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流浪者英文

流浪者英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49: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流浪者英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流浪者英文

篇(1)

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该首小品虽不大,但运用诸多作曲技术手法,如古代弗里吉亚调式的四音列、调性和材料的错位再现、曲式中分裂重复的规律化写法、k46属功能化等等,因此,该首小品却集中了多种核心音乐技法,既有曲式手法亦有和声技法,堪称小品中的精华。

弗里吉亚四音列

自然小调由于没有升高VII级,并按从上而下: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结构使用,进而得出自然小调音列上方四音的下行旋律进行,这就是弗里吉亚结构;关于从上而下一般指:从主和弦的根音级进下行到V级(I-VII-VI-V)。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开始处就使用弗里吉亚进行,主调b小调,从主功能开始到k46,其中k46属于意外进行,具有属功能性,也恰好符合弗里吉亚结构特征。其中可细分为四个声部,现一一呈现:

第1小节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呈八度叠加旋律,内声部为b小调I级、III级持续,也可广义泛指主持续;和声特征为:t-t2-tsvi-k46;其中k46属于意外进行,具有独立属功能作用。第2小节是开头小节的重复,前2小节由1+1乐汇组成,后乐节分裂了弗里吉亚四音列,呈倒影形式衍展,经D7-t终止于b小调。

一、带重复乐段的单二部曲式

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为带再现单二部曲式,其中后乐段为原样重复乐段,调式调性也与重复乐段一致;这种重复乐段手法在西洋曲式中较为常见,并且非常规范、严谨,这也符合西洋曲式的规则。为了清晰的呈现各结构部分,现把各部分的曲式结构图一一列出:

二、曲式中模进、分裂、重复、压缩、变奏手法的技术运用

音乐材料的发展手法在曲式中是极为重要的,既提供了曲式分析的依据,也是曲式分析的语言来源。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中模进、分裂、重复、压缩、变奏的材料手法运用的极为典型。为了论证这一问题,现提供谱例如下:

以上谱例是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中的第12-15小节,第12小节是从6/8拍后半拍弱起开始,第11小节最后一拍的材料与第12小节相近,因而第12小节材料发展手法为分裂、变奏,短短的4小节是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全曲中最富有魅力处,堪称瑰宝。第13小节后半拍到第14小节为压缩、平行发展的新四音列动机,然后重复二次,一直到第15小节的第三拍与第四拍,该两拍音乐材料手法为分裂、重复,第15小节的第五拍为第三、四拍的分裂、重复;该谱例格里格把音乐材料手法发挥到极致,最后只分裂、重复一个音,格里格在作品中发展一个新的四音动机,借助音乐材料手法而形成新的音乐内涵。关于模进是全曲中运用较为多的音乐材料手法,有严格模进、自由模进、转调模进,但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中严格模进几乎不常见,自由模进、转调模进常见,现各举一例呈现如下:

以上谱例为自由模进,为第16小节到17小节,第17小节是16小节的下行三度模进、变奏,调式调性为e小调转为b小调(主调)。第17小节引入了一个新的三连音节奏,故而有所区别,非严格意义上的模进,也非转调模进,第16小节调式调性为e小调,如果下行三度模进即为c小调或C大调,谱例中显然不是,为b小调(主调)。

以上谱例是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中第一乐句第1小节和第二乐句第5小节,第一乐句第1小节调式调性为主调b小调,第二乐句第5小节调式调性为主调的三度关系调(平行大调:D大调),从音乐材料上看,第1小节为弗里吉亚进行,为四音动机,第5小节为第一乐句第1小节的上行三度模进,材料重复,因此,后面音乐片段为前面音乐片段在另一调上的重复,即为转调模进。

篇(2)

仔细聆听,你会发现F.I.R的作品似乎总是暗藏着一条异域路线,第一辑《F.I.R》渗透的吉普赛情调,第二辑《无限》展露的中东风情,第三辑《飞行部落》注入的南美印加文化,再加上第四辑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魔幻中国风,第一唱作天团总能让人体会到前所未有的神秘惊喜。

火・火花四射

日前F.I.R终于在台北小巨蛋举行了出道来的首场售票演唱会,这一刻三人盼了四年、等了四年也准备了四年,所迸发出的激情火花当然是眼花缭乱不足以形容的。因为演唱会名为“第十行星”,所以开场便是模拟宇宙中行星诞生的过程,三人从一个银色星球中出场,飞身着布满闪闪发亮的LED灯的别致服装更是震撼无极限。在毫无冷场的两个半小时内,F.I.R一口气呈现了20多首歌曲;嘉宾信和孙燕姿也轮番助阵飙歌;1015位偏远的贫困小朋友当特别来宾、阿沁当众跪地求爱献巨型钻戒……所有这一切,无不令现场歌迷大赞“值回票价”。

电・来电惊魂

阿沁和飞的恋情一来电,着实让建宁老师吃了一惊。想当年他逼二人演唱《天天夜夜》时必须手牵手,两人还老大不愿意,现在小两口却撇下他自顾自甜蜜起来,建宁老师没好气地抱怨:“我只叫你们牵手,没叫你们在一起。”

其实早在八年前,阿沁和飞就在大学里的一次歌唱比赛中相识了,当时阿沁只觉得这个女孩唱英文歌挺厉害,而飞对他的第一印象根本就谈不上好,“他在学校总是背着一把吉他,一副很嚣张的样子。”对于恋情,阿沁表示两人都过了冲动的年龄,能找到一个互相理解的伴侣才是最重要的。而飞也回应,她和阿沁一直是很理智地相处,即使未来感情破裂组合也绝对不会解散。有了恋情的加持,似乎这段“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革命情感”令F.I.R的战斗力更加如虎添翼。

篇(3)

HOG到今天为止,依然被定义为一个“sponsored community marketing club”,也就是受到品牌商赞助的社团营销性质的俱乐部组织。只不过,从一开始,哈雷公司在理念上就设定:HOG不仅是促销产品,更是“推销”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HOG的死忠粉丝绝大多数是消费力极高的中青年男性,他们感觉自己的聚集秘诀就是哈雷摩托本身。

但实际上,HOG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品牌消费者聚集体。没错,品牌商在组织之初,就分析、调用了商品本身的所有人文内涵,所有HOG成员都认为:哈雷不仅仅是一部摩托车;它和它背后的故事几乎容纳了一切让男人肾上腺素狂飙的元素——自由、流浪、包容、狂野、财富虚荣、民族主义……但同时你要明白,HOG也发扬了自己巨大的组织力和影响力。

忠粉特质的最初养成

1903年,第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诞生。根据官司言记载,它产自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一个工棚,由威廉 哈雷和亚瑟·戴维森用杂七杂八的零件拼凑而成。

当这两个毛头小伙在工棚里挥汗如雨的时候,也许偶尔会做过百万富翁的白日梦,但肯定还没有疯狂到把哈雷和所谓的美国精神绑在一起。

直至二战,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人的二战英雄除了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和巴顿,还有一群定格在电影里的飞行员,他们也是一帮开着摩托车四处轰鸣的亡命徒,路的一端是空中决斗、死亡和勋章。

美国飞行员奠定了摩托车文化的全部基础。除了震耳欲聋的马达,哈雷骑士最重要的行头是黑色皮夹克,那是飞行员的专利。影响之深,还可以从战后蓬勃兴起的摩托车俱乐部中看出。其中的典型,就是“地狱天使”。

奥尔森后来回忆,“地狱天使”这个词,给他的MC(英文“摩托车俱乐部”的缩写)极大的启示,最后不仅继承了名字,还把白底红字的飞虎队“地狱天使”的标志也抄袭为自己的会标,且一定要缝在黑色皮夹克背后。

随着MC的兴起,一出极具美国特色的场景长盛不衰:夕阳下,引擎嘶吼声中,浓烟滚滚,夹杂着一股烧轮胎的焦味,一群精壮汉子身着一水儿的黑皮夹克,从地平线上飞速驶来,表情木然又透着几丝得意,胯下是清一色的哈雷摩托车。领头那个,名叫马龙·白兰度。这是20世纪50年代电影《飞车党》的经典镜头。

《飞车党》取材于1947年的事实事件,史称“霍列斯特骚乱”。在加州一处小镇的国庆活动中,美国摩托车协会赞助举行年度的“吉卜赛巡游节”,结果从全国拥来4000名摩托车手,场面失控成了,最后演变为骚乱。

事后,主办方摩托车协会声称“99%的车手都是守法的好公民,只有剩下那1%的是暴徒。”此语一出,直接后果是在英文中增添了一个词知——“百分之一的人”,专指的摩托车手和摩托车俱乐部。

说来也奇怪,“飞车党”的模仿对象是飞行员,其群体中也有大量复员军人。战斗英雄们刚刚以生命捍卫的这个国家,怎么突然就成他们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了呢?

只能说,战争越残酷越刺激,和平就越无聊越没劲。心态上的落差让英雄们无法融入正常生活,于是滑入底层。正如某一位“飞车党徒”说的:“我们就是喜欢炫耀,所以弄出一大堆噪音,然后每个人都会看我们。”

“自由”的灌入与强化

复员军人造反,只是战后美国大变革的胎动。等十几年后婴儿潮一代登上历史舞台,那对现在秩序的挑战才叫凶狠。所有的美国价值观,都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严惩的动遥,或者干脆重塑,而哈雷摩托,真正地成了“在路上”的流浪者们的圣骑。

这一代哈雷骑士的偶像,显然出自1969年的影片《逍遥骑士》。长发、长须、长鬓角,身着花衬衫和黑皮夹克的男主角彼得,与朋友开着威风凛凛的哈雷摩托车穿越美国。

哈雷出场时,比彼得本人更隆重——通体镀铬的车身银光闪闪,极具视觉冲击力。再仔细看,那车已经被改装得像彼得本人一样瘦长。整部影片里,彼得都拉着一张冷酷麻木的长脸,开上哈雷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手表扔了——标志着和一切社会习俗决裂。

直到这个镜头,“自由”这块闪闪发光的招牌终于钉上了哈雷文化,此前只有青春期的不负责任和放浪形骸。

骑上哈雷,彼得们飞驰在沉睡的美国南方,寻找自由。他们看到了神秘宗教公社里一群绝望的精神病人,他们看到了酿酒成性却又有特权的律师(象征主流人群)。整个美国已经堕落得不可救药,于是彼得们带着去嗑药、。

电影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彼得冷漠地说:“我从来没想变成别人。”

这句话在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极其荒谬——“逍遥骑士”不想做别人,可别想要变成他。一时间,按电影里的样式改装哈雷摩托竟蔚然成风。

可怕之处就在于此——“追寻自由”,但这一行为不再是自由的,而是模仿。嬉皮士的叛逆,在外观上惊人相似:长须长发不剪,墨镜不摘,黑皮夹克不脱;在精神上,嬉皮士们纷纷求助于东方宗教和;在目的上,追寻到的所谓“自由”,不过是一种复制的心理感受。集大成之体现,是20世纪70年代名作《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中的一段话:

“它(哈雷摩托)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让那份踏实深深印在你的脑海里。”

篇(4)

一位寻觅“灵魂伴侣”的女孩的情感秘事

我知道我对我男友是有感情的,他一直对我很好。但是,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相处,我发现我们对待人生的观念,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喜好截然相反。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各自抱怨,弄得十分不快。我想我们不是真正的soul mate吧?!

然而,因为年龄大了,继续相处下去,就将面临结婚的问题,这让我很恐惧!

想分手,舍不得。不分,我对我们的未来又没有信心。 好像自己被推到了感情的十字路口,知道是该做出决定了,不然对谁都不好,可是该何去何从呢?要坚持寻找自己的soul mate吗?

显然,这位女孩是相信soul mate的存在的,而且她把和男友之间相处得不愉快归结为,男友并非自己的灵魂伴侣。灵魂伴侣到底存不存在?灵魂伴侣所衍生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成了许多人争论的话题。

微讨论:你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吗?

坚信不疑派:存在,而且就在身边

@麦成辉:灵魂伴侣,是我听过以来,形容知交最美丽的名词。两个追求心灵成长的人,可以找到相伴相依一起进步的同行者。这个物质至上的世代里,很多人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蜗居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心灵的空间十分狭窄。要充实已经不容易,找着觉性相等兼容的人,是极大的福气。

@夜如水:伴侣的确是分层次的,我想由低到高该是生理伴侣,生活伴侣,精神伴侣,灵魂伴侣。如果一个人在选择婚姻时。找到的伴侣不仅是生理和生活,更是精神和灵魂的,我想那该是完美的婚姻了。

@Heartbears:你不懂你的爱情生活为何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伤痕累累?为何寻寻觅觅到现在仍然形影孤单?你常对着老天问“你在哪里?”“你何时出现?”无论你是否相信人本来是阴阳合一的个体,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失落的另一半,你仍然在内心深处深信终有一天会遇见你注定的那一半、终生伴侣、灵魂伴侣。

@Aileen-晶:最后的最后,我们会发现,那些真正能长久的留在身边的,不是表面或物质的匹配,而是来自内在,一种灵魂的相契程度,共同的理想,爱好乃至对生活的态度,追求,能够一起奋斗,扶持,从而不离不弃―a soulmate 一个灵魂伴侣,这才是幸福。

呲之以鼻派:不存在,只是一种美好愿景

@请喊我_Alan:我认为soul mate 灵魂伴侣根本不存在,热烈的爱情会逐渐被现实的生活和责任所取代,关键是能够互相关心、共同创造稳定的家庭。

@小熊心理咨询:Soul mate(灵魂伴侣)这个英文词似乎更像心理学说的“另一个自我”。“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正属于她的灵魂伴侣”,这不过是人类对抗孤独的一种美好愿望。生活中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生死相与、荣辱共享的朋友或爱人,于是在灵魂的世界中去求索……

@sharon107:其实,跟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和那个人没有关系,而是生活本质,就算换一个人,也会出现新问题。现实生活中没有现成的灵魂伴侣,你要为对方妥协、成长并完善自己,学会把精力投入到现在的生活中,才会越来越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AZ小姐:从来爱只是种感受,在博爱的年代,许多人都学着不断地尝试与分辨所谓的爱,并有意识地要找一个MR.Right,但在沟通层面上却又在无数的争吵与误会里感觉虚无,所以从生活本质来说,“灵魂伴侣”简直就是至高需求。

弄懂自己的心意共同修行

@njsophie:爱情是发自内心相互吸引、倾心、追崇。如果你追求理想,就找志同道合灵魂伴侣;如果追求生活精彩,你是内向型就找个黄蓉,你阳光就找个包容型的;如果希望平淡,就找一踏实可靠的;如果缺乏安全感,就找憨厚、真心爱你的。先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听禅的木鱼:人活着,都要学习一门叫“爱”的功课。只有真正懂得爱时,我们才能找到灵魂深处的“回家的路”。所谓灵魂伴侣,正是那个在这条路上可以和我们向着同一个方向携手前进的人。在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关于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痛。也只有灵魂伴侣才能够和我们一起体验生命的那份精彩、完整以及丰盛。

@胡困困:柏拉图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半个人”,生命的目标就是要去寻找失散的“另一半”,只要“恢复原初状态,就可以从此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之中”。可是真的有灵魂伴侣这个人么?我觉得这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去修行的,一同找到共生的灵魂。

@Joshua-J:How to find your soulmate?爱是唯一真正带给我们满足、让我们超越自己的力量。我们爱的强度取决于我们的诚实度。要想让我们心里的爱持久,或者要想让爱回归,就需要一个不断的认识过程。我们只有让越来越多的爱流进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我们才会越来越幸福。

@心理师肖雪萍:我认为灵魂伴侣是可遇不可求的,灵魂伴侣需要人格特质作为基础才能达到。但即便他不能成为你的灵魂伴侣,也并不影响他爱你,更加不影响他给你幸福的生活,所有渴望“灵魂伴侣”的人,在与不同人格特质的人结合后,都要能一边享受另一半给你的爱和温情,一边接受自己的婚姻注定要有遗憾的感觉。然后尝试在友谊里寻找“相通”感以作为补偿。

@Roy_lee:圣经说,二人总比一人好。婚姻里,夫妻两人互相依存的关系,我觉得,仿佛有种两只小猫相互磨蹭的迷人魅力。与其说另一半是灵魂伴侣,倒不如同时定义另一半是世界上最懂自己的“生活共犯”。

篇(5)

流浪的开始

与虹风的相识,实属偶然。那时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独立书店联盟组织的一次书展活动,活动中还兼卖咖啡、花草茶等绿色手工制品,觉得很是有趣,所以就给公布的联盟信箱发了封邮件,而给我回信的就是虹风本人。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发现她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的人,除了书店的日常经营外,她翻译书稿、联络作者以及负责独立书店联盟的很多工作。2009年,为了了解书业变迁对乡镇书店的影响,她和朋友骑自行车开始往台湾的东部和南部行进,深入乡镇探访小书店,亲眼见证这些书店的真实处境,并将自己所观所感在台湾《联合报》上发表,震撼了许多关注台湾阅读状况的爱书人。

今年四月份,她告诉我她入选了云门舞集文教基金会的“流浪者计划”,准备离开台湾,出门到大陆寻访独立书店。至于为什么要跨出台湾,到外面去考察,原因正如她向云门提交的申请书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能够走多远。但这一趟旅程,在这个时间点,非想办法去不可,源于一个迫切的原因:实体书店消逝速度的加剧。无论在台湾、大陆,还是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处境。”据她的描述,之所以选择中国大陆,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作为考察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语言相通,能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二是在面对图书折扣战、网络书店强势竞争、电子书的投入和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等方面,台湾和大陆都有相似的境遇。相较于台湾倾向于自由市场决定未来书业样貌的态度,大陆管理部门和书业组织的积极投入以及书店经营者自身的努力,值得台湾学习。

在她传来的“书店拜访计划”里面,60天的行程中,安排了16座城市的49家独立书店。以香港为起点,从深圳、广州、南昌、杭州、上海、南京、青岛(天津因故取消)到北京,从南到北,又继而从北京到郑州、西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再回广州,最后去澳门,从北到南,画了一个Ω字型。

流浪中的所感所悟

这次旅程中,虹风勾勒出两个大致的样本,一个是港澳样本,一个是大陆样本。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港澳地区有着不一样的书店文化,特别是香港。香港书店最大的集中地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旺角,另一个是铜锣湾。寸土寸金的香港,几乎所有独立书店的共同点都是“小”。而高额的房租,也是香立书店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增长的幅度可以从五成到一倍,因此搬家也是常态。独特的环境还造成了香港书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普遍开在二楼以上,处于高层的也并不少见,像序言、梅馨书店等都在七楼。所以,在香港逛书店被戏称为“一种向上的运动”。在图书的选择上,香港的独立书店主要以人文图书为主,而根据店主个人喜好的不同则有不同的偏向。在这里,港版、台版、简体字版和英文版的图书都有销售,还有一些书店划出一小部分放寄售的二手书,或者一些在香立出版、独立发行的图书和CD。在经营策略上,不同的独立书店有不同的吸引人气的办法。有的书店通过低价折扣吸引读者,有的书店不打折但是会定期举行签售会或读者沙龙来吸引读者。有趣的是,在高额的租金压力下,独立书店业主们仍然热衷于开分店,这是由于很多的独立书店在经营书店业务之外,还兼做发行,而主要的赢利也是来源于此。还有的书店是靠推行会员制生存,例如位于油麻地的Kubrick书店,它的母公司是百老汇剧院,会员制主要是剧院所推,会员可以享受买票、购书和餐饮消费折扣,会员年费仅120港币。

相比之下,大陆的独立书店的生存样态就更为丰富。有走豪华高端路线的,如广州方所(经营团队几乎全部来自于台湾诚品);有走企业智库路线的,如杭州的枫林晚;有走大型连锁路线的,如上海季风;有走发行路线的,如南昌的青苑;有走图书馆路线的,如南京的先锋……在这些业界翘楚锋芒掩盖之下,还有无数散落于各处的小书店,它们不一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仍然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正如虹风自己所言:“你要如何判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是否具有文化?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假如你认为日本非常有文化,法国、德国亦然,那你大概心底就有个谱。这就像,即便我们都厌烦死诚品了,但你无法否认,成千上万的文化爱好者,他们就是为了一个诚品才来到台湾的。那也就像是,有无数的游客为了惠文社去到京都,为了莎士比亚书店去到法国。”独立书店,已经成为构成城市人文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篇(6)

一、体育吉祥物的起源:狩猎仪式

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学者桑索尼、古特曼以及汤普森等人都试图证明体育是一项源自古老仪式的社会活动。根据桑索尼的观点,体育的起源,可以在狩猎的祭祀仪式中发现[2]。桑索尼从古希腊的墓葬、人工制品以及文献中发掘证据,指出旧石器时代狩猎的一些主题思想在古希腊、美洲土著民那里发现了很好的踪迹,在当代体育中也总能见到些蛛丝马迹。旧石器时代狩猎的主题包括伪装手段、火把,还有狩猎者出发前要用水净身等,以及架起篝火大锅来祭祀和蒸煮猎物。在桑索尼看来,这些主题通过各种方式延续下来:或以仪式的形式蕴含在现代体育之中,例如赛前禁欲、赛前的篝火、火炬传递、运动员口中念念有词的个人仪式;或以符号的形式体现在获胜奖杯、植物装饰(如橄榄枝)来美化运动员取得的荣誉,当然,还体现在以动物代表球队上。用桑索尼的话,“这些旧石器时代狩猎仪式的信号,点缀了当代体育文化的方方面面”[2]。

吉祥物也是一种对“好运”的祈求。以动物皮做的玩偶来代表动物,被视为保持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和带来好运的象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狩猎已不再是农业社会人们的生计手段时,兽皮仪式则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美化具有文化意义的事物,如体育。因此,当代很多运动队都习惯以动物来命名,如公牛、狮子、老虎,球员也将动物的一些符号印在比赛服、器材或者饰品上。桑索尼认为,包括像动物皮这样的仪式,具有某种符号价值或象征意义,通过以动物命名球队或者使用动物作为吉祥物来美化、修饰比赛和庆典。

二、体育吉祥物的本质属性:符号

体育吉祥物的本质属性是符号,是一种标志和象征。符号可以是任何事物,如单词、手势或者物体。符号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一些符号如眨眼,有时是没有意义的,而其他的如国旗和吉祥物等则极具重要的象征意义。这些符号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使得群体内的个体成员团结在一起;二是区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在体育领域,每一个城市的球迷都有自己的群体身份,这种群体身份以名称、手势、有特色的服装颜色以及吉祥物来展示。群体的这些符号推动了成员的团结并将它们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又名涂尔干,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图腾是同质社会重要的社会符号,这种图腾通常是某种动物,这种对动物或其他物品的公式在西方很多学校以及职业球队中十分普遍。人们使用图标或吉祥物首先是为了建立一种自我概念,来表示本群体的传统、特殊的历史,如凯尔特人、流浪者、爱国者、开拓者。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使用的都是带有挑衅和暴力含义的符号,如老鹰、灰熊、斗牛犬、魔鬼。由此看来,一方面吉祥物在群体内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另一方面,也具有潜在的黑暗的一面。吉祥物,以及名称、标志、队旗等符号有时是对其他群体的不敬,可能是对排斥群体的贬低、轻视,如妇女、黑人。因此,有时吉祥物这样的符号就是用来维护权势一方的统治地位的象征。所以,体育吉祥物作为一种符号,不仅有影响力来保持群体内的团结,也可以区别“群体内”和“群体外”,并体现他们之间的等级差别。

三、体育吉祥物的存在:文化展现

体育吉祥物至今仍然存在着,并且在其产生、演变的过程中既有正面的、积极的、正义的吉祥物,也有负面的、消极的、邪恶的元素。体育吉祥物何以能够普遍存在和广泛包容?原因在于它是一种文化展现,是伴随着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而演进的。体育文化不同于一般文化,它并非只展现某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体育本身包括了文化的诸多方面。体育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多变的文化范畴,就像人类的一个“文化博物馆”[3]。

体育吉祥物的本质是符号,而关于这一点,著名的体育社会学家哈格里夫斯曾指出,运动、游戏及比赛的很多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符号标识。体育吉祥物作为一种符号,它的表达是以体育文化为舞台的。体育吉祥物的标志或象征,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可以表现在体育文化中,因为体育文化是质朴的并合乎惯例的,具有普遍的诉求[4]。同时,哈格里夫斯还指出,体育文化展现的重要内容是“身体”,这里的“身体”是指社会的标志和象征,是社会斗争的“场所”。体育吉祥物便植根于这样一种“身体”之中。体育吉祥物不仅可以被看到(这对重构历史极为重要),而且还可以被触摸和聆听,是可靠的、实实在在的。体育吉祥物同运动员、观众一样,是活的经历,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现同一种文化符号,这种展现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仪式。因此,它们是一个包含了很多仪式元素的过程,只是人们经常无法意识到[5]。人们希望通过这种仪式化的方式可以使历史永存,此时,“身体”及其装饰(体育吉祥物)更像是一种叙事方法,使历史和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人类面前。所以说,体育吉祥物以体育文化的一种载体存在和发展着。

四、后现代的体育吉祥物:大众文化的时代性

今天的体育吉祥物,除了是群体身份的象征、体育文化的载体外,还更多地承担了一种表达方式的功能。体育吉祥物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如控制力、好运、可靠性以及怀旧等。体育吉祥物功能的变化代表了体育的变化。根据哈金斯的观点,大众传播帮助拓宽了体育的吸引力,改变了人们对体育的感知和看法,例如足球,从一个专门的工人阶级的休闲方式,发展成被普遍接受的流行文化[6]。大众传播把体育从一种“口头传播流行文化”变为一种“观赏型的大众文化”。[7]

体育吉祥物有关的文化叙述,已不仅限于动物、人,还包括了地质地貌,天文现象乃至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东西。例如,美职棒的科罗拉多岩石队,美职篮的奥兰多魔术队、迈阿密热火队。这些名称都具有了后现代的特征,地质构成、气候和自然灾害(如飓风队),也成为一种强大事物的象征,因为他们很难控制。现代科技在体育吉祥物中的应用也增多,传统的绘画和手工设计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设计中被电脑科技所替代,那个由美国克劳弗通讯公司亚特兰大子公司设计的“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么”,后来,组委会接到世界各地数千名儿童给它起的名字,最后采用了亚特兰大32位儿童的建议,定名为“伊兹”。伦敦奥运会的吉祥物则是两个长着一只大眼睛的精灵。体育吉祥物的形象符号会随着经营策略的调整发生变化,表现手法、象征意义、思想内涵,也会随着社会活动的变化作出调整。如1995年,美职篮休斯顿火箭队希望吉祥物是个调皮可爱、个性十足,小孩子们一看到就想要拥抱的大块头,于是选择了Teddy Bear作为原型。火箭熊取代了过去的火箭人,成为球队现如今使用的吉祥物。

通过对体育吉祥物的起源、本质属性、后现代的表现形式进行探讨,可以了解到体育吉祥物的演变过程及其隐含的符号意义的逐步深入和扩展。体育吉祥物是体育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体育文化有效展现的载体。无论是古代、现代还是后现代,体育吉祥物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虽然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但都蕴含人与社会互相关联的永恒话题。体育吉祥物通过传达控制力、好运、可靠性以及怀旧等内容,而使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王玉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Sansone,Greek athletics and the genesis of spor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3] Slowikowski,Cultural Performance and Sport Mrscots.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1993.

[4] Hargreaves,Sport,power and culture:A soci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of popular sports in Britain. London:Polity Press,1986.

[5] Durland,“Call me in’93”.An interview with James Luna.High Performance,1991.

篇(7)

摘 要:本文从介绍台湾第一现代舞团“云门舞集”和作品《行草》出发,讲述了《行草》中舞蹈与书法结合的创作特点,从而探讨“云门舞集”的编导林怀民的创作风格、创作理念以及舞蹈美学思想。

关键词:云门舞集 林怀民 《行草》

2006年,当笔者第一次有幸观看云门舞集的《行草》时,学了十几年舞蹈的我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它,一个个具体的舞蹈动作,我总想把它们与其对应的实在的对象联系起来,隐约的感受出作者在通过舞蹈向观众传达着什么,但却似乎又很模糊、很虚无,而且深层的内在的思想我也无法去挖掘。但是舞蹈本身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却又让我抛开这一切久久不能忘怀。编导林怀民与众不同的创作理念和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使我为之迷惑。

一、了解云门舞集,了解《行草》

“云门舞集”是台湾一个现代舞表演团体,其名字“云门”来源于传说,取自中国古书《吕氏春秋》:“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云门”本是什么样子早已杳无线索,这两个字实在是既缥缈又壮丽,把我们的先人达到过的艺术境界渲染到极致。[1]

“云门舞集”1973年由林怀民创办,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云门舞集”的《竹梦》、《行草》、《水月》、《流浪者之歌》、《九歌》等等作品,广受欢迎。特别是,一些作品让传统与当代的舞蹈、舞者对话,古典文学、民间故事、传统艺术与现代舞蹈相互交融。其中,《行草》就是一部将舞蹈与传统艺术结合而创作的一部作品。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行草》的创作灵感一定是来自于我国的书法艺术。编导林怀民曾说:“《行草》是二十一世纪青年人用身体来跟千百年前的字的魂魄对话,是向伟大的中国书法传统的一个致敬。”

《行草》创作于2001年,它把舞蹈与中国的书法艺术高度结合。在舞台上,可以看到舞者们借着王羲之、宋徽宗等人放大的书法作品,借着行书笔法的走势,行云流水的舞动。创作者从中国的书法中汲取灵感,让舞蹈表现中国书法的气韵。在《行草》演出中,身穿黑色服装的舞者们,犹如蘸满墨汁的毛笔,优雅中有狂放、内敛中又不失曼妙。在巨大的白色银幕上,王羲之、怀素、张旭等历代名家的书法,以惊人的尺寸,动人的细节,恢弘地相继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目前“行草”系列共有三部作品,分别是《行草》、《行草贰》、《狂草》。

二、书法与舞蹈的对话

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其实仔细想,书法与舞蹈也有许多内在微妙的联系。杜甫有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来描写公孙大娘“舞”艺超群,而有着“草圣”之称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之后,草书大为长进。可见,张旭在观看公孙大娘剑舞的时候,感悟到了舞蹈与书法之间联系,并把“舞蹈”的神韵巧妙地化用到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里。

“云门舞集”的《行草》也是如此,虽然,书法是造型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但书法的用笔用墨与舞蹈的肢体训练却有着仿佛难以言说的相似性。或许,用“气韵”这个词可以来说明一些舞蹈与书法的联系。而把握住这两种艺术相似的“气韵”也是《行草》创作者们实现舞蹈与书法“联姻”的重要的创作点。

舞蹈与书法气韵的相似在于两门艺术都是在运动中享受过程。舞蹈是时间艺术,而书法虽然是造型艺术,但一幅书法作品的韵味是要通过“动”来体现的。书法中,每一个字,每一笔都有往来运动的趋势。特别是出色的书法作品,在运动过程中,又有内在的气脉流转不息,使得作品突破了造型,突破了静态而跃然纸上。舞蹈的韵律、节奏、力量、动势同样形成一种气韵。比如,中国的古典舞讲究拧、倾、圆、曲,由此形成的收放开合、力度变化,恰恰与中国的书法艺术注重同样的气韵。从舞者的身体感觉来讲,毛笔的笔头就是舞蹈者的足也就是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毛笔的根部就是舞蹈者的踝关节。捏着毛笔笔杆的手指就分别是舞蹈者的膝关节和髋关节。肢体与笔的力度,所包含着的情感等等,都是表现气韵的直接手段。

书法与舞蹈的这种气韵的相似,就是《行草》所要表现的。如果我们在《行草》中还能看到“书法”的具体呈现,主要注重的是形似,而《行草贰》则显然更注重的是神似。《行草贰》林怀民大幅的抽去舞者要表现的那些书法具象,不再强调用舞蹈去画文舞字,而关注到了这两种艺术内在的相似。这种“神”,这种内在的相似从何来,应该就是出自于两门艺术相似的气韵。

舞蹈与书法除了在刚才提到在“动”中会展现气韵之外,书法的实虚同样表现气韵。中国艺术讲究的是写意,讲究留白,实现虚实相映的艺术境界。《行草贰》则便是如此,特别是和《行草》去对比,《行草贰》显得不再那么的浓墨重彩,不再强调那些书法、文字具象,如此,就形成了书法中的墨与白,达到了那种有虚有实,虚实相映的更高的创作境界,给观众留下了更多地去回味与思索的空间。

三、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行草”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就是《狂草》,这是一部让舞者身体彻底解放的作品,而对身体的解放的要求,主要还是从西方的现代舞开始。

其实,不仅是《狂草》,林怀民的所有舞蹈作品,即便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题材的作品并没有去使用那些中国古典舞、戏曲的那些直接的身段动作、创作规范和美学要求。他编创动作的特点是结合在美国所学的现代舞技巧与中国传统的戏曲身段,武术等动作高度的结合。这种高度的结合不在于取形,而是取意,是一种高度理解现代舞与中国传统舞蹈基础上的一种结合与碰撞。

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现代舞者们走不出困境。他们只能靠单纯的去模仿西方现代舞,可是编出来的作品却又不被观众欣赏和理解。林怀民在这个喧嚣、躁动的年代选择安静的去“悟”,并提出“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创作理念。林怀民一直在试图打破现代舞的程式。“我们的舞蹈不是纽约、伦敦的复制品”,他在刻意去发挥中国舞蹈与西方舞蹈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舞蹈讲究直线条,而中国舞蹈则讲究曲线的唯美,林怀民的许多作品正在一步一步地探索和融合西方现代舞和中国舞蹈。

除了对现代与中国传统不同舞蹈的理解,更为可贵的是,林怀民对于滋养不同舞蹈背后的文化有着深刻的体味和理解。林怀民14岁就开始发表小说,22岁出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而当他留学美国时,人生开始转弯。25岁时,他从美国艾荷华大学英文系小说创作班毕业时,弃文从舞,正式献身从小就在内心深处喜爱的舞蹈事业,进入美国著名现代舞先驱玛莎格莱姆的当代舞蹈学校深造。1973年返回台湾创办云门舞集。这种求学的经历,也使得他更有条件加深对多种文化的认识。所以,我们不论在《行草》还是在其他的作品里,都能看到林怀民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于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色彩的现代舞作品所具有的勇气和能力。[2]

他的《狂草》就可以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舞蹈精神结合的一个范例。狂草的跌宕豪放、毫不拘束与现代舞对于身体解放的要求结合在了一起。所以,我们看到《狂草》比前面的两部“行草”的动作幅度更为大和狂野,动作更猛,节奏速度更快。但是,给观众的感觉却不是剧烈的,而是相对平静的。这也符合中国艺术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再张扬,即便如同狂草这样给人感觉不羁的艺术,同样有一种内敛和一种内在的平静在其中。但是,《狂草》显然又比“行草”的前两部作品,在动作上少了许多的陈规,完全解放的舞者的身体,在一幅幅山水图画中,传达着狂草的灵动与豪放。

在谈到创造《行草》时,林怀民说:“怎样让书法与舞蹈结合?这个问题我想了20年,我常常去故宫用三四十分钟只看一幅字,透过书法,可以感受字的力量,开启与作者的沟通。我无意用身体取代毛笔,而是从书法当中获取灵感。吸取书法的美,丰富舞蹈。”

林怀民的舞蹈美学超越了中西方的局限,把二者有机地融会贯通,他在突破现代舞西方意识的性质上,从艺术思想、美学倾向、艺术特色等方面,走向了本土文化,同时又与国际接轨。[3] 他所创作出的作品既有东方深奥的哲理,又打破了西方的直线、立体思维,是进入心灵探索世界的一柄锁轮。正如“行草”,在书法、舞蹈,现代、传统的对话与碰撞中,以身体的神态营造出气韵,营造出传统东方文明的文化内涵,让舞蹈作为一门语言去与观众作发自内心交流,由内至外引起的冲击,共鸣于搏动的每一寸精神,震荡在意识的上方,这,也许正是东方文化下的现代舞蹈之魂。

参考文献:

[1] 林怀民著.《云门舞集与我》. 文汇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