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医疗保险

大学生医疗保险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1: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医疗保险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医疗保险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医疗保险;四川大学;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国务院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试点范围。各个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相应地根据《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地执行方案。2009年起,四川大学学生医疗保险进入了正式纳入成都市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前的转轨期,川大学子也开始享受新医保提供的各项服务。对此我们开展了以四川大学为例的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研究。

一、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低,且了解的渠道主要通过学校宣传。在调查中发现,作为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的大学生,对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相关规定及实施方法等了解的程度都很低,仅限于知道自己通过学校组织参加了医疗保险,交纳了保费,甚至还有20.5%的同学对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完全不了解。

2.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且经济因素对参保的影响不大。在以四川大学为例的调查中,有80.5%的同学参加了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对于一个执行不到一年的新的保险来说参保率相当高,其重要原因在于利用了学校组织参保这一执行形式。且在没有参加保险的同学中,经济因素也不是未参保的主要原因,在今后对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中,其参保率还会不断地提高。

3.实行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后,报销过的人数少,且报销金额对就医帮助不大。由于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实施的时间还较短,在其实施期间中进行过报销的同学人数较少,但在进行过报销的同学中,有83.4%的同学认为此报销金额对就医只有一点帮助或基本没有作用,这就证明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4.参保的大学生对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价不高 ,且影响评价的原因多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校医院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学生满意度低。校医院本来就是学生在校就医的重要场所,在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规定门诊以校医院为首诊机构,更使得校医院成为学生在校就医的首要选择。校医院的服务态度较差,对学生的询问很少给予耐心回答,也不主动提供服务,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水平很受怀疑,就诊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相冲突,导致学生常常无法及时就诊等问题,大大影响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对其的满意程度。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以学校宣传为主,其他宣传途径相互配合。学校宣传依然是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但宣传的内容要更为深入、具体,并可以采用辅导员负责制,在形教课上进行经常和广泛的宣传,还可以开通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咨询热线,随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以达到深入宣传的效果。其他途径相互配合,如可在学校网站主页设置医疗服务专区、利用校报等途径进行宣传。

2.加强校医院的建设,改变从医人员的观念,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就医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可以从参保所缴纳的保费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作校医院的建设,并加强从医人员的管理,促使其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其服务态度,从而改变学生对校医院的看法,提高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成本收益率。

3.提高保费额度,从而使保障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在调查中,发现经济因素对参保的影响并不大,虽大部分同学认为个人所缴纳的保费额度较为合理,仍有11.1%和30.2的同学分别认为个人所缴纳的保费额度偏低,怕保障水平也相应较低和没感觉或不太清楚,说明个人所缴纳的保费额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并以此来换取更好水平的医疗保障。

4.取消门诊以校医院为首诊医疗机构的制度,参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社保定点医院为报销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自主选择就医机构,并防止校医院因垄断而带来的低效率。

总之,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是政府对于大学生医疗保险新的尝试,目的在于能让大学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但在前期的实施与执行中肯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不断地倾听大学生真正的需要才能制定出一个令大学生满意的好的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8]119号

篇(2)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较大

从保险角度来看,如果规避风险,实现保险产品的收益率提升是保险业务开展的基础性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状态,身体较为强健,患病几率较小,特别是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患病概率较低。从统计情况来看,大学生一年内医院就医主要是医疗体检和一般的门诊。但大学生没有正式走向社会,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的收入来获得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如果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可能导致部分家庭无法负担而影响到个人的正常学业和生活,所以,大学生从保险角度来看,其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较大。

(二)医疗保险宣传工作不足

从目前高校所实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情况来看,其主要是采用了非强制的医疗保险制度,大学生主要是采用了自愿行为来获得医疗保险,没有进行相应的强制性的规定。很多学生对于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较为匮乏,对医疗保险的相关制度要求和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知道的较少,对一些合同条款也不能正确的获得了解。甚至出现发生医疗费用支出,没有进行及时的手续办理,可能导致不能进行相应的手续报销。同时,高校相关部门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工作,相关宣传工作做的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医疗保险工作认识较为缺乏。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的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其学费往往是多方筹集而来,难以再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医疗费负担,特别是一些大病开支更是无能为力。而如果学校宣传不够,往往在缴纳城乡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负担部分,往往不愿意缴纳,认为医疗保险是好事,而如果个人承担部分统筹支出表现出不愿意或没必要。

二、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水平对策思考

(一)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从最初的全额公费负担,到公费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以及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医疗保险模式,不论哪种模式,都是和具体时代背景相互结合的,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相互一致的,并没有充分的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从目前来看,如果将大学生医疗保险和政府补贴以及商业保险相互结合的方式,并逐步采用高校和大?W生共同负担的机制,可能更为适合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

篇(3)

一、当前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保险意识薄弱。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学生做过随机抽样访问,结果表明:当意外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很少有人想到学校,而更只有极少人想到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这部分费用。究其原因:一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得大病的几率低,与其花几十元买保险还不如把这笔钱存进银行以便增值;二是由于学生保险投保金额低,理赔金额大,而现实的保险商业性很强,一些保险公司认为学生保险方面利润低,所以保险公司很少对学生群体做大量的宣传,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保险为何物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买保险了。

(二)公费医疗形同虚设。公费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以往是归于公费医疗的范畴,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是1953年实施的。50多年过去了,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而政府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的投入却一直未见增加。每年高校主管部门拨发包干医疗费,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一般为60元,而一般院校只有十几元,甚至更少。面对这可怜的医疗费,我们不禁要问:“几十元到底能干什么?”。学生得一次感冒就要花掉几十元的医疗费,更别说患上重大疾病。“病不起”成为高校中十分尴尬的现象,大学生被迫处于“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

二、国外大学生享受的医疗保险

在德国,无论是德国学生还是国外留学生,在大学注册入学时,必须提交参加医疗保险的证明,没有医疗保险证明不能入学。凡是在德国国立或国家认可大学注册就读的大学生们,均有医疗及护理保险的投保义务。在例外情况下投保义务也是可延长,例如出于家庭及个人方面的原因,或者出于入学之前的特殊学习情况。

美国的医疗救助制度很发达,对21岁以下的青少年和贫穷的大学生定期检查诊断和治疗服务,政府根据每位患者所享受的医疗服务直接将费用支付给服务提供者。

泰国的医疗卡计划,它是1984年创立的,是为帮助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地区人口和贫困大学生获得医疗服务而设计的。医疗卡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购买,购买一个可以最多保障5人的家庭医疗卡大约花费500铢,这样,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医疗费用就有了足够的保障。

三、建立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从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上看,笔者认为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应该采用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一)学生保险市场化。在高校逐渐被推向市场的今天,学生保险也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体现。具体措施就是引进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是由保险人自愿投保,保险费与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密切挂钩,即风险状况越差,保险费越高。同时,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越高,保险越充分。因此,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据统计,我国医疗产业年增长速度为13%,而2005年我国医疗产业的总市场额为6400亿元。照此计算,5年内增长额不少于1500亿元。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更看好我国市场,认为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可能出现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相类似的爆发式增长。2005年我国的医疗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2003年的4.5%提升至8%~10%,相应的医疗保健市场被放大数倍。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包括高职)在校人数超过700万人,如果将商业保险引入高校,将会使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医疗受到保障。将商业保险引入高校,能确保学生求学期间,包括在校学习、生活、参加社会实践乃至寒暑假期间,如果发生意外伤害或疾病,本人或家庭能得到一定经济补偿,同时也便于学校管理,降低学校的风险。可见,高校的医疗费用最终要市场化。而且因为大学生毕业后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是保险公司潜在的重要客户,从长远来考虑,保险公司对开展高校医疗保险也是感兴趣的。

(二)在高校中建立合作医疗。虽然大学生可以享受一定的公费医疗,但在具体执行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募捐更非长远之计。面对在校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重症救助机制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了。在高校中建立合作医疗就是积极依靠高校自身力量,通过高校向在校学生每个人“借”少量的钱,集中起来建立重症医疗基金,但在学生毕业时会如数返还,再由当年入校的新生填补。通过一“借”一“还”,这笔钱不但产生了巨大的利息,学生的利益也没有受到损害,这对于几乎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个明智之举。

(三)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制度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既存在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社会公益性上说,社会医疗既非纯粹的政府行为,也有别于一般的赢利行为,它是一种社会道德力量支持的社会公益行为;从筹资方式上,它遵循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出资者出于一种责任感;从救助对象上,它又具有广泛性。当前,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将贫困大学生和当地低收入居民一起纳入社会医疗救助的范畴,为此一定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保障制度。现在大部分高校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均未考虑医疗机构的发展,基础设施差、医疗投入不足、医疗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在大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加大对医疗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当前的慈善机构对大学生的援助是少之又少。大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有些慈善机构如红十字协会等可以定期为大学生做健康调查,减费或免费为大学生治疗疾病。还可以让社会和企业为得重病的大学生进行捐款,以减轻后者的经济负担。

(四)把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纳入法制轨道。任何制度的推行都离不开法律的保证,在国家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了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实施,而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上,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大学生医疗保障法》。从制度上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利益。法规可以规定:学校推行保险,应该带一定的强制性,学校应统一代收保险费,统一操作。

篇(4)

1.1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及河北能源技术学院4所高校,按年级分层抽取1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17份,有效率92.5%。其中河北联合大学学生348名,唐山师范学院学生302名,唐山学院学生160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207名;男生551名,女生466名;一年级学生189名,二年级学生271名,三年级学生177名,四年级学生270名,五年级学生110名;152名学生来自城市,685名来自农村;461名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500元以下,370名月平均消费在500~800元之间,186名月平均消费在800元以上。

1.2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首先进行现场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确定最终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对医保的认知、参保情况。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其中百分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27.0%的大学生表示最近1a内身体不适,其中77.4%进行了治疗,22.6%未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去医疗机构就诊(78.7%)和自我治疗(21.3%)。大学生就诊地点主要为学校卫生室、诊所(45.31%),社区卫生服务站(39.52%)及医院(8.18%)。

2.2对医保的认知情况

2.2.1对医保制度了解程度

2.1%的大学生表示很了解医保制度,31.8%表示了解,66.1%表示完全不了解。经χ2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城乡的大学生对医保制度了解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520,27.833,6.165,P值均<0.05)。女生比男生更了解大学生医保制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对医保制度的了解增多;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更了解医保制度。

2.2.2参加医疗保险的必要性

62.3%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参加大学生医保,33.7%的学生觉的无所谓,4.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经χ2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城乡的大学生对参保问题的认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参保的原因依次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23.3%)、报销手续过于麻烦(23.3%)、保障范围太小(16.3%)、报销比例太低(14.0%)等。

2.3大学生参保情况

2.3.1大学生参保的基本情况

2012年河北省大学生参保率为82.0%,而唐山市大学生参保率为61.1%。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城乡学生参保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2提高大学生参保险意愿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认为提高报销比例是最主要的途径(35.9%),其余依次为降低起付线(28.8%)、其他(18.0%)、增强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意识(17.3%)、简化服务手续(5.8%)、提高服务质量和态度(5.0%)、降低缴费额度(3.6%)。

2.4大学生参保影响因素分析

以大学生是否参保作为因变量,大学生的性别(0=女,1=男)、年级(0=大一和大二,1=大三~大五)、城乡(1=城市,2=农村)、月平均消费额(0=<500元,1=≥500元)、是否了解大学生医保制度(0=不了解,1=了解)、是否认为有必要参保(0=没必要,1=有必要或无所谓)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明确参保的影响因素,采用逐步法以0.10作为排除概率标准,以0.05作为入选标准,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见表4。α=0.05检验水平下,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了解大学生医保制度和是否认为有必要参保对大学生参保情况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讨论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医保;满意度;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120 -03

一、大学生医保现状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加强建设覆盖社会各层次人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基础主要为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类。“新医改”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全体在校大学生的卫生医疗、健康事业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疾病风险,切实减轻大学生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根据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医疗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如风险等问题。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本论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基础信息调查、学生使用医疗保险基础状况调研以及大学生对现行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

二、样本与方法

(一)样本

问卷调查面向广州市高校学生,包括“985”或“211”重点高校、普通重点高校、普通二本高校、三本高校甚至专科院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甚至本科以上学生;被调查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合理分布在各个层次,涵盖范围为500元以下至1200元以上,样本发放400份,收回395份,有效率为98.75%。

从表1可看出,样本包括各大不同层次的高校,并收集各消费层次不同的大学生。总的来说,普通二本高校样本量偏多,占了62.5%。

(二)调查问卷与变量

采用自编问卷,变量内容包括在校就医满意度、转诊定点医院满意度、住院报销满意度、指定慢性病治疗满意度、大学生医保卡使用满意度等方面。组织学生无记名方式网络在线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的保密性和真实性。对调查结果简历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结果的准确有效性。采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与多元回归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医保的基本使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到,问卷样本中,大学生已购买医保部分占73.2%,大学生中就医时每次都使用医保的占了30.1%,几乎不使用的占了25.8%,整体来看,就医时会选择使用大学生医保的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大学生医保使用占比最多的是校卫生所,占一半以上,其余占比较小。

综合来看,大学生买医疗保险的占了73.2%,而基本上不使用医疗保险的却占了25.8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够买医疗保险率较低,使用医疗保险率更低。

(二)大学生对医保的基本了解情况

大部分大学生处于较不了解的状态,完全不了解的人比比较了解的同学要多。结算了解程度和报销规定的调查中,选择偏重不了解的仍超过一半。这三个问题反映了学生群体对医保的了解模糊,也是导致购买欲望不强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普及率较高,但是续保率却相对较低,主要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低以外,还有相关体制机构不健全因素,导致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低,所以续保率也很低。

(三)医保满意度调查分析

1. 统计描述

表4中包含了本文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变量为大学生对大学生医保的总体满意度,包括宣传讲解、缴费标准、待遇标准、就医流程、服务水平、服务态度、使用便民度、结算效率。五个自变量依次为大学生在校就医满意度、转诊定点医院满意度、住院报销满意度、门诊特定项目满意度、指定慢性病满意度、医保卡使用满意度。

2.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在校就医满意度、转诊定点医院满意度和住院报销满意度与大学生对大学生医保总体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由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知,住院报销满意度对因变量大学生医保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大。

四、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地和就医地之间的协作机制

大学生异地就诊程序复杂,且支付标准较高,因而探索建立大学生医保参保地和就医地间的协作机制就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地与就医地间衔接关系,使经办事务管理起来更加方便、高效。方便了大学生异地就医中有关医疗费用的审核、支付和报销,更加方便对各地医疗服务进行监管,保证大学生异地就医的基本权益。

篇(6)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医疗保险 现状 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不久后的接班人,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989年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中,已明确将普通高校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家长参保意识淡薄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本文就此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一、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

1.学生对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认识较为缺乏

虽然现在的医疗保险比较普及,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其都不怎么了解,最多也就知道交保险费,如果出现意外或是生大病可以有所补助而已,对于其中的程序、收费标准、赔偿标准等一律不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或相关部门对医疗保险内容的宣传过于缺乏。

2.部分学生与家长参保意识淡薄

由于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医疗保险的了解不够,认为医疗保险就是交钱,如果出意外或是患大病时候能够获得一笔赔偿费,但是谁又天天患大病,天天出意外呢?出现意外或是患大病的机率毕竟比较小,如果没有出意外、患大病,那交的保险费不就浪费了吗?再者,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交了保险费不就等于诅咒自己早生病吗?还有就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是待患者出院后或是病愈后,再持相关凭据到相关部门报销,也就意味着病患者在享受报销费用之前需要自己垫付医疗费用,对于一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讲,也如同雨后送伞,不能解决当时所需。因此就有部分同学与家长不愿参保。

3.医疗保险结构单一

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在实施医疗保险政策,但也只是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如果学生得了一场小病倒是可以解决,但是如果一旦学生身患白血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时,单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并不能解决学生治疗费的问题。虽然身患重大疾病的机率比较小,但是此种情况毕竟是存在的,不容我们忽略。

4.公费医疗保障程度较低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高校的公费医疗都承担了学生在校医疗费用的一半以上,比如说河北大学承担了60%,江西财经大学更是高达90%,但是几乎所有的学校所承担的费用都是有范围、有标准的,多数学校公费的医疗范围都只限于校医或是经对顶手续转往的医院,不由得学生选择;对于公费医疗的支付限额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如果超过了限定的额度就需要学生自行支付;再者,虽然我国各高校的报销比例都比较高,但是却有很多药品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还有的则是需要住院才能予以报销。很多学校校医基础设施比较糟糕,医疗水平较为低下,药品质量较差,义务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所以有很多学生都更愿意去校外医院自费就诊。

5.大学生从毕业到工作期间没有医疗保障

在2009年,医疗卫生体制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内,但是却没有把大学刚毕业却又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纳入此范围,因此刚从大学毕业而又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无法参加城镇居民保险,又由于户籍等缘故难以参加新农保,于是这部分人就自然而然没有医疗保障,一旦自己身患重病也只能全额支付,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完善对策

1.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在目前的住院费用中,用药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但是较多的用药费用都为纳入到医疗保险的赔付范围,为了更好的发挥医疗保险的功效,国家政府应加大医疗用药费用的投入力度,将住院的用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以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2.提高校医的基础设施与医疗水平

校医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生病时候的首要选择,因为校医很近,而且还有学校公费,但是往往因为校医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医疗水平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等,也让很多学生“望成莫及”。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应及时更新校医的医疗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学生们在低价格中享受高效治疗及优质服务,以长效保障学生的健康。

3.加大对医疗保险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保险意识

要提高大学生的参保率,就需要提高大学生及其家长的保险意识,也就是要加大对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医疗保险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识不够全面,保险意识比较淡薄,不利于医疗保险功效的高效发挥。国家应让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大力宣传,比如说让某个社团举办“医保知识竞答赛”,可以举办医保知识讲座,或者在班上进行医保知识讨论,以让学生认识到医保的重要性,了解医保的一般程序、收费标准、赔偿范围等知识,引导让学生全面、准确认识医疗保险,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让学生懂得利用保险合理规避风险。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学生购买商业保险,以防意外事故和重大疾病的发生。

4.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大学生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的方针政策,大学生参保还可以杜绝商业保险的道德风险、拒保、揽保等弊端。大学生是一个年青、健康、体力充沛的人群,患病率相比城镇职工来说远远较低,因此,大学生社会医保制度应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相区别,应采取低缴费且保重大疾病的社会医疗保险。

5.实行属地管理、统一缴费标准及待遇

学校应强行性让学生参保,然后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参加学校所在地的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然后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以“收支平衡”的原则制订收费标准,并统一报销比例及赔偿待遇。此外,还应给学生选择医院的权利,让学生在生病时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就医,解除或尽可能减少学生受到医疗机构的束缚,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治疗条件。对于在医疗机构所花费用,应有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学生在治疗期间不用先全额垫付医疗费用后报销,可以直接只支付自己需要承担的部分,这不仅减轻了学生暂时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医疗机构的管理。

6.建立国家、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学校、学生共同承担医疗保险费用

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应构建国家、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也就是学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国家、学校、学生三者共同承担,国家应根据财政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医疗保险费进行适当的补贴,学校也应从学生们的学费中适当的提取一些费用作为学生医疗费用的补贴,剩下的部分由学生自己承担。

在此体系中,学校、学校及保险公司应各司其职。由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较为乐观的成就,物价水平也由之上升,国家理应支付学生的部分医疗费用,以减轻学生家庭的医疗负担;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理应从学费中抽取部分资金作为学生的医疗费用,还应重视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做好医保经费的监管工作和索赔工作;而保险公司使医保体系完善并贯彻实施的重要机构,在建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患重大疾病的机率总是比较小的,所以应该适当的调低最低报销点,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优惠。

结束语: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工作,是减轻患重大疾病学生医疗负担的重要举措。国家应完善相关的政策,以让医疗保险的作用充分发挥,保障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健康发展。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应做好医疗保险的宣传工作,让在校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到医疗保险的重要性,了解医疗保险的各种程序,了解收费标准,了解索赔范围,力求使所有学生参保,力求使所有学生在参保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崔晓华.关注大学生医疗保险.中国保险.2004.

[2]陈瑜.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分析与制度创新.2007.

[3]余青.浅析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2008.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4]黄海霞,肖锐.浅析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卫生经济研究.200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供给;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0-0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且不断庞大的群体,其健康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以前的公费医疗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特别是高校医疗保险经费的紧缺,医疗保障水平下降,加重了大学生个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大学生中不时发生的重大疾病和严重意外伤害,使得不少大学生家庭因病致贫,严重耽误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现在亟待建立能够全面和较高水平保障大学生卫生健康需求的新型医疗制度。

自2009年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开始进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新阶段。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供给

(一)门诊医疗补助待遇

参保大学生凭本人就医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每年在600元以内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基金50%的门诊医疗补助。

(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保险待遇

经医院和社保中心办妥诊断及审核登记手续后,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和重症精神病的门诊特定医疗费用,可直接持本人就医证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划卡结算;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门诊特定医疗费用,由个人先行垫付后于本结算年度内按规定到市社保中心审核结付。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放疗治疗期、器官移植后抗排异药物治疗的费用,累计在20万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康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使用专科药物治疗时所发生的费用,在8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重症精神病使用治疗精神病药品时所发生的费用,在2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

(三)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参保学生发生疾病需住院,可凭就医证卡到市区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住院起付标准为500元,超过起付标准,在4万元以下(含4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70%的比例结付;4万元以上至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80%的比例结付;10万元以上至20万元的部分,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按90%的比例结付。

(四)医疗救助待遇

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学生,在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可按《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待遇。

二、苏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加客观直接地了解大学生医疗保险在保障项目供给与需求间的差异,以苏州市高校学生为例,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资数据收集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四所苏州市高校的学生,其中,苏州大学学生100人(33.33%),苏州科技大学学生100人(33.33%),苏州职业大学学生50人(16.67%),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50人(16.67%)。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66.67%和33.33%。调查问卷包括3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内容及利用、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态度。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回收率为86.33%。其中男生90人(34.75%),女生169人(65.25%)。

(二)苏州市大学生健康状况及患病的主要病种

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89.96%无疾病史,而在9.65%有疾病史的大学生中,所患疾病为先天性疾病的有9.38%,为传染病的有18.75%,为重大疾病的有15.63%,为其他疾病的有56.25%。

就被调查对象目前的健康状况而言,在最近一年内生病的次数这一问题中,11.58%的人没有生病,75.29%的人是1-3次,11.97%的人是318次,选择8次以上的只有1.16%。而在常去医院就诊的病种中,感冒发烧占70.32%,耳鼻喉牙科类占13.55%,运动拉伤类占4.52%,重大疾病占1.29%,其他疾病占10.32%。由此可见,就被调查者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而言,生病次数多在1―3次,且患病的主要病种集中于感冒发烧、耳鼻喉牙科等非重大疾病,总体而言,健康状况良好。

(三)苏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特征

1.差异性。大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因人而异,常去医院就诊的病种也有很大差异,感冒发烧占70.32%,耳鼻喉牙科类占13.55%,运动拉伤类占4.52%,重大疾病占1.29%,其他疾病占10.32%。因此,每个人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个人最需要的大学生报销项目中,有80.69%的人选择了普通门诊医疗补助,7.72%的人选择了门诊特定项目医疗保险,9.65%的人选择了住院医疗保险,其余1.9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差异性特征。

2.全面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给自身或他人带来伤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医疗保险保障项目,29.8%的被调查者希望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的咨询。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需求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方面,也包括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3.多样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除了大学生医疗保险已有的保障项目,心理健康咨询与特殊生理需要也是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重要部分。而在希望推广的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中,183人选择了牙齿日常检查与保健,189人选择了眼科健康检查与咨询,131人选择了配眼镜,102人选择了救护车(急诊),97人选择了保健品。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牙齿与眼睛方面的健康十分重要,因而对这两方面有着迫切的医疗需求。

三、苏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供需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供给的片面性与需求的全面性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医疗保险所保障的健康仅仅局限于身体方面的健康,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上的健康,其保障项目的供给存在片面性。

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身期望值过高,引起心理落差,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二是环境生疏诱发防范心理,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口音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新同学,不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三是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

(二)供给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差异

大学生医疗保险所提供的保障项目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年龄大约在18--28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经常患病,而且也不严重。一般门诊就能很快解决,费用较为低廉。而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确实减轻了许多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但是,对于普通门诊的小病治疗费用而言,却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这种制度实施的结果就是占患病学生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得到医疗保险制度带来的好处0。显然,这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缺乏公平性。

其次,不同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项目需求的特殊性,单一笼统的保障项目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表1、表2所示,心理健康咨询、特殊生理需要、眼科保健、牙科保健、保健品等均被希望纳入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

四、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建议

(一)扩大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

首先,在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覆盖范围需求上,需求度最高的三个项目为“疾病住院”、“特殊和重大病症的救助”和“医药费用”,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关注的还是日常医疗服务以及对重大疾病费用支出的风险分担。因此,在保障项目的具体覆盖范围上,希望在现有的大病医疗和住院补助的基础上和资金能力的允许范围内,增加对医药费的补助标准。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高对现有医疗药品目录中药品费用的报销比例,减少患者对于药品的费用支出;二是根据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特点和主要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分布情况,适当扩大现有的医疗药品目录的范围,使得更多的重大疾病或特殊疾病的药品费用得到更大力度的保障,增强大学生对疾病的风险抵抗能力。

其次,在医疗保险保障项目的补充需求方面,除了以门诊医疗为主要需求项目之外,对于其他的医疗需求,也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需要具体的关注。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地把心理健康保障、眼科检查和配镜这样的大学生需求量相对较为集中的保障项目纳入大学生的医疗保险范围。

(二)与商业医疗保险相结合,提高保障水平

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的是居民的基本医疗水平,大学生参加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一般也只是包括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覆盖范围较为狭小。有时可能难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这就需要商业保险的适当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拥有丰富的保险管理经验,多样的保险险种可以满足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