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道德文化论文

道德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2: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德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道德文化论文

篇(1)

在育人工作中的现实价值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是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新的补充,也是培养品德高尚合格人才,提升人文修养的有效举措。

1.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主张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一向推崇儒家的“仁爱”原则,崇尚“仁者爱人”,尤其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因此“仁爱”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价值,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现代社会人和人的相处中,我们应当学会从别人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于我的一切事情,也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伤害到他人;我希望做成实现的事情,也允许和帮助别人去实现。而“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国则长期以来是百姓的生活处事哲学,今天尤其应当广泛推广。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长远目标来看,儒家的“仁爱”思想可以纯洁世道人心,整合社群利益,调整人与天、地、人、物、我的关系,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这在天、地、人、物、我日益疏离和紧张的当今现实社会,尤显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助人为乐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流传久远的格言。把帮助他人看作自己的份内之事,看作自己的人生快乐之源,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社会公德,是富有爱心的表现。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乐于助人的精神,把助人为乐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进而养成为一种习惯,上升到精神境界,将会是他们未来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如有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左传》中也曾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与谦敬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周期长、成效慢的工作,文化化人、素质培养更是一项润物细无声、功到自然成的伟业。要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传统的德育教育必须从“宏大”走向“细节”,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老三样”:照本宣科、树典型、学英雄,高高在上,让学生觉得空洞乏味。而是要改革方式方法,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使德育知识与学生生活行为融为一体,让德育教育基于学生的生活土壤,引导学生“知行统一”,知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人文课程的教学中,加大实践考核力度,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礼节开始,通过一些具体的技术性训练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老师要做到言教与身教的结合,切实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细节化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规范的具体,权利的明确,首先可以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永不自满;其次是发现别人的长处,能宽容地看待他人的缺点,尊重他人;第三是正确对待名利,不居功,不争名夺利,增强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调的关系。传统与现实的融合,人文的熏陶,胸襟的开阔,长此以往经过努力,营造出一种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比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提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终建成自由平等、敬老携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宽容礼让的和谐社会。

3.践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

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主张“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首先“义然后取”,“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被否定。这种倡导“先义后利”和否定“见利忘义”的思想,强调奉献牺牲和责任担当的传统,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当前对提高我国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校园里,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朴实的与人为善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友好地和谐地与人相处,但现实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诸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及各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校园,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不少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片面偏向个人一边,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而为了一己私利,黑白是非不分,又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有帮助的、有影响的交往对象,并以之提高充实自己。古人云:“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来决定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大器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进取心、自信心,爱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勤奋上进、勇于奉献。一个内心缺乏精神信仰、道德低下、意志品质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泛滥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堕落沉沦。欲立事,先立人。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说,想要载物必须要有厚德,即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人生在世,修德第一。

二、总结

篇(2)

论文摘要:儒家道德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尤其是它所提供的传统美德,对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有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体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语论·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

二、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2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其二是重利益,轻道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把利益的追求作为经济生活的驱动力,金钱、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秤砣”;人们热衷于讲“经营之道”,而“做人之道”日益被淡忘;一事当前,人们但问“值与不值”?是非善恶,道德良心却被抛诸脑后,“良心能值几个钱?”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依此,为获利可以不择手段,能挣会捞就是能人;坑蒙拐骗,贪污受贿,走私行窃,杀人越货,等等,只要有利可图,只要物欲得以满足,便肆无忌惮,不以为耻;甚至暴利之下,铤而走险,无恶不作。如此种种,严重败坏了我国的社会风气。而儒家道德文化强调“知耻”,孔子提倡为人要“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孟子则从人性上强调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下》)“义”就是要有所不为,不做那些会使自己蒙受耻辱的事。这就是说,我们要懂得道德的是非善恶,在自己心中立起一杆秤,以自己的道德良心为秤砣。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社会风气,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弘扬儒家的良心道德,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教育人们突破“值与不值”的狭隘功利眼界,在谋取利益之时,为自己树起一个道德标准,行已有耻,有所不为。

篇(3)

【关键字】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及现状;问题分析;可行性对策

我国一直大力推行道德文化建设,尤其在社会宣传上做了大量的功夫。但局限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许多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形成了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的冲击,造成了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探析形成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困境的问题所在。

一、当代道德文化建设背景及现状

1、我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型期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走过了37年的岁月,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GDP排名和国家外汇储备衡量,1978年我国GDP为268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十五位,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13年我国GDP为8.3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经济的显著发展带来了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人民用上了自来水、家用电器,各种让生活变得更便利的产品层出不穷,我国人民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这37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间,但它却亲眼见证了我国首次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统治地位,并实现从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现在大半步迈入商业经济的巨大转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定地朝“四个现代化”目标前进,人民生活正变得日新月异。巨大的社会变化带来的不只有种种好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问题。这其中,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正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

2、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旧有道德迅速瓦解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美国旧有道德的垮塌时代。现代商业文明带来了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与旧有社会道德文化观念的冲突令人瞠目结舌。有人说,猫王的扭胯扭掉了一代美国年轻人的道德,这并非无稽之谈。现在的美国人追崇猫王,事实上正证明了美国道德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是如此。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刺激下,各种良莠不齐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加之社会观念的巨大变化,对我国人民既有的道德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甚至在某些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6年南京彭宇案,让“碰瓷”一词走入人民的眼帘;2008年三鹿集团三聚氰胺事件,让多少幼儿从此告离健康;截止今日,多少食品安全案件层出不穷,让无数消费者胆战心惊。面对着这种种触目心惊的社会热点事件,不得不承认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正陷入困境。

二、当代道德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1、全社会的信任危机

现代商业文明在降低人与人沟通交流成本,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正使得心与心之间变得更遥远。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使得人们总有紧迫感,拜金主义肆意蔓延,吞没一切为之动摇的土壤。我国道德文化滑坡的一大表现是弥漫全社会的信任危机。自2006年南京彭宇案发后,尽管围绕着老人是不是被彭宇撞倒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显而易见的是,从那时起我国旧有的各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面临巨大的现实考验。时至今日,一些老人在外出时发病得不到救助的报道偶见报端,也出现过一些年轻人帮扶老人被讹诈的报道,直让人唏嘘不已。

需认识到的是,现在的信任危机已不仅仅出现在帮扶老人身上,而是已然蔓延到社会各个角落。食品安全的阴霾一直徘徊不去,2014年10月央视曝光网上订餐乱象,为人们烹饪佳肴的厨房环境却是那般恶劣不堪,直让人怀疑网上订餐的可靠性;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假货事件进一步发酵,引发有关部门重拳出击,重点查处淘宝上贩卖虚假伪劣产品的店家;2014年12月,南京亿元银行存款不翼而飞,引发了不少银行储户的恐慌。

2、媒体的坏效应放大作用

在我国道德文化滑坡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新闻媒体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迫使他们必须寻找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新闻进行报道。南京彭宇案被新闻媒体关注本属正常,但盖棺定论的做法却有违媒体人公正客观的报道精神,因此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更为可怕的是,负面事件报道天然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将其代入自己的生活情景中,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警惕和焦虑。比如学校老师猥亵儿童案件屡见报端,这不能证明当事人的作为没有得到新闻报道的启发。诚然新闻媒体在推动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坏效应事件中却往往扮演着“放大镜”的角色。

3、知行不一的问题

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困境在于知行不一。尽管我国在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人们仍普遍存在道德方面的知行不一,随地扔垃圾、过路闯红灯、排队时占队现象屡见不鲜。上海、北京等地出台垃圾分类已有20年历史,至今仍止步不前。事实上,人们当然清楚这些行为的好坏,也知道社会倡导的是哪些行为,但他们就是不作为。知行不一,已成为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之所以有知行不一现象的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巨大的社会传统惯性思维。人们会做出各种不利于公众的行为,其出发点除了大家都这样做自己这样做也无妨的侥幸心理,还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些人抱有“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错误思想,更有人提出“人人为自己,就是人人为大家”的荒谬论断,并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有了生存滋长的土壤,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1、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现代文明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远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美德经典,“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直被人们谆谆教导,成为了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丢失。在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后,其实已经不少人自发性地倡导“复古”活动,比如穿汉服拍毕业照、把七夕节列为东方情人节等,并得到了社会大众一定的认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即使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大片存活的土壤,它所缺少更多的是社会方面的大力弘扬与倡导。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适应社会环境与思维习俗的变迁,避免出现“埋儿奉母”式的宣传争议。

在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机结合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尤其注重个人素质方面的教育,日本在这其中有许多培养的社会习惯值得我们学习。要实现现代文明的个人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学校从小培养的实践性教育。事实上,在我国人民经济水平日趋富裕的现在,学校进行从小培养的实践性个人素质教育时机已然成熟,缺少的只是社会和政府方面的主导与配合。

2、加强宣扬好人好事,适当采用物质奖励

在应对媒体的坏效应放大作用方面,我国应加强宣扬好人好事,遏制新闻媒体恶性循环的无下限负面报道。我国一直有在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好人好事的努力,但效果却显得差强人意,这与现代社会人民的新闻媒体选择多样性密切相关。2002年10月,央视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迄今已进行过13次评选活动,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然而,央视的宣传渠道不可谓不广泛,但相对于社会风起云涌的各类传媒依然显得势单力薄。但在2014年这一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社交平台微博上一些好人好事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也不再单纯关注负面报道,说明了社会大众对待媒体开始呈现理性化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要扭转“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不良趋势,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着力发挥它们社会大众舆论阵地的作用,借此唤起人民群众对社会公众道德的信心,进而重塑当代道德文化精神面貌。

在必要的时候,还可借助物质奖励对好人好事进行宣扬。德国对拾金不昧有明确的物质奖励,为的是鼓励更多人实践拾金不昧;韩国推行子女孝敬父母可优先得到公租房政策,为的是宣扬传统文化的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当既有的激励手段失效时,采取物质奖励手段无可厚非,而且是适当的一种举措。

3、法治道德双管启下,以惩为主以防为重

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滑坡,其中一大原因在于法治贯彻落实不彻底。脱离法治单独给予道德谴责,这无疑是本末倒置。道德为辅法治为主,法治道德双管齐下,才能让社会秩序良好运转。以最近时见报端的“老人碰瓷”为例,一些愚昧老人之所以敢碰瓷,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廉。碰瓷这一现象要进行法律认定困难重重,因而给了一些愚昧老人可趁之机。不仅如此,食品安全问题、银行存款丢失问题究其到底都是违规违法问题,只是因为暂时的违法成本低廉或执法不力,这才给了违法分子可趁之机。

为此,我国首要应加快立法制度建设,缩短立法周期,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及社会问题,不予余力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巩固人民群众心中的道德文化打造一道坚实的屏障,为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保留一份厚实的土壤。

要有效实现法治道德双管齐下,关键在于以惩为主以防为重。以惩为主,惩治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才能让人民群众辨别一切魑魅魍魉的行为,才能树立人民群众对社会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以防为重,重点在于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从而挽回社会公信力,才能避免人民群众道德文化建设的坍塌,才能巩固人民群众对既有道德文化建设成果的充分认可。

四、结束语

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兴衰成败。尽管目前仍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应当看到前程是美好的,道路上是光明的,国家和社会有足够的办法和手段来摆脱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对当下青少年个体道德理性价值精心教育极为重要。为此,本文简析道德理性的内涵和构成,论列其作用,提出若干青少年个体道德理性价值教养的建议,同学界和教育工作者研讨。

党的十七大在规划“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这一战略任务时,全面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尤其强调“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川个人品德建设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支点,其关键则在于青少年个体道德理性价值的教养。为此,我们首先要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深化对道德理性内涵的理解,确切把握其构成结构,探讨道德理性价值教养的作用和如何发挥其作用。本文基于学校教育的实践,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青少年受教育的外在背景、社会条件,对此作一理论结合实际的简要论析。

一、道德理性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何谓道德理性?其内涵如何界定?对此,中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在此不-一详加论列。·般认为,“道德理性,指社会个体基于自身道德知识、道德价值观、道德逻辑等因素而形成的自成体系的处理个体道德行为的思维和判断体系。”不同个体,道德理性存在共性内容,却显性地表现不同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道德认知的深度,道德评价是否确切公允,道德思维是否敏感和逻辑的清晰度。

道德理性作为一种稳定的和与时俱进变易的心理机制,是个体的道德规范、道德学习、道德模仿、道德自警自律、道德护持、道德选择、道德评判、道德体系发展的核心机制。从人类道德文明发展而言,道德理性对现有道德体系学习、接受、仿效,是对人类道德价值观的理性思考、批判地发展,它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决定着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和社会成熟度。不同文明共同体,道德理性会有不同的人文情怀特征,但不同国家的不同公民素养的公民,其所具有的良善道德理性不仅可以保证个人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且能够使其遵循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德,悟守所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信守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特别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自觉共建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操持共有的道德情操,持续自我实现道德行为上弘善扬善的好公民。

道德理性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个体内在的道德认知,道德价值观、道德思维逻辑和外部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机制四个向度和维度。前三者是决定性内因条件,后者则为重要外因条件。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能力之一,是个体掌握的道德认识—人类道德实践经验的条理化总结,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世代传习的系统道德知识。它对个体道德行为起导向、增益作用。道德认知获得的道德知识是构建道德理性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认知、道德认识作为以道德实践为导因和检验机制与过程,是经由制度化的社会教化教养教育的外在强制学习,不断感识体悟,持续地走向内在的、生成的“自我”的道德文化自觉的自动的习惯化并普及推广为社会习俗化过程。道德认知的主要功用在于个体心理机制上能够知晓、辨别、理晰道德行为、道德人格品格之真伪善恶美丑,它是个体终生道德学习与实践过程。其所知有涯,所行无涯。就是说,作为道德认识,其对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是有确定的意义内涵的,而在道德实践上则是“学无止境”的。

道德价值观是道德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一个社会有共同拥有和奉行的核心价值体系,每一个体则持有具有个性化的道德价值观。社会共有道德价值观,是普遍适用的道德评价标准和尺度,个体道德价值观,对于自我道德评价和他律性道德评价也有重要心理趋向上的影响。就道德评价而言, 它是运用道德概念通过推理对自我或他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美丑的分析判断过程。因此,又称之为道德判断,其正确性与深度,依赖于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个体品德发展和支配个体道德行为有序,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说来,正确的恰当的道德评价,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诱导力,决定着支撑着道德行为的有规律地实现和发展。正如有学者指出:“个体成熟或者说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体自由自发的生理、心理冲动不断接近、认可和维护自己所生活的首属、次属群体所认可的价值标准的过程。”〔’“〕可见,道德评价对个体实现社会化之至关重要。

二、道德理性的作用及其教养

道德理性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是怎样的,这是一个世界性历史以及人类共同利益性话题。传统道德文化认同于此不论,就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的道德治理意义上论说,道德理性的功能或作用,大致可以指出这样四个方面: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导向起决定作用,对于社会公共秩序起一定指向的稳定器作用,对人类道德进步和发展来说是动力源泉,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重要的自我铸就形塑因素。

道德理性对于个体道德行为的导向的决定作用,是历史反复呈现、显示的事实,也是人类个体的感识身受。就道德理性对道德行为导向的决定作用而言,其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是依赖核心价值观为基准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正常公正运作,依赖于社会伦理研究主体的规则性解释体系的规范化合理化,依赖于政治社会决策体系的基本符合德治与法治并行治理的科学化设计和设制。三种依赖都完全到位,各司其职能,道德理性的决定性作用就能较好地发挥出来。三种体系都必须切实把握一点:道德理性是复杂多变的,在文化变迁意义上,它受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变动的影响。而道德价值观则基本上总体稳定,局部小有变易,从民族文化传统而言,它甚至是恒常稳固的。因此,必须在评价、解释、决策的具体操作上,遵循定制度原则,同时与时俱进协调平衡。

道德理性是个体道德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形塑、自我铸造的重要主体性因素。道德理性作为个体的核心道德素质、个体道德精神的支柱,是个人主体性道德品格形成、道德品位的确立的标志性因素。当今世界,个体道德理性的增进、提升,应尽快结束传统的道德教育的被灌输、单纯机械受众的状态,转向自我创新更新,自我形塑铸就,从而使道德理性成为个体的道德行为选择的核心诉求,打造个体道德水平、道德发展、道德品格发挥社会效应的基础。从国民教育体系来说,青少年个体道德理性的有效教养和有效培育,使每一个人都积极自动自觉接受道德理性的导引,应该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自修与学校、家庭、社会联手进行道德教育的核心性治本问题。

至于如何对当下中国青少年个体道德理性价值进行得体有效的教养,多年来理论研讨、学术争鸣持续不断,取得了主要共识,也仍有异议。这里,我们从自己的工作实际经验教训的总结基础上扼要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重要的前提性问题是从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据设在河南师范大学的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所述,当代中国青少年存在十个“焦点问题”:价值观念游移、道德失范、文化素质下降、婚恋就业失衡、心理疾患频发、网络成瘾堪忧、越轨行为多有、安全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身心发展不平衡,等等。十个“焦点问题”各个问题之间都有密切的直接或间接关联性。

道德理性价值教养方式方法,应本着循循善诱原则,与教养对象平等对话,友好谈心,真诚交流,重在开发受教主体的自我教育资源,增强其自主自治性自我教养能力。参考各地经验,这里提出以下五项建议:

第一,在系统地进行道德知识传授、疏导过程中,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的可接受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启发受教者自动认知、自觉提升道德认识水平,传输道德知识不呆板,面对面对话相互心理不逆反。

第二,努力想方设法,同受教者一道创设、营造道德情境,以人为本同道德情境环境交融,主客体互动,通过环境濡染、情境感动效应多方面促进个体道德情感体验的深化,情理道德生活的丰富。

第三,以主流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着力确立个体道德价值的方向,主动参与主流道德理性价值的维护,积极拓展其社会基础,丰富深化其内容。

第四,更多采用案例教育方式,贴近受教者的心灵,促进其自我评判和道德理性价值定位。

篇(5)

论文摘要:文化支持是包装设计的基础。本文论述了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的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醒作用,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生产社会化并日益冲出国界向全球化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提升,人们对商品包装设计的科学化、艺术化和合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包装商品的设计,愈益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因为现代包装制品,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制品,是商品性制品与艺术性制品的统一。包装商品不是一般的工匠制品,一般的工匠制品只要有一定的工匠技艺就行了,而包装商品则要通过造型与装潢,艺术地表现设计者之意图、理念、思想、情趣、文化底蕴、价值取向以及市场营销诉求等等。所以,商品包装设计,具有文化的内蕴,是艺术的载体,是一个时代经济的反映。

一、商业包装设计的文化底蕴支持

文化支持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现有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功底及其应用能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商品包装设计的基础。商品包装设计之所以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是由包装商品及其设计的如下特性决定的。

1.包装商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性

包装商品作为商品本体的附属物,应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等多方面的功能,这是包装商品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立足点。而这些多重功能是否完备,既要求设计者选用材料的正确,又要求选型、结构的合理,还要求包装装潢符合促销诱导的市场消费心理。所以,商品包装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营销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艺术的创意很好地结合起来。

2.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商品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其使用需要,还希望在商品及其包装上能获得美的视觉满足或享受。所以,商品包装的造型与装潢设计,应当符合美学规律和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人们对于美的审视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审美意识还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区别,因此,包装设计者应当熟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适合于社会美、大众美和时代美。

3.包装设计的独创性

包装商品作为一种艺术制品,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设计与制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往往源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文化底蕴)。所以,要使商品包装的设计具有独创性,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观上具有创造意识。

二、文化底蕴对商品包装设计的支持作用

由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合成的文化底蕴,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商品包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作用。

(一)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

在当代,科技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但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支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高智能的革命,而智能机器(计算机)则成为这场革命的代表,它使智力物质化,使高智力渗透于高生产力与高设计力之中。比如,在国外商品包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一条龙设计过程中,早已实现了计算机化。运用计算机设计,可将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计算、反复比较、反复修改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包装设计从令人苦恼的繁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从而获得优化的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的智慧是无穷的,但其工作速度与电子计算机是无法相比的。伟大的数字家契依列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将π计算到707位数,而中等速度的计算机只需八小时就可以把π的运算推到十万位数。除此之外,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系统,均备有多种文字和图像屏幕,在图像屏幕上能产生千万种颜色,并可以随心所欲地绘画,修改造型结构中不中意的部位等。展望未来,包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化是一种总的发展趋势,今后,必将还会有更多的为设计服务的专用辅助设备问世。包装设计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科技功底,其商品市场调研、新材料的选用、设计资料的检索、设计程序的编制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有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撑。

(二)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文化。一般地说,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实文化基础上,以艺术文化系统为核心的更高级的精神文化形态。伴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市场上商品本体及商品包装的美的要求推动着美学冲出纯意识形态的艺术殿堂,越来越渗透到日常的市场交换活动中来。

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和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价值提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这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当今社会,单纯以产品性能来满足官能需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必须在运用之外,加上美观,这是一种‘美’的文化标准,也是时代消费的大趋势。”如今,因为商品包装质量低劣而积压滞销或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实例不胜枚举;同样,因为商品包装稍作美学质量改进即获得积压商品畅销或出口创汇增加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商品包装设计,从构图来说,离不开对比、比例、对称、平衡、韵律、空间、调和等多方面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从造型结构来说,离不开安定与生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多方面美学关系法则的处理;从装潢心理感受来说,离不开适用感、特色感、质量感、廉价感、名贵感、新奇感、柔美感、群体属性感等各种心理感受的美学表现。这一切表明,包装设计者如果没有审美文化功底,就难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寓于商品包装中的完善的美学功能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三)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示作用

道德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和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调适文化”,它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人不遗余力地提倡道德教化,勉励道德修养,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现代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也对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商品包装与被包装商品本体是一种形式与内容、表与里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表与里是否一致,需要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的自身道德自律或道德心理自律,不作“缺德”的欺骗性包装。如果商品包装设计能用道德原则警醒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上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和进步,都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四)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87-02

近年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普遍完不成任务,以2010年为例: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13.1万人,完成年度招生任务的85.9%。招生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源数量的减少。而招生困难直接导致的就是生源质量的下降,具体体现是学校管理难度的加大。这个管理的难度即包括学习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而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是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存在问题。本论文对中职阶段2011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一、现阶段学生道德文化素质存在的问题

1.没有学习目标,缺少认知的需要、满足于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对现学专业基本不了解并对未来发展不明确的学生人数占到35%;仅有20%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认真听讲,10%的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有30%以上的学生上课时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如玩手机、看小说等;仅有5%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多数学生对所学习课程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学习的学生却只有10%。

2.道德品质现状。①文明礼貌观念的淡薄。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看小说、绣十字绣、吃东西、睡觉等,这样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在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不爱主动问好,学生间交流时常说脏话;课间及课后学生在卫生间扎堆吸烟,在宿舍也会发现有满地的烟头;他们在打扫宿舍卫生时将垃圾扫出门口或直接扫到阳台堆放,更有甚者直接从阳台扔下等。②时间观念淡薄。学生迟到现象严重,不但上课迟到,学校开学生表彰大会等集体活动也迟到,并且不与老师事先请假;上课进门时学生不打报告,进门后不与老师解释迟到的原因直接回座位,当被问及迟到原因时,有些学生甚至回答不知道几点上课,迟到理由多种多样,有很多事情让人难以理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常上课迟到的学生时间观念淡薄,换个角度看就是他们缺乏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③缺少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的趋向于自我意愿,这里所谓的自我意愿就是指自己本人的某种意愿,说白了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现象日渐严重。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迟到现象,这已经不仅仅是时间观念的淡薄,而是集体荣誉感的缺失。再看运动会,如今的运动会已经成了参赛学生的运动会,那些没有项目的学生早早就偷偷溜走了。就算被强制留下来也是打闹的打闹,吃零食的吃零食,玩手机的玩手机,对场上比赛的本班同学视而不见。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自身原因。进入中职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今的家长更是看不得自己孩子的利益受到损害,送到学校后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这就导致了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父母不由自主地偏袒自己的孩子,不能客观的评价谁是谁非。这份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对孩子成长有非常不好的影响;由于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家长因时间原因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问题,而把孩子的道德教育彻底忽视。这些缺乏道德引导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父母的辛劳从不感恩。有些学生因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叛逆情绪较重,有较强的自尊心。

2.学校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重心是技能培养,从而忽视了德育教育,没有建立完整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第一,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还停留在唯一的一个方面——学习成绩上。这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看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其思想道德表现。第二,学校只通过开设德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单一,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第三,学校对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没有严格的管制,对一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学生能安全毕业就万事大吉。因此,校园内没有良好的环境,其他同学见学校管理松懈纷纷效仿。

3.社会原因。第一,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找工作不看能力看学历,没有学历拼财力,有人有权才是硬道理。这使得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出现错误。第二,学生对就业现状没有清楚的认识,许多学生认为毕业后就是工人,就要进车间干脏活、累活。这使得学生心理上缺少优越感,认为努力学习与否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影响。在这种大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和认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初级阶段,许多体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战略步骤还处于第二步的建设之中。在这个经济腾飞的时代,国家更多注重经济的发展,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物质生活供应,而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去为人民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以至于现在人民的精神生活有些匮乏。由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健全,思想意识还不成熟,很容易误入歧途。

三、如何解决问题

1.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让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适应校园生活。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专业基础好、适应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师德建设,机遇,措施

 

师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1]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人格是照亮着青少年心灵的阳光。人类的知识文化由教师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教师的劳动发扬光大,人类的未来在教师手中创造。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优良的学识,而且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网络媒体的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快,影响范围广,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新方式。毫无疑问,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校园,也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穿过学校的“围墙”,成为一把双刃剑,给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网络给师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1.1 网络使教师道德更容易展现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交往模式,拓宽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赋予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论文参考。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共享资源,显示本来的自我,因此网络使教师的道德更容易展现。网络极大地刺激了教师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在加快教师与社会交往的速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拓宽了教师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使广大教师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1.2 网络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网络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特点,拓展了师德工作的手段。

一是可以借助网络优势,挖掘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不受制度、体制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当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2]

2. 网络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内修其身,先正其心”教师形象,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精神,延伸至今天的“崇德厚教、为人师表”为基本内涵的师德规范,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树立“崇德厚教、为人师表”的崇高理想信念。论文参考。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和所有个体一样,通过网络自由地与他人交往,网络文化结构的多层性和价值导向的多元化,对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网络功能区域配置的失衡、网上不健康信息的泛滥,容易误导教师形成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基本上是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接受和传播信息。这就使得有用的和无用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等等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在多种观念相互撞击、多种思想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导向的多元化,从而造成了有些教师价值目标的模糊。[3]

3. 网络环境下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网络作为一种对人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新的媒体,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思路与新的手段,但是也一定程度上给师德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师德建设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优势,把握网络环境影响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势必会大大提高师德建设的时效性。

3.1 构建学校网上师德教育体系

在教师大量融人“网络社会”的新时期,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网上师德文化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把网络开辟成师德建设的新阵地。

一是可以建立网上师德教育资料库。围绕师德建设的主题,收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方便教师阅读、查找、下载。可以链接一些著名教育网站或德育网站,通过链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二是可以在网上宣传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才华横溢、为人师表的中青年学者等先进事迹在网上;三是可以在网上建立教师集体博客空间,每位教师在建立个人博客、发表个人教育理念的同时,可以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师上网的自律功能

搞好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达成共识。认识提高的过程实际上是广大教师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学校应该把师德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网络道德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上网成瘾症的发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避免道德的失范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络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从而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4]

3.3 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校网络环境的管理

学校应该利用技术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优化和净化网络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网络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网络环境。首先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选择、过滤、监督,构筑网络“防火墙”。论文参考。其次,加强法律控制,对校园网的管理和建设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学校自身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制订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师德建设是一项新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而得以实现。同时,要从制度上、校规校纪等多方面保证教师道德的真正养成。只有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才能把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9):122

[2] 乔安娟.论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J]. 农业网络信息.2007(6):92-93

[3]石潇纯,徐建军.大学德育环境的网络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74一76

[4]关天冲,汪莹.网络媒体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