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改厕工作方案

改厕工作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8 09:20: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改厕工作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改厕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届五次会议精神,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加快农村卫生户厕改造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活、工作和投资环境,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任务要求

年,全县完成卫生户厕4000座,各乡(镇)改厕任务见附件1。

三、改建类型及标准

农村改建户厕类型为: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三联沼气池式和完整下水道水冲式。

在农村卫生户厕改建中,要按照《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执行。

三格化粪池式、双瓮式、三联沼气池式改厕户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节水型户厕冲水装置和便器,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建设要有配套的粪便无害化处理管网设施。

(二)国家新能源沼气厕所建设项目所建造的三联沼气池式户厕,厕房要有墙、有顶、有门,防蝇设施齐全。

四、改厕范围

(一)各乡(镇)、村新建的村标准化卫生室的厕所。

(二)国家新能源沼气厕所建设项目。

(三)农村农户还未改造的厕所。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4月20日前)。各乡(镇)、村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资金筹集,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4月21日—10月31日)。各乡(镇)农村改厕全面展开。组织改厕施工专业队伍按照国家卫生厕所标准精心施工,按要求分步完成改厕任务,并组织改厕督导队伍检查验收。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1月1日—30日)。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县爱卫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后,报请市爱卫办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县改厕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挥协调。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农村改厕工作组织和管理网络,制订相关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一定支持。

(二)广泛宣传、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充分宣传改厕对提高农民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促使农户改变传统观念,主动接受并自觉参与改厕工作。要严格卫生户厕技术标准,强化对改厕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纳入建设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要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纳入村镇建设规划,除对现有户厕进行改造外,对农村新建住宅要制定相应政策,要求其建筑符合标准的户厕。同时,将改厕工作作为评选文明生态村和文明家庭的先决条件,形成有力的推进机制和工作合力。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改厕投入。要大力调动农户的改厕积极性,形成以农户投资为主,村集体和各级政府适当补贴的改厕集资模式。

篇(2)

一、村情

村位于镇东北部,辖区有耕地面积约1100亩;村民小组9个,农户176户,总人口868人,常住人口400余人,其中五保户2人,农村低保对象32人;村里党支部1个,党员17人。有村小1所,学生8人,教职工1人。今年种植烤烟220亩,下季水稻制种200亩。该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田、烤烟、水稻制种和外出打工,经济水平比较低。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1、制订工作方案,分阶段稳步推进

根据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工作目标,制定《2013年镇村开展“三送”、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建设内容、措施办法,全年分三个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宣讲新农村建设政策;深入走访农户,梳理民情民意,分析研究解决措施;召开村民大会,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理事会;建立健全工作组制度等相关制度。第二阶段,召开村民大会,做好“三清六改”规划工作,并分步实施;争资争项,启动水渠、公路等项目建设。第三阶段,落实项目资金,确保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任务完成;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等;迎接新农村建设工作检查考评验收。

2、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

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要求要进一步优化、细化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提高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委主要领导先后2次到驻点调查研究,指导村庄整治与建设,一起想方设法解决通组路建设、改水改厕、土坯房拆除等问题。委分管领导与工作队一道经常性深入农户,了解民情,落实进度解决难题。

3、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促进全民参与,工作队深入农户,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话动,激发广大农户投身新农村建设,广泛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权、决定权。成立了以村干部为会长、等7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理事会,召开了村民大会征求意见,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动员拆除空心房、签订协议、通组路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作用。

4、抢抓进度,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已经启动了通组公路建设,修建长度达2.6公里;筹措资金修建通往契下的简易桥梁一座;根据“三清六改”要求,拆除破旧烤烟房1座、空心房一栋、牛栏2间、猪栏1间。

三、存在困难:

1.资金筹集困难。目前拆除破旧土坯房缺少启动资金;简易桥梁资金缺口2万元;破旧建新等工作预计总资金缺口将达到30余万元。

2.破旧土坯房拆除困难。由于资金困难,部分村民只顾眼前利益,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影响村容村貌建筑的拆除工作基本陷入停顿。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安排,协助村抓好破旧土坯房拆除、村容整治等“三清”工作;

2.协助村抓好外墙粉刷、改厕等“六改”工作;

3.启动村委会通往新农村建设点桥梁的护栏修建工作;

4.做好村通组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篇(3)

为确保顺利完成2013年环保工作,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具体任务,镇于年初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城镇1个居委会、17个村签订了《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了每个居委会和村,紧紧围绕与政府签订的环保保护目标责任书开展工作,并结合镇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工作方案,充分履行村(居委会)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对城镇环境卫生的“监、管、控、查”使镇环境卫生有了好转,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注重调动各种力量,走家串户宣传爱国卫生和环境保护知识,使环境卫生治理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二、强化环保、提升知名度

每天均有车辆进行拖运垃圾,将人为对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低点。为全面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进程,切实加强农村改厕的领导,预防和减少各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根据县环保局和爱卫办的统一安排。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改水改厕工程。并制定出台了配套措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改水改厕任务。

三、密切配合、加强管理

为改善我镇环境质量、环境卫生和烟尘污染状况,我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两个冶炼厂的监管力度。为强化对城镇区环境卫生的治理力度,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在全镇范围内推行了垃圾袋装化管理,使以往的卫生死角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也方便了广大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四、强化宣传、改善环境

各村(居)以横幅、板报、电视、媒体等形式向广大居民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今年共悬挂横幅10条,出板报8块,发放“门前五包”责任书3000份,告农户一封信3000份。

五、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主要抓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打非工作彻底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综合干预阶段

1.1.1 试点选择 在设计防制研究工作方案时,考虑到本项工作持续时间较长,且工作有一定难度,因此将研究点选在当地村委会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较强,又能支持、配合研究工作开展的原城关镇新老周村。该村地处我区东南平原,人口约1 000人,其中常住人口600人左右。耕地99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近年弃农从工、从商人员较多。村经济以种植水稻、经济作物和兴办作坊小企业为主。居民经济收入属中等水平。

1.1.2 研究对象 为新老周村全体常住人口。在防制研究阶段每年连续观察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变化,并同时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综合防制干预。

1.1.3 查病方法 研究工作期间每年集中搞一次常住居民新鲜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凡虫卵阳性者计数作感染度分析。12岁以下儿童除作粪检外,另加透明胶纸肛拭镜检蛲虫卵。

1.1.4 干预措施 1997~1999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 查病治病,凡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即粪检虫卵阳性),统一服用由省地防所提供的阿苯哒唑驱虫治疗,成人用量每日400 mg顿服,儿童用量每日200 mg顿服。严格掌握禁忌证并观察不良反应。② 群众中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讲解土源性线虫病的危害及防制知识。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送宣传资料上门、召开妇女大会、定期出黑板报及广播宣传等。③ 结合农村初保,积极推进包括改厕、粪管在内的综合性环境整治。

1.1.5 质量控制 ① 根据《全国第二次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和《浙江省控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方案》,制订了本次防制研究工作方案。② 参加研究人员及村协查员均经培训,达到统一方法与标准。③ 要求粪检率达到90%以上,驱虫治疗服药覆盖率100%,做到送药到户,看服下肚。

1.2 远期效果观察阶段

在2000~2005年期间,每年对新老周村除一般性工作访问,了解情况外,不再采取综合性防制干预措施,观察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的自然变动,直至2005年对该村居民感染情况作最后一次复查。

2 结果

2.1 概况

1997~1999年综合干预阶段,每年1次(11~12月)对常住人口进行核对、登记及查病,粪检率每次在90%以上,粪检阳性者100%驱虫治疗。3年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 900余份,妇女干部培训会或妇女大会共3次,黑板报宣传3次,广播宣传12次。至2000年底全面清理了露天粪缸,建立了公厕。2003年底统计,户厕入户率达90%,农业耕作化肥使用率在90%以上,居民人均收入1999年为4 400元,2003年增至6 450元。为配合试点防制研究工作的开展,1997~2000年全区每年进行1次中小学生(占全区总人口10.64%)为重点的甲苯咪唑服药驱虫,累计服药8万余人次。

2.2 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变化

防制点内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在采取干预措施的第2年(1998年)钩虫已达0感染,第3年(1999年)鞭虫0感染,并持续至今(表1)。该村居民多数为轻度感染,混合感染也较少,仅1998、1999年各发现1例感染2种线虫者。

采取干预措施后,儿童蛲虫感染呈明显下降,相对其他虫种,其感染率仍然较高,至2005年仍达7.81%。从性别感染比看,差异无显著性(χ2=0.58,P>0.05),见表2。

2.4 新感染情况

于1998、1999年作了点内居民每年新感染情况调查,2年的新感染率均在1%左右(见表3)。

2.5 远期效果观察

在连续3年干预措施后,2000~2005年不再对该村作任何干预措施,至2005年复查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总感染率(1.13%)比干预措施结束当时的1999年(7.27%)下降了6.13个百分点(见表1)。

3 讨论

新老周村村庄范围不大,人口也不多,实施干预措施相对容易,且对该村防制研究工作实行质量控制,因此其研究资料是可信的。1997~1999年前后3年比较,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总感染下降42.81%,期间2次调查新感染者每年均在1%左右,且钩虫、鞭虫感染率已降至为0。静态观察至2005年,比1999年又下降84.46%,比防制研究开始时的1997年下降91.11%,都说明综合性防制效果十分明显,该村土源性线虫病传播途径已基本阻断。我们认为除了综合性防制措施的积极作用外,也不排除防制工作期间该村相当数量居民弃农从工、从商,人们生产方式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促使线虫感染率的自然下降。

开展农村土源性线虫病防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查治病人,连年全区中小学生驱蛔,均使传染源总体数量减少。农村开展改厕、管粪等环境卫生整治,以及改变农业耕作方式和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的提高,对切断传播途径均十分有利。目前对土源性线虫病感染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地区,每年不必再普查普治,今后工作应将外来人口和儿童列为重点防治对象。为巩固防制成果,采取经济有效的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会有良好效果。

2005年复查新老周村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仍达7.81%,与其他虫种相比,感染率偏高,而12岁以上人群自1998年以来再未有蛲虫感染者,提示蛲虫的易感者仍然以小年龄组人群为主。其原因可能与蛲虫生活史简单,儿童尚未形成良好卫生习惯,传播容易实现,仅靠每年1次驱虫治疗,尚不能完全根治有关。据报道,治疗蛲虫感染最好采用阿苯哒唑,学生在学期初及间隔半个月各服1次药,在学期中间再加服1次的方法,可驱除体内全部蛲虫,并使环境中的蛲虫卵数量减少[1]。

本项防制研究工作历时8年,时间跨度较长,期间包括机构变动,人员变迁,但是工作自始至终按照工作方案进行,研究工作取得成功,有赖于当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其中宣传工作的到位,在整个防制研究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促成了较高的粪检率和100%的服药覆盖率。但由于周期较长,试点内居民流动相对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人群的长期观察。

4 参考文献

[1]齐小秋.肠道寄生虫防治手册[M].福川: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132.

篇(5)

2019年,***按照省、市、县河长制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河流系统治理,推动河流面貌持续改善,实现了河长制体系建设全覆盖,极大促进辖区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现将一年来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道基本情况

***内共有河道4条,分别是***(***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全长共***公里。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河长制体系全面覆盖。按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要求,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乡级总河长,街道班子成员担任联系村的乡级河长,河流所经村“两委”负责人担任村级河长,落实乡级河长7人,村级河长3人,实现了乡、村二级“河长”全覆盖。

(二)“一河一策”全面实施。牢牢把握河长制精准施策的关键,通过全面排查河流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围绕河长制目标任务和县河长办河长制相关要求,立足实际,因河施策,制定完善《***一河一策方案》、《***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进一步规范了河长制工作的运行机制,明确了河长工作的标准化规程,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巡河履职步入常态化。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程中,我街道河长办设计制作了河长巡河工作手册,将上级关于河长巡河的要求、频次及各自担任河长的河流信息汇总一起,交给河长本人,随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巡河工作。街道乡村两级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2019年,全***各级河长累计巡河300余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河长常态化巡河制度全面形成。

(四)责任落实从严从实。完善公示牌的制作设立,明确乡级河长、联系单位的工作职责,通过压力传达,推动乡村河长责任落实到位。全街道制作设立河塘长公示牌 6块,水深危险警示牌120块,公示牌安装于河流的显要位置,按县河长办的要求对所有公示牌内容进行了整改完善,并增设了河长联系电话,确保群众举报、监管、投诉渠道的畅通。

(五)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加快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大力推进“四水同治”。一是开展专项行动。街道多部门协作互动,加强对河道电鱼、毒鱼、网鱼的宣传和巡查,严厉打击河道采沙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二是扎实推进“散乱污”治理。拆除养殖场3处、堤顶违建3处。三是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改厕工作作为推进河长制工作的重要举措,2019年度,拆除旱厕317座,建成公厕9座,铺设污水管网3.1公里,户改厕385户,清理沟渠12.3公里、整治坑塘20个,新建小游园7个。四是开展自愿者服务。组织自愿者、党员干部,对河道漂浮物及河岸垃圾、水生植物进行清理,确保水面整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河道治理投入不足。农村的河、沟、坑塘多年来未有效清於治理,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虽然对垃圾、污水、占用河道、坑塘进行集中整治,但此类问题没有完全根治,仍然存在。同时,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存在一些生产生活的陋习,导致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治理需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是日常保洁工作难度大。辖区岸线长,群众治水护河的意识还不强,配合“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向河沟里乱倒、乱排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村级河长知识水平较低。目前村级河长一般由支部书记担任,对水利知识了解较少,只在巡河和清理河道垃圾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对河长制工作的全面落实有所欠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落实长效机制。我街道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转变,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标本兼治、治管并举,确保“河长制”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篇(6)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导向,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为根本,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坚持“上下联动、属地管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的原则,按照“集中整治、疏堵结合、规范引导、强化监管”的思路和“五年治理、三年攻坚、首年大见成效”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污水乱排”治理工作,加强生态__建设,构建和谐秀美新农村。

2015年,规模畜禽养殖企业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不合格企业一律停业整治;兴建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饮用水源地范围内无排污口。

㈠抓好饮用水源保护环境保护

重点抓好青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地的环境保护,确保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㈡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工作

根据我乡农业源减排现状,规范一批畜禽养殖大户污水排放处理,整顿一批排放不达标的畜禽养殖企业。

㈢抓好乡镇集镇、中心村污水乱排整治工作

要做好调查摸底,把本乡范围内主要排污口及污水来源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因地制宜,提出分类整改意见。加大简易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㈣抓好医疗卫生机构污水排放整治工作

制定卫生院、村级卫生所污水排放治理工作办法,形成长效机制。

农村“污水乱排”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应严格按照“集中整治、巩固提升、长效管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㈠集中整治阶段(2015年7月25日至12月31日)。

1.宣传发动(7月25日至8月5日)。各村、各单位根据本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各种形式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治理工作。

2.组织实施(8月6日至10月31日)。各村、各单位要对照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集中精力、组织人力、层层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好农村“污水乱排”治理工作。

3.检查验收(11月1日至12月20日)。各村、各单位做好工作总结,做好迎检工作。

4.建章立制(12月21日至12月31日)。各村、各单位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把农村“污水乱排”治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㈡巩固提升阶段(2016年至2017年)

在2015年度集中重点整治的基础上,由点带面,全面有序推进农村“污水乱排”治理工作。

㈢长效管理阶段(2018年至2019年)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建立农村“污水乱排”长效管理机制,建章立制。

㈠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__乡农村污水乱排治理工作专项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车勇同志担任组长,成立办公室,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整治阶段集中办公。

㈡明确责任分工

各村、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污水乱排”治理工作,按照责任分工互相协调,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本辖区范围内“污水乱排”治理工作。乡卫生院负责乡镇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污水治理和达标排放工作;乡大农办负责推广沼气、生物堆肥技术,合理利用农业秸秆和畜禽养殖粪便,提高沼气普及率;负责牵头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工作,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设施改造,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乡集镇办负责集镇集镇污水排放治理工作。

各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负责牵头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工作,推进改水改厕,加强辖区内污染源和排污口的排放监管。

㈢加强宣传教育

要利用宣传车、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着重宣传“污水乱排”治理的重大意义、治理重点和推进举措,提高广大群众对“污水乱排”治理的认识,使“污水乱排”治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及时宣传报道集中治理成果,对反面典型和重点案件予以公开曝光。

篇(7)

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经费到位。区政府、各相关街道、行政村结合区情实际,研究制定卫生村创建工作方案,把创建卫生村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和责任状,切实加强对农村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农村创建卫生村工作中,各级财政增加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创建工作的开展。据统计,在今年创建卫生村工作中区、街道两级政府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一是根据工作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行政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成立创建工作专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创建卫生村工作,明确责任制。二是将创建市级卫生村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村经济和精神文明考核中,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责任到人,针对市级验收标准要求,明确阶段性完成时限和质量指标。

二、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我区涉农街道主要是区划调整后划入我区的街道,农村基础卫生设施简陋、水平低下,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村内环境卫生亟待改造。在创建卫生村工作中,各行政村加快村容村貌建设步伐,整治村级环境卫生。主要是:

一、扩大保洁员队伍,实施长效管理。与保洁员签订责任书,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做到道路天天有人扫、垃圾日产日清。

二、整治村容村貌,提高整体卫生水平。不定期组织对主要道路周围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的综合治理。行政村多次组织“清杂物、清垃圾”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整治村内卫生死角、暴露垃圾等,打捞河道漂浮物,彻底整治全村的环境。即统计,在创建卫生村工作中,三个村共清运垃圾杂物、河道漂浮物2800余吨,共动用各种车辆1800余台/次,清理较大河塘7个、清理河道共11余公里、总面积达55000平方米。

三、加强对废旧收购、加工户的管理,采取取缔、疏导、隔挡三结合的措施。制定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与废旧、收旧加工户签订卫生管理协议,门前实行三包,把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截至目前,三个行政村已外迁收旧户20户、签订卫生管理协议700余份、发放有关收旧户管理的各种形式通知1100余份。使村容村貌有明显的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