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0: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篇(1)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唐高宗龙朔元年(661)生。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的他,少年时“以豪家子,驰侠使气”(卢藏用《陈氏别传》),至18岁仍不知读书。有一次去乡校听到琅琅书声大受触动,于是“慨然立志”而“谢绝门客”,发愤攻读,几年内遍览诸子百家,诗文大进,而且立志达则兼济天下,报效国家。文明元年(684)陈子昂中进士,拜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典司图籍),后补右卫胃曹参军,30岁时迁为右拾遗(中书省谏官)。他从政的十余年,正值武则天执政之时。他敢于揭发暴虐贪婪的苛政,反对醛吏与刑,不满于对外的穷兵黩武,所以不但不得重用,反遭当权的皇亲国戚武承嗣之流迫害打击而锒铛入狱。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今河北卢龙),出狱不久的陈子昂出于报国热情,为建安王武攸宜的参谋随军北讨契丹。武攸宜指挥无能,唐军屡战屡败,陈子昂多次进谏且愿为前锋,武攸宜不仅不予采纳,反而将其贬为军曹。陈子昂悲愤莫名,除在《感遇》诗中抒情寄慨之外,还写了传诵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楚辞,九辩》说:“慷傈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荀子・劝学》有云:“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登临诗”,也就是登高望远抒写怀抱之诗。幽州台,又名燕台、蓟丘、贤士台、招贤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是燕昭王时期修筑、上置千金以招揽英才贤士的黄金台。陈子昂登临此台,慨然而歌。此诗《陈伯玉集》不载,载于他的友人户藏用所撰《陈子昂别传》,后为《全唐诗》收入,题为《登幽州台歌》,遂传唱至今。

此诗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者”读zha,与末句最后一字“下”xia押韵)的五言对仗句式领起。“古人”,指战国时代能招纳才俊的燕昭王之类的人物已不能见,此为实指;“来者”,指重视才俊的后来的人。即使有也不及见,此为虚写。“前”,是日寸间的过去式;“后”,是时间的未来式。它们分别与“古人”和“来者”相应,加之“不见”的重复使用,便在时间与空间所构成的辽阔苍茫的背景之前,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孤独者与苦闷者的形象,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悲哀。怀才不遇是封建时代的士人或者说读书人的普遍遭逢与感受,陈子昂仅仅是如此抒写,也能引起“萧条异代不同时”的读者之共鸣。但是,不朽的诗篇之所以不朽,往往是因为作者能将个人的感受提升,并创造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普世价值的艺术情境,陈子昂此诗正是如此。

篇(2)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称燕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蓟城是古代燕国的国都,唐代幽州的州治设在这里。

陈子昂登幽州台做诗的背景,其友人卢藏用的《陈氏别传》中有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契丹之反叛,屯兵幽州。武氏缺乏将略,军事失利,当时陈子昂为随军参谋,屡次进言,对战事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仅得不到采纳,还被武攸宜贬为军曹。他“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涕流而歌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所谓“乐生、燕昭之事”,是指战国时燕国的故事:燕昭王为雪国耻,采用郭隗的建议,在燕都蓟城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招揽天下贤才,终于得到乐毅等人,使国家臻于富强。因为卢藏用同陈子昂关系密切,大家都相信他的说法。一般人解释“前不见古人”,多认为它的意思是指像燕昭王那样尊重贤士的君主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传统的诗歌阐释方法,非常重视查考“本事”,即一首诗的产生,究竟缘于哪一桩具体事件。这种做法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容易以偏狭的眼光理解诗,认为诗中的情感与内涵只是与某一具体事件有关。拿本篇来说,如果说陈子昂当时的处境、他与武攸宜的冲突确实是写作的导因,但诗中表达的人生感受,其实已经上升到更高和更具哲理性的层面,它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对生命的孤独的强烈体验。所以,“古人”、“来者”云云,不宜作为实指来理解。

实际上,在陈子昂诗中,抒写渗透着高傲情怀的孤独感,并借形象的描绘暗喻某种哲理性的内涵,是很常见的现象。组诗《感遇》之二十二中有这样几句:“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涌,孤鳞安得宁!”诗中以宇宙的广大、云海的变幻来衬托“孤鳞”激动不安的情绪,境界极其阔大,同样很难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解释。

这种特点源于魏晋诗人阮籍,陈子昂非常喜爱他的诗歌风格。说到《登幽州台歌》,需要注意到它和阮籍的《咏怀》之十七有一定的继承关系。阮籍是这样写的:“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诗中开头说坐在空堂上无人可以相聚欢谈,好像是描写一种实在的生活场景,但接下来写在长长的大路上看不到人,甚至登上高山遥望“九州”(这等于说整个世界),也只见一片荒莽,读者自然会意识到这不可能是实在的生活经验,而是用象征的手法来抒发生命的孤独感。作者将这种感受一层层推到极端,使之成为哲理性的表达。

阮籍的《咏怀》诗是诗史上的名作,上引第十七首也确实写得很出色。但要说对读者情感的震撼力量,它却比不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它也不如后者传诵至广,几乎无人不知。那么,陈子昂之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呢?它看上去是那么短小,语言也非常简单,毫无修饰。

首先,两首诗都是抒写极端化的孤独感,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阮籍用一层层推进的方法来写,情绪的表达有一个过程,因而多少有些平缓。陈子昂却是用毫无铺垫、直接切入的方法来写,突兀而起,高度集中。简短的四句诗,一句紧接一句,毫无间隙地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从时间意义上说,“念天地之悠悠”是从空间意义上说,然后归结到“独怆然而涕下”。在永恒的时间与无垠的空间中,耸立起一个孤独的形象。这种写法能够达到最大的情感强度,令人不能不感到震撼。

篇(3)

关键词:关联论 汉诗英译 人称指示语 《登幽州台歌》

1.关联论简介

关联论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关联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即说话人用明示行为(如话语)把信息意图展现出来,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推理的过程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推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大。

关联论指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也就是说,“明示交际的每一个行为都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听话人付出一定的推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即为最佳关联。

Wilson的学生Gutt最早将关联论系统地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翻译关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限于篇幅,不作介绍。

2.汉诗英译中的人称指示语

指示语属于语用学研究范畴,这一术语源自希腊语,意为“指示”或“标示”。指示语可分为五种,包括人称指示语、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话语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涉及言语事件中的对话者或参与者角色的识别”,可分为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言语交际中的说话人,第二人称指言语交际中的听话人,第三人称指言语交际中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其他角色。人称指示语包括人称代词、称呼、名字、头衔、职业名称等不同表达方式。

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在汉诗英译中极为常见。汉语古诗简明扼要、寓意深远,对语言形式有较高要求,对人称信息的表达方式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称指示语。相比之下,英语则更注重语言结构和语法,在英译汉诗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较多。

汉诗英译中人称指示语的主要作用为:明确人物指称信息,便于对诗歌的理解;完善语句结构,达到语法规范。下面我们就以《登幽州台歌》为例,从关联论的视角对翻译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3.《登幽州台歌》英译的人称指示语分析

《登幽州台歌》篇幅虽短,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作者陈子昂,唐代诗人,富有政治见地且才华横溢,但由于其政见常常针对当朝弊政提出批评,多不被采纳。《登幽州台歌》作于诗人随军征讨契丹期间,当时军队战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屡次进言,不被采纳,反被降职。诗人觉得报国无门,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在今北京市),写下《登幽州台歌》,以此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本文所选《登幽州台歌》三个译本的译者分别为许渊冲、Burton Watson和翁显良。许渊冲,当代翻译名家,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其译文尤其注重音美、意美、形美。Burton Watson是当代美国著名翻译家及汉学家,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对中国古代哲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他的译文具有准确、优美、流畅的特点。翁显良,诗歌理论、英汉诗互译等方面专家,他对诗歌的翻译多用散体,意境优美,不拘形式。

下面是《登幽州台歌》的原诗及三个译本。

登幽州台歌

[初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许渊冲译本(以下简称“许译”):

On the Tower at You 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

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

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Burton Watson译本,华满元、华先发,2014:297):

Song on Climbing Youzhou Terrace

Behind me I do not see the ancient men,

Before me I do not see the ones to come.

Thinking of the endlessness of heaven and earth,

Alone in despair, my tears fall down.

翁显良译本(以下简称“翁译”):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have been ―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will be ― I see them not.

The world goes on, world without end.

But here and now, alone I stand ― in tears.

首先,关于诗歌标题的翻译,原诗标题《登幽州台歌》的意思是诗人登上幽州台所作之歌。许渊冲和Watson都选择了介词短语作为译文,认为标题中的地点,即幽州台,是诗歌的关键,以此作为译诗的标题能够较好地传达原诗的信息意图,构成与原诗的关联。而翁显良的译法则不同,从用词可见,他认为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是更重要的因素,因而使用人称指示语为信息编码,用第一人称表现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感,将诗人的交际意图传递给读者。可以说,翁译的标题在字面上与原诗并不构成关联,但在交际意图上,仍然保持着与原诗的关联性。

下面来分析诗歌主体部分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

第一句“前不见古人”,包含两处人称信息,一处是省略了的主语,另一处是“古人”。这句诗是一个无主句,根据语境,通常认为所省略的主语为第一人称,即诗人自己,这一理解符合语境,以最少的推理努力达到与原诗的最佳关联。因此,在三个译本中,但凡补译出主语,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指示语I,只有许译将原诗的陈述句译为疑问句,从而无须译出主语。对另一人称信息“古人”的理解,是这句诗的关键。“古人”的字面意思为古代的人,但结合诗人的身份与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可知“古人”实际上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这层意思才是诗人的交际意图,与原诗构成最佳关联。三个译本都使用了名词短语形式的人称指示语,但信息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许译为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虽未点明是贤明君主,但用great一词也与原诗的意思基本对应。Watson的译文用the ancient men,完全是与原诗的字面对应,或许由于译者没有考查到“古人”的具体含义,理解没有到位,类似的情况在西方译者的翻译中是屡见不鲜的。翁译用men there have been这一含有后置定语的名词短语,这符合翁显良译诗的自由奔放的风格,但同样在语义上没有明确到位。相比而言,许译的关联性更佳。

第二句“后不见来者”句式和第一句一样,所包含的人称信息也类似。一处是省略了的主语I,三个译本的译法都与第一句一致。另一处是“来者”,与上一句的“古人”相对,前代的贤君既不可见,后来的明主也无由相见,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失意的苦闷之情。三个译本都使用了人称指示语。许译用those of future years,其中those即为上一句的the great men,语义连贯而下。Watson用the ones to come,仍然是字面关联,但语义有些流于浅显。翁译用men there will be,风格与上一句一致,但语义同样不够明确到位。相比之下,仍是许译的关联性更佳。

前两句诗涵盖古今,状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则是诗人在感慨古今后,回到眼前的实景,极写空间的壮阔。这句诗仍然是一个无主句,“念”的主体应是诗人自己,但三个译本不约而同地没有补译出这一主语。许译和翁译都直接描述客观事物,甚至没有译出“念”,其原因或许是译者认为这句诗的侧重点更强调空间的广袤,同时在语言形式上多一些变化。Watson的译文同样没有使用人称指示语,但是很忠实地译出了“念”这一信息,即thinking,这一现在分词作为独立主格结构,与下句的译文正好连成一句,其逻辑主语也由下一句带出。对比三个译文,Watson的译文与原诗的关联性更大,而许译和翁译都在语义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化,尤以翁译的转化更大,虽更显其译诗的自由风格,但与原诗的关联性恐怕也因此有所削弱。

在前三句状写出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孤寂哀苦的情绪在第四句“独怆然而涕下”中跃然纸上,“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对于这句诗的翻译,三个译本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指示语,许译和翁译用了第一人称代词I,Watson则用了物主代词my。相比前三句诗,这句诗虽然也是无主句,但其人称信息可谓非译不可。因为前三句诗从时间和空间上为第四句诗做了铺垫,只有第四句诗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直接抒发与描写。因此,补译出人称信息,可使诗人的交际意图得以明示,减少读者的推理努力,构成与原诗的最佳关联。

对比原诗与三个译本,可见人称指示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大不相同。原诗从标题到诗歌主体部分,句句所言皆为诗人,但却不着一字,全诗四句皆为无主句,没有使用任何人称指示语。而三个译本中,许译出现了3处人称指示语,Watson译本为7处,翁译则为9处。出现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重意合,但凡推理可知的信息,通常可以省略,这是因为“说汉语的人对语句的理解常常是凭着他们对语义关系的敏感性和语境才达成的”。(刘重德,2006:152)汉语古诗又要求字数精简,根据语境可推理而知的人称信息,通常无须明言,因此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较少。英语重形合,强调句子结构的完整,语义的连贯依赖于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主语通常不能省略,而在诗歌中出现在主语位置的信息又多为人称信息,因此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较多。是否补译主语,以及补译出的主语是否为人称指示语,则可根据关联性并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其衡量的标准是使读者能够以较少的推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了解原诗的交际意图。

篇(4)

陈子昂――唐诗之相

陈子昂以“风骨”、“兴寄”矫正齐梁时期遗留下来的靡靡之音,“子昂崛起,始创辟为古诗。至李杜益张大之”,所以“唐诗之祖”之称恰如其分。陈子昂的名作《登幽州台歌》等,笔力苍劲雄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骆宾王――算博士

骆宾王诗中好用数字作对,如:“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冬日宴》)“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乐大夫挽词五首》)因此他被号为算博士。

王昌龄――诗天子

宋荦《漫堂说诗》指出:“诗至唐人,七言绝句尽善尽美……太白(指李白)、龙标(指王昌龄),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被誉为唐代绝句中的压卷之作。

李白――诗仙

大诗人李白诗风雄奇潇洒,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故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李白的诗感情奔放,豪迈不羁,善于驰骋想象,恣意挥洒,构成独特的意境,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都是大诗人不朽的名作。

杜甫――诗圣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作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被人们誉为“诗史”。杜甫也被人称为“诗圣”。杜甫诗歌艺术造诣特别高,他以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与李白一起成为唐代诗坛上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

白居易――诗魔

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中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他又说:“酒犯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白居易是我国古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从小刻苦学习,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老茧。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崭露较早。其诗通俗易懂,声调优美,形象生动。

孟郊、贾岛――诗囚

元好问《放言》诗曰:“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孟郊、贾岛作诗,刻意于锤炼字句,具有清奇苦僻的特色,后人有所谓“郊寒岛瘦”之论。

刘禹锡――诗豪

《新唐书》中说刘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白居易曾称刘禹锡为“诗豪”。刘禹锡的诗以律诗、绝句为工,乐府短章尤为著名;多用比兴手法,借咏史咏物,讽刺、鞭挞社会丑恶,抒发胸中郁愤;诗风沉着稳练,词浅意深,格律精巧。

杜牧――杜三烟

杜牧诗歌中好用一个“烟”字,而且有三句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一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二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三是“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烟”字妙在传神,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描绘得出神入化。杜牧也因此被称为“杜三烟”。

篇(5)

倡汉魏风骨

陈子昂(公元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初唐政治家、文学家。出身于富豪之家,早年有慕侠之心,怀济世之志,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习文。他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以“原其政理,察其兴亡”树立了“以公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不几年便学涉百家,“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陈子昂步入仕途后,从政十五年,官位未显,仕途坎坷。经历了两次从军,两次贬官,两次下狱直至惨死狱中的曲折人生。作为一名政治家,陈子昂无疑是失败的,而作为盛唐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却是功勋卓著的。他看到初唐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的弊端,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倡导“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就。他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张九龄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都受他的《感遇》诗影响。杜甫对他评价极高:“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杜甫不少关心国事民生的诗篇,可明显地看出是受了他的影响。白居易《与元九书》、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都谈到他们努力写作讽谕诗,是受到陈子昂《感遇》诗的启发。白居易还把陈子昂与杜甫相提并论,说:“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陈子昂有着颇为传奇的一生,生前的诸多故事和佳话,流传不衰。

摔琴扬名

唐高宗开耀年间(681~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考中入科进士。因朝中无人,四处碰壁,怀才不遇。

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闲逛,见一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观者中达官贵人不少,然不辨优劣,无人敢买。陈子昂灵机一动,二话没说,买下琴,众人大惊,问他为何肯出如此高价。他说:“吾擅弹此琴,请明天到敝处来,我将为尔等演奏。”次日,陈子昂住所围满了人,陈子昂手捧胡琴,忽地站起,激愤而言:“我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话毕即将古琴摔得粉碎。众人见此情景,莫不瞠目结舌,惊愕不已。于是陈子昂遍发诗文于来者,客中精通诗文的文人学士看罢诗文,莫不交口称赞。

客人散去,奔走相告,陈子昂才名不翼而飞。此事传至女皇武则天耳里,她亲自阅读了陈子昂的诗,知道了这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蜀中英才,在金銮殿中接见了他,并授官录用。

武后赐赏

武则天是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启用贤士以振兴国威的女皇,颇有太宗风度。她不拘一格,广开言路,大刀阔斧破格提拔人才。

长寿二年重阳节,她命朝廷学士随行游龙门并要求学士们赋诗,从中选出诗魁予以重奖。此时,陈子昂虽位卑官低,但诗名颇盛,受女皇重视亦随行。此行女皇收到诗篇约三十首,她抽选了其中自己宠爱的侄儿武三思,尚方监丞宋之问,麟台正字陈子昂的诗交上官婉儿,命她一首一首地念,然后一起评议。

上官婉儿首先念的是武三思的《应制诗》,诗曰:

“凤驾临香地,龙车上翠微。

皇宫含雨气,荣臻挂日垂。”

学士赵固为讨好女皇,赞道:“梁王的诗自然流畅,不愧为好诗。”武悠宜也说:“情景交融,可贵可贵!”

接下来一首是尚书监臣大学士宋之问的《谒龙门》,诗云:

“佛像千尊起,恩沫万家园。

福如两山松,寿比洛河源。”

大诗人张九龄闻毕称赞:“情真意切,乃好诗中的好诗。”张若虚也说:“韵律优美,定可再夺诗冠。”

上官婉儿最后展开陈子昂的诗稿,不禁大惊失色,竟然是一首直抒胸臆的诗谏。此诗触及时政弊端,言辞刚烈,倘若怒及皇威,定会招来杀身之灾,故手捧诗稿面露难色。女皇催促,她才壮着胆子念着陈子昂的《感遇》诗,诗云: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奈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原来,陈子昂对武则天过分尊崇佛教,广建寺庙,劳民伤财之举深为不满,故以此诗警喻。诗一念完,场上顿时哗然,气氛紧张起来。女皇环视众臣后,面带笑容向狄仁杰问道:“狄爱卿,对这三首诗,你有何看法?”

狄仁杰乃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贤相,沉思片刻直率地说:“三思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诗助圣上雅兴;宋监丞诗道心声,是不可多得颂歌;陈学士直言广建佛寺耗财之时弊,为民请命,身系朝廷,字字铿锵,真时代强音也!”

女皇听后点头称道:“陈爱卿《感遇》诗不仅紧扣时政,正视现实,忠言直谏,不趋炎附势,不溢美娇情,今日之诗魁当陈爱卿莫属。”言毕,武则天还亲自赐一条龙珠玉带并当众降旨,擢升陈子昂为右拾遗。

后人敬仰

陈子昂虽然只活了四十二岁,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所创作的一百二十多首诗歌言语清新,内容深厚,感情丰富。代表作《感遇》诗等三十八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不愧为诗歌革新的旗手。

陈子昂的散文也很著名,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新唐书陈子昂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他的散文,虽然还夹杂一部分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的古文,改变了唐代初期的文风。唐代古文家对他的散文,常给以很高的评价。

他是优秀的诗人和散文家,对唐宋古文运动有巨大影响,正如韩愈所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篇(6)

不知掉了多少回钥匙,也不知挨了爸妈多少回训,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不知悔改,屡犯屡干。本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此来个现身说法,以示警觉。

黄昏,夕阳,蓝天,高楼,树木,街道……天衣无缝地配出一幅绝美的景色,沉浸在放学回家美景中的我,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不禁陶醉。习惯性的将手放进口袋,感觉似乎有些不对劲,在口袋里经过一阵翻天覆地后,已被我弄了个底朝天。我彻底失望了!那少得可怜,又宝贵万分的钥匙原来已早早溜之大吉!哎……竟然“狠心”将我“抛弃”,连声招呼都不打!不过,毕竟跟我相处的时日也不长,感情当然也不太深吧。

苦笑一声,又自我安慰一番,迈起那沉重的脚步,无精打采地继续走上回家路。现在,总认为很近的回家路变得既久远又漫长。路边的美丽风景也无心去欣赏,夕阳,蓝天,高楼,是那样平淡无奇,毫无生气。一路上想象着被爸妈挨训的样子,长叹了一口气。冷风吹拂到脸上,让我的心凉了半截。就这样磨磨蹭蹭到了家门口,带着一丝猜疑,小心翼翼地按下了门铃。“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在我耳边无尽回荡。一片沉静……肚里闹着“空城计”,期盼的眼光远远地望着小院的尽头,期盼出现爸妈的身影。无助地徘徊,无奈的眼神,无情的伤感……一时诗兴大发,让我想到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改为《登家门悲歌》,便有了??“前不见老妈,后不见老爸。念肚子空空,独怆然而嚏下。”不禁发觉这诗多么美妙,富有诗意,让人回味。

片刻之后,眼前出现了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身影,等兴奋不已地奔过去,却发现对方眼神里充满了“杀气”,杀伤力足足有99%。我停下来,也不甘示弱,向对方抛去了万分激动的眼神,却因此遭到了老妈一阵口水加唾沫的“狂轰乱炸”。正在我“遍体鳞伤”幸好有老爸出现,我挤眉弄眼地向老爸“求援”,老爸深明大义,一边帮我应付老妈,一边迅速地打开门,一边又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不准再犯。我嬉皮笑脸地回报老爸,装出一幅虚心听教的模样,心里可暗暗沾沾自喜。这次虽逃过一劫,可下次就指不定有这么幸运了。还是吸取这些枚不胜数的教训,好好珍惜这一“重量级人物”??钥匙吧!

篇(7)

关键词:崔颢 《黄鹤楼》 古代文学

引言

世间的绝代名胜大都以其极特有的神话传说承载过去,又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延续着未来。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堪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登临揽胜,留下了无数传唱千古的不朽诗篇。在我们解读了那个今古传颂知音的地方后,值得我们后续好好解读的当然就是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唐诗纪事》中说诗仙李白游黄鹤楼读了此诗后大为佩服,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评价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定论了这首诗为唐七言律诗排行第一的文学地位,黄鹤楼也因这首诗扬名天下。

崔颢是盛唐“少而精”的诗人之一。存诗仅42首,却各体均有佳构,其中七律《黄鹤楼》最享盛名。诗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登上高楼,放目远眺,或伫倚雕栏,或把酒沉吟,从眼下的黄鹤楼的美景到万里长空,从长江对岸“历历”可见的“汉阳树”,到江中的“鹦鹉洲”,再到“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看了很久,当然也想了很久,想得很多很深很沉,最后发出感慨。别人登上黄鹤楼,大概更容易流连于楚山楚水之间,对于黄鹤的传说,虽然也会想到,却往往不以为念:“黄鹤去则去矣,何足挂怀”。然而,崔颢则不然。从诗的前两联可以看出,他一登楼,便全身心地沉浸在“昔人”、“黄鹤”的神话氛围之中,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首联和颔联:抚摸着眼前的黄鹤楼,想起乘黄鹤仙子的传说。“白云千载空悠悠”,人去匆匆天地却长在,时间从眼下推延到久远的千年古代。向远眺望,白云长空,空间从眼前的黄鹤楼延伸到远方的无穷广袤,空远开阔,顿然产生空阔渺茫孤独之感。正是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勘破世事”是痛苦的,这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黄鹤楼作为历代登临盛境,里面题壁诗文也不少,楼外又有浩浩长江,龟山、蛇山,气象万千,但诗人只看到“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仰望天空,想着当年仙人乘鹤飞去是何等自在洒脱,甚至幻想着仙人黄鹤从天而降携他而去。然而,这只能是幻想而已。前两联中重复出现的两个“空”字,不正是诗人心中巨大的空寂感的表现吗?而“悠悠”二字恰恰是诗人因梦幻无法实现,心中生出悠远绵长的惆怅和遗憾的真实写照。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自己从游仙梦中惊醒,说“忽魂悸以魄动,忽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当中流露出来的遗憾与《黄鹤楼》是一脉相通的。仔细玩味《黄鹤楼》一诗的前两联,不难看出,诗人因“勘破世事”的痛苦而消极厌世,甚至产生追仙慕道、试图摆脱现实生活的渴望。

颈联:上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课文注释为“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那么,看到对岸汉阳镇树影历历在目,当然也能看到汉阳镇的村落房舍,这自然让人产生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之感,自然勾起“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顿生落泊飘零之感。

下一句“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要的是“鹦鹉洲”三字的用典上。在古代,诗人写诗很讲究用典,以显示自己文学素养、学问才华的高深,崔颢的时代,正是写诗讲究用典的时代。此句中“鹦鹉洲”三字,是全诗的关键,是最后两句所抒感情的闸门。由“鹦鹉洲”想到《鹦鹉赋》,想到葬在鹦鹉洲上的《鹦鹉赋》,想到他与自己相似的才气性格甚至名声,想到他一生的命运,想到他遭人杀害的遭遇,对照自己当时的命运处境,感到自己正和祢衡是“同病相怜”的同一类人,感到自己也许命不久矣,内心愁苦忧愤。

这样由祢衡到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长期抑郁的忧愤之情陡然涌上心头,不免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这慨叹是诗人从心底迸发的郁闷之气!这慨叹震撼人心!

《黄鹤楼》一诗的后两联与其说是思乡,倒不如说是思“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由对悠悠太空的仰望变为对眼前景物的俯视。然而,诗人因遐想而生出的那种惆怅情绪仍然萦绕在心头,眼前美景非但没有给诗人带来慰藉,反而染上了忧郁的情绪色彩。其实,“思仙”也好,思乡也罢,都不过是诗人痛苦心情的流露。崔颢七言诗《维扬送友人还苏州》也是他思归情绪的印证:“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钩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诗中对友人归去的羡慕之情可掬。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面上是写诗人看到日落西山,放眼望长江,江上烟波缥缈,油然而生思念故乡寻觅故乡的感情,而实质上却是诗人面对苍天大地对人生发出的慨叹!这是身体疲惫的人的慨叹,更是心灵疲惫的人的慨叹!

在这一联中,诗人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日暮”字表写的是“天色将暮”,实质说的是“自己也许所剩不多的时日”;“乡关”字表写的是“家乡”、“故乡”,实质指的是“自己的人生归宿”;“烟波江”字表说的是“烟雾波涛弥漫着的长江”,而实质道的是“自己无法预知的漫漫人生之路”。

总体看来,诗的开篇羡慕仙人长生,哀叹凡人生命的短暂;桓温见树而伤心典故的暗用,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流逝太快的忧虑;祢衡早逝而鹦鹉洲上芳草仍年年茂盛成长,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沉思。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的诗评中言:“(黄鹤楼)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理解到这里,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百感交集哽咽哭泣之状,这首诗深深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称得上是“压卷”之作!虽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这类情绪的诗歌数不胜数,但像《黄鹤楼》这样不囿于一时一事的功利得失,且能把感伤的情绪放在一个浩淼悠远的意境中来表现,而又表现得那样深切感人的确实少见。难怪严羽将其推为唐人七律第一。这首诗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异曲同工,但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更丰富,也正因如此,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作唐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