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49: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图文;看图对话;读图对话;知情知意

《品德与生活》教材图文并茂,呈现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是学生感兴趣、喜欢看的。原本以为,这样的教材,设计到了我们指导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起来是容易的,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困难重重。有时甚至只是“就图论图”,将教学内容与图片完全等同起来了,以至于把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结果只是让学生干巴巴地表述图意,然后再说些无关痛痒的体会、认识。这样,离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完成相之甚远。因此,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品德与生活》课搞成看图说话课,我们需要看图对话,读图对话,让图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下面,笔者就谈谈在这方面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与体会。

一、用心观察画面,与图文“对话”起来

《品德与生活》教材突出以图为主,而图片又多呈现学生身边的事件,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在教学中要让图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有专家指出,只有在对话中的儿童才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因此,可以设计多种对话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1 . 从图入手,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教材中的图片贴近儿童生活,是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也

是儿童最有兴趣、最喜欢看的内容。教室必须抓住这一特征,从图入手,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

“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笔者经常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

(1)表演中强化行为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创造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生动有趣的角色扮演。

《当好小主人》一课中,如仅按课文图片一一说教,显得乏味,而且也使教育显得留于表面,不能真正地引导学生生活。于是,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怎样接、打电话,怎样做个好客人(好主人)?请五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和我,表演结束后,让同学们谈一谈谁表演得好,好在哪里。通过这样的表演,同学们知道了怎样才能做个好客人(好主人),怎样接、打电话才有礼貌。之后,再让学生来看看“小评判”中的图片,对图片内容作出道德评价和行为纠正。最终,在情趣的共鸣中,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

(2)游戏中学习各种知识。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教学《春天说了什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寻找春天大比拼。先看看“找一找,春天在哪里”中的图片,读读图片下相应的文字,再请学生用画笔画画美丽的春天。同学们在画画过程中,非常开心,他们自愿组合,一个人独立画、两个人合作或小组合作。课堂上没有说教,可是孩子们却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找到了春天的美丽。

(3)活动中强化情感体验。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强调寓教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强化情感体验,发展道德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欢庆六一节》一课时,让学生看看“巧手美化教室”中的图片,自己动手剪窗花,吹气球,做灯笼,准备小礼品等,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教室;看看“有趣的游园会”中的游戏,来设计我们自己的游园活动,欢庆六一,体现了活动的效果,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对六一的到来充满喜悦和憧憬。

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当然,对于这么丰富多彩的素材,老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那么,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会“活”起来。

2. 从图入手,使教学内容“实”起来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充满了升级和活力的情境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

气象,我们“读”图对话,我们“读”图感受是否就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讨论图,交流图中的事例、人物来表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我们知道,这些图片只不过是范本,“照葫芦画瓢”地仿照、原封不动地照搬会脱离学生的实际,从而使教学失去活力,道德也就变成了教条。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结合儿童的现实生活,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情境图作出相应的再加工、再创造,是情境图中生活情境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从而由静态转化为动态,获得新的生命力。

如一年级下册“快乐的春游”话题,图片中画到“春游去”、“春游的新发现”、“‘把春天留住’作品展”等,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我了解的现实生活中,一年级的小朋友想参加学校集体组织的春游活动,机会是很小的(出于安全、交通、责任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生硬地将教材中的事例移植到教室里,那么,学生只会干巴巴地表述,说些应景的话儿。我的体会是编者这里是希望学生感受季节的更替和大自然的变化,能产生好奇心,愿意亲近大自然。道理明白了,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将这次春游定为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游玩。然后让孩子们说说一家人去了哪里,在春游中都玩了些什么有意义的活动,新发现了什么,展示一下再春游中拍摄的照片,画画自己看到得春天的景色。这样,虽然活动的内容换了,但觉得编者的意图,我在课堂中体现出来了。学生经历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会感觉真实可信、切实可行,而不是搞形式、走过场。

使用教材时,笔者总是不断地追问,举这个例子编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瑟是这个而不是别的?换别的又可能是什么呢?正是在这种持之以恒的追问中,编者的意图在笔者的脑海中渐渐明晰,也使笔者跳出了就事论事、就范例思考范例的圈子,从而避免了解读教材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境地。

3. 从图入手,让学生全过程“动”起来

充分利用图片,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多渠道实践,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体验的过程,意志有历练的过程,行为有实践的过程,学生一定能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效果也会更佳。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和小树一起长大”时,先请学生观察“我们一起来种树”画面,了解植树时都要干些什么,植树的一般步骤之后,再来读读诗园中“小青蛙去种树”的儿歌,最后,再真正地拿着小树苗和工具,来到操场或田埂边,和同学一起种树。种好树,再“和自己种的小树苗拍张照片作为纪念”。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要作好“小树的成长记录”,写写“我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的变化”。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而且通过写成长记录,使学生知道了小树的成长需要自己不断地付出,只有这样,才可能“今年小树像娃娃,明年小树像爸爸”。

二、用心感悟画面,让学生学会生活

画面中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如果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就会失去她夺目的光彩。儿童的生活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生活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活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变化,事态的发展,了解的深入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所以,我们要灵活地运用画面,安排活动计划,对一些活动时间长的内容及早做出安排。

让课堂与生活接轨,让儿童在交流中感悟,在思考中追问,在行动中探询,才能真正实现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

1.交流——用心感悟生活

画面与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德育话题,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同学之间的

友情,社会中人与人的相互关心等。

例如在教《有人生病时》这课时,“我来照顾您”这个版块看似简单的图片,我挖掘了图片中隐含的感恩教育。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生病时的感觉以及家人是怎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由于学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就有话可说。“一次,妈妈下班回来发现我感冒发烧,赶紧带我去医院,连晚饭也顾不得吃。在医院里,妈妈一直陪着我,直到我挂完盐水才回家吃饭。”“有一个雨夜,我忽然肚子疼得厉害,就又哭又叫吧奶奶吵醒了。爸爸正好出差去了,奶奶只好叫醒妈妈,妈妈一手抱着我一手撑着雨伞坐在三轮车里,奶奶冒着雨吃力地蹬着三轮车,吧我送进了人民医院。到了医院,医生给我又吃药又打吊针,知道第二天早上我们才回家。”……面对学生们的一个个事例,可以因势利导:我们生病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蹬家里人这样关心照顾我们,那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没有生病的时候呢?他们生病时你有没有照顾他们呢?我们该怎样做呢?不妨先请学生看看书上的四张图片,再来讨论我们还可以怎么做,使学生们懂得大人也需要关心、照顾的时候,我们不是小皇帝,而是小主人,要懂得感恩,懂得为家人考虑。课堂的生活化,将德育教育与生活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真实的生活事件,唤起儿童对生活的关注,倾听儿童的心声,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用爱去体会人生,这对儿童内在的品质形成无疑是有好处的。

2.反思——用脑思考生活

教材中的画面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引导他们理性地反思、帮助他们建立正确

的价值观,这需要儿童在对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整理中,自主建构、生成的。只有反思,才能真正生活好。如教材中的“小诊所”、“小讨论”、“小评判”中的诸多画面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3.实践——行动创造生活

根据教材画面感悟,内化到实际行动中去。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争章活

动的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将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内化为行为习惯。

如在教学《上超市》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游戏场——学学买东西”中的一系列的图片,明白在超市要注意些什么,了解超市的一些利民设施。再联系实际说说你都有哪些需求?然后,我创设情境:让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到老师这儿领取20元购物券,模拟生活场景,当一回“小小采购员”,跟老师一起走进“零点超市”去消费。并通过录像定格现实超市中每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选购。再让小组代表交流自己都用20元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东西你非常想买却没有买?老师适当加以点拨,从而使学生明白花钱买东西,要考虑真实需要和条件是否允许之间的矛盾,当我们的需要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时,我们就要有所放弃。接下来,我再让学生交流: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你知道父母都有哪些需求?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又是什么?你家里又准备添置哪些东西?这些需求哪些已经得到满足了,哪些需求还没有实现?并说说为什么?

这样,通过把现实的生活场景搬上课堂,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和学生的每个家庭成员联系起来,学生就从内心题为到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学会了为家庭分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认知水平在与生活链接的活动中得到了提高,思想感情在活动中得到了陶冶。最后,再让学生在课后去真正的超市中实践一番,“请爸爸妈妈评一评”,谈谈“我的感想”,想想“我可以得 奖”。着也充分体现了品德课源于生活的观点和指导学生生活的实践性特点。

三、与画面结合,开发资源

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没有资源的教和学,必定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生索然无味地学。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画面来开发资源,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与成长。

1.利用校园措施,扩大教育空间

学校的设施时无声的教师。我们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实

施作用,争取让每一幅壁画、每一个教室环境、同学之间表演进行沟通、感悟。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生活中领悟就更深。

2.利用其他学科资源为教育服务

音乐、美术、手工课等课程资源中蕴藏着大量图片,学生在学习同时,可以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利用家庭、社会资源促进教育

充分利用家庭、社会中的某一场景,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问一问、想一

想、议一议,亲身感受一下,领悟生活的概念。

四、挖掘自身潜能,实施创新教学

(1)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学习其他教师号的教学经验,做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还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同时利用其他教师资源进行教学。

(2)积极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并不断地提高这种能力。

(3)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钻研教学,并能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其他人分享。

【反思】

1.《品德与生活》课,从看图说话走向读图说话,从图入手,读图对话,结合在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依据课程的特征、理念和教学实施的要求,通过活动的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最终,提高了教学实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情趣、合作意识、动手能力,达到了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真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真正引导学生生活。

2.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很多时候都是由语文老师兼任,由于语文课务的关系,普遍思想上不够重视,钻研时间较少,给《品德与生活》课目标的达成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笔者以为:无论是校领导还是一线教师,都应重视起这一指导学生生活的课程,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国勇《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9期

[2] 杨秀菱 《图文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小学时代教师 2012年08期

[3] 吕峰 《图片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4期

篇(2)

柏安芹,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实验小学教师。淮安市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淮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先进个人。从教廿载有余,潜心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曾四次获得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送教省内外、执教观摩研讨公开教学课30余节。参与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站在学生的立场改进教学》《课堂教学似是无备最优效》《改进小学生作文“批”“评”策略的心理浅析》等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出版了专著《小学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散文、随笔见于《小学语文》《淮安日报》等报刊。

我,一个草根教师,且行且思二十余载,不倦,不累。因为,一路走来,总有不一样的风景,给我同样的勇气与动力,虽偶有无奈,却也愈觉淡定与从容。

李吉林——教学灵性的启蒙导师

难忘,1989年暑期,南通纺博小园,我参加了江苏省教委组织的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动员大会,有幸成为全省首批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50个试点班之一的实验者,那年我19岁,工作才仅仅一年。

会议内容早已淡忘,一个细节却记忆犹新。会议当晚,我和同行的高晓丽老师,在入住的宾馆打开电视,刚好播放白天推广会议的新闻,又恰好是对准我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女孩,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自己,那份惊诧可想而知。诧异那似乎被磁铁吸引着的,充满渴求的眼神属于我自己!身边的高老师鼓励我,教学改革的明天属于你们年轻人。我信以为真。那一凝神的渴望,注定了我一生追寻的方向。

1989年的暑期,我聆听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教学的实验报告,认真研读了她的《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一书,内容烂熟于心。情境教学的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其中),创设情境的六个途径(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这些内容,我像虔诚的信徒一样,日日念诵默想,期待用它们指导实践。

秋季开学,蒋忠校长采纳我的建议,按常规招生,随机编班,抽取一个做情境教学实验,鼓励我大胆地试、大胆地做,并给我制定了特殊政策——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免评,直接定为优秀。接下来的五度寒暑,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用学到的情境教学的理念指导实践。

从一招一式学起,我逐步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是情境教学实验的主要观点。在入学半学期后,实验班就开始了“每日一句”的观察写话练习。实验班开设了野外观察课,我按照李吉林老师指导的提示语,提示儿童课内外观察时动用多种感官,在观察过程中,贯穿语言实践: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样子(大小、颜色、形状、多少……),像什么,还像什么,好像对我说什么……通过实验,儿童的写话兴趣浓,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乐于表达。不到两年,骆可小朋友就写下了十几本(软皮面日记本),在当时低语教学中,堪称奇迹。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小四十年校庆时,实验班学生的日记还在校史陈列室中展出。孩子的写话内容丰富有趣,我忍不住选寄了两篇给《百家作文指导》,后来发表出来了。我和学生都很激动,我写信给李吉林老师,汇报我们实验的成功,并表示想替孩子们出一本优秀习作集。很快收到了李老师的回信,信是铅笔写的,不长,还有一两处修改。李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并鼓励我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做到的。

1991年的整个秋季,实验班按常规做了系列读写观察活动,我带学生阅读补充教材《秋叶飘飘》等儿歌,到丰收的田野假想照相,到附近的小树林观察秋天、捡秋叶……随后,我在市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上了一节二年级的观察说话课——《捡回秋姑娘的影子》。在上课的现场不仅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还有一幅巨大的秋景图(一位衣袂飘飘的秋姑娘随纷飞的落叶翩然起舞)架在黑板旁边。

师:同学们,前两天立冬了,但我们身边还有秋姑娘的身影,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礼物,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小黑板先后出示以下句式,变式练习。)

1.秋姑娘给我们留下了 。(说一种)

2.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礼物有 ,有 ,

还有 。

3.(加在2的后面)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礼物真多呀!

4.把2和3倒过来说。

5. 是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

6. 、 、 和 是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

7.把6和3连起来说。

师:(指着图画)同学们,秋姑娘留下的礼物真多呀!回想一下,整个秋天我们跟她一起游玩的情景吧,我们曾经去过哪里、看到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以下句式)

8.我们来到 。

9.我们看到 。

10.(将以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我们来到

,看到 。

11.(说到“来到树林,看到树叶”的时候相机出示)一阵风吹过来 。(练习说打比方的话。)

(背诵儿歌《秋叶飘飘》: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蝴蝶在舞蹈。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飞翔的小鸟。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丰收的喜报。)

师:秋姑娘伴着飘飘的落叶飞走了,我们唱一支《歌声与微笑》送送她。(课中操,音乐课上学习的歌舞《歌声与微笑》)

师:送走了秋姑娘,我们拿出她留给我们的礼物——秋叶,准备做一个纪念品,我们先来说说你有什么样的叶子。

12.我有一片 叶子。

(拼拼贴贴再展示说说)

13.我用捡回来的秋叶拼成 。

(阅读补充教材《秋天留在窗前》)

师:请同学们尝试把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连成一段话说说。

(学生说得精彩纷呈。)

师:秋姑娘悄悄飞走了,冬爷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和你要好的朋友到公园里、花园边、田野上、树林间、校园中寻找冬爷爷的足迹,捕捉冬爷爷的身影,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到时候我们再来说说冬爷爷。

这堂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诸多特点。课后,与会的领导与老师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研室主任潘煦源先生对我说:“好好努力,期待有一天江苏教坛传出——南有李吉林,北有柏安芹。”这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鞭策。我用从南通借鉴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获得了小小的成功,带来了一片赞誉。但我知道,自己的教学还很欠火候。李吉林老师一心为儿童,一生为儿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后来,我自行设计的《小马过河》《跟着春姑娘去游玩》等公开课,虽有精彩之处,但大多反响平平。1992年,江苏省第三次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我校举办,在观摩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差距。

活动化——教学探索的蹒跚起步

五年的实验,为我的教学撒下了灵性的种子,打下了勤奋执着的精神底色。学吉林老师的创新精神,本着“着手基础,着眼发展”的教学原则,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招式解决一点教学中的问题。我申报了市级十五规划课题“低年级课堂教学活动化实验研究”。我带领课题组近20名年轻教师,在摸索中实践,碰撞出了难能可贵的智慧火花。这是在我工作的10年之后。

课题组针对幼儿园到小学的文化突变(即从游戏活动为主向上课学习为主的改变)给儿童带来的不适,造成的幼小衔接脱节现象,试图探索一套以优化的“活动”为载体的低语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低语教学内容单调、组织形式枯燥、管教方式强制、评价激励滞后等扼杀儿童灵性的现状。

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能动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真正的主体主动发展,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之目的。语文学科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活动的特点之外,主要指学科教学之中外显和内隐的活动,外显的活动包括儿童的操作活动、言语交流活动和感知活动,通过团体、小组、个别活动,为儿童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形成一种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的局面,促进内外活动的及时转化。内隐活动指由外显活动转化而来的观念活动,主要指通过各种外显活动,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儿童的智力活动,形成主动探索知识的目的。在活动化教学的过程中,儿童看重的是外显的活动,教师则同时看重活动内隐的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共识,课题组创造了系列活动化的典型案例,拼音教学与复习课也变得有滋有味,就连考试都变成了令学生期待的“财富统计”。

拼音教学,我们以童话故事“漫游汉语拼音王国”为主题,贯穿始终。在拼音王国里,学生以“记住臣民的名字”“合影留念”“交朋友”等活动化的形式,学习汉语拼音的读音、写法以及拼读的方法。学生对拼音学习乐此不疲,对语文课充满期待。拼音教学结束后,年级组织了“漫游拼音王国”活动化检测,教室黑板画上拼音王国城堡,布置出声母庄园、韵母庄园……儿童手拿游览券,打招呼赢积分。原本的考试,玩得跟过节似的。

复习课,我们把闯关、捉迷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改装成智力挑战活动,学生果然积极投入,屡试不爽。2004年,市教研室杨献荣老师来我校指导交流新课改工作,听了我们的实验介绍,表示第二天来听听家常课。因时间紧,又值期末复习,课题组一致推我这个主持人亲自上。晚上,我稍作准备,第二天上了主题为“勇闯智慧园,寻找乐乐猴”的活动化复习课。课后,杨老师夸我的复习课量大、趣味足、效率高,让我到市电教馆制成录像课,做暑期市级新课程培训班教材,并约我做相关的讲座。

这节复习课,是系列复习课之一。整堂课在一个活动情境之中进行:乐乐猴藏在智慧园里,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学生闯过乐乐猴留下的智慧关,才能找到它和它一起游戏。教师将有关字词句篇理解运用的复习内容,巧妙地串联在故事中。闯过六关:呼唤智慧果(认字)、对开智慧锁(选读音、填字词)、抢猜智慧画、快搭智慧桥(连线)、巧排智慧阵(乱词成句、乱句成段)、比读智慧文。这六关动静、长短结合。最后,屏幕上出现四季图画,儿童认出了夏季图,打开它,乐乐猴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在大家面前,并预告下次活动内容。

2004年底,这项实验在丁永真校长的支持下,如期结题。现场结题会结束,专家组鉴定,课题成果显著,同意结题,并建议在全市范围推广。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为人师的快乐,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年轻教师的友谊。这比任何显性成果更让人珍惜,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一根草的风景是有限的,只有扎根于一片草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互相依赖,彼此支持,才能形成蔚为壮观的草原风景!

班传写作——走进儿童的最佳路径

接下来,是连续多年的高年级段教学。起初,我试图把低年级活动化的理念引进来。但一个细节深深触动了我,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向。班级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男孩,把英语老师奖励给他的面具悄悄放进了教室垃圾篓,恰巧又被英语老师发现了,老师有些不理解,以为这是对他的不敬,还找男孩谈了话。男孩很委屈地告诉我,他很喜欢英语课,但并不需要这些小玩具。

怎样走进儿童的内心,了解儿童的需求,根据儿童的需求调整教学?这成了我新的思考与探索的方向。我试着按儿童设计的课堂样式去教,从宏观与微观上综合理解“顺学而导”。根据实践,2008年,我写成了《课堂教学似是无备最优效》,获江苏省“杏坛杯”素质教育案例征文一等奖,并摘要刊登在《江苏教育》上。此时,我工作已整整20年。

小小的尝试,我感受到儿童潜能的巨大,也深知自己离真正理解儿童还很远。我进一步开放心态,学期初总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我需要的语文老师、语文课、语文学习”等内容,并承诺只要有可能,老师就照着办!事实上,我真的照着办了,并且获益匪浅。

2011年春天,学期初,梳理六(2)班学生按照惯例给我提的建议和意见,发现孩子们很有创意。如,好多学生希望将大家的优秀作品,除了像往常一样,结成个人的作品集外,最好有集体的书,这样可以通过同学的作品,记住班级,记住童年,留作永久的纪念。杜昌浩则建议老师每周将同学的“每日读写”“课堂作文”“小小文学社接力创作”等各种形式的优秀作品,进行统计评比,评出周冠军,并公布每周排行榜,以调动大家坚持写作并努力写好的积极性。

经过讨论,我和孩子们综合了以上两条建议,确定班级学期写作总目标——编写一本“班传”。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班传”呢?同学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叙写班级的人和事,描绘身边的景和物,以及同学们的阅读感悟、奇思妙想、献策建言,只要是当下发生的,能体现大家在这一时段的真实见闻与感受的文字,都可以入选。全班总动员,师生一个不能少!

按照大家的建议做,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起商量,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学期,全班上传佳作30余万字,按个人专栏、品读经典、故事连载、群星荟萃、母校记忆5个栏目,遴选编辑了22万字的初稿,分发给学生修改校对后汇总,同期向学生征集书名,以及封面设计方案,最后,交付印刷厂排版印刷,在毕业典礼上班传《紫藤花下》如期发到了学生手中。看着孩子们喜不自禁的样子,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紫藤花下》记下了儿童的流年岁月,是儿童的精神家园,饱含老师的包容、爱意与期待。班传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拨动儿童的情弦,慰藉儿童的心灵,滋养儿童的精神。我在班传序言中写道:大家笔下的文字是真诚的、鲜活的。也许“我”在你的笔下有点“脏”,但难掩“我”智慧的光芒,这叫不拘小节;也许“你”在“我”的笔下有些“疯”,但谁又不说这是童年的活力在迸发;也许“我”在你的眼中有些“差”,大器往往会晚成……不要介意“你”写过“我”什么,要永远心存感激——我曾是你笔下的“宠儿”。

亲朋好友的孩子来我家做客,捧起班传《紫藤花下》不肯放下,读着笑着,任你怎么叫他也充耳不闻。到了新的班级,我把《紫藤花下》给同学们看,他们竞相传阅,争抢不休(因只有一本)。他们表示,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玩的“书”。我知道,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2011年秋,我响应均衡教育的号召,交流调动到了淮安市实验小学,在实小执教的五年级、四年级分别尝试了这样的做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班传”一词是从“人物传记”化用过来的。人物传记的特点是兼具真实性与文学性。“班传”一词的灵感,来自两方面的启发:一是美国多样化文体教学中,二至四年级出现了“自传”写作。二是萧红的一部《呼兰河传》,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一体。这样的体例,丰富了我们对传记的理解。班传写作教学,来自儿童的需要,遵循了我的十六字作文教学方针——“简化头绪、整合资源、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它将练功与运用融合起来,实施弹性标准,淡化形式,尊重内容与情感表达的真实,促进了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我根据实践撰写的《班传写作——关照儿童精神成长的习作教学策略探寻》一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