型不见了……“我的事情我来办”、“我的难题我来解”,甚至“把你的困难告诉我,把我的关注带回去”,“让成功共同惠泽你我他”!于是,食堂里多了“义务管理员”,清洁区有了“少年志愿者”,还有“文明流动哨”、“校风监督员”……有模有样,有章有法。
同样,教师的发展也有了新气象。为获得、留住、打造名师,二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扬人之长,念人之功,帮人之难,谅人之过,关爱每一个教师个体,温暖每一颗教师心灵。平时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感受、调整教师情绪、倾听教师声音、满足教师需要、实现教师的期望。“首席教师评课制”、“精品课认证入库制”、“科研成果推介制”,鼓励教师在自主的求索中享受事业的乐趣,在智慧的生活中感受人生的幸福。“过去也辛苦付出了很多,但都拼时间却见不到想要的成绩。现在不同了,我特别愿意每天早些到校多做点事!很幸福,蛮自豪的!”该校的县级学科带头人王志友老师说。
“独辟蹊径”的实质,就是避开同质化的竞争;“多元发展”的内涵,就是引领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以文化优劣分层次,不以分数高低定班级,不以损伤自尊为代价来排定学生。学生在自主的选择中挖掘潜能,在感兴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更是目前薄弱高中生存发展的宝典。惟其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才能全面实现高中教育的培养目的,才能真正回归教育教学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