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短期培训个人总结

短期培训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2: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短期培训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短期培训个人总结

篇(1)

一、认真抓好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养教育和考核

专业技术人员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低和熟练程度是医院水平的体现,医务部、护理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抓好日常技能培养,并且于每年6月和12月底分别组织开展全院性技能考核评比,医院对优秀个人和科室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将考核成绩纳入科室年终优秀评比条件之一。

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根据《四川省继续教育条例》和《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等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是所有医、技、护理人员学校毕业后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必要途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所有医、技、护理人员职称考试、聘任,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年度考核等的必备条件。

1、医院定期不定期组织本院专家或外出进修学习、短期培训回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术讲座。主要介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新检查、新诊断、新治疗以及疑难危重病案讨论等,原则上每月组织一次。

2、临床医技科室应定期不定期组织本科人员进行学术小讲课,新技术、新方法讨论以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3、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邀请外地专家、教授来院讲学。

4、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总结临床经验、推广使用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并撰写论文,但所有对外交流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经医务部、护理部审核签字并交科教科登记、盖章后方能交流发表,交流发表后持刊物原件再次到科教科登记。否则不报销发表费用,不评选优秀论文以及计算继续教育学分。

5、所有医、技、护理人员每年必须要有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5分,且初级职称每年必须至少要有I类学分5分;中级职称每年必须至少要有I类学分10分;高级职称每年必须至少要有I类学分15分。

6、无论是全院性或是科室学术讲座、讨论医技小讲课等均应有记录、参加人员签字、教案等备查。

三、严格外出培训进修学习监督管理

1、医务部、护理部及科教科应严格审核监督管理外出进修学习、培训及学术论文交流、发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院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培训及学术技术交流等,努力培养医疗护理高新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2、外出参加学术论文交流、专委会会议、短期培训,原则上一年内不得重复参加,外出进修学习原则上三年内不得重复参加,若因病、因事临时不能参加者,未经院领导同意不得随意转让参会资格。

3、凡外出参加学术论文交流、专委会会议、参观学习短期培训学习结束后,由参加者持院领导审批同意书、到财务科填报差旅费审批单,经院领导审批报销差旅费。

凡外出进修学习、短期培训超过一月,脱产、半脱产“专业证书”学习以及读研者学习期间生活费领发、路途车费报销按财政部门及医院有关规定进行。

财务科在审核填报差旅费前务必认真审核是否有领导审批及医务部、护理部及科教科审核签字。凡不按规定程序外出者,医院不报销任何费用,并按旷工等有关规定追究不假外出责任。

4、凡外出进修学习、短期培训、专业证书学习及读研者不遵守进修学习医院或主办单位规章制度,无故终止学习或被退回单位者,其进修学习费用概由本人负责。情节严重者医院将追究其责任,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篇(2)

【关键词】主观;客观;因素;途径;方法

一、新课程的理论与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我们学校好几年了,通过深入学习和精心探究知道: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各个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将使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作为教师的我,要想成为一名符合课改的优秀教师,必须和各位教育第一线的所有同行一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样就必须对新课程理念进行深刻思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理论;然而“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迎春来”。因此,我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研究。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的必要性

新课程是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1)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讲授者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新课程标准提倡科学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教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缺乏;(3)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过程、合作研究总结。为了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能力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是主观原因:现任农村小学的教师和校长,大多数都是从原来民请教师转正而立,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和正规教育教学学习,并且文化程度比较低,都是凭着经历和经验工作的,陈旧和守旧思想十分严重;虽然陆续分配来了一小部分年轻教师,有知识没经验,时时刻刻受到老教师们的束缚,或者因为农村小学条件过差、信息闭塞、局限发展而在一两年之内千方百计调离,造成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是客观原因:虽然通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新课改强有力的推动,长期工作的实践证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教学管理制度形同虚设;(2)教学督查过程流于形式;(3)奖励惩罚经过落实不力;所有这些,影响着农村教师课改能力的提高和运用、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影响着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

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新课程能力的影响途径和方法

1.选拔优秀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什么样的教师属于优秀教师呢?平庸的教师是叙述、一般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要让每一位教师由平庸到一般、到优秀、到伟大的最好途径是让教师走专业化的路子。好的学校、品牌学校都是具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是一个学校的教育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选拔优秀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权利和责任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源头上把握好选拔的原则和渠道,就是重视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把这样的教师按照学科和教学需要比例分配在农村小学任教,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坚实基础。

2.任用优秀校长,加强学校教育管理

教育理论家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话不假,校长是一面旗帜、校长是一位统帅、校长更应该是一个教育教学理论专家。校长的素质影响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的素质又影响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在一所学校里,校长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思想和文化的整体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把培养优秀校长的思路放在重要位置,要求校长应该专业化,具有教学观、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因此,任用优秀校长,加强学校管理提升、领导教师教书育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是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重视的教育责任。

3.加强师资培训,实现课改能力提高

篇(3)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是高中基础学科之一,该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阵地。当前信息技术成为人类个体发展的主要知识技能,因此,高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实。

一、明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的

高中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和计算机相关技术与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学生信息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因此,高中学校及教师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有利于开展信息技术各项教学活动。其一,网络信息获取方面。网络之中的信息量较大,学生如何根据自身需求收集信息,并针对信息真实性加以判断,这项能力对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十分重要。鉴于此,在教学之中,教师应加大学生网络信息检索、下载、收集、判断的技能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使其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及甄别能力[1]。其二,网络安全方面。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信息,网络中数据信息的优劣难以监管。为避免学生在网络之中受到不良、不实信息的荼毒,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道德水平,了解并遵守《网络安全法》[2]。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信息道德管理及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以防止学生出现网络沉迷问题。

二、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一般多为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灌输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学生被动的学习。在这一形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难以凸显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功能与效果。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采用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开展具有差异性的教学形式,从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1.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基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生活背景的不同,学生接触网络和计算机的频率及时长均有所不同,同时,学生个体智商及非智商因素,致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及认知水平具有极高的差异性。因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通过极具差异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共同成长[3]。例如,在“Excel基本操作”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要求。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掌握Excel窗口各项按钮的实际功能,并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调整表格格式等内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上述能力之上,简单进行表格的装饰,并掌握筛选数据及数据排序的技巧;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提升对此类学生的要求,在完成上述学习内容后,还需了解Excel的公式及函数运算。通过上述分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教学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高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学科开放性特点极强,十分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再具体教学之中,教师应依照学生实际能力加以分组,每组学生人数一般在4至6人左右,学生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和技巧水平尽量一致,并选择一名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其职责在于督促组内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记录小组学习报告、总结小组学习中的问题等等[4]。例如,在“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校介绍幻灯片,并引导学生根据该课题的要求将工作划分到每一名组员之上。学生在小组之中进行分工,每名学生负责1至2项工作,诸如文字撰写、拍照、图片处理、排版、校对、美化等等,期间,教师针对学生在探究中的困难加以指导,保障学生自主探究的顺利完成。通过这一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素养

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尤为关键,因此,高中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与教育,使其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实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的最终目的。笔者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及课程结构加以分析和研究,认为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可通过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所谓短期培训,主要针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采用简短的培训模式,促使教师掌握常见的教学方法,诸如情境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等,并通过“实践+理论”的培训模式,帮助教师全面掌握上述教学方法。而长期培养则是基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加以教育,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为其构建科学、全面的培养模式,通过长时间的培養,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个人成长。通过构建上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教师教育体系,使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所提升,进而保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高中学校及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变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张悦

    参考文献 

[1]肖广德,黄荣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新课标的考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0-15. 

[2]张立强.面向个性化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篇(4)

【关键词】短训 班主任 增值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95-02

随着时展,教师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当前教师培训机制、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学者探讨出一系列培训机制激励化、培训目标分层化、培训内容深入化、培训方式多样化等对策,为教师培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在教师培训中,班主任工作同样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效果是否有效,培训作用是否得以拓展和延伸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培训管理的角度探讨班主任增值型培训的设想及做法,以完善有效培训途径研究体系。

一、培训班主任管理层次

衡量一个培训班班主任是否优秀,主要看在管理培训班级时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有些班主任整天忙忙碌碌,可是未必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目标;有些班主任能发动学员共同参与管理班级,表面上班主任无所事事,但班级组织纪律性强,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班级具有凝聚力,培训效果较好。班主任管理根据培训效果可分以下三种层次:

(一)事务型管理

事务型管理类型的班主任仅限为完成培训期间的日常事务管理。做好培训前期准备、培训后收尾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做好学员的学籍管理、考勤管理、纪律管理、后勤管理工作等。看上去培训风平浪静,工作开展顺利,教师与学员间却存在戒备之心,不满之意。管理作用仅限于完成培训教学任务,这是合格的班主任。

(二)协调型管理

协调型管理类型的班主任服务意识较强,上传下达、左右联系、内外应对关系处理得心应手。培训组织纪律性强,学员对培训认识到位,学习主动性、参与性高;班级凝聚力强,培训效果较好;这是良好的班主任。

(三)增值型管理

增值型管理类型的班主任注重培训的拓展和效果的延续。无论多短时间的培训,全体学员之间都能建立良好的友谊。这种友谊在培训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这种培训效果不仅体现在培训期间,同时培训多年后学员还感受到培训班的作用,这是优秀的班级管理,也是短训培训班主任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

二、增值型管理的实施

培训目标根据学习理论主要可分三类学习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短期培训针对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学习领域设计了较系统的课程。但是这种短训只关注本期培训完成效果,往往忽略培训创造了学员互相学习的平台;忽略了培训效果在培训后的拓展和延续。而搭建学员互助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育能力才是培训的最终目标。

(一)快速互认、消除隔阂

短期培训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短,培训时间一般在两周内,甚至两三天时间。班主任的职责除日常管理外,迅速构建学员学习共同体,搭建学员后续交流平台是优秀班主任促使培训效果增值的重要工作。

1.破冰活动的开展――建立学员间的浅层人际关系。破冰活动的目的是迅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培训第一天安排30~45分钟的破冰活动,虽然占用了培训的有限时间,但学员间的陌生感迅速消失,再见时彼此脸上多了一份真诚和笑容。活动的设计一般视具体情况开展。一周以上的培训班,培训的破冰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在实际操作中,破冰包括:第一,设计5~10分钟全班参与的小游戏,打破僵硬氛围,调动学员兴奋程度。此活动简单、趣味性强,如图形游戏、按摩高手等等。第二,组建团队,加强团队成员融合度。班主任根据学员业务范围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分小组依次完成互认(例如可进行串名字游戏)―选组长―设计团队名、口号、设计团队标志性动作―展示团队文化。第三,深入交流,寻求认同的教育观点。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商定讨论题目,并通过设计问题树的方式进行分析。深入交流让组员解惑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并达成一致意见,找出工作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班主任也可根据学员开放性讨论内容,找准学员最关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两三天的培训破冰阶段可精选1~2个小游戏,半小时内迅速消除学员间的陌生感。

2.自主座位的形成――建立学员间的同道关系。短期培训学员人脉关系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学员快速寻找到能给予帮助的同学,并能深入交流。对此,短训班座位牌的制作相当重要,每个学员的名字摆在桌面上,为学员间能迅速叫出学员名字提供便利。学员第一次座位牌的摆放由班主任负责,学员到位后,可根据报到时领取的学员名册上信息,分析各自需要,随时自行摆放座位牌,自行调换位子。自主座位为学员交往提供便利,同学间的观点、思想在上课、课后都得到零距离的交流,彼此在对方身上找寻到认可和尊重,同学间的友谊悄然建立。

3.课外活动的组织――建立学员间的情感关系。班主任在没有占用有限培训时间的基础上,可见缝插针在紧张的培训之余组织一系列球赛、拔河比赛、郊游等活动丰富学员培训生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放松防范心理,加深学员间的认识,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培训班级活力,形成班级凝聚力,产生班级责任感,从而学员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退的友谊心理。

4.学员合影留念――建立幸福大家庭。再短的培训班终归是一个班集体,班主任组织得当,管理到位,同样能让学员在学习之外,扩大人际交往圈。每期培训中,班主任均会组织学员合影留念,并编印通讯录发给每位学员,给每位学员传递一份人文关怀,传递一种温馨,让短暂的培训留给学员无尽的回味和记忆。

(二)坚持跟班学习,提高管理针对性

班主任坚持跟班学习,一方面能约束学员课堂纪律,有效杜绝学员工学矛盾出现,两难选择情况下倾向于学校工作的完成;另一方面,班主任跟班学习能及时班主任、任课教师、学员间的关系。再者,班主任深入培训教学,能全面收集教师、学员对培训开展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培训存在的问题和调整培训方案,而不至于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使问题胎死腹中。此外,班主任跟班学习,可以针对教师所授培训内容,组织高效的、目的明确的学员研讨、交流活动。

(三)挖掘学员自身资源,加强同伴学习

参加培训的学员是高级知识分子,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他们来自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他们作为成年学习者,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培训班主任如能挖掘学员自身资源,建立同伴学习氛围,及时收集、整理、交流学员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是参训学员获得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甚至比培训授课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员需要,更能让学员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1.主题活动。在培训中预留一定时间让学员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是凸显培训实效的重要内容。主题讨论活动让学员一方面畅谈心得,尽述同仁情怀;另一方面畅所欲言,谈出真谛,谈出真理,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主题活动讨论主题的选取,可由学员讨论根据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定讨论主题,也可针对培训所授内容由班主任自定题目,组织学员研讨。主题活动一般由题目确定、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专家评析四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均有时间限制。

2.经验交流。充分挖掘学员自身资源将使若干个主讲教师瞬间转变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师在传授知识。来自同伴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已有认知理念的学员转变思想,改变行为习惯更有说服力。开展学员间的经验交流可分两步进行,一是观点展示,即学员事先总结、提炼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将自己在工作中最闪光的、独特的经验进行展示。二是专家、全体学员互动。在听取完学员观点陈述后,专家及其他学员就其感兴趣的方面同展示者进行探讨。活跃的、互动的经验交流让教师、学员受益匪浅。观点展示的学员将自身工作方法供专家、全体学员解剖分析。一方面,任务压力促使他们总结自己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集专家、众多来自一线学校学员的会诊,将使自身工作方法有较大改观。全班学员在听取、剖析同伴经验的同时,一方面可借鉴同伴经验,另一方面在探讨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水平。此外,由于学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教育、教学感同身受,观察视角各有不同,讨论让他们集思广益,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

(四)搭建后续交流平台,强调培训效果持续性

学员间良好友谊持久的保持需要班主任搭建学员后续互动交流平台,建立班级交流网络,组织培训后班级活动。培训班级交流网络平台可以作为求助区,学员在这里发表疑问,需求答案,获得帮助;培训班级网络平台可以作为经验交流区,学员在这里交流个人教学经验,探讨教育工作中的小技巧、小窍门;培训班级网络平台还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员们把自己积累的教学资源贡献出来,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不定期的班级活动可以成为学员调节情绪的场所,学员在这里自由交流一些思想问题,宣泄一些情绪,激起同行共鸣,获得精神的抚慰,有利于学员调整心态,重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1.建立Q群。班主任可要求培训班委成员建立网络Q群,由班委成员担任管理员,负责Q群的维护和管理。培训教师和学员均要求加入班级Q群中,建立有效网络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及时的对话与协作。网络Q群平台的建立,给学员在培训后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寻求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从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不同角度做出及时、恰当的建议提供了途径。强大的智囊团让学员博采众家之长,将有效、持续地促进学员自身发展,从而实现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此外,在培训中,为有效避免学员课堂上忙于记教师教案、无暇思考的问题、培训班主任可强调学员只记录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启迪,培训教师授课资料及培训基地整理的资料均可放上Q群共享区,短训过后,学员可回到本单位再下载。同时,建议学员们将在工作中积累的教学资源贡献出来,长年累月,积累成庞大的资源库,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

2.组织培训后的班级活动。培训过后定期、不定期的班级活动是不断激活学员班级责任感,唤起同学意识,加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涣散的凝聚力的有效方式。班主任可将活动组织的任务交付给培训班委委员。培训时就明确班委的职责不仅在培训中,他的作用显现主要在培训后。因此,再短的培训,班委的组建同样重要。培训班班委成员的选择:最主要是要有持续的激情,同时在重点学校任职的班委,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组织班级活动的实力将是让培训同学友谊保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高广方.“国培”如何才能做得更好[N].中国教育报,2011-03-04

[2]陈卿.重视和加强教师培训中的班主任工作[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整合

一、概论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应该是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了适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而特殊教育学校面对的是有各种生理缺陷的残疾儿童,数学课又是一门严谨而略显枯燥的学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丰富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残疾儿童的生理缺陷得到补偿。所以提高特校数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十分重要。

二、特校数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基本内容

1,基本的理论和信息素养

教师必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包括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备课、写电子教案、编写测验试题等。

2,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运用

为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不同残疾类别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例如,聋童以视觉参与为主,盲童以听觉参与为主。就应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设备。教师应熟练掌握幻灯、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的使用。教师还应学会使用专业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PowerPoint、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都是很好的制作课件的软件。通过课件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直观、丰富、互动性强。除此之外,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还要具备助听器的使用保养,测听设备、语训设备的使用及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盲文打字机的使用和其他一些盲人辅助设备的使用知识等。

3,利用网络素养

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特殊教育方面的资料很少,互联网则为特殊教育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教学中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教学资源,学会传输文件和进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创建个人网页和校园网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4,课程整合素养

也就是加强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具备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并且有机融人数学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1,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教育新理念。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因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主要受其教育思想、理念所支配,只有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残而不废的合格人才。新的教育理念包括:构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改变学习方式,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学模式由课堂讲授式向协同式学习转变。将现代教育技术观念与原有教育观念相融合,内化成自己新型的教育理念。

2,积极参加各种师资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比较少,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特校教师而肓,参加各式的专业培训是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途径,其类型有:(1)学位进修。这种方式主要是教师参加在职函授或脱产学习,如师范类本科函授、教育硕士等。(2)短期培训。这种方式主要是指短期集中进行学科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修活动。主要由教研部门等组织的短期培训,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等。(3)校本培训。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或教学研究等。

3,提倡自学,通过自学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通过培训方式可以很快获得一些教学新技能,然而要将它内化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关键还是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1)态度要积极。(2)是善于借鉴。目前网上有很多免费课件,教师要学会内化和加工,根据自己学科和学生的特点适当借鉴,只有懂得借鉴,才能有所创造。(3)加强合作。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4)注重积累。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收集各种教学素材,收集各种类型的优秀课件等。

4,多实践,是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

篇(6)

2010年泌尿外科二病房共收治病人**人,进行手术**例,重症病人**人,抢救人数**人次。收到表扬信**封。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1.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全年共进行业务学习40余次。并不断完善科内护理常规。修改完善了《静脉肾盂造影护理常规》。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护士理论水平。在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中,体现了护士们较高的知识水平,受到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

2.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以及各项应急预案,每个月有计划的对各个核心制度应急预案进行考核,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的学习在科内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护士通过核心制度的学习,自觉地将核心制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了病房的护理安全。

3.每月科室质控组有计划的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尤其加强对科室不常见的护理操作的考核,找出共性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一年来的三基三严培训,使护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每月坚持开展护理病例讨论,针对护理疑难病例,危重症病例,全科护士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又将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想在前头,提高了对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二、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

1、科室内年轻护士作为主要力量,既为我科增添了朝气,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又为病房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各层次的人员都得到合理的有计划的培训,年初,科内重新制定了各层次人员的培训计划。制定了《延期实习带教计划》,规定带教老师和延期实习学生每周按照计划完成各项实习工作。延期实习同学每周完成2篇实习笔记。制定了《新轮转护士培训计划》,短期培训一个月,使新轮转的护士在初次进科的一个月目标性强,尽快的融入到科室工作中。同时每月重点检查1-2名低年资护士自我学习的情况,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学习。

2、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科内质控组将每个月个人需要完成的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及基础操作考核列成表格,使护士们随时可以掌握自己各项考核的进度以及完成情况。发现护理隐患发生护理差错及时召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座谈会及科内生活会,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给予纠正。认真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讨论纠偏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针对病房年轻护士多,处理纠纷等突发事件的经验相对不足,更加注重对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利用疑难病例讨论时间、生活会等鼓励护士参加讨论,以培养其沟通能力。并根据具体案例,具体分析,组织讨论,教会年轻护士学会处理问题。

三、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伊始,科室召开了生活会,将相关的精神传达到每一名护士,向大家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取得科室护士的认可。同时,科室也积极动起来,先是在工作安排上做了调整,取消了辅助班护士,将科室责任组由3个改为5个责任组。

2、重新规划了各班职责,由责护全权负责患者的一切处置、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护士长、治疗护士在病房工作高峰时参与到各组的护理工作中。

3、积极组织科室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大练兵,为了能将各项生活护理操作更好的提供给病人,我们先在自己的身上练习,并且不断改进生活护理用具。我们自制马蹄枕,用等渗盐水冲洗袋制成临床洗头用的冲洗袋,用灌肠器制成床边洗手用的冲洗袋。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自我体验,使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也保证了我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4、加大病房安全管理。泌尿外科高龄老年患者较多,针对科室这一特点,我们从病人一入院开始就进行细致详尽的安全教育,预防可能发生的跌倒、烫伤等事件。签好各项告知书,针对每一个患者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并根据危险分值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如穿防滑鞋、床头挂跌倒警示标识、科室走廊挂放跌倒展板等等。

四、科室不足

1.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及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作为年轻护士长,管理经验不足,科室管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工作设想

1.制定2011年科室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使科内护士培训规范化。

篇(7)

关键词:学生干部 素质能力模型 鉴别性素质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参与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思想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使得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这种动力投射到学生干部身上就表现为淡化集体,强调自我、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不良现象。同时,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贪污腐化、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平衡、就业压力增大等现象,在网络媒介异常发达的今天,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增大了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引导的难度。

1.2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挑战。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构成要素,必然也需要进行相应地变革和完善。

1.3 学生干部群体自身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挑战。当前高校学生的主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成长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极少遭遇过挫折,但在大学中,学生在学业、就业等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危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同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既有思维开阔、个性鲜明、勇于展示自我、善于学习等优点,也有团队意识薄弱、责任感与功利心并存、不善沟通协调、榜样作用发挥不够、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培养难度加大。

2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为应对上述各方面的挑战,笔者认为亟需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明确高校学生干部必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并以该模型为指导,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干部搭建成长成才服务平台,推动学生干部培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2.1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内涵。笔者认为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利兰博士提出的能力素质模型理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1973年,麦可利兰博士提出能力素质这一概念,他把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称为能力素质。后来,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麦可里兰将能力素质明确界定为: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能力素质模型被定义为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借鉴麦克利兰博士的理论,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是指:“胜任学生干部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总和”。

2.2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该模型包含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两大类构成要素,可分为知识、技能、特质和品德四个维度。

①基准性素质是指担任学生干部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由知识和技能两个维度的能力素质构成。知识维度包含政治理论、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文化艺术等6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主要有领导、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执行、决策、危机处理等8项管理技能和语言表达、公文写作、人际交往、信息搜集、学习、创新、反思、总结等8项基本技能。

②鉴别性素质是指能够胜任学生干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由特质和品德两个维度的能力素质构成。特质维度包括进取心、自信心、责任心、自控力、笃实、身心健康等6个方面的性格特征;品德包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奉献、担当等6个因素。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既包括与工作直接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具体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念。基准性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培训迅速提高,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最为注重的领域。鉴别性素质――特质和品德是影响学生干部行为表现的关键要素,不但在学生干部选拔时难以考核,也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取得明显的效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以虽然鉴别性素质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取或提高,但各高校仍需加强对学生干部鉴别性素质培养的力度,唯有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干部不但在校内能引领学生,毕业后也能够独挡一面,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3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的启示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益多样、复杂和功利化。一些学生干部存在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缺乏奉献精神和表率意识、工作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等问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亟需提高。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理论指导,推进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1 优化学生干部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学生干部进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负责任的公民,亦即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高校应以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指导,开设包含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七个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干部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在对学生干部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推进“青年者培养工程”实施。2007年团中央制定了《“青年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主要是通过为学生骨干搭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课题研究等成长成才服务平台,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模式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高校在实施“青马工程”时,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干部的头脑,同时,积极开展以“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导他们摒弃功利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3 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推动学生干部培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契机,以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指导,结合学生干部的自身时代特点,建立健全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一是健全选拔机制。坚持“民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依照团的章程和学生会章程及相关制度,把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岗位上,保证学生干部的高素质。二是健全培训机制。根据学生干部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重点培训与普通培训相结合,周期轮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和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传、帮、带”,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学生干部在高校管理活动中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学生干部的考核实质是对学生干部的监督与培养,通过考核来观察和监督其工作能力及工作开展情况,最终形成日常考评和任期考评的动态良性循环考核体系。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当然这模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广大学生工作者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依托“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平台,为学生干部搭建更多的成长成才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显忠.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基本能力的培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利俊荣,周业安.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3]张艺馨,焦丝佳.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