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0: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酒店来说,它的经营目标、类型,甚至建筑风格、服装服饰、规章制度、仪容仪表都透视着企业领导者在创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其人格魅力的再现。单纯的统一服装、统一标志,喊口号、搞公益活动以及CI形象设计都只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当今社会,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领导者的思想才是企业文化真正的原动力。由领导者思想凝练而成的企业文化,是培养员工积极性的动力,也是员工产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它可以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我们的员工在年龄、经历、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个人与酒店、酒店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也存在着差异,如果他们渗透着领导者思想的同一制度、同一氛围、同一环境的导向,这种导向就容易形成精神共同体,形成每一个员工共有的目标及方向,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的约束。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例,张瑞敏总裁本人喜好研究传统哲学,如《老子》《论语》《孙子兵法》,其企业文化就极大程度地体现了他本人的思想: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糅合现代企业管理,做到兼收并蓄(老子言:内圣外王)。他所起的导向作用就是引导员工不断学习,争创世界第一。
2企业文化对酒店员工的调试作用
广州丽嘉酒店有这样一条座右铭:“我们以绅士淑女的态度为绅士淑女服务。”任何企业的员工不可能都是优秀的,优秀的人只有优秀的领导者才能调试出来。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其特有的价值体系,影响酒店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酒店业普遍都提出“微笑服务“”问好服务”“一站式服务”及“个性化服务”等服务形式,给客人一个可心的微笑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客人不一定永远是对的,但让客人带着不满意离去,就是我们的错,把助人当作快乐之本,喜欢看到客人快乐,唯有把服务做精做细,才能赢得客人的心,服务是一种态度和美德,它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可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体现出来,可以制约、调试员工的习惯、信念、素质,甚至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将企业所需弘扬的文化渗透于员工的思想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目的。
3企业文化是酒店的最佳宣传途径
一个企业建立和实施企业文化,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公众展示自身成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为本企业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从而提升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好的企业文化所表现出的具体形态,会被人们广泛地借鉴、仿制甚至克隆。因此,它所产生的宣传效应是巨大的,只要它代表先进、代表优秀、代表时代,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及影响力。我们之所以致力于建立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就是要在管理模式、文化观念、经济收入等方面向更高目标迈进。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了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它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也是另一种宣传模式,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知名度,达成共识。太原市洗浴行业协会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标志着新的企业文化即将诞生。
4企业文化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在酒店业中,服务行为的最直接提供者就是酒店员工。关心、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而干,有了清晰的目标后,他们才会将酒店工作视为发展自己的事业,努力为其积累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人企合一”。这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爱兵如子”的领导作风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企业不养无用之人,而员工也不会在任何一个企业虚度光阴,它只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需要以企业文化陶冶人,营造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凝聚员工,融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业氛围,使企业员工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增进沟通和了解,融洽感情,从而不断给员工注入正能量,激活企业机体,用先进文化理念指导企业员工的行动。利用宣传标语、店报、板报、店庆等各种形式强化员工的视觉感受,以达到统一思想、增强酒店凝聚力的目的,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言传身教”。因为它所产生出的形象、直观教育比语言更具体、力量更大,它可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转化成员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员工拥有自豪感及荣誉感,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潜能,体现自身价值,尽献其才。哲学家形容人生是“带着锁链跳舞”,企业文化何尝不是?我国的海尔集团,仅用10年的时间,便将一个资不抵债的破旧小厂一崛而起成为进军世界500强的大型科技型企业!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来概括:“每个人,甚至国家都会有很困难的时候,但重要的是精神不倒!”这里的精神,是指企业的灵魂,也就是企业的精髓———企业文化!
5企业文化能更好地推动经营理念的实现
没有客源,酒店何以生存?从事酒店工作的人都知道:客人是我们的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就要求企业文化不只是员工认可,更要服务社会,让宾客受到酒店温馨氛围的感染,把更多的客人吸引到酒店来,从而实现酒店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大家知道,人可以成为资产,也可以成为负债。这里的人不只指员工也包括客人。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酒店业要以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为本,以与酒店价值观同步的人为本。企业不应将工作重点只简单地停留在抓技能上,而应加大力度提高服务意识、了解宾客心理需求、处理好与宾客关系。员工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岗位职责,最终使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酒店的企业文化达到高度统一。通过提高宾客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关注宾客需求,明确经营战略,塑造企业形象,用优质的服务潜移默化地引导客人,从而提高酒店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6结语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塑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IT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而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巨变环境之中。企业文化正是应这一新世纪的需求逐渐从后台转移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就是它的灵魂,而失去了灵魂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企业文化的塑造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种社会的需求。
一、企业文化的构成
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公关、企业群体文化等的总和。在实际实施中,不同企业各有侧重,一般都首先抓住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若千方面先行启动,然后再逐一进行完善和深入。具体包括:
1、企业的经营宗旨。企业的经营宗旨.显示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目标。一般渗透在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之中,并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起导向作用,能在一定时间内为全体职工指明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企业的经营宗旨,可以是企业在目前已经达到水平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坚持和超过的目标}也可以是企业目前尚未做到而需要努力争取实现的目标。
2、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观念,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群体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劳动者为人处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至辨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它是企业精神的核心。一个有成千上万职工的企业,要实现其特定的目标,必须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营自如。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在企业里形成正确的、主导性的价值现,并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3、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具体规定了职工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道德是人们素质高低的反映,是企业精神建设中深层次的东西,与企业的价值观念紧密联系.能够规范、引导企业及职工的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一般可以通过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作风,以及厂规、厂纪、厂风,厂貌等形式表现出来,能在社会上和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缘由
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塑造企业文化,培养和发扬企业精神,正是为了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标志着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由低向高发展。只有植根于企业沃土中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组织相结合。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并获得快速发展。
具体的说,我国企业文化的塑造,其缘由在于:
1、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进入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而通过塑造有自己个性的企业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实践共同的经营宗旨,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可以促进职工队伍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
2、它是把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需要。因为企业文化可以把二者融合在一起,使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为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文化的需要。企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只要众多的企业都建立起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化,整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获得了广泛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企业文化的塑造原则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它是有其基本规律的。而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项创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塑造企业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原则。即要明确企业文化塑造的目标和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可依此建立相应的价值标准、企业哲学、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并籍此组织、动员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2、开放创新原则。即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企业文化因具有服务社会、服务消费的广泛性特点,它必然要与其它企业、社会环境、广大用户发生联系,因此,企业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同时,由于各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比较的现实,又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意识。
3、价值原则。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内发挥着激励垒体职工的热情和形成凝聚力的关键功能。企业价值观又是深入职工心灵的共同信仰,是企业和职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动力。
4、参与原则。主要是指要尊重企业垒体员工在企业文化塑造中的主体地位、个人价值观和心理要求,从而使全体职工能积极自觉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塑造进程。
5、竞争原则。即构建企业文化的总体构思时.要从战略的高度,通过对企业的成品质量、成本、效益、经销,服务等各方面分析,立足竞争中取胜的原则.做通盘计划和部署,务求在市场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6、个性原则。即应坚持本企业的行业特征,抓住本企业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塑造反映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塑造企业文化应把握的要点
企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一个潜移默他的过程和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非一日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必须把握企业文化塑造的要点。
1、要分析继承本民族、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管理风格,并赋予它时代的内涵。企业在塑造自己的文化时,不能完全否定过去,要继承过去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管理精髓,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继承中求发展。只有把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与时代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求得不断发展。
2、要在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共性中充分显露本企业文化的个性。社会主义企业在经济目的、社会责任、管理原则、根本利益等方面是一致的.但一致中又有差别性。特别是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基于自身所有制、生产技术、产品性质、经营规模和管理风格等不同,要想在市场竞争的海洋里生存发展,就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体现本企业独特的气质、风格和个性。
3、要洼意企业文化的外显形式与内在含义的统一。无论何种事物,一定的内容总要适应一定的形式,但形式毕竟是由内容决定的,企业文化只有富有深刻的内涵,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企业文化只是注重外在形式,而不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加以精心培育,它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管理当中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势下,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因为它涉及了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员工士气以及领导方式等诸多领域。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构建企业文化,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3.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管理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1.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人才争夺日益国际化,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在世界许多优秀的企业中,企业会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这样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也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领导方式才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竞争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迈克尔·波特指出,“如果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相适合,企业文化可以强有力地巩固一种基本战略以寻求建立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随着营销组合内容的不断发展充实,人员(people)、公共关系(PR)都成为营销组合中的新内容。而公共关系的一个核心目标即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雇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雇员感到自己这个角色在整个公司形象中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感,让雇员感到“自己拥有这个组织”,并通过与顾客的接触,让顾客知道他们的这种感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顾客加深对这个组织的良好印象,更加信任依赖这个组织。这样消费者的任何细小的要求都会很快反馈回组织,使组织依据原始的
信息反馈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成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体现在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包装设计、环境空间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要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入手,规范企业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使之为企业管理服务。
首先,规范企业物质文化层,如统一标志、企业名称,统一服装、环境空间、产品包装设计等等。其次规范企业制度文化层,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有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战略等深入人心,被所有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实践中成为自己行为的唯一准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员工要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唯一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当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①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②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要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③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④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到来使得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通过学习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述一个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地开拓他们的创造能力……新颖的、扩展型的思维模式被培育起来……而且人们不断地学习如何在一起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让员工更快地学习,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郭纪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有资料表明:只有大约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在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出现问题而搁浅;与之相对,大约70%的失败是由于文化沟通方面出现的问题造成的。这说明克服“文化障碍”,进行文化沟通,在现代经济合作中的意义,说明建设开放的、有成效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更要有积极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纵观各成功企业的背后无不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力争建立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便是“和谐”。
从企业自身所处的地位看,主要体现在以满足社会和顾客的正当需求和欲望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它要求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和顾客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从企业构想,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全方位考虑,求得三者利益的平衡、统一。当三者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和保证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其次考虑和保证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也许,企业会因此暂时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企业也必定会因此获得长远和更大的利益。这种规划与实施包括了产前与售后的一系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仅限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流通领域,而且还渗透到生产和消费领域之中,即决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在于三者的共同利益与全社会长远利益的协调和统一。其具体内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在世界日益倡导“绿色”的社会里,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融和,提升企业文化品质
1.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从价值链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第一个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从供应商开始,到终端用户结束,只有每项活动都是有价值的增值活动,才能为最终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因而企业必须摒弃无价值的活动;第二点就是在价值链上,下一个活动的执行者是上一个活动的客户,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这样客户的含义就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客户概念,从“外部客户”(即一般意义上的客户)扩展到“内部客户”。
要深入理解客户导向,还有一个关键的概念需要弄清楚,那就是“需求”。就最普遍的理解而言,“需求”就是客户需要什么。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满足客户需求,不仅需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也需要了解“客户的客户”需要什么。换言之,就是不仅要了解用户的显在需求,也要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
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创造财富的人比财富本身更具价值,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比尔·盖茨如是总结微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秘诀。所以,处理好企业内部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关系
(1)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范围,构成了企业内部的心理环境,企业领导者怎样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关键在于领导者按照心理学规律,采取相应措施,营造适宜内部的心理环境,使全体员工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识。在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遵循运用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育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和化解挫折心理等心理机制。(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企业应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儒家学说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体和谐为宗旨,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自觉把个人融入群体之中,以求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稳定。这充分说明了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在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在当代企业文化管理中,其目的无外乎是谋求内外团结的氛围,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关系和谐共融,员工归属感强,愿意参加企业活动并承担工作中的相关责任,维护企业利益和荣誉,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以“和为贵”价值观培育为主的各项有效措施来塑造企业团队精神,激励群体意识,构筑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鼓励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号召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企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要培养员工树立起“以企为家”的思想,企业的命运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连,自己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回报,进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依靠职工群众共同办好企业,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真正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重大决策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职工加强自我管理。使企业上下和和睦睦,相亲相融。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一体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元:企业文化探讨[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30)
[2]秦在东:现代企业管理新方略[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郑罗平: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影响力研究.经济与管理,2004年10月
论文摘要:起源于美国的新经济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而且也使中国民营企业的传统产权和管理模式受到了影响。本文在简单阐述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契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后,提出了两者的最佳契合点—构建和谐民营企业。
起源于美国的新经济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而且也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新经济的兴起,为人类在新的实践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它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尤其是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中国民营企业,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在新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如何实现传统的企业思想工作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契合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新经济、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民营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
1.新经济、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民营企业文化的含义。对于新经济这个概念,很多人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认为,新经济就是与旧经济相对立的;也有的人认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只不过美国人讲的是新经济,而欧洲人讲的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两种说法是等同的其实,仅从新经济的表现形式来说,新经济确实是相对于旧经济而言的。但是,从其表现的内容来讲,新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知识要素来驱动、以网络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经济。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民营企业自身开展的、对职工进行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四有”职工,提高民营企业综合效益,增强民营企业凝聚力,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员工情绪,振奋企业精神,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动员和发动职工为企业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是以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容、功能、作用及其运行理论为研究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所以,民营企业文化可以定义为:民营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营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及制度安排等,它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内部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2.新经济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当世界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的时代,中国的民营企业才在逐渐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国的民营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下生存,势必要把握住新的经济时代的脉搏,迅速适应新经济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经济下的民营企业比较注重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和建设企业,这种管理方法在以往企业的成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当前新经济时代,在人们重视知识管理的时代,仅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企业已表现出力不从心。所以,民营企业在重视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建设的重要位置。新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和销售、管理的模式等一些硬件方面的因素,还影响到企业的软件方面的因素,例如对人的因素中知识的重视以及对企业文化的重新思考并加以改革等等。
在新经济时代,要求现有民营企业要与这一时代潮流相适应,首先要培育一批中国的民营知识型企业以抢占新经济的制高点;其次是民营企业要实行全面的知识管理,以适应这一时代的需求。而企业的知识管理将会覆盖企业管理的全方位,使以往的、旧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发生深刻变化。在企业知识管理这一过程的实现中,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将淘汰旧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二、新经济时代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契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在新经济时代,随着更多的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它已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保障,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成为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传统优势,是经济工作和企业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民营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改变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物质产品的目的,从而在本质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使现代的民营企业文化理论与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契合起来,更好的为民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已成为我们现在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2.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契合是进入新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人类己进入新经济时代,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在企业的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作用,传统的权利和资本己经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重视人的价值,激发员工的能动意识,使员工自我发挥、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获得满足,使员工自愿的把自己的智力资源提供给企业,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也就从根本上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企业进入市场,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进入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国际接轨,而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国际化语言”,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拓展,能够增强思想政治土作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能量。
3.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两者既存在同一性又存在差异性,谁也不能代替谁,这为两者的契合提供可能性;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两者存在互动关系等等都为二者的契合创造了条件。
三、构建和谐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来谋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细胞,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谐,而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和谐企业建设。和谐企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微观基础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以及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物质保障。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契合的目标就是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与企业命运相结合才会使两者真的具有生命力,只有占据生产经营的制高点,着力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员工各方面待遇的提高,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以人为本”统一起来,才会受到民营企业主与职工的信赖和欢迎,从而有效地开展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有效,是否得力,同样要靠企业的经济效益来检验,当然这种检验并不是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产出的是“精神产品”,是人的认识态度、思想觉悟和素质能力,但“精神产品”可以作用于物质产品,它可以通过人的思想转化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企业生产效率经营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和谐民营企业的制度保障。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决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败。
第一,从产权制度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民营企业都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的管理方法即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又容易使家族外的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任。在创业阶段由于规模小、人员少,产权集中于个人及家庭,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基本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贯彻创业者的经营思路,及时决策,充分发挥创业者个人及家庭成员的经验和合力。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随着员工队伍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专业技术分工趋势明显,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产权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从管理制度来看,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势必流于形式,这是许多企业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民营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管理粗放,源于集权式结构,不是以制度管人、管事,而是信奉人治。由于权力、利益和责任的高度统一,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强烈。个人化的权力动机很可能给组织过程带来小团体主义、官僚化和非人格化,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扼杀个人和组织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与协调,是非、争执、排斥、拉帮结派就会随之而来,企业的不稳定不和谐成为常态。
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企业的现代化,着眼于和谐企业创建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在大力推进制度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流程技术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企业中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所以,显性知识通常是指可以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可以从知识库中直接提取和进行独立的学习。而隐性知识一般是指头脑中的经验、诀窍、灵感类知识,很难表述出来,不容易被传播学习。
知识管理是知识创造、储存/再利用、移转与应用知识的流程,在企业中进行知识管理就是要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知识有效地进行分类、加工和储存,通过一定的知识共享机制让这些知识发挥作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财富。关于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观点:一种是系统观,以T·H·Davenport、LPrusakPeterMaeso、RobetrSmith和国内的丁蔚为代表;另一种是技术与工具观,以BrentGallupe、TakingQuinn以及国内的乐飞红、袁红清、邱晖为代表。
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有效地连接“知道者”和“需要知道者”:认知员工的综合技能、经验和专长,及时地为合适的人提供所需的知识;将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确保知识为每个员工所运用;创造一个不断学习的企业(学习型组织),一个能不断获取、发展和积累知识以增加人力资源服务价值的企业。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
本文将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知识获取、知识整理与分类、知识共享、知识更新、知识价值评测。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的源头并非仅局限在企业内部,企业应建立一个广纳企业内部、企业问以及企业外部知识来源的机制;知识整理与分类:知识在由内隐到外显的引导过程中,不应将外显知识仅局限在文件档案的储存与管理,应包括个人的核心专长,如训练、著作、专利、证照的储存,也应包括将思考化成文字的知识社群机制。而文件档案,也不应只是文本文件,还应包括简报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图形文件等;知识共享:知识经过大量传播后,才能产生价值,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开放性的知识社群与在线学习机制;知识更新:建立能让宝贵的经验与知识不断更新的企业智能库和知识顾问团队,是企业知识管理永不落伍的保证;知识价值评测:透过正确的行动方案与专业的知识行销,将知识分享给有需要的个人或企业,才能让知识的价值真正产生,进而协助企业创造知识利润。
三、知识管理不同流程需要的相关技术
(一)知识的获取和检索
该阶段所涉及的技术有搜索引擎技术、Internet技术、门户技术及知识地图技术等。企业级海量数据搜索引擎信息检索技术是知识管理实现的核心技术之一,信息检索技术的优劣,决定了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优劣。算法先进、高效率的企业级海量数据搜索引擎,允许用户在海量数据和各种数据格式中进行全文检索和特征检索,支持多关键字检索、相似度搜索、条件搜索等高级搜索功能。
企业知识门户(EKP)是企业员工访问企业知识的统一入口,通过门户可以方便地了解每日的行政公告、会议培训通知、新闻、内部论坛上的最新话题以及每日的工作内容、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知识等。通过企业知识门户,任何员工都可以实时地与工作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取得联系,寻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专家或者快速连接到相关的门户。企业知识门户通过数据的高度集成,以一个入口,在单一界面实现企业内部、外部的所有相关资讯与知识的充分分享,并且能够提供个性化的界面设计选择。很显然,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知识门户的管理对象是知识,其目标是要实现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目前占据国内主要市场份额的是lBM、0racle、BEA、Sybase、SAP和PeopleSoft等欧美公司,三星、富士通等日韩公司也紧随其后。国内也有许多软件厂商推出或准备推出自己的EKP。企业知识门户的建设必须要有可以用于建设的工具。目前提供这方面技术与产品的国内外著名厂商、独立软件开发商和集成商较多。
(二)知识整理与分类
该阶段的方法有编码法和人员法,与本文相关的是编码法。编码法是在知识输入后,对其进行识别、收集、分类、提取、组织、标准化等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使之便于公开、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企业将所需的知识借助知识管理整理工具,编辑存储在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中,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每个员工都能方便地接触和使用其中的信息。如友邦保险公司的知识传递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它把客户在投保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疑问搜集起来,请专家和资深人员编写答案,然后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进行汇总和存储,并对每个业务员进行培训。这样每个业务员都拥有一个由上千个问题及答案组成的资料库,当客户发问时,他们只需按已经成文的材料进行回答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知识储存
该阶段将整理、分类后的知识存储起来,以备员工今后使用。有供应商提供的使用独有的文档元数据元素(KnowledgeMetadata),能够记录文档分类、摘要描述、文档来源和文档定义。内建强大的文档树管理机制,清晰记录文档的使用状况。支持多种资料来源,可将不同格式的资料(HTMUword/TXT/PDF等)存储于同一系统中,建立一致的索引及关联。可连接分布环境下的远程知识库,使分布环境下的知识库互联。另外,利用知识管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处理,解决知识管理中视频等文件数据量大、传输困难等问题,提高数据的管理能力。
知识管理平台创建了自动和手动备份机制,通过数据备份确保知识管理的安全,避免知识灾难。数据库备份文件名采用日期时间进行保存,还原时选择备份文件即可。
对于显性知识,知识储存很容易实现。而对于隐性知识如经验、技能,如何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建立专家目录的方式,并借助专家定位的手段使这种个人化的经验性知识能为更多的人分享;还可利用BBS、电视会议、邮件等方式来学习。
(四)知识共享
该阶段所涉及到的技术主要有培训系统、学习系统、虚拟工作组、媒体与电子出版技术、最佳实践社区、知识推送技术和E—mail等。培训系统经历了从有导师指导的课堂录像教学法到虚拟大学等发展阶段,使得培训系统成为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主要途径。知识推送技术主动地将知识推送给用户,媒体与电子出版技术、学习系统和E—mail也是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主要工具。
整齐化一的红黄标识、标准统一的红色工装、安全健康的行为习惯、谈吐文明的行为举止、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成为辨识是否是石油工人的基本方法。由于人类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形象标示成为大致区别人们工作性质的手段。企业标示是一个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是向社会和大众展示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旗帜。因此,企业要展现自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展示优良的精神风貌,扩大社会影响力,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请从塑造企业的整体形象开始吧!
二、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以其对社会历史的巨大作用力,贯穿、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第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重大社会实践之中,而且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释放着巨大而无穷的能力,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影响着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国石油了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是: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是中国石油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闪耀着中国石油人“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负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卓然风采,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石油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为祖国献石油”不仅是中国石油人矢志不渝地担当保障我国石油安全这一历史责任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石油人内心深处炙热的情感和神圣的使命。在新时期,百万中国石油人坚持油气发展不动摇,共同为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国石油,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质能源。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像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灯塔”,就无法获得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不断奋进的号角。
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引进优秀人才,并留住优秀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内地知名医院专家来油田进行一个阶段的技术援助后,他的一段告别致辞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一直以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中国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了真情,但今年我在新疆、在油田上找到了,找到了我童年时才有的美好的环境和氛围。从此,这位原来极不愿意来疆的专家,成为年年主动要求来疆进行技术援助的先锋。他所带来的国内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诊治方法及最新药品,为在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油田员工和家属带来了福音。可见,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巨大。每个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其拥有的员工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生存+发展。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企业文化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建立在员工对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认同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全体企业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逐步开始摆脱以单纯金钱报酬或计划经济下家长式管理模式。在劳动合同约束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走向简单的工作关系,员工普遍存在对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没有归属感,员工跳槽频繁,企业一般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