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1: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小的船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篇(1)

去年秋,为确保对新课程的准确理解和顺利实施,我们担任新课程教学的一年级教研组实行了集体备课。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义,共同学习新课程理念,探讨新课程实施策略,完善每一节教学设计,在团结合作中实现了集体智慧的共享,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感到,集体备课在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们发现,有时优秀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也会出现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了问题,进行了设计上的改进后,如果不马上再去实践一次,这种改进就不会及时得到验证。教师所应具备的驾驭课堂能力,机智地应对突发事件等素质也不能得到提高。那么,是否能够也借助集体的力量去提高教师实际教学操作的能力呢?于是,我们又萌发了集体授课的大胆构思。

所谓集体授课,就是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由同一教师在同年级的不同的几个教学班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集体授课活动这样进行:参加集体授课的每位教师提前选取一节不同的教学内容,担任同年级同学科的其他几位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留出这一内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先在自己班里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再分别到其他班开展。每一次教学活动同年级同学科的几名教师都随堂听课,课后执教教师进行认真反思,听课教师给予集中指导,汇聚集体的智慧,共同进行改进。参加集体授课的几位教师要依次进行,即一位教师在各班教学活动开展完之后,再进行其他教师。目的是集中精力,使每位教师在每节教学活动中都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经过全面而慎重的考虑,我们觉得,集体授课能够将同一教学内容反复锤炼多次,再加上课后的认真反思和其他教师的集中指导,肯定会使教师素质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集体授课在理论上认可后,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二年级组开展了几节语文阅读课的实验操作。我校一、二年级各有三个教学班,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三次教学。现以张会巧老师的三次执教的《小小的船》一课为例,说一说集体授课的实施过程。

第一次教学活动是在本班开展的,教学流程大致是:复习生字――引入新课――学习新课――扩展知识――巩固练习――歌曲欣赏。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丽。但课后经过执教老师认真反思及教师们的研讨,又发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进行了改进。

第一、学生的认知要考虑

在引入新课环节时,出示课题“小小的船”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是真的小小的船吗?”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可是这首儿歌学生大都在幼儿园学过,对字面意思早已熟悉。所以,这一问题显然有些多余。在第二次上课时教师把问题改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问点儿什么呢?”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说成是小小的船呢?”这种问题的设计就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情况,保证了教学环节的严密性。

第二、教学环节要合理。

在学习新课环节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然后带领学生理解诗句,感受夜空的美。这两个环节顺序不太合理,因为只有感悟到了夜空的美丽,才能产生喜爱之情,才能去有感情地朗读。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将这两个环节调换了过来,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第三,情景的创设要到位。

在学习新课环节中,由第一句向第二句过渡的时候,教师创设了一个情景,教师出示夜空图,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来到了月儿上,会看到什么。创设情境的设计很好,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教师语言没有到位,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到自己还是坐在教室里在看夜景图。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放着轻音乐,学生闭着眼睛,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引向天空,学生的想象就放飞得很远了。

第四、知识的拓展要有层次性。

在拓展知识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还有什么东西是弯弯的?”“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第二个问题不能完全顺着第一个问题想,问题就显得有些散,于是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把第二个问题改为“还有什么东西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第一个问题说事物,第二个问题把事物说成句子。这样,问题就有了一定的层次性,教学内容就紧凑了。

经过改进,第二次上课,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教学环节清晰明朗,教师语言亲切、生动、准确。

第三次上课,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完善。对于一些可要可不要的内容进行了压缩或删减,对于教学环节的衔接进行了加工锤炼,并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语言和环节,如“你读得真美,能再给我们读一遍吗?””谁来挑战他?”指导学生带动作读课文,等等.在课的结尾处,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爱科学,展望美好前景,把课堂推向。整整一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之中。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丽,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而且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由此可见,集体授课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教师内心清楚,这种形式的授课,目的就是提高自己,因而会非常珍惜每一次机会,努力去上课,努力去改进。在给他班上课时,想到的是对该班教师负责,会更加认真对待每一次上课。同一教学内容反复锤炼多次,每一次课后的认真反思和其他教师的具体指导,会使教学得到进一步改进。在改进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对如何上好课的思考,更加明确了课应该怎么上。并切实地感受到怎样的教学环节是合理的;合理的环节,科学的方法,会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怎样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的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为使课堂更加生动,教师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炼,练得更加准确、生动、流畅。进而也提高了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另外,在互相观摩的同时,教师之间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弄清了原因,更加促使教师努力去提高自我。

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都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自己的老师来上课,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精神饱满,精力集中,气氛活跃。尤其是学困生,表现出来的是格外积极,回答问题非常踊跃,展示自我的欲望尤为强烈。因此说,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令人欣喜的。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总共16课,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三、本期教学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以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为核心。努力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与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与审美需要,转变单纯进行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教学的观念,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培养。

2、现人文学科的共性与音乐教育个性的统一。重视原来音乐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人文内涵,注意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整体关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中华民族及多元文化的优秀成果;加强音乐与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与反思,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舞台”。  

4、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处理好内容选择的经典性忽然时代性的关系。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4、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童谣新唱 2课时

第二课:感知音的高低 2课时

第三课:是个小印第安人 3课时

第四课:律动音乐《向前走》 2课时

第五课:感知音乐力度(二) 2课时 

第六课:学唱中外童谣 2课时 

第七课:认知音乐节奏(一) 3课时 

第八课: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和大灰狼 4课时 

第九课:感知音乐节拍(一) 3课时 

第十课:小小的船 2课时 

第十一课:感知音的高低(四) 2课时 

第十二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二) 3课时 

第十三课:落水天  2课时 

第十四课:唱唱,跳跳  2课时 

篇(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是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愿望,兴趣滋生动力,有兴趣,就能主动学习,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诚可贵,兴趣激发更无价。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激发学习兴趣,让它成为开启自主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一、巧设预习、激发兴趣,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1.主题鲜明的预习作业是最受欢迎的

比如,PEP教材中的第五册第一单元主要学习谈论人的外貌,课前我设计了一项描写“My New Teacher”的预习作业, 让学生回家查找描写外貌的词句,并把它们按身高、体重、头发及面部特征等进行分类。第二天上新课时,学生们争相展示自己查到的词句,并对自己的新任课老师进行了一番较为详尽的描述,气氛异常热烈。学生通过相互对比、展示及解释,再经教师稍加点拨就使教学内容当堂消化了。

2.妙趣横生的预习作业任务是令人期待的

布置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作业任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是让人满足的

在预习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他们会预习,勤预习,乐预习。

二、氛围创设、激发兴趣,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1.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不能以唯我独尊,要放下“先生”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惟师、不惟上、不惟书,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敢于讨论和争鸣,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发现、领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习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向着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因此,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真听取、公平对待。

三、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迸射自主学习的欲望

1.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实情、实事入手,采取模拟场景、表演、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欲望。

2.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体验知识源于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改编教材中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内容,把学生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语文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语文的趣味,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创设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语文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境体验,感受语文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遇到问题时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4)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究

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以问题为引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探究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四、合作交流、激发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篇(4)

关键词:构建;平等对话;和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96-02

一、教师教学从单一的“教”学生转为对“教”与“学”的协调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教育对象的课堂,它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1]这不仅是传统课堂教学观最根本的缺陷,同时,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也侵染了这种缺陷。教师成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皇帝”,学生成了“臣民”,“臣服”于老师的话语权下,保持着沉默者的姿态。这种语文课堂完全就是教师的“独白式”的单向传输信息的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是知识的容器。认真听课的学生倒是能理解知识的传播,而一旦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那这样的教学就是非常地失败,那么教学效果也就没有达到。

“教学”并不是单一的一个字“教”,而是还有一个字,即“学”。所以,除了教师在教语文之外,还注重一个“学”。不仅是学生的“学”,同时,老师也要在教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进步。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学习。内容包括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了解,以及中职语文教师的进修、教学研究和典型教材分析与教法探讨等。在教材中反思一条适合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根据反馈寻找一条适合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针对中职学生不爱文化课,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的特点,语文老师有必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及重视语文的积极性。有一位中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得到了学生和老师高度的评价。他将全班同学分为“听、说、读、写”四个大组,每个小组成员在每节课都要完成适当的任务。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学生也参与到了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来,使老师从单一的教转到了引导角色上。而学生也从“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忽视“关注学生的发展”,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那么老师上课的效果会不尽人意,不仅让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反馈信息也会让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失去信心,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质疑,这种互动必然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恶性循环。所以,作为中职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教”与“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形式更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不是单一地向中职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因为这些对于很快就投入工作的急功近利的中职生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给他们以后的人生实际生活中带来实惠的知识。所以了解中职生,了解自己的教学手段、内容、方法和方式,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至关重要。

二、学生主体地位须提高,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旦老师做到了从单一的“教”学生的教者转为“教”与“学”的协调者,那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学生拥有的话语权就相对大了。现在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才会花更多心思,语文如果只是跟传统教学一样,分析结构课文的话,对学生而言是比较乏味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坏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不存在一个最高的权威,最终的原则,各个参与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叙事。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2]的环境下,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发性动机和原动力,因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得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一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便能更大程度地达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要“关于生活”“依据生活”“为了生活”,语文跟生活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脱离了生活,就是不正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就无话可说,那就不是学生真正要寻求的教育。有位教师在教《小小的船》这一课时,一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不要在课堂随便打岔,你呀,经常如此,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可以说,学生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就受到了打击,他的兴趣也就大打折扣,他对老师的印象也就没有那么神圣了。假如老师能积极引导,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且也把生活带到课堂里来,充分发挥想象力适当鼓励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常识,那么学生的兴趣肯定会大大地提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语文,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三、建构平等对话的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最宝贵的品质是永远捍卫学生发表观点的权利,当学生的权利得到尊重的时候,当人本得到回归的时候,当学生不是为老师而言说,而是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时候,真正的自由民主发展和充满平等对话的气氛以及由此产生的创造力变会在课堂中真正地呈现。当教师正确定位自己的课堂,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阅历和信息,鼓励学生讲真话,引导学生行使自己的话语权,打破课堂教学“一言堂”的现象,语文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有错误,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是离经叛道的,老师也要维护和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将学生想要发表的意见,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清楚,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要表达的一切,都是学生的心里真实的反应。只有敢于让学生讲话,讲真话,才能于学生真实、平等交流并且教育学生的机会,才能避免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思考着,创造者。“客观结构中的变迁过于迅猛,那些还保留着被以往结构所形塑成的心智结构的行动者就成了守旧落伍的家伙,所作所为也就有些不合时宜,目标总之未免与潮流相悖。”[3]教师往往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等多重因素使许多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举措只是成为了虚假的外壳。因为一切变革总是有风险,教师往往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采取回避态度。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往往表现出不适甚至抵抗心理,他们害怕变革,也不知道怎么变革,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习惯,占有学生开口说话的权利,即使有问题也是非常死板地回答,而没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他们习惯了原来的教学方式;习惯了一种声音的课堂,习惯了自己掌控的课堂;他们生怕学生来打断他的课堂思路,来阻碍他的教学进程;他们在新课堂里,会显得惊慌失措,显得诚惶诚恐。正如弗洛姆说的“现代人在享有言论自由时,往往人云亦云。”[4]但是习惯并不是无可破除的,只要能够意识到我们正在为习惯所左右,通过意识的觉醒,或者某种自我的努力,教师一定能够让学生和自己处于一种平等对话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因此,提倡教师反思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反思让教师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促进意识的觉醒,那么就能更好地为我们构建的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5.

[2]徐辉,谢艺泉.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4,(6):49-51.

[3][法]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5.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

传统教学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了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语文标准》应运而生。新课标语文教学与传统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新课标是倡导自主学习的,而相对之下的传统语文教学则是被动式的。另外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包括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准备等因素。通过实践,我认为现在的教学设计要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做到“三个增加”和“两个变革”。

一、三个增加

(一)增加设计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行为的发生,常常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在每节课上要落实和体现哪些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断改进教学。理念的设计不能孤立进行,要从实际出发,把体现的理念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位教师在进行《雨点儿》一课的教学时,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步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二)增加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遗传、后天教育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性格、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学生情况分析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1、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新授课的起点,做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引入切题,新旧知识有机衔接。

2、了解全班学生学习层次状况,选择各类学生的代表,以便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特别要考虑到中差生的接受情况,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推进,整体优化。

3、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预见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4、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尤其是本学科特殊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掌握规律、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要想得到客观的分析,教师就要通过调查、了解、观察等方式在课前做细致的工作。只有这样,做好学情的分析,才能使我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满足,获得自信,不断发展。

(三)增加设计意图。

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师关注的是环节之间的衔接和流畅性,对这样设计的意图考虑较少。在教学中往往出现盲目性,增加设计意图可以使教师更加明确每个环节要达到的目的,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有的放矢,最后达到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时,让学生了解“弯弯的”这个词时,告诉学生“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画个弯弯的月儿,看谁能画出“弯弯”的样子。学生画好后,又让学生想一想“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是“弯弯的”。教师在这个环节后写明了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画画、与生活联系等方式理解“弯弯的”,这样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孩子不仅对词语进行了理解,还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再加上对“弯弯的月儿像什么”的思考,开启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对理解课文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两个变革

(一)变革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传统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清楚,过于偏重知识技能,不重视非智力因素,而且统一划一,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因此,教学目标必须进行变革。

1、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

改变教学目标中那些空泛、摸不着边际的话,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教学目标描述为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如“会认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道理。”或“读通课文,做到不掉字、不重复、不加字。”另外,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表述应该是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基本的、共同的教学标准,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2、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并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得到必要的学习能力,掌握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探索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学目标要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设计目标不仅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还必然考虑到如何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按统一标准设定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的。如一年级上册中《四季》一课,教师制定了基本教学目标是:(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四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乚、乙”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讲,完成这个目标并不难,不用蹦就能摘到桃子是满足不了他们要求的,所以,教师在目标中增加了自选目标:(1)学习课文结构,创编描写四季的儿歌。(2)背诵描写四季的其他古诗、儿歌、文章等内容。(3)边加动作边诵读课文,把课文表演出来。(4)画一幅你最喜欢的季节的画,并向大家介绍你的画。实践证明,分层的教学目标是可行的,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发展的课标新理念。

(二)变革教学设计理念。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促进者”,选用的教学策略,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读、想、做、说、议、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学习交往的技能。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引导学生自我调控。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进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结论:新课标的实施给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变革,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让我们通过教学设计的改革,为每个孩子创设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展现的空间,让课堂变为师生、生生间交流、对话的课堂,变成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杨开城,李文光 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 中国电化教育,2001第6期

冯秀琪,徐红彩.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国电化教育,2001第5期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第1期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