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1: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文化心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分类号R395.6
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呈现为由内到外的三个层次:一是包括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二是反映判断取向的价值观(values);三是包括服饰、语言、习俗等在内的可观察的外显特征[1]。将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诠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中尤其更具有时代真实性。我们将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及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分析,阐明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1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问题内涵的理解是确定这一选题具有价值性的关键。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一层面的心理境遇又构成大众生活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
1.1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所产生的不和谐心态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心理健康问题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是个体现实的存在方式。个体通过社会生活最终确立了人的本质,拥有了人的独特属性。人的社会生活由以自我为中心的诸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神即终极信仰)构成。个体的人通过与经由实践形成的各种关系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人的社会生活,对象性活动建构着个人作为主体的认知评价、信息加工方式、行为选择、经验结构优化等。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行为选择渐趋合理化从而实现个人生命的逐步成长。显而易见,生命的成长是以个体不断超越现有状态、克服各种矛盾为途径的。成长是在新的关系情景中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对于进行社会生活的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经常性,也具有必要性。只要是人,总会有心理健康问题;(2)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个体保持和谐平稳的心态。心理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字眼,尤其是人的心理复杂而多变,它是人的意识赋予人特有的属性,对于各种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人在生物学上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人因此拥有按主观意愿解释、改造生活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为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让人品味与体验真实的痛苦。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体现建构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认知意向,又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表现为心态平稳―不平稳―再平稳、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波动与变化;(3)心理健康问题使个体具有两种相反的心理导向。心理健康问题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或已变态,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经由个体的自我调控得到消解,就能够达到心理平和并为面对和解决新问题做准备;也可能被个体夸张、保持受到实际意义的强化,而长久地改变平和心态,形成变态心理或不健康心理。对生命而言,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环节,后者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前者是收获快乐与幸福的有效途径,后者是终结生活意义的不幸开始。
1.2何以提出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现时代背景中个体生命质量、生活状态问题,它来源于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2]中人对生活及自我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是心理学的社会历史时代性所赋予的崭新内涵,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并因此成为具有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冲突、融合日益加快,对保有独特传统的每一文化来说都面临着原有文化的“震荡”所带来的文化困惑,表现为标准的不统一、秩序的混乱等。文化困惑直接加剧各种生活事件对人心理的刺激及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带给人生活的日益丰富的内涵,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们把握自己和世界的眼界的同时,不断追求新奇的时尚和瞬息万变的信息也将人坠入应接不暇的不安定中。人的疲惫不再仅仅源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生理紧张,很多时候来自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原则所引起的心理紧张。保持心理的平衡作为决定生活方式的中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生活方式本身,而是对生活方式的心理调节;三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同时进行,人们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更为突出。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性问题。一般性生存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靠人本能的生存意志完全可以克服(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不是问题,也没有人过多关注。即使带有片面或不足,社会文化仍然维持着个人生存需要的基本秩序,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之间保持着简朴的和谐。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混乱的文化规则时,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原始和谐被打破,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明晰和复杂起来,靠本能的生存意志难以被自然地超越。心理健康问题只能成为急需解决、深刻反思与不断研究的现实生活问题。
2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2.1社会文化的本质
社会是人的组织与联合,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3]社会赋予了人以本质,使其最终与自然界所有的物种分离开来;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与人组织与联合的过程和方式,是人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进行活动的经验及经验的外化,文化是对纯粹自然的重新诠释和超越。人是文化性动物。文化展现着人的生命本质。因此,社会和文化对人的生命本性而言具有统一内涵,两者都统一于人实现自我生命本性的实践活动。在事实上,社会与文化不可分割,没有社会的文化与没有文化的社会都是人现实生活的抽象。社会文化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开来的标志。由于人以社会文化的形式存在,人的自然生命就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涵义,以一种非自然本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同样是吃,人因为有社会文化而吃得更有情调,更讲求味道、营养和健康;社会文化不同,吃的内容和方式也明显不同。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就是而且只能以社会文化的方式存在,剥离了社会文化内容的人不是人,也不存在真正的人的心理。
社会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生命的生成属性。人靠生物遗传的方式获得以人脑为中枢并把感觉器官、发音器官、运动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的高级神经系统。除此以外,与任何一种动物相比,“天赋”的人都显得异常脆弱和缺憾。“动物在天性上比人更完善,它一出自然之手就达到了完成,只需要使自然早已为它提供的东西现实化”[4],每一种动物近乎完美的神奇本能成就了它们特殊的生存方式。然而动物的完善完成于自然,即使变化也是极为缓慢的本能反应。人只具有潜在的自然能力,“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人注定要靠自己挖掘潜在的自然能力,在对象化的社会实践中将这种自然潜力释放出来、发挥出来。人所具有的非确定性和开放性使人的生命永远不可能完美,但只有人的生命才可以是精彩的。人实现潜在的自然能力的过程就是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就是生成社会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又先在于个体而存在,是人实现物种的延续的“环境”,个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对个体而言,社会文化就是全部生活世界,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文化互动并建构的过程。
2.2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方式
在人现实的生活中,社会文化因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问题:
一是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客观强制性与个体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教化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来完成的。因为“那些生来就缺少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3]。只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生命过程和最终目的就是社会化。社会化有两个任务:第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扮演社会角色,按照角色的他人期望形成自我人格的过程。所以角色扮演及其相应的人格是社会文化与个人之间的中介。个体通过角色扮演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诠释并加工各种社会文化信息,为适应各种生活事件或变动进行自我调整。基于个体人格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性,而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则会带给人情绪的紧张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二是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弥散性与个体自我生成的自发性。个体生命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个体的社会文化性与生俱来,伴随着生命的始终。“遗传”基因并不单单是从父母那里获得某些物质形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父母以及他们的那个社会的一切文化形式。父母的心理状态、人格修养、生活方式等都是一种业已存在的“素质”,深刻地影响着新生命的身心状态。个体生命成长的每一点内容都镌刻着社会文化的“印记”,是以文化的形式历史传承的结果。个体的心理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这种文化以传统的方式悄然、毫无声息地融入到个体的血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国文化”濡化的人;东北人就是具有东北地区文化特色的人。社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群体规则,包括明确的法规、制度,也包括约定俗成的“常识性”知识和“背景性”公设,即个体共同的解释生活和世界的特定方式、期待、含蓄性理解。这些特定的规则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进而生成着特定的人,满足着人特定的生命需要,个体只有在这样的规则中才拥有人的本性,才被评价(看)成人。
上述两类文化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与解决过程还受制于文化类型,如过分狭隘型(不能满足人生命需要的丰富性)、混乱型(同一时空内的文化冲突)、骤变型(地域文化的急速转型)都是很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类型。
3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的生命的社会文化性决定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不同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3.1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衡量的根据也不同。不同社会文化境遇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有相当甚至是本质的差异,人们对同样的行为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甚至有时对他人同样评价的自我理解也不一样,当然所产生的心理内容、心理状态也就不一样。具体表现为,同一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差异及同一地域不同时代文化下的差异。比如西方人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但西方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西方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人通过追求对象化实体的方式确证人本身,他们认为在人本身中探寻人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必须挣脱抽象的哲学母体,进入科学大家族之后才能成为一门学问。于是,科学心理学认定心理是客观外在的实体,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的,而且有适用一切人的规律。这种心理观支配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固定具体的几条或十几条,如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等。对某一个体而言,在某一时刻符合几条或十几条就是健康的,不符合就是不健康的。这种心理健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的生成性、差异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主张通过向内的反省认识自我。心理更多的是指人际伦理和交往沟通中需领会琢磨的心思、心意与心性等,是人现实的某种整体精神状态,强调经过主观调整后的内心和谐。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心理观、心理健康问题标准都具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样在中国,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精神气质的地域差别,如果违反了这些代表一定精神气质的文化规则而表现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比如,一个生长、生活在东北的农民突然虔诚地信仰起妈祖,就会很难让人理解,容易被认做另类或“心理有问题”。而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产生个体不同的社会化方式,生成不同的人格特点,最终形成不同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标准。例如中举的范进在科举制下是“健康”的,因为那时的社会就“给”人那样的状态,像贾宝玉那样视功名如粪土则是不正常的;作为学者,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自我的冥想,其生活方式必然与忙于交换的市井商人有所不同,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不爱说话、神情呆滞、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人就一定有心理健康问题。
历史上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形成人不同的生活世界,心理健康内涵也会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人们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健康问题标准。在中世纪,人们不仅认为代表着邪恶,而且身体会遭致恶魔的袭击造成身体的伤害。虱子又被看作“上帝的珍珠”,所以古罗马人每天洗澡的习惯被摈弃,室内排水系统遭到废弃,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惯常每天把夜壶从窗户里倒到街上。大街上永远都散落着屎尿,滋长了瘟疫和各种疾病,直到一场大雨把他们冲刷干净[3]。这种无疑十分原始、粗陋的行为照现代人看来当然被判断为“……癖”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3.2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
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状况及对它的认知,包括人生活的物(设备等)和精神(、风俗习惯、哲学、艺术等)全部形式。越是内在的社会文化层次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越牢固而持久,甚至有时会作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合理化。例如,萨满法师奇特的精神分裂行为、苦行僧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自我摧残。研究表明,我国的精神病患者在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族和地区比重较大[5]。同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因产生的“规则”不同,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据曾文星等人的调查研究认为,同样是抑郁症,美国人能比较准确、适当地表达出自己很忧郁的心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想活了等心理症状;而中国人则多诉说自己胸中发闷,胃口不好,全身没有力气等身体症状[5]。西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追求自我的先在性与绝对性为基础的西方文化,表现为自我人格分裂、孤独、极端性人格、自我中心主义;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过分注重他人评价、社会影响,缺乏自我意识、自我表现,所以表现为压抑自我的抑郁、焦虑、自我冲突与困惑等。正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疾病、尤其是精神问题不会由单一因素造成,整个医学的医治模式才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3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界定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也必须不同。古人讲“有的放矢”,才可能“百发百中”。只有遵循问题原有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若不能深入反思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时反而会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冲突中,整合文化模式、逐步调整社会文化结构,坚持自我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生成相应的现代人格,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心理变态或不健康,实现自我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文化的整合将是人生命需要的自然选择。因为人所具有的反思与超越本性正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动力,一旦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受到挑战,人就会聚集自己的资源,准备进行新的希望之旅。社会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个人而言就是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中自觉的角色扮演,积极吸收新鲜合理的文化观念,调整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世界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侯玉波, 朱滢. 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2, 34(1): 106~111
2 张向葵, 丛晓波.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 2004, 2: 119~126
3 埃利奥特・阿伦森. 社会性动物.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 1, 113
一、求趣
“趣”指的是趣味、风趣、情趣。人都有追求趣味的自然需求。生活中凡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新闻,人们都爱听;有趣的画面,人们都爱看;富有情趣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都乐意接受。寻求情趣的心理充分体现在网络交流上。比喻、借代、谐音、摹状等修辞方法,使得网络语言富有情趣、生动俏皮,比如用“灌水”来表示在论坛发表没有阅读价值的帖子,用“菜鸟、小虾、初哥”来称呼初级水平的新人,用“潜水”称呼论坛里沉默不发帖的行为,[4]都很形象贴切,富有趣味性。字母缩略词“MM”,即“美眉”,指代年轻女孩。[5]美丽的眉毛是美女的一部分,“美眉”又是模仿港台味普通话“妹妹”的发音,所以这个借代既谐音又形象。还有,把提意见叫做“拍砖”,把支持叫做“顶”,把论坛帖子的前后顺序叫做“楼层”等,都是网民们常用的“趣味”词语。
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大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上网聊天,是想感受网聊的趣味性,享受放松带来的愉悦。同时,为使自己的言谈更具吸引力,说话者需要选择更别致的方式。采用生动新颖的表达形式、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气氛,既展现了年轻人富有活力的特点,也是现代人追求轻松、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的自然体现。
二、求新求变
“求新”就是赶时髦,追求新颖别致。多数网民都很年轻,不喜欢遵循传统,不爱用“老套”的表达方式,总想求新求变,而网络媒体给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追求时尚、反对传统、求新求异的表现舞台。正如周日安所说:“为了与众不同有意创造新词张扬自我,充分展示个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6]
某些网络词语的形成是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影响追求新潮、时尚的结果。网络用户大部分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都市青年人,他们容易受到港台或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得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很多新奇另类的词语,比如,用“养眼”来表示“好看、漂亮”,用“粉丝”来指称“崇拜者、歌迷、影迷”,用“吐血”来形容“心情郁闷”,用“抓狂”表示“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用“顶”来表示“支持”,用“闪”表示“离开”;还有,表示性状程度高也抛弃了“很”、“非常”等字眼,而代之以“粉”、“超”、“巨”等新鲜字词。这些都说明,追求时尚、赶时髦这股风气不仅盛行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当中,它也充斥于网络世界,体现在网络词语的使用上。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赶着的现代人早已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求不拘陈规,追求新鲜刺激,青年人趋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在英语中,动词加后缀ing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行为,英语的进行体已经融入了网络语言的语法,表示正在做某事也用ing,比如“这次考试挂科,郁闷ing”、“终于赢了一次,得意ing”;原本正常的字被分离开来表示原义,如“超强”变成了“走召弓虽”;Iloveyou=爱老虎油;还有,“强、狂、严重”在句子中可以做状语,如“狂晕、严重同意、严重喜欢”,“超、巨、呆、毙”等粘着语素都作为自由语素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如“偶GF超靓(巨美)”[7]。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的:吃不叫吃,叫“撮”;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倒霉不叫倒霉,叫“衰”;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这些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新异、鲜活,充满形象感、表现力。
三、从众与模仿
社会心理学[8]认为,从众是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比如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吃饭,而我们对那里的饭店又不了解,在有几家饭店让我们挑选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选择人多的饭店吃饭,这就是最普遍的从众行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年轻人,尤其是20岁以下的学生,模仿心理和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习惯于模仿老师、家长、同学的行为方式。在网络交流上,他们会模仿使用别人的新颖有趣的表达形式,比如,当看到有人用“偶”来称呼“我”、用“虾米”来替代“什么”、用“稀饭”表示“喜欢”,有些网友觉得这样卡通化的表达很有个性,从而模仿体验。网络交流中一些特别句式使用较多,如“……的说”、“……死掉了”,也是网民模仿的结果,“我要回家的说”中“……的说”没有实际意义,“我高兴死掉了”中“死掉了”也只是起加强语气作用,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体现了网民追求新奇、喜欢从众的心理。
网络新词一旦受到网民们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仿制出更多的词语,如“粉丝”一词源于英语Fans,意思是崇拜者、追星族,由于网民大都略懂英语,追求时尚,于是“粉丝”就成为一个强势的成功模因,[9]得到复制和传播,甚至某超女的“粉丝”被称为“凉粉”。这些是典型的从众心理的体现。这种从众行为的实施,一方面因为网络语言新颖别致,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缘自网民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网民群体的需要。
四、调侃戏谑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和相对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在这个大众传播媒介多样化、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过去神秘的东西已不再神秘,传统的权威和价值也逐渐褪掉神圣的外衣。这样,伴随着人们对崇高、庄严的推崇渐减,又加上当前通俗文化的盛行,追求轻松有趣、调侃传统的社会心理已经演化为一种潮流。再者,有些网民精神生活贫乏,百无聊赖,他们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以恶作剧的方式对其他的人或事物进行调侃、贬抑。比如,“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却有网友借“太平公主”之名来戏称“胸部平坦的女性”,而人们喜欢的“偶像”也被调侃成了“呕吐的对象”;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利用的也恰恰是网民的各种心理,比如“芙蓉姐姐”的成名就是利用了大众的戏谑心理,她的存在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合法地吐口水的情境,反而促使自己“蹿红”。语言中许多词语被网友以调侃的态度进行曲解,赋予新的“意义”,如“特困生”本义指特别贫困的学生,这里指的是上课特别容易犯困、爱打瞌睡的学生;“蛋白质”表示“笨蛋++神经质”;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后起之秀”指的是最后一个起床的。如此曲解词义,一方面是由于追求刺激、新奇、好玩、调侃,还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即对传统“崇高”、“美”的一定程度的淡化、怀疑和抑制,体现了平民精神唱主角的一种趋势。
五、追求自由与宣泄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生存压力,这时人们就需要适当地宣泄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烦躁、压抑、郁闷的情绪。宣泄情绪的渠道很多,如与人倾诉、心理咨询等,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而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它宣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交际的语境是匿名性的,它隐去了人们的姓名、性别、职业、职务等身份标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发帖、留言等无所顾忌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压抑,而不必考虑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作为交际工具,网络语言折射出了人们宣泄压力的心理需求。具体来说,网络语言中大量地存在一些粗话、脏话,例如:TMD(他妈的)、NND(奶奶的)、SB(傻逼)、SJB(神经病)等,“狗屁”、“败类”、“王八蛋”、“BT”(变态)等字眼也屡见不鲜,用下流的帖子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污辱、嘲弄的比比皆是。过度宣泄甚至滥用詈语只会导致网络交际的混乱和无序,甚至会对交际参与者的身心构成伤害,因此,我们提倡应当把网络语言的宣泄作用控制在合理、和谐的范围内。
以上所讨论的各种社会心理,追求简捷和新鲜有趣是最主要的,这既是由网络交际的特点决定的,也体现了时代特色。如果网络语言不简洁,很难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如果交际的语言平淡无奇,所述内容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而时尚、充满趣味的网络语言,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去追崇、模仿。人们能在网络世界调侃戏谑和自由宣泄,这是建立在网络隐蔽性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1]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6):58-60.
[2]李频华.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J].宁德师专学报,2004,(4):38-41.
[3]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77-80.
[4]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刘钦明.“网络语汇”的组合理据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72-77.
[6]周日安.简论网络语言[J].语言科学,2003,(4):95-100.
[7]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531-535.
关键词 网络交际 非语言交际手段 社会文化心理 腾讯QQ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交际不仅有着语言的交际手段,还有非语言交际手段来协助我们表情达意的顺利进行,例如:肢体语言:表情、动作、说话的语调、速度、音高,服饰,发型,化妆等。网络交际尤其网络聊天也是如此,有着语言手段和非语言交际手段,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当然网络由于其自身环境的影响,非语言交际手段通过各种变换,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非语言交际的表现方式,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非语言交际手段在网络聊天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聊天中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地位变化不仅是因为它适应了人们表达的需要,更是使用者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本文着意从网络聊天中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出发,探讨其中所反映出的网民使用者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本文为了更好地探讨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本篇中所收集的语料为人们网络交际广为使用的腾讯QQ交际软件。
1网络聊天常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网络聊天中,网民们为了弥补日常面对面交际的缺点,在网络中创造和运用了众多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一开始运用键盘上的标点符号组成抽象的表情脸谱的符号阶段,到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画,不断地对非语言交际手段进行丰富,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在众多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中,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网络体态语、网络副语言、网络环境语言、网络个人形象语言、实物形象语言等。网络体态语包括表情符号和网络图形表情;网络副语言主要通过一些特殊的符号、字母、数字来表现日常生活的副语言,如发声、停顿、语速还有咳嗽、笑声等等;网络环境语言指在网络中的字体、色彩、聊天背景等;网络个人形象语言指与交际者个人形象相关的体型、身高、发饰、发型等,一般表现在QQ秀方面,向别人传递性别、面部特征、性格等方面的信息;实物形象语言,主要侧重使用事物真实的图片以及形象描绘。(唐未平,2006)
笔者搜集的三百个网络QQ聊天中常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具体分析如下:
网络体态语大部分使用的是QQ自带的默认表情符号,还有一些是由人们后来为表达丰富的感情、情绪而创作的,如:兔斯基、小狐狸克雷尔等等诸多表情,用来描绘人们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语言和体势语言,在网络聊天中的作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面交际中的体态语功能大致相同,形象地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悲伤、疑惑、恐惧等情感,让我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能更直观更现实地感受对方的各种心情心理,这种网络体态语也就是我们日常体态语的一种网络化表达,更适合网络交际和传播对高速信息传达的要求,并且弥补了网络交际中空间隔离的缺点。在网络聊天室中广为使用。网络副语言主要是附着在语言的声音形式上,来辅助语言的表达,在网络聊天室中常见的这种表现形式主要是以下这些:“~~”这一种键盘符号的运用,例如在“啊~~~~”表示声音的波动起伏,非常的象形,也非常简单实用。“……”这种一连串句号的使用一般表示声音的停顿,传达出欲言又止,犹豫的心理状态,还有最多的是使用数字谐音,如“5555555”传达出哭声的表达,在年轻人中使用比较广泛。网络环境语言,在搜集的资料中看,这一类主要是利用变换字体以及色彩或者设置聊天的背景来进行营造,一般在中学生中使用的比较多,但相比其他几类非语言交际手段,这一类所占比例很小。网络个人形象语言在QQ聊天室中主要通过QQ头像以及QQ秀来进行个人形象信息的传达。QQ头像一般大致分为三种:自定义头像、经典头像和动态头像,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喜恶来进行头像的选择。QQ秀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默认的,一种是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购买的,后一种往往着装打扮更能传递出用户的个人形象信息:时尚、森女、性感、职业等等。实物形象语言,是这五类非语言交际手段中使用最少的一类,这一类主要是描绘事物的具体形象,一般通过实物图片和键盘符号组成的具体物体,如“--
2网络聊天非语言交际手段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在网络交际中,人们所使用的一切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手段,都是为了实现表达自己的需要,当然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们所使用的一切方式都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网络聊天中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也不例外,在网络环境中它作为辅助于文字的一种交流手段,映射出了网民众多的社会文化心理,主要表现在:
重视表达效率。多种形象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运用,表现出网民的重视表达效率的心理。网络非语言交际手段,有着很强的形象表达功能,尤其是用来呈现文字不易描述的网民情感、心理:喜怒哀乐、晕、惊讶等等。将多个打字动作甚至多个文字的描述简化成一个符号表情进行传达,既简捷又方便,满足高效表达的要求。
追求趣味表达。在网民使用的众多网络体态语中,QQ中默认的符号表情,大多使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在普通朋友、陌生人的聊天中,大家往往乐于使用自己搜集的各种有趣的表情符号,像兔斯基、绿豆蛙、企鹅蛋蛋等,这些符号相比于QQ中的默认符号,往往更形象、更具有喜感,让人看了会感觉可爱喜人,这一类符号往往在聊天室中一经推广,就会得到广泛使用。从这里可以准确地看出人们在表达中追求趣味性。
重视创新,凸显自我。在网络聊天室中,参与的一般是年轻人,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沉浸在聊天室中。年轻人又是最张扬个性的一个群体,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赶着的年轻人早已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求不拘陈规、追求新鲜刺激,往往为了凸显自己的个性,广泛搜集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所以在聊天室中往往会看到很多创意十足的表达图片。如:我支持、这事你怎么看等等。一般采用的都是网络恶搞的图片,增加了聊天室的趣味性,也让聊天交流变得更加轻松,吸引交流者。这也达到了网民在聊天室中打发无聊时间的目的。体现了网民创新、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
含蓄的心理。在网络交际中,往往交流的是陌生人,虽然是虚拟的网络环境,但是大家还是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往往喜欢使用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表达愤怒、厌恶等消极的情感的时候,往往采用比较含蓄的方式,用比较可爱的小动物或者被恶搞的明星来呈现出抓狂、愤怒等情感。并且网民在聊天室中追求隐匿自我,QQ头像大家都不愿意用自己真实的头像示人,QQ秀也是用卡通形象来进行表现。所以不论是聊天中使用的体态语还是网络个人形象语言都可以看出网民的含蓄、隐匿自我的心理。
调侃戏谑心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网上聊天大家拆除自己的社会身份,躲开了社交中的众多顾及,从而使网络成了情感宣泄的窗口,大家在这里为了调节心理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现状,用众多恶搞的表情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将网络上的恶搞模因:图片,进行广泛地传播。如:王宝强《人在途之泰》中的贱词填图及时一个很好的例证。
3小结
综上所述,人们使用的交际手段都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从QQ聊天室中搜集了300个大家在聊天中常用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在对它们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所占的比例,从人们使用的数目多寡以及使用的倾向中可以看出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是人们在最轻松的环境中,最本真的体现,表现出了人们重视效率、追求简洁、注重创新,追求趣味、含蓄的心理诉求,以及调侃戏谑的心理体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思维模式
1 什么是教育
1.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将我们生存的大干世界中的各种活动,按其性质做逐一分析,便不难看出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性活动。从教育的起源看,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在从事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也发生着性质不同的和多向的交往关系,并形成着一定的社会习俗与风尚,这一切都需要向新生一代传递,这些传递的活动便是人类社会的教育。再从人类的个体来看,作为人的个体,必然有着成长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生长,而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广泛的影响和教育,渐渐成长、成熟。人从出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比任何动物都要漫长,这标志着人类成熟水准绝顶地超过了任何动物,这使人的个体成长、成熟的过程充满教育。
教育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与动物界中代与代间看似“教”和“学”的现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老猫教幼仔捕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之类的动物界现象,是一种为适应环境、为维持生命、为独立生存的亲子本能行为的传递,是自发的本能行为。只存在一个短暂的时期,而且是简单不变的重复,没有任何发展,更没有不断丰富与创新。这些动物界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决然不可同日而语,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是一种为了社会、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并渐渐成为推助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活动。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如教育不同于生产活动、商业活动、医疗活动、军事活动等等。教育是如何区别于其他的社会活动呢?我们援引几种关于教育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概论》(叶澜著):“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美利坚百科全书《教育》:“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能得到提高的过程。”
以上定义包涵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第一种学校教育,有固定的场所,有目的的按计划进行,有班级的整体施教、小组施教和个别施教等形式。第二种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电脑、广播、函授、图书、报刊等形式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第三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培养人的活动,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通过示范、模仿、交往等方式传递信息和经验,产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第四种自我教育,受教育者为提高自身和形成个性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活动。这些教育形式进行的场所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工作部门等。在上述各种教育形式中的教育活动,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在广义的教育中包括有计划的与偶然的,有组织的与无组织的,有人教的与自学的,所有年龄人的以及采用不同手段的教育活动的总称。
综上所述,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思维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社会意义
思维是意识形式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潜在的意识形式,但它却主导着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的主观看法和意见,一旦显示出其外表特性,它即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行动指南。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将各种思维要素、形式和方法通过优化选择,形成了某种习惯性思考问题的方向、程序和定型化的思维结构,即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社会化定型,即思维模式。具体来讲,思维模式是深层次蕴藏于人们心理的主导人们行为的潜在意识形式,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文化;语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环境对于创造力的影响
众所周知,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对同一种事物会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们会趋向一个相似的答案。但是之前懵懂少年时显现在脑海里特别奇异的想法却是不能忽略的,那个答案才是自己的内心所想,甚至在若干年后会发现,那个时候的答案是多么地有意境,多么地与众不同。
创造力的概念是什么?通俗地讲,创造力就是想他人未想、做他人未做。我们年少时脑里面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答案就是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依靠着我们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长辈给我们的教育。上学后,我们每天感受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接受着老师和长辈的教导,却因为长年在学校里面学习课本知识忽略了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提供给我们大文明的社会背景,告知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经常做社会实践,会感受到社会变迁对于人们的心态的变化的影响:或是亢奋或是低迷。不同的心态会刺激出不同的语言表达:或激励或颓废。社会文化代表着社会的变迁,不深入感知社会文化,就不会拥有正确的文化创新方向,仅仅依靠课本是不够的。因为课本具有滞后性,它体现的内容不具有此时此刻社会发展的状态,同时课本所涵盖的内容有限,并不能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到语文书里面。所以适时地走向社会,去感受社会文化,对于增强语文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称社会文化是培养语文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的原因。
二、如何利用社会文化提高语文创新能力
(一)社会文化与课本相结合
课本是教育部根据当前中国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认知需要制定的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的知识源泉,它涵盖了中国和国外的历史和现在。不仅在内容上符合学生的需要,同时在排版上也是适合语文素养的发展,它会根据不同的年级逐次增加学习难度,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社会文化在不断的变化,它有着传统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新时展的气息。社会文化和课本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将古老的文化和先进的文化融为一体,如将民族的各种大雅文化和大俗文化一同搬进课堂,大家在讨论中感受传统文化是如何作为内涵发展着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又是如何做载体弘扬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学习社会文化,体会它创新发展的精神,自主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欲望并发展为创新活动。语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需要更多的思维品质,还需要去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一点体现出语文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为了单一学科在努力,而是在培养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
(二)注重社会文化的作用
社会文化对语文教育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但是这一点并不被所有人熟知,需要做一些工作来让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文化对于培养语文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语文的创新不是仅仅依靠将语言文字顺利地组合到一起,而是在社会文化作为铺垫的前提下,将已知的事物或知识结合成一个新型的东西,类似将诗歌和散文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散文诗。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将模仿演绎成一种更适合当展、内涵与原来的相差甚远的新事物,这是需要依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没有任何束缚的,但是要想激发出来也需要社会文化做辅助,否则孩子们的模仿只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在平时工作中,学校应该积极地将培训教师的社会文化意识提到日程,只有在老师这边接受了,才能对家长和学生做更多的灌输。当教师感知到了社会文化的作用,他们就会在课堂上着重讲述与课本相联系的社会背景;当学生了解了社会文化的作用,他们就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来体会社会文化;当家长明确了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他们就会在学生放假的时候,带着学生去看历史风貌、感知社会时事。大家都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快。
(三)教师应有的技能
在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不满足于已有的表达方式和取得的成绩,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去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在学生的努力下,无论达到的目标是大是小都应该表扬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动力继续创新。教师应该积极地将课外的实事内容在课间以录音或者视频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同时让学生们将相应的感想写出来作为作业上交,随时监督学生的心理状态会让社会文化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让学生以做课堂作业的严谨、认真态度去思考社会文化。同时老师应该积极应用课堂提问的教育形式,让学生紧张地、专注地去了解社会文化。
(四)家长应该做到的事情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导师,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以家长的行为作为标准。课堂上课之余,学生应该在家长的带领下游览历史风貌、名胜古迹,感受经过千年的沉淀造就的民族文化。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的感知直接影响到他的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同时创新能力的提高依靠思维、知识的多方面的发展,而思维品质的发展方向是广阔并多元的,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仅仅依靠着课本的内容去训练思维、培养思考方式。对于创新来说,思维是重中之重,思维的积极和机变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除此之外,家长要在节假日的时候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学习参观,并注意不应该只是参加当地的博物馆,还需要实时出去旅游,去全国各地都看看,每个地方都有特别的历史特点,所有的特点有机相加形成了中国的传承文化。
(五)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
学生作为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象,是社会文化着重实施的目标。学生应该本着求学的心态去积极地配合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同时不允许有抵抗的心理:如果觉得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准确,可以及时地反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社会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进而去分析如何运用到语文教育上面。同时从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利用社会文化促进语文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字 英语阅读教学 社会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大学专科一年级的学习中,阅读是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输入方式。在现行的英语教材和相关考试中,阅读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课程的重点在于系统传授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策略。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泛读教程》1-2册为例,大学英语教材中阅读量增加、话题范围宽泛、文章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围绕阅读文章,教材还设计了多种语言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文化视野,扩充词汇量,吸收相关背景知识。教材还在阅读的基础上,设置了口语与写作题目,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社会文化知识的匮乏
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学生由此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掌握单词和语法就是掌握了英语。而阅读不单单是读懂字句含义,而是读者把内容与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建构意义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雷斯尼克指出“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阅读有三个要素,分别是速度、读者以及整合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者的学习状态、兴趣、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性格及年龄特点都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每个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与读者对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着极大的关系。
泛读是通过对文章的略读,弄清文章的大意,所说明的问题,通常无需对字句进行分析。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看不懂文章。认真分析下,作者发现,学生的所谓看不懂并不是不了解单词释义、语法结构甚至语句含义;他们的不懂在于无法正确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同学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一些文化性较强的文章含义。仅以教材第一册25页的阅读理解为例,文章中提到“President Torrijos of Panama met Carter,he tried to give him a friendly hug;however,Carter quickly jumped back.”文章以美国前总统卡特参加巴拿马运河回归仪式为背景,卡特婉拒了巴拿马总统的拥抱欢迎,而造成巴拿马民众的愤慨。学生无法理解如此一桩小事为何会酿成轩然大波。他们并不了解正式外交场合对礼仪的重视以及南北美洲对社交文化的不同态度;更重要的是,高中期间多学习文科的学生并未将此事与巴拿马运河被美国长期控制联系起来。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才想起自己在高中期间学习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因此,特定的文化会产生特殊的语言背景。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离开了语言,文化是无法传达的;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文章的意义,即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心理语言学中关于阅读的研究表明,在众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极大地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调查显示,社会文化对阅读的影响很大;学生普遍认为,其影响仅次于单词的掌握程度。社会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以及观点。观点在事实中体现。本文将社会文化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文化;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观念。在英语阅读中,涉及到任何一个层次的理解困难都属于社会文化障碍。
理解文章字句含义的理解是对文章浅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必须掌握英美国家文化,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必须加强传授社会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重视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继续上文提到的问题,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后,应提示他们将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回想南美洲国家历史与地理状况。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加上教师对社交礼仪的介绍,学生才明白南北美洲问候习俗的差异引发了两国之间隐藏的矛盾,并最终明白文章意图。
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仅取决于学生语言水平,还取决于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文化差异不可改变,但可以沟通和了解。了解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加深对语句和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
2 被忽视的情感
英语阅读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知识和情感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方面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对知识的掌握,还依赖于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在以往的阅读训练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阅读动机极大地影响着阅读效果。在阅读当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吸收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体会完成任务的喜悦,并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成学生内在驱动力的产生,引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研究显示,兴趣是情感因素中对阅读影响的关键。文章涉及的知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活跃度。遇到感兴趣的题材,学生比较积极,阅读效果会有相应提高;兴趣不仅影响了阅读;在其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思维比较活跃,记忆和思维效果较好。遇到视为负担的教学内容,效果必然降低。而这些事实上也会反作用于阅读教学,使得学生对某些题材的文章更得心应手或试图逃避。
3 应对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产生强烈的动机。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大多仍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易受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大一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时,情感上的需求便会产生。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的兴趣,更要适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对各类阅读内容都能够产生情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并进行自主阅读。
3.1明确阅读目的
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要明确地告知其阅读目的。了解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十分有效的。学生明确了教学目的和任务后,有利于发挥积极主动性。阅读愿望的产生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章。
3.2设置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疑问,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至此已经成功了一半。产生疑问,继而思考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教材熟稔于心,精巧地设计教案,巧妙地创造问题环境。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应当层层推进。逻辑的连贯、程度上逐步深入才能避免学生的厌烦心理,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3.3 和谐的阅读环境
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关注教学、促进学习。阅读课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就文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竞答。这样的阅读课堂设计阅读带有游戏和竞争性质。渴望获胜的心理使学生萌发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去。这类的设置还有助于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最大程度地调动阅读的主动性。
3.4传授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针对社会文化知识的补充,教师需要坚持实用和适度原则。传授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适度选择符合主流社会文化的内容,契合阅读教学程度加以讲授。这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本质。
3.5 注重反馈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认真分析后给予反馈。奖惩分明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励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同时,通过反馈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及时予以调整。心理学家认为表扬与批评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使用这些措施时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注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有技巧地反馈学习结果。重点在于要让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生的兴趣都对阅读效果产生着重大影响。要提高大一新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停留在过去,只关注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从课堂效果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英语的培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最终促成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变化;影响
一、相关基本概念
旅游影响作为旅游研究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和旅游社会文化三大类别。其中对旅游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针对旅游者(客)、目的地居民(主)和主-客相互关系的影响三方面。本文重点注重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的探究。文中所指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价值观、文化、民俗民风、种族信仰以及大众道德观念和生活质量水平所造成的影响。
(一)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以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为吸引力,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有目的地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企业可以从中获取经济利益,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地区。
(二)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系统性,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元,它所包含的范畴极其广泛和复杂:即在旅游的空间和时间系统范畴内所形成和存在的关于社会文化的实物形态和意识精神氛围的总和,他是旅游目的地的精华和魅力所在,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重庆市的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通过再现老重庆的真实写照,成为了重庆市亮丽的名片。一方面,展现了重庆市的山城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内涵。
(三)旅游的社会文化变化
本文重点谈论的旅游社会文化变化是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一大现象,针对旅游社会文化的变化的主要论述对象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以及主-客双方的关系变化。
(四)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领域的进步已不再是单一的链条形式,同样旅游发展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旅游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旅游的本质来讲,旅游活动应当是文化性极强的活动,无论是旅游社自身观念与意识的改变还是目的地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的冲击,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实现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产品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对于目的地而言,则导致价值观和意识体系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对本真的文化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变化的相关理论机制分析
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变化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有机制的各种理论,其中发展阶段理论和涵化理论是影响比较大的理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另外还增加有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中诸多的新现象有较强的说服力。
(一)发展阶段理论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顾名思义就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业的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阶段的阶段性变化,这些变化中包含目的地旅游者数量和相关旅游产业的变化,也有当地经济的变化。
最著名的就是巴特勒的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将旅游目的地的演变过程依次整理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然而与巴特勒不同的是,多克西和密丽根则是从当地社区居民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多克西利用自己在巴巴多斯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湖区的案例调查,认为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变化可以根据当地居民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阶段,提出“愤怒指数”理论,从他的理论中可以得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广泛遵循着某种成递进的趋势。
(二)涵化理论
当一个社会和另一个在经济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其中处于弱势的社会经常要被迫接受另一个强势社会的许多的社会文化要素,以上所谈到的由于两种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被称之为涵化。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沟通,作为外来旅游者到异地旅游只作短暂的停留,从表面看两者只做表面肤浅的沟通,并不存在涵化。然而单一旅游者停留虽然短暂,众多旅游者则会形成一个整体,影响的效应不可小觑。当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发生接触时,双方就可以通过“借鉴过程”来缩减差异,这样的“借鉴”过程并不对等,但是接触的过程中会受到双方关系的性质,双方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双方数量差异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针对以上所讲的“借鉴过程”,比较常见的就是位于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往往这样的地区拥有发展旅游的潜质。因此,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地区贫困的面貌,就会通过改造目的地来适应外来旅游者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要用外来价值观和态度,这种看似自发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妥协和无奈。所以,当目的地社会受到冲击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就会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古典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的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从这个理论,可以汇集一点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对于目的地而言,发展旅游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社会、心理需求在他们看来则是次要的;而对于外来旅游者而言到目的地是为了获取精神的享受,美的新体验,至于其他的文化交流都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无论是目的地居民还是外来旅游者一旦交换完成以后,他们则会对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发现收益大于付出则会继续保持交换,但如果交换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会减少或是退出交换。
三、导致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旅游相对数量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多克西的研究中,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间的关系要经历融洽、冷淡、恼怒、对抗的过程直至最后阶段。众所周知,目的地发展旅游能够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并且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益。然而,更多的是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之前所见到的环境影响是一方面,然而对于经过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的损害无疑是一种伤害。
例如:游客相对数量的增加,旅游行为会侧面的影响到当地居民,来访的游客到目的地的大肆消费、以娱乐和游玩为目的的行为会让当地居民渐渐地产生享乐的思想,而影响当地长期传承的辛苦劳作的优良品德。人数的增多同样会影响当地治安的问题,更甚者则会提高目的地的犯罪率。
根据多克斯的发展理论可以得出,目的地的居民的心理环境容量会随着旅游地的相对人数增加与目的地人口最大容量的比列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变化,当游客到访人数超过目的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时,目的地居民就会产生厌恶的心理动态,从而导致整个目的地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
(二)游客停留时间会导致当地社会文化的变化
游客到访目的地的游览时间是导致当地社会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的地为满足游客游览过程的需要,当地服务人员将会受到比较固定化模式的培训,因为整体中体现出了一身的“僵硬化”、“模块化”的气息,久而久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识将会慢慢变得商业化。另外一方面,从社会文化以及接受的形式来分析,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所谓横向是目的地和旅游者在经济水平和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基本同等的条件下,那么接受形式就基本属于横向流动的,但如果两者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状态处于高低不等的情况,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就形成“强加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如果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带去比较先进的,新颖的社会文化,对于目的地来讲就是前进的契机;同时相应的一些游客的陋习和腐朽的思想、行为长时间的存在于目的地地区,无疑是一次社会文化的破坏。
(三)不同旅游类型构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游客的游览的目的分,科恩将游客分为五种类型:娱乐型、消遣型、体验型、试验型、存在型。娱乐型游客在旅游中寻求愉悦为主,不关心真实与否;体验型游客主要体验异地的不同生活和价值观念,主要寻求当地具有真实性的元素;消遣型与试验型,前者并不讲求真实性,属于娱乐和体验之间,而后者关心经历的真实性;最后的存在型一般属于生活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身份的彰显,讲求社会存在感。娱乐型的全身投入到游玩中,去享受游乐给自己带来的美的感受。这一类人会感染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因此目的地居民受到观念的感染是存在的;消遣型与试验型一般会长时间的停留,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习性就会毫不隐藏的暴露出来,长期以来会给当地的居民正常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他们本身正常的作息时间,游客的接受程度也随之降低。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游客,来到目的地都会与当地居民进行行为和思想上交流、互动,对于目的地居民而言,价值观和行为指向会受到游客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的影响。
四、目的地社会文化变化的控制原则和方法
旅游的开发和利用从最根本分析,目的是将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展现给社会,因此目的地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保持原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精华,尽量减少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自身的变化。为此,对于旅游给目的地社会带来的变化的客观存在,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当遵循一定的控制原则,采用相应的措施,保护目的地社会文化。如何解决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导原则和控制方法,两者都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从整体着眼,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指导原则―坚持发展可持续旅游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在不损害其后展的需要的同时,满足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利用率,保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体到控制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变化,有如下的分类原则:
(1)全面原则:发展旅游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居民的信仰。
(2)参与性原则:发展旅游关键在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3)保护性原则:旅游本身就是向外界宣传本地美的活动,同时为了发展的长远,必须切实地保护当地的社会文化资源,保证旅游质量的高水准。
(4)收益性原则:旅游的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收益性,收益性是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的质量。
(5)长远性原则:这是有效开展旅游的重要原则,从长远的目标出发能够延长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保证旅游的不断更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是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控制方面的指导思想。无论是维持或完善当前的旅游,还是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社会文化的质量都是长期不变的法宝。原则只能作为执行一项事项应当遵循的准则,更具体的解决目前的问题还需要相应的措施。
(二)控制方法―严格按照旅游社会文化规划开展旅游活动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旅游开发的范围、步骤和措施等方面的计划。规划的制定有实地的调研,会吸收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开发后社会文化的状况。旅游活动开展需要具有吸引力、凸显目的地个性、特征、文化,尊重当地的习俗和传统信仰。例如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美丽的阳朔风光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一方面从视觉上把桂林山水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还深层次地挖掘出了壮族的民族文化。旅游地社会文化是当地发展的灵魂,致富的法宝,为文化能够保持本真,同时声名远扬,理应当尊重文化,顺应自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的保护。
五、总论
旅游是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奢侈消费,因此旅游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旅游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良的效应,两者同时存在于旅游中,并相互影响。为了促使旅游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和完善,还需要政府、各地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旅游企业的共同协作,共同监督管理;在旅游发展研究方面更应该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和先进、创新的研究方法,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旅游地的发展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体系。(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旅游学刊,1992,(3).
[2]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文化影响[J],旅游学刊,1998,(4):30-33.
[3]刘赵平,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学科,1998,(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