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49: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森林公园;发展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1 森林公园的特点和作用
在紧张忙碌的城市生活中以及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里,人们更加向往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以及风景秀丽的人文景观,闲暇度假时,就喜欢“回归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旅游,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自然森林环境,可以有效调节人们的心情。据有关资料显示:森林可以有效降低对人体有害的噪音,舒适的环境,绿色的基调,更加陶冶人们的性情,游客漫步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自然和谐的生态森林环境对人们的身体以及心理都具有多种有益的影响。但是,近些年,随着森林景观的不断开发,人为干扰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
2 森林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混乱,缺少法律依据
我国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已经制定了许多年,现如今,这一法律条文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一法规属于行政性行业法规,对于其它行业没有约束力,同时,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方面权属不一,管理部门众多。一些森林公园所在区域处于多头管理状态,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森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一些森林公园所在的区域,又是自然保护区以及地质公园等,条块分割,牌子众多,开发利用复杂无序。有些地方或部门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无序开发,乱批乱建,这一切都严重影响着森林公园的森林发展建设,影响着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思想认识不足,缺少建设资金
有些地方将森林公园看作是利用森林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对于森林公园的思想认识不足,看不到森林公园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有效利用与保护的效益,在思想上认为森林公园建设属于林业部门的管理范畴,没有看到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些地方森林资源丰富,却没有获得有效的利用,没有发挥森利资源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发展建设思想认识严重不足,同时,在森林公园森林发展建设方面,缺少专项资金的投入,一些森林公园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部分森林公园缺少相应的防火设施,缺少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器械,防治和管理模式落后,没有有效的建设资金进行维护和发展。
2.3 盲目开发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具有很强的不可再生性,特别是森林自然景观,因此,在开发利用上我们一定要做好长远规划,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促进自然森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进行掠夺性开发,严重破环了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原始风貌,一些地方森林公园的建设不重视环境保护,盲目毁坏原始环境与原始风貌,建设宾馆、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虽然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但是,不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规范开发管理,健全组织机构
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属于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规范管理,避免盲目开发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在对森林公园进行市场化运作中,我们要吸取各地在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防止在多头管理过程中的无序开发,规范市场化旅游市场的运作机制,建立权威性的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合理规范森林风景资源,制定相关的森林资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遏制不合理的开发行为,明确森林公园的管理职责,相关部门管理不能缺位,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保证森林发展建设健康有序。
3.2 积极引入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森林公园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这方面我们要积极筹措资金,引入新的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积极给予扶持,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引入外部资金的力度。政府管理部门要制定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扩大对森林资源的宣传力度,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3 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
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导游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高解说员与管理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学习先进森林公园的管理办法,针对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以及地方特色扩大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特色宣传,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扩大森林公园的社会影响范围。
4 结语
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要立足于长远,既不能忽视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价值,又不能盲目开发利用,破坏原始自然环境,政府要积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森林发展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永定仙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紧紧围绕发展闽西现代林业、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目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通过建设森林公园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仅龙岩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人家等旅游场所接待的游客就达200多万人次,直接收入达2.5亿多元。2012年初,福建省林业厅批复同意龙岩市设立永定仙岽森林公园,这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地区知名度,解决地方劳动就业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永定仙岽森林公园发展条件
仙岽森林公园地处永定县东南部的仙岽国有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5'~116°56',北纬24°22'~24°37′,面积2054.7hm2,分为仙岽和漳溪2个片区,森林覆盖率达80.3%。其中,公园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条件优越:
1.1 气候条件优越,自然景观独特
公园地处博平岭支脉,为汀江一级支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湿润温和。这里群峦叠翠、郁郁葱葱、苍穹古树、纵横交错、蝶舞花间、鸟鸣枝头,是世界文化遗产初溪土楼群的后花园。公园内山高木秀,怪石嶙峋,现有自然人文景观30余处,有海拔1150~1530m的高山草甸、高山植物园、永定“杉木王”、“偷天蛤蟆”、“仙人指路”、“杨漳飞瀑”等天然景观;有藏传佛教般的仙洞神庙、神似革命圣地——旧址的大湖洞古寺等人文历史景观。此外,世界文化遗产初溪土楼就在主景区仙洞山脚下,观赏自然美景之余,又可体验土楼民俗文化,是建设游览、休闲、观赏、健身疗养、科普教育等多功能风景区理想场所,是客家土楼旅游格局的必要补充。
1.2 具备良好的森林植被、动物资源
公园内森林资源丰富,保存着成片的中亚热带原始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有206科、1886种,野生动物有67个科、240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天然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福建柏、闽楠、香樟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7种,二级重点保护25种,如云豹、黑麂、穿山甲、蟒、锦鸡等。
1.3 交通便利,发展条件优越
公园与永定县城相距40km,距双永高速公路15km,土楼旅游公路直通公园山下,交通极为便利。公园区域界线明确,山林权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具备《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开发条件,符合《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要求。
2 促进仙岽森林公园发展对策
2.1 百年大计,规划先行
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森林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森林公园要与时俱进,实现科学永续发展,应当根据公园的自然人文优势,通过旅游市场SWOT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又具有进一步发展提升空间的总体规划。因此,如何促进仙岽森林公园的发展最基本和最系统的工作应当是根据公园的资源禀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秉承“天人合一、和谐天成”的理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挖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突出森林公园发展差异性
森林公园具备大面积的森林面积,富集丰富的生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集中,能够为人们提供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服务。而森林文化又与森林公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森林文化通过森林公园的各种设施、景观表达出来,并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森林公园的健康永续发展,应当积极挖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内涵,找准目标市场,创立独具特色的“品牌”,保证森林公园的不断发展。首先,应当在仙岽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时,创新思路,结合仙岽森林公园自然特点和人文情趣,挖掘其文化内涵,创立一种市场认可的,大众偏爱的特色森林公园品牌,并对该品牌进行包装、推广。如可以利用仙岽森林公园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资源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资源优势,建设森林博物馆、标本馆、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景点解说点或者科普长廊等基础设施,打造成仙岽森林公园独特的森林科普教育品牌,在为人们提供了解森林、认识森林、探索森林、保护森林良好场所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森林公园的自身发展。
其次,结合仙岽森林公园内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高山草甸、高山植物园、永定“杉木王”、“偷天蛤蟆”、“仙人指路”、“杨漳飞瀑”等天然景观。藏传佛教般的仙洞神庙、神似革命圣地——旧址的大湖洞古寺等人文历史景观,及世界文化遗产初溪土楼等独特的景观优势,应当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态品牌文化推广宣传手段,积极集中举办相应的宣传推广活动,并结合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及当地的民俗风俗习惯,开展踏青、休闲垂钓、探险登山、红色旅游、追忆先祖、重走先辈足迹等活动,不断扩大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培育起森林公园独特的旅游品牌,进一步拓展森林旅游市场,促进森林公园的快速发展。
第三,研发整合健康养生产业,促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转型发展。仙岽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保存着成片的中亚热带原始阔叶林,这里群峦叠翠、郁郁葱葱、苍穹古树、纵横交错,是世界文化遗产初溪土楼群的后花园,因此,仙岽森林公园应当利用公园内丰富的植被覆盖优势,学习吸收国内外最新的休闲养生相关理论与成功典型,研发整合休闲养生等健康促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的旅游品位和内涵。仙岽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0.3%,可见公园的空气质量是非常优越的,空气的负离子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保健作用,因而,在仙岽森林公园建设中,应当积极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如森林氧吧景点,结合森林中的林木、清泉、山石、溪涧、瀑布等景观,开发出以空气负离子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旅游包,培育出一套健康、养生、休闲的自然生态品牌。
2.3 保持和维护好森林公园自然野趣
仙岽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地貌、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优势,应当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持其森林景观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在景区内建设的观光辅助设施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承载能力,尽量不建或者少建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尽量保护景观的自然氛围和野趣,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 吴文玉,李喜喜,郭燕妮.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林产工业,2011(38)
2 李江.浅谈森林公园的规划发展——以七贤岭森林公园为例[J].黑河学刊,2010(4)
关键词:森林旅游;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3.040
Status,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Tourism in Tianjin
ZHANG Yue-hong1, ZHAO Zhan-feng1, LIU Shan2, SUN Guo-hao1, ZONG Jing-ying2, ZHANG Jie2, ZHANG Qing-hui3, HAO Lian-Jun3
(1. Jixian Forestry Bureau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Tianjin 301900, China; 2. Tianjin Municipal Forestry Bureau, Tianjin 300074, China; 3. Dagang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270, China)
Abstract: It wa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accurate tourism routes because there are the advantage of ecological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in Tianji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st tourism. At last it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hich would be more useful to develop forest tourism of Tianjin.
Key words: forest tourism;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森林旅游是指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
1 天津市森林旅游概况
已建成的一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天津市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宣教场所。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3处、自然保护区5处。按类型分为两类:一是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主要为蓟县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武清港北森林公园、蓟县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坻区青龙湾市级自然保护区;二是以湿地旅游资源为主,主要为滨海新区官港森林公园、武清区大黄堡自然保护区、静海县团泊自然保护区和滨海新区北大港自然保护区。
2 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各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均隶属当地政府,并设置了专门机构负责日常工作,接受市林业局的业务指导。目前,天津市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开发的森林旅游还处于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状态,对于如何用企业模式管理、经营好森林旅游项目还缺乏经验。同时,由于资金的短缺,许多景观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相对不完善,也造成了目前天津市的森林旅游还处在一种简单运行模式,甚至是接待旅游模式。
3 天津市森林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1 优 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喧闹的都市生活,于是纷纷走出户外,奔向自然,到大森林中小憩、野营、度假,到大自然陶冶身心。据调查统计,77.5%的旅游者选择自然风景,22.5%的旅游者选择文物古迹。天津位于北京、唐山、承德三市之腹心,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幽静的森林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吸引着中外游客。天津、北京、唐山、承德4市总人口达2 000万以上,预计每个双休日有5%的人外出游玩,人数就达100万以上。由此可见,森林旅游基础客源十分充足。
3.2 特色旅游开发基础
天津市的森林公园和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优美、物种丰富、景观秀丽,同时紧邻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黄崖关长城、金海湖、九山顶风景名胜区、清东陵等景区,与周边景区构成了环形旅游网络,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极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天津市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的湿地植被、野生动物、人工林等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物景观;沼泽、河流、水渠、鱼塘、水库构成了美丽的水域风光;雾海、日出、晚霞构成了神奇的天象景观,可以以此为依托开展湿地生态观光旅游,游览活动可选择观鸟、游船、摄影、健行、徒步观光或野生动植物专题观赏等。
3.3 存在的问题
天津市部分森林旅游景区周边目前仍有自然村,并且部分村民仍生活在景区内,有的以开采山石为生,有的以开垦种地为生,给景区内的风景造成很大破坏。而且周围农村的部分农民仍然以木材为主要燃料,上山砍柴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景区周围的部分山场变成秃山,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景观景貌。
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培育发展森林资源所需的资金及遇到困难和问题难以解决,这是造成森林资源管理单位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生产生活难以为继的一个根本原因。同时,各个森林旅游景区路线单一,功能不齐全,缺乏精品线路,缺乏支撑力、吸引力和竞争力都较强的森林旅游项目,森林旅游内涵还不够丰富,缺少像休闲度假、康体疗养、避暑胜地、科普探险型等森林旅游品牌。
4 天津市森林旅游发展对策
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的强劲势头稳步前行,旅游业已实现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重大转变,进入深化和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旅游收入增加明显,显示出旅游发展的强劲势头。
综上分析,天津市的森林旅游适逢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契机,而且天津独特的地缘优势,加以别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预计会对游客产生极大吸引力,年客源将不低于200万人,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要充分发掘风景资源,地学资源,矿产资源、湿地资源,在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辅以适度的人工点缀,建设部分重点森林旅游区域,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阶段目标为:以一流的服务设施、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服务质量为目标,在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软件建设,形成具有国家、市级特色,游憩内容丰富,科学意义深远,文化品味高、经济繁荣、吸引力与辐射力强、安全舒适的综合性森林旅游区域、森林旅游线路和森林旅游景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的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大格局,提升天津市森林旅游形象,建成一批全民接受的生态文化教育、科普教育主要场所。
依托蓟县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坻区青龙湾自然保护区,武清区大黄堡自然保护区、港北森林公园、静海县团泊自然保护区、滨海新区北大港自然保护区、官港森林公园的生态、湿地资源优势,结合地区旅游特色,开发精确旅游路线。在旅游开发中尽可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游览与服务及生活等诸多方面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保持森林旅游资源的各部分相对的自然性、延续性和完整性,以利于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恢复和保护。从生态旅游的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内部循环和外部衔接。
依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自然地理条件,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骨架,实施森林(湿地)旅游建设;在北部和西北部实施景观林、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在西南和东南区部实施水文景观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在全市形成“蓟县山野名胜旅游区、津西北现代休闲娱乐区、津西南科普旅游风情体验区、津滨海新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总体格局。
5 保障措施
5.1 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要改领导体制,结合地方实际,探索新的领导模式和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在整合重组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划分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两个类型,探索划分标准和办法,探索公益林和经济林的经营管理方式等。要强化公益属性,逐步剥离生态公益型林场直接从事的商品经营性活动。要创新商品经营型林场经营机制,在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探索多种分配方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
5.2 政策与法规
要按照《森林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法规制度,明确和规范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对其所经营管理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应该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权利和承担的责任。要按照《森林法》、《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文件,结合天津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天津市《森林旅游管理条例》。同时,要遵循森林分类经营、企事分开和放开搞活的原则,改革创新的森林资源经营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天津市森林旅游的发展建设,形成社会多元投资体制,建立起内生动力、外出活力的森林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森林资源增长、增效和可持续经营。
5.3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天津市森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天津市森林旅游的管理人员大部分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职工,缺少懂旅游的专业人才,虽然一些发展较快的单位拥有一些专业人才,但对于目前的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继续对重点岗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要妥善解决在岗职工和退休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多渠道安置富余职工,对于从事森林旅游管理的在岗职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重点针对经营理念陈旧、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加强培训,促使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对现代旅游业的认识,实现在旅游认识观念上的突破。
5.4 监测和评估体系
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于保证森林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敏感环境要素和敏感地带的监测更是重要。除包括水、气、声等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外,还要重视生态要素的监测,如动植物多样性的监测、动植物种群变动、环境动态变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森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5.5 其他保障措施
要依托天津市森林旅游景点较丰富的区域,建立以游览观光、休闲旅游、动植物观察、水上娱乐、科普考察为主的观光游览区。同时,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多渠道引进社会投资,进一步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全面发挥旅游业中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功能,建成一批综合会议、避暑度假、疗养健身、野营探险的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天津市森林旅游整体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世东,陈鑫峰.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发展轨迹研究 [J].旅游学刊,2007,22(5):66-67.
[2] 雷爱雪.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及其开发原则 [J].现代农业科学,2008(5):34-35.
[3] 喻艳,蒋敏.基于SWOT的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67-68,70.
[4] 纪全武,杨立新,朱晓岩.森林公园风景经营工程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79-80.
[5] 李柏青,吴楚材,吴章文.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 [J].生态学报,2009,29(5):2749-2756.
[6] 赵玲玲. 基于体验经济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8):111-112.
[7] 宋彦峰.郑州市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及发展探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4):65-67.
[8] 张媛,姚朋.生态旅游及其规划设计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08(10):89-91.
[9] 刘枚清. 湖北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 湖北林业科技,2010(1):63-66.
[10] 王应君,李根林.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探索[J].河南农业科学,2005(7):13-14.
[关键词]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度假产品;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Forest Park Tourism Products for Vacation Tours
JIANG Ao, CHEN Guisong, YANG Zhixin
Abstract: Main products of most forest parks in China are for sightseeing tours now. However,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vacation tours that take longer time and aim at physical and mental relax and pleasure are more popular than traditional sightseeing tours for tourists in the whole world. In this connection, forest parks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tourism products for vacation by tapping the rich vacation resources. In this way, the tourism products of forest parks could be upgraded and innovated,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parks. In the future, forest parks will focus on attract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s, s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forest park, vacation tour, vacation tour product, innovation, strategy
一、研究目的意义
(一)完善森林公园度假旅游理论研究体系
通过查阅文献,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研究主要有:美国学者Albert H.Good于1938年出版了Parkand Recreation Structures(《国家公园游憩设计》)一书,重点从规划设计的方面全面系统的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百年来的发展成果、特点和风格,探索了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方向,通过具有创新的度假产品建筑物和游憩设施设计,解决了自然保护与游憩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球(1998)第一次对森林休闲度假进行了系统论述⑴。谢哲根、刘安兴等(2000)对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研究⑵。张杰、那守海等(2003)介绍了森林公园内野餐烤肉设施、健身设施、露营设施等度假产品设施的具体设计准则、规划标准和要重视的问题⑶。陈秋华(2003)对福建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运用Philip Kotler的产品价值层次理论对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进行价值层次分析。并针对福建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建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陈贵松、黄秀娟(2003)将森林旅游产品按其所包含的核心竞争要素将其分为三类:资源密集型旅游产品、资本密集型旅游产品和劳动密集型旅游产品,并分类研究了各自的特征及对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指导意义⑷。这些研究虽然与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有联系,但是研究的面不够广,旅游消费的市场需求和研究理论的匮乏是本文的研究依据和目的。
(二)整合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资源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森林公园度假旅游资源有其特色。开发森林公园潜在的旅游资源,整合森公园旅游资源,形成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促进度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森林具有蓄水、吸附滞留尘埃、制造氧气、减少噪音,杀灭细菌、吸收有毒气体、是天然氧吧,空气中存在的大量负离子及植物精气,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强身健体、消除疲劳,是极佳的度假旅游资源,丰富的度假旅游资源和广阔的旅游需求市场,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将森林公园度假旅游资源转化成有吸引力的度假旅游产品,形成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活动。
(三)完善森林公园的度假旅游产品结构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长时间以来都是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随着市场不断的变化,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虽然森林度假旅游游客量每年人数都增长,但是人均消费支出仍然偏低。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导的森林公园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重游率极低。通过调整森林度假旅游产品的结构,并不断完散产品结构,才能使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概念及特点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是在闲暇的时间,依靠森林旅游资源进行的具有相对较少流动性的,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精神放松和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按照时间停留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度假和非短期度假两种。短期度假主要指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在2-3天,目标定位为周边近距离的客源市场,主要以森林资源条件一般和知名度也一般的森林公园为主,目标市场主要以省、市级森林公园为主;非短期度假包括黄金周、长假期或其它闲暇时间进行的森林度假旅游,游客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大多以森林资源条件良好,知名度较高的森林公园为主,目标市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本身是一种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亲近自然感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生活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环境污染也严重,人们希望暂时逃离城市,到自然的环境中放松心情,洗涤大脑,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提供所需的旅游体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度假旅游是一种社会发达城市的标志,森林公园度假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高层次的生活内容、一种优雅的状态、一种难得的享受、一种洒脱、一种对人本意义的超越和对人体目标的浪漫审视。
(二)康体保健的功能
森林具有很多功能:吸收二氧化碳、能调节气候、蓄水、吸收有毒气体、制造氧气、减少噪音。能够带来新鲜的空气,空气中存在的大量负离子及植物精气,能够消除疲劳、强身健体,是极佳的旅游环境。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凭借良好的资源以海森林、水浴、温泉浴、矿泉浴及医疗保健为主要内容开展休闲度假活动。
(三)重复使用价值大
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重复使用率高,价值也大。森林旅游者更注重的是旅游过程中与环境的融合及心灵上获得的享受,在发达国家及我国某些度假旅游发展较好景区的经验,多数休闲度假者都有自己偏爱的、经常光顾的度假地。比起单纯的观光旅游,森林度假旅游有更高的重复旅游的价值。
三、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及创新
(一)最少改变自然原则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是让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以达到身心的洗涤的目的,并能让游客更能保护大自然,达到游览与教育的效果。既要保存自然景光,又要增加特色需求,满足休闲和度假需求,达到一游一停,一观一休,一赏一度。很多森林公园过多的追求经济利润,将森林公园建成了城市化的公园,高耸的建筑,过多的游乐设施,改变了森林原有的结构。大自然本来就是最好的设计师,它设计出了最美的风景,高耸的建筑、游乐设施并没有给大自然带来美感,只会破坏大自然原有的美。森林公园建产品的设计基本目的就是最少改变自然,保持它原有的美。
(二)先规划后开发原则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求依据《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规范》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依据规定的规划进行系统地、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发旅游产品。在开发时应先进行全面的规划,突出重点,滚动发展,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森林公园的规划要就有弹性,以提高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市场的动向,在符合市场消费水平的前提下提升度假产品的品味。我国森林度假旅游的客源市场仍为国内市场,旅游者追求高品位低假位的消费模式,通过合理的度假产品设计引导消费观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同时,规划还要考虑生态环保条件、森林公园环境质量、森林资源质量、森林旅游资源条件、公园承载量、适游期、基础服务设施的建立、资源向产品转化成本、区位条件等方面。
(三)森林公园形象的定位
游客对旅游地的形象决定游客是否选择旅游的关键因素。对于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地而言,其形象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定位再定位的设计的过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产品的自身特色,以正确的形象口号可以起到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的作用海南曾经使用“东方夏威夷”的口号来推广宣传,这并不能体现海南淳朴的民风,独特的自然风情,以及“东方花园岛”的优势,随后推出的“椰风海韵醉游人”的形象口号,提高了市场关注度知名度。森林公园度假产品的形象和度假地的旅游形象要相得益彰,因此必须要注重当地人民的文明风气,不断完散旅游设施和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此外,在形象定位时要突出旅游地的特点。
(四)产品开发创新
森林公园度假产品类型创新。旅游者有求奇、异、新的心理愿望。因此,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设计要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能够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并且能预测潜在的市场需求后续产品。目前,森林度假旅游市场逐渐扩大和家庭旅游的流行,“银色”旅游现象在森林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中被重视。研究调查中,我国的长假中,一家出游的比例逐渐大增,家庭出游的比例每年增长22%。国外通过对游客旅游行为和旅游习惯偏好调查,也发现了家庭出游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专家认为现代的老年人是潜在的目标市场,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足够的支付能力,对生活要求较高,偏好健康的旅游方式,森林度假旅游能带给他们新的感觉和精神的放松。因此开发老年市场的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也被认为具有美好的市场前景。
森林公园度假产品开发手段创新。度假旅游产品的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在提倡“科技兴旅”的今天,科技内涵不仅能够增强森林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还能提高现实产品的开发水平。目前,网络化管理已逐步被运用和推行到森林公园度假产品的管理当中,在森林度假中,高科技成果实现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游客可以通过智慧旅游来事先体验景区的旅游,通过虚拟绿旅游使景区增加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在景区采用多种高科技的解说系统,能使游客更加深入的了解旅游地,获得更完美的旅游体验,同时,在森林公园度假区的建设中新型节能技术数字技术、光电技术、电子云的运用,能提高森林度假产品的吸引力和品位,更好的推动森林度假旅游的市场。
四、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功能要求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本身是一种复合型的产品体系,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功能主要涉及观赏观光、娱乐享受、休闲放松、康体疗养、度假等几大方面。依据其功能特点进行划分,可分为主导功能、支撑功能、辅助功能,其中主导功能是休闲、度假;支撑功能为娱乐、康体、健身;辅助功能为观光、观赏。森林公园度假产品的开发,要坚持分层次,有重点,突出产品的功能特点。
(一)主导功能――休闲、度假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主导功能就是为了能够满足度假旅游者度假、休闲的需求,因此在产品的开发中,在核心项目的设计上要能够突出度假、休闲功能。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只有单一的进行风景的欣赏;不能只局限在视觉的审美中;同时也不能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而是要让游客运动量适量、神清气爽、体力有所恢复;在心理上不能让旅游者感到繁忙、紧张,而应有缓和、放松、悠然自得;在感官体上不仅要看到、闻到,而且要听到、尝到、摸到。总之,度假旅游产品要让游客有“闲”“慢”的感觉,能营造一种悠闲、平和的环境,能让疲惫、紧张的度假者平和下来,获得轻松之感、愉悦的良好心情,能够在慢中欣赏。
(二)支持功能――康体、健身、娱乐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的支持功能强调康体,健身和娱乐,为了市场的需求,旅游经营者们不断开发与设计适合市场消费者集娱乐、康体、健身等功能的产品,这种功能是对休闲、度假功能的强有力的支持。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兴趣爱好需求,帮助游客运动、疗养、健身,同时增添森林公园度假的趣味;又可以让旅游者停留更长的时间,这就带动了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从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设计和项目的建设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发展趋势,如北戴河、黄山、庐山等地修建了一批具有森林度假村性质的疗养院。一般大型的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在生态方面追求回归自然,在服务娱乐设施上一般都设有网球场、高尔夫球场、健身房、游泳池、饭店、餐厅以及可以为客人安排各种演出活动的娱乐中心,设有康体和健身的旅游产品如泛舟、品茗、垂钓、骑马、冲浪、攀岩。为游客提供好的服务与产品,让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舒适与温馨,尽享康复、餐饮、休闲、娱乐之便利。
(三)辅助功能――观赏、观光
森林公园具有丰富且美丽的自然资源,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观赏、观光的价值是吸引游客前来的一个重要条件,优美的风景能够带来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观赏和观光是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中作为主要功能,相较之下,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中仅将观赏、观光功能作为辅助功能。
五、展望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趋势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追求的高品位生活的驱动,人们对森林公园度假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对森林公园度假的投入也加大,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森林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出游的首选。数据显示,法国的度假旅游已经占全国的59%,英国已达到70%,美国也有60%以上。同时,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关注度假旅游,森林公园度假旅游飞速发展。在我国森林度假旅游也越来越受到追捧。
(二)生态化趋势
旅游者想去森林公园旅游度假主要是为了脱离城市生活快而又有压力的节奏,城市中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活和工作的疲倦感,追寻回归到大自然、呼吸清晰空气,放松并寻求愉悦感的目的。西班牙通过旅游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愿意到安静的森林环境中度假的占52%。我国对上海市民在周末度假的意愿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回归大自然、环境幽静、追求放松”为目的旅游者占51.2%。因此,开展森林度假旅游的先决条件是优美的生态环境。森林公园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止和管理,环保意识的建立等在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中已经开始日益被得到重视。在倡导低碳旅游的前提下,在进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活动的同时,要意识生态平衡的重要,尽量能够让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保护旅游地环境,利用旅游地,让旅游递增值,保护旅游地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创新化趋势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的一种高级形式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此后,森林公园度假旅游要继续坚持创新,专注产品的创新和营销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来满足千变万化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现今,森利公园度假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客源也慢慢的从团队为主变成自驾车的散客游为主、全家出游在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也正从无主题森林公园度假旅游转化为有主题森林公园旅游度假,主题度假越来越受欢迎,为森林度假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能够看出森林公园度假旅游的开发与设计在产品的开发、管理的理念、模式的规划、营销的开展、主题的设计,品牌的推广等方面必须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推动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结论
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研究为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的方向,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也将会吸引更多前来休闲度假养身的游客。分析森林公园度假产品的功能,可以看到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将会成为首选的热门旅游,展望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他将引领一个更高层次的度假旅游的时代。
[参 考 文 献]
[1]但新球,周光辉.对森林旅游及其特点的认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4(2)
[2]谢哲根,刘安兴等.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3)
[3]张杰,那守海等.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4]陈贵松,黄秀娟.森林旅游产品的分类、特征及开发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3(2)
[5]马勇.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焦点创新思考[J]中国旅游报,2001(1)
关键词:国有林场; 森林资源;经营;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S75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27
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0.17万hm2,林场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一体,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楚雄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林场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林区职工育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担负起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林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深化国有林场的体制改革,在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和林权制度改革中,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林下资源开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有林场“大资源,小产业”的根本现状和局面,才能最终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和二次创业。
1 紫溪山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林场位于楚雄市西部,距离城区22km,位于E101°23′01〃~101°26′53〃,N24°59′03〃~25°04′02〃之间。林场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一体,经营总面积0.17万hm2,森林覆盖率96.39%。林场活立木总蓄积31.32万m3,其中国有天然林蓄积25.89万m3,人工林蓄积5.4万m3。紫溪山属滇中高原,哀牢山系东侧支脉,地处龙川江(金沙江一级支流)与礼舍江(红河上游)的分水岭地带,气候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地带。紫溪山保护有较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古茶花和文化古迹,紫溪山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已知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146科712种,真菌9科21种。有野生动物94种。其中鸟类61种,兽类19种,两栖爬行类14种。紫溪山林场主要森林植物:针叶林以云南松和华山松为主,阔叶林主要有元江栲、高山栲、紫溪山野生山茶花、杜鹃花资源丰富,百年以上的古茶花达100多株,是休闲,观光、科考和度假首选地。
紫溪山林场成立于1962年,现有在职职工43人,退休职职工31人;林场下设4个办公室,4个森林资源管理所,8个森林资源管护点,3个森林防火检查站,辖区内有1个林区派出所,1个森林防火t望台,基地建设有茶花精品园和国家级华山松种子园。形成以森林资源管护、营林生产、林政执法、森林防火、林业科研为一体的森林保护管理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林场内每年产级内松茸3t,按市场综合平均价10万元/t,收入50万元;干巴菌、香菌、牛肝菌、铜绿菌、葱菌、鸡油菌、青头菌等可食用,每年产20t,按市场综合平均价1万元/t(10元/kg计),收入20万元;蕨菜、香椿、树花、竹笋、臭菜、牛口刺、车前草、皂角芽、大白花、野芹菜等林菜年产20t,按市场综合平均价0.5万元/t(5元/kg计)收入10万元;灯盏花、龙胆草、芍药、黄柏、何首乌、翻白叶、小青藤、独角莲等林药年产10t,按市场综合平均价1万元/t(10元/kg计),收入10万元。以上园区内林下资源年产值90万元,每年周边社区农民在园区范围内增加林下资源收入90万元。
2 紫溪山国有林场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紫溪山林场认真贯彻落实 “以森林管护为主,积极营林,封山育林,因地制宜地进行抚育,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经营方针,充分调动广大林区职工育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担负起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积极开展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林政执法,通过多年的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质量得以讯速提高,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培育后备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1 通过示范基地、科研项目和经营搞活林场
在林木良种经营示范和科技成果推广方面,1986年,西南林学院与林场联合建立了“500亩优质华山松示范基地”,现年产优质华山松籽种4t,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2012年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级华山松林木良种重点基地。同时与西南林学院合作在紫溪山续建种子生产基地100hm2,现已进入建设期。与西南林学院合作在紫溪山马场建华山松种子园子代测定林16.67hm2,现已通过验收。紫溪山林场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利用紫溪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樱桃种植,2005年,为拯救保护紫溪山濒危植物红豆杉,充分发挥保护区主体功能,促进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建成了红豆杉基地6.67hm2;2006年楚雄市成功申办2012国际茶花大会之机,建成紫溪山山茶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已初具规模,拥有山茶品种200多个,成品苗4000株,籽播苗11000株,计划发展山茶8万株,随着紫溪山山茶基地的建设将发展成为山茶物种基因库。
面对着林场的实际困难,依托国家森林公园的强劲优势,林场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着眼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整合紫溪山资源优势,通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干事,2004年依托天保工程这个契机,发展樱桃6.67hm2,现以挂果,可为下属管理所职工解决部分困难和问题;2005年,为拯救保护紫溪山濒危植物红豆杉,充分发挥保护区主体功能,促进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建成了红豆杉基地6.67hm2;2006年,是楚雄市成功申办2012国际茶花大会年,在经费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方争取和努力,建成了目前楚雄市3大茶花产业基地之一的紫溪山山茶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已初具规模,已建成山茶大棚12个,遮阳网7个,拥有山茶200多个品种,成品苗47000株,子播苗11000株,计划发展山茶8万株,下一步紫溪山山茶基地将发展成为楚雄最大的山茶物种基因库。目前基地已配备了工作人员和办公设施,基地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开展。山茶基地的建成,将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为2012年的国际茶花大会提供优质、多样性山茶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建设,夯实护林防火基础设施
在森林防火方面,修建防火隔离带23km(8m宽),建森林防火专用仓库,配置森林防火专用车,配置多种森林防火器具,随时进行检修,保证随时可用。在公园内建森林防火宣传牌、警示牌,悬挂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同时成立半专业扑火队和应急分队,并强化培训学习,制定完善各种火灾扑救预案和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火源监管,细化责任落实,完善制度分工,督促工作检查,加强纪律监管,实行防火联防制度,并签订联防协议,实现了山山有人管、片片树林有人看的良好态势。
2.3 创新发展,林场管理工作见成效
紫溪山林场属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单位,多年来,林场党政领导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思路,并按照《森林法》、《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国营林场管理办法》依法管理,求真务实,大胆创新,改革机制,在人员管理上善于培养和发现,做到了任人唯贤,岗位上做到了能上能下,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及内部管理规定,实行用制度管事管人,并认真积极的落实各项工作。在工作机制上实行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到位、奖惩分明,从而充分地调动了职工的积级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了紫金山林场各项工作能健康、有序的开展。
2.4 林场中建成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成效凸显
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林场在1982年由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州级水源林自然保护区, 1994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复[1994]38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楚雄市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2月国家林业局(林场发[2000]698号)批准为“紫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2001年10月楚雄市人民政府以(楚政通[2002]12号)文件批准成立楚雄市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公园面积为1700hm2(国有林面积部分),保护区总面积16000hm2(1.6万hm2),地垮11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保护区实验区面积12000hm2,核心区面积4000hm2。森林公园建设分为5个景区:紫溪园景区, 主要景点有宋代《德运碑》摩崖、茶花园、砚池、孔雀箐、藏经崖等;万松林景区,主要景点有文殊阁、卧龙树、孔雀馆、仙人石等;紫顶寺景区,主要景点有曲径通幽、古刹新颜、古树名卉、金顶观日、千年银杏树等;功德林景区,主要景点有茶花箐探幽、六百年茶花母树、响水箐瀑布等;极登山民族风情区,以彝族古老的民族节日、古朴的民俗为主。
紫溪山开发至今,公园建有停车场4个,占地面积约6000m2,楚雄市政府投资修建北接320国道,南连楚雄东华朵基旅游柏油干道40km,同时在主要景点区投资修建旅游便道50km,修建景点指路牌、景点介绍牌及休息点,为游客旅游观光,创造快捷方便的旅游条件。为加强紫溪山森林公园建设,在市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2年,又争取上级支持2000万元对紫溪山南北旅游公路进行的全面改造提升,有力促进紫溪山森林公园公路建设。同年,共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紫溪山茶花物种园,有力推动了森林公园发展,对宣传紫溪山,打造森林公园战略品牌,提高紫溪山知名度,加强紫溪山对合作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紫溪山自开发以来,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结合紫溪山实际,多方寻求适合紫溪山特点的旅游开发项目,现开发已形成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科考、探险、度假、避暑、夏令营、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园内有2星级山庄1个、一般山庄3个、农家乐45户,年游客量达5万人次,门票收入年均60万元,其它经营平均收入300万元,为紫溪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经验和措施
3.1 管理和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林场从1998年10月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面停止天然林禁伐,林场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场职工工资由天保经费开支,解决了国有林场部分职工就业问题,使职工队伍稳定,工资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已由过去以单一的木材生产为主向以保护天然林、恢复森林资源的重大转变,国有林场由原来既搞生产经营,又管护的职能转变为从事森林资源的管理。
3.2 以改革为源动力,深化国有林场体制改革
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林场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改革为源动力,不断解放思想深化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努力探索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与转换经营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国有林场的发展经营方向;是国有林场结合自身实际,在分类经营区划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公益型划分国有林场,充分调动广大林区职工的积极性,搞好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区划。改革开放以来,林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深化国有林场体制改革中推行“三项”制度改革,推行干部聘任制、劳动合同制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建立了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的机制,以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合理设置人员,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运行机制,确保林场的生机和活力,并积极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快森林资源的培植,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问题,以推动国有林场的快速发展。
3.3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政策
林场认真执行森林法和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林区职工育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在计划、资金、人员、物力等方面优先安排和考虑,把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禁止盗砍盗伐、毁林开荒、征占用林地等列入林场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管理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4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国有林场除了要继续抓好森林资源的培育外,还要担负起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不仅要生产提供商品木材,还要因地制宜地生产经营多门类产品,为社会创造多种物质财富;不仅要进一步搞好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示范,还要积极探索运用先进的林业生产、经营、技术手段和新的管理理念;不仅要抓好林场自身建设,把林场经济搞活致富,还要积极鼓励、支持、带领林场职工致富奔小康。但目前,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林场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4.1 林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经济发展落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林场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林区的水、电、路、通讯、住房等基础设施,但相当一部分已经老化,有的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国家和地方应该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 4.2 林场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改革滞后
国有林场实施天保工程后,由于天然林禁伐无采伐指标,森林资源只是为了保护而管护,而国有林场的精力和投入都放在公益林建设上,身负森林资源管护的重担,难以对林分开展规模性的抚育间伐管理,不利于恢复森林资源植被和林地生产力,以及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部分林场干部职工观念陈旧,有依赖思想,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改革畏手畏脚,加之目前国家投入主要用于生态工程和资源保护项目,传统的“等、靠、要”已成为过去,但林场内部仍维持原有的管理模式,在人事、用工、分配3项制度改革上进展缓慢,发展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工作措施不得力,人浮于事的局面还比较普遍。加之林业法律法规等政策的滞后和不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阻碍和制约了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
4.3 林场缺乏发展后劲,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
楚雄市林业局紫溪山林场因受政策、管理、经营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单一,没有支柱性产业,缺乏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难以在新的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安于现状的生存的局面严重地制约着国有林场的经营和发展。
5 对策与建议
5.1 完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碳汇资源
森林经营分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是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基础。不管是生态公益型林场,还是商品经营型林场,都应实施和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都以保护和利用为主要经营目的,只是有所侧重,以此来提高林分质量,增进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并通过合理地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生长环境,恢复森林资源植被和林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来加快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为地方培育大量的碳汇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适应新时期林业的发展需要。
5.2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国有林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国家要大力扶持国有林场的发展,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强对林场内的办公、住房、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国有林场工作的领导,从项目、资金上扶持国有林场,增加国有林场的事业经费改善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5.3 制定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国有林场要积极深化 “三大改革”,经营机制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施“三项调整”:经营思路的调整(即实施森林的分类经营);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尽快改变依靠木材生产来维持生存的局面,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木材加工和森林旅游等);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即加大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步伐;“三项制度” 改革,在人事、用工、分配3项制度上继续推行了干部聘任制、劳动合同制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建立了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的机制,以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确保林场的生机和活力,以改变国有林场发展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工作措施不得力,人浮于事的局面。只有抓好林场自身建设,把林场经济搞活致富,才能整体推进国有林场事业跨越式发展。
5.4 调整经营思路,开展多种经营
在全社会关注和全社会办林业的有利条件下,国家要针对林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地方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规划,结合林业作为基础性地位的实际,采取新的措施和办法,坚持与时俱进,总揽全局的开阔胸怀放眼未来,重新构建国有林场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5.5 制定林场的发展机制
在全社会办林业的今天,国有林场要积极引导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市场化运作,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实行生态公益事业管理,讲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国家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应国有林场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和实施持续经营战略要求的投入机制以适应市产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从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入手,要善于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拿出新办法,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努力为林场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以进一步激发林场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林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使国有林场从根本上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振兴之路。
5.6 全面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林场广大干部职工是国有林场事业发展的主体,事关林场发展的根本大计,一定要把育林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才兴林观。要通过人才的培养提高经营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林区职工的科学理念和技能;要在林场职工中广泛开展理想、道德、纪律、法制教育,帮助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广大职工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动员他们积极投身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之中,形成推动林场事业的巨大合力,为实现我州国有林场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业局.楚雄彝州森林50年[M].2008.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重点;对策;四川达县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1-2]。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3-4]。
1达县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且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1998年以来,达县发展了以工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逾2.67万hm2,基本满足了达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1.06万hm2,其中果树类6633.33hm2,木本药材1666.67hm2,油料、饮料600hm2,其他经济林1533.33hm2,林木花卉133.33hm2。三是林业加工产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县已有木材加工企业(户)51家,年耗材2.3万m3,年产值2000余万元,税收10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50余人,另四川升达、瑞丰木业等企业正在投资建设中,建成投产耗材22万m3,预计产值可达近6亿元,将拉动建设工业原料林逾3333.33hm2,解决农民工就业1000余人。四是森林旅游和乡村农家乐有较大发展。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和真佛山AA级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森林旅游业,赵家桂花村、火峰山等乡村农家乐年接待能力达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5000余万元,成为了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规模以上企业,98%以上的产品为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营层次低,仅限于粗放的经营加工、利用,深加工产业薄弱;二是发展思路不明,一些项目过多,造成无序竞争、管理混乱,还有一些项目基础薄弱,扶持力度不够;三是科技支撑不够,经济效益不明显,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发展基础薄弱。达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多数林区道路、排灌设施等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林竹基地、森林景观的培育和开发利用。林木良种化程度低,产业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发展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3发展重点
应加快达县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最大化,构建和谐达县、绿色达县、生态达县,加快达县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林业资源达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和林区经济发展,奋力推进县委“135”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要求,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前提,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以产品市场拓展为保障,全力推进达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3.1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
按照适地适树、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的原则,围绕林产加工、建筑建材、坑木原料、民用装饰用材积极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珍贵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结合低效林改造,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松树等乡土树种为主的原料林,主要布局在麻柳、石桥、堡子、碑庙、万家、葫芦、铁山林场、大树、平滩等乡镇。
3.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突出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特色经果林,重在梨、桃、柿、柑等优质水果、板栗、核桃等干果以及乌桕、油茶、油桐等生物质木本油料林,加快现有低质、低效经济林改造步伐,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走立体经营之路,挖掘林地资源潜力,注意长、中、短效益相结合,大力培育林菌经济、林药经济、林禽经济、林虫经济、林蔬经济、林果经济、林卉经济、林草经济等,使林下资源的开发尽快形成规模,提高效益。主要布局百节、马家、赵家、碑庙、亭子、麻柳等乡镇和国有林场。
3.3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
为了满足全县造林绿化种苗需要,以县级骨干苗圃为主,积极推行基地育苗、大户育苗,建设固定的育苗基地。鼓励发展园林花卉业,为城市绿化、通道绿化和乡村绿化提供优质大苗和多色花卉,引导业主建设园林花卉基地。主要布局在南外、河市等乡镇。
3.4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
林产加工业的精深程度是林业产业发达的标志。要大力培植3~5个原料有保障、规模适度、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林产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充分发挥林业第二产业的牵引作用。积极整合县内小型粗放木竹加工企业,全面提升深加工、精加工和木竹综合利用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延伸到林果、畜禽、旅游工艺品加工等方面,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产业化程度。要以科技为依托,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3.5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
积极培育森林旅游资源,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主力军作用。加快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和真佛山国家AA级风景区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积极打造三里坪人文生态区、火峰山、翠屏山城市生态公园和林庄经济、林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及林农增收致富。
4发展对策
4.1加强组织领导
林业产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林农收入的战略高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林业产业建设。要把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责任制,制定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把产业发展实绩作为干部任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林业产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2科学规划
县林业局要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结合达县各地森林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合达县林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对生态公益林应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业,要搞好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及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开发。对商品林则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林果业,以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指导天然商品林、人工商品林经营管理和更新改造。
4.3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林业产业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影响林业产业发展全局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市场准入等政策,要逐一明确并落到实处。完善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办法,解决林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林业产业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支持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林业产业预测预警机制。加快森林及林产品认证步伐,扶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强化林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市场监管。加强林业会员经济管理指导,要办出精品,形成品牌,注重效益。三是完善林业产业管理和服务。加强林业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建设,使产业管理落实到人,为产业发展争取政策,为企业和林农提业信息、技术服务。
4.4创新机制,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
加强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林地、林木权属合理流转,鼓励业主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及合作入股经营,吸引社会各届力量投身林业建设。坚持先发展后消耗的原则,认真实施“造一用一”工程。充分应用现代林业科技最新技术,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适宜不同林地条件的造林优良树种及栽培技术,积极推行林药、林菌、林牧、林渔等复合经营技术,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应用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林业产业综合实力。
5参考文献
[1]蒋海,苏志尧.林业产业化理论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1998,11(6):64-69.
[2]蹇兆忠,贾武锡,房用,等.关于加快山东省林业产业化发展途径的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2(S1):95-97.
摘要分析了苏州市吴中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指导吴中区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益林;规划建设;健康发展;江苏苏州;吴中区
苏州市吴中区现有山林地1.54万hm2,其中集体林地1.40万hm2,国有林地0.14万hm2;2001年分类区划成公益林1.36万hm2,商品林0.18万hm2,主要分布在沿太湖的丘陵山区,全区大部分森林属针阔、针竹混交林和常年封山后的杂阔林。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工作部署,吴中区林业站以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技术依托,启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行林地的分级保护、分区建设、分区管理、分类经营、总量控制、合理利用,规范林地用途,逐步构建起以林地、林木管理为核心,区、镇、村3级联动的生态公益林管护体系,由此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1,2]。
1合理规划,分级保护,加强林地管理的基础工作
规划是根据林地生态的敏感性、林地区位的重要性、经济社会对森林的影响性和其他相关因子,将全区现有1.36万hm2公益林分为二、三、四级3个级别的林地规划保护区。林地分级保护是林地分类经营和管理的基础,重点区域保护为主,一般区域保护与利用并举[3]。
(1)二级林地保护区域0.91万hm2,主要是东吴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和天平灵岩景区的风景林和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普遍封管,严格控制生产性森林经营活动。
(2)三级保护区面积0.45万hm2,实行较为严格的保护。主要是越溪、横泾、胥口、光福等乡镇的省级公益林,以及东山和金庭镇的经济林,经过批准允许进行一些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或改善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抚育、更新采伐等生产性森林经营活动。
(3)对四级林地保护区域实行国家、省级及当地的一般性林地保护措施,严禁非法征占用和毁林开垦等破坏行为。
2分区管理,构建公益林管理体系
根据保护规划,采用公益林属地镇管理,吴中区林业站按镇(街道)划定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区,签订镇(街道)生态林管理责任状。各镇各村护林员同样落实公益林管护考核制度,形成一级管一级的生态公益林管理体系[4]。
(1)落实管护责任。根据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区政府每年与11个镇(场、街道)签订管护合同,逐级分解落实管护任务,各镇(场、街道)与42个村级管护单位及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四至界限、管护面积、管护时间以及管护要求。
(2)加强护林员管理。每年开展护林员上岗培训,明确护林员职责,在护林员配备上平时按1 000hm2山林配备15名护林员,防火期间增派人员按1 000hm2山林配备30名护林员的要求全面落实,目前全区有248名常用护林员,护林员工资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承担。
(3)加强监督检查。区、镇两级定期不定期对公益林管护单位开展监督和检查,落实管护责任、管护设施建设、管护报酬和奖惩措施等,努力确保各项管护措施落到实处。
3总量控制,完善征占用管理制度
为确保吴中区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对林地资源消耗和利用进行总量控制。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是导致林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根据林地保护总目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完善征占用补偿制度,强化征占用管理,杜绝乱占乱伐现象。
结合“十一五”期间吴中区各项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面积情况,依据吴中区确定的“十二五”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对吴中区规划的近期和中远期间林地需求与供给进行预测,在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征占用林地控制目标:
(1)2008~2010年的近期规划。征占用林地总控制面积为54hm2,年平均控制面积18hm2。
(2)2011~2020年的中远期规划。征占用林地总控制面积为150hm2,年平均控制面积15hm2。
4分类经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林地
规划将吴中区的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合理利用。
(1)生态公益林。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区划界定后,落实到地籍小班,实行小班经营管理,以确保林地面积的稳定,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或改变其性质、用途的,必须依法办理征占用手续。同时,坚持等量置换的原则,保证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占补平衡。但是对有利于发展林业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益的合理开发利用要予以支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商品林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从快速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出发,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点和竞争优势的林业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碧螺春茶、枇杷、杨梅、水蜜桃等名特优经济林、苗木花卉,目前林产品收入已成为山区农民的增收亮点。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森林景观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5组建队伍,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到实处
为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到实处,吴中区及时组建了森林警察大队和森林防火专业扑救队伍,切实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违规征占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狠抓森林防火,强化病虫害防治,积极开展林相改造和宕口复绿,不断提高森林质量,为吴中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6参考文献
[1] 谢金生,徐国祯.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林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1):106-109.
[2] 麻朝晖.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的林业发展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