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评专业职称论文

评专业职称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1: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评专业职称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评专业职称论文

篇(1)

一般职称论文的有效期是3年,也就是说明年你要评职称的话,3年内发表过的论文都是可以用的,这与前面所说的时间段并不矛盾,只要这篇论文没有用过那么都可以算作评审材料的,用过的就不可再次使用了,所以职称论文还是越早准备越好的,一般省级和国家级期刊,发表周期为1-3个月;核心期刊发表周期为6个月左右,有些期刊时间更长,根据你的需要,适当的提前发表才好。什么时候发论文的难易程度都是一样,只不过每年年底可能人会多点,难易程度只跟你的论文质量,和期刊有关,跟发表时间无关。

接下来是其它的要求:

1.通常来说,高级职称对期刊的要求比评中级职称的期刊要高。期刊的级别高了肯定论文的质量也会提高的。据我所知一般评高级职称的话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

2.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对送审的文章的专业性,思想性,前詹性以及创新要求会比较挑剔。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那最基本应该附图表说明。另外,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

篇(2)

物理学已完

***中国免费-免费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资料|专业论文:/

电子机械13民法33通信学4统计学完文化战略3

农林学完新闻传播5法学理论22

**在线-论文,免费论文,毕业论文,医学论文,职称论文

51lun-/

**中国51在线免费论文资源下载网-各专业毕业论文,奥运会论文,2009各..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中国,免费/

*****(/)

***体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中教网:/Jylw/Sxlw/

**/一级

[工程材料论文]第一页

行政法17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中国,免费

数学论文2[人力资源管理2管理论文2

国际贸易149由后到前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免费论文,毕业论文,各专业论:/

国际金融完

护理427由后到产前

管理体制7

历史学9

外汇11

审计2

政治其它相关7中间

民主制度完

医学28

经济理论8

平面设计室内设计5从后到前网站设计完

市场营销10

农村研究22

现当代文学2

(五)考核标准没有严格区分

新《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虽然该条款规定了领导类与非领导类公务员的考核,但没有对非领导类公务员中不同工作职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标准考核。比如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司法类的公务员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责任大小都不同,对他们的考核采用同样的标准显然不合理。

(六)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不完善

新《规定》第十四条:“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申诉。”该条款规定了不称职公务员有权提出复核和申诉,加强了对考核中公务员的权力保障,但对其他等次的公务员却没有规定有这项权利,如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公务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自认为工作认真,完全达到称职等次,那么他的权力就难以保障。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并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职位说明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大指标根据工作和任务的实际给予细化,达到可操作化的程度,同时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体现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思想。例如:“能”这个指标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谈判技巧、上进心以及其他专业技能等,再对各小指标进行相应的行为描述,可参考法国记分考核方法,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给定合适的分值。考核标准量化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避免了单凭主观意愿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

(二)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三)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

笔者认为,新《规定》中无条件地规定了各个参加考核的机关单位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为机关单位不管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明显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即先制定本部门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本部门总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适当的比例。比如,较好地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总目标的单位,可按20%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而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只能按10%或更低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这样能达到奖优罚劣、评先促后的效果。

(四)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发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激励竞争的作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激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发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激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五)实行分类考核制度

分类考核就是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在坚持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职位分类所建立的岗位职责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分类考核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应分别考核,这一点新《规定》第二条有明确规定;第二,按照职位特点,对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及司法工作的公务员,除运用基本的考核方法外,还要采取相应的补充办法。由于我国公务员范围较大,涵盖面广,采取通用的考核方法,很难做到准确和科学,因此,在强调采用对所有公务员普遍适用的基本考核方法基础上,还应针对职位的工作情况和特点,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补充性的考核方法。

篇(3)

此外,国内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理论上多借鉴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等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学理论,实践经验也多集中于理科、工科专业,涉及广播影视或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较少。

在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基于高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提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作详细阐述。

一、“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和一体化课程,在相应教学评价体系的监控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模式借鉴国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将适应于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融入其中,旨在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地衔接,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特点:

1.教学计划一体化,即突出能力本位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理实一体化课程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理实一体模块化课程体系。

2.教学环境一体化,即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场所”转变,将理论教室、实训室、实训基地构成一体。同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到课堂,作为一体化教学的载体。

3.教材一体化,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基于对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转化,制订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理论与实践教材构成一体。

4.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一体化,即教学评价贯穿于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既有诊断、激励、调节的作用,同时评价本身也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这个活动环节,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将获得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有所进步。

5.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即教师从“单一主讲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 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的创新型”转变,教、学、做、评融为一体。

三、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以行业的真实工作项目载体,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环境、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支撑,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突出“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专业课程和课程体系是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专业课程设计,首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参照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以及影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从影视制作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调研入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归纳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然后基于学习领域的重新规划,对原有的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重组或重构,构建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也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按课程模块、学习领域、学习情景三级进行系统设计。以学期为单位,以典型影视制作项目为载体,建立和发展课程之间的关联,使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模块,使职业能力目标得到多门课程的共同支持。

按以上原则和思路,我们将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重组、整合为“电视短剧与微电影”“电视新闻与纪录片”“专题片与音乐电视”“影视广告与形象宣传片”“电视综艺节目与栏目”和“毕业设计”等六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分别以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制作项目为载体,由三到五门一体化课程组成。对应学生职业能力的逐步提高,一至五学期影视项目的难度和专业课程的要求也逐渐提升,构成了突出“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营造一体化教学环境

一体化教学环境是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保障,其建设工作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是指根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所设置的一整套综合的实训设备和场地。为实现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一体化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整合真实的生产性功能与学习功能的实训设施,覆盖整个影视制作项目的工作过程,方便学生使用、操作、互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实训环境的硬件建设可以采取校内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共建校外生产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兼具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学习性的实训条件。

“软件”是指以能力训练为目的,积极引入影视行业的企业真实项目到课堂,作为一体化教学的载体。引入的真实影视制作项目被分解为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教学需求转化为学习情景,这样就保证了专业教学真正与行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

(三)制订一体化课程标准与开发配套教材

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与教材是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职业能力目标要求、相应的学习领域规划、学习情景设计,以及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内容。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的制订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培养目标。制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一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所涉及的影视制作项目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广泛的行业调研,明确职业 能力要求;二是要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吸收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对典型任务进行分解,设计学习情景,规划学习内容;三是要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法。

进行一体化教学配套教材的开发,也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对影视制作岗位的调研分析结论为依据,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三个层面着手。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职业能力解构和教材知识体系重构的过程,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职业能力要求,遵循“依岗位需求定目标,依工作过程定结构,依能力要求定内容”的基本原则,结合影视行业工作实际编写教材,体现知识、技能、标准的对接,保证教材对一体化教学的指导作用。

(四)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既是“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体化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来制订,但在具体制订和执行时,却常常以学科要求的评价标准替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集中在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就是重教学成果而轻教学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这一根本要求,实质上体现的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具体成果主要体现为剧本文稿和影视片作品等,仅仅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无法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科学评价。所以,要使一体化课程真正能够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就要摆脱仅仅符合学科要求的评价标准,构建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评价体系。

建立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一体化教学中建立起“二维评价”体系,即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成果评价并重,以形成性考核评价教学过程,以总结性考核评价教学成果。此外,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下,课程联系更为紧密,先修课程的总结性考核可以为后续课程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诊断性评价提供参照。二是使教学评价融入教学活动,分阶段进行,即针对学习情景采取单元教学评价,计入形成性考核;针对学习领域采取课程教学评价,计入课程结业考核;针对课程模块采取学期教学评价,在期末结业考核的同时,对本课程模块内的形成性考核进行统计,计入学期形成性考核。三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针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所进行的工作,在学习小组内实行岗位角色评价;针对各个合作小组的实践教学成果,在小组间进行互评;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指导教师逐一给出评价等。

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始终产生诊断、激励、调节的作用。

四、“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就是将教学内容科学地融会在教、学、做、评过程中,从试着做开始,通过对做的评价发现问题,在教与学中解决问题(应当怎么做),然后在学和做中理解其原理(为什么这样做),最后通过评与学进行提升(怎么做更好),最终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如前所述,我们根据影视行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职业能力本位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现以“电视短剧与微电影”课程模块为例,阐述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该课程模块由四个学习领域和一个评价模块组成。

(一)“情景剧剧本写作”学习领域

“情景剧剧本写作”学习领域包括“选题与创意”“策划”和“文学剧本写作”三个学习情境。教师通过剧本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影视文学剧本的创作过程。学生以分组方式,在规定的选题范围内确定情景剧主题,编写故事大纲,再逐步合作完成文学剧本,在实践中掌握剧本写作的技巧。在该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监督创作,给予指导,进行必要的讲授,并分阶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总结与点评,以故事大纲、人物表和分幕提纲等学习情境的成果为标准进行教学过程评价。最后,对文学剧本进行质量考核,完成本学习领域的教学成果评价。

(二)“镜头设计与摄影”学习领域

根据剧本内容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完成剧本分解和美术设计,制订拍摄工作计划,形成分镜头脚本。再依据工作计划,在选定的拍摄场地分组完成拍摄任务,形成工作台本。在此过程中,组长组织组员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再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给予必要的知识补充。本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评价以分镜头脚本、工作台本为依据;教学成果评价则以“完成素材拍摄”为达标标准,以“素材质量”为等级评价依据。

(三)“情景剧剪辑”学习领域

教师通过影视剪辑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熟悉音视频编辑工具。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依据工作计划分工协作,完成素材整理、影片剪辑、特技和包装制作等工作任务。各个学习情境所形成的初剪片、特技场景源文件等阶段性成果,将作为教学过程评价的依据;教学成果评价则采取对情景剧成片综合评分的方式。

(四)“影视美术与视听语言”学习领域

教师组织学生对情景剧摄制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开展自评与互评,并对作品影片进行修改完善。在之前几个学习领域的实践基础上,教师系统讲授影视视听语言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对叙事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对影像设计技术的掌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本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评价以修改后的作品为依据,教学成果评价则采取视听语言理论考试的形式。

(五)课程模块教学评价

课程模块教学评价,即学期教学评价。本课程模块的教学过程评价统计将计入学期形成性考核;教学成果评价则以最终完善的作品为依据,评分计入期末结业考核。

五、“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以上“教学做评一体化&rdqu o; 的教学过程,对应真实情景剧摄制项目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评”则贯穿始终,融入其中,教学评价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师生教学互动通过教学评价得以强化。通过“教、学、做、评”的重复、迭代能够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递进与提升。

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学情,灵活运用“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定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与专业能力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1] 张晶,徐金寿:论高职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 王吉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难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篇(4)

关键词:教育类学术期刊;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84-02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今的学术载体、学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国际上对于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中国,承担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仍然是传统纸质期刊。因此,本文所指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即纸质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思考其如何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一、教育类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1.品位参差,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教育报刊社;二是由高校主办的期刊;三是从属于各出版社的期刊。通过对这些教育期刊进行观察研究,不难发现,这其中鱼龙混杂,当然有一些高端的期刊,但也有不少期刊品位低下,有些几乎就是靠高额的版面费来维持经营。

由于教育类学术期刊涉及的领域广泛,学科门类庞杂,如从学段上就有学前、小学、中学、高等、成人等,从学科上则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心理、技术等。这样导致了不少教育期刊存在名称相似、风格雷同、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即使是一些核心期刊,也存在栏目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读者定位不准的现象。仅以中学历史学科为例,就有《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期刊,从名称上看,这些期刊极其相似,栏目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2.影响力低,好稿匮乏

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功能本应在于传播最新的教育信息动态和成功的教育经验,研究热点、焦点问题,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专业支持。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教育界和学术界,不少教育期刊的功能只剩下发表评职称论文了。即使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也存在着选题炒冷饭、内容不知所云的状况。有人这么打趣,“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只有两个人会看,一个人是编辑,一个是作者。”虽然这样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偏低。

目前,有不少期刊设立了理事单位。应该说,理事单位对于支持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期刊被理事单位“绑架”的状况。比如,理事单位往往要求期刊为其发表一定数目的论文,这些“关系稿”良莠不齐(以差稿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品质。

3.发行量少,渠道单一

教育类学术期刊由于受众的特殊性,不像教辅期刊那样市场需求大,因此发行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发行量少,往往一本期刊的期均发行量达到2万就相当可观了(因此,一号多刊的现象目前也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许多期刊频频推出新品种,以此增加总发行量);二是渠道单一,以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为主。为何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由于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较小,主要由教育行政机构下属的教研室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教育学院学者、研究生等构成,与教辅期刊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次,由于数字化出版的潮流,广大教师进行科研创作时习惯于利用知网、维普等网络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期刊发行量的萎缩。再次,期刊本身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视不够,在发行上习惯于依赖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旧有的渠道,很少主动去开发新渠道。最后,编辑的营销意识不够,学术期刊的编辑一般文化程度较高,性格也比较清高,往往不太愿意主动地“走”出去和市场进行直接接触。

二、教育类学术期刊发展的对策

既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许多教育类学术期刊为什么依然能够生存,而且似乎还生存得不错?笔者认为,由于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众多,且在评定职称、晋升等方面都需要有论文作为支撑,因此,业内人士亟需大量的教育期刊来满足其成果发表和出版需求,而现实中学术期刊数量并不是很多,因此造成了资源的稀缺,不少教师愿意(虽然也许并不情愿)缴纳版面费来达到的需求。一些期刊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懒于开拓进取,在选题和发行上不愿意动脑筋,仅仅满足于收取版面费来维持生存。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国际上对于学术论文开放存取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现在看来,对中国纸质类的学术期刊的冲击还不够明显,但是正如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开放存取也将是学术出版的大势所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植根于互联网的开放存取运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学术出版格局,甚至打破了行业限制。因此,不管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来看,都必须加强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竞争力。具体有如下几点建议:

1.以内容占据高地

目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市场正处于群雄纷争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内容是前提。众所周知,“内容为王”,但目前走下坡路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无一不是内容出了问题。教育类学术期刊与经济类、科技类等学术期刊的一个不同点是,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教育类学术期刊不讲究时效性。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内容必须做深做透,做到期期有亮点。具体做法有:抓住教育界当下的热点,策划专题稿件;针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组织发起学术讨论;介绍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以笔者所在的《教育研究与评论》期刊为例,其开辟了“热点透视”栏目,对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比如小学语文界曾有一位特级教师提出了“高文低教”的教学理念,认为对于一些课文的主旨不该拔到特定的高度,而是要“接地气”,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该刊的主编敏感地意识到这个话题值得进行讨论,于是分别约请中学、小学的一线教师围绕“高文低教”的主题,从“到底该不该高文低教”、“高文如何低教”等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在业内反响较为热烈。

2.以活动拉升人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流程中的发行、反馈环节将越来越得到关注。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不仅要出版教育学专业的杂志,还要把杂志的品牌优势和良好声誉渗透到各个相关领域,并从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比如,通过不定期的主办出版与学术讲座、编辑出版与学术会议有关的专题刊物、召开作者和读者等受众群体的专题座谈会等等。

仍以《教育研究与评论》为例,该刊成立于2009年,短短的五年内,积聚了大量的人气,目前在江苏省内的影响力颇高。除了坚持内容为王、保持品质外,举办活动也是该刊吸引人气的一个重要法宝。比如,该杂志曾主办了两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围绕苏派语文的特点,请名师开示范课,请名家做专题报告;论坛结束后,杂志特辟“本刊特稿”栏目,约请开示范课的教师撰文谈谈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同时也邀请听课教师对于示范课进行解读、点评。主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该编辑部获得了社会效益,而且也赢得了经济效益――每届论坛都吸引了1 000多名的与会者,人员涵盖了江苏地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每次论坛举办过后,期刊的发行量和自由来稿量都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

除了举办论坛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论文写作培训课程来增加人气,提高经济效益。前文已经阐述过,目前有很多教师有的需求,但是不少人对于怎么撰写论文并不了解,往往在没有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闭门造车,东拼西凑,这样的文章经不起推敲,对他们的教学也毫无帮助和启发。编辑部可以通过开展论文写作培训课程,将学术规范、论文的写作方式告知他们,以帮助其提高学术水平。

3.以新媒体推动发行

随着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营销开始崭露头角,不少期刊,特别是财经类和娱乐休闲类的期刊走在了前列,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发行营销。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微博在2014年1月22日,了一条关于年货特刊的信息:“年货真就是慢慢、细细地注入的一份心情。它是记忆的载体,故乡的召唤,是各家各户‘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中的味蕾总是情感的闸门,时时牵动着我们最敏感的那根心弦。”该条微博被转发了1 599次,被评论332次(截至2014年2月1日)。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少学术期刊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账号,其实教育类学术期刊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发行营销。在这过程中,编辑由于拥有作者资源(即微博“粉丝”)和熟悉刊物内容(即微博信息来源)的优势,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本新刊即将推出之前,编辑可以在官方微博上发表新刊推荐、活动预告等信息,感兴趣的“粉丝”看到后,就会做出转发、回复、评论等各种反馈。由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是呈爆炸式的几何级传播,这样就能够以较低的营销成本实现了较好的发行目的。

综上所述,教育类学术期刊只要勇于迎接竞争,内容上求“新”求“深”,发行上搞“活”办“广”,就能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善恒.论教育期刊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J].编辑之友,2006,(4).

篇(5)

关键词:大面积混凝土地面, 裂缝 ,无缝施工 ,控制

Abstract: China every year about 1 billion m3 concrete consumption, scale, the cost of giant, highest in the world, visible, concrete is the main material of modern engineering structure. The concrete quality stand or fall, both to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and also to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st has a great influence, so in construction, we must to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have enough attention.

Keywords: large area concrete ground, cracks, seamless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利用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逢施工,为同类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职称论文。

1 混凝土无缝施工设计

1.1 设计思路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1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1.2 跳仓间距的确定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跳仓间距决定取17米。整个展览馆的平面尺寸为100米×98米,按垂直施工缝分仓,整个区域分成30个网格。

2 混凝土施工工艺

施工时按网格的编号顺序进行跳仓浇筑。在每一网格内,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d。

2.1 混凝土工程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为1:1.82:4.07,水灰比0.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0.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泥用量的目的。

2.2 主要技术措施

2.2.1 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因为是夏季),必要时洒水降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浇水一次,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

2.2.2 坍落度严格控制

坍落度控制在(12.2)cm,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灰比、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定,初始施工时坍落度应每1h检查一次,质量稳定后,2~4h检查一次。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2.3 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Φ180的钢管(内装砂子),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人工抹平。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保证养护时间。

3 施工控制措施

3.1 要求搅拌站严格执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可根据现场材料情况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2 混凝土出站前,要求测试坍落度,同时观察和易性,不得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3 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3.4 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3.5 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3.6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3.6.1 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浮浆层。

3.6.2 除了水泥水化作用影响,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也会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4 现场监测与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小及施工过程中早、中、后期温度升降和应力发展规律,根据本工程地面结构平面尺寸、形状以及厚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温度监测器,在测点被覆盖、振捣、抹平后记录入模温度。依据大面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也较快的特点,在温度收缩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测温时间为30d:1~3d每4h测读一次,3~14d每6h测读一次,以后每12h测读一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度过高应记录一次。

地面结构的“分块跳仓浇筑无缝施工技术”,增强了地面结构的整体性,提升了地面的使用性能,有效地控制了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跳仓施工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缩短了施工工期,施工过程中无需特殊的施工措施,突破了规范要求的规定,实现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篇(6)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篇(7)

关键词: 罪刑对称; 刑罚个别化; 罪责刑相适应

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 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毕业论文 这就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本文试图对该基本原则的历史演进、基本内容、立法体现及司法运用等进行全面探讨, 以期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 并在把握立法本意的基础上, 正确地适用刑罚, 使刑事制裁更加公正和有效。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演进

在近现代西方刑法理论中, 曾经先后出现过三个很有代表性的刑法学派, 即刑事古典学

派、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学界一般将刑事古典学派称之为旧派, 把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称之为新派。旧派认为犯罪是犯罪人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 定罪量刑应以犯罪人的行为及损害事实为标准, 刑罚的轻重决定于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实际损害结果, 其核心是客观的罪行。因此, 我们一般又将旧派的刑法基本思想称之为客观主义。新派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主观恶性与品格的表现, 定罪量刑应以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的大小为标准, 刑罚的轻重决定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或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其核心是主观的犯罪人人格(人身危险性)。因此,新派的刑法基本思想被称为主观主义。

在远古时代, 结果责任盛行。只要发生了损害结果这一客观事实, 就要对其行为者予以制

裁, 而不过问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及其罪过问题,“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血还血”, 充分反映着原始社会浓厚的同态复仇意识, 中国古代存在的“杀人者死, 伤人者刑”, 则进一步体现了刑罚的等量报应。18 世纪西方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强调犯罪与刑罚在程度上的比例关系, 他说:“刑罚的轻重要有协调, 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们防止大罪应该多于防止小罪, 防止破坏社会的犯罪应该多于防止对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 1 ]”“在我们国家里, 如果对一个在大道上行劫的人和一个行劫而又杀人的人, 判处同样的刑罚的话, 那便是很大的错误。[ 2 ]”他进一步指出:“惩罚应有程度之分, 按罪大小, 定惩罚轻重[ 3 ]”。刑事古典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被誉为近代刑法学始祖的贝卡利亚在其传世之作《犯罪与刑罚》一书中, 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刑罚应与罪行相均衡的基本原则, 他说:“我们已经看到, 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 即对社会的危害”, [ 4 ]“公众所关心的不仅是不要发生犯罪, 而且还关心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尽量少些。因而, 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 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 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这就需要刑罚与犯罪相对称。”[ 5 ]同时, 为了使刑罚成为犯罪的对应物, 并使其强度仅仅取决于犯罪的危害程度, 贝卡利亚精心设计了一个罪刑对称的阶梯, 他指出:“如果说, 对于无穷尽暗淡模糊的人类行为组合可以应用几何学的话, 那么也很需要一个相应的由最强到最弱的刑罚阶梯, ”“不打乱其次序, 不使最高一级的犯罪受到最低一级的刑罚, 就足够了[ 6 ]”。因此,贝卡利亚重视的是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后果, 强调刑罚与罪行的相适应。客观主义认为, 人是有自由意志的, 可以依据理性判断是非, 择善从恶,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 就违背了道义, 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国家就有权对其予以刑罚处罚, 倡导道义责任论, 认为刑罚的标准是犯罪行为在客观上对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害, 应根据实际损害的大小给予等量或等值的处罚, 客观主义刑法学派以报应主义的刑罚观为基础, 强调罪刑之间机械地等量对应, 体现刑罚的威慑性, 实现一般预防。

19 世纪末, 正当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发展到顶峰时, 它却遇到了现实的严峻的挑战而陷入困难, 完美的按照刑事古典学派理论建立起来的各种刑事立法, 并没有减少犯罪现象, 反而犯罪量剧增, 尤其是累犯、再犯的大量出现, 使得以“行为”为核心的旧派理论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于是, 应运而生的刑事人类学派及其稍后的刑事社会学派开始向旧派理论全面发难, 他们批评只关心犯罪行为的差别, 而不注意犯罪人的不同, 只是机械地认为“罪犯只是一种法官可以在其背上贴上一个刑法条文的活标本。[ 7 ]”“把罪犯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人格抛在一边。[ 8 ]”他们指责刑事古典学派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的唯一方法, 并按犯罪行为及其后果的轻重实施所谓的“罪刑对称”的做法, 实际上是“忘记了罪犯的人格, 而仅把犯罪行为抽象的法律现象进行处理。这与旧医学不顾病人的人格仅把疾病作为抽象的病理现象进行治疗一样。[ 9 ]”新派的代表人物龙勃罗梭指出, 刑罚存在的唯一根据是防卫社会, 主张社会责任论。根据社会责任论, 刑罚不再是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而是应与犯罪的危险状态相适应, 或者说是以需要给予何种程度的处罚才能使之重返社会而不再犯罪作为衡量的尺度。[ 10 ]龙勃罗梭首次提出刑罚要与犯罪人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新派的另一代表人物菲利引用杜迈尾尔的话:“罪犯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医治的道德(我愿意再加上生理) 病人, 我们必须对他适用医学的主要原则。我们必须对不同的疾病适用不同的医疗方法。[ 11 ]”因此, 菲利主张根据犯罪人的个人特征适用刑罚, 唯有如此, 才能实行有效的救治。这就是要求实行刑罚个别化。刑罚个别化是指对犯罪人的人格进行刑罚价值评价, 主张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由此形成刑罚个别化。刑罚个别化来源于新派代表人物李斯特的刑事政策学说, 是19 世纪刑罚改革的产物。“刑事政策主要以特别预防为其目的。因犯罪人犯罪性大小程序以及犯罪性形成之过程等均各有不同, 故各个犯罪人在矫治其犯罪性之需要上亦因人而异。⋯⋯, 伸言之, 对其行为之处遇, 须依各个犯罪人或犯罪人之个性及需要而个别化。李斯特曾曰:‘刑事政策并非对社会的, 而是对个人的, ⋯⋯是以个人的改善教育为其任务’。”[ 12 ]不难看出, 主观主义刑法学派将社会责任论作为其刑罚理论基础, 强调社会防卫, 认为刑罚的标准是人的主观恶性, 刑罚的轻重应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相适应, 要求给予不同的罪犯等质的刑罚, 通过刑罚个别化,实现特殊预防。

在现代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中, 客观主义刑法学派与主观主义刑法学派之间的鸿沟已经填平, 两大学派的基本刑罚思想日趋融合。硕士论文 从各国刑事立法来看, 古典学派倡导的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已经得到修正, 刑罚个别化的思想逐渐渗透到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来, 即既注重刑罚与犯罪行为及其造成的实际危害相适应, 又注重刑罚与犯罪人主观恶性或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刑法第五条确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就把客观主义刑法学派所主张的罪刑相适应原则与主观主义刑法学派所主张的刑罚个别化原则, 巧妙而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就是辨证唯物观在刑事立法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和强烈的时代性, 是十分科学的。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关于如何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我国刑法学者见解不一。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 就是根据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决定处刑的轻重, 重罪重判, 轻罪轻判, 罚当其罪, 罪刑相适应[ 13 ]。我认为, 这种观点没有充分揭示出刑法第五条的立法本意, 仍停留在刑法颁布之前我国传统刑法理论的表述, 显然是过时了。通观现存的各种表述的差异, 主要集中在新刑法第五条中“罪行”和“刑事责任”的理解不同, 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罪行主要是指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包括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这里的刑事责任主要是指行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 包括初犯可能与再犯可能[ 14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中‘罪行’, 主要是指犯罪行为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刑事责任’主要指犯罪分子罪责即主观恶性的大[ 15 ]。”笔者认为, 刑法第五条将“罪行”与“刑事责任”并列作为决定刑罚轻重的因素,这说明二者之间没有包容关系, 不能认为刑事责任包括了罪行, 也不能将刑事责任看作是罪行的补充。根据立法的本意以及刑法理论, 这里的“罪行”应当等同于犯罪构成事实, 它是指刑法分则某一具体条文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所包含的主要客观事实总和, 也就是具体犯罪构成所要求的全部事实。这些事实包括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和选择要件, 具体有: 犯罪的直接客体、犯罪的对象、犯罪的危害结果、犯罪人的主观因素(指罪过和犯罪目的)、犯罪人的主体身份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手段等。这些事实直接决定危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而且这些事实均在行为人实施、实行行为时集中显现出来, 他们不但决定犯罪是否成立, 也决定所成立犯罪的性质, 从而成为适应刑罚的基本前提。刑法第五条中的“刑事责任”不同于刑事责任理论中刑事责任的概念和外延, 根据立法本意和量刑的原则, 应将其理解为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以及犯罪前后表现出来的、与犯罪人的人格直接相关的、决定其人身危险性的一系列主观情况。这些情况不决定犯罪成立与否, 而仅在犯罪成立的基础上决定其量刑轻重的法定和酌定情节。如犯罪前的人身基本情况, 包括犯罪人的年龄、生理状况、职业状况、国籍、精神状况等, 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过程中的人身状况, 包括犯罪的动机、犯罪时的意志特征、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犯罪后的情况, 包括投案自首、立功、退赃、认罪态度、悔罪表现、民愤等。正基于此, 我国刑法针对犯罪人人格的具体情况, 对行为人应负的刑事责任作了如第17 条、第49 条及有关中止犯、预备犯; 自首或立功及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犯罪等的规定。在刑罚分则中, 刑法也针对犯罪人人格情况, 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解决方式, 如, 对交通肇事后又逃逸的规定了较高档次的法定刑;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 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 可以减轻处罚或者是免除处罚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法定的量刑情节, 而犯罪人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动机、义愤犯罪、犯罪后的积极退赃等, 也与犯罪人人格相关且直接反映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 决定行为人应负的刑事责任。因此, 人民法院一般也将其作为量刑时考虑的因素。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可以表述为: 在为犯罪制定刑罚和对犯罪人裁量执行刑罚时, 要使刑罚的轻重与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及客观危害程度相适应, 同时也要考虑到行为人的具体情况, 使刑罚的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相适应,同时也要考虑到行为人的具体情况, 使刑罚的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相适应。该原则既反映罪刑对称和刑罚个别化的有机统一, 也体现了我国刑罚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的目的, 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进步刑法思想的发展潮流。这项原则应成为以后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执法的一项基本准则。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体现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 是一项内容全新、需要全新对待的刑法基本原则, 它不但对我国刑法的传统理论带来了整体冲击, 而且也给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 对于刑事司法来讲, 贯彻此原则应注意以下问题:

1. 要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结合起来。

此三项基本原则, 相互之间既内涵独立但又在逻辑上密切联系。从立法角度而言, 罪刑法定原则是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前提和保障。职称论文 没有立法上的准确、明朗和公正, 就很难做到执法上的合理、科学和公平。在刑法上, 如果将公民划分为三、六、九等, 危害结果相同或犯罪情节相近的犯罪人, 仅因职业、身份、职务、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不同, 从而设置不同的刑罚量, 违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那么, 在执法中就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因此,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罪责刑相适应的一个价值目标, 也是衡量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否符合民众意愿的一个标准。在刑事立法和刑事执法中, 不能孤立地看待或贯彻罪责刑相适应, 更不能为了单纯实现“罪—责—刑”这三者之间的简单照应, 而忽视或淡化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存在和地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这三项基本原则是“三位一体”, 失去或忽略其中之一, 都必将有损刑法的整体机能, 损害定罪量刑的公正、合理性。

2. 适时而正确地进行司法解释, 全面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价值。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更充分地体现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工作总结 因为, 立法仅是就社会上已经出现的现象进行筛选后加以规范, 其超前性是有限的, 且立法中记载的大都是行为类型, 尚无法穷尽某类行为的细节末梢。因此, 刑法不可能将每一种犯罪类型的行为细节和实施同一种行为的不同犯罪人, 都毫无遗漏地加以规定和记录, 立法上只能从基本方面使罪、责、刑的配置大体上相适应。若使立法上一般的罪责刑相适应被具体落实于每一起活生生的现实案件或某一个犯罪人, 这就需要更具操作性的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遵循刑事立法的本意, 反映刑事立法的初衷, 在不违背刑法规范的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 对刑罚具体裁量进行司法解释, 实际上是对罪责刑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二次配置。这种配置既要使刑罚的裁量与犯罪所侵犯的权益性质、价值相对称, 体现社会报复观念的公正性; 又要根据具体犯罪人在犯罪中体现的主观恶性程度,使量刑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对称, 有效地遏制犯罪人趋恶的自由意志, 避免刑罚的过剩与不足, 体现道义报应的公正性。因此, 司法解释就要注意将刑法中“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情节特别恶劣”, 以及没有限定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 从客观实害和主观恶性两个方面进行诠释, 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归纳列举, 明示于司法人员, 达到司法的统一。其次, 在对刑法中指代不明、含义宽泛但又直接决定量刑轻重的规定进行解释时, 应当尽量作出穷尽性的、列举的解释, 不要因不当解释而又生新的疑惑。如, 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刑法第67 条第2 款准自首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解释中, 将其界定为“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罪行”, 这既不符合刑罚的公正性, 也不符合刑罚的功利性, 与刑法的立法本意也无吻合之处, 从而导致刑法理论界对此仍存较大争议, 难成通说。而最高人民法院将“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行为, 解释为按贪污罪定罪处罚, 则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为各界人士所普遍认可。

3.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和贯彻刑法基本原则的执法水平。

“徒法不足以自行”, 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的贯彻执行, 有赖于司法人员的执法活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一项全新的刑法基本原则, 它不仅仅是在立法上简单地对刑罚进行合理配置,而且最关键的是给刑法执法带来观念上的重新组合。英语论文 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 给司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司法人员必须谙熟刑法条文, 能够准确把握立法原意, 全面判断和评价犯罪的实害性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 使刑罚的裁量与罪行、刑事责任达到相对的统一, 力戒机械性的绝对报复和随意性的心理强制。要使法官从重刑威慑主义的传统思想定势, 逐渐步入合乎理性的罪责刑相适应的刑罚体制, 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其刑事执法水平。首先, 要使法官成为具有较高法学理论修养、善于理性思考的专业人才。目前, 对审判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官资格考试, 从高级律师和法学专家中选拔高级法官等措施, 就是值得继续推崇的良好开端。其次, 加强廉政建设, 加大反对司法腐败的工作力度, 纯洁司法队伍, 培养公正廉明的人民法官, 以适应对犯罪的评价客观化和对刑罚的评价公正化的要求。最后, 创立中国的判例制度, 弥补立法规定、司法解释抽象性的缺陷, 给司法人员提供具体明确而又生动形象的操作标准, 这是目前提高司法人员执法水平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最高人民法院应根据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 结合实践工作的需要, 在广泛调查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 挑选和编写一些成功的判例, 下发各级法院以供参照执行, 从而使审判人员能够直观而又有启发地掌握罪、责、刑的评价标准, 充分发挥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价值和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 ] [2 ]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 [M ]1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 91.

[3 ] [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M ]1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

[4 ] [5 ] [6 ]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 ]1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7 ] [8 ] [9 ] [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 ]1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10 ] 刘麒生·龙勃罗梭犯罪学[M ]1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8, 367.

[11 ] [意]菲利·犯罪社会学[M ]1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 153.

[12 ] 张甘妹·刑事政策[M ]1 台北: 台北三民书局, 1979, 12.

[13 ] 樊凤林等·中国新刑法理论研究[Z ]1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